唐朝李世民派李靖 李世民打败东突厥,东突厥的都成(首都)是现在的哪?

谁会这道题:唐太宗时曾派兵攻打东
唐太宗时曾派兵攻打东突厥,俘获的东突厥首领是
A.骨力裴罗 B.颉利可汗 C.皮罗阁 D.松赞干布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谁会这道题:唐太宗时曾派兵攻打东
唐太宗时曾派兵攻打东突厥,俘获的东突厥首领是
A.骨力裴罗 B.颉利可汗 C.皮罗阁 D.松赞干布
谁会这道题:唐太宗时曾派兵攻打东
唐太宗时曾派兵攻打东突厥,俘获的东突厥首领是
A.骨力裴罗 B.颉利可汗 C.皮罗阁 D.松赞干布李靖平定东突厥_浙江热线
李靖平定东突厥
唐朝建立的初期,活动在北部边疆地区的东突厥和活动在西部边疆的吐谷(yù)浑,经常
唐朝建立的初期,活动在北部边疆地区的东突厥和活动在西部边疆的吐谷(yù)浑,经常侵扰大唐的国土,对边疆的安宁造成了很大威胁.其中,突厥的侵扰尤其严重.唐高祖起兵反隋时,曾派人出使东突厥,取得了始毕可汗的支持.公元620年(唐高祖武德三年),颉利可汗即位.为了发展他的势力,他几乎年年南侵唐朝的国土.唐太宗李世民即位才几天,颉利可汗认为有机可乘,就率领十几万骑兵,再次进犯泾州(今甘肃泾川西北),长驱直入来到渭水的便桥之北,直逼京都长安.当时各州增援的兵马都还没赶到,长安城里能参战的市民只有几万人.在这样的形势下,李世民亲自率领军队来到渭水桥边,斥责颉利背信弃义.面对李世民的斥责,颉利无话可说.他看到唐军戒备森严,不敢轻举妄动,结果与李世民在桥上设盟后退兵.从此,李世民加强军事训练,提高官兵的战斗力,整顿府兵制度,并任命唐代的著名军事家李靖为兵部尚书.不久,东突厥国内发生了变化,薛延陀、回纥等部落因不满意颉利可汗到处征战,接连反叛脱离颉利.加上那年冬季又遇到暴风雪,冻死了许多牛羊,国内发生饥荒,突厥人纷纷逃离当地.李世民接受大臣的建议,于公元629年任命李靖为定襄道行军总管,率十几万大军进攻突厥.第二年正月,李靖率领三千名骑兵,冒着严寒,悄悄从马邑(今山西朔县)出发,突袭定襄.颉利可汗没想到唐朝军队会突然到来,慌得大惊失色.这时,李靖率部队,乘夜色的掩护,一举攻进了定襄城.颉利可汗慌忙逃到碛(qì)口(今内蒙古二连浩特西南)去了.李世民听到捷报后,高兴地对大臣说:“汉代的李陵,率五千兵士深入匈奴腹地,被俘后投降了匈奴,他的功绩还能写进史册.李靖只带了三千骑兵,杀进突厥大营,攻下了定襄城.从古到今没有他这样的人,这足以洗涮我在渭水边的耻辱了!”颉利可汗在逃跑的途中,又遇到了并州都督李绩(jī)的埋伏,被杀得溃不成军,只剩下几万人马了.于是他派人到长安求和,还表示愿意亲自入朝请罪.其实他心里正在盘算,想争取时间,在草青马肥的时候逃到漠北去,以便今后实力壮大了,再卷土重来.李世民派鸿胪卿唐俭作安抚使,去安抚颉利,又命李靖率兵迎颉利入朝.李靖在白道(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北)与李会合.他对李说:“颉利虽打了败仗,手下还有不少人.如果让他穿过碛口逃走,那么道路遥远,再追就难了.现在皇上派的使臣唐俭正在他那儿,他心中必定松懈.我们只要选一万精骑兵,带二十天口粮去袭击他,不用作战就可以抓住他.”李同意他的计划.于是李靖率部队连夜出发,李则带兵在后面紧跟着.果然,颉利可汗见到唐俭后,心中放松了警惕.李靖的前锋乘着大雾悄悄前行,一直到离颉利可汗营帐只有七里的地方才被发现.颉利可汗忙骑马北逃,想越过大漠,但他在碛口受到了李的阻击,他手下的大酋长率领众人投降.过不多久,颉利可汗被大同道行军总管、任城王李道宗抓住,送到京都,东突厥就此灭亡了.当时太上皇李渊还健在,他听到消息后十分高兴,在凌烟阁摆下宴席,把李世民和诸王、公主们都召来,一起庆贺到深夜.李靖大军在作战中杀敌一万多人,又俘虏了十几万人.李世民对这些俘虏十分优待,其中的酋长、将帅,不少人都被留在朝廷中,担任了职务,仅五品以上的官员,就有一百多人.连颉利可汗也得到了右卫大将军的称号,死后还被封为“归义王”.迁居长安的东突厥部众则有近一万家,将近俘虏人数的一半.为了安置其他东突厥人,李世民在幽州(今北京)和灵州(今宁夏灵武西南)之间,设置了顺、佑、化、长这四个州,又把颉利统治的漠南地区分为六个州,让所投降的东突厥各部落酋长任都督刺史,统领这些部下.公元635年,李世民又任命李靖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率领侯君集、李道宗等人,进攻吐谷浑.他们在库山(在今青海境内)打败了吐谷浑的精锐部队,吐谷浑王只好逃到沙漠中.后来他被部下杀掉,他的儿子投降了唐朝,西部边境的侵扰就此被平定.公元640年,唐军击破了高昌(在今新疆吐鲁番)都城,使依附西突厥、阻挠西域各国与唐朝通商的高昌王投降唐朝.公元644年,唐军又平定了勾结突厥的焉耆(在今新疆焉耆西南),公元647年,又攻下了龟兹的都城(在今新疆库车).这样,大唐政权有效地控制了西部的边疆地区,使中原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能顺利地开展.李世民在西北各民族中的威信也极大地提高了,回纥等各族的部落首领都来到长安,朝见大唐天子,并尊李世民为“天可汗”.
(浙)小编感谢您对我们()的关注~!如果您觉得此文/html/565.shtml不错!请分享给更多的好友!并注明来源!
微信二维码
浙江热线网版权所有,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企业合作: (#→@)
Copyright (C) , . 浙ICP备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的这篇博文被推荐到此博主被推荐的博文:
唐太宗是如何一举击溃突厥帝国的?
唐太宗是如何一举击溃突厥帝国的?
  突厥是我国北方境内、北亚地区继匈奴之后的又一个强悍、显赫的游牧民族。据历史考证:他们带有塞种和匈奴的血统。《北史》载:“突厥者,其先居西海之右,独为部落,盖匈奴之别种也。又曰突厥之先,出于索国,在匈奴之北。”
突厥最先是生活在咸海西边的塞种,南北朝时期(6世纪初年)由叶尼塞河南迁高昌的北山(今新疆博格达山),又迁至金山(今阿尔泰山),因金山形似战盔“兜鍪”,俗称突厥,因以名其部落。
  南北朝后期,北方的北魏分裂成西魏、东魏(546年),突厥首领阿史那土门率领部众,打败和合并了高车各部五万余落,开始发展壮大起来。后来又打败柔然,建立起幅员广阔的突厥汗国,势力迅速扩展至整个蒙古草原,和华北的北齐、北周政权并立。而北齐、北周为了试图打败对方,而又慑于新兴突厥汗国强大的军事实力而均采取向突厥纳贡、和亲的政策,以换取突厥帝国的支持,突厥借机以和平或战争手段,获得了大量经济利益。&
南北朝疆域形势图
  公元581年,杨坚代周建立隋朝。突厥趁隋朝立足未稳,从甘肃一带向隋朝发起大举进攻,隋文帝杨坚不得不发兵抵御,并修筑长城。而此时的突厥族却因内讧和斗争,统治集团分裂为东西两部。西突厥在阿尔泰山以西,东突厥则控制着东起兴安岭西到阿尔泰山的广大地区。隋灭陈完成南北统一后,与突厥的力量对比发生根本改变。隋利用军事与政治手段开始反击突厥势力。其中东突厥不久被隋朝军队打败,西突厥也因为内乱而一度衰落。隋开皇十九年(599年)十月,隋文帝封东突厥突利可汗为启民可汗,显著标志了隋强突弱的形势。&
隋朝疆域形势图
  然而隋朝短命,只有短短的37年。隋末天下大乱,而东西两大突厥部落趁机迅速统一,重新振作,势力迅速发展,一跃成为雄居漠北、力控西域的强大军事力量。而隋末群雄并起,自大业七年(611年)开始,全国各地先后兴起的反隋起义军大小不下100支,其中不少都曾经依附过突厥。《通典》卷197记载:“及隋末离乱,中国人归之者甚众,又更强盛,势凌中夏,迎萧皇后,置于定襄。薛举、窦建德、王世充、刘武周、梁师都、李轨、高开道之徒,虽僭称尊号,俱北面称臣,受其可汗之号。……控弦百万,戎狄之盛,近代未有也。”
  大业十三年(617年)七月,太原留守李渊伺机在晋阳起兵。此时,突厥军队趁机袭击晋阳,大肆掠夺一番而去。突厥的袭击,使李渊、李世民父子意识到突厥不但是一支可怕的力量,而且也是他们争夺天下的后顾之忧。迫于形势,李渊父子决定与诸雄一样自下于突厥,派出心腹刘文静前往突厥谈判。由唐公李渊亲自给突厥国始毕可汗写了一封卑辞修好,并许以“称臣纳贡”。而这时的突厥仍像北朝时代一样,试图对中原各势力恩威并施,抑强扶弱,不时直接出手,借以保持、提高自己的优势地位,李渊父子的“称臣纳贡”之举正中始毕可汗下怀。随着李渊势力的发展壮大,突厥人的胃口也越来越大。始毕可汗经常寻找各种借口,要李渊进贡财物,史载:“及高祖即位,前后赏赐不可胜纪。始毕自恃其功,益骄踞;每遣使者至长安,颇多横恣。高祖以中原未定,每优容之。”
始毕可汗去世后,为了表示哀悼,李渊“为之举哀,废朝三日,诏百官就馆吊其使者。”处罗可汗死后,李渊父子仍以“臣礼”致吊,仍诏百官到其使者处吊丧。
唐太宗李世民(599-649年,在位时间:626-649)画像
  一年后的夏天(618年5月),李渊在儿子李世民等的支持下正式取代隋朝而建立了唐朝,不久重新统一全国。这时,突厥的统治者意识到:中原只要一方坐大,就不可能像以往那样从群雄割据中获得诸多利益,因此将主要对手确定为唐,试图扶植其他势力与唐相抗,但不幸的是:失败了!不甘心之余,便趁唐朝建国之初人心未定、国力不强之际,连年进扰内地,掠夺人口和财富。突厥颉利可汗曾亲率大军15万入攻并州,掳男女5000余口;又曾率骑兵10余万大掠朔州、进袭太原。武德九年(626年)8月,唐高祖李渊退位,李世民在发动“玄武之变”两个月后登上皇位。而在他刚刚即位之时,突厥颉利、突利二可汗合兵20万攻占泾州,进至武功,长安震动。颉利可汗又领兵至渭水便桥之北(距长安城仅40里),唐太宗被迫设疑兵之计,亲率臣下及将士“与颉利隔水而语,责以负约”,颉利见唐大军赶至,且军容威严,见状“请和”,双方在便桥上,杀白马,订立盟约,太宗许以金帛财物,突厥军队乃撒离唐境。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渭水之盟”。
  便桥订盟的屈辱使李世民“坐不安席,食不甘味”。他即位后,任人唯贤,知人善用;广开言路,虚心纳谏,注重经济发展,国家与军事实力持续增强。而此时突厥因安于现状、属国抗争、上层分裂,导致实力逐渐下降。贞观三年(629年)秋,唐太宗命李靖率众将统兵10万,分道出击东突厥。李靖出奇制胜,在定襄大败突厥,颉利逃窜,大将李世綪在白道截击,降其部众五万余人。两将又督兵疾进,大破敌军,颉利西逃吐谷浑,途中被俘。时值当年三月,东突厥灭亡。慑于大唐天威,“西北诸蕃,咸请上(唐太宗李世民)尊号为天可汗”。从617年到629年的这12年里,雄才大略的李世民无时无刻不在考虑如何解决突厥问题,无时无刻不在为突厥问题而咬牙切齿,终于抓住时机,彻底消除自己心中隐忍了12年的阴影,结束了写大唐帝国突厥的臣服历史。这时,唐太宗才30岁,当皇帝也就3年。
唐朝太宗时期疆域形势图
  贞观十二年(638年),东突厥正式并入唐朝版图;高宗显庆四年(659年),西突厥为唐朝所灭而统一于唐。高宗调露二年(680年),南迁的东突厥之后北返复国,建立后突厥汗国,宣宗天宝四年(745年)亡于回纥(唐德宗时改称回鹘,即现在维吾尔族的先祖)。
唐太宗作为中国历史上非常有作为的皇帝,创造出“贞观之治”的繁荣局面而名垂后世,同时他为统一全国及时调整与突厥关系的大局意识和他12年来不惜向胡狄之国称臣纳贡的忍耐能力,敏锐地感受到“突厥之众虽多而不整,君臣之志惟贿是求”,值得后人学习和借鉴。唐太宗心系民生,体恤百姓,对各族民众“爱之如一”,得到各少数民族的共同拥戴,并被尊称为“天可汗”,真正享受到一代英主的无限荣光。&
(以上内容由博爱慎行--乐奀根据史籍、网络资料收集整理而成)
更多历史文化博文:
&&&&&&&&&&&&
&&&&&&&&&&&&&&&&&&&&&&
&&&&&&&&&&&
&&&&&&&&&&&&&&&&&&&
&&&&&&&&&&&&&&&&
&&&&&&&&&&&&&
&&&&&&&&&&&&&&
&&&&&&&&&&&&
&&&&&&&&&&&&&
&&&&&&&&&&
&&&&&&&&&&&&&&&&&&&&
&&&&&&&&&&&&&&&&&
&&&&&&&&&&&&
&&&&&&&&&&&&&&&&&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甘肃法制报
甘肃农民报
甘肃经济报
杰出的封建君主唐太宗李世民
  隋文帝开皇18年12月(559年1月),李世民出生在李氏家族的京兆武功(今陕西武功西北)的旧宅中。据说,他父亲李渊给他取名&世民&,就是取&济世安民&之意。
  李世民出身于很有名气的陇西士族,曾祖李虎,西魏时官至太尉,北周时为&八柱国&之一,死后追封为唐国公。祖父李昞,北周时袭封唐国公,任安州总管,柱国大将军。父亲李渊在北周时以7岁幼龄袭封唐国公,后来在隋朝做官。
  李世民的家族又是一个带有浓厚的北方少数民族血统的家族,他的祖母独孤氏、生母窦氏(回纥(he)豆陵氏)以及他后来娶的妻子长孙氏,都出身于北方少数民族,从血统论意义上讲,天然具有杂交优势。继承了少数民族的尚武习俗和血性,正如他后来所说&少尚武威,不精学习&。
  李世民的青年时代是在社会的大动乱中度过的。隋炀帝大业7年(611年),王薄在山东长白山(今山东章丘县境内)发动起义,揭开了声势浩大的农民战争的序幕。尔后,窦建德率领的河北起义军,翟让、李密领导的瓦岗起义军,杜伏威、辅公祐(you)为首的江淮起义军构成了三支主要力量。
  李世民走上历史的舞台与他父亲李渊当时的社会地位、政治抱负有很大的关系,李渊在任太原留守时一面镇压起义军,一面招降纳叛壮大自己的实力,他的政策是&用长策以驭之(对起义军),和亲而使之(对突厥)&。李氏家族的政治影响和军事实力都进一步壮大了。父子二人一个以周文王自况,一个要学习汉高祖反秦的壮举。
  在酝酿起兵的过程中,李渊提示长子李建成在河东&潜结英俊&,布置李世民在晋阳&密招好友&,谨慎而积极地聚集人才,组织力量。由于世民交游广泛,又能以礼待人,所以都因志同道合以诚相见。
  为了给大规模进军关中做好准备,大业13年(617年),李渊设立大将军府,置三军,以建成领左三军,以世民领右三军,元吉领中军。&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一鼓作气攻下临汾郡和绛郡,后又攻下长安,时年20岁的李世民已经成为很有经验的青年统帅了。大业13年,李渊派李世民为元帅,领兵进军扶风,与金城郡富豪薛举军一战斩首万余,乘胜把势力扩大到陇右一带。后又于619年挂帅出征河东,平定刘武周突厥联兵。620年进军洛阳,打败王世充、窦建德、刘黑闼(ta)。在5年的国内战争中,李唐王朝的胜利,在客观上成为统一战争的胜利,李世民在南征北战中也奠定了他未来的政治生涯道路。
  为争夺皇位,626年6月,太子建成和秦王世民都加紧策划消灭对方,建成有一次&夜招世民,饮酒而鸩(zhen)之,世民暴心痛,吐血数升。&6月3日,李世民决定先发制人,射杀建成、元吉于玄武门内,他靠文臣的权谋和武将的刀剑为自己开辟了通向皇帝宝座的道路。事已至此,李渊只好接受事实,立世民为太子,委之以国事,自己只好去当太上皇。李世民时年29岁,行非常之事须用霹雳之手段,这就为后来的&贞观之治&铺平了权力宝座的道路。
  唐太宗在政治上革新宰相制度,精简机构和裁减冗官,严肃地方吏治等。实行&三省制&&&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都是宰相互为钳制。经机构调整后的朝廷官员仅为640人,提高了官员办事效能,减少了官员俸禄的大量开支。为整肃地方吏治,划全国为十个&道&:关内、河南、河东、河北、山南、陇右、淮南、江南、剑南、岭南等道。
  唐太宗在经济上采取&安民宁国&、&不夺农时&的方针,制定增殖人口的政策,要求民间&婚姻及时&,对农民&轻徭薄赋&。从626年至652年,全国户数由200万户上升到380万户,这与他的发展生产、鼓励生育的政策密不可分。
  在对外用兵上,629年,他派李靖打败东突厥于阴山,颉(ji)利可汗被俘,解除了东突厥对唐王朝的威胁。634年,派段志玄、樊兴等率军打败吐谷(yu)浑。638年,命侯君集率军破吐蕃于松州城(今松潘),640年,平定高昌,置安西都护府。648年,唐军攻占龟兹,至此唐朝声威达于西域,社会秩序空前安定。他用兵之后仍然任用少数民族上层人物,允许突厥10万人口内迁,多次以宗室之女嫁于少数民族首领,为促进各民族的大融合起到了积极作用,给少数民族大量赐姓李氏,也壮大了李氏家族势力。西北少数民族尊他为&天可汗&,连太上皇李渊也很高兴地说:&胡越一家,自古未有也!&642年,中印度戒日王会见玄奘时,说唐人雅好《秦王破阵乐》,&闻其雅颂,于兹久矣。&可见,唐太宗的声望在当时已远播域外。
  唐太宗豁达大度、知人善任,&房谋杜断&曾被传为佳话。善于用人和纳谏是他造就贞观盛世的重要原因,仅魏征一人就进谏200余事,而且大部分被采纳,他表扬张玄素的直谏精神说:&众人之唯唯,不一士之谔谔。&他是一位难得的诚恳和开明的一代英明的君主。
  (顾鸿飞张爱平整理)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
Can not find mark:zw_wzli
在第87个建军节即将到来之际,省委、省政府和兰州军区今天下午在兰州举行庆“八一”军地座谈会,共叙军.......
  每日甘肃网-兰州晨报讯(记者田玥通讯员王勇实习生郝欣蔓)7月30日,兰州热力不减,最高温达34.5℃.......
每日甘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 1、凡本网注明“每日甘肃网讯”或“每日甘肃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每日甘肃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每日甘肃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2、凡本网注明“每日甘肃网讯[XXX报]”或“每日甘肃网-XXX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甘肃日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每日甘肃网-XXX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每日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迭部避暑天堂
[甘肃论谈]
女性 · 情感唐朝李世民派李靖打败东突厥,东突厥的都成(首都)是现在的哪?_百度知道
唐朝李世民派李靖打败东突厥,东突厥的都成(首都)是现在的哪?
2?住帐篷吗,东突厥人是游牧民族吗,请问唐朝李世民派李靖打败东突厥,东突厥在现在的哪:1,东突厥的都城在哪?3
提问者采纳
厥汗国被隋朝分裂以后,成为东西突厥两部。 瀚海都护(治所在今蒙古国哈拉和林附近) 是游牧民族,铁勒诸部则在北方,随着两国势力的消长,所辖范围也时有伸缩,与西突厥划分汗国原来的疆域。强盛时疆域囊括阿尔泰山到大兴安岭之间的整个蒙古高原及附近地区,突厥分布在南部。但是。在东突厥汗国内,东突厥(583年-630年)大体上以金山(今阿尔泰山脉)为界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李靖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唐朝李世民的儿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