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防三国攻略十大兵书怎么修炼

【中国历史】 中国古代十大兵书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中国历史】 中国古代十大兵书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中国兵书十大名典(上下册)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中国兵书十大名典(上下册)本词条缺少概述,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出版社辽宁人民出版社译&&&&者黄朴民出版时间2000-01定&&&&价85.00元装&&&&帧精装ISBN4
本书中所收入十部兵书,按产生的时间先后,分别为《孙子》、《吴子》、《司马法》、《慰缭子》、《六韬》、《黄石公三略》、《将苑》、《唐太宗李卫公问对》、《百战奇法》、《投笔肤谈》。大致收先秦或秦汉、三国、唐、宋、明各朝具有突出代表性的兵书。从整体上看,这是追求本书的自有特点,使收入的兵书特点突出,从而基本上反映中国兵书精粹的概貌,其他兵书无论从观点、内容大都不出其外。各时代兵书的选入,可以明显看到中国张文才,男,吉林柳河人,1937年12月生。1962年于
吉林大学历史系毕业后,分配到新疆军区司令部工作;1981
年调军事科学院战略部任研究员,从事古代军事战略研究。著
有《隋代军事史》、《百战奇法浅说》、《白话投笔肤谈》、《中
国古代兵法精粹类编》(副主编及作者之一)、《中国古代战争
战例选编》第二、三册(作者之一),以及《论隋代军事发展
的特点及其历史影响》、《<百战奇略>不是明代刘基的著
作》等论文三十余篇。
黄朴民,男,浙江诸暨人,1958年8月生于绍兴市,历
史学博士,现为军事科学院战略研究部三室副主任,研究员。
主要从事先秦两汉政治思想与华夏古代军事文化的研究,曾
在《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学术月刊》、《文献》等海
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九十余篇,并撰有《春秋军事史》、
《董仲舒与新儒学》、《孙子评传》、《何休评传》、《战国军事
史》(合著)、《道德经译注》、《先秦喋血》等著作。
任力,男,天津市人,41岁,现任军事科学院战略部第
三研究室副研究员。1979年考入南开大学中文系学习,1983
年在原校系攻读古典文学硕士研究生。1986年到军事科学院
战略研究部从事古代军事史及军事思想研究。著有《兵家奇
计》、《战国军事史》(合著)、《康熙统一台湾始末》等著作,
在《中国军事科学》、《战略与管理》、《军事历史》、《孙子学
刊》、台湾《历史月刊》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目录孙子吴子司马法尉缭子六韬黄石公三略将苑唐太宗李卫公问对百战奇法投笔肤谈[1]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当前位置: &
独家盘点:改变世界的十大兵书图(1)
&&&&一、《孙子兵法》
精彩高清图推荐:
更多 的相关消息世界十大兵书是哪些?
世界十大兵书是哪些? 5
知道的不全
《战争论》——克劳塞维茨[普鲁士] 
资产阶级军事理论经典著作。资产阶级军事理论家和军事历史学家,普鲁土将军,生于马格德堡小贵族家庭。此书是C.P.G.von克劳塞维茨的主要著作,他在总结以往战争经验特别是拿破仑战争经验的基础上,用12年的时间写成的。全书60余万字,分3卷8篇,分别论述战争性质、战争理论、战略、战斗、军队、进攻与防御和战争计划等。 

《制空权》——朱利奥杜黑[意大利] 
意大利军事理论家,制主权理论的倡导者。先后毕业于都灵炮兵工程学校和陆军大学。年任意大利陆军第一个航空营营长。1915年5月意大利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任步兵师参谋长。他极力主张建立专门的轰炸机部队参战。因激烈抨击意军统帅部作战指导错误,1916年被判监禁1年。1917年11月,意军在卡波雷托战役惨败。事后意大利政府调查战败原因,认为杜黑当年对统帅部的批评是正确的,1918年为其恢复名誉,任命为国防部航空处主任。1921年晋升少将,不久退役。法西斯党上台后,他于1922年出任航空部部长。1923年辞职,专事著述。杜黑很早就注意飞机在军事上的应用。1909年他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今天我们充分意识到掌握制海权的重要,但不久制空权将变得同等重要。&他的主要著作有《制空权》(1921)、《未采战争的可能面貌》、《扼要的重述》、《19XX年的战争》(1931)。其中《制主权》流传较广,主要论述空中战争、空军的组织、制空权、独立航空与辅助航空、军用航空与民用航空等。杜黑根据飞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运用,第一个比较系统地提出空军建设和作战的理论。 

《孙子兵法》——孙武[中国] 
中国古代军事家。春秋末期吴国将军。字长卿,齐国乐安(今山东博兴北,一说惠民)人。约活动于公元前六世纪末至前五世纪初。《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兵书,列为《武经七书》之首。又称《吴孙子兵法》、《孙子》。《隋书· 经籍志》载为&吴将孙武撰&它是世界公认的现存最古老的军事理论著作。全书共13篇5900余字。 

《论持久战》——毛泽东[中国] 
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及中人人民共和国的主要创建人和领导人,军事家、政治家、理论家。《论持久战》是毛泽东日一6月3日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的讲演。同年7月在延安《解放》周刊上发表。后有中文和英文单行本在国内外广泛发行。1952年4月收入《毛泽东选集》第2卷。 
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前,中国国民党党内的一些人就认为中国武器不如人,&战必败&。抗战开始后,他们又散布&再战必亡&的亡国论调。在中国共产党内,也有人存在着轻视游击战争,幻想依靠国民党的&正规战&速决取胜的错误思想。为了批判亡国论和速胜论,阐明中国共产党指导抗日战争的正确主张,动员全国人民坚持抗战,为争取最后胜利而奋斗,毛泽东根据抗战10个月来的经验撰写了此书。 

《军事教训》——毛奇[德国] 
德国军事家,军事理论家,元帅。亦称老毛奇。生于梅克伦堡的帕尔希姆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1818年毕业于丹麦哥本哈根武备学校。1819年起在丹麦军队中服役。1822年回普鲁土军队任职。1826年毕业于柏林军事学院。1828年调总参谋部工作。年被派到土耳其军队中任教官和顾问。1839年回普鲁士,在总参谋部任职。年任军团参谋长。1855年任威廉亲王(即后来的普鲁土国王和德意志皇帝)的副官。年任普鲁士总参谋长,在首相O.von俾斯麦支持下改组总参谋部,扩充军队,革新装备,采用新技术、新兵器,缩短军队动员和集结时间,重视在战争中利用铁路调运军队,并为未来战争制定了计划,从而使普军在丹麦战争(1864)、普奥战争和普法战争中均获胜,实现了在普鲁士领导下的德意志统一。1870年受封为伯爵,次年晋升为元帅。年任德意志帝国总参谋长,主持战史编纂工作,并研究德国东西两线作战问题。毛奇继承了C.P.G.von克劳塞维茨的军事思想,承认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战争中主张先敌动员,突然袭击,分进合击,利用外线作战手段在速识战中取胜。著有《毛奇军事论文集》(共9卷)和《军事教训(交战的准备)》等。 
《战争指导》——富勒[英国] 
英国军事理论家、军事史学家,装甲战理论的创始人之一。1899年服役参加过英布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随英国远征军赴法参战。1916年12月出任坦克军参谋长。 根据索姆河会战中英军首次使用坦克的经验,提出坦克使用的新思想,并在1917年11月康布雷之战和1918年各次坦克战中取得成功。1922年,在英国坎伯利参谋学院任主任教官。1926年,任英帝国总参谋长军事助理。年任旅长。1933年退役。1935 一1939年,任伦敦《每日邮报》记者。此后一直从事军事理论与军事历史的研究。富勒著述有35种以上。早期,以第一次世界大战经验为基础,重点探索未来战争的特点以及诸军兵种的战斗运用。这一时期的主要著作有:《战争改革》(1923)、《战争科学的基础》(1926)、《论未采战争》(1928)。退役后除继续探索装甲战理论外,开始研究国际政治和英国防务,晚年侧重研究军事史。 

《军事战略》——索科洛夫[苏联] 
苏联元帅。1918年加入红军。毕业于军事学院。1931年加入苏联共产党。内战时期, 历任团长、旅长、师长、集群司令。内战后,历任军参谋长、军区参谋长、副总参谋长。苏德战争时期,历任方面军参谋长、方向参谋长、方面军副司令、司令。曾参与指挥莫斯科、斯摩梭斯克、维斯瓦河一奥得河和柏林等战役。战后,任驻德集群副总司令、总司令、国防部第一副部长,并曾兼任总参谋长。1960年起任国防部总监察组总监。1962年主编《军事战略》。该书系统论述了苏联的军事战略观点,特别是现代条件下核战争的准备与实施等问题,对于苏联军队建设和军事学术的发展有一定影响。苏联英雄,获列宁勋章8 枚。 

《机械化战争》——戴高乐[法国] 
法国将军、总统。毕业于圣西尔军校和巴黎陆军大学。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凡尔登战役中受伤被俘,直至停战获释。战后,曾任军校教官和部队的参谋、指挥职务。年任最高国防委员会秘书。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时为上校,先后指挥第5集团军坦克部队和坦克第4师在阿尔萨斯和索姆河地区作战,屡建战功。日晋升准将,6月6日就任P.雷诺内阁的国防和陆军部副部长。巴黎沦陷后离法赴英,6月1 8 日通过伦敦广播电台发表演说,号召法国人民继续战斗。继而发动&自由法国&运动,着手组建&自由法国&武装力量。年先后作为法兰西民族解放委员会主席和法兰西共和国临时政时首脑,领导&自由法国&武装力量转战近东、非洲,参加解放法国本土的作战行动,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很大贡献。1945年11月当选法国临时政府总理(翌年1月辞职)。年领导&法兰西人民联盟&。年任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总统。执政期间,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决定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并退出北大西洋条约组织的军事机构。 

《制胜的科学》——苏沃洛夫[俄国] 
俄国大元帅(1799),俄国军事学术奠基人之一。1742年在禁卫军注册,1748年正式服役。曾参加七年战争、两次俄土战争(和)和1794年镇压波兰起义。1798年第二次反法联盟组成后,任意大利北部俄奥联军总司令。1799年率军转战意大利和瑞土,行军中翻越阿尔卑斯山,恩格斯认为,这是&到当时为止所进行的一切阿尔卑斯山行军中最出色的一次&。后遭贬谪,死于彼得堡。苏沃洛夫主张摒弃警戒线战略和线式战术,主张集中兵力于主要方向,以歼灭敌人军队为主要目标,快速机动,积极进攻;主张结合实战需要进行练兵。他总结了多年作战经验和治军学术思想。著有《团谕》()和《制胜的科学》(1795 一1796)。后者是代表作,其核心是三项基本战术原则:&目测&(善于判断敌情和地形,及时定下决心)、&快速&(高度的机动性和突然性)和&猛攻&(决定时刻全力以赴狠打穷追)。 

《海权对历史的影响》——马汉[美国] 
美国海军理论家和海军历史学家。1859年毕业于美国安纳波利斯海军学校。曾参加美国内战 年、年,两度任海军学院院长。年,任&芝加哥&号巡洋舰艇长。1896年退役。美西战争期间,为海军战略委员会成员。1899年,在第一次海牙和平会议上,代表美国反对强行仲裁,反对在战争中取缔毒气。年,任美国历史学协会主席。1906年,晋海军少将(非现役)。1908年,任海军事务委员会主席。马汉是&海权论&(海上实力论)的创立者。毕生从事海军和致力于海军理论著述,有著作20部。 其中《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890)和《海权对法国大革命和帝国的影响,》(1892)确立了他的&海权论&,使他闻名于世。以后的《纳尔逊传》(1897)和《海军战略》(1911)等书,也是他阐述&海权论&的主要著作。马汉的&海权论&的中心思想是:要拥有并运用优势的海军和其他海上力量去控制海洋,以实现己方的战略目的。马汉所处的时代,是美国资本主义获得巨大发展(1894年时工业生产跃居世界首位)并进入垄断阶段,而世界基本被瓜分完毕的时代。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三国系列游戏领域专家改变世界的十大兵书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2.00
&&¥2.00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改变世界的十大兵书
改​变​世​界​的​十​大​兵​书​,​中​国​占/0​,​值​得​一​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城防三国兵书残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