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 杨洁导演写的西游回忆录《敢问路在何方电影预告》电子书全部?

当前位置: &&
《敢问路在何方:我的30年西游路》杨洁86版西游记艰辛幕后故事曝光(2)
杨洁《敢问路在何方:我的30年西游路》全文
1982年的春节,电视系列片《西游记》开始动工。那时距离现在,已经过去了整整三十年。
上世纪八十年代,是拼搏的年代,是奋斗的年代,是奉献的年代。
拍摄《西游记》系列片,用去了六年的时间。这六年,我和全剧组的同志们一起,跋山涉水,茹苦含辛,往返于祖国的北国南疆,其中甘苦难以尽书。
《西游记》剧组的全体演职员是用当年唐僧取经的精神和毅力来完成这部巨著的。几年中,大家通力合作,甘苦与共,六易寒暑,饱尝艰辛。正是:一年年含辛茹苦经冬夏,几万里风霜雨雪处处家!
那由单机拍摄完成的上万个丰富多彩的画面;那费尽心机的土洋结合的特技镜头;那挖空心思精心塑造的乳胶造型;那千姿百态的君王臣宰的艺术形象;那苦心设计的瑰丽多彩的服饰、五光十色的烟雾、变化莫测的灯光;还有那金碧辉煌的灵霄宝殿、若真若幻的瑶池仙境、流光溢彩的东海龙宫、气势恢弘的大雷音寺——你能想象它们是用廉价的三合板和“米波罗(也就是泡沫塑料)”搭建成的吗?所有这些,在当时根本不具备任何特技手段且资金不足的限制下,几乎是不可能被完成的!
《西游记》自从1982年开始拍摄以来,就年年与电视观众见面,到现在已经三十年了。它无数次地播出,创下了电视剧播出率、收视率之最。甚至有人曾经劝我为此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这是对我们辛苦工作的认可和赞誉,是所有参加过《西游记》拍摄的人们的共同成绩!
时间久了,一切都在前进。现在的事物变化太大,大得我都觉得跟不上它了。电视特技的变化,让人眼花缭乱;电视剧的资金投入,成千万上亿元!
现在的价值观也完全不同了——金钱至上,名利第一。引导人们积极性的是金钱。在如今人们的眼里,我们那个时代的人也许都是些“傻帽”。除去几位主演得到了他们辛苦付出后的回报以外,其他人虽辛勤劳动,却默默无闻。我无法忘记那个时代:那以艰苦奋斗的作风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为荣的时代,也是个开创的时代!是值得称道、令人怀念的。
所以,现在我愿意把拍摄《西游记》的艰苦经历写下来,告诉人们,曾经有那样一些人是这样工作的。虽然只是挂一漏万、点点滴滴的记忆,却是对那个时代的纪念!假如能够引起今人的一点感动或反思,便达到了我的目的。
内容标题:
Copyright & 2014 真人网络 Shzr.Net
Icp备案号:
Some Rights Reserved.  RT  作为一名中级八卦粉,最近一直在追那个讨论西游记的帖子。  作为一名八零后,西游记可谓是伴随我成长,后来又知道了西游记短短25集但是却拍摄了十多年,让我真的非常吃惊,也非常佩服老一辈的艺术家已经影视工作者。  也看了一些西游记的访谈,对杨洁导演印象深刻,感觉她是一个敢说敢做的女中豪杰,我十分钦佩!  后来看了唐继全老师的博客,从中知道杨洁导演也会出书,我就非常想买一本,想看看在那个年代,影视工作者是怎么样客服艰难的条件才能拍出这样优秀的作品。  西游记热播,捧红了师徒四人,但是还有多少我们不知道的幕后工作者在默默的付出,杨洁导演的书中,想必会给我一一揭露。  我很不喜欢现在的快餐式电视剧,快餐式文化,我向往那些精雕细琢、慢工出细活。  语无伦次了,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了.....大家见谅。  主要还是借我心爱的八卦的人气,来问问杨洁导演的书难道真的不会出版了吗?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六小龄童曾在博文中提到这本书,微博地址.cn/s/blog_02e0ta.html
  博文内容  我的恩师——杨洁导演  新年过后的一天,我给杨洁导演打电话希望第二天去拜访她,杨导说天气预报会下雪,劝我不要来,我表示下铁也要去看望她,杨导拗不过我就同意了。  第二天天上飘着雪花,我比预定时间提前到达杨导的寓所,杨导已年逾八旬但气色很好,此时央视每天上午又在重播《西游记》,我们边看边聊,杨导感慨地说:日《西游记》在江苏扬州开机,一晃三十年了,没想到一播就是三十年,而且受到男女老少几代观众的喜爱,令我感动。  我说:现在很多电视栏目都做过对《西游记》的介绍,但都不够完整、全面,很多观众、读者都希望您能完整的写一本导演艺术研讨的书籍。  杨导说:该说的都已说过了,还是让后人去评说吧。  我劝她还是要留下文字,我和其他演员对该剧的开拍前、拍摄过程中的很多事情都不清楚,包括这部戏拍摄中的点点滴滴以及对音乐、舞美、表演、造型、整个故事的把握、风格等等,希望杨导能留下一部以《西游记》拍摄过程为主的自传体的书籍。王崇秋老师插话说曾经写过一部十多万字的书稿,在《报告文学》杂志2008年第2期摘登过部分章节,其中有很多以前没发表过的照片,剧组的各工种人员看后都泪流满面,非常遗憾的是杨导想表达的内容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都被删掉了,只保留了八万字左右。我表示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国家也越来越开放,很多事情都在还原其本来面目,观众们也对这部戏的幕后情况很感兴趣,我会联系出版界的朋友来出版这本书。杨导最终同意我的想法,送给我一本刊有部分章节的《报告文学》,让我看过后再谈感受,再按需要补充内容。  杨洁导演不仅是我的恩师,也是我的老师,没有杨洁导演就不可能有今天的六小龄童,观众们也不可能看到我扮演的银屏美猴王,在我的心目中她与我父母的地位是一样的。记得当初杨洁导演千里迢迢把我从绍兴选入《西游记》剧组的时候,母亲对杨导说“你就把金莱当自己的孩子”。在拍戏过程中杨导严格要求、滴水不漏,从我没有抓住孙悟空的魂到逐渐的找到感觉大概经历了两、三个月的时间,感谢杨导把《除妖乌鸡国》重新拍摄,弥补了第一次拍摄时的遗憾。现在我在国内外任何地方表演、讲演受到大家的关注与支持,这都要感谢杨洁导演给我创造的机遇。  虽然由于技术原因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我所听到、看到的反映都认为杨洁导演的《西游记》是一部经典。剧组人员的心血没有白费,很多网民给我留言说《西游记》的收视率和重播率已超世界纪录,为什么不去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这是网民们的愿望也是我的愿望,希望在杨导颐养天年的时候能感受到一代又一代观众的殷殷之情。  我会尽最大的努力把杨导这本书出版发行,让观众们看到那个年代全剧组一千多人是如何在各级领导的关注支持下、在杨洁导演的带领下拍出这部戏的。希望此书能于7月16日在扬州举行首发式,到时杨导身体情况允许的话也会出席。
  在唐继全老师的博客中,也提到了此书  博客地址.cn/s/blog_57dky3.html  摘录:  为纪念《西游记》开拍30周年,《路在脚下——82版西游记拍摄幕后的故事》(暂定名)一书近期也要出版发行了!因杨洁导演写的书取名《敢问路在何方》,六小龄童建议此书取名《路在脚下》,正好与杨导演的书名呼应。出版社采纳了这个建议,但最终副标题可能略有调整。目前书稿三审小样笔者已经审校完毕,寄回出版社,不日即可付印出版了。本书编辑后的容量长达600多页,文字部分有30多万字,照片数百张。除经扩写完善的“故事”主要部分,还收录了部分网友的精彩点评——“80后90后请进来,谈谈《西游记》都在哪些方面影响了你?”等内容。很多网友用较长的篇幅,深情地畅述了他们对老版《西游记》的感受,感谢广大网友和喜爱《西游记》的朋友的大力支持!  这里加上一句,唐继全老师的书我已经预定啦,嘿嘿嘿
  可是后来我上百度搜《敢问路在何方》,都搜不到这本书,几个购物网站也找了,也是没有,7月份要发行的书,现在都快9月了,为什么一点声音都没有?不死心的我又去度娘,搜杨洁老师,可是信息也是少得可怜,而且完全没提这本书~!后来又上百度贴吧,好吧,看到人家的留言,我心都灰了.....  百度央视西游记吧地址:/p/  最新消息  谢谢大家的关注和支持!在此一并回复。出版社经过研究和市场分析,为最大程度满足喜爱老版《西游记》读者的需要,否定了缩减内容压低成本以降低售价的的方案,《路在脚下》一书仍维持原定价格于近期开印,预计八月下旬可以上市。(销售网址稍后会发布,到时肯定会采用优惠价格发售)敬请关注!——唐继全  西游记导演杨洁写了一本书《敢问路在何方》,在书中生动的描述拍摄细节及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她是解释西游记拍摄的最可靠最真实的权威,杨导演也是个宁折不弯的女人。因为某家出版社违背了她的某些意愿,协商未果,被她拒绝。杨导今年八十有余,已无精力过问此事。希望有出版社联系她。谢谢——许镜清  回复(4) 收起回复  15楼 10:55举报 |  dk1500: 我是不是可以悲催的认为杨导那部书要被扼杀在摇篮里了   举报 |
11:30 回复
selfdependence: 回复 @dk1500 :乐观点,说不定有转机   举报 |
11:35 回复
观三国: 我说怎么还没出来 希望早点出版
  关于许镜清,西游记的作曲,贡献了这么多精彩的音乐,为什么就不能有人帮助他完成办个音乐会的愿望呢?  我爱看动漫,尤其爱看宫崎骏的,他的电影中的音乐也都可以举办盛大的音乐会,我们为什么就不可以呢?难道世人真的只关心利益了吗???我们就只能活着悲哀的快餐文化中吗???
  秒沉!要不要这么惨!!!
  唐继全老师不是也出书了吗,据说当当网上可以买到
  @我要考江中
10:51:50  唐继全老师不是也出书了吗,据说当当网上可以买到   -----------------------------  已经预定了,但是我还想买杨洁老师的书,总觉得可能会有更多的角度、不同的内容。而且杨洁导演说话我觉得很直爽,感觉书里会有很多料。
  西游记前25集拍了五年半(82年7月到87年),说十多年是把后来续集加上了,还有我看了个新闻,杨洁导演已经授权某个出版社出版她的书了,所以我们会看到杨导的书上市。
  再补一句:我是在施晗的新浪博客中找到的这个新闻,文章标题是“我们正在被当下渐渐遗忘”。博主和各位朋友可以搜搜看看。
  @小屁宝乖乖
21:29:38  再补一句:我是在施晗的新浪博客中找到的这个新闻,文章标题是“我们正在被当下渐渐遗忘”。博主和各位朋友可以搜搜看看。   -----------------------------  太感谢了,我去搜搜看。  我非常喜欢杨洁老师,敢说敢做的~!
  无意中看到杨洁导演的自述《敢问路在何方》  看了一遍真是感慨,当时的条件真的太太艰苦了!就一台摄像机拍出那么好的效果,当时的人对艺术真是严谨。  /link?url=APy184MQ1PdDtDFFOVUVTJrZuUtRIEfQOyYczPc9ARbrnMs81gHQXzH32s3mOHF3y292TxvStc665SvDHi6GKZOSbsMqQh0RNeygDuz0TaS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杨洁新书《敢问路在何方:我的30年西游路》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
图书试用网3月26日讯:新书《敢问路在何方:我的30年西游路》近期出版发行,作者杨洁。喜欢的书友可登录各大书店。内容概要时值1986版《西游记》开拍30周年之际,杨洁导演首次著书公开当年拍摄细节。当年激情澎湃的她,立志要把名著《西游记》改编成雅俗共赏的电视剧,因此肩挑重任,与主创人员一起开始了激情燃烧的奋斗岁月。在选角、选景、拍摄过程中,出现了数都数不清的难事、趣事、神奇事,让人吃惊...章节试读“杨洁,要是让你把《西游记》拍成电视剧,你敢不敢接?” 副台长洪民生在宣布了王扶林拍摄《红楼梦》以后紧接着的这句问话,就像在我头上响起了一个惊雷,我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一怔之后,我冲口而出:“有钱就敢,为什么不敢!” 他立即接道:“好!局党委决定,由杨洁来拍《西游记》!” 这是在1981年的11月份,文艺部的一个组长会上。当时不只是我,在座的所有人,都被这个突然宣布的消息震惊了。连我自己都不相信,这么重大的题材居然给了我这个“戏曲”导演?!说实在的,我也没有想到洪民生副台长这么快就实现了他的诺言,而且给我的是这么重大、辉煌的一个任务。 王扶林接受《红楼梦》是坦然自若、理所当然的,而我却心潮澎湃,难以平静。因为这是我长年追求的梦想! 我自小就喜欢小说,戏剧,电影。那时只有极少的机会:当父亲外出的时候,我才能和母亲一起去看电影。瑙玛·希拉主演的《绝代艳后》、《铸情》(罗密欧与朱丽叶);费雯·丽主演的《魂断蓝桥》;泰隆·鲍华主演的《碧血黄沙》;查尔斯·劳顿主演的《钟楼怪人》……这些都是我当时看过的电影。那优美的画面、动人的故事、悲惨的结局,使我深深沉浸在电影营造的氛围之中。它们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里,至今仍非常清晰。 令我感动的还有电影中的台词,比如: 钟楼上的卡西·莫多抚摸着怪兽的头像自语:“虽然我的脸像你一样丑陋,可是我的心却不是石头做的!” 《绝代艳后》里,不幸的皇后玛丽·安东尼站在断头台上那绝望的眼神,令我心灵震撼。 《魂断蓝桥》里多次出现的主题歌,优美而悲伤的旋律衬托着剧中人那种生离死别的命运,令我黯然神伤,潸然泪下。 可我的父亲是一个革命者,他要我读的是革命书籍,小说是不许看的。在我书桌的抽屉里,藏着我喜欢的小说。我的书桌对着爸爸的书桌,当他埋头写作时,我就偷偷拉开抽屉看我喜欢的小说,他一抬头,我就赶紧把抽屉推进去。父亲始终没有发现我的这个小秘密!(编辑:小蒋)
··········
Copyright&&2006 ()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号
合作伙伴:《华商报》独家专访杨洁导演夫妇
杨洁(右二)和王崇秋(右三)给六小龄童说戏 上图为杨洁导演提供
&&& “2004
年,我心脏病犯了。再也跑不动了,干脆给自己放一个大假。看看别人拍的电视,在家写《敢问路在何方》,《西游记》拍摄的那些故事。这本书最初叫《旧梦重温》。一家杂志拿去发表了,还删掉了几万字。老王鼓励我完整地写出来。现在读书的风气没有我们年轻时那么重了,我说老王,就你感兴趣,那我就为你一个人写吧。”
  采访中,82版《西游记》导演杨洁向记者讲述《敢问路在何方》一书的成书原因。杨洁是中国电视第一代导演、第一代女电视艺术家,也是中国第一位女制片人。83岁的她口中的老王是她的丈夫、《西游记》前25集的摄像师王崇秋。
  22日上午,记者拨通了住在北京的杨洁家里的电话,一个浑厚的男声传了过来,“杨导演在休息,她这几天心脏不舒服,昨晚又失眠了。有什么问题,你先和我聊聊吧。”当记者问他是不是王崇秋老师时,他爽朗地笑了起来,连连称是。因为杨洁身体的原因,采访分别在当日下午和晚上进行。中间,王崇秋还和记者开玩笑说,咱们继续说书。谈到彼此时,两位老人分别称对方为“老王”和“杨导演”。
  领导,你的要求也太低了
  “8岁时,我在上海第一次读到了《西游记》,那时候也读过《红楼梦》,黛玉的《葬花词》和《秋窗风雨夕》我少年时代都能背下来”。杨洁的父亲是革命烈士杨伯恺,小时候,父亲要求她读革命书籍,不许她看小说。杨洁的书桌和爸爸的书桌是对着的,爸爸埋头写作时,她就偷偷拉开抽屉,看里面藏着的自己喜欢的小说。爸爸一抬头,她就赶紧把抽屉推进去。就这样,杨洁读完了四大名著,还不时为林黛玉落泪。当记者问她,如果可以选择,她愿意当《红楼梦》的导演还是《西游记》的导演?她说,“如果让我挑我肯定挑《红楼梦》,不过当时能拍电视剧我就很满足了。”
  当时,电视剧还是新生事物,还是戏曲导演的杨洁向电视台的文艺部主任提出想拍摄电视剧的想法时,领导说,“你想拍电视剧?还是让那些学过电影戏剧的导演去拍吧!”从小,父亲不让杨洁上学,只许在家里由他来教育。杨洁没有上正规专业学院的资历,但是她自学完成了电影学院的教材,并且有着20多年的电视文艺工作从业经验。机会还是来了。1981年11月,副台长洪民生交给了她一个重任:“杨洁,要是让你把《西游记》拍成电视剧,你敢不敢接?”
  尽管感到非常意外,也知道任务的艰巨,杨洁还是接下了这个担子。当时日本已经拍出了《西游记》,当领导说只要比日本拍得好就行了。杨洁说,“领导,你的要求也太低了!”
  拍摄《西游记》,杨洁感到最为棘手的,还是特技部分的处理,“当时的制作方法土得掉渣,现在所有的技术在当时都没有。”
  争来争去,最后还得服从导演
六小龄童与杨洁导演摄于北戴河畔
  “她应该算是一位严厉的导演。六年时间,剧组里这么多人,这么多戏,她要是不严厉,怎么能当好‘家’呢?”王崇秋这样评价作为导演的杨洁。但是作为丈夫,他还是要为杨洁说几句公道话,“拍摄《西游记》,剧组走遍了全国的名山大川。那时候没有现在这么多旅游开发,有的地方连招待所都没有。到青城山拍摄时,我们住在古常道观,老鼠特别多,大家每天被老鼠闹得厉害,白天还交换打老鼠的经验。剧组住在农场时,大家就睡大通铺。”尽管如此,还有人向领导反映说《西游记》剧组借机到处旅游,“我们到处采景的目的,是要把中国的名山大川和《西游记》的故事情景交融在一起。”
  王崇秋回忆说,当时有一个同事以为剧组就是到处玩,主动请缨到剧组负责灯光照明工作,结果跟了一两天就吃不消打退堂鼓了。
  在剧组里,和杨洁争论最多的人就是王崇秋,有时候甚至争得面红耳赤。那最后怎么办呢?“争来争去,最后还得服从导演”,说到这里,王崇秋哈哈大笑。听到这里,杨洁接过电话说,“我有时候是比较严厉。做了的决定是说一不二。争起来都是他没理,有理不会争。老王也提出了很多很好的意见,我都会接受。如果他的意见和我整体思路有矛盾,我就会不同意,他最后还得服从我。”
  在剧组摄像师要听导演的,那在家里该听谁的呢?“在家里还是听她的,咱是干活的、服从的,没办法、没办法。”王崇秋大笑着连声说。
  没有什么卿卿我我值得写的
1998年《西游记》续集拍摄中
  六年的时间,《西游记》剧组没有一个假日,为了安抚大家,杨洁将剧组像一个家庭那样经营。给大家过生日,邀请家属一起过节。休息时,也尽量安排大家玩得高兴。剧组的行李装了七八辆车,每次转点,包括杨洁在内,所有的工作人员都要自己装车、卸车。“那时候人的精神状态非常好,对事业是一种执着的追求。不像现在的演员,出门动辄有助理、保镖。让现在的演员在一个剧组待六年也是不可想象的。”王崇秋说。
  当时计划经济的形态依然很重,财务支出还得一一打报告,并且还有制片主任的掣肘。杨洁和先后几个制片主任都发生过矛盾。他们考虑问题的角度不一样,杨洁坚持从拍戏的要求和艺术质量出发,不能因为省钱而损害艺术质量。而对方的意见常常是相反的,“祸起观音院”里的火烧场面,着火的寺院必须用特制的模型来拍,制片主任却主张用纸来扎。吵来吵去,领导最后拍板,让杨洁兼任制片人,领导制片主任。中国第一个制片人就这样诞生了。
  经济上的困难随处可见。王崇秋说,南方找不到白马,最初为唐僧找到的白龙马是一匹红马,将毛刷白,一下雨,马上的毛就红一块白一块的。后来他们打听到湖南湖北交界的地方有一匹白马,“找来一看,特别小,个头和一头驴差不多。唐僧骑上去,脚都快到地上了,骑这匹马的时候只能拍远景。”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书中,杨洁写到王崇秋时,和其他工作人员没有什么区别,甚至也读不出特别的感情的成分,“大家在一起工作,没有什么卿卿我我值得写的。”杨洁说。
  女儿丫丫化妆技术是在剧组学的
《西游记》续集拍摄间隙,丫丫为六小龄童补妆
  杨洁夫妇有3个女儿一个儿子。三个孩子目前都在国外,只有小女儿丫丫留在他们身边。和母亲的经历很相似,丫丫15岁就不上学了,一直由父母来教育。“丫丫现在是小有名气的化妆师,和很多腕都合作过。”杨洁笑着说。
  丫丫的化妆技术是在《西游记》剧组学的。
  杨洁夫妇拍摄《西游记》时,出生于1970年的丫丫只有12岁。长期在外地拍摄,即使在北京,也是忙碌不堪,经常不能回家。丫丫的学习和生活无人照顾。丫丫时常饿着肚子上学,同学们有的知道她没有饭吃,经常给她带点,或者把自己的饭省点给她吃,有时,她根本就吃不上饭。杨洁当时也找朋友照顾丫丫,但是大家都有工作,丫丫过着饥一顿饱一顿的生活。
  当时,丫丫还经常头疼,一疼起来就非常剧烈。开始时是脸色苍白、呕吐,然后闷头睡大半天才能好。在学校发病时,同学就把她送回家,可是在家里也没人照顾。
  最初,医生按照癫痫病治疗。治疗了一段时间,丫丫反应开始迟缓。后来还是换了医院,才知道丫丫根本不是癫痫病,而是神经性头痛。医生告诉杨洁,过去的药再吃下去,会把孩子吃傻的。
  然而,用错了药需要慢慢缓解,看病也耽误了丫丫的学习,几经考虑之后,杨洁给领导打了报告,说明了家庭情况,要求把丫丫带在剧组。
  “一年春节,当时主抓《西游记》的台长到我家来,见了丫丫,说对不起,为了《西游记》影响你上学了。杨洁还开玩笑说,你怎么到家里来了,我正写东西骂你呢。”王崇秋说。
  《西游记》的拍摄对她的成长造成了一些影响,丫丫就没有埋怨过爸爸妈妈吗?
  “她没有。丫丫现在没有固定的单位,但是一个剧组接一个剧组地跑,对现在的生活,她挺知足的,《西游记》续集她是主化妆。”王崇秋说。父母这么大的名气,就没有想办法将女儿安排在电视台吗?“杨洁从来没给电视台领导提任何个人的问题。女儿没有单位,可以自己奋斗。我现在是二级摄像师,很多没有多少成绩的已经是一级,我们没时间到领导那里转,这种现象我们看不上。而且一直在忙工作,根本顾不上这些。”
  迈不过《西游记》这道坎
在舟山群岛拍摄《西游记》续集的海滩边戏份
  30年来,《西游记》常演不衰。不少演员似乎一直没有走出这部戏。位于上海的六小龄童艺术馆,有着各种关于孙悟空的收藏。六小龄童还称自己要一生致力于“西游文化”。与此同时,演员们也大多面临转型难、突破难的问题。包括六小龄童在内,他们被大家记住的,基本还是《西游记》中的角色。
  “龄童也不是一直都很看重孙悟空,拍完后,他也曾说想从猴子的影响中走出来,可是没办法,他逃不出去,孙悟空已经浸透到他血液里了。”杨洁笑着说,“有一段时间我也想把这种情结甩掉,可是六年的心血怎能忘怀呢?因为钱不够,拍了25集后,只得甩掉了5集的故事。后来又增添了内容,拍了15个故事。起点太高、大家印象太深,尽管续集化妆、表演比以前有进步,观众依然喜欢前面的。”
  在杨洁看来,《西游记》故事的最大弱点就是一直在降妖除怪,很容易雷同,“我最遗憾的是,《西游记》第一次没有拍完整,弄成两半截,如果当时有钱就好了。”
  这些年,杨洁谢绝了很多媒体的采访,“西游记剧组最值得说的,是那个时代电视人不怕苦、不怕累的拼命精神。花絮讲得太多,实在太重复了。”
  谈到演员转型难的问题,杨洁说:“这些我就没办法了。30年来《西游记》不停地播,观众都接受了,演别的观众迈不过去这个坎。”这样的问题在杨洁身上依然存在。尽管拍摄了不少作品,说到杨洁时,大家的第一反应还是《西游记》的导演。在国外,杨洁也时常会被大家认出来,“我拍的东西不太多。我不会搞关系,也不会找来钱。我也拍了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但是知名度都没有《西游记》高。我也迈不过去,没办法。”
  拍完戏挣的那点钱都没了
四川九寨沟拍摄《误坠盘丝洞》
  杨洁身体一直不好,24岁时得肺病动过大手术,切去了几根肋骨。但是工作上,她一直很玩命,答应的事都要做好。有时候她一出去好几个月,收拾行李箱子的事都落在王崇秋身上。“有一次,她一个人出去,行李箱子都丢了。在这方面她没我细心。”说到这里,王崇秋的笑声里有着小小的“得意”。
  创作《敢问路在何方》时,杨洁也参照了不少王崇秋当时的日记。主要对照时间和地点。那具体的细节呢?“不用记,都在我脑子里呢。”杨洁说。
  这些年,杨洁也在写自传,最初的名字是书名《风风雨雨80年》,杨洁开始只印了50本,送了最亲近的几个亲戚朋友。后来出版社找上门来,要求出版。但是提出这个书名太俗了,需要修改。在剧组说一不二的杨洁听从了出版社的建议,她透露,最晚明年年初,这本书就会出版了。也是她继《敢问路在何方》后出版的第二本书。
  不少人认为拍摄了《西游记》的杨洁肯定有不少钱。“导演当时也没有多少钱,拍完戏我们在剧组挣的那点钱都没了。很多外地演员到北京来,我们都请到家里吃饭。当然我们也很高兴,都当一家人。”
  杨洁甚至没有为自己留下太多拍摄时的照片。“当时,我们有一个人专职拍照。后来他把我们25集的照片作为个人财产卷走了。我个人手上不多。很多珍贵的照片连底片都没有了。”杨洁遗憾地说。
  曾到西安找不到合适的大唐王宫
  尽管一些电视节目为《西游记》剧组举行了“20年再聚首”“30年再聚首”这样的活动,但是剧组的人却没有自发在一起团聚过。“拍摄的时间太久远了,乌鸡国国王没了、铁扇公主没了,沙和尚没了……在的人也各有各的事,而且岁数也大了。”杨洁说。
  “主要是位置也不同了,如果还在拍《西游记》可能还有号召力。”王崇秋补充道。
  对于这些年《西游记》的翻拍,杨洁说,她没有过分关注这些。“我看了张纪中版的《西游记》,六小龄童和他那段时间吵得很厉害。其实小说作者去世很多年,我没权利去建议别人、干涉别人。100个导演拍出的《西游记》都是不一样的。我唯一的看法是古典名著是文化精华,要慎重对待。你看国外拍《安娜卡列尼娜》、拍《简爱》,恨不得原著的话都放在上面,不会乱改、乱加内容。”
  《西游记》与西安有着不解之缘。当时剧组为什么没有来西安拍摄呢?杨洁说,她最早到西安采景,但是哪怕大唐王宫都找不到合适的,最后还是选择了绍兴的禹王庙。拍《司马迁》时,到过韩城,“我和老王以前在电视台经常合作,拍《司马迁》时他也来陕西了。”
  看到杨洁脱离了《西游记》,大有不停说下去的样子,王崇秋连连提醒“跑题了,跑题了。”
  “我现在根本出不去。和你说话都要歇好几回。心电图都一塌糊涂。”杨洁轻轻叹息。本报记者张静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敢问路在何方电影预告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