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副部长李家洋洪绂增哪年去世的

当前位置:&&>>&&&&>>&&
九三学社重庆市江北区工作委员会成立
发布时间:日
九三学社重庆市江北区工作委员会成立
3月28日,九三学社重庆市江北区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隆重举行。会议宣读了九三学社重庆市委《关于成立九三学社重庆市江北区工作委员会的决定》。周勇被任命为九三学社重庆市江北区工作委员会主委,周令国、陈悦、夏敏为副主委,周勇、周令国、陈悦、夏敏、江义齐、杨晓梅、胡安国为委员。
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重庆市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重庆市委主委谢小军出席大会,向社区工委授章、授牌,并讲话。寄希望于区工委领导班子:要以建设适应新世纪要求的参政党为目标,不断加强自身建设;要树立&参政为民、服务发展&观念,履行好参政议政职能;要鼓励广大社员立足岗位、建功立业,为和谐社会建设贡献力量。您现在的位置:
第五届中国畜牧科技论坛在重庆开幕 回良玉发来贺信
日期: 08:54
来源:农业部网站
下载文件:&&
  本网讯& 11月20日,第五届中国畜牧科技论坛暨第七届中国畜牧科技新项目新技术新产品博览会开幕式,重庆市畜牧科学院建院60周年庆典,中国(荣昌)畜牧产品交易市场、重庆农畜产品交易所荣昌交易中心启动仪式在荣昌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代表国务院向本届论坛发来贺信,向论坛的召开和重庆市畜牧科技院建院60周年表示热烈祝贺,向与会代表和全国畜牧科技工作者致以诚挚的问候。农业部副部长、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中国农学会会长张桃林,农业部原副部长洪绂曾,农业部原副部长、中国奶业协会理事长刘成果,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旭,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焕春,中国工程院院士夏咸柱、南志标、李宁等领导和专家出席了开幕式。
  回良玉在贺信中说,重庆是我国畜牧业传统优势区,也是现代畜牧业建设示范区。近年来,在示范区建设的推动下,重庆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生产方式加快转变,为保障畜产品有效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作出了重要贡献。“十二五”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时期,必须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大幅度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应用水平,充分发挥农业科技的支撑作用。希望与会代表围绕畜牧业科技发展开展广泛研讨,积极建言献策,形成一批重要研究成果,为我国现代畜牧业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同时,也希望重庆市畜牧科学院以建院60周年为契机,拼搏进取,开拓创新,始终践行“科技兴牧、服务三农”的宗旨,不断提高科研水平,为重庆市乃至全国畜牧业科技进步和现代畜牧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张桃林在讲话中说,畜牧业是农业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当前,畜牧业发展环境正发生深刻变化,继续保持畜牧业平稳健康发展面临诸多挑战。面对畜牧业发展新形势,亟需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围绕关键环节,大力推进畜牧业良种选育开发、饲料资源产业化开发与安全高效利用、养殖废弃物减排与资源化利用、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疫病防控等重大科技项目研究,突破一系列重大技术瓶颈,为现代畜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张桃林说,畜牧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老百姓餐桌上的肉蛋奶,可以说一头连着产业,一头连着民生。畜产品的质量安全,与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是广大人民群众高度关注的问题。本次论坛以“畜产安全与民生”为主题,既符合现代畜牧业发展的迫切需要,也符合千家万户的民生需求。要用好论坛取得的成果,进一步加快重庆国家现代畜牧业示范区的建设进程,为保障食品安全、增加农牧民收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期间,张桃林还考察了重庆市畜牧科学院和重庆国家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建设情况;洪绂曾主持了重庆国家现代畜牧业示范核心区建设研讨会。
  九三学社中央、科技部等有关领导,青海、四川、吉林等省有关方面负责人,全国100余所畜牧科研院校的500余名专家学者,以及400余名企业家代表出席开幕式。
字体:&&&&
您最近浏览的新闻沈阳农业大学:校友、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农村专业委员会会长洪绂曾来校调研
7月8日,我校校友、农业部原副部长、九三学社中央顾问、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农村专业委员会会长洪绂曾,我校校友、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副校长、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农村专业委员会副会长郭智奇来校调研。校党委书记郭明顺,校长张玉龙,党委副书记张纯玉
7月8日,我校校友、农业部原副部长、九三学社中央顾问、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农村专业委员会会长洪绂曾,我校校友、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副校长、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农村专业委员会副会长郭智奇来校调研。校党委书记郭明顺,校长张玉龙,党委副书记张纯玉、金宝莲,副校长李天来在外事楼二楼会议室与洪绂曾会长、郭智奇副会长进行了亲切座谈。学校老领导朱道华、周久钊、罗青岩、须湘成、景士西、徐贵华出席了座谈会。参加座谈会的还有学校党政办公室、教务处、图书馆等部门的主要负责人。
&&&&& 我校作为全国高等农业教育研究基地之一,洪绂曾会长此行的目的是对农业高等教育发展改革方向和目前农业高等教育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调研。
&&&&& 座谈会上,郭明顺书记、张玉龙校长结合现代高等农业教育的发展趋势,通过对我校发展过程中所出现问题的深刻分析,系统地阐述了目前农业高等教育发展存在的共性问题和我校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个性问题。与会的其他领导也畅谈了对目前农业高等教育发展的看法和意见。洪绂曾会长还在座谈会上向我校图书馆捐赠了《洪绂曾文集》。
&&&&& 座谈会后,洪绂曾会长、郭智奇副会长参观了我校水稻研究所、工厂化高效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等教育研究所。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掌握扎实的英语语言知识技能和广博的文化...
英语课程与教学论是教育学科的一个分支学科,该学科的形成经历了很长的历史时期。目前...
序号 姓名 职务 负责工作 办公电话 手机 1 唐占华 党委副书记 学生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
序号 姓名 导师 就业单位 1 欧仁侠 代燕 昆山龙腾光电 2 李罡 秦永左 华为技术有限公...
一、 拟接收调剂专业和人数 电子科学与技术 信息与通信工程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模...
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和控制工程专业工程硕士学位 一、培养目标: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侧重...《生态农场纪实》连载之六十四:弘毅生态农场大事记(2007)
已有 1248 次阅读
|个人分类:|系统分类:|关键词:纪实 连载 农场 生态 弘毅农场大事记 2007
2007年&l1月13日,《新京报》发表弘毅生态农场创始人蒋高明研究员文章《秸秆发电的意义重大》,该文系对国家电网国能生物单县生物发电成功运行专门撰写的评论。文章指出,秸秆中的能量被称为生物质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只要阳光照耀大地,无时无刻不在生产。用于发电可以较少温室气体排放、减少秸秆焚烧污染、增加农民收入等。但同时指出,利用秸秆发展畜牧业并将牲畜粪便制沼气,再发电则可大大提高能量和物种的利用效率。l1月28-30日, 应山西省省长于幼军邀请,蒋高明研究员赴山西晋北大同、溯州市进行实地考察,拟在这里开展生态保护与社区发展良性互动的“晋北生物圈保护区建设试验示范工程”,包括生物质资源的有效利用、野生动物驯化、家养动物野生化、国际狩猎场、生态旅游等。山西省林业厅副厅长周洪、自然保护处处长刘炜杰、副处长朱军、治沙办主任周长东、省规划院高工刘春辉、山西省杨树局副局长任爱等领导陪同考察。l2月6-7日,国家环保总局、山东省发改委、山东省科技厅“发展循环农业,改善农村生态环境”领导专家调研团,现场考察蒋高明研究员在山东沂蒙山区进行的秸秆畜牧业综合试验示范工程。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原副局长金鉴明院士、自然保护司综合处处长王捷、山东省发改委副主任朱志明、山东省科技厅副厅长唐家农、山东省发改委规划处处长彭继安、山东省环境保护局科技处副处长张懿、山东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于留成、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院长张春庆、副院长王空军等,在平邑县委书记王林山、副县长刘玉山等领导陪同下参观了现场。考察期间,蒋高明研究员向专家领导了们介绍了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的新绿色革命构想,领导专家们对此予以充分肯定。l2月7日,《北京科技报》言论版发表蒋高明研究员文章《新绿色革命应由生态学唱主角》。文章建议利用生态学的食物链原理、能量流动原理、元素循环原理,将废弃的秸秆提供给动物作为饲料,在节省粮食的同时生产出牛羊肉和牛奶。这个做法与分子生物学靠转入一些目标基因来提高单纯的产量截然不同。l2月16日,《科学时报》“周末评论”版发表蒋高明研究员文章《“转基因”还是“生态学”――中国食物生产和能源利用需要质的飞跃》。该文指出,中国粮食产量提高和生态环境改善应从生态学突破,利用物种而非单一的基因。当日,《中国科学院》网站封面转载了该文。l3月14日, 中国民主促进会主席、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许嘉璐,利用“两会”空余时间,在西交民巷全国人大委员长办公室接见了中国金银花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山东九间棚农业科技园董事长、全国人大代表刘嘉坤、蒋高明研究员、《大众日报》资深记者刘同贵等人。许副委员长就贵州喀斯特山地开展利用金银花(山银花)恢复退化生态系统、带动农民致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问题,与专家记者们进行了长达两个小时的谈话。中央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社会部部长赵会、许嘉璐副委员长办公室秘书叶齐炼等参加了会见。l3月18日, 《新京报》发表蒋高明研究员文章《新农村建设为什么困难重重》。文章指出,在不少地方,地方政府官员、科学家、企业家各自为政,而农民孤军奋战,这是造成新农村建设困难重重的主要原因。要根本扭转这种局面,国家需要紧急启动新农村建设体制创新机制。《齐鲁晚报》、《网上长沙》、《羊城晚报》等多家媒体予以转载。l3月20日, 接国家专利局通知,由蒋高明研究员,著名三农问题专家、中国人民大学温铁军教授,九三学社窦观一先生联合申报的“新农业革命模型体”专利已获受理(专利受理号.7)。“新农业革命模式”首先由中国人设计和发明,已得到法律保护。该项目包含了蒋高明博士提出了恢复中国草原生态系统的“畜南下、禽北上”、用生态学的原理解决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环境改善、新能源开发等理论和应用技术问题。l5月9日,蒋高明研究员就我国耕地污染状况、污染原因、危害程度以及防治对策等问题,接受《中国国土资源报》采访,回答了记者的提问,并提供了大量第一手调查资料和现场拍摄的耕地污染图片等。l5月11日,《科学时报》“周末评论”版发表蒋高明研究员文章《必须高度重视耕地白色污染》,文章指出了我国耕地污染的严重现实,提出了初步的治理对策。《中国科学院网》等予以转载。l5月15日,《科技潮》杂志发表记者邓爱群对蒋高明研究员专访文章《呼唤生态学的绿色革命》,文章从生态学为主的绿色革命特点、生态农业、我国生态农业成功案例、世界生态农业发展趋势等不同角度介绍了生态学的绿色革命内涵。l5月18日,《新京报》发表蒋高明研究员文章《养鸡场里的死鸡哪里去了》,文章从现场调查的证据入手,得出约80%的死鸡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了以人为消费主体的食物链,强烈呼吁国家改变目前的“集中营”养殖模式,充分利用广阔的草原、开阔的林地和山地养鸡、产蛋,从而生产国民健康食品,保护生态环境。l5月22日,中国人民大学农村与发展学院院长、著名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资深记者汪永晨、香港岭南大学教授、著名女权运动研究专家刘健芝、大众日报资深记者刘同贵、全国人大代表、山东九间棚农业科技园董事长刘嘉坤、副总经理黄晓理等,深入门头沟东石鼓岩村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研。门头沟区王平镇人民政府镇长、东石鼓岩村两委干部、南方周末记者、晏阳初学院志愿者等共20多人在东石鼓岩村现场参观了古商道、古村落等遗迹,并与村民进行了座谈。l6月3日,《新京报》(观察家)发表蒋高明研究员文章《江南水乡缘何闹水荒》,文章从亲历的太湖水污染治理863项目角度,尖锐地指出,长期以来“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边污染、边治理”是酿成最近发生在无锡的蓝藻爆发、臭自来水环境事件的重要原因,中国环境保护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l6月15日,《科学时报》发表蒋高明研究员评论文章《食品安全五大害》。文章指出,“民以食为天”,这句古朴的道理今天正受到越来越严重的食物安全隐患挑战。食物安全隐患主要来自食物生产的源头,即地头和各类养殖场。影响中国食物质量的有农业五大害和一潜在危害,这五大害是大农药、大化肥、除草剂、添加剂、农膜,潜在危害是转基因。《中国科学院网》予以转载。l6月22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王娜就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采访蒋高明研究员。近年来,“福寿螺”、“红心鸭蛋”以及“多宝鱼”等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事件,引起了社会各层对食品安全的极大关注。生态环境恶化,严重违背生物学规律的养殖和种植,是造成我国食品安全的重要原因。记者希望以我国养鸡场死鸡为例,利用调查证据阐述食品安全原因,希望引起媒体和公众对这一问题重视。l6月22日,《科学时报》发表蒋高明研究员文章《秸秆变油,且莫过早叫好》,文章指出秸秆变油作为重要的战略技术储备是可以的,但在具体应用中必须注意造成了能源损耗、环境污染,尤其和牲畜争夺饲料问题。《中国科学院网站》、《新华网》等多家媒体予以转载。l6月27日, 《21世纪经济报道》发表记者王娜对蒋高明研究员专访文章《治沙专家生态学试验:禽北上、畜南下》。文章指出“多年的试验表明,种树不如保树,种草不如护草。”但是,现实的状况是,畜牧和过度放牧使得沙尘源附近的草场节节后退,沙化土地则步步进逼。考虑到草原牧民的替代生计问题,于是,蒋高明产生了“禽北上,畜南下”的治理沙尘暴、保护草原的想法。l6月27日,蒋高明研究员组织山东农业大学副校长董树亭教授、科技处处长刘子宜、农学院服院长王空军教授、动物学院院长王中华教授、生命学院杜秉海教授等专家,赴蒋家庄指导新农村建设工作。平邑县县长陈一兵、县委副书记解红日、资邱乡党委书记燕峰、卞桥镇党委书记王东现场接待了来访专家。蒋高明博士在平邑县进行了新农村建设试验,取得了初步成绩,蒋高明博士提出的利用秸秆养畜带动新农村农民增收、环境改善、新能源开发思路被写进了《2006年平邑县政府工作报告》。l7月6日,《科学时报》发表蒋高明研究员专栏文章《农业的出路在于生态循环》,文章从农村沼气工程角度出发,指出了农村具备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厕所革命、厨房革命和养殖业革命的广阔空间。l7月19日,《南方周末》“民生”版发表记者周思妤、成希、郑焕坚、穆彤、张英联合采访报道文章《养鸡场的死鸡哪去了》。该文系采访蒋高明研究员,并派记者深入广东、河北、陕西、湖北、安徽、江苏等省,对十多家养鸡场调查后发表的。文章发表后,某国家领导人当日对有关部门做了重要批示,引起了社会极大关注。几天来媒体评论出现上千条,Google 网上出现35.5万次相关话题。l8月3日,《科学时报》发表蒋高明研究员文章《食物安全和生态安全可共赢》,文章指出,要解决食品安全,必须先解决生态环境安全。一流的生态才能产生一流的食品,一流的食品必须有一流的价格才能保证可持续发展。然而,要实现这个良性循环,必须将产品价格距离拉大,实行“阶梯消费”。利用城市中富裕人群兜里的钱带动生态保护,其直接回报是吃上健康安全的食品。l8月31日, 《科学时报》发表蒋高明研究员和硕士生李彩虹合作文章《抗虫棉:离不开农药为哪般?》。文章指出,尽管转基因成果的规模化应用,有了抗虫棉,但是后来对农药的依赖越来越大,大量农药使用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威胁。l9月1日, 美国《时代》周刊(TIME)记者Crista Mahr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蒋高明研究员办公室现场采访蒋高明研究员,蒋博士就记者提出的草原退化与牲畜关系、政策影响、造林措施、沙尘暴防治对策等回答了记者的提问,重点介绍了我组在内蒙古和山东两地进行的“畜南下、禽北上”试验效果。l9月14日,在九三学社中央办公厅601会议室,九三学社召开“加强秸秆综合利用促进生态循环型农业发展研讨会”,听取了中科院植物所蒋高明、农业部规划设计院沈瑾、中国农业大学孟庆翔等五位专家就生态循环农业所做的专题报告。九三学社中央主席、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韩启德听取了专家发言,并做了重要指示。九三学社副中央主席、全国人大代表、原农业部副部长洪绂曾,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贺铿,九三学社参政议政部部长、全国政协委员张化本等出席了专家研讨会。本次会议是在植物所研究员蒋高明给韩启德主席来信基础上召开的。今年6月29日,蒋高明研究员就发展秸秆畜牧业、促进农业生态循环给韩主席写了3500字的建议信。韩主席对来信给予了高度重视,做了专门批示,直接促成了本次研讨会的召开。l9月19日, 《中国科学院网站》首页“当日要闻”栏目刊发了《韩启德听取植物所等专家关于生态循环农业汇报》消息。韩启德主席指出,秸秆问题是目前新农村建设面临的重要问题,秸秆具有非常潜在的利用价值,秸秆综合利用是出于战略性、全局性和现实性的考虑。建议国务院成立秸秆综合利用办公室,高度重视这个问题。l9月21日,《科学时报》发表蒋高明研究员文章《粮食安全不能忽视空间资源》。文章指出,利用生态空间养禽,一可解决集约化养殖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二可解决严重的粪便污染问题,三可解决向草原和丰产人工林的施肥问题,四可解决国家粮食增产问题,实乃一举多得。生态空间养殖非常适合劳动力廉价且勤劳的中国。如果下一步我们将目光盯着发达国家的餐桌,那么,中国农民在保护自己生态家园的前提下,赚了外国人的钱,还可增加碳汇,减缓全球变暖。l9月26-29日,新华社记者宫一栋采访报道弘毅生态农场示范基地。该基地利用废弃秸秆发展畜牧业、利用人畜粪便和秸秆发展沼气,利用闲置丰产林下空间发展禽类养殖、利用太阳能和地下水与气温差发展冷暖空调,通过上述技术集成,提高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杜绝秸秆焚烧,改善能源结构;解决食品安全隐患,综合改善乡村生态环境。平邑县委书记王林山、平邑县人民政府县长陈一兵、副县长刘玉山、临沂市农业局副局长赵森、山东农业大学科研处长米春华、农学院党委书记赵延兵、《山东农大报》社长刘观浦、临沂市新农村生物质科技有限公司蒋见纲等领导、专家和企业家等陪同记者参观了卞桥镇、郑城镇、资丘乡等玉米秸秆加工优质耐储藏饲料现场。l2007年10月17日,《中外对话》(Chinadiologue)以中英文对照发表蒋高明研究员文章《何时驱散田野里的狼烟》(Waiting for the smoketo clear), 针对秋季农民焚烧秸秆问题,建议国家从解决秸秆的出路入手解决秸秆焚烧这个老大难问题,建议的主要出路是发展秸秆畜牧业,增加农业生态系统非物种循环,从解决农民收入问题突破。l10月18日,《科学时报》发表蒋高明研究员文章《人们为什么热衷于栽杨树》,针对全国各地普遍种植单一的杨树问题,呼吁国家在森林经营上多考虑乡土树种,增加生物多样性;在考虑速生获得木材的同时,还要充分考虑那些缓生而经久耐用的优良木材;逐步改变杨树“一统天下”的局面,充分发挥森林生态系统应有的功能。l11月16日,《科学时报》发表蒋高明研究员文章《一位县环保局长的困惑》,文章指出,在中国现行环保机构中,县这一级是最基层的。目前造成中国生态环境严重退化的很大诱因来自县这一级,我国七大水系生态环境质量也几乎断送在县这一级的污染源上。中国千万计的中小企业,多分布在乡下,它们污染起来远比正规企业严重得多,尤其现行机制下,环保局需要看政府的脸色行事,需要平衡政府、企业和农民的利益,整顿起来难度也大得多。l11月30日,《科学时报》发表蒋高明研究员文章《为什么会出现“空心村”》,文章深刻分析了中国农村青壮年离家进城打工的内部原因,以及空心村现象对中国社会的潜在影响,呼吁国家将产业向农村转移,从源头留住农民,以避免更多的农村家庭衰败。l11月28日,三元国际生态示范基地项目论证会在昌平南口镇召开,该项目拟由广东香江集团出资100亿,建设成为都市有机农业生产和观光旅游示范基地。科技部、农业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锦绣大地等部门专家和领导约20人参加了论证会,蒋高明研究员以生态专家出现论证会。l12月29日,《科学时报》发表我组研究员蒋高明文章《我国粮食增产的空间在哪里》,建议国家加强生态学在粮食增产方面的实际应用,生态学的解决方案是环境友好型的,它可能在起初效果缓慢,然而,一旦进入了良性循环阶段,我国粮食增产的潜力就根本提高了。由于经济杠杆的驱动作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将再次调动起来。l12月29日,《新京报》发表蒋高明研究员文章《不用有机肥,哪来的有机食品》,文章指出,生产有机食品应当从最基础的有机肥来源抓起,而不是从有机认证抓起。有机食品认证部门应当严把认证关,还消费者一个明白。消费者应当正确理解有机生产过程投入大、用工多、产量低这个道理,优质必须优价。文章发表当天,《中国消费网》、《三农在线》、《中青报评论网》等多年媒体进行了转载。12月日,蒋高明研究员在中国科学院植物所与来访的美国农业与贸易政策研究所所长先生,就有机农业、食品安全与健康、农业与能源政策等问题进行了长达三个小时的座谈,双方就有关问题达成了合作有机的初步协议。
本文引用地址:&此文来自科学网蒋高明博客,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下一篇:
当前推荐数:0
评论 ( 个评论)
作者的精选博文
作者的其他最新博文
热门博文导读
Powered by
Copyright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农业部副部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