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琴定弦图谱一弦音未调好再调就断弦怎么办?

[转载][转载]浅谈京剧月琴多把位开发
月琴自京剧诞生以来在其乐队编制中一直充当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并在其音乐伴奏中发挥着突出的作用。近年来随着京剧的发展,乐队的编制也日益丰富。文场伴奏乐器中除了一直保留的传统“四大件”(即京胡、京二胡、月琴、三弦)外,还增加了中阮、大阮、琵琶及中胡、高胡、大提琴等乐器。如果说京胡是整个文场乐队中拉弦乐的主体,那么月琴可称得上是文场弹拨乐的核心!月琴以其清脆亮丽的音质和极富颗粒感的听觉特性,被用于京剧各个行当唱腔及音乐的伴奏中。它能够依据剧情发展和剧中人物情绪的变化,运用右手技法的撮儿、点、轮,配合胡琴弓法及鼓点来进行合理的演绎与烘托,因此成为百余年来能够辅佐京胡致力于京剧伴奏的不二之选弹拨乐器。
月琴在京剧伴奏中常常会遇到一些突出问题。比如遇到调门转换频繁时,京胡小巧轻便可通过准备多把备用琴来应对,而月琴受自身及外界诸多因素不能如此,并且月琴传统定弦法是沿袭京胡的首调定弦,这时通常需要依照胡琴的音高来拧动琴轴重新定调。这种传统的定弦方法往往会出现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如:有时唱段之间衔接紧凑,时间短,仓促定弦影响音准;也有时会因为唱段调门较低,月琴随之定低,琴弦发松且弹奏起来伴有杂音,音色得不到保证。为了探索有效的解决办法,我对“京剧月琴多把位开发”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一、月琴溯源及其演变
(一)月琴起源概述
月琴是我国民族乐器中的一种,历史悠久,流传广泛。从秦汉时琵琶到阮咸问世后,人们仿造制作,张其弦而弹之,以其形似月、声如琴,故名“月琴”。明清时期,由于各民族文化艺术交流频繁,以及戏曲的兴起,使月琴的传播更为广泛。它以质朴的姿态进入我国戏曲音乐,在清朝道光年问湖北的皮黄戏(汉剧)中就是主奏乐器之一。在京剧形成后,月琴与京胡、三弦并称“三大件”。特别是在传统老生、花脸的唱腔中,月琴更是不可缺少的伴奏乐器。
(二)京剧月琴的改革
今天我们所见到的京剧月琴与旧时京剧乐队的月琴有很大区别。旧时的京剧月琴共有四根弦,但由于演奏时经常出现断弦的现象,当时为了节省开支所以去掉了三根,改用一根弦、七个品。不论弹奏西皮或二黄,空弦音一概定作首调的“3”,音域也只有一个八度左右,与京胡互翻高低,形成京剧伴奏音乐的特殊风格。随着京剧艺术的不断发展,京剧月琴又进行了改革,改革后的月琴,由一根弦变为三根弦,由七个品增加到十七品,这就意味着原本只能演奏全音的月琴如今也可演奏半音,同时音域得以扩大,已具备了自由转调的条件,为多把位演奏奠定了基础。
二、京剧月琴的传统把位演奏
(一)京剧月琴的传统把位
月琴在京剧伴奏中的定弦是沿袭京胡传统的首调定弦方法,这主要是由京剧音乐的特性所决定的。因为每个演员的嗓音条件不尽相同,所以定弦都是根据演员唱什么调,京胡就定什么调,月琴再依京胡来定弦。京剧月琴常用的定弦方式有两种:西皮和二黄定363弦;反二黄定626弦:。把位如下:
363:345671234567l23
626:671234567123456
其中,演奏西皮唱腔时,京胡里、外弦定为63,月琴三根弦由里及外依次定为363。演奏二黄唱腔时,京胡里、外弦定为52,月琴定弦要比京胡高出大二度,三根弦依然定为363。而当演奏反二黄唱腔时,京胡里、外弦定为15,月琴定弦同样高出京胡大二度,三根弦定为626。(月琴的最佳音域在G~B之间,其中“A”为月琴的最佳音色,有时京胡随演员演唱定调偏高或偏低,月琴按照传统定弦可能会对月琴完美音色的发挥造成影响)以上这两种定弦方式也正是京剧月琴的传统把位,特点是弹奏起来得心应手,方便自如。在京剧伴奏中一般以演奏外弦(即一弦)为主,其音色清脆亮丽。有时根据乐曲或唱腔的需要,也会使用中弦(即二弦)来伴奏,为的是与其他乐器在旋律走向上保持一致。总之,这是长期以来许多前辈通过实践和摸索形成的比较合理的定弦方法。
(二)传统把位演奏遇变调时出现的常见问题
目前,京剧月琴在遇到唱腔转换调门时,大多还使用传统的定弦方法,即变调时须调整音高。这时通常会采取换备用琴或拧动琴轴重新调弦来达到变调的目的,这种方法长久以来普遍应用,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1.演奏空间狭小,备用琴通常只准备一把,如果出现第二次变调就只能选择拧弦变调。
2.拧弦变调有时会因时间紧迫,调试不及,音准不能保证。
3.遇唱段调门低,月琴受其影响定弦也就低,原本清脆明亮的音色不能发挥出来,演奏时还会伴有杂音,导致音质受损。
在传统戏伴奏中,因反复定弦所带来的麻烦相对还少一些,但随着戏曲舞台上现代戏和各种新编历史剧、京剧器乐合奏曲的先后出现,京剧音乐融入了越来越多的新鲜元素。由于西洋乐和民乐的加入,虽使得京剧音乐的表现力更为丰富,但同时在唱腔及音乐中增加了许多调式间的转换。
如现代戏《磐石湾》中,全剧共有九种调门交替出现,这对传统京剧乐队来说既是创新也是挑战。虽然增加乐队编制,能够使京剧音乐焕发出蓬勃朝气,产生震撼人心的视听效果,但是要想达到与西洋乐及民乐严丝合缝、水乳交融的演出效果,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声音上的和谐统一。京剧乐器定弦方法不同于西洋乐和民乐的定弦方法(西洋乐和民乐均采用固定调定弦),因此在演出过程中遇变调需换琴或调弦,有时受时间的紧迫,演出环境的制约,很难在短时间,且又嘈杂的环境快速定准琴弦,为了避免在演出时出现尴尬局面,通常一个人不得不准备好几把琴。这就往往会给本就狭小的演奏区域中的其他人员造成不便,同时也会给乐器本身造成安全隐患。所以我想我们在平时学习中应加强多把位的练习,运用改变演奏把位方法来实现转调,这样,一方面会对伴奏效果起到很好的帮助,另~方面也解决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三、京剧月琴多把位开发
针对当前月琴在京剧伴奏中所遇到的一些突出问题,“京剧月琴多把位开发”不失为一种很有效的解决途径。
前面已经提到,京剧月琴的传统定弦是363和626,在此基础上不妨多开发几种把位弹法,这也是我在日常排戏实践过程中所尝试使用过的几种把位,具体列举如下:
&&&&14l:1234567l2345671
252: 234567123456712
515: 5671234567l2345
737: 712345671234567
这四种新把位加上原来的两种京剧月琴传统把位,几乎构成了自然音1到7为外弦空弦音的所有把位弹法,但这里惟独没有列举以“4”为空弦音的把位弹法,这是因为此种把位在京剧伴奏中甚少使用,所以这里不多赘述。
这四种新把位在京剧月琴演奏中各有所用(论文将在下一节做详细阐述),所以演奏者首先要做的就是尽快掌握它。我们可以通过对以下练习曲反复不断的练习,来逐渐掌握这四种新把位。
(737在此不列举)
只要熟悉掌握了这几种不同把位的弹法,那么今后再遇到因转调、定弦而引起的相关问题就可以通过变换把位演奏得到妥善的解决。
四、实例阐述京剧月琴多把位应用
(一)(141)把位的应用
此把位适用于月琴伴奏旦角反二黄唱段。因为在一般的旦角反二黄唱腔定调上,常用调门是c—D调之间,按照传统方法,月琴外弦应该比京胡外弦高出大二度,京胡定15,月琴则定626。能够凸显月琴最佳音色的是标准音“A”,而在这种情况下,月琴外弦的实际音高只在E一4F之间,因此月琴受定弦低的影响,琴弦拉力不够,弹奏时就会出现噼里啪啦的声音,这时就可以变换把位用141来弹奏。例如《鬼怨》一剧中的开场唱段:
『李慧娘:反二黄导板】......
在这一段唱中, 定调是反二黄D调, 月琴定弦626的话,
它的外弦实际音高是#F,与标准音“A”相差小三度,演奏时的声音就显得沉闷无力,音质效果大打折扣。所以我在处理这出戏的时候,就采用了变把演奏,即用141的把位去弹,这样空弦音由“V”变为“獬”,比原来提高了小三度,正好是最能够呈现月琴完美音色的标准音“A”。而且这出戏的板式结构是反二黄导板起,连接反二黄多种板式一直到反二黄散板,最后则是以一段I=F的西皮快板结束。月琴自始至终空弦音都是“A”,无须变动。这使得整出戏都在既保持了完美音色又衔接流畅自然的状态下一气呵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此把位也适合于较长的唱段中使用。例如张派《祭塔》一剧中的反二黄慢板,整段唱腔由26句构成,起唱到结束演奏将近二十分钟。
这段反二黄慢板,演员演唱一般定调为“#c”,京胡定弦15,外弦音高为“獬E”,按照传统定弦月琴要比京胡高出大二度,定为626,但这样月琴空弦的实际音高也只有“F”,距最佳音色“A”相差大三度,可想而知,这种情况下月琴弹奏出的音色自然会很不理想,而且要伴奏的又是那么冗长的一段慢板唱腔,所以这时采取变把演奏就再合适不过了。以141把位代替传统的626,外弦比原来高出小三度,它的实际音高就达到了“#G”,已经很接近标准音“A”了,这样月琴再弹奏此段唱腔时音色明显变得明亮,并可使整个乐队的声音效果都得到提高。就弹奏手法而言,仅从上述反二黄慢板过门中不难看出,将141把位用于过门旋律的演奏,无论是指法感觉还是上下把互翻,运用起来都还比较灵活自如,音高旋律走向几乎与京胡保持一致,由于京胡、京二胡定弦较低,这种变换相对更能突出月琴脆亮的音色,总体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二)(252)把位的应用
有时候一出戏里两个演员由于行当条件的局限(本应一个调门),一个唱F调,另一个唱G调,这时演奏者可采用一不用换琴,二不用换弦,只需变换一下把位来解决此类问题。例如《赤桑镇》前半场中,老旦和花脸分别有几段西皮唱段穿插进行,老旦声音高亢一般能唱G调,而花脸受嗓音条件限制一般唱F调:
花脸唱[西皮散板......
老旦白“好奴才”接唱[西皮小导板〕转〔西皮快板〕到“快与我儿把命偿——”
后接花脸白“嫂娘”接唱〔西皮散板〕“嫂娘年迈如霜降——”
这几句唱之间衔接紧凑.来回换琴难免显得手忙脚乱.所以不如选择换把位弹奏的方法。老旦唱G调时可用252,而到花脸唱F调时就用回363。这样既保证了音准,又避免了来回拧弦、换琴的麻烦。
另外在剧中还有一处是花脸[西皮]板式转同调〔二黄〕板式的唱段,包拯先唱〔西皮散板〕:“劝嫂娘息雷霆弟有话讲,且落坐细听我表叙衷肠——”,唱完扶吴妙贞落坐,双叫头起音乐:......
弹奏这段音乐时月琴把位已由363变为252,为的是与将要转入的二黄唱段音律上保持和谐统一。音乐进行中包拯夹有念白,念到最后一句“还望嫂娘宽恕小弟——”,深施一礼接唱〔二黄碰板三眼〕:......
这时唱腔已从西皮“F”调转入二黄“F”调,京胡在这种同调西皮、二黄互转的情况下是无须换琴的,只是从西皮63弦的把位换为52弦把位去演奏。而月琴若按照传统演奏二黄腔时也要用363弦,这时一般是要换琴或重新调弦的,但考虑到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倒不如选择换把位,同京胡一样改用252把位去演奏,这样既省时省事又保证了音准,而且与前段音乐过渡自然、不留痕迹,是种不错的解决办法。
(三)(515)把位的应用
此把位的应用类似于14l把位,都是出于对月琴音色的保护,不同的是141适用于反二黄唱段,515适用于二黄唱段。例如《棒打薄情郎》一剧:
&1=D金玉奴唱『二黄导板〕《花烛夜》 .....
在这段D调二黄导板中,月琴用传统的363弦来弹的话,它的外弦实际音高只有#F,同样的定弦低音色就会受影响。而如果把琴弦整个调高小三度,这时外弦实际音高达到了“A”,空弦音就变为515。这样导板过门中的第一个长音“5”,我们就可以用月琴空弦音来弹奏,紧接后面的......,这一句的音高旋律走向与月琴指法由上把至下把演奏出的效果是很一致的,而且手感也很灵活舒适。再从唱腔旋律走向上来看,月琴弹奏也几乎都是依腔而行,毫无突兀之感。由此可见,515把位用在这里是很合适的,既贴和唱腔又保持了月琴最佳音色,收到了两全其美的效果。
再来看《红娘》一剧中红娘演唱的这段二黄『四平调]: ......
这也是我所实习过的一个剧目,当时演员演唱定调为#c,比上述《金玉奴》中定调还要低半个音,那么月琴定363弦的话依然是音色受影响,所以我在弹奏此段时也一样选择了515把位,使月琴空弦音高由F提高了小三度达到#G,这样演奏时就十分接近最佳音色了。通过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是值得认可的,很具有实用性,因为它在保证月琴伴奏依腔而行、旋律顺畅的同时,也尽可能地展现了月琴的最佳音色,为唱段增添了光彩。
(四)(737)把位的应用
737把位与前面介绍过的几种把位相比,在京剧月琴运用中较少,就我所学习过的剧目中,只有在现代戏《打虎上山》和《家住安源》两个唱段中使用过。
《杜鹃山》——“家住安源” ......
把位尽管用的少,但是作为一名专业的京剧月琴演奏者来说,还是需要熟练掌握的。虽然从习惯上讲这种把位是有些不顺手,弹奏起来不太舒服,但有时难免会遇到需要此种把位演奏的唱段。在排演现代戏期间就出现过由于月琴演奏者不能驾驭某段737把位要求的弹法,而被迫中途退出排练。
因此我们要吸取前人的教训,在熟习传统把位弹法的同时,还要加强多把位演奏的练习,时刻准备迎接京剧月琴在今后舞台实践当中有可能面临的各种考验。
京剧月琴“多把位开发”的出现,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京剧月琴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当然这么说并不是提倡大家从此颠覆传统,打破陈规,完全舍弃京剧月琴传统把位演奏的旧模式,而遵循“多把位开发”的新模式。传统固有传统的可贵,多把位开发只是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为了京剧月琴乃至京剧艺术与时俱进,稳定发展所做的一种尝试。它的最终目的是对传统更好的继承和创新。尽管换把位演奏能给伴奏带来一些方便,但我们不能在处理每出戏时都随意使用这一方法,来达到变调不动弦的目的,毕竟京剧的特性决定了它是首调而非固定调定弦的概念,并且京剧月琴的特点正是翻把演奏,传统的两种把位运用起来相对更加灵活舒适,也更能体现出京剧的传统特色。多把位开发只适用于文中提到的,较为特殊的情况下才可使用,运用得当它才会带给我们演奏时的方便和意想不到的听觉效果。时代在进步,京剧也在不断发展,京剧月琴作为京剧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肩负着顺应时代潮流,推动京剧发展的光荣任务。作为京剧月琴演奏者的我们可谓任重而道远。锐意创新、开拓进取,是当今时代要求我们必须具备的基本精神,而京剧月琴“多把位开发”正是在这一精神号召下应运而生的,这也是京剧月琴适应于未来京剧音乐不断创新、多元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 当前位置:
京剧乐队四大件的定弦法分析
京剧乐队四大件的定弦法分析
&&& 京剧乐队中的月琴、三弦演奏员在伴奏西皮、二黄唱腔时习惯把空弦音定成3 6 3弦,反二黄定成6 2 6弦,这种定弦法一直被广泛使用,代代传承。国家京剧院,戏曲学院也都选用这种定弦做为皮黄唱腔伴奏的常规定弦法。京剧看北京,全国的京剧院团和票友乐队基本都是使用3 6 3的定弦法。如此广泛使用的定弦法一定是最佳定弦法了?其实不然。月琴、三弦定3 6 3弦伴奏皮黄唱腔不是最佳弦法,用3 6 3弦伴奏西皮唱腔只是指法比较顺畅,别无优点。用3 6 3弦伴奏二黄唱腔,可以说是错误的选择,最差的定弦法。也有的三弦演奏员习惯只用一根弦定3的方法伴奏皮黄唱腔,这种定弦法伴奏皮黄唱腔有着严重的缺陷。
&&& 上述定弦法不是伴奏皮黄唱腔最佳定弦法的原因在于:
&&& 一、月琴、三弦用3 6 3弦演奏七音声音阶时,音阶中只有3、6、7三个音是优质音,其余的1、2、4、5 四个音是缺少共振支持的劣质音,发音干涩、余韵短,这是3 6 3空弦音结构决定的音品质量。3 6 3弦不能为西皮、二黄的伴奏提供调式需要的优质音。
&&&&& 二、三弦用3 6 3弦伴奏二黄唱腔,使用音区不当,指法刁难,换把次数多,容易造成音不准。 就好比京胡用6 3弦伴奏二黄唱腔,既难演奏又无好效果。
&&&&& 三、月琴、三弦用3 6 3弦伴奏二黄唱腔,不仅自身音质差,与京胡、京二胡难以产生共鸣。因为弓弦乐器与弹拨乐器的基础音(空弦音)不统一,琴弦振动时产生的复合音(泛音)相悖,两种不同的泛音列缺少共振基因,共振合鸣效果不好。
&&&&& 四、四大件伴奏西皮唱腔时,京胡京二胡与月琴三弦的定弦表面看是统一了,实际弓弦乐器与弹拨乐器是貌合音离,劲儿根本就不能往一块儿使,共振合鸣效果也不好。
&&&&& 五、月琴、三弦用6 2 6弦伴奏反二黄唱腔,这种定弦法是旋律走向与指法顺序不统一,致使三弦指法极其不顺,不顺的程度好比京胡用2 6弦伴奏反二黄唱腔一样,指法与旋律在拧劲儿进行。月琴、三弦的基音、自然泛音与京胡反二黄共振需要的泛音不符。京胡里、外弦产生的主振泛音列是1 3 5、5 7 2,京胡也需要协奏乐器具有1 3 5、5 7 2的泛音列合鸣,而月琴、三弦上产生的主振泛音列是2 #4 6、6 #1 3,两种截然不同的泛音列缺少共振因素,致使四大件难以合鸣。
&&&&& 六、京剧三弦只用一根弦定3的弦法伴奏皮黄唱腔有下面4条缺陷:
&&&& (1)如果三弦演奏员匆忙中只定一根弦不定其余琴弦,在一弦上奏出的自然音阶中所有的音都质量低下,伴奏西皮、二黄唱腔都不能与京胡产生优秀的合鸣效果。
&&&& (2)使用音域狭窄(3一3),换把频繁,增加了演奏难度,换把次数越多,音不准的几率越高。京剧三弦用一根弦定3音的方法演奏八小节的西皮原板起首过门要换把十六次才能完成。演奏八小节的二黄原板起首过门要换把十九次才能完成,如此频繁换把可排乐器换把的世界之最。
&&&& (3)逢转调必拧轴定弦破坏演出环境,匆忙中琴弦不易定准。并且遇低调门琴弦松软、发音无力,遇高调门发音紧张。
&&&& (4)狭窄的音域迫使演奏员必须借音演奏,低音翻高、高音返低,不按旋律音高演奏,破坏了旋律的完美、流畅。原本京胡、京二胡、月琴的音域就狭窄,伴奏中经常借音,需要有音域宽广的乐器来维系旋律的流畅。三弦有宽广的音域,丰富的表现力,具有削弱借音痕迹的能力,但是由于受一根弦定弦法的限制,三弦的性能尽被遏制,也只能借音演奏,演奏技法受限制,不能为声腔情感的需要竭尽全力伴奏。
&&&& 复合音:琴弦振动发音时不是一个纯音(只具有一种频率的音叫纯音),而是复音。琴弦振动时除全弦做整体振动外,同时还分成相等的二段、三段、四段、五段••••••而振动。全弦振动的音叫"基音",音量最大,每个分段的振动都会产生一个泛音,一般分段少的音量较大。
&&&& 乐器上的基音与泛音列对乐器的声音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下面是三弦定3 6 3弦时三根琴弦上产生的最初五个泛音列:
&弦序&&&&&&&&&&&&&& 基音&&&&&& 泛音列(琴弦分二段至六段泛音结)
第一弦 &&&&&&&&&&&&&&&3&&&&&&&&& 3&&&&& 7&&&&& 3&&&&& #5&&&&& 7……
第二弦&&&&&&&&&&& &&&&6&&&&&&&&& 6&&&&& 3&&&&& 6&&&&& #1&&&&& 3……
第三弦&&&&&&&&&&&&&&& 3&&&&&&&&& 3&&&&& 7&&&&& 3&&&&& #5&&&&& 7……
&& &通过以上三弦的二至六段泛音列可以检验3 6 3弦自然音列的声音质量,检验方法是:泛音列中相同唱名最多的音就是该弦法中质量最好的音;泛音列中同名泛音数量递减,则音质渐差;如果自然音列中的某音未在泛音列中出现(在琴弦上无该音泛结),那么在乐器上奏出的这个音就是劣质音。
&&& 泛音3在泛音列中出现六次,自然音阶中3的音质最好;泛音7在泛音列中出现四次,7音质量居第二;泛音6在泛音列中出现二次,6音质量居第三;1、2、4、5四个音在泛音列中缺失,在乐器上奏出的1、2、4、5就是劣质音。即使弦分六段以后的泛音列中有2的泛音出现,因频率高、距基音远,谐振感应亦不明显。此种检验声音质量的方法可以检验三弦任何调的自然音阶质量,也适用多种弦鸣乐器检验各种调的自然音阶质量。
&&& 下面通过几种表格进行比对,再对现行使用的四大件常规定弦法详细分析。
&&&&& 表一、
四大件伴奏二黄唱腔空弦音名、唱名对照表
&&&&& 以1=F调二黄为例
&&&&&&& 5&& 2
&&&&&&& 5&& 2
&&&&&&& &3 &&6& & 3
(软中弦)
3 &&6&&& &3
同名音重合
四大件空弦
&&& 表一中找不到三弦、月琴与京胡、京二胡的共有空弦音,弓弦乐器与弹拨乐器的定弦没有关联,它们在空弦音高上各自为政,各自的琴弦上有着不同的泛音列,不符合共振规律。二黄腔是商调式,伴奏乐器应该为调式主音2和它的近关系音5、6提供优质音,可是月琴、三弦只能提供6是优质音,2、5都是劣质音,这就是四大件伴奏二黄唱腔不能获得优秀合鸣效果的原因。
&&&&& 表二、
四大件伴奏西皮唱腔空弦音名、唱名对照表
&&&&& 以1=F调西皮为例
3& &&6& &&&3
(软中弦)
&&&&&&&& & 3 & &6& & &3
同名音重合
& &A& D& A
3&& &6& & &3
&&& 从表二中可以看到四大件伴奏西皮唱腔的定弦统一了,它们的空弦音名、唱名能全部重合,它们的空弦共有音是D A(6 3),达到了基音(空弦音)统一,泛音列相同,这种完全的统一应该是四大件伴奏西皮唱腔的最佳定弦法吧?这种定弦法也不是伴奏西皮唱腔的最佳定弦法,原因是:
&&& 表二中的空弦音重合是建立在羽(6)调基础上,而西皮唱腔的基腔是宫(1)调式,并非羽调式。如果西皮唱腔归属羽调式,所有的结束音都落在6音上,表二中四大件的定弦就是最佳定弦法。可是所有的西皮唱腔的结束音都是落在1或5音上,从来没有西皮唱腔结束音落在6音上,西皮唱腔不是羽调式,京胡定6 3弦是为了拓宽音域而不是调式需要。
&&& 京剧乐队中弓弦乐器与弹拨乐器的结构不一样,京胡、京二胡的里外弦由千斤束在一起,当左手指按弦时手指同时阻断两根弦,里外弦始终处于纯五度的音程关系中。当西皮唱腔结束在1音上的时候,京胡的1音就等于食指改变了千斤位置,缩短了京胡的有效弦长,左手食指所按里弦的1音等于基音,其下方又重生复合音1、3、5(泛音),这时里弦上重生的泛音5引发外弦食指所按的5音共振,里弦1音仍能获得良好音质,这就是京胡里、外弦的复合音共振感应。
&&& 月琴、三弦的琴弦是由"山口"分开独立的,除刻意演奏"和弦音"外一般按弦都是单音出现,弓弦乐器与弹拨乐器的发音与协振音(复合音)经常处于矛盾的状态。京胡京二胡与月琴三弦的定弦虽然一样,但它们是貌合音离,当月琴和三弦演奏西皮的1音时,与邻弦不能产生共振感应,其余琴弦都不支持1音共振,调式主音1成了音质最差的孤独音,(不仅1音,2、4、5音也含其中)。所以四大件伴奏西皮唱腔的合作尽管空弦音相同,但是永远得不到优秀的音响效果,这就是四大件伴奏西皮唱腔劲儿不能往一块儿使的原因。
&&& 下面再用交响乐团中弦乐声部的定弦法与四大件的定弦法进行比较。
&&& &&表三、
交响乐团弦乐组各声部乐器的空弦音名、唱名对照表
四 三 二 一
&&&&& G& D& A& E
&& 5& 2& 6& 3
四 三 二 一
C& G& D& A
&& && 1& 5& 2& 6
四 三 二 一
C &G& D& A
&&& & 1& 5 &2& 6
一 二 三 四
&&&&& G& D& A& E
& 5& 2& 6& 3
同名音重合
&& C& G& D& A& E
1& 5& 2& 6& 3
&&&G& D& A
&& && 5& 2& 6
&&& 从表三中可以看到弦乐组各声部定弦的科学性,四种乐器的空弦共有音是G、D、A(5 2 6)。把表三中所有相同的音名叠置,弦乐组所得的空弦音序列是C&& G& D& A& E(1 5 2 6 3),其中G& D& A是四种乐器的共有音,它们有相同的基音和泛音列。G D A两侧拓展的C和E又是纯五度关系,C弦上的泛音与G弦相通,A弦上的泛音与E弦相通。这种科学的定弦法是弦乐组四种乐器共振、和谐的根基,空弦的基音与泛音列存在着共振基因。
&&&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表一、表二、表三的对比,能从中找到四大件定弦法的差距。京剧乐队的四大件要想取得合鸣共振的最佳音响效果,就要在定弦上寻找共振基因。改变原有的定弦法,扩大月琴、三弦的使用音域,改善调式主音及其近关系音的音质,改变演奏方法,根据唱腔的调式调性科学合理的设计空弦音。京胡的定弦早已定型,无需更改。月琴、三弦的定弦必须打破师承,吸收现代演奏技法应用于唱腔的伴奏之中,才能适应京剧伴奏的新形势需要。
&&& 四大件怎么定弦才科学?才能获得优秀的音响效果?
&&& 下面几种定弦法都比3 6 3定弦法科学,都能获得比3 6 3弦优秀的音响效果。
&&& (一)四大件伴奏二黄唱腔的最佳定弦法
&&&&& 表四、
&&&&& 以1=D调二黄为例
(硬中弦)
&&&&& 5&& 2& &5
同名音重合
& &A& E& A
&&& 表四中的定弦统一了四大件的空弦音名、唱名,这些空弦音能产生相同的泛音列,这是它们的共振基因。二黄的调式主音 2 存在于四种乐器的空弦之中,其音质始终处于最佳状态,主音的近关系音 5也在空弦之中,5音也具有优秀的音质。月琴、三弦在5 2 5弦上奏出的商调式音阶中2、5、6、7四个音音质最好,1、3、4的音质稍差一些,自然音阶中没有音质最差的劣质音,优质音足以满足二黄唱腔伴奏的需要,四大件能充分合鸣。
&&& 三弦用5 2 5弦伴奏二黄唱腔不但音质优秀,指法也非常方便顺畅。用5 2 5弦演奏二黄原板起首过门只要换把二次就能完成,并且是完全按照旋律音高演奏,无需借音。如果过门中的5音用空弦5代替,左手食指定位在子弦第四把位的2音上,演奏二黄原板起首过门不用换把就能完成,优质明亮的空弦5音代替中音5,几乎听不出借音的痕迹。这种定弦法可以应对快速的二黄唱腔伴奏。三弦用5 2 5弦伴奏二黄唱腔,音域拓宽了,使用音区合理了,演奏方法简捷了,旋律流畅了,四大件共振合鸣效果提高了,各种三弦演奏技法能根据剧情需要发挥了。这就是四大件伴奏二黄唱腔的最佳定弦法。
&&& 5 2 5弦对于京剧月琴演奏员来说略有难度,多数月琴演奏员没用过5 2 5弦,有的月琴也没按十二平均律排品。不会5 2 5弦可以练会,没按平均律排品可以把品补齐,5 2 5弦伴奏旦角二黄唱腔效果非常好,应该熟练掌握。&&&&
&&& (二)四大件伴奏西皮、二黄唱腔的优秀定弦法
&&& 三弦定1 5 1弦,月琴定5 6 3弦,京胡、京二胡定西皮或二黄弦。
&&& 这种定弦法能让四大件伴奏西皮、二黄唱腔都能获得优秀的合鸣效果,月琴、三弦上的优质音能满足调式主音的音质需求。三弦用1 5 1弦演奏的自然音阶中1 2 3 5的音质最好,保证了皮黄腔的调式主音质量,并且指法顺畅。1 5 1弦只是在琴弦的张力方面有所制约。大三弦适合伴奏1=F、#F、G、#G、A等调门;小三弦适合伴奏1=G、#G、A、#A、B等调门。当琴弦的张力过大时可用变调夹缩短有效弦长,减缓张力。
&&& (三)四大件伴奏西皮、二黄唱腔比较优秀的定弦法
&&& 三弦定2 6 2弦,月琴定5 6 3弦,京胡、京二胡定西皮或二黄弦。
&&& 三弦定2 6 2弦伴奏西皮唱腔使用音域宽,表现力强,伴奏旦角西皮唱腔更为优秀。三弦定2 6 2伴奏二黄唱腔子弦、老弦与京胡的外弦空弦音、泛音列统一,调式主音质量得以保证,四大件合鸣效果较好。
&&& (四)四大件伴奏西皮、二黄唱腔可以使用的定弦法
&& &有的月琴、三弦演奏员已经习惯了用一根弦定3音的定弦法伴奏,在演奏方法上又不愿做伤筋动骨的改变,那就继续使用一根弦伴奏,只是在空弦音上稍做调整,把3 6 3弦改为5 6 3弦。京胡、京二胡的定弦不变。
&&& 仅此一根老弦的音高变动,就改变了月琴、三弦在一弦上奏出的音阶质量,西皮、二黄的调式主音的质量都得到了提高,增加了优质音,减少了劣质音,演奏方法依旧,四大件增强了合呜效果。
&&& 5 6 3弦是先人最早用于京剧伴奏的三弦定弦法,它源于说唱音乐"码头调"的定弦。原本优秀的弦法后来被京剧弹琴人给改革了,改成了3 6 3弦,自然音阶中重要的优质音1 2 5被改没了,只剩下偏离调式主音的3 6 7三个音是优质音,乐器自身声音质量明显下降,四大件共振合鸣效果被破坏。
&&& 5 6 3定弦法在琴弦的共振感应上是科学的,当空弦音定5 6 3时,第二弦基音6上产生的主要谐振泛音是6 #1 3,第三弦基音5上产生的主要谐振泛音是5 7 2。在月琴、三弦的一弦上演奏2 3 5 6 7音时,它们都能获得第二弦和第三弦基音和泛音列中同名泛音的谐振支持,声音质量得以保证;当左手指按在第一弦的1音时,1音则成为基音,在1音的下方又产生了1 3 5的主振泛音列,这个泛音列中的5音引发老弦上5音共振,这是第一弦上所按实音新生的泛音引发老弦基音及其复合音的谐振而改变了1音的品质。在5 6 3弦的一弦上奏出的 3 5 6 7 1 2音质都比较好,保证了伴奏皮黄唱腔的声音质量。
&&& (五)四大件伴奏皮黄唱腔可以使用的又一种定弦法
&&& 三弦定5 2 5弦,月琴定5 6 3弦,京胡、京二胡定西皮或二黄弦。
&&& 四大件的这种定弦组合伴奏皮黄唱腔都能获得优秀的音响效果,尽管空弦音不尽相同,但是基音和泛音列有相同之处,月琴、三弦的自然音阶音质较好,每件乐器在演奏方法上都自得方便。除了三弦的定弦彻底改变外,月琴的一、二弦定弦法不变,演奏法不变,四大件合鸣效果很好。
&&& (六)四大件伴奏反二黄唱腔的最佳定弦法
&&& 三弦定1 5 1弦或5 1 5弦(根据行当选择大、小三弦和弦法),月琴定1 2 6弦,京胡、京二胡定反二黄弦。
&&& 三弦的这两种弦法都适合伴奏反二黄唱腔,指法顺畅,空弦音、泛音列与京胡完全统一,共振合鸣效果好。月琴一弦上奏出的6 1 2 3 5音质较好,演奏法没变。四大件具有良好的合鸣条件。
&&& 四大件用上述几种定弦法伴奏皮黄唱腔能够获得较好的合鸣效果,能保证调式主音和近关系音质量,这些弦法中存在着共振因素,符合复合音共振原理。
&&&&&&&&&& &&&&本文作者电话:
&&&&&& 相关评论
&评论共:0条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月琴定弦图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