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退休后被判刑 退休金人员可以给犯人判刑吗

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发布单位】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文号】(63)法研字第170号&&【发布日期】&&【生效日期】&&【失效日期】&&【所属类别】国家法律法规&&【文件来源】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被假释或提前释放的罪犯
又犯新罪如何处理问题的批复
(日(63)法研字第170号)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63)予法办字第78号请示已收阅。关于被假释或提前释放的罪犯又犯新罪如何处理的问题,我们同意你们的意见。但这个问题涉及公安部门的业务,请你们再和省公安厅进行研究,取得一致认识,以便于执行。此复。附件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已被假释或提前释放的罪犯
又犯新罪如何处理的请示
(日(63)予法办字第78号)最高人民法院:
在目前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发现一些已被假释或提前释放的罪犯中,有的又重新犯罪,或者表现不好,对此如何处理,有些不够明确。从已处理的情况看,也不够统一:有的办理逮捕手续,新老帐一起算;有的不办逮捕手续即收监重新起诉加刑;有的只收监执行原残刑等。洛阳地区中级人民法院就此问题向我院提出请示。我们的意见是:对于罪犯已被假释或提前释放,不能以表现不好就随便收监执行。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如果没有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的罪,就认为原判刑已经执行完毕,如果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的罪,撤销假释,把前罪没有执行的刑罚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合并执行;假释考验期满后,原判刑即作为前科,再犯新罪者,犯什么罪处什么刑。各地在清理监所和复查案件中遇到一些老弱残疾和原判过重的罪犯,在刑期未执行完毕之前,曾经采取了提前释放的措施,未有明白宣布假释而提前释放一批。现在各地请示提前释放后再犯新罪应当如何处理。我们意见是,可根据其具体情况分别处理:如系提前释放的老残犯,在原判刑期未过,而又犯需要给予刑事处罚的新罪者,应当把新罪所判刑罚和原来没有执行完的刑罚合并执行(刑期已过者,原判刑作为前科);如系原来判刑较重,复查案件中提前释放的,或者因在监狱中有立功表现而提前释放的,都应认为原判刑期已执行期满,原判刑应作为前科对待,再犯新罪者,犯什么罪,就处什么刑。
以上意见是否适当,请速批示。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108276)京ICP备号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海南长安网
【浙江】法院5年判决毒品罪犯3.8万人
  来源:中国长安网 
  “6·26”国际禁毒日来临之际,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浙江法院依法严厉打击毒品犯罪工作情况。  据浙江高院副院长崔盛钢介绍,2010年至2015年5月,浙江法院一审审结毒品犯罪案件共30902件,占全部刑事案件的7.4%,5年共判决毒品罪犯38114人。  车内容留他人吸毒获刑  近年来,浙江新型毒品犯罪案件明显增多。据了解,2010年浙江法院一审审结新型毒品犯罪案件2569件,占毒品犯罪案件总数的62.1%;2014年审结新型毒品案件4159件,占到总数的84.4%。  5年来,浙江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案件仍占多数,共计21431件,占毒品犯罪案件总数的69.4%;容留他人吸毒案件共计8352件,占总数的27.0%。  值得关注的是,容留他人吸毒案件数量快速增长,从2010年的281件,逐年递增到2014年的1895件,今年1月至5月此类案件高达1985件。  2012年4月至5月,康理在自己的轿车内先后容留朋友吸食毒品氯胺酮6人次,构成容留他人吸毒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年,并处罚金5000元。  办案法官指出,所谓容留他人吸毒罪,是指为他人吸食、注射毒品提供场所的行为。这里的“场所”不仅包括自有住房、出租房、办公室等,还包括行为人在宾馆、酒店等公共场所开的房间,甚至在自己的车内容留他人吸毒,也可以构成此罪。  体内藏毒运毒是重罪  当前,毒品犯罪手段日益隐蔽,不少毒品交易采用物流快递、邮包转寄等人货分离的交易手段,毒资则通过银行ATM机或者网上银行转账,造成毒品犯罪时空上的分离。  法院审理发现,毒品犯罪分子运毒、藏毒的载体和手段五花八门。近年来,贩毒分子常常雇佣特殊人群,如未成年人、老人、孕妇、哺乳期妇女以及贫困地区人群,采用体内藏毒的方式走私、贩运毒品。  2014年1月,周慧霞在身体内藏匿毒品,从云南省西双版纳乘机飞抵杭州,在萧山机场被抓获。经放射检查和排毒治疗,当场从周慧霞体内排出毒品甲基苯丙胺片剂4包,净重253.5克。周慧霞被法院判处无期徒刑。  办案法官分析,这些体内藏毒人员法律意识极为淡薄,对体内藏毒的危害性缺乏清醒认识,在高额回报诱惑下很容易被利用,成为运毒工具。采用体内藏毒方式运输毒品系重罪,与走私、贩卖、制造毒品犯罪一样,最高可至死刑。  从严从快惩处毒品犯罪  据了解,近年来,浙江法院审结的毒品犯罪案件居高不下,已从2007年的3855件5214人、2010年的4626件6661人,发展到2014年的5548件7466人,毒情严重程度不容乐观。  崔盛钢介绍,面对严峻的毒品犯罪形势,浙江法院始终坚持依法从严惩处毒品犯罪的指导思想,依法严惩走私、制造毒品和大宗贩卖毒品等源头性犯罪,严厉打击毒枭、职业毒犯、累犯、毒品再犯等主观恶性深、人身危险性大的毒品犯罪分子,该判处重刑和死刑的,坚决依法判处。  据介绍,5年来,浙江毒品犯罪案件判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直至死刑的被告人共计6970人,重刑率为18.3%,高于全部刑事案件重刑率8.2个百分点。其中,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以上直至死刑的罪犯人数逐年递增,从2010年的364人增至2014年的528人。此外,法院判决生效的毒品罪犯中,曾经犯罪的人员有8315人,占21.82%,其中累犯4930人。  浙江高院与省人民检察院、公安厅于2015年1月联合印发《重大毒品犯罪案件证据收集审查判断工作指引》,对各类证据的收集、审查判断作出明确规定,进一步规范刑罚裁量权,确保同一地区同一时期案情相似的案件所判处的刑罚基本均衡。(记者&王春&通讯员&孟焕良)&
·[网群博览]- 11:33
·[网群博览]- 11:32
·[网群博览]- 11:32
·[网群博览]- 11:31
·[网群博览]- 11:19
·[网群博览]- 11:18
·[网群博览]- 11:14
·[网群博览]- 11:10
·[网群博览]- 11:09
·[网群博览]- 13:19}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退休后被判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