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昆仑这首诗词logo设计理念怎么写写logo设计理念怎么写念

念奴娇 昆仑 这首诗是_百度知道
念奴娇 昆仑 这首诗是
我有更好的答案
每千克花生可榨油0.46千克87.4千克可以榨油多少千克的数保留一位小数
毛泽东写的
到底问什么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念奴娇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正在播放:念奴娇?昆仑
友情提示:
播放需要浏览器FLASH插件支持 .
大家喜欢的:                         《念奴娇昆仑》这首诗怎么写_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念奴娇昆仑》这首诗怎么写
《念奴娇昆仑》这首诗怎么写
念奴娇·昆仑 毛泽东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 夏日消溶, 江河横溢, 人或为鱼鳖. 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 一截遗欧,一截赠美, 一截还东国.太平世界, 环球同此凉热.您(@)目前可用积分:1519085跟帖回复
共获得打赏:
凯迪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发现信息价值
[转帖]《念奴娇?昆仑》为何是一桩“冤案”?
17270 次点击
195 个回复
21:43:04 发布在
&&&&&&&&&&&&&&&&&&&&《念奴娇?昆仑》为何是一桩“冤案”?&&&&&&&&&&&&&&&&&&&&&&&&&&&& 09:19&&&&&&&&&&&&&&&&&&&&&&&&来源:共识网-作者赐稿 作者:凡江&&&&提要:《念奴娇?昆仑》的思想脉络和结构逻辑是,昆仑高寒――冰雪融化――造成洪水灾害――因此要改造昆仑――实现“环球同此凉热”(世界大同)。由于作者对国内和国外的气象、水文情况缺乏了解,加上没有理清思路,造成了作品的思路混乱及结构逻辑的混乱。&&&&&&&& 一、毛泽东惟一涉及自然科学知识的词&&&&毛泽东已公开发表的约四十多首诗词中,作于1935年10月的《念奴娇?昆仑》是备受推崇的一首。《念奴娇?昆仑》也是毛泽东公开发表的诗词中,两首涉及到自然科学知识的诗作之一(另一首是《七律?送瘟神》的第一首)。&&&&然而笔者发现。《念奴娇?昆仑》这首词中表现的水文、气象观点与事实是不相符合的。这首词的作者和注释者都对昆仑山地区,以及长江流域地区和黄河流域地区的气象、水文状况做出了误判。由于这种误判,《念奴娇?昆仑》一词的立意就失去了依据。&&&&现将《念奴娇?昆仑》原词照录如后:&&&&毛泽东《念奴娇?昆仑》 (1935年10月)&&&&横空出世,莽昆仑, 阅尽人间春色。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念奴娇?昆仑》这首词上半阕的“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句,是说,昆仑山上的冰雪在夏天融化,给长江和黄河造成洪水灾害,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1957年10月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毛主席诗词讲解》(臧克家讲解,周振甫注释,郭沫若题写书名)一书中,对这句词的注解是:长江黄河都发源于昆仑山脉,所以昆仑山夏天融雪,长江黄河会洪水泛滥。&&&&然而,实际情况是,昆仑山冰雪融化产生的水量很少,不可能给长江和黄河造成洪水灾害。长江和黄河的洪水灾害,是季风带来的大量降雨造成的。&&&&笔者在“百度网”查阅了大量关于昆仑山地区、长江流域地区、黄河流域地区的气象资料和水文资料。这些科学调查资料,没有一份说长江、黄河夏天洪水泛滥成灾是昆仑山冰雪融化造成的。&&&&它们的共同结论是,长江、黄河夏天洪水泛滥成灾,是太平洋和印度洋季风带来的降雨造成的。&&&&下面,根据这些科学调查资料,简要介绍昆仑山地区、长江流域地区和黄河流域地区的气象、水文情况。&&&&&&&& &&&& 二、昆仑山低温、降水少、融雪水量小&&&&昆仑山西起帕米尔高原东部,横贯新疆、西藏间,伸延至青海境内,全长约2500公里,平均海拔米,宽130-200公里,西窄东宽,总面积达50多万平方公里。&&&&该山几乎完全不受印度洋和太平洋季风的气候影响。相反,其却处于大陆气团的持续影响之下,山系中段最干燥;该山最干燥的地区,年降水量在山麓不足50毫米,在高海拔区约为102~127毫米;&&&&由于青藏高原长年降水量少,气温很低,昆仑山脉在青海部分的冰川和积雪在夏天部分融化产生的水量不多,所以长江和黄河源头的河道的水流量是很小的。并且,在夏天,冰雪融化产生的水量是相对稳定的。&&&&接纳昆仑山雪水的长江上源通天河流域气候寒冷,多年平均气温曲麻莱为-2.6℃、玉树为2.9℃。通天河流域降水量较少,通天河下段直门达(水文站)多年平均流量为377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为119亿立方米。&&&&相比之下,长江中游宜昌(水文站)在夏天的最大洪峰流量达到11万立方米/秒,是直门达(水文站)多年年平均流量为377立方米/秒的250倍以上。&&&&黄河上游玛多县多石峡以上,称河源区。黄河河源区流域面积2万多平方公里,玛多(水文站)平均年径流量5亿立方米,年平均流量为15.86立方米/秒。&&&&相比之下,下游花园口(水文站)夏天最高洪峰流量为32,000立方米/秒,是上游玛多(水文站)平均流量15.86立方米/秒的3,000倍以上。&&&&从以上两项比较可以看出,昆仑山的冰川冰雪融水,水量相对较小,仅仅组成河道部分基流,不可能产生“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的后果。&&&&&&&&三、长江、黄河的洪水灾害是季风降雨造成的&&&&上面的分析说明,昆仑山的冰川冰雪融水不可能导致长江和黄河发生洪水灾害。那么,长江和黄河发生洪水灾害的具体原因是什么呢?&&&&正确的答案应当是,长江和黄河发生洪水灾害,是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季风带来的大量降水造成的。&&&&1、关于长江洪水&&&&长江流域基本处于东亚副热带季风区,大部属于亚热带。流域面积180万平方公里,干流长6300公里。&&&&在流域的上游有冰川冰雪融水,但水量相对较小,仅仅组成河道部分基流。&&&&滨海海啸偶有发生,且影响范围有限;风暴潮除灾及滨海之外,有时也波及内地,特别是转变成低气压深入内地造成较大或特大洪水,但机会较少。&&&&从全流域来说,暴雨洪水是主要的,一般占年径流量的70~80%,故长江属于“雨洪”河流。&&&&下面介绍几次典型的暴雨洪水&&&&1870年洪水:根据历史洪水调查与分析,1870年洪水为1153年以来上游最大洪水。这次洪水主要来自嘉陵江,根据水痕推估北碚洪峰流量约5.70万立方米每秒,宜昌约10.5万立方米每秒。&&&&根据万县记载,推估30天洪量约1650亿立方米。在清江汇入后,枝城站洪峰达11万立方米每秒,长江南岸下堤在松滋溃口,冲出一条松滋河,直泄洞庭湖,沿程庐舍荡然无存。&&&&江北自监利以下多处溃口,江汉平原一片汪洋。该年洪水仅中游就淹没4万余平方公里,灾情极为严重。&&&&1931年洪水:为全流域型大洪水。这年气候反常,洞庭湖、鄱阳湖水系雨季比常年提早半个多月,江湖前期水位较高。7月份长江中下游大范围长历时大雨和暴雨,长江干支流洪水猛涨。&&&&8月初长江上游支流岷江又发生洪水,长江干流寸滩站8月6日出现最大洪峰流量63600立方米每秒。8月10日上游洪水到达宜昌,洪峰流量64600立方米每秒。枝城洪峰流量接近70000立方米每秒。&&&&在上游大洪水来临,沿江沿湖洪水上涨,多处决口分洪情况下,8月19日汉口达到最高洪水位28.28m,洪峰流量59000立方米每秒。由于洪水来量巨大,长江中下游江堤圩垸普遍决口,荆江大堤决口多处,&&&&长江干流自湖北省石首至江苏省南通沿程漫溢决口354处。&&&&江汉平原、洞庭湖区、鄱阳湖区、太湖区大部分被淹。武汉市受水淹达100天。湖北、湖南、安徽沿江沿湖一片汪洋。京汉铁路长期停运,津浦铁路中断行车54天。&&&&1935年洪水:为中游区域型洪水,在长江中游主要支流汉水、澧水产生特大洪水。①汉水干流丹江口调查洪水迹印推算洪峰流量5万立方米每秒,居400年调查洪水的第2位。&&&&7月6日汉水中游河谷水位猛涨,襄樊市等多处城镇被淹,碾盘山站推算流量5.2万~5.79万立方米每秒,汉水左岸狮子口干堤溃决,汉北区被淹。汉水中下游淹没农田42.7万公顷,淹死8万人。&&&&②澧水7月6日三江口站的流量为3.1万~3.3万立方米每秒,河谷各地及其下游平原淹死3万余人。③清江7月6日长阳洪峰流量1.5万立方米每秒,冲掉长阳县城一条街。长江干流暴雨主要在三峡区问,宜昌洪&&&&峰流量5.69万立方米每秒,与清江洪水发生严重遭遇,至沙市,又与沮漳河7000立方米每秒的洪峰相遇,情况十分不利。&&&&结果荆江南岸鹗薪叹隹冢卑毒=蟮桃虺そ樗鼐谡暮佣ネ泻偷构嘣谕虺巧隙尉隹冢退涝2.3万人。洪水灾害主要在长江中游。&&&&1954年洪水:为全流域型大洪水。流域天气反常,梅雨天气早来,梅雨期比正常年增长约1倍,降雨强度较常年大,暴雨频繁发生,中下游许多站的6~7月份雨量超过均值1~3倍。&&&&中下游支流汛期提前,并延长至7月,从而与上游干支流洪水发生严重的不利遭遇.5~6月份中下游&&&&干流几乎全线突破警戒水位;7月中旬,各站又先后突破保证水位,圩垸大量溃口;&&&&至8月中旬,在大量分洪溃口情况下,中下游干流全线达到最高水位(沙市站44.67m、城陵矶站34.55m、汉口站29.73m、湖口站21.68m、大通站16.64m、南京站10.22m),各控制站超过历年最高水位值0.18-1.66m,其中汉口站超过1.45m。&&&&宜昌站洪峰流量6.68万立方米每秒,60天洪水总量2448亿立方米,占多年平均年总水量的54.3%,为多年同期均值的1.52倍。汉口站实测洪峰流量7.61万立方米每秒,7~9月份总水量4723亿立方米,占多年平均年总水量均值的63.5%,为多年同期均值的1.51倍。&&&&大通站洪峰流量9.26万立方米每秒,年总水量13539亿立方米,为多年平均年总水量的1.46倍;7~9月份水量6123亿立方米,占多年平均年总水量的66.6%,为多年同期均值的1.7倍。自5月下旬溃口、分洪开始直至8月,合计水量1023亿立方米。扣除洪水淹没前已被渍涝的田亩外,洪水增加淹没167万公顷。&&&&1998年洪水:1998年长江发生了仅次于年的流域型大洪水。&&&&这年长江流域天气反常,受1997年厄尔尼诺现象影响,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持续偏南、偏强,汛&&&&期降水长期在洞庭湖、鄱阳湖和长江上游徘徊,造成流域内降雨频繁、持续时间长,雨量多,强度大,覆盖范围广。&&&&梅雨期长达39天,比正常年多10余天。暴雨日74天;日暴雨最大覆盖面积15.6万平方公里(6月13日)。6~8月份长江流域平均降雨量670mm,比同期多年平均值多183mm,仅比1954年同期少36mm。降雨笼罩面积,超过800mm的有23万knf,超过1500mm的有1万平方公里。&&&&日降雨大于200mm的有39站(次),武汉市48h降雨457mm,为本流域罕见。受暴雨影响,6月中下旬鄱阳湖、洞庭湖水系发生洪水,两湖洪水汇入长江使干流沿线水位迅速上涨。7月初~8月底,长江上游先后出现8次洪峰,与中下游洪水遭遇,形成了全流域性大洪水。&&&&8次洪峰中以第6次为最大,8月16日宜昌站洪峰流量为63300立方米每秒,仅低于1954年的66800立方米每秒和1931年的64600立方米每秒。这次洪峰在向中下游推进时又与清江、洞庭湖、汉水等支流洪水遭遇。&&&&2、关于黄河洪水&&&&黄河流域冬干春旱,夏秋多雨,其中6~9月降水量占全年的70%左右;盛夏7~8月降水量可占全年降水总量的四成以上。&&&&黄河上游洪水多发生在9月,主要来自兰州以上,兰州洪水主要来自贵德以上。由于降雨历时长,强度小,加之兰州以上植被较好,草地、沼泽等对降雨的滞蓄作用较强,形成黄河上游洪水涨落平缓,洪水历时较长,洪峰较低,洪水过程线呈矮胖型。&&&&兰州站一次洪水历时平均为40天,最长可达66天,最短也有22天,实测洪峰流量一般为立方米每秒。&&&&黄河上游洪水实测资料开始于1933年大水以后,当时在兰州、包头等地设立了水文站。实测最大洪水发生在1946年,兰州站洪峰流量达5900立方米每秒,15天洪水总量65亿立方米。&&&&一次洪水历时,一般为2~5天,最长为3~10天,洪水过程线多为涨落迅猛的尖瘦型。中游干流各站较大洪水洪峰流量为1立方米每秒。实测最大洪水,吴堡站为24000立方米每秒(1976年)、龙门站为21000立方米每秒(1967年)、三门峡站为22000立方米每秒(1933年)。&&&&黄河典型洪水&&&&以河口-龙门间和龙门-三门峡区间来水为主的洪水,如年洪水。其特点是洪峰高、洪量大、含沙量大,可使三门峡水库和中下游河道严重淤积。&&&&1933年洪水。8月5~l0日河口镇至陕县发生2次大暴雨,雨区呈西南――东北向分布,西自渭河上游,东至汾河上游,波及上游的庄浪河、大夏河和清水河,雨区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暴雨中心有渭河上游的散渡河、葫芦河,泾河支流马莲河,无定河支流大理河、延水、清润河中游和三川河,以及汾河中游等4处。整个雨区几乎同时降雨,洪水汇流至陕县站洪峰流量达22000立方米/秒,是有实测资料以来的最大洪水。这次洪水给黄河下游造成严重灾害。&&&&1843年(清道光二十三年)洪水。据调查,这场洪水由西南――东北切变线型暴雨形成,雨区主要分布在河龙区间,暴雨中心分布在皇甫川、窟野河一带及马莲河、北洛河上游。根据洪痕高程推算,陕县站洪峰为36000立方米/秒。&&&&1958年洪水。在7月14~19日三花区间发生4场暴雨,雨区分布在三花干流区间,伊、洛、沁河中下游,以及汾河中下游,暴雨中心在洛河支流涧河上的仁村和三小区间畛水上游的曹村。&&&&据调查,仁村最大24h雨量达650mm,实测垣曲站最大24h雨量为366.5mm。这次暴雨过程中,三花区间各主要支流洪峰在花园口站基本上遭遇,花园口站最大洪峰流量达22300立方米/秒,为实测最大洪水。&&&&1761年(清乾隆二十六年)洪水。据调查考证,8月17~18日在三花间的伊、洛、沁河和10多条小支流普降暴雨,洪水发生遭遇。据洪水位推算,花园口站洪峰为32000立方米/秒,黄河下游多处决口泛滥。&&&&从另一个角度也可以证明昆仑“夏日消溶”不可能造成“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的效果。&&&&这就是,如前面分析,昆仑夏天冰雪消溶产生水量不多,并且产生的水量是相对稳定的。&&&&然而,长江在夏天的“洪峰”仅有几次,每次“洪峰”都是在中游地区大范围降雨之后发生的。由此可见,“洪峰”的产生并不是昆仑“夏日消溶”造成的。&&&&《念奴娇?昆仑》这首词上半阕的“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句, 《毛主席诗词讲解》(臧克家讲解,周振甫注释)的注释是:千秋,千年。几千年来,昆仑山脉给长江黄河输送的水源,给人民带来好处,孕育了汉族的文化,这是“功”;造成洪水泛滥,因而给人民带来的灾祸,这是罪。&&&&根据笔者在前面对昆仑山地区、长江流域地区、黄河流域地区的气象资料和水文资料介绍、分析,证明昆仑山应当是有功而无罪的。《念奴娇?昆仑》作者和注释者都“冤枉”了昆仑山。&&&&&&&&&&四、《念奴娇?昆仑》思路逻辑问题&&&&毛泽东的《念奴娇?昆仑》词是一首写景、叙事、抒情、议论结合的诗作。这首词除了抒发感情,还表现了作者对与自然科学知识有关的事物的变化的认识。这种写景、叙事、抒情、议论结合的诗作应当是有合理的思路和逻辑结构的。&&&&然而,仔细研读《念奴娇?昆仑》这首词,发现它的思路和逻辑都存在问题。&&&&《念奴娇?昆仑》一词的思想脉络和结构逻辑是,昆仑高寒――冰雪融化――造成洪水灾害――因此要改造昆仑――实现“环球同此凉热”(世界大同)。&&&&由于作者对国内和国外的气象、水文情况缺乏了解,加上没有理清思路,造成了作品的思路混乱及结构逻辑的混乱。&&&&单独看《念奴娇?昆仑》的上半阕,思路和结构逻辑是没有问题的,即昆仑高寒――冰雪融化造成洪水灾害――千秋功罪还没有人评说。&&&&但将《念奴娇?昆仑》的上半阕与下半阕连在一起看,问题就出来了。&&&&这里先介绍一下,公开发表的毛泽东的《念奴娇?昆仑》词,有两个版本。&&&&第一个版本是1957年1月《诗刊》创刊号刊登的版本。在这个版本里,下半阕中的一句是“一截遗,一截赠美,一截留中国。”&&&&1958年以后至今,官方认可的《念奴娇?昆仑》词版本,下半阕中的一句改成了“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毛泽东在日为这首词做的批注中,对这种改动做了说明:“昆仑:主题思想是反对帝国主义,不是别的。改一句,‘一截留中国’,改为‘一截还东国’。忘记了日本人民是不对的,这样英、美、日都涉及了。”&&&&笔者认为,这样的改动,《念奴娇?昆仑》的写作思路和逻辑结构就出现了混乱。&&&&改动以前,《念奴娇?昆仑》从上半阕到下半阕的写作思路和逻辑结构大体上是讲得通的。但作者将‘一截留中国’,改为‘一截还东国’之后,写作思路和逻辑结构就发生混乱了。&&&&下半阕作者开头说,“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是合理的要求。作者在第一个版本中的“一截留中国”,是一个相对较好的方案。将昆仑山裁为三截,送给外国两截,自己留一截,有利于实现“环球同此凉热”。&&&&作者在《念奴娇?昆仑》的第二个版本中,将‘一截留中国’,改为‘一截还东国’,将昆仑山全送完了。昆仑山的冰雪全没了,中国的“母亲河”失去了源头,怎么能实现“环球同此凉热”呢?&&&&在《念奴娇?昆仑》的上半阕,作者和注释者都认为昆仑山是有功又有罪的。用这种“功过不分”的方式处罚昆仑山,昆仑山的“功”带来的好处都没有了。&&&&&&&& 五、毛泽东忘记了非洲?&&&&《念奴娇?昆仑》的下半阕,毛泽东将昆仑山裁为三截分赠外国,他的气象、水文思路是给别人“降温、增水”,政治涵义是实现“世界大同”。&&&&由于作者对国外的气象、水文状况不了解,进一步使《念奴娇?昆仑》一词的立意思路和结构逻辑显得混乱。对于“欧、美、日”,作者将实现“世界大同”思想用“降温、增水”,来表现,就不那么合适了。&&&&欧洲绝大部分地区气候具有温和湿润的特征。大部分位于温带,是世界上海洋气候分布面积最广的一洲,不需要降温增水。将高寒的昆仑送去,岂不是“嫁祸于人”?&&&&美洲北部是真正的“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相比之下,昆仑的高、寒是小巫见大巫,你送昆仑,只能是“雪上加霜”。&&&&毛泽东说的“东国”――日本,是温暖湿润的海洋性气候,最不需要“降温、增水”。将高寒的昆仑送去,也是帮倒忙。&&&&令人遗憾的是,毛泽东在1935年10月写作《念奴娇?昆仑》的时候,可能由于缺乏非洲的知识和信息,他没有想到,世界上最需要“降温、增水”的是非洲。&&&&非洲是世界第二大洲。赤道横贯大陆中部,四分之三的地区年平均气温在摄氏20度以上,几乎全年都是夏天,故被人们称为“热带大陆”。&&&&位于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面积达945万平方公里,约占非洲大陆总面积的三分之一,是世界最大的沙漠。&&&&按照毛泽东在《念奴娇?昆仑》一词中的立意思路和结构逻辑,就是送10座昆仑山给非洲也不嫌多。&&&&1935年,在非洲五十多个国家中,除了埃塞俄比亚、利比里亚是独立国家之外,其余的都是在殖民统治之下。所以,从政治角度看,非洲也是最应当获得帮助和赠予昆仑山的地区。&&&&&&&&&&后 记&&&&“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句,是《念奴娇?昆仑》一词的立意依据。由于作者对昆仑山及长江、黄河的气象、水文状况做了误判,这首词的立意就失去了依据,从而极大地降低了作品的思想价值、认识价值和艺术价值。&&&&毛泽东于1935年10月写作《念奴娇?昆仑》;该词于1957年1月在臧克家主编的《诗刊》创刊号上公开发表。从那时以来,这首词的读者和研究者都认同作者和注释者的判断:&&&&昆仑山冰雪消溶,造成了长江和黄河的洪水灾害。&&&&《念奴娇?昆仑》从公开发表到现在,已有58年了。在这58年的时间里,“成千上亿”的毛诗词研究专家和毛诗词爱好者如果能认真、客观地研读毛泽东的诗词,《念奴娇?昆仑》的这种气象及水文知识的谬误是不难发现的。&&&&附录:&&&&1、毛泽东诗词在臧克家主编的的《诗刊》创刊号公开发表的经过&&&&1956年11月,在为《诗刊》组稿过程中,作家徐迟将自己从各处搜集到的私下流传的毛泽东诗词8首誊抄整齐,找到主编臧克家,建议将这些诗送给毛泽东审阅,并能征得其同意,在《诗刊》创刊号上发表。&&&&臧克家和《诗刊》的编委都认为是个好主意。于是,起草了一封信,由主编、副主编及全体编委签名,送给了毛泽东。&&&&毛泽东在回信中,尽管自谦地认为,自己的诗作“诗味不多,没有什么特色”,“历来不愿意正式发表”,但他不但欣然同意发表《诗刊》寄去的8首,而且又增加了10首。&&&&下面是毛泽东给《诗刊》全体编委的回信&&&&克家同志和各位同志:&&&&惠书早已收到,迟复为歉!遵嘱将记得起来的旧体诗词,连同你们寄来的八首,一共十八首,抄寄如另纸,请加审处。&&&&这些东西,我历来不愿意正式发表,因为是旧体,怕谬种流传,贻误青年;再则诗味不多,没有什么特色。既然你们以为可以刊载,又可为已经传抄的几首改正错字,那末,就照你们的意见办吧。&&&&《诗刊》出版,很好,祝它成长发展。诗当然应以新诗为主体,旧诗可以写一些,但是不宜在青年中提倡,因为这种体裁束缚思想,又不易学。这些话仅供你们参考。&&&&同志的敬礼!毛泽东&&&&一九五七年一月十二日 [2]&&&&2、关于《毛主席诗词讲解》&&&&1957年10月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毛主席诗词讲解》(臧克家讲解,周振甫注释,郭沫若题写书名)一书,是中国首次由官方发布的对毛泽东诗词的权威注释。&&&&《毛主席诗词讲解》,是1957年1月在臧克家主编的《诗刊》创刊号上公开发表毛泽东的18首诗词(包括《念奴娇?昆仑》)之后的后继出版物,旨在进一步向全国人民讲解和宣传毛泽东诗词。&&&&3、附《毛主席诗词讲解》《念奴娇?昆仑》第一版图片<img src="http://imgcdn.kdnet.net/UploadSmall//12411.jpg" alt="" border="0" / onclick="javascript:if((!(this.width<600))||(!(this.width<100)&&!(this.height=600 || (this.width>=100 && this.height>=100)){this.style.cursor='pointer';}if(this.width>=600){this.height=parseInt(this.height*600/this.width);this.width=600;}"><img src="http://imgcdn.kdnet.net/UploadSmall//40666.jpg" alt="" border="0" / onclick="javascript:if((!(this.width<600))||(!(this.width<100)&&!(this.height=600 || (this.width>=100 && this.height>=100)){this.style.cursor='pointer';}if(this.width>=600){this.height=parseInt(this.height*600/this.width);this.width=600;}"><img src="http://imgcdn.kdnet.net/UploadSmall//01318.jpg" alt="" border="0" / onclick="javascript:if((!(this.width<600))||(!(this.width<100)&&!(this.height=600 || (this.width>=100 && this.height>=100)){this.style.cursor='pointer';}if(this.width>=600){this.height=parseInt(this.height*600/this.width);this.width=600;}"><img src="http://imgcdn.kdnet.net/UploadSmall//93040.jpg" alt="" border="0" / onclick="javascript:if((!(this.width<600))||(!(this.width<100)&&!(this.height=600 || (this.width>=100 && this.height>=100)){this.style.cursor='pointer';}if(this.width>=600){this.height=parseInt(this.height*600/this.width);this.width=600;}">&&&&责任编辑:有之
用手机看帖文,请扫一扫。用微信/易信等扫描还可以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已获打赏(0)
还没有人打赏此帖,觉得帖文写的好,点击右边的按钮打赏。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21:55:26 &&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9:43:08 &&
提要:《念奴娇?昆仑》的思想脉络和结构逻辑是,昆仑高寒――冰雪融化――造成洪水灾害――因此要改造昆仑――实现“环球同此凉热”(世界大同)。由于作者对国内和国外的气象、水文情况缺乏了解,加上没有理清思路,造成了作品的思路混乱及结构逻辑的混乱。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6:31:14 &&
昆仑山的冰川冰雪融水,水量相对较小,仅仅组成河道部分基流,不可能产生“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的后果。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7:05:29 &&
  毛的丰功伟绩,大写在辽阔的新中国的土地上,又缩写在他独具特色的文章、诗词中。他的文章,诗词的感召力和艺术魅力,是前无古人,也是当今世界上无人与之匹敌的。当人们厌烦了少数人对毛的误会,歪曲甚至亵渎的时候,回到毛的文章、诗词中去寻找一个真实的毛。★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9:31:18 &&
楼主不懂诗词,贻笑大方。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22:04:13 &&
毛泽东的《念奴娇?昆仑》词是一首写景、叙事、抒情、议论结合的诗作。这首词除了抒发感情,还表现了作者对与自然科学知识有关的事物的变化的认识。这种写景、叙事、抒情、议论结合的诗作应当是有合理的思路和逻辑结构的。&&&&然而,仔细研读《念奴娇?昆仑》这首词,发现它的思路和逻辑都存在问题。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4:34:53 &&
作者在《念奴娇?昆仑》的第二个版本中,将‘一截留中国’,改为‘一截还东国’,将昆仑山全送完了。昆仑山的冰雪全没了,中国的“母亲河”失去了源头,怎么能实现“环球同此凉热”呢?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21:20:51 &&
令人遗憾的是,毛泽东在1935年10月写作《念奴娇?昆仑》的时候,可能由于缺乏非洲的知识和信息,他没有想到,世界上最需要“降温、增水”的是非洲。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0:58:48 &&
“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句,是《念奴娇?昆仑》一词的立意依据。由于作者对昆仑山及长江、黄河的气象、水文状况做了误判,这首词的立意就失去了依据,从而极大地降低了作品的思想价值、认识价值和艺术价值。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21:04:41 &&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7:21:16 &&
吹牛、浮夸、大言不惭,认知有限,实为井蛙,为一代政治、文化恶劣风气之源。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0:55:52 &&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21:01:47 &&
:litiejun1900主帖219粉丝10关注3简介:没有任何简介.加关注发私信litiejun1900&&|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
22:00:30&&&&跟帖回复: 第 13 楼吹牛、浮夸、大言不惭,认知有限,实为井蛙,为一代政治、文化恶劣风气之源。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9:37:35 &&
《念奴娇?昆仑》从公开发表到现在,已有58年了。在这58年的时间里,“成千上亿”的毛诗词研究专家和毛诗词爱好者如果能认真、客观地研读毛泽东的诗词,《念奴娇?昆仑》的这种气象及水文知识的谬误是不难发现的。
共 17270 次点击,195 个回复& 1
本版块主题总数:191312 / 帖子总数:2045669
今日论坛共发帖:23294 / 昨日发帖:32680 / 最高日发帖:75754
跳转论坛至:
╋猫论天下&&├猫眼看人&&├商业创富&&├时局深度&&├经济风云&&├文化散论&&├原创评论&&├中间地带&&├律师之窗&&├股市泛舟&&├会员阅读&&├史海钩沉&&├舆情观察╋生活资讯&&├杂货讨论&&├健康社会&&├家长里短&&├旅游时尚&&├职场生涯&&├咱们女人&&├家有宝宝&&├消费观察&&├房产家居&&├车友评车&&├猫眼鉴宝╋影音娱乐&&├图画人生&&├猫影无忌&&├影视评论&&├网络剧场&&├音乐之声&&├网友风采&&├猫兄鼠妹&&├笑话人生&&├游戏天地╋文化广场&&├菁菁校园&&├甜蜜旅程&&├心灵驿站&&├原创文学&&├原创小说&&├汉诗随笔&&├闲话国粹&&├体育观察&&├开心科普&&├IT 数码╋地方频道&&├会馆工作讨论区&&├凯迪华南&&├凯迪西南&&├凯迪海南&&├凯迪广州&&├凯迪深圳&&├北京会馆&&├上海会馆&&├河南会馆&&├苏州会馆&&├贵州会馆&&├杭州会馆&&├香港会馆&&├台湾会馆&&├美洲会馆╋凯迪重庆&&├重庆会馆&&├猫眼观渝&&├山城拍客&&├重庆教育&&├巴渝情缘&&├猫人游记&&├健康养生&&├重庆车友&&├两江房产&&├渝民新婚&&├麻辣吃货&&├渝财有道&&├时尚渝女&&├公益重庆╋站务&&├站务专区&&├企业家园&&├十大美帖&&├视频创作&&├商品发布
快速回复:[转帖]《念奴娇?昆仑》为何是一桩“冤案”?
本站声明:本站BBS互动社区的文章由网友自行帖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贴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
【管理员特别提醒】 发布信息时请注意首先阅读 ( 琼B2- ):
;。谢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建筑设计理念怎么写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