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户口怎么办理办理户口需要什么证件2014年

出生证买卖黑幕揭秘:假证也可让被拐儿童上户口|医生|接生_凤凰资讯
出生证买卖黑幕揭秘:假证也可让被拐儿童上户口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早在2014年11月中旬,央视一条名为《宁静小镇卖子成风》的新闻报道已经揭开了真出生证买卖的链条。新闻讲述福建省长汀县童坊镇上买卖孩子明码标价,“男孩9万,女孩5万。”经报料人指引,央视记者向公安机关举报了8户疑似购买孩子的家庭,结果有5个孩子被证实非亲生,其中两个孩子已通过正常渠道上了户口。福建警方证实,其中1个孩子上户口所用的出生证明就是花1000元在广东买的。
惠东县铁涌卫生院当事医生(暗访视频截图)。
这张假出生证是安阳中介通过打拐志愿者提供的信息所办。
(受访者供图) 原标题:真出生证医院暗卖假的也能帮上户口 让宝贝回家&出生证调查 新快报记者奔赴广东惠东、河南安阳、河北邢台、上海等地调查出生证买卖黑幕 &现在买回小孩儿,上户口太容易了。如果上不了户口,就没有人会买了。&微博打拐成名的志愿者仔仔告诉新快报记者,他写了一封近4000字的《致全国人大、全国政协的建议》,详细列举了户籍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建议,希望相关部门关注并对户籍管理工作进行整改。 &黑户&孩子上户口真的容易吗?新快报记者奔赴广东惠东、河南安阳、河北邢台、上海等地调查发现,只需提供身份资料,加奉数千元到数万元不等的办证费用,神秘的中间人就能帮你搞掂一张出生证。 这其中有出自惠东县铁涌镇卫生院的真证,当事医生在记者暗访过程中不仅承认为黑户孩子提供出生证,更直言,&账是交给医院的,我一毛钱没收,我不怕。& 更离谱的是,这其中更多的为假证,但部分一样可依照各省公安机关下发的户政管理规范的相关条文规定,堂而皇之地为非亲生的孩子上了户口。 统筹:新快报记者肖萍 采写:新快报记者郭晓燕 暗访1 惠东县铁涌镇卫生院 7500元可办出生证&交给医院包上户口& 早在2014年11月中旬,央视一条名为《宁静小镇卖子成风》的新闻报道已经揭开了真出生证买卖的链条。新闻讲述福建省长汀县童坊镇上买卖孩子明码标价,&男孩9万,女孩5万。&经报料人指引,央视记者向公安机关举报了8户疑似购买孩子的家庭,结果有5个孩子被证实非亲生,其中两个孩子已通过正常渠道上了户口。福建警方证实,其中1个孩子上户口所用的出生证明就是花1000元在广东买的。 新闻没有播出的内容还有:福建警方曾专门到广东惠东县铁涌镇卫生院调查这个孩子的出生档案,结果发现,医院保留着从产妇入院到孩子分娩的全套住院记录。 问题来了:孩子并非亲生,这位所谓的母亲怎么可能在这家医院分娩呢? 新快报记者和打拐志愿者仔仔的暗访从这里开始。 1月9日上午,记者来到了位于惠东县铁涌镇圩镇北街的铁涌镇卫生院,这家医院日在工商局注册成立。记者先找到了医院办公室董姓主任,向他出示了福建家庭花一千元购买回来的出生证,称出生证丢失,希望重新补办。董姓主任表示,这需要亲生父母来补办。 当日下午,记者再次来到该医院,直接找到了出生证上的梁姓接生医生,并谎称由于福建警方已经查出孩子并非家庭亲生,所以没收了原来的出生证,希望医院方面能重新补办一张。 梁姓医生听后非常紧张,压低声音说,&不是和你们说了要保险点保险点吗?是被谁举报了?现在办证很难,本来就只给熟人办的。上两个月,已经有警察来问过了。& 当记者说如果不重新办证,大家都会引起警方注意时,梁医生说:&账是交给医院的,都是按医院缴费程序来的,我一毛钱没收,我不怕。& 记者表示还是希望能重新办一张新证上户口,梁医生现场掏出手机给中介打电话,只听见她说,&河源还有证吗?多久能拿?&然后就挂断了电话,大概5分钟之后,梁医生电话再次响起,随后就和记者敲定大概两天后以7500元的价格再为记者办理一张河源某医院出具的2011年的出生证,于是记者就把电话号码留给了梁医生以便联系。 记者刚刚步出医院大门,居然接到了医院办公室董主任的电话,他向记者强调了梁医生的意思,&医院只包上户口,出事不负责。& 暗访2 网络包办出生证QQ群 要价 通过网络快递交易 为帮&黑户&孩子&洗白&身份,网络上隐藏着各种办理出生证明的中介。记者发现,无论是在搜索引擎或是QQ群上,只要搜索&出售医学证明&、&代开出生证明&等关键字,很容易就能找到相关信息,不少&卖家&留有QQ号、手机号等联系方式,有的甚至还会打上&服务第一,诚信至上&&货到满意付款&等口号吸引&客户&。 每个群成员人数在七八十至两三百之间,只有两种身份,办理出生证的中介和想要咨询的&客户&,群里常常是安静的,唯一热闹的时候是有中介发出&好消息&,把一张办好的出生证贴在群上,然后配上一段文字,&这个孩子成功上户口了。&群里马上会骚动起来,&恭喜恭喜&,&真的假的&&& 直到有人问出更实际的问题,&我也想办,价格如何?&中介又会跳出来,&这东西绝对是真的,私聊!&然后群里又归于沉寂。 在刚刚过去的周末,在一个&出生证办理&的交流群中,网友&花一样&在群里敲了一句:&我办的出生证网上能查出来吗?&网友们回复个不停,&王某某&说,&其实派出所只要有人,根本没事。而且派出所上户口不联网,卫生局才联网。&网友&绝盖连&马上反驳&有&用,外地的要医院回函。& 很少有人会说出自己的故事,甚至还会小心谨慎地隐藏自己的身份,想要通过QQ群查看群里其他成员的消息非常困难,甚至不少人都在上演着女扮男装或男扮女装的戏码。报料人仔仔在多个出生证群里泡了大半年,一直以女生身份存在,因为他发现中介更信任女性办证者。 他告诉新快报记者,这些中介十分谨慎,每一个办证人的信息都需要提前核实,要求上传身份证、结婚证等私人信息。一般情况下,全部交易通过网络及快递完成。中介圈子里流传着的故事是,&去年河北有个哥们出来见了,被钓鱼执法的逮进去了。& 中介圈子里这样的故事很多,他们有时会刻意夸大这些以讹传讹的故事,让气氛更紧张一些,以便开出更高的价格。 近两周的调查时间里,记者接触了多位中介,他们开出的价格差距较大,从4500元/张至30000元/张不等,价格集中在8000元至13000元之间。有时他们也会根据&客户&的身份地位来决定价格的高低。 报料人仔仔告诉新快报记者,曾经有个中介一开始开价4500元,在得知他的身份是&老板&后,以&风声紧&为由,改为13500元。
[责任编辑:PN048]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2/25 10:01
02/25 10:01
02/25 10:01
02/25 10:01
02/24 08:28
02/26 08:30
02/25 09:54
02/25 09:54
02/25 09:55
02/25 09:54
02/25 10:01
02/26 08:09
02/26 08:27
02/26 08:22
02/25 07:49
02/25 11:03
02/25 09:53
02/25 09:11
02/26 08:23
02/26 08:23
02/26 08:23
02/26 08:23
02/25 08:21
02/26 08:10
02/25 09:32
02/25 09:32
02/25 09:32
02/25 09:32
02/25 09:32
02/26 08:08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6062465
播放数:2617342
播放数:1549715
播放数:830875
48小时点击排行宝宝出生后需要领哪些“身份”证明|出生医学证明|宝宝出生_凤凰亲子
宝宝出生后需要领哪些“身份”证明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办理程序:到户口所属的派出所户口申报处申报户口时,应详细填写户口申请单,进行户口登记,交纳一定的手续费后,宝宝的大名就添加在户口本上了。宝宝出生后,符合接种条件的新生儿还会被注射首针乙肝疫苗。
准生证 办理时间:怀孕早期 作用:生育服务证就是我们常说的&准生证&,这可是新生宝宝的第一个证件,所以在刚刚怀上宝宝的时候就应该着手去做了。别以为这张证明可有可无,它可是宝宝降临到这个世界的合法&通行证&哦,之后宝宝的出生、上户口及其他的福利都和它有密切关系 所需材料:办理证明时应带上户口本(最好是夫妻双方的,如果户口不在一起最好持妈妈的户口本)、双方身份证、夫妻双方的初婚初育证明(可让工作单位或所在居委会开具证明),到街道办事处办理准生证。 其他所需材料: A.《医疗保险手册》及复印件; B.定点医院开具的《妊娠诊断证明》和妊娠实验化验单(盖生育章); C.女方1 寸免冠照片1 张。 出生证 出院如何办理:充满期待的10 个月终于到达尾声。宝宝即将分娩,准妈妈在入院的时候,医院会要求填写《出生医学证明自填单》,为即将到来的宝宝做好《出生医学证明》的准备。 自填单内容:父母姓名,身份证号码,民族,婴儿姓名,婴儿申报户口地址,母亲居住地址,床位号等。如果刚住院时还没想好宝宝的名字,可以先用小名代替。但在出院以前,一定要给宝宝取好大名,不然有些医院是不会发放《出生证》的 细节提醒: A.填写《出生医学证明自填单》一定要认真仔细,因为一经填写、打印,就不得更改。 B.收到《出生医学证明》后要认真核对。如发现有填写错误时,应及时向医院申请换发。《出生证》严禁涂改,一旦涂改,视为无效。
[责任编辑:董俊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2/25 10:01
02/25 10:01
02/25 10:01
02/25 10:01
02/24 08:28
02/26 08:30
02/25 09:54
02/25 09:54
02/25 09:55
02/25 09:54
02/25 10:01
02/26 08:09
02/26 08:27
02/26 08:22
02/25 07:49
02/25 11:03
02/25 09:53
02/25 09:11
02/26 08:23
02/26 08:23
02/26 08:23
02/26 08:23
02/25 08:21
02/26 08:10
02/25 09:32
02/25 09:32
02/25 09:32
02/25 09:32
02/25 09:32
02/26 08:08
凤凰亲子官方微信
播放数:6062465
播放数:2617342
播放数:1549715
播放数:830875
48小时点击排行老太为黑户儿童办理户口奔走12年未能解决|收养儿童|户口_新浪新闻
&&&&&&正文
老太为黑户儿童办理户口奔走12年未能解决
没有身份证、户口的“黑孩”,学习、就业、就医等方方面面均受到影响。
  在崇明妇联的一张学生表格上,其他的孩子姓名、身份证号码都一应俱全,而“黑孩”乐乐的却写着“无 没报上户口”。
  □晨报记者 邵丽蓉 祝 玲
  没有户口和身份证,在上海几乎寸步难行。然而就有这么一批孩子,外表看上去和普通孩子没什么两样,却因没有户口,从小到大都是“黑人”。
  不能落户的原因,是不能提供完整的收养材料。三个被采访的崇明孩子都有同样的经历――尚在襁褓中的弃婴,在路边被好心人收养。然而前几年的欢笑声还余音绕梁,“黑户”的阴霾却在不久后笼罩全家。
  从那一刻起,大人开始在信访办、县政府、县公安局、县民政局、县妇联各部门间来回奔走,却仍无法把孩子的身份“洗白”。
  “未来如何参加高考?毕业后如何找工作?”一提起将来,孩子和大人总是无限惆怅。
  “将来孩子如何结婚?该如何在社会中立足?”养父母们也开始后悔,当初是否不应该将孩子带回家?
  超越血缘的亲情,终因缺少一条维系的纽带而让整个家庭伤痕累累。
  崇明县妇联主席向记者转述某名镇干部的话:“活生生的一个孩子,有血有肉,怎么就成了 ‘黑人’了?”在她看来,无论怎样,孩子都是无罪的。她多次呼吁给孩子落户,让身世坎坷的孩子不要再受到二次伤害。
  “黑孩”:乐乐,15岁,为报户口奔走12年
  “要么手续造假,要么一直‘黑’着”
  崇明县陈家镇,已过花甲之年的陈阿婆撕下8月的最后几张日历,开始惆怅起来。“8月一过就要开学了,囡囡的户口还没落实,这可怎么办才好。”十几年来,自己为孩子的户口奔波,碰了一鼻子灰。而随着年岁越高,她越发怀疑自己十几年前将孩子捡回来是否错了。
  那是一个初夏的清晨,陈阿婆和往常一样吃好早饭,准备去农田干活。在离家门不远的乡村道路上,她发现路边有一堆花花绿绿的东西,凑近一看,竟然是个婴儿。陈阿婆赶紧将孩子抱起来,这时的宝宝还在熟睡中。
  陈阿婆将孩子抱回家,打开襁褓,发现是个小姑娘,小脸红扑扑的,很是可爱。她赶紧抱给儿媳妇看,这个小生命的到来,让原本死气沉沉的家一下活跃了起来。“儿子媳妇没有孩子,就把这个姑娘当成了自己的,取名乐乐,寓意快乐成长。”陈阿婆说。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谁也没有捅破这一切。直到有一天,孩子要上幼儿园了,需要身份证明,陈阿婆一家才紧张起来。他们到民政、公安等部门了解到办户口的所有手续,孩子的爸爸马不停蹄地往各部门跑,准备材料。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就在去办户口的当天,孩子爸爸出了车祸,离开了人世。孩子妈妈无法接受这个事实,面对没有血缘的女儿和年老的公婆,悲痛过后,她决定改嫁,离开了家。
  从此,陈阿婆和爱人将孩子抚养长大,没有人再提起户口的问题。“爷爷奶奶都是农民,文化程度都不高,也不知道找谁帮忙,事情就被拖延下来了。”在向记者诉说这些往事时,可能是已重复过很多次,15岁的乐乐能记住关于户口的每一个细节。
  小学和初中是义务教育,没有户口是没有影响的。现在着急了,是因为马上要中考了,老师说没有户口肯定不能考。她和奶奶一起找过镇信访、县政府、县信访办、县公安局、县民政局、县妇联、市政府信访办。叔叔阿姨态度都很好,镇信访办还一直安慰他们说,不要着急。可是户口就是办不下来。县公安局推到民政,民政推到信访,信访又推到公安,大家就这样推来推去。他们现在就差一份0到6岁的体检报告。
  采访完了,乐乐问记者:“阿姨,我现在都已经15岁了,要0到6岁的体检报告有什么用,小时候奶奶也不知道要去给我做体检啊?”乐乐有些急了。“要么违反规定,做一份假的体检证明,要么就这么一直‘黑’着。”
  说到此,15岁的乐乐眼泪开始打转。“如果不能中考,我今后怎么办,只能待在农村种地吗?”
  记者采访当天,适逢崇明妇联到崇明困难学生家中慰问。在妇联的一张崇明学生表格上,其他的孩子姓名、身份证号码都一应俱全,而乐乐的身份证一栏里却写着“无没报上户口”几个字。
  “黑孩”:小洁,16岁,为报户口奔走15年
  “去孤儿院就能办户口,去还是不去?这是个难题”
  得知去孤儿院可以为女儿办户口的消息,老韩全家沉默了。养了16年的女儿,怎舍得放走?但是女儿又说,只要有户口,让她做什么都愿意。
  老韩是崇明县陈家镇人,1999年夏日的一天,清晨5点半,做副食品生意的老韩夫妇在一家羊毛衫厂门口听到阵阵婴儿的哭声,上前看时发现是名弃婴。“当时孩子只有热水瓶大小,身上插着一张纸条,写着出生年月日。看着孩子可怜,老韩夫妻俩就先将孩子抱回了家。”
  两天后,老韩去派出所办了弃婴证,也找了证明人签字,当时以为认养手续就办妥了,没想到之后却会出现纠缠全家15年的户口问题。
  “一年后,我们开始给孩子办户口。没想到年年办,年年办不下来。”面对提问,老韩向记者诉说他16年来的办证奔波之苦。
  老韩说,他去过南门的公安局人口办,办不下来;又去了民政局,民政局说必须要公安局的图章,然后民政局才能敲章……现在材料仍卡在公安局,一年至少跑七八次。
  而问起办不下来的具体原因,老韩却说不清楚。“我们农村人又不懂政策……”老韩很糊涂,虽然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但却始终无能为力。
  如今眼看着小洁已经16岁,全家焦急的心情与日俱增。这件事关系着孩子的中考,甚至是未来的工作、婚姻,这一系列问题都是全家的梦魇,挥之不去。老韩说,最急的是今年,女儿没有户口不能中考,他跑公安、民政,才终于拿到了“户口正在办理中”的证明,孩子得以参加中考。因差了10分没考上理想的高中,落到中专,小洁心中十分难受。
  “得知不能中考,我和妈妈在校长办公室哭了很久。直到中考前一个星期,才知道可以考,很影响复习发挥,我成绩很好,一心想要考高中的。”说起中考发挥失常,小洁至今都郁郁寡欢。而现在,虽然能上学,可三年以后没户口,找工作又将是一道坎。“人大了,要户口的地方越来越多,学校办理入学、办学习卡都要公安局证明,我现在经常要忙着打证明。”
  “因为没户口,女儿小洁最近会偷偷跟她妈说,活在世上没意思,好几次想从楼上跳下去。”面对女儿的轻身念头,老韩夫妻俩万分焦虑。而更令老韩遗憾的是,他们始终不希望女儿知道自己是“非亲生”的事实。就因上小学时要登记户口,孩子七八岁时知道了真相,这对全家的打击很大。那段时间,全家都不开心。
  采访最后,话题再次回到最初的话题,老韩得知孩子去了孤儿院就可以办户口,但这意味着16年的养育之情生生隔断,去还是不去?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
  “黑孩”:小郁,17岁,为报户口奔走10年
  “毕业没户口,
  哪家单位会要我?”
  “这几年莫名其妙挺过来了,但明年毕业后,这一关又怎么过?”采访中,小郁不断重复着这句话。她呆呆地面对着记者的采访本,脸上没有丝毫表情。
  小郁,17岁,现就读于崇明县一所工读学校,学的是旅游服务专业。说起身世,她并不避讳。“我是几个月大的时候被养父母从垃圾桶捡回来的,当时父母没给我报户口,明年毕业了,没有户口哪家单位会要我?”
  据学校的老师介绍,小郁初中时就有行为偏差,养父母管不了,学校不愿意接收,于是初二时被送到了工读学校。一年365天,小郁的衣食住行都由工读学校负责,有专门的老师看管。一晃四年过去了,眼看明年就要实习毕业,她的户口问题成了她进入社会的“拦路虎”。
  小郁说,父母都是农村人,当年不懂办户口。等到上了小学才知道户口很重要。于是从那年开始,全家成了派出所、民政局的常客。补办收养证、重新找到证明人、然后在派出所、民政局还有信访办三地来回跑,但户口始终办不下来。
  “我也不知道问题卡在哪,只记得派出所说,政策不允许,没办法。”小郁说着眼眶就湿了。她给记者说了没有身份证的种种不便,买手机卡要借亲戚的身份证,不能买火车票,享受不到贫困生补助,没有社保卡,看病全价……“反正我和正常人不一样,想干什么都干不了。马上要实习了,办不了健康证怎么去宾馆做服务员?哪个单位会要我?学校不管我了,我该去哪里?”一连串的问题抛出,记者和老师都无言以对。
  小郁所在的工读学校沈老师表示,学校去年整理过一份一万多字的材料上报给县教育局,希望能解决小郁的户口问题,但始终没有结果。
  “黑孩”乐乐给记者发来的户籍登记所需材料清单
  一、复合审批表
  二、联合综合调查报告
  三、收养登记申请书及相关材料
  收养登记申请书及告知书
  收养人户口簿
  收养人身份证
  收养人婚姻状况证明
  收养人住房产权或租赁证明
  收养人健康证明
  收养人生育子女情况证明(包括婚生子女身份证,户口薄复印件)
  10岁及以上被收养人同意收养意愿书
  四、捡拾弃婴(儿童)报案证明及相关材料
  捡拾弃婴(儿童)报案证明
  事实抚养调查询问笔录
  捡拾人询问笔录(事实抚养与捡拾人为同一当事人免填)
  捡拾证明人询问笔录
  捡拾证明人户口簿(复印件)
  捡拾证明人身份证(复印件)
  捡拾证明人证言公证书
  五、捡拾弃婴(儿童情况证明)
  六、寻找弃婴(儿童)生父母公告及收据1寻亲公告2收据
  七、联合调查材料《上海市预防接种卡》及接种小白卡就医赁证 病历卡0-6岁健康体检记录 保险等相关材料就学凭证(入幼儿园登记表 入学学籍证明等)共同生活各时间段的合影照片相关单位(医院 学校)人员(医护人员 老师 当事人的情况证明)
  收养人当事人亲友 邻居 同事与被收养人共同生活情况证明
  收养人单位或村(居)委会证明
  八、其他材料
  ■上海市民政局婚姻管理处处长陈占彪:
  “一些通过民间收养的家庭试图以 ‘路边捡来的’ 为借口,将孩子‘合法化’。如果放松这类儿童的户籍政策,难免会让一些人钻法律的空子。”
  在上海市民政局婚姻管理处处长陈占彪看来,这些“黑孩子”的形成,可以看出目前收养问题面临的两个难点。
  第一是大量的收养需求得不到满足。陈占彪接受采访时表示,2008年-2012年的5年中,本市通过市儿童福利院办理的国内收养登记每年大约在25例左右,而近年来,在上海婚姻收养中心办理收养登记申请的国内家庭累计有1500多个,远远满足不了有收养需求的家庭。中国的收养率远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这其中有观念的问题、社会的问题,也有制度等各方面的问题。
  如今,有收养需求的家庭数字每年都在增长,这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普遍现象。由于儿童福利机构内的孩子数量有限,加之这些孩子大多是被生父母遗弃,遗弃的最主要原因一般都是因各种身体残疾,完全健康的孩子少之又少。每一个想要收养的家庭,都希望得到健康的孩子,所以,大多数家庭的收养意愿无法得到满足。
  第二是情与法的冲突。在传统中国社会,民间收养或民间过继十分普遍,而中国的收养法是1992年才颁布的,陈占彪表示,要用短短22年的法律去改变几千年的传统,短时间不可能实现。
  不过随着收养法的完善,市民法制意识的提高,陈占彪认为这种情况将逐步得到改善。“如果现在某个家庭多出一个孩子,村委会或是居委会应该会在第一时间掌握到相关情况,并规劝收养者通过法律途径正规收养。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先‘养’了再说。”陈占彪说。但同时,大量的历史遗留问题需要去直面,需要去解决。
  解决方案并非易事,虽然许多民间收养已构成了事实收养,但民间收养本身是违法的。陈占彪说,因为一些通过民间收养的却试图以“路边捡来的”为借口,将孩子“合法化”。如果放松这类儿童的户籍政策,难免会让一些人钻法律的空子。
  再比如很多人违反计划生育政策,明明是自己生的孩子却强说是收养来的弃婴,以此逃避罚款。有的则为享受福利政策,不是上海的户口,却通过上海亲戚收养,以获得上海户口等。现实中,也确实有这样的情况出现。
  因此在2008年,国家民政部等五部委下发《关于解决国内公民私自收养子女有关问题的通知》,正式将民间收养的最后一道门关上,要求从日开始,如果是弃婴,一律要送到公安部门,再由公安部门送到儿童福利院。
  将这些孩子送去儿童福利院,自然能令他们获得合法身份,但这就意味着这个孩子不可能再陪伴在养父母身边。养了十几年的孩子,都已有很深的感情,相信这些养父母就算会面临法律惩戒,也不会选择将孩子送离自己身边。
  ■崇明县妇联主席陈汇辉:
  “这是社会问题,这些感觉人生无望、没有工作、自暴自弃、有轻生念头的孩子长大后混迹于社会,一定会影响社会的稳定。无论如何,孩子是无辜的。”
  坐在记者面前的崇明县妇联主席陈汇辉一脸严肃,她完全是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去呼吁解决问题的。虽然她反复说,户口问题是个大问题,处理不好会影响到社会安定,呼吁有关部门能积极办理。
  陈汇辉虽然去年刚接手妇联工作,但一年间已接待了好几个前来寻求帮助的案例。据她所知,崇明有这样问题的家庭有很多。究其原因,主要是崇明县内一些收养家庭的文化层次较低,贫困家庭居多,法律意识不够。当然,她也提到社区组织提醒不及时,村干部工作不到位等问题。“如果一开始就盯着,向家庭宣讲政策,也就不会走到今天这一步。”
  而前来求助妇联的家长,大多是冲着“求学问题”,希望通过妇联的协调能让孩子参加中考、高考。“我们与教育、公安、民政部门都协调过,但是办户口涉及到收养手续是否合法,涉及户籍管理政策。
  “而根据现有政策,这些孩子的确不符合办户口的规定。”陈汇辉表示,各部门都努力过,但能力有限。“于是,作为妇联,我们能做的除了协调,只有安慰和心理辅导,防止有极端案例发生。”她告诉记者,的确有割腕自杀等一些极端案例发生。还有更多的孩子觉得自己反正不能参加中考,就干脆辍学的。
  陈汇辉说,从去年了解到这一情况以来,她通过各种渠道为孩子们呼吁,比如通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上报问题,在相关领导调研会上呼吁,甚至在这次8月份的妇联系统调研会上,市领导来基层听取建议,我作为妇联代表,就反映了这个问题,希望能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陈汇辉强调,这是社会问题,这些感觉人生无望、没有工作、自暴自弃、有轻生念头的孩子长大后混迹于社会,一定会影响社会的稳定。“无论如何,孩子是无辜的。”
  持这种观点的不止陈汇辉一人,提及这些“黑孩子”,县民政局相关科室负责人也有些激动。“孩子是无辜的,不能将上一代人的错误,让下一代人来承担。”这名负责人表示,这些未能上户口的孩子中,确实存在违法收养,比如明明是购买来的,却以弃婴的名义要报户口。如果政策一旦放开,可能会纵容一些违法收养,甚至是拐卖儿童的情况。
  但目前,崇明面临的问题是,很多孩子已长大,要面临高考、就业等很多现实问题,能否先解决孩子的户口问题,如果孩子父母有违法行为,再追究责任?而不是一刀切?
  但具体操作部门确实也有他们的苦衷。“并不是哪一个部门不给他们办,而是政策卡在哪里,难以突破。”崇明县宣传部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曾经是放过一批(类似儿童的户籍),目前只能再等等,政策一旦允许,我们肯定会解决这些孩子的问题。”
  对此,上海市公安局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表示:公安只是政策执行部门,也是依法办事。
  “目前,市相关部门已注意到这一问题,200名孩子只是崇明的数据,全市应该更多。”采访的最后,陈占彪透露了一个好消息,“去年8月,市民政局和市公安局对全市的情况进行了摸底,发现积累的这类问题很多,全市数据还在统计,目前已在探讨逐步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
  无论如何,对这些孩子而言,他们还是有希望的。
(原标题:民间收养遇法律困局,崇明近200名“黑孩子”该何去何从)
文章关键词: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4网吧证件解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