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校教师给学校的建议队伍的意见和建议怎样写

长宁区基础教育机构信息公开
关于上海市开元学校六年发展规划的修改与调整的建议
发表日期:
(来自单位:开元学校)
上海市开元学校六年发展规划(08.12)于二○○三年一月制定并开始实施,在过去的三年中全校师生紧紧围绕发展规划所确定目标,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富有成效地推进规划的实施,取得了显著的办学效益。由于社会政治、经济及教育事业迅猛发展,以及社会、家长、学生对教育需求的日益增长,原来发展规划所确定的目标、项目包括结构等均显得滞后与不足,加之在前三年实施规划亦存在这样与那样的缺失。故现对学校六年发展规划“2006年—2008年”三年段的规划提出与修改、调整建议,请学校教代会审议。
修改、调整规划的框架结构
1、学校定位
①办学目标(三年发展目标及基本内容)&&&&&& 
②办学思想&&&&&&&&&&&&&&&&&&&&& 
③育人目标&&&&&&&&&&&&&&&&&&&&&&&&&&&&&&&&&&&& 
④学校精神(校训、校风、教风、学风)
2、上海市素质教育实施学校的实验项目学校总课题的确定
①实验项目再认定
②学校科研总课题的确定
3、优化师资的有效机制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准
①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目标
②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措施
4、优化德育资源探索“树魂、立根、学做人”的德育新模式
①德育工作目标
②德育工作措施
5、优化课程设置打造系列化校本课程精品
①课程建设目标
②课程建设措施
6、优化教学环境促进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
①教学改革目标
②教学改革措施
7、优化管理过程健全务实高效的管理机制
①管理改革的目标
②管理改革的措施
8、规划的修改、调整过程及检测与期望目标
&&& ①规划的修改、调整
②实施规划的检测
③规划的期望目标
一、学校的定位:办学目标、办学思想、育人目标、开元精神
1、办学目标:
具有创新务实精神地推进素质教育,把学校办成设施先进,环境优雅,教师素养好,学生素质高,社会声誉强的高质量、具特色、有影响的实验性九年一贯制学校。
2、办学思想:
坚持学校“以学生发展为本,落实三全”的办学思想。教育是崇高的社会公益事业,学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学校的全部工作坚持把教育的公益性放在首位。以学生发展为本,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切实关怀每一位学生,给予每一位学生以充分的选择机会和发展空间,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享受成功;全面实施与推进素质教育,让每一位学生德、智、体、美诸方面素质获得和谐发展。使学生的脑力与体力,做人与做事,继承与创新,学习与实践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3、育人目标:
学校的育人目标即学生发展目标,这是学校新一轮发展战略目标的核心。我们提出学生的发展目标是个性发展,素质全面的中小学生。应当体现“基础扎实、全面;个性明显、良好;全面提高与分层发展相统一”的特征。
“基础扎实、全面”。是指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基础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基础。构建学生发展的基础可以包括四个方面:即以学科知识新发展为核心的“新知识基础”;以学科实验,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技能基础”;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核心的“创新基础”;以基本的理想信念、态度、情感、价值观构成的良好的“个性心理基础”。
&“个性明显、良好”。是指学生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和积极人生态度;有积极的自我意识和适度的情绪调控制能力;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社会交往能力,能与他人和睦相处;有健康的心理良好的人格、兴趣、爱好、特长明显。
“全面提高与分层发展相统一”。“全面提高”是指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全体学生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分层发展”是指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的原则,努力促进基础暂时较差的学生在打下良好基础的同时获得较高水平的发展;促进基础较好的学生获得更快、更高水平的发展。最终使全体学生共同感受成功的愉悦。
4、学校精神:
①校训:开元至诚固本修德
②校风:务实从严创新求效
③教风:崇德格高博学业精
④学风:善思勤学惜时自主
二、素质教育实验学校的实验项目与学校课题的确定
1、实验项目的再认定
①初中小班化教育的实验。(包括小学)
②双语教育实验基地。
③三位一体德育工作格局的构建。
④小学游泳项目学生与普通学生的比较分析。
⑤初中管乐班学生与普通班学生的比较分析。
⑥教师职业生涯与专业发展的研究与实验。
⑦新课程标准下的学习质量与减负增益。
2、学校总课题的确定
& 《一贯制学校实施“国学教育”的实践研究》
三、优化师资的有效机制,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准
高素质师资队伍是学校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构建优化师资的有效机制,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准是建设素质教育实验学校的关键性目标,是落实“以学生发展为本,落实三全”的办学思想的策略之一,是学校党政领导的第一责任。学校要在“人事制度、分配制度”“中层机构设置”等改革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构建优化师资的有效机制。加强不同年龄结构教师队伍建设;重点培养青年教师和校、区、市名师队伍的专业发展;加强师德建设,指导全体教师制定个人教育职业生涯自主发展规划。把教师自主发展的潜能转化为现实的师德、师智、师能、师表、师体,切实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准。
1、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目标
①师资队伍建设总目标
建设一支“双高”(高素质、高水平)数量足够、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形成一支有一定影响的校级、区级、市级优秀教师梯队。其中校级骨干教师25--30名,区级骨干教师3--5名,市级骨干教师1--2& 名。要涌现出一批在推进二期课改、使用新教材上。在课程、教学、德育、科研、科技、艺术、体育等方面有专长的特色教师。
年龄结构:教师平均年龄37岁以下。
性别结构:男女教师比例力争达到3:7。
学历结构:全部具有大学本科学历,其中15%达到研究生水平(包括研究生课程班)。
职称结构:高级职务(包括预备期高级教师)比例达到20%,中级职务比例达到60%以上。
身体健康:全体教师身体健康的年度检查新发病率不超过5%。
培训达标:完成在职具有教师职务的各类教师(干部)的全员职务培训(干训)任务。且达到上级规定的学时和相应的学分,培训率100%。15%教师具有双语教师资格证书。
②教师专业发展统一性目标
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善于合作、服务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与人格特征。
具有广泛深厚的文化素养、扎实系统精深的学科专业基础、全面准确的教育科学知识和心理科学知识。
具有教育教学基本功和履行相应级别教师职务的教育教学能力。积极参与课程与教材改革。掌握并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与方法。
具有较强的教育科研意识和从事教育教学研究能力。
③教师专业发展分层目标
合格教师。对象:见习期新教师。完成优秀大学生到合格教师的转变。基本熟悉本校教育教学常规工作。热爱教育、热爱学校、热爱学生、有教育责任感。
成熟教师。对象:教龄2—6年的青年教师。完成合格教师到成熟教师的转变。掌握初中或小学各年级教材内容和教学要求。学科专业知识扎实,能用心理学、教育学的基础理论来指导教育、教学实践。已有带班经验。
骨干教师。对象:7—12年的青年教师。完成成熟教师到骨干教师的转变。学科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形成自己风格。教育、教学实绩明显。有较强的教科研能力和相应的研究成果;有较强的带教青年教师的能力,被带教者成长过程迅速。工作十年后能评为中学高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
区、市名教师。对象:12—25年的优秀中青年教师。完成骨干教师到区、市级名师的转变。形成自我的有影响的学科教育特色。有拓展型课程校本教材或探究型课程的课题研究。优良的教科研成果得到推广。在区内外有一定知名度。部分教师成为特级教师;市、区导师;市、区名教师、学科带头人等。
资深教师。对象:教龄26年以上的中老年教师。完成教育教学经验的积累。指导青年教师成长。教学思想和教学风格在青年教师身上得到延续。能留下一批宝贵的资料(如课堂教学实录、优秀教案、教育、教学著作论文、总结、回忆录等)。
2、师资队伍建设措施
①加强师德建设
在认真贯彻市、区和学校教师师德风范的基础上,加强党建工作和师德建设。以“开元学校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会”为载体,探索现代化教育视野下师德教育新机制、新内容、新方法。引导广大教师认同、内化“行知教育”理念。实现“三个转变”:把师德建设作为自身专业发展的需要,由被动接受转达变为主动投入;把师德建设作为自身道德情感的建设。由他律转变为自律;把师德建设作为提升教书育人的修炼,由知识本位的“经师”转变为以人为本的“人师”。
②完善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机制
以“人力资源开发处”“质量评估处”“教育运行处”为基本单位,引入市、区专家及有关单位,建立“学校教师职业生涯专业发展领导小组”。评估学校师资发展状况;总结、推广、弘扬教师专业发展的先进思想和成功经验;制定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划与实施方案;对学校师资建设提供政策咨询建议;对教师的培训工作提供渠道、平台及指导。
继续发挥“质量评估处”的职能。聘请知名人士、教育专家、家长指导学校学科建设,名师培养;指导学校德育机制的构建,班主任队伍和校园文化的建设;指导学校依法行政、依法办学及管理。
完善干部队伍、骨干教师的选拔、培养、管理、考核机制与全员培训制度,建立并实施
《开元学校中层干部民主推荐、竞聘上岗考核的聘任制度》
《开元学校师资培训工作条例》
《开元学校骨干教师管理与考核办法》
《开元学校骨干教师选拔培养暂行办法》
《开元学校教研组长、年级组长考核条例》
《开元学校导师制(带教)试行办法》
③建设教师专业发展平台
充分运用华师大继续教育学院与学校合作项目,聘请教育专家开设各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专题系列讲座,拓展教师视野,提升教师理论水平。
继续实施“合同带教”“师徒带教”“导师带教”制度,拓宽学校原有关于教师参加各类培训的政策导向,鼓励支持教师参加各类学习培训。
建设教师英语、双语、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教科研能力,班主任工作等校本培训课程。
继续开发自主拓展型课程设计与校本教材。继续开发探究型课程的培训课程与课题设计,满足教师专业发展需要。
④建设教学研究平台
完善与发展在校本研修基地的建设,有计划地实施以课例、案例为载体的校本行动研究。
继续实施在“公共教案”的集体备课基础下的“个性教案”的做法,加强学科资源库的建设。
积极运用信息技术开展说课、评课和“共性&&& 个性”备课平台,为教师进行反思性教学实践提供保证。
尝试实行“教学公开课”的招投标与自报相结合的办法,大力提倡“推门课”。
大力提倡案例设计、说课、课堂教学、课件与网页制作、教师基本功交流与评比活动。
⑤建设校本科研平台
确立引领学校教育、教学及管理工作的统领性教育科学研究课题,带领学校的教科研的研究方向、水平等。
继续实行和加强学校在教科研方面的政策的贯彻和研究,完善政策导向。
积极开展校、区、市级教科研成果(论文、课题)交流活动,推广优秀教科研成果。鼓励和支持教师著书立说。
《开元报》每季度可以专辟教研与科研专刊。建设学校教研和科研网站。
⑥建设校本课程平台
积极开展自主拓展性课程校本教材建设,鼓励和支持教师自编教材,在施教若干年的基础上进行修改,争取每年有4--5本比较成熟的校本教材。
继续开展探究性课程的实践,要不断总结和评选优秀的探究性课程的课题研究成果,评选探究性课程优秀的指导教师。
进一步完善学校对自主拓展性课程、探究型课程的管理制度。继续开展“初中小班化教学”的实验,研究小学小班化教学的方法。继续推进双语教学的实验。
⑦加强骨干、名师队伍建设
确立骨干、名师梯队培养目标,建立一支由校级、区级、市级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等名师队伍。达到年龄结构、比例适当、学科结构均衡、专业技术结构职称合理、层次明晰的梯队。(每个年级有领军人物,每个学科有把关教师)
创设骨干、名师成长的平台,拓宽其潜能发展的各种渠道。
主动承担市、区、片、校教育教学研究和教科研活动。
积极参与市、区、片、校各类工作室的研究项目。
力争举办市、区级以上的专题研讨活动,介绍经验,展示特色,扩大影响,提升知名度。
构建强有力的骨干、名师发展支持系统
为骨干、名师提供导师、专家的支持。实行专业引领,导师带教。
提供校本培训、外出学习取经、高层次学历进修、出国培训等综合素质的培训支持。
提供学术津贴、图书津贴、科研经费、培训经费、著书补贴等经费支持。
建立教师个人职业生涯专业发展规划分层制度
《教师个人职业生涯专业发展规划》
《骨干教师发展性评价制度》
《名师梯队管理条例》
《教师身体分层年检制度》
四、优化德育资源,探索学校“树魂、立根、学做人”的德育工作新模式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加强与改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以“树理想信念之魂,立民族精神之根”为德育根本任务,以落实、实施《二纲》即《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为抓手,坚持把握好学校德育基础性、长期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1、学校德育工作的目标
①优化校内外德育资源,重点建设以“开元至诚,固本修德”为旨归的《开元德育课程》。
②健全、完善学生自主管理制度,形成“开元六自”德育特色。
③构建隐性德育——学校校园文化建设。
④完善实施学生发展性德育评价,充分发挥学生成长手册的作用。
⑤建设全员德育队伍,健全全员、全程、全覆盖德育工作机制。
2、学校德育工作措施
①建设以“开元至诚,固本修德”为旨归的《开元德育课程》从三个方面着手进行。
学校——政治课、党团活动、团队活动、社团活动、心理教育、心理咨询、学生自主管理、行为规范实践、专题教育活动、校班会、校园文化建设。
社区——街道、居委会、关协、社会实践点、社会服务点。
家庭——家庭教育成功经验、家庭教育失败教训、家长学校教程、校、年级、班级三级家委会。
②德育课程中学生行为规范课程建设从系列化教育内容与训练方法相结合。
其中包括:良好的学习方式和习惯教育、日常行为规范指导、礼仪交往、社团活动、社会实践、心理健康、自主管理、校园文化、网络道德等。
③依据《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结合学校有关学科课程相关内容和学校校本课程内容建设本校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课程》。
④依据《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结合学校有关学科课程相关内容和学校校本课程内容建设本校以“关爱生命”为主要内容的《生命教育课程》。
⑤继续完善以学生为主体,教职工为主导,以参与学校管理为主线,以“六自”为内容的学生自主管理制度。其中“六自”是自尊、自信、自理、自律、自强、自省。管理制度包含:校园管理、班级管理、停车管理、用餐管理、午间休息管理等。
⑥以师生为主体,以校园为时空,以校园活动为载体,以校园主体意识为特征,以育人为目的,构建校园文化建设框架主要涉及方面:
学校办学理念,学校精神。
教师整体形象:师德、师智、师能、师表、师体。
学生日常行为习惯
学校重大主题教育活动。
校园环境布置、建筑美化设计、人文景观、社团活动。
⑦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心理咨询室及心理教师,在个体、团体教育、咨询的基础上建立校园心理网站,开设“悄悄话”“心理互助”聊天室或“话吧”。
⑧结合学生成长记录手册的使用,实施、完善学生发展性德育评价。从道德品质、学习能力、交流合作、情感态度、身体素质、审美情趣、劳动实践等方面确立评价的内容与标准,编制本校学生德育评价方案。
⑨完善德育工作者的岗位培训、考核与奖励办法。
五、优化课程设置,打造系列化校本课程精品
课程是教育的核心,是学校实施教育、教学的“蓝本”,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
1、学校课程设置目标
①继续构建初中课程方案。着眼于基础型课程的优化和整合,拓展型课程的丰富与提升,探究型课程的普及与提高。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探究型课程的总课时比为:基础型课程85%,拓展型课程12%,探究型课程3%。
②优化课程资源,大力建设校本教材,在目前德育校本教材等建设已取得一定进展的前提下,大力研发校本课程、校本教材。
2、学校课程设置的措施
①优化与整合基础型课程,首先要面向全体学生,开好、开足各学习领域体现共同基础要求的学科课程。
②丰富与提升拓展型课程,首先是筛选和优化已开设的40几门拓展课,重点加强德育课程系列和学科拓展型课程。
③普及与提高探究型课程,要在扩大探究型课程开设的班级的同时提高课程的质量。
④校本课程、教材的研发可以几方面着手。
双语教育校本教材。
劳技教育校本教材心理教育、咨询校本教材。
音乐(管乐)教育校本教材。
美术(版画)教育校本教材。
体育(游泳、击剑、羽毛球)教育校本教材。
拓展型、探究型课程教材研发,如“国学”“珠算”等。
⑤建立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学校课程开发的激励机制。
六、优化教学环境,提高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
课堂教学是实现学校教育、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和方式。聚焦课堂,关注40分钟,优化教学环境,树立正确的教学观,促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全面发展。
1、学校教学改革目标
①优化、整合教学环境,把握课堂教学底线,保证课堂教学质量,拒绝不合格课。
②培育与扶植学科特色。
③继续完善《初中学科创新型教学模式实践与研究》课堂教学策略和模式,开展改善学生学习方式和教育创新的研究。
④构建数字化校园。加强学校信息技术管理水平与师资队伍建设。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加大在信息技术上的投入。
2、学校教学改革措施
①3年内建成集学校管理、教育、教学、服务为一体联接校内外数字化网络。有可靠的数字化硬件技术支撑。建成学校网站。
②开发、利用、整合教学资源,建立学校教学信息资源库。库源内容:(教案、试题、课题、论文、网站、素材等)
③培育建设特色学科
充分发挥专业培训机构的作用,推进英语、双语特色学科的建设。进一步营造英语学习氛围。提倡校园英语、教室英语、办公英语和组室英语。在课堂教学、校本课程、校园氛围三个教学交点上做好文章。
充分发挥数学高级教师群体和骨干教师的作用,加强与市区特级教师、专家联系,向市区内优秀组室学习,注重优秀教师引领下的数学特色学科建设。
积极推进以击剑、游泳、羽毛球为特色的体育学科特色。“培”“聘”“引”“转”多管齐下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的体育教师队伍。
发展科技教育引领下的劳技教育特色。
④培育建设特色教育项目
体育类:击剑、游泳。
艺术类;音乐、合唱、版画。
⑤坚持规范与创新相统一,加强与改革教学管理。三年中全面修订学校各类教学规章制度。鼓励教师教学创新,重建学校教学质量保障机制。
⑥在科研课题《初中学科创新型教学模式实践与研究》中构建的各科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在学生基础知识水平的掌握程度,学习方式、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等方面进行专题研究,全面促进与提高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
七、优化管理过程,健全务实、和谐、高效的管理机制
学校进一步实行校长负责制,坚持“人本”“文本”的管理思想,构建“开元精神”探索务实、和谐、高效的学校管理机制。
1、学校管理改革目标
①继续实行学校和谐发展的内部管理方案,完善和优化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
②制定由内控与外控相结合的质量管理手册。
③继续推进学校各级干部的选拔、推荐、竞聘、培养与使用的改革措施。
2、学校管理改革的措施
①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巩固和扩大“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果,加强党建工作,加强干部队伍,党员队伍,教职工队伍建设。
②从学校精神,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等精神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校园环境等物质文化建设;学校质量管理等制度文化建设,学校人事分配等人文建设四方面入手,形成学校管理机制。
③深化小学部管理职能,给予小学部更大的管理权限。重点配备好小学部干部与师资。
④制定学校民主管理制度;完善校务公开制度。
⑤完善学校管理的专家咨询制度。进一步明确和确定质量评估处的职责范围,充分运用外控机制管理学校。
⑥完善学校管理的“发展性督导评估”的自我评价制度。
⑦结合学校校园网工程建设,制定操作规范和管理标准。
⑧后勤保障在三化(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上形成学校管理模式。
八、规划的修改、调整过程、检测及期望目标
1、规划的修改、调整过程。
①修改、调整规划的前期阶段
自2004年起,学校面对区域教育、学校发展等情况,就着手思考修改、调整规划。
②规划修改、调整的项目与全体教职工共同参与的阶段。
2004年起,学校广泛地组织干部与教职工学习全国市、区教育工作会议精神,邀请市、区教育督导室领导,市区教研室领导来校作二期课改的辅导报告。结合学校承担诸多实验、试点项目和第二批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就学校发展需整改的项目,使规划的修改、调整有了很好的群众基础。
③修改、调整规划,几经讨论,不断完善阶段。
2006年初,学校在广泛听取上级相关部门意见与广大教职工的建议的基础上,完成修改稿,并经学校教代会审议原则通过。
④修改、调整规划的过程就是一个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实践改革,发展内涵的过程。
2004年起,学校在原来办学实践的过程中,继续在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方面,三类课程设置方面,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机构设置,干部竞聘上岗方面,德育实效方面,教程改革方面,硬件建设方面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方面有了较大的改革。特别是在区召开加强初中校建设的专题会议后,极大地推进了修改、调整规划的进程。
2、实施调整规划的检测
①学校将系统地建立从修改调整规划的目标到组织实施,保证规划切实落实的制度。修订自评指标体系,突出年度完成目标。
②聘请高校、科研单位,市、区督导室、专家、社区、家长代表等组成学校实施规划的指导组,定期指导、评估、检测规划实施的状况。
③在三年实施规划过程中,每年进行专项小结,写出专题报告,以保证在各阶段达到规划提出的目标。
3、新规划的期望目标
①修改、调整并开始实施规划阶段&&&&&& 06.12
目标:通过规划评审,启动规划的实施与项目改革,年度规划实施的自评。
②实施规划的中期阶段&&& 07.12
完成市、区级科研课题。
构建新一轮学校三类课程设置,完成一批校本教材。
“三位一体”德育工作模式初具规模。
形成优秀教师群体,形成在师德、师智、师能、师表、师体五方面的综合评价,促使教师素质再上台阶。
完成学校在二期课改、初中小班化、双语教学等方而的试点工作。
做好素质教育实验学校的实验及辐射作用。
科学、高效、自主、和谐的学校管理行动机制形成。
&&& 在二期课改背景下的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有明显提升。
③达到规划的总目标&&&& 08.12
通过验收,学校确保达标,并启动新一轮规划及改革项目。
为了真正办成上海市素质教育实验学校,开元学校全体师生大力发扬“开元至诚,固本修德”的优良传统,大力弘扬“开元精神”,紧密团结,放眼未来,着手眼前,夯实基础,立足本职,不作秀,不张扬,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素质教育,深信目标一定能实现。
&&&&&&&&&&&&&&&&&&&&&&&&&&&&&&&&&&&& 二○○六年元月
相关主题:58cv网址导航薄弱学校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分析与策略建议——基于吉林省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现状的调查研究--《现代教育科学》2012年12期
薄弱学校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分析与策略建议——基于吉林省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现状的调查研究
【摘要】:义务教育全面普及后,均衡发展已成为其战略性任务。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进程中,薄弱学校的改造成为抬高底部的重大工程。其中,教师资源配置不均衡又成为了主要制约瓶颈。加强薄弱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关涉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战略性任务的实现。调研组通过对吉林省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现状的调查研究,对薄弱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五个维度的分析,给出了策略及建议。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基金】:
【分类号】:G635.1【正文快照】:
2010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首要保障措施。日,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日,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建国以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刘丹;;[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年04期
田汉族;;[J];教师教育研究;2011年01期
张源源;邬志辉;;[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蔡明兰;;[J];教育研究;2011年02期
廖全明;张莉;;[J];现代教育管理;2011年05期
温家宝;;[J];中国农村教育;2011年10期
刘小强;王德清;;[J];外国教育研究;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沈祖芸;[N];中国教育报;2012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吴林梅;李建辉;;[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11期
谷朝众;;[J];河南教育(中旬);2012年02期
郝再富;吴果;;[J];继续教育;2012年01期
李玉栋;潘文煜;;[J];继续教育研究;2012年07期
郭喜永;;[J];现代教育科学;2012年04期
向华;;[J];教学与管理;2011年15期
刘瑞霞;;[J];教育探究;2012年01期
赵占臣;;[J];理论导刊;2012年07期
熊才平;何向阳;吴瑞华;;[J];教育研究;2012年06期
吴庆国;;[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0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唐智彬;[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方萌;[D];南昌大学;2011年
武卫琴;[D];山西师范大学;2012年
刘丹阳;[D];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
姜盛祥;[D];西南大学;2012年
张慧;[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李石;[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马月成;[D];云南大学;2012年
朱晶晶;[D];西南大学;2012年
李琳;[D];南昌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黄崴,孟卫青;[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06期
王建磐;[J];教师教育研究;2004年05期
马焕灵;景方瑞;;[J];教师教育研究;2009年02期
马云献;;[J];管理科学文摘;2006年07期
李雪垠;;[J];基础教育参考;2006年02期
罗志华;;[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7年03期
鲍传友;西胜男;;[J];教育研究;2010年01期
李江辉;李化树;;[J];辽宁教育研究;2008年11期
庞丽娟;;[J];民主;2006年04期
李士安;;[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胡连荣;[N];中国人口报;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杨志伟;;[J];黑河教育;2009年04期
何伟;;[J];湖北教育(教育教学);2010年01期
李胜利;王运锋;唐文博;;[J];河北教育(综合版);2008年12期
王和山;;[J];中国财政;2010年20期
霍健康;;[J];贵州教育;2006年17期
屈广才;李合胜;乔宝良;;[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年30期
韩凤德;;[J];吉林教育;2006年03期
唐文博;;[J];河北教育(综合版);2007年01期
李志刚;;[J];基础教育参考;2010年02期
金燕;;[J];教育发展研究;2006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蒋卫山;;[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薛宝库;;[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蒋卫山;;[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江苏卷)[C];2010年
姚期;;[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A];中国德育的重大改革: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十年报告[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文集(第五卷)][C];1998年
聂思林;;[A];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第6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07年翻译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肖玉华;;[A];中国德育的重大改革: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十年报告[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文集(第五卷)][C];1998年
邱兵贵;;[A];现代地理科学与贵州社会经济[C];2009年
刘杰;;[A];中华预防医学会儿少卫生分会第六届全国学术交流会、中国健康教育协会学校分会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孙学策;;[A];中国德育的重大改革: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十年报告[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文集(第五卷)][C];199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宏亮;[N];太原日报;2007年
王晖;[N];河南日报;2008年
卢好亮 通讯员
学源;[N];周口日报;2008年
郭伟;[N];河北日报;2007年
周承雪 实习生
王文慧;[N];北海日报;2008年
省政协教育公平调研组;[N];协商新报;2007年
孙鹏飞;[N];平顶山日报;2008年
本报记者 顾威;[N];工人日报;2006年
;[N];贵州政协报;2007年
赵凤华?常丽君;[N];科技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罗刚;[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郑洋;[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李林芳;[D];西南大学;2012年
李琳;[D];南昌大学;2012年
刘上梅;[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王志丽;[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朱德民;[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李勇;[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陶树生;[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刘大兰;[D];南昌大学;2008年
吴琰;[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