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了一个夏天的东北大米 转基因不招虫是不是转基因

金龙鱼大米怎么不生虫?是不是转基因的啊?_百度知道
金龙鱼大米怎么不生虫?是不是转基因的啊?
位分的金龙鱼大米 过了一个夏天居然不生虫 是不是转基因的啊 还有面是不是也是转基因
的,其实其产品中混有转基因产品,金龙鱼就会拿非转基因来忽悠大众
其他类似问题
金龙鱼大米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当前位置:
菲律宾转基因大米将合法 首个吃螃蟹国家
&&&&&&&&&&
  菲律宾在转基因米上“放卫星”
  转基因大米即将在菲律宾取得合法的“准生证”,在旷日持久的“转基因主食”是否适合人类长期食用这一问题的争论上,菲律宾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国家。
  转基因大米即将在菲律宾取得合法的“准生证”,在旷日持久的“转基因主食”是否适合人类长期食用这一问题上,菲律宾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国家,不管未来世界是不是一个被转基因食品覆盖的世界,菲律宾的这一选择,已注定成为被关注的焦点。
  程序正义
  尼古拉斯?凯奇主演的《战争之王》中,有一段细思恐极的对白。当他走进那个非洲小国总统为他准备的单间时,两个拥有黑色巧克力般柔顺丝滑皮肤的模特,正在榻上等他。他问,你们做这事,怎么不给客人戴避孕套,难道你们就不怕艾滋病吗?其中一个模特惨然一笑曰,生活于此,朝不保夕,又何苦去担心那要许多年后才会发病的艾滋呢?
  慌不择路,饥不择食,在真正没有食物的那几年,观音土可以不经过任何检验就摆上餐桌,并用被许多人用生命证实,这种白色黏土不适合人类的肠胃和性命。但在一个全民减肥的年代,任何被放在人们餐桌上的食品,都会被放大镜甚至显微镜仔细观察,跑在机器和舞在广场的人们,对食品安全的认真程度,堪比计算工资。
  也正因为如此,转基因食品自诞生之日起,就必将时刻生存在风口浪尖之上。从1983年世界上最早的转基因作物(烟草)诞生,到美国孟山都公司研制的延熟保鲜转基因西红柿1994年在美国批准上市,转基因作物用了11年,就走进了大众的嘴里,而从1994年到现在,也不到20年,菲律宾即将批准大范围种植转基因大米。与之可以对比的是,根据贾雷德?雷蒙德《枪炮、钢铁和病菌》一书中所引研究资料表明,印第安人把只有7厘米大小的美洲玉蜀黍培育成玉米,用了1400年的时间。
  菲律宾农业部生物科技项目协调官安东尼奥?阿方索11月5日表示,菲律宾已经完成了转基因大米的稻田试验,现在即将进行安全试验。虽然有一块试验田今年8月遭到人为破坏,但最终能够完成试验。国际水稻研究所副所长阿齐姆?杜伯曼表示,由于审批过程长短不一,最少需要两到三年的时间才能获得批准,将“黄金大米”的种子发到农民手中。一切都在计划当中,许多重要的研发工作已经完成。杜伯曼说,中国正在研究抗虫害转基因大米,但现在还不知道何时才能实现商业化。
  目前,全球还没有一个国家官方批准转基因大米上市。菲律宾研究人员的热情表白,无疑给许多国家的转基因研究人员和贩卖者打上了鸡血。其实除开那种猪吃了三个月没事所以人就可以吃的搞笑新闻之外,全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人对转基因食品的态度可谓是真诚而严谨的。
  姑且不论转基因食品是否对人的身体健康会造成危害,作为一项重要的科研成果,其研究、实验过程是否按照相关法律向公众展示,其推广行为是否符合文明社会的主流标准,其生产销售过程是否公开透明,这些程序上的硬性指标是否得到有效的尊重,都是判断转基因食品是否可以最终入住人类肠胃的标准。
  各国举措
  2013年美国FDA(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公布了转基因作物作为食物的政策,该政策规定,转基因植物新品种及其产品,不需由FDA作市场前评价,除非它引起新的安全性问题。2000年4月,美国国会科学委员会下属的基础研究委员会在调查报告中坚持认为,没有科学的证据之前不能将转基因食品作为一个新的食品级别。
  而自“星联玉米事件”爆发之后,美国的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遭到重创,这使得政府必须采取谨慎的态度。星联玉米是 1998 年美国环保局批准商业化生产的转苏云金杆菌杀虫蛋白基因的玉米。当时批准可用作动物性饲料,不是用于人食用,因为它对人体有过敏,可能产生皮疹、腹泻。但是,2000 年 9 月在市场上 30 多种玉米食品当中发现了这种玉米的蛋白质成分,所以美国政府下令把所有的这种转基因玉米收回。美国FDA在 2001年1月出台的转基因食品管理草案规定,来源于植物且被用于人类或动物的转基因食品在进入市场之前至少120天,生物工程制造商必须向FDA 提出申请,并提供此类食品的相关资料,以确认此类食品与相应的传统产品相比具有等同的安全性。
  FDA还计划增加这些食品审批的透明度,并发布草案指导如何对转基因食品进行标注。FDA将在标签中使用“来源于生物工程的”和“生物工程改造过的”等字样,而不用“GMO”(基因改造生物)、“非GMO ”、“GM”等字样。今年1月7日美国政府对转基因玉米的种植颁布了限令,以防止害虫对转基因玉米中毒素形成抗药性。美国环境保护局限令美国大部分玉米产区的农场主应至少种植20%的传统玉米,在同时种植玉米和棉花的地区,传统玉米要达到50%。
  欧盟对转基因食品持反对态度,1998年提出转基因技术安全性之后,其反对态度更加强硬。它们对转基因技术培育的农作物、家畜以及再加工食品加以抵制,尤其对美国的转基因玉米已终止了进口。
  欧盟有两项法律用于管理转基因生物,一项是欧盟理事90会/220令,于1990年4月颁布实施,该法令中规定了转基因生物的批准程序。另一项是日批准的《新食品法》,该法规定,如果经基因工程修饰使得新食品或食品成分不再等同于已经上市的食品,则应对该基因工程食品加贴特殊标签,据该法规,所有含有可以检测到的GM成分(DNA或蛋白质)的食品都必须加贴标签;同时规定如果转基因食品不符合实质等同性原则,即使测不到最终产品中所含有的GM成分,也必须对该产品加贴标签。
  俄罗斯作为世界科技大国(包括生物科技),在转基因作物问题上却呈现出了另一种状态。农业在俄罗斯国家经济当中一向所占比重不大,虽然多年进口粮食(多为工业用粮和饲料粮)的局面尚未根本改观,但农业的压力似乎并不十分紧迫。
  例如由于人们生活中习惯了“糖煮水果”这道饭后甜点,俄罗斯的苹果改良一直进展不大。马铃薯在俄罗斯历来享有“第二面包”之称,也许正是因为其太重要了,所以俄罗斯不仅至今对转基因马铃薯表示质疑,而且也未允许任何转基因作物的商业化种植。
  日本对转基因作物实行严格管理和慎重对待。根据“Angus Keid Group”发布的调查,82%的日本消费者对转基因作物持否定态度。2006年8月,日本禁止进口美国转基因大米。不过现代生物技术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已经比较普遍。为保证农业转基因生物 (GMO)的环境安全,农林水产省(MAPP)在1989年发布了农业转基因生物环境安全评价指南,该指南指导从事GMO工作的申请人对GMO进行潜在环境风险评估。
  如果农林水产省认同其评价结果,将批准申请人进行田间试验。在日本第一例通过环境安全评价的是转基因抗病毒番茄,十多年来,已经有60例转基因植物通过农林水产省的环境安全评价,这些转基因植物是由日本公司、研究机构及国外公司研究和开发的。目前,日本只批准了转基因康乃馨的商品化种植。
  如果要用阴谋论来判断,这些超级或者准超级大国们如此谨慎地对待转基因食品,除了利益集团的争斗以外,是不是还有人性对未来的不确定。袁隆平说,必须用两代人的时间,来判断转基因大米的安全性。这是一个负责任的说法,作为转基因粮食,无论一个研究者你自己吃多久,或者你给你的猪吃多久,都不能判定这种粮食就可以给人类永久吃下去。给人吃的粮食,必须经过时间、科学、良心、法律的多重审核,才能最终端上全人类的餐桌。这是一种程序上的正义,如果经过了时间、科学、良心、法律的多重审核,在未来的未来,转基因食品导致了灾难,那么,签署同意将转基因食品作为人类食品的人,也可以说于心无愧。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齐逸
 图说健康              
 健康要闻               
 推荐阅读                
 热点排行                
 焦点图推荐               
 热门搜索                
大河健康网由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大河网、大河健康报联合打造     地址:河南日报报业大厦16楼 电话:6 QQ:[转载]微观察:从华中农业大学专家透露的转基因大米几个关键数据说起
从下面的报道中,我们能够看到关于转基因大米的几个关键数据和信息:
&一是转基因研发者自己连续吃了14年转基因大米,至今“身体无恙”;
&二是转基因水稻种植能够解决80%的农药残留问题(原意如此);
&三是水稻种转基因(毒)蛋白含量非常低,仅占百万分之几;
&四是他们做了转基因水稻的3代小白鼠试验,与普通大米并无区别;
&五是中国已经超越他国在转基因水稻水稻(主粮)成为第1个吃螃蟹的国家;
&六是农业部目前委托中国农业大学正在做90天小型猪喂养试验。
&上述几个数据非常关键。先看第一个,如果连续吃了14年,我们问题是,怎么个连续法?没顿饭和每天的量是多少?
&第二个数据是转基因水稻研发的核心依据。我们的问题是,转了抗虫基因后,水稻就只打普通农药量的20%就够吗?转基因抗虫水稻是针对二化螟和三化螟的,这些害虫暂时控制了,其他次要害虫出现怎么办?人类认为最成功的抗虫棉控制了主要害虫棉铃虫后,次要害虫盲蝽蟓占据主要生态位,农民不得不继续按照常规办法打农药。另外,从美国过去十几来的实践看,农药用量饼没有减少,而是增加了。
&第三个问题也非常关键,这也是我们最早关心的老问题:“虫子不吃,人能吃吗?”。虫子之所以吃了就死,就是因为叶子里有那些毒蛋白。稻米中的那百万分之几,权称为n个ppm吧,但到底n是几呢?笔者最初质疑Bt毒蛋白会残留在稻米中,得到的“呵斥”是,胚乳中不会有,仅出现在叶肉细胞中,生物学是怎么学的?原来的说法吃转基因大米是“比喝矿泉水还安全的”,“人类连续吃657年不会出现问题的”,现在看来,转基因水稻还是有那么几个ppm的(毒)蛋白,我们想知道这几个ppm
的毒蛋白在人体内有没有生物放大作用?会不会累计,对人类消化系统有无影响?
&第四,既然已经做了连续3代的小白鼠实验,何不至今公布出来打消老百姓顾虑?另外,中国科学家做的转基因连续三代实验与俄罗斯人做的连续三代实验,为何有那么大的差异?中国学者做的结果是“与普通大米并无区别”,而俄罗斯人的结果是“三代后生殖严重下降”。为什么有如此不对称的信息传播?
&第五,美国、欧洲、日本在科技上是优于中国的,转基因依然,中国是向人家学来的。他们不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不将转基因用于主粮,是否有其他的安全考虑?如生态和健康?
&第六,转基因水稻安全证书已经颁发了4年半,为什么还要再委托做小型猪和猕猴的实验?这样的实验应当在安全证书颁发前做才对啊。如此看来,老百姓的疑问依然是“安全证书安全吗?”
&如果科学实验证据和实践证明转基因主粮并非增产、绿色环保和健康的,那么农业部的“不作为”就是最大的作为,他们这个裁判还是当得相对好的。转基因水稻种出来是给人吃的,消费者怎么就没有资格质疑了呢?现在看来,要搞清这个问题,需要重点核实上述数据,仅农业部还不够,环保部、卫生部和安全部门也必须早日加入进来,早日还老百姓一个安全的放心的饮食环境。
轉基因大米做獼猴喂養實驗
.cn/BIG5/n//c74.html
原標題:轉基因大米做獼猴喂養實驗
  日,湖北省科技周在武昌水果湖步行街開幕,華中農業大學請市民品嘗轉基因米飯。圖/東方IC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京華時報記者曾在“部長通道”堵住農業部部長韓長賦,問轉基因水稻今年是否會批准上市,韓長賦只是笑而不語。
  前天,中科院院士張啟發在中國首屆“黃金大米”品嘗會現場稱,轉基因水稻產業化的決策不應依靠民意,而應按照法規和程序走,農業部作為主管部門不敢拍板是不作為,導致轉基因水稻產業化錯失良機,再等待拖延將誤國。
  到底轉基因水稻安不安全,華中農業大學教授、國家重大科技專項“抗虫轉基因水稻新品種培育”項目負責人林擁軍透露,目前農業部正委托中國農業大學做轉基因大米的小型豬90天喂養實驗,還委托中國醫學科學院做獼猴喂養實驗,“屬於靈長類,跟人類非常近”。
  61院士吁轉基因水稻產業化
  前天下午,華中農業大學圖書館能容納300人的報告廳座無虛席。
  “當前的困境是國家轉基因產業化的發展停止,無法實現轉基因水稻的產業化,我個人認為,錯失重大機遇。”發言者張啟發院士面對台下身穿“愛科學支持轉基因”文化衫的網友如是說。
  張啟發現任華中農業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院長、作物遺傳改良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2009年,張啟發領銜的華中農業大學研究團隊獲得農業部頒發的兩張轉基因水稻安全証書,是中國至今僅有的兩張。但這兩種轉基因水稻至今仍上市無期。
  “國家高層對轉基因技術在中國的發展究竟持怎樣的一種態度?”對此,張啟發表示並不清楚。他提到,今年夏天海外49位專家寫信給國家高層,建議推動轉基因農作物產業化,據了解“得到非常正面積極的回應”。
  幾乎同時,國內61位兩院院士也就此向國家領導人上書進言。張啟發表示,這次措辭急迫,分析國際國內形勢,認為推進轉基因水稻產業化已到刻不容緩的地步,否則就會誤國。
  專家指責農業部“不夠作為”
  “決策者對這個東西沒有把握,不敢拍板”,張啟發表示,轉基因水稻產業化最大的阻力在於政府無決策。
  當前中國民眾普遍對轉基因食品有疑慮,是否正是這種民意的現狀讓農業部難拍板?對此張啟發認為,轉基因產業化的決策依靠民意不是聰明的做法,應按照國家的法規辦,按程序走,如果法規不對就修改,正如球賽誰輸誰贏由裁判說了算,而不應該看哪一方支持者多。
  中國目前批准商業化生產的轉基因作物有延長貯藏期的番茄、抗虫棉、抗病毒甜椒、花色改變的牽牛花、抗病毒木瓜。張啟發提到,這些在拿到安全証書后都已順利投產,唯獨對水稻提高門檻,無法開展品種審定,也就拿不到上市所需的生產許可証和經營許可証,“轉基因水稻品種要怎麼開始推行,現在農業部連辦法都沒有”,張啟發指責農業部不夠作為。
  轉基因大米做獼猴喂養實驗
  對於轉基因水稻的安全性,有“反轉派”質疑實驗作假,要求公開。
  華中農業大學教授、國家重大科技專項“抗虫轉基因水稻新品種培育”項目負責人林擁軍昨天向京華時報記者介紹,這兩張安全証書的取得非常嚴格,不僅對白鼠做了90天喂養實驗,還做了三代繁殖實驗,結論都顯示食用轉基因大米與普通大米並無差別。
  林擁軍認為,如實公布一些基本的實驗結果對打消老百姓的疑慮有好處,但應由鑒定方或農業部發布。
  有人提出白鼠“吃太少,與人差別大”,質疑實驗結果無法証明人食用安全,林擁軍透露,目前農業部正委托中國農業大學做轉基因大米的小型豬90天喂養實驗,還委托中國醫學科學院做獼猴喂養實驗,“屬於靈長類,跟人類非常近”。
  林擁軍還表示,食品與藥品不同,上市前無需做人體實驗,但他自己從1999年來已連續14年吃轉基因大米,至今身體無恙。
  對話·林擁軍
  嚴格評估轉基因食品
  京華時報:雖然有專家一再表示,既然國家已經給轉基因水稻頒發了安全証書,就要相信它是安全的,但很多民眾仍不相信,有疑慮。
  林擁軍:這與政府公信力有關,現在很多老百姓對政府說的偏不相信,對道聽途說來的一些東西反而相信,這是很奇怪的一種心理。
  京華時報:農業部生物技術安全管理辦公室表示對轉基因產業化要系列推進,根據研究進展、社會接受程度等,優先發展經濟作物和間接食用作物,這是因為糧食作物風險更大嗎?
  林擁軍:這在科學上是不合理的,應該成熟一個發展一個,這麼做考慮的不是科學的安全問題,而是社會接受度問題。其實我們早已在食用轉基因食品,像大豆油。
  京華時報:為什麼至今全世界還沒一個國家實現轉基因水稻商業化種植,中國人為什麼要率先做“白鼠”?
  林擁軍:水稻主要在亞洲種植,而全世界水稻研究中國是最好的,過去日本、印度比我們好,現在已經超過他們,我們科學長期落后,如今為什麼不能走到別人前面去,做吃螃蟹的人?
  事實上美國已經批准了一個轉基因水稻的安全証書,可以商業化種植,但美國水稻需求量少,而公司要有利潤,沒有推廣價值就不干。
  京華時報:當初推轉基因棉花是因為虫害太嚴重,現在轉基因水稻有這種緊迫需求嗎?
  林擁軍:對水稻來說,80%的農藥應用於防虫,農藥殘留問題你說不緊迫,我覺得那是說假話。轉基因水稻中轉基因蛋白的含量非常低,隻佔百萬分之幾,而且這種蛋白已經被很多國家包括我們自己吃了証明對人無毒,反而質疑安全性,而農藥殘留的問題卻很少有人質疑。
  京華時報:您和一些“反轉”人士交流過嗎?
  林擁軍:有些人很頑固,很難說通,包括一些官員,接觸了很多網上負面的東西,根深蒂固,也要給他們做科普,不厭其煩解釋給他們聽。我覺得真正的專家,在研究方向內的事兒才敢說話,我雖然學分子生物學,但是搞水稻的,讓我說玉米的事我就不是專家,但現在有些搞經濟、歷史、軍事的人都敢說轉基因是怎麼回事兒,這是既不嚴肅也不科學的一個態度。
  京華時報:您覺得對普通老百姓做轉基因科普有難度嗎?
  林擁軍:是有難度。有個醫生問我,你把基因從細菌裡拿出來,轉到水稻裡面去,那麼這個基因會不會從水稻裡面跑到我們人體裡面去?我很驚訝,一個學生物的醫生會提這個問題。我們每天吃了多少基因啊,蔬菜、肉類裡面都是細胞,含有大量基因,都會跑到我們人身上嗎?我們實驗中要提取基因植入到水稻裡面去,這是很困難很困難的,要用特殊的方法。
  我一直強調轉基因技術本身不存在安全不安全的問題,只是一個技術,是中性的,但轉基因產品確實存在一定風險,並不是所有轉基因產品都是安全的,有人可能會植入一些不應該植入的東西,讓基因表達引起對人的損傷,所以評估再怎麼嚴格我都認同,特別是食品。
  觀點·崔永元
  慎推廣轉基因糧食
  被“黃金大米”事件刺痛,著名主持人崔永元開始在微博上就轉基因問題與科普人士方舟子“干仗”,明確反對濫用轉基因技術,被網友視為新的“反轉”代表。
  對於61位院士上書要求加快轉基因水稻產業化事件,崔永元提到,轉基因本身是個跨領域的事,農業、醫學、環境、定價等相關部門都涉及到,不應由農業部一家說了算。前些天他去日本做調研時了解到,在日本由農林水產省和環境省進行轉基因作物生物多樣性影響的審查,由農林水產省進行飼料安全審查,由厚生勞動省進行食品安全的審查,多個部門共同監管相互制衡。
  針對被“挺轉”人士質疑為“外行”,崔永元認為,轉基因新技術涉及方方面面,每個人都有發言權,他去日本時就看到日本政府公開表示轉基因農作物被承認前需要聽取各位國民的意見,鼓勵民眾參與投票,並在做鑒定的同時公開向全社會征集消費者的意見和建議。
  “我對這個特別感興趣,每個人的投票可能出於他的習慣、認知、甚至宗教信仰,不一定有科學道理,但是這種尊重國民情感的做法非常觸動人,”崔永元說。
  為什麼中國政府發了轉基因水稻安全証書,但大家仍不相信其安全?崔永元指出,轉基因宣傳特別需要公信力,美國FDA(食品和藥物管理局)、日本厚生省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有公信力,要推行新的產品時大部分民眾都選擇相信。
  此前崔永元在微博上向農業部發問:“中國的主糧水稻和小麥開始轉基因商業化種植了嗎?批准了嗎?偷偷種的有多少農業部知情嗎?管嗎?如果沒有,出口歐盟被退回的米粉中哪裡來的轉基因成分?農業部食堂和幼兒園吃轉基因食品嗎?”但至今未收到官方的任何回復,他認為這不應該。
  崔永元認為,正因為政府不招艑е碌男湃挝C,要傳播轉基因就需付出更多成本,應當俯下身來向民眾一點一點講清楚轉基因問題,而不是站著說老百姓都是傻子。
  崔永元表示,轉基因作為一個技術是中性的,作為一個先進技術一定要加大力度研究,因為涉及糧食安全,涉及知識產權,要堅決支持中國發展自己的轉基因技術,研究上“一天都不要停”。但轉基因作物商業化種植一定要謹慎,尤其是轉基因主糧產業化一定要慎之又慎。他希望做生物技術的科學家當少安毋躁,“雖然你們懂得轉基因,但並不懂得社會的全部,這個世界除了自然科學還有人文科學。”
  本版採寫京華時報記者商西
本文引用地址: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近日,61名院士请求转基因水稻产业化,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再次引发世人关注。记者昨天从中国农业大学了解到,该校专家承担的转基因大米小型猪90天喂养试验已经完成。从结果看,转基因大米与非转基因大米具有同样的营养和安全性。
据了解,目前我国批准转基因生产应用安全证书且在有效期内的作物有棉花、水稻、玉米和番木瓜。但并不能马上进行商业化种植,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转基因作物还需取得品种审定证书、生产许可证和经营许可证,才能进入商业化种植。目前,我国只有棉花、番木瓜批准商业化种植,转基因水稻和转基因玉米尚未完成种子法规定的审批。
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抗虫转基因水稻新品种培育”项目负责人林拥军日前透露,目前农业部正委托中国农业大学做转基因大米的小型猪90天喂养试验,还委托中国医学科学院做猕猴喂养试验。
昨日,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黄昆仑教授答复本报记者表示,其负责的转BT基因抗虫大米的猪喂养试验已完成,结果显示,转BT基因抗虫水稻与非转基因大米对猪具有同样的营养和安全性。黄昆仑表示,由于猪的生理学和解剖学与人类有很大的相似性,因而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和其他领域的科学研究。因此,采用猪做试验能更大程度地反映出转基因大米对人类食用的安全性。
黄昆仑介绍,在90天喂养期间,饲喂非转基因大米饲料和转基因大米饲料的猪的体重、体长、胸围和体高四项生长指标基本一致;猪的血生化和血常规指标均在健康指标的范围内;心脏、肝、肾、脾等脏器都没有明显的重量差异,生殖系统发育正常;没有发现转基因大米对试验动物造成病理方面的变化。因此,可以说,转BT基因抗虫水稻与非转基因大米对猪具有同样的营养和安全性。这一结论与试验大鼠90天喂养试验的结论一致。
对于为何要进行此类安全性试验,黄昆仑说,自1996年转基因作物大规模商业化种植以来,种植面积每年以10%左右的速度增加,2012年全球种植的转基因作物面积达到1.7亿公顷,但是,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疑虑和争论一直持续不断,因此,安全性评价是转基因食品进入市场的前提条件,也是政府管理转基因产品的依据,转基因食品在批准商业化生产前必须要进行营养学、毒理学、致敏性等方面的安全评估。
文章来源: 北京晚报
责任编辑: 吴闻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金龙鱼大米 转基因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