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郡里的亚健康调理体验包括什么

改善白領亞健康,美国西部樱桃新体验
中华网财经
近日,北京上海广州近100位女企业家、女汉子、女强人等意见领袖行业明星的纷纷在微信、微博群里晒照,号召周边的好友闺蜜们参与&红樱桃 . 关注中国女性白领健康公益调查&活动,通过九个问题的回答调研,了解中国女性白领健康生活真实状态。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著名女性健康话题主播、中國金話筒主持人青音感概地对记者说&工作、家庭、复杂的人际关系,让现代女性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压力之下,身心透支,很多女性常常感到精力不足、情绪低落、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头晕、头痛等症状。中国内地城市白领女性中有76%处于亚健康,接近六成处于过劳状态,在高收入人群中,生理年龄平均比实际年龄提前衰老10年,健康状况明显降低。& 白领女性最常说的一个字,恐怕就是&累&了。无论上班还是下班,她们都会觉得很辛苦,无精打采,没有充沛的精力。为什么总会觉得疲劳呢?这是由于体力或脑力劳动时间过久或强度过大,体内组织器官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供应不足,代谢废物乳酸等积蓄增多,进入大脑组织,使人产生疲劳感。但是通过合理的生活节奏调整以及食品营养补充,就可以缓解慢性疲劳综合征。《时尚芭莎》形象总策划史焱,世界游泳冠军徐田龙子也纷纷在微信上晒照并发表自己的健康心得。夏季炎炎,除了人们常见的西瓜、火龙果、梨等生津解渴的水果,素有&水果中的钻石&之称的美国西北樱桃也渐入大众视野,深受市民的喜爱。内含较高的铁元素。铁是人体需要最多的微量元素,与人体的造血功能(血红蛋白合成)息息相关。在各种水果中,大多数水果含铁较低,但樱桃的铁含量却卓然不群,一枝独秀,每百克鲜果肉中铁含量是同量草莓的6倍,枣的10倍,山楂的13倍,苹果的20倍,居各种水果之首,且另含丰富的维生素A,所以食用樱桃具有促进血红蛋白再生的功效。樱桃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富含的花青素、维生素C、维生素E、胡萝卜素、硒、黄铜等抗氧化物质有助于对抗自由基的氧化作用。对于经常用电脑的人,会导致手指关节、手腕、双肩、颈部、背部等部位酸胀疼痛,而樱桃中含有的营养素都是有效的抗氧化剂,能够有效消除肌肉酸痛,对人大有裨益。丰富的维生素C能滋润嫩白皮肤,去皱消斑,有效抵抗黑色素的形成, 此外,樱桃还能调中益气、健脾和胃、祛风湿;对食欲不振、消化不良、风湿身痛等均有益处。据悉,樱桃的最佳产地为美国西北地区,因为美国西北部气候偏干燥,冬天寒冷,夏天日间温暖而晚上凉爽,是种植樱桃的绝佳环境,且当地绝佳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完美的樱桃口感。美国先进的灌溉技术和严格的安全控制也是保障樱桃高质量的基础。采摘时间的选择和特殊的加工流程,也使得樱桃能保持良好的品质。由于北纬37度洛基山脉火山灰肥沃土壤、高山纯净雪水灌溉、干燥气候等自然环境元素的差异, 美国西北樱桃是少数真正属于季节性水果之一,无论从外形还是口感都远远优于国产樱桃。除了拉宾(Lapins)甜心(Sweetheart)宾莹(Bing)都呈暗红色,果实硕大、坚实而多汁,入口甜美,而蕾妮(Rainier)色淡,金黄色带一抹嫣红,略带粉红润泽,果肉细腻,色清,汁无色,入口清香可口,甜美细嫩,与众不同。目前,白领女性的队伍日趋壮大,事业心与家庭责任感,使她们经常忘我地工作,而无暇顾及自己的健康,更多的人则因正值年轻力强,而忽视了自身对疾病的脆弱和敏感的一面,疲劳症、脑贫血、隐性更年期提前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正在步步逼近这些年轻的生命,甚至已经损害了她们的健康,因此,关注白领女性这一特殊群体的健康已成为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让大家行动起来,送玫瑰不如送健康,科学补充营养,参与调研转发微信,随手微公益,让关爱女性白领健康,从我做起!
编辑:nf02 来源:以下 美国郡温泉团购 可能来自不同的城市!进入:
同类热门团购:
其它热门团购:
全国热门团购:
E-mail:&QQ:&京公网安备14号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王世彪大夫本人发表
当前位置:
& 大夫个人网站
& 文章详情
亚健康研究进展
&&& 亚健康一词自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之后,很多学者致力于它的研究。亚健康状态在经济发达、社会竞争激烈的国家和地区普遍存在,而且亚健康人群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在全世界已经成为热点话题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健康意识逐渐提高,在问卷调查和体质健康咨询中发现,亚健康正悄悄地侵蚀着人们的身体健康。虽然每个检测机构都有自己的一套亚健康检测手段,但缺乏统一的评价标注,对它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很多问题有待于解决。下面将近20年来的研究从亚健康概念、发病因素、流行病学特点、评价标准等几个方面进行综述。
1& 亚健康概念
&&& WHO的一项全球性调查表明,真正健康的人仅占5%,患有疾病的人占20%,而75%的人处于健康和患病之间的过度状态,WHO称之为“第三状态(thethird-staus)”,国内常称之为“亚健康状态(sub-healthstaus)”。亚健康一词首次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苏联学者布赫曼教授研究发现,人体除了健康和疾病状态外,还存在着一种非健康非疾病的中间状态,即亚健康状态。这一发现被后来的许多学者的研究所证实。在2002年的中国国际亚健康学术成果研讨会上有学者指出:我国目前有70%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15%的人处于疾病状态,只有15%的人处于健康状态,亚健康呈现上升趋势,并具有双向性。因此,应重视它,把它作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课题来研究。
1.1& 医学概念的亚健康
&&& 亚健康又称为灰色状态、中间状态、亚疾病状态、次健康等。赵瑞芹等等认为,亚健康又称第三状态,也称灰色状态、病前状态、临床前期、潜病期等,包括无临床症状或症状感觉轻微,但已有潜在病理信息。它的内涵广泛,是人们在身心情感方面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健康低质量状态及其体验。亚健康状态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即可向健康状态,也可向疾病状态转化。
究竟向哪方面转化,取决于自我保健措施和自身的免疫力水平。向疾病状态转化是亚健康状态的自发过程,而向健康状态转化则需要采取主动的防范措施,加强自我保健,合理调整膳食结构等措施。周英等认为,亚健康是介于非健康非疾病的第三状态,虽还未患病,但已有程度不同的各种患病的危险因素,具有发生某种疾病的高危倾向,实际上是心身疾病的潜临床或病前状态。
1.2& 不同类型的亚健康
&&& 董玉整认为,所谓“亚健康”,就是指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健康低质量状态及其体验。亚健康既表现为个体的亚健康,又表现为群体亚健康和社会亚健康,且这三者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就个体亚健康来说,又具体表现为身体亚健康、心理亚健康、情感亚健康、思想亚健康和行为亚健康等方面。赵瑞芹等研究报告将亚健康状态大体分为:以躯体症状为主的躯体性亚健康状态,以心理症状为主的心理性亚健康,以人际交往中的不良症状为主的人际交往性亚健康。
林桂珍等研究将亚健康状态表现主要分为躯体亚健康、心理亚健康、社会适应亚健康。
1.3& 亚健康与“慢性疲劳综合症”
&&& 慢性疲劳综合症(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是“亚健康”人群中的新成员。1988年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通过专家鉴定,将一组以慢性持久性或反复发作的脑力和体力疲劳为主要特征症候群、持续时间在6个月以上者,正式命名为慢性疲劳综合症,并制定了CFS诊断标准,1994年CDC又对CFS的诊断标准进行了修订。日本厚生省在参考美国标准的基础上也制定了CFS标准。其他国家如澳大利亚于1990年制定了CFS标准,英国于1991年制定了CFS标准。
2& 亚健康流行病学研究
2.1& 国外研究状况
&&& 亚健康状态在经济发达、社会竞争激烈的国家和地区中普遍存在,人数一直呈逐年增加的趋势,成为国际上医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亚健康概念的提出并非偶然,正是现代人注重健康,重视在疾病前防范其发生、发展的健康新思维的充分体现。据统计,美国每年有600万人被怀疑处于亚健康状态,年龄多在20-45岁之间。有14%的成年男性和20%的妇女表现有明显的疲劳,其中1/8发展为慢性疲劳综合症。英国的调查表明,大约20%的男性和25%的妇女总感觉到疲劳,其中约1/4可能为慢性疲劳综合征。目前,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发病人数呈逐年增加的趋势 ,美国发病人群多在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年轻白人中 ,其中医务人员 ,尤其是护士群体 ,其发病率高于一般人群。日本国立公共卫生院最近在政府支持下,进行了一次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有关疲劳的专题调查研究。在全国5000余名15-65岁人士中,表示正感到“非常疲劳”的竟高达60%,其中因工作量大、家务重、精神紧张的占44%,还有36%说不出原因。另一项对13万名在职员工的调查证实,“上班族”的疲劳感似乎更强烈,72%的人自称一上班就觉得十分疲劳,75%的人常感到精力不支或头疼头晕,而主要原因多是“人际关系紧张”、“晋升太慢”或“要学习的东西太多”等[3]。目前日本的自杀率、离婚率、和暴力犯罪居高不下,和人群中普遍又持续的亚健康息息相关。
&&& WHO的一项全球性调查表明,真正健康的人仅占5%,患有疾病的人占20%,而75%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流行病学研究提示:CFS发生率至少在0.2-0.4%;最多见的发病年龄为20-45岁;在儿童最普遍的发病年龄为13-15岁,但也有更低年龄段的儿童发病;CFS在女性中的发生率是男性的2倍,CFS影响着所有种族的人群。
2.2& 国内研究状况
&&& 据日“21世纪中国亚健康市场学术成果研讨会”提供的有关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约有15%的人是健康的,15%的人非健康,70%的人呈亚健康状态,亚健康人数超过9亿。有研究表明,经济较发达地区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其中北京为75.31%,上海为97.49%,广东为73.41%。专家们分析这主要是由于经济较发达的省市生活节奏较快,人们长期处于竞争激烈、超负荷运转的强压紧张状态中,很容易形成亚健康状态。王育学教授做过一个5万例的人群调查,亚健康的正态分布率达到56.18%,其中大多数为20-40岁的青壮年,他们中以白领、知识分子为主。“白领阶层”是亚健康的主要人群,而企业管理者中有85%以上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我国知识分子是亚健康状态的高发人群,其亚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北京中关村,这个科技精英汇集之地,知识分子的人均寿命只有53.4岁,比该地区的平均寿命少20岁左右。朱丽等采用统一的调查问卷对广东省19所高校教师进行亚健康调查,结果证明,30-40岁是高校教师亚健康危险年龄段。李学英报告泰安市城区中小学教师亚健康状况的发生率为65.8%,其中高中教师为73.5%,初中教师为66.2%,小学教师为45.2%。2001年4月,北京市的一项调查显示:接受体检的1866名知识分子中,亚健康状态率高达96%,且与职称高低成正比,正教授为95%,副教授为89.4%,其中40-50岁组“亚健康”状态率高达90.4%。2002年7月,范存欣等对广东省19所高校近万名教职工的健康状况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调查,结果显示:有10.40%的人处于健康状态,20.42%的人处于各种疾病状态,69.17%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其中又有1/3的人处于重度亚健康状态。青少年由于生理上的优势,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所占比例一般不会很高,但进入大学的学生亚健康问题令人堪忧。亚健康状态在大学生中表现得最为突出,最为普遍。范存欣等对广州市5所高校的1712名本科生进行抽样调查,发现有60%以上的大学生处于亚健康状态,其主要表现在注意力、免疫力、学习效率、疲劳和消化系统等方面的心理和躯体症状,表明大学生群体中的亚健康状态是一个比较普遍而不容忽视的重要健康问题。黄丽玲等通过对南宁市两所高校二、三年级500名大学生亚健康状态的现状调查发现,真正健康的占7%,健康已敲响警钟的占14%,请坐下来,好好地反思自己的生活状态,加强锻炼和注重饮食营养的合理搭配的占61%,抽出时间花钱看看医生的并需要全面调整一下自己身心的占18%。李玉良等对郑州市2005名大学生进行亚健康状态调查结果显示,亚健康发生率为62.44%,亚健康状态发生频率与大学生性别、不同专业、年级、是否独生子女等有关。李军通过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陕西省、江苏省六所高校四年级1520名大学生亚健康状态现况调查表明,在列举的96种亚健康症状表现中,具有16项以上症状的学生达61.02%;64.19%的学生认为有亚健康症状,并对自己的社会功能有影响;20.87%的学生总怀疑自己有病。
3& 亚健康发病因素研究
&&& 世界各国对“亚健康”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至今尚未发现统一的特异的致病因素。有研究认为,亚健康状态可能是由于快节奏的社会生活、繁多的社会信息刺激,使人的交感神经系统长期处于亢奋状态而导致植物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引起的。又有人认为产生亚健康状态的原因既有心理、生理和社会三方面因素失调导致机体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整体协调失衡、功能紊乱而致,又有生活条件、环境污染和工作压力等多因素的影响所致。虽然医学界的认识尚不一致,但归纳起来大概有一下几个方面原因。
3.1& 心理因素
&&& 范存欣等研究表明,高校教师的亚健康以心理因素和工作压力方面问题的相对危险性较高,如工作不愉快、工作开展不顺利、工作能力不被认可、感到生活没意思、遇到不愉快的事情会长时间不开心、对生活现状不满意等。某些特定的个性特征可成为疾病的重要的危险因素。有的专家认为,亚健康状态的实质是心身问题,主要是心理社会因素导致的心理应激,情绪激惹,行为异常造成的,同时个性特征,人格缺陷,性格怪癖也有密切关系。它们是互为因果、互相作用、辨证发展的关系。
3.2& 社会因素
&&& 现代社会压力无处不在,紧张已经成为现代人的共同特征。社会竞争激烈,工作、学习负担过重,生活压力过大;社会人际关系复杂,上下级或同事之间关系紧张;遭遇生活事件,如离婚、丧偶、失业、涉及法律纠纷、经济负担过重;机械化、公式化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占去了人们的大部分时间,使得人们之间的情感交流变得越来越少,孤独成为人们生存的显著特征。以上这些因素都可使人们产生各种负性情绪,是引起亚健康的重要的危险因素。
3.3& 生活习惯及行为因素
&&&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社会竞争日益激烈,择业的艰难、工作的繁重以及生活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负荷越来越加重,生活不规律,加班加点导致严重缺乏休息和睡眠,常此下去,极易发生疲劳,而疲劳是目前危害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还有长期吸烟、过量饮酒、长时间的伏案工作、缺乏体育锻炼、乱用保健品,以及吸毒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导致亚健康状态的重要因素。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球人类死因中因不良生活方式所引起的疾病占60%,其中发达国家高达70-80%,发展中国家也达到50-60%。在我国已公布的前三位死因分析中发现,在心血管疾病中不良生活方式与生物因素的比例为45.7%:29%,脑血管疾病为43.3%:36%,恶性肿瘤为43.6%:45.9,这三类疾病占全部死因的67.6%。换句话说,目前有2/3的人死于与不良生活方式有关的疾病。
3.4& 饮食结构因素
&&& 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提高,饮食中摄入的高热量、高脂肪类食物逐渐增多,导致了、高脂血症、。目前全世界超重、肥胖人群逐年增加,肥胖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杀手,据统计,40岁以下的人85% 超重。肥胖导致各类疾病,如心脏病、高血压、等。
3.5& 人际关系因素
&&& 社会生活的日益复杂化和多变性,使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日益淡漠,情感交流日益缺乏,交往趋于表面化、形式化和物质化,情感受挫的机会增多,对情感生活的信心下降,孤独成了人们在情感方面的突出体验。缺乏亲密的社会关系和友谊,使人们表现出无聊感、无助感、烦恼感。大量证据表明,缺乏社会支持是导致心理和躯体障碍的一个重要因素。
3.6& 环境因素
&&& 随着资源的过度开采、高楼大厦群的崛起、以及气候的改变,破坏了人类的生态环境,各种污染日益严重,如大气污染、汽车尾气污染、水污染、食物污染、噪声干扰、电磁污染等等导致人类生存空间变小,并对人体的各个系统产生不良影响,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人体的细胞不能发挥正常生理功能,进而破坏人体阴阳平衡导致各种疾病。沙塔娜提等研究表明,地理环境因素是影响亚健康状态的重要因素之一,地理环境不同,人的亚健康状态也有差异,从而可发展为不同的地方性疾病。周英等认为,不良生活方式与行为习惯、心理社会因素及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是产生亚健康状态的原因。付建民等认为,医学生“亚健康状态”产生的主要原因有学业压力、竞争环境、就业压力、文化差异和缺乏运动。据统计,我国城市居民每天在室内生活达21.53小时,占全天时间总量的90%,长期生活在空气污染居室中的人会处于亚健康状态。
4& 亚健康诊断标准研究
&&& 迄今为止,国际上尚无统一的亚健康状态诊断标准。1988年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针对亚健康状态中最普遍的慢性疲劳综合症(CFS)制定了诊断标准。后来各个国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适合本国的诊断标准。我国亚健康研究起步较晚,目前尚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郑恒]等认为亚健康状态可能会由许多因素引起,主要的症状往往有多个,因此,要确定评价亚健康状态,需要考虑多种可能的症状,进行综合辨证。国内外研究者对亚健康的评价方法有一下几类。
4.1& 量表评价法
4.1.1& 问卷评定
&&& 目前最有代表性的式康奈尔医学指数(Cornell Medical Index,CMI)。CMI是美国康奈尔大学Wolff HG.Brodman R.等编制的自填式健康问卷。问卷内容包括4个部分:躯体症状、家庭史和既往史、一般健康和习惯、精神症状。问卷分18个部分,每部分按英文字母排序,共有195个问题,每一项目均为两级回答:是或否。“是”记 1 分,“否”记0分。全部项目得分相加得CMI总分。M-R分为10分。美国常用的筛查界值总分为30分,M-R分15分;女性总分40分,M-R 分20 分。我国学者利用CMI对学生、军人、教师、护士等不同人群进行了亚健康研究。中国中医科学院在2001年到2005年间研制并应用自制的“亚健康状态调查问卷”,对北京市健康和亚健康人群近4000人进行调查研究。他们是在排除疾病诊断后,主要测量“不适状态和能力减退”的情况,同时考虑到亚健康的产生与人的秉赋、环境(自然、社会) 有关,所以增加了相关的域。此问卷所建立的亚健康测量域体系包括不适状态、能力减退、禀赋、环境4个方面,并进一步分为躯体状况、情志状况、生活状况、精力状况、禀赋状况、社会环境状况6个域结构,共124个条目。此问卷在建立条目时吸纳了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简表的全部29 个条目,此举一则丰富了相关条目,二则也为亚健康测量时的验证和对照奠定了基础,对此部分条目可以单独进行分析。
4.1.2& Delphi法自测表
&&& 国内许多学者研究亚健康状态都采用自制量表,评价上有一定难度。陈青山等应用Delphi法评价亚健康的诊断标准,其量表内容包括:(1)躯体症状:疲劳、头痛或头晕、耳鸣、肩或腿麻木僵硬、咽部有异物感等5项;(2)心理症状:心烦意乱、孤独感、注意力不集中、焦虑、多梦休息不好、记忆力差等6项;(3) 活力:活力减退、对周围事物不感兴趣、情绪差等3项;(4)社会适应力:工作觉得吃力、同事关系紧张等2项;(5)免疫力:容易感冒或患其他病一项;(6) 到医院看病:感觉有病但未确诊一项,共有6项一级指标,18项症状。陈青山等人应用这一标准,对广东省19所高校9600名教工进行了亚健康调查和评价,高校教师亚健康发生率为69.18%。此外,还有“疲劳量表”、“过度疲劳量表”、SCL-90等量表进行亚健康检测。赵永光等对边海防军人抽样进行 SCL-90量表评定及亚健康调查,结果表明,边海防军人与其他地区军人群体相比,有着较高的心理压力并有较多人员处于亚健康状态。
4.2& 血液学及仪器检测
4.2.1& 超高倍显微诊断仪(MDI)亚健康评估法
&&& MDI亚健康检查(俗称一滴血检查)是美国斯坦福大学Dradford博士研究推出的一种健康评估和疾病诊断方法,通过“活血检查”和“干血检查”,无需染色,即可观察到血液中各种有形成分的形态和活力,从而获得细胞水平的真实原始信息,通过对自由基轨迹的检查,对疾病的早期诊断做出重要提示。与血液生化检测项目、血液流变学及生活质量测量进行对比分析,对被测者的情况按百分制进行综合评价,85分以上为健康状态,70分以下为疾病状态,70-85分为亚健康状态。王平等应用MDI对江苏、浙江地区5-100岁2万多人进行了亚健康血象调查,实验结果显示,MDI在亚健康群体调查上有独特“整体评估”价值。MDI的不足之处是不能对特殊器官进行定量和定性检测,有些指标只能定性不能定量。
4.2.2& 多媒体显微诊断仪(THMMDI)
&&& THMMDI是清华大学在MDI的基础上改进设计而成的一种检测方法。该方法保留了对“一滴血”的健康检查,与MDI比较,提高了放大倍率20000倍,增加了一些病原体和细胞学检查。钱锦康等的研究认为,THMMDI能较早发现人群中的亚健康状态,诊断阳性符合率为90%。
4.2.3& 血液流变学
&&& 目前测定项目主要有:全血粘度值、血浆粘度值、全血高(低切)还原粘度、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沉、细胞压积等。许多研究表明,血液粘滞性的升高常常发生在亚健康状态或疾病的早期,是血液流变学指标的一个显著特点。
4.2.4& 血液细胞阻抗测量
&&& 陈安宇等认为,亚健康状态可能会引起血液红细胞膜性质的改变,而这种改变又会影响血液的阻抗变化,但未提出具体的判断标准。
4.2.5& 其他血液指标
&&& 钟玉昆认为可以通过测定体内微量元素的含量变化,揭示亚健康状态。意大利学者对2486名老年人的研究发现,低血清蛋白和低血清铁可能标志亚健康,年龄-胆固醇负相关在男性是有显著性意义的,对于老年人低胆固醇可能标志亚健康[。武维屏等提出亚健康有两种情况:特异性疾病的临界状态和非特异性疾病的临界状态。处于亚健康的人自觉会有诸多不适症状,实验室检查等可能有某些指标的变化,但尚未达到相应疾病的诊断标准,如血糖时常高于参考值,但尚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
4.2.6& 福贝斯远程健康检测系统(TDS)
&&& 2000年初,福贝斯医疗器械开发有限公司研制和开发了远程健康检测仪(TDS),它是祖国传统经络学理论和现代高新电子技术设备结合的产物,可以无创检测人体健康状况,运用电子感应器对人体十二经穴生物电流进行测定。通过病例分析数据库来分析人体器官组织的生理、病理实际状况。TDS的亚健康人群检出率为87.2%,福建省目前已将TDS检测列入公务员健康体检项目。
4.2.7& 其他仪器检测
&&& 还有脑象检查(EEQG)、量子共振检测法、心电图QT离散度研究等,丰富了亚健康诊断方法,对亚健康检测有一定帮助。
4.3& 慢性疲劳综合症
&&& CFS的诊断标准最早是由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在1988年制定,并于1994年加以修订。该标准被国际医学界公认为金标准,其内容包括以下3个方面:(1)持续或反复出现的原因不明的慢性疲劳,该疲劳是新出现的或有明确开始的,病史不少于6个月;不是持续用力的结果;经休息后不能缓解;且导致目前各种职业能力、接受教育能力、个人生活和社会活动能力较患病前明显下降。(2)同时具备下列8项中的4项或4项以上症状:①短期记忆力或集中注意力明显下降;②咽喉肿痛;③颈部或腋窝淋巴结肿大、触痛;④肌肉疼痛;⑤没有红肿的多发性关节痛;⑥一种类型新、程度重的头痛;⑦睡眠质量不佳;⑧运动后的疲劳持续超过24h。(3)排除下述的慢性疲劳:①原发病原因可以解释的慢性疲劳;②临床诊断明确,但在现有的医学条件下治疗困难的一些疾病持续存在而引起的慢性疲劳。
4.4& 中医评价法
&&& 中医传统医学对亚健康的“九诊综合评估”被认为是一套科学的亚健康评估体系。韦玉科等开发的亚健康状态常见症状临床诊断系统运用于测定人体亚健康状况,同中医专家诊断的实际情况基本相符,表明模糊神经网络技术可以在中诊断系统的开发中发挥较好的作用。2006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了《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它是我国第一部指导和规范亚健康研究及干预的文件。它规范了亚健康的范围、术语和定义、亚健康的范畴、亚健康的常见临床表现、分类与中医辨证,为中医、中西医结合与相关学科研究及干预亚健康状态提供参考,使亚健康的诊断和干预科学化、规范化,为寻求切实可行的健康管理方案及亚健康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 亚健康一词产生时间较晚,迄今只有20多年历史,期间各国学者致力于亚健康的发生原因、诊断标准及干预措施研究,但至今尚未发现导致亚健康的特异致病因素,尚未在世界范围内形成统一的金标准,缺乏客观有效的量化评价工具。我国亚健康状态的研究起步更晚,虽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还是处于自定适合本地区的诊断标准进行研究的初步阶段,虽有一定的成果,但有很多问题有待于解决。我们目前正致力于亚健康诊断标准的研究,主要从主观指标和客观指标相结合综合评估体系来评价亚健康,在各方面专家参与下,制定亚健康状态调查问卷,结合血液生化学指标、免疫学指标、心电图、B超等仪器检测指标、基因检测等综合检测结果评价亚健康诊断标准,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研制出符合国人的亚健康诊断标准,为更多的亚健康人群的健康服务。
发表于: 19:21
暂无评论,我来发表第一篇评论!
王世彪大夫的信息
网上咨询王世彪大夫
在此简单描述病情,向王世彪大夫提问
王世彪的咨询范围:
中医内科,风湿病、慢性疲劳综合症(亚健康)、中风、肝病、头痛、肾结石等病的中医诊疗。中医内病外治,脐疗法。中医治疗月经失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亚健康如何调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