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ABC冈

黄冈实验中学2013年秋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题及答案(实验班)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黄冈实验中学2013年秋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题及答案(实验班)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天高地厚——尼泊尔行摄及ABC徒步系列(1)人在天际
在安纳布尔纳大本营(Annapurna Base
Camp,ABC)徒步期间遇到过不少旅行者,有过或多或少的交流,他们中的很大一部分人,都问过我同一个问题——你的职业是什么?(What
is your occupation?)
我并不清楚为什么老外喜欢用这个晦涩难懂的单词,而不用相对简单的Job,就像我猜不透他们这么问的用意;所谓来而无往非礼也,我有时会让他们猜一下,有时会直接给出答案,无论是哪一种方式,结局,都是对方会表示不可思议
他们无法想象,一个扛着5D3这般对于普通游客来说很奢侈的摄影器材、能对喜马拉雅山脉各个山峰如数家珍、对各种地理历史侃侃而谈的人,其职业会是整天窝在狭小的办公室,对着电脑屏幕上一堆堆令人头大的数字,还得把它们整理出个一二三四来自圆其说,这般枯燥乏味、理性无情
在大本营遇到的德国人柏林,曾在温泉(Jhinu Danda & Hot
Spring)问过我一个令我印象深刻的问题——你喜欢你的工作吗?(Do you like your
job?)我当时有点无言以对,继而顾左右而言他地说——我需要这份工作提供给我旅行的费用(I need this job to
provide the expense of my trip)
言下之意,不喜欢也没办法,在这样一个正常人往往被当做神经病的国度,这就是大多数人的生活常态,所以在国内,也从没有人问过我类似的问题,也不会有人关心这件事,一切好像都是理所当然的;柏林表示难以理解,作为一个对中国缺乏了解的外国年轻人,当然不知道在这个生活没什么保障的国家,与做自己喜欢的事、活出自己认同的价值相比,生计或者迎合身边的人的眼光往往显得更为重要,他有点不解风情地开玩笑说就凭我这水平,在这山里当个向导(Guide)也不错
确实,我有时觉得自己更适合去做一个能在冰川上一呆就是好几个月的地理学家,或者是扛着器材穿梭于各个国家的纪实摄影师之类,今天在安第斯、明天在好望角、后天去巴尔干、哪天又会跑去克什米尔,掌握十好几种不同语言,能与各种不同的群体交流,并把他们的生活状态告诉世人,那才是我该过的日子,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某些天赋能力
但是在这个环境下,这些事很大程度上都不取决于你自己,我只能继续龟缩在那个狭小的办公室里,对着一堆堆令人头大的数字想方设法去自圆其说,处理令每一个老外听见都会摇着头说Oh
my god的会计报表
不过,凡事都是有利有弊的,众神为我关闭了一扇门,让我为世俗生活所束缚,当然也会为我开一扇窗,在工作之外,我能够不受限制地做一个梦想中的地理学家和纪实摄影师,若这些当真是我的职业,需要靠这个来维持生计,难免会受到各方利益的制肘,唯恐就不得今日这般畅所欲言了
尼国游记的第一篇,我想专门给予此行中的航拍经历,因为飞越喜马拉雅山脉的过程着实精彩纷呈,在写这篇经历之前,我专门上网搜索了一下类似的帖子,照片固然不少,但能将沿途这些重量级风景加以说明的,基本前无古人
如今国内去尼泊尔旅行的人若汗牛充栋,作为一个后来者,相比人云亦云地去写一些大路货的羡艳或鄙夷,拍一些人们都看厌倦了的照片,若能将这些信息加以整理补完,我觉得更有意义;因为对于我们短暂的生命,乃至于人类物种的延续时间而言,这些风景可能就意味着桓古不变的永恒
有句话说,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言下之意,这个世界归根到底是拼谁活得更久;那么这些生命比我们长得多的相对永恒,就是相对的规律和真理,我们每天接收了大量垃圾信息,说它们是垃圾,是因为它们可能转瞬即逝,毫无价值可言,相比之下,这些相对的永恒,是不是更值得我们倾注更多的关注呢?
这个问题,见仁见智吧,留给人们自己去判断,那么现在,我就带各位去看一下这个地球上那些相对永恒的身影,当然,那也是一些不属于人类的领域,人是嬗变的嘛,因此,这第一篇游记,就取名叫——在天际
众所周知,国内航空公司有两家经营飞往加德满都的航线,其一是国航,由成都中转,其二是东航,由昆明中转;东航的航线怎么飞,我不太清楚,可能是取道缅甸和印度,能看到喜马拉雅山脉,但应该是南侧较远的地方
而国航,成都中转,隔天经停拉萨,必然要经过西藏空域、也必须要翻越喜马拉雅山脉(Himalaya
Range),而大家都知道,西藏的领空不开放,因此,这条航线就是世界上唯一一条,既经过西藏空域、又飞越喜马拉雅山脉的民航航线,所以之前才会说,独家经营,别无分号
如果不经停拉萨,那么从成都起飞后2小时20分左右就能看到拉萨市区,之前会经过喜马拉雅山脉、念青唐古拉山脉的东段,不过那里属于雅鲁藏布江(Yalung
Zangbo River)大拐弯区域的水汽通道,常年云雾缭绕,能不能看到南迦巴瓦(Namcha
Barwa,7782米,No.28)和加拉白叠(Gyala Peri,7294米,No.85)需要拼一下人品
我在去程时没看见,那么就从拉萨市区开始介绍;要辨认拉萨市区非常简单,有三大明显的地标:位于城市中央的布达拉宫(Potala
Palace),即使在万米高空也清晰可辨,毕竟拉萨海拔也有3650米啊,相对落差比之平原地区要小很多了
第二个就是远处的念青唐古拉山主峰(Nyainqentanglha
Peak,7162米),她位于拉萨市北面一点的当雄县,在山另一边就是天湖纳木错了,念青唐古拉峰呈一个巨大的梯形,两壁对称,在纳木错看差不多也是这个形状,算是特征很明显的雪山了;第三个特征就是穿拉萨市区而过的拉萨河(Lhasa
River),她会陪伴一段航程直至曲水县,这个我们到回程时再仔细看
很多攻略中都说,从成都飞到拉萨或加都,一定要坐在右边,因此,右边的位置很早就会被预订一空(Tips:可以提前打电话预订座位),这是什么道理?事实证明,固然右边的风景比左边是要好看很多,但更重要的原因是,这条航线的时间一般都是午前(或午间),左边的风景是大逆光状态,自然就逊色很多了
尽管如此,左边也是有重量级风景存在的;飞过拉萨市区上空后没几分钟,左侧就能看到显得很破碎的羊卓雍错(Yamdrok
Yumtso),其实这才是羊湖的本来面目,如果大家看看地图就会发现羊湖有点像一只蝎子,在陆地上的冈巴拉山口看到的,只是蝎子摆尾、羊湖的冰山一角而已,时值隆冬季节,湖面大部是封冻状态
远处画面的右上角,可以看到羊湖的姐妹湖——普莫雍错(Phuma
Yumtso)的一部分;这个湖我在去年的阿里游记里提到过,由于临近边境争议地带,目前知名度不高,也没怎么开发过,是一处人迹罕至的秘境,从浪卡子有岔路通往边境地带的洛扎县,公路会绕着普莫雍错走半圈,是必经之路
这张照片是在无意中拍摄的,却误打误撞拍进了三座去年阿里游记亚东篇中同样提到过的高峰,非常意外;画面中央的两座,是库拉岗日(Kula
Kangri,7538米,No.46)和卡热疆一号峰(Karjiang
I,7221米,No.100),这两座均能排进世界独立山峰前100位的雪山位于中国与不丹的实际国境线上,库拉岗日和卡热疆目前均为我国控制之下,而后者很意外地迄今为止还未被攀登过
与普莫雍错平行的那座就大有来头了,她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未被攀登过的独立高峰——岗嘎本森峰(Kangkar
Punzum,7570米,No.40),伫立在喜马拉雅山脉的主脊线上,是该区域海拔最高的山峰;名义上她是中国与不丹的界山,实际上,由于该地区的边境划分迟迟没有确定,岗嘎本森峰及其北侧两条冰川形成的钳形冲积扇,目前是由不丹方面控制,作为国宝级的神山处于封存禁登状态
因此,这座实际上言之有物的山峰既没有官方译名,也在公开资料中甚少提及,不信你可以去搜索一下,除了我曾在文中提到过之外,基本没有相关的信息;不过也正因为如此,她才能至今保持着纯洁之身;如果希望了解一下中不边境争议的具体状况,可参考阿里游记的第二篇《亚东及附近边境争议》
左边众星云集的同时,右侧的主角却只有一个,我们可以很完整地看到念青唐古拉山脉的中段主脉,左侧是琼莫康日(Qiongmo
Kangri,7048米),右侧是念青唐古拉峰;在琼莫康日的背后,我们还可以隐约看到冰蓝色的纳木错的一角
山脉跟前的那条河流是琼莫康曲,沿线就是连通尼木县、当雄县直至羊八井的S304,我们去年阿里之行的回程时,就试图抄这条近路去纳木错,最终因为车辆的性能问题没有成功;其实在夏季,念青唐古拉南坡的风光也是惬意,没有游客,到处都是湿地和野花,还有天然的温泉,不过到了冬天,整个西藏似乎一样的荒芜贫瘠
从拉萨到日喀则,如果沿雅鲁藏布江走G318的话需要6个小时以上,这还是在不停车的情况下,如果走S307浪卡子、江孜、白朗的南线那就更久了,但是飞机只需要20分钟,我们就能俯瞰到年楚河三角洲上的日喀则市区
这里也有两个很明显的地标,其一是年楚河与雅鲁藏布江夹出的巨大三角洲,作为日喀则谷地的重要灌溉水源、雅鲁藏布中游的最大支流,年楚河当然是被严防死守了起来,我们看到河流两边修筑了防止水土流失的护堤,所以她没有形成如其他地方那样的辫状水系
另一个地标是位于市区北侧的扎什伦布寺以及不远处的日喀则宗,话说我一开始还认错了,以为是白居寺和江孜宗,因为布局太过相似,后来还是依靠辨认出年楚河才确认是日喀则的;不过尽管如此,也没造成什么严重后果,毕竟绝大多数人是不知道的,当然是我说是啥就是啥,回过头就忘记了
据我初步观察,整架飞机的乘客里除了@土土大人妖气永存和我之外,目测鲜有去过西藏的人,对于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地标当然是毫无心得,所以一路上我还负担起一些讲解沿途景观的任务
但是话又说回来了,我现在对于西藏的了解,是建立在两次去西藏旅行、而且把西藏及喜马拉雅中段和东段的地图看过无数遍的基础上的,这样才会对于当地所有显著的地标有非常清晰的位置概念,可是你让大多数人要做到这一点是不现实的
那么,作为这条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航线的运营方,航空公司方面就应该做一点相关的介绍工作,让乘客对于沿途风景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而不是让想知道这些风景是什么的乘客,自己再大费周章去研究猜测,例如上图这两条珠峰东坡长达20公里的巨型冰川,就是近几年开始流行的嘎玛沟徒步路线要近距离接触的地方
不解释清楚,就很容易造成一些以讹传讹的谬误,尤其是眼下,大量的话语权掌握在一些缺乏知识甚至常识、态度又不严谨的人手里,这些谬误的传播,更会随着这些不负责任的人或团体对话语权的滥用而变本加厉,这其实何尝不是一种公害?
你说冰川这种东西太专业,详细介绍没什么意义,也就罢了,那么在飞越喜马拉雅山脉的时候,好歹介绍几句吧;然而结果是,机长就说了一句话——乘客们,我们正在飞越珠穆朗玛峰
莫要怪我爱吐槽,事实是中国人办事就是这么粗糙,如此简单的一句话,说得丝毫不严谨,你一架最多能飞到12000米的空客319——实际从拍摄视角就能看出飞行高度应在8000米左右,在高原缺氧环境中能飞越8844米的珠峰吗?不怕撞山啊,应该是飞越喜马拉雅山脉才对啊
实际上,若是我再吹毛求疵一下的话,连飞越喜马拉雅都不算,根据飞行线路及山峰位置的参照来看,飞机毫无疑问是经陈塘沟这个豁口,由北向南飞出境的
——喜马拉雅五条沟,亚东、陈塘、嘎玛(严格来说是陈塘的一条支沟)、樟木、吉隆,亚东沟与印度接壤,有天然的不安全因素;樟木沟两侧分别是希夏邦马和拉布吉康,气候多变;吉隆沟口是海拔7000米以上的郎当雪山和象头神峰群,只有由朋曲切开的陈塘沟豁口最大、沟口也没有高山阻挡,又不与印度接壤,是最适合飞机通过的安全航路
因此,在飞到陈塘沟上空的时候,我们能在机舱的右侧近距离看到马卡鲁峰(Makalu,8485米,No.5)及其脚下两条大型冰川,她们一左一右形成一个钳形,切开了嘎玛藏布等几条朋曲的支流,由于海拔落差大,有着与尼泊尔的一些保护区相似的地理环境,也是一处适合徒步的区域,如今也还是未开发的状态
上图是用200mm端拍摄的画面,我们可以看到该区域四座8000米级的高峰均赫然在列,可谓霸气侧露;如果我是运营方,我就会在机舱外装上摄像头进行现场直播,然后由空姐进行现场讲解,或者在直播中加入一些文字标注、印一些简单的地图或资料,办法多得很啊;毕竟右侧舷窗的座位有限,这样一来,既避免了乘客蜂拥至右边影响飞行安全,又能让大伙儿都饱了眼福、长了知识,何乐而不为呢?
况且以如今的技术能力,我觉得这是很容易做到的事,但是在国内,这种原本大家都能获益的事,总是因为一些乱七八糟的原因而搁浅甚至直接置之不理,而且在卫星地图已经泛民用化了的今天,这些恐怕也算不上什么机密了吧?喜马拉雅山脉是我国的一大天然财富,没有加以人性化地合理利用,大部分国人甚至对其知之甚少,至少我个人觉得非常惋惜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我的一个猜测,按照方位判断,在机舱右边能看到马卡鲁峰东侧的同时,在机舱左边应该能看到远处的干城章嘉峰(Kanchanjunga,8586米,No.3),直线距离大约70-80公里,只要天气状况良好,应该毫无问题地能观看到
从陈塘沟飞出了西藏地界,就进入了尼泊尔的领空,我们会注意到山脉底下的落差一下子变得非常大;本是由北向南飞行的飞机,会拐个弯向西飞,在降落加德满都之前,会依次经过上图所示的马卡鲁峰、洛子峰(Lotse,8516米,No.4)、珠穆朗玛峰(Everest/Qomolangma,8844米,No.1)、格重康峰(Gyachung
Kang,7952米,No.15)、卓奥友峰(Cho Oyu,8188米,No.6)的南侧
按照相机记录的时间看,在陈塘沟上空仅有短短的10分钟不到,而这段时间是拍摄喜马拉雅山脉纵深的最好时机,以前看到有人说飞机会绕着珠峰飞一圈以示敬意,那纯属胡说八道,你以为航空公司是做慈善的还免费带你观光飞行?之所以选择这条航路,是因为别无他路,仅此而已
下面几幅图会看一下这几座山峰各自的形态,先是高高在上的珠峰,可以发现一堆高山里面只有她的峰顶飘着旗云,有点类似于舰队里的旗舰;喜马拉雅山脉的南坡呈现出一种极其明显的垂直分布,无数冰川融化形成的水源一路下探到海拔1000米以下,灌溉着南坡的众多谷地,形成的河流会最终汇入恒河
珠峰的脚下是尼泊尔的萨加玛塔国家公园(Sagamatha National
Park),是尼泊尔两处世界自然遗产的其中之一,也是当之无愧的一个;大家俗称的珠峰南坡大本营(Everest Base
Camp,EBC)就在这个区域,冬季我们看到雪线非常之低,要去那里徒步似乎是件很困难的事,中间那条进去的路上已经完全被积雪覆盖
马卡鲁峰的垂直分布形态,这座山峰由于靠珠峰太近,一般都淹没在主角光环里,不太引人注目;作为北纬27度的低纬度高峰,攀登难度自然是不会很低,因此敢于挑战的人不算多,死亡率也不算高,数据就像那个左右甚为对称的山体一样中规中矩
从照片上看南坡好像是一种无路可走的状态,所以传统的登山大本营,是在之前我们看到的沙基塘冰川顶部,由那里出发经西北侧卫峰攻顶,俗称西北山脊线路,是为最“容易”的一条线路,由于那条线路必须经西藏才能进入,需要经我国政府部门的许可,恐怕这也是马卡鲁登顶人数不多(234人)的原因之一
珠峰南侧的景象,并不如北侧那么一览无遗,洛子峰和努布策峰(Nuptse,7861米,No.20)组成一堵巨大的岩石墙壁拦在她的南面,只露出一个金字塔般的尖顶;其实若看一下卫星地图就会发现,珠峰、洛子峰、努布策峰的山脊是连在一起的,相互距离也仅有数公里,将她们归类为独立山峰实则非常勉强,估计考虑到是大BOSS的护法,也就网开一面了
从南坡登顶珠峰要比北坡略微容易一些,因为在脚下的EBC已经有比较完善的后勤保障措施;可能很多朋友都知道卡拉.帕塔尔(Kala
Pathar,5550米),这是EBC徒步线路中传统的终点和观景点,位置在珠峰南坡的孔布冰川(Khumbu
Glacier)一座山梁上,从脚下的住宿点格拉克谢(Gorak Shep,5140米)攀登而上即可近距离一览喜马拉雅山脉的景色
而南坡大本营要比卡拉.帕塔尔更深一些,在孔布冰川的尽头,从大本营往西,就能去到努布策峰、洛子峰连成的那堵岩石墙壁的背面,有一条被称为沉默之谷(Valley
of Silence)的冰川峡谷,那就是著名的西库姆冰斗(Western Cwm)
这个名字是1921年由“因为山在那里”的马洛里(George
Mallory)取的,由于尼泊尔的登山许可较为宽松,大多数国外登山队都会选择从南坡出发,因此西库姆冰斗这个名字在英语资料中是个常识性的地名,而在国内资料中则甚少提及,由于这个大冰谷地势平坦且风刮不进,常作为登山队训练适应之地以及物资供给点,C1和C2营地均在其中
为了便于说明,故伎重演,制作了一张珠峰南坡登顶的示意图,上面提到的几个地点,以及4个营地都做了标注;看了这幅示意图就会明白,为什么洛子峰的登顶人数会那么少(仅221人,而珠峰是骇人的3684人!),两者距离实在太近了,换你的话你会怎么选呢?
此外,洛子峰的南壁是世界级陡坡,甚少有人敢于从南侧攀登,如果选择传统线路从西坳走的话,那么将有一半的路是与挑战珠峰重合,这也是为何大多数人选择珠峰而不去洛子峰的又一个理由,因此,洛子峰的登顶人数在14座8000米级高峰中,排名是倒数第三
比她登顶人数更少的是乔戈里峰(K2,8611米,No.2)和我此行尼泊尔将要去拜访的安纳布尔纳一号峰(Annapurna
I,8091米,No.10),K2那边的情况我曾多次介绍过,喀喇昆仑山的气候之恶劣比之喜马拉雅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乃至更甚,而安纳布尔纳的情况,我会到相关篇幅中再介绍,按下不表
珠峰与马卡鲁的合影,拜良好的天气状况所赐,这张图拍得非常清晰,这些庞然大物几乎是没有任何征兆般地拔地而起,从这样的场景,我隐约可以想象出印度洋板块向欧亚大陆俯冲挤压的那种痛楚感,也正是由于这种痛楚,才造就了这道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冰雪之乡
珠峰与马卡鲁渐行渐远,继而映入眼帘的是如双子星一般的卓奥友峰与格重康峰,她们位于珠峰的西侧不远处,由于海拔极高且山脊相连,也是很容易辨认;在去年我们的阿里之行途中,曾在老定日附近看到过她们北坡的样子,这次看到了南坡,这两位大佬算是很给面子了
两座山峰的脚下覆盖着海量的积雪,其中隐藏着长达20公里以上的格重巴冰川和14公里的兰巴冰川,而EBC徒步线路中的另一个终点戈克尤峰(Gokyo
Peak)也埋在其中,如果要从卡拉.帕塔尔穿越到戈克尤峰,就必须翻越海拔5400米以上的卓拉山口(Cho
La),在隆冬季节我估计没人会尝试去做这件事
关于格重康峰我再重申一点,她的海拔高度排名世界第15位,是除了14座8000米级高峰之外,8000米以下最高的独立山峰,我非常不希望再看到有人把南迦巴瓦或者贡嘎山当成世界第15这样的常识性错误
喜马拉雅山脉是一条年轻的山脉,目前还在以每年3-5厘米的速度增高,如果按此速度计算,在大约1000年以后,格重康峰就能成为第15座8000米级的高峰了
有一首歌就叫做一千年以后,到那时我们早就被历史的车轮碾碎遗忘了,但对于这些如神灵般已然存在了几十万年的巨峰而言,一千年,或许只是弹指之间的事
飞机即将在加德满都降落,在高度不断下降之间,能看到这条喜马拉雅航线中的最后一座8000米级高峰——希夏邦马峰(Shishapangma,8012米,No.14),及其规模蔚为庞大的卫峰群,也是基于这一点,相比于之前几座屹立于群山之巅的大BOSS,希夏邦马显然要难以辨认得多,此处的山峰密度之高倒是堪比其脚下的加德满都住宅群
不过希夏邦马依然还是有其显著特征,除了拔群的高度,在她身边还有高度与之相差无几的摩拉门青峰(Molamenqing,7703米,No.33),是一个小型的尖顶,与象征女性的庞大希峰并肩而立,会有种人依小鸟的性别错觉,她们的海拔要超过周围的山峰平均高度一大截,按照此时飞机正在下降中的飞行高度,应该是个平视的角度
其实只要我们留意一下就会发觉,喜马拉雅山脉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绵延”,而是被一道道“沟”切开,形成许多个区域,如火车的一节节车厢那样,同气连枝却又相互独立,每个区域都有一座或数座极高峰领衔,而所谓的喜马拉雅山脉,就是将这些区域看成一个整体,才能得出的结论;或者换一种说法,整个喜马拉雅好比一个集团公司,而下面的每个区域就是下属子公司,区域内的主峰便是部门经理,在本篇的最后我会给出一个列表详细说明整条山脉的情况
我们以希峰群为例,实际上希峰群的东侧是樟木沟,西侧是吉隆沟,喜马拉雅山脉在这里其实是断开的,这种断裂只要在有“沟”的地方就会发生;如果把希峰群作为一个独立区域看待的话,她又有两列山脉为南北分支,在我国境内是北脉——佩枯岗日,在尼泊尔境内是南脉——朗当雪山(Langtang
Himal,也可译作蓝塘)
佩枯岗日我们在去年的阿里游记里提到过,就是希夏邦马西峰群,由岗彭庆(Gangbenchhen,7281米,No.90)领衔,在西藏境内的佩枯错湖畔可以看到整一列;朗当雪山在吉隆沟的沟口东侧,领衔的是两座7000米级高峰——朗当山(Langtang
Ri,7205米,No.106,有时被译作南当里)和朗当利荣(Langtang
Lirung,7227米,No.99,有时被译作蓝塘里润),尼泊尔方面还建立了一个朗当国家公园开放给游客徒步,话说此类以徒步旅行(Trek)为核心理念的公园和保护区(Conservation
Area)在尼国实在是多如牛毛
另有几座山峰归属希峰核心区,比如希峰东侧、耸立在樟木沟口的多尔雷峰(Dorje Lakpa,6966米)和查炯峰(Phurbi
Chyachu,6637米),可视作希峰的近卫,在2011年第11期中国国家地理中曾把她们俩混为一谈,是一个不容易发现的谬误;不过这几座山峰由于位置靠南,无论是在加德满都机场,还是在那嘉科特(Nagarkot)观景台,都是最醒目易见的
这样,我们就能很简单地将喜马拉雅山脉分门别类了,还是以希峰群为例,她被西侧的吉隆沟、东侧的樟木沟、北部的佩枯错湖盆、南部的加德满都谷地隔离成一个较为独立的区域,由希夏邦马主峰群、北脉佩枯岗日、南部分支朗当雪山这三部分组成,其他任何一个喜马拉雅山脉的组成部分,甚至于地球上绝大多数的大型山系(昆仑山、天山、横断山、阿尔卑斯山、高加索山、安第斯山等等)都能用这个方法来加以解释
国内的民用资料里,常把山脉和山系这两个概念混淆起来,但尼泊尔却有清晰的分类法,例如说到喜马拉雅,会很明确地用代表广域的Range这个单词,而对于类似希峰群这样的区域,则会用雪山(Himal)这个单词,所以你无论是在尼泊尔旅行时,还是在看他们的地图时,都会看到海量标注Himal的山峰、峰群或小型山脉,但Range只能是形容喜马拉雅的
上面这幅,是从加德满都飞往博卡拉的途中,碰运气拍到的马纳斯鲁峰群(Manaslu
Himal),尽管贵为世界第8高峰,玛纳斯鲁峰群规模却不是很大,远比不上隔壁的安纳布尔纳峰群(Annapurna
Himal);而且,吸引我拍摄的并不是远处的玛纳斯鲁主峰(Manaslu,8163米,No.8),而是峰群中最南侧的(Himal
Chuli,7893米,No.18)
Chuli是玛纳斯鲁峰群中的第二高峰,世界排名第18位,也算是地位显赫,Himal我们说了是雪山,而Chuli这个词我也特别向当地人求证了,回答大致是三角形(Triangle)的意思,那么从字面上翻译的话,Himal
Chuli就是很直白的“金字塔形雪山”,如果天气好的话,在博卡拉的机场也可以看到她的身影
在喜马拉雅航线中我们所看到的珠峰、洛子峰、马卡鲁峰、卓奥友峰,都坐落在中尼边境上,是由中国与尼泊尔共同分享的,而马纳斯鲁峰,与其隔壁的安纳布尔纳一号峰(Annapurna
I,8091米,No.10)、道拉吉里一号峰(Dhaulagiri
I,8167米,No.7),这三座位于尼泊尔西部的8000米级山峰,则是完全坐落在尼泊尔境内、由尼国独享的
所以对于国内绝大多数人而言,对她们可能颇感陌生,毕竟是别人家的财产;同样陌生的还有上面两张图所示的象头神峰群(Ganesh
Himal),前面我们说了,朗当雪山在吉隆沟的东侧,这个象头神峰群,是在吉隆沟的西侧,同样属于中尼界山,山的北面就是我国的吉隆县贡当乡,大家看看山峰下方是不是隐约能看到一条山谷呢?那应该就是吉隆沟了,不用说,这两群极高峰的阻挡,势必使得吉隆境内的气候非常干燥
不过令人费解的是,你可以去网上搜一下这个名字,同样不会有任何结果,象头神一号峰(Ganesh
I,7422米,No.62)海拔甚高,又冠以印度教主神湿婆(Shiva)儿子之名(这算是神二代么?),山的北坡还是在我国境内的,可以说有不少文章可作,但为什么在国内从没见过任何媒体提及呢?
写到这里的时候,Google
Earth又差不多24个小时上不去了,如果不是服务器当机的话,或许答案就在这里;没办法,我们只能回过头说一些大众景点,上图是樟木沟,当然是从尼泊尔方向看过去的样子,走过的朋友很多,不过那时是只缘身在此山中,尽管是一个大众景点,如果不说光叫你猜,恐怕还真难说出是哪里;此图唯一的亮点是远处的那一列山脉,根据方位判断可能是冈底斯山,而那座最高的山峰,或许就是冷布岗日了(Lungpo
Gangri,7095米)
回过头来再看樟木沟,作为五条沟中最富盛名的一条,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在短距离内海拔的迅速下降,此处的制高点,是西藏一侧谷顶上海拔超过5000米的通拉山口(Lalung
La,5124米),那个地方说是山口,实则山势平缓,完全看不出来有什么山口的样子,与G318最高点嘉措拉(Lhakpa
La,5248米)有些相似,公路沿着缓坡向上,一路上荒凉得如火星一般寸草不生,但是过了山口后仅仅80公里,就会到达雾气蒸腾、满目苍翠的樟木口岸,而口岸的海拔只有2200米
这些内容国家地理都有介绍过,就不复述了,我们还是来看一下冬季的樟木-聂拉木一线气候有多恶劣,山谷北侧那些覆满白雪的平缓山峰,那就是通拉山,冬季的西藏经常下暴雪,而通拉山是重灾区,如果留心一下新闻,就会注意到G318经常因暴雪而阻断,主要原因就是这种如喇叭口一般特殊的高落差地形造成的
即使是在冬季,樟木沟南侧的加德满都谷地气候依然是温暖湿润,造成大量的水汽聚集在谷底,那么只要有南风或西南风刮过来,很容易就将这些水汽推送到谷顶的聂拉木附近,随着海拔的迅速飙升、气温的急剧下降,水汽速度冷凝成雪,在两侧以希夏邦马领衔的十来座7000米级高峰的推波助澜之下,最终就变成了肆虐的暴风雪——不仅是聂拉木,在拥有类似地形的亚东帕里草原、阿里的普兰县及神山圣湖区,冬季的狂风暴雪也是屡见不鲜的
我不知道夏季这条航线上的风景怎么样,估计时常云雾缭绕,要把沿途这些风景都看全,应该需要散掉不少人品;可若要论辨认这些地标,在能见度相对较好的冬季却也依然不易,原因在于,在冬季遇到晴空万里的状况,大约都是雪过天晴,所以看上述这些照片,大多数山峰上冰雪厚重,特征就显得不那么明显
天气放晴后,阳光辐射会相当强烈,一些海拔不太高、或者面向阳光的地方,积雪可能会在几天之内就迅速融化,山体和岩石裸露,地貌会发生切换,看上去的感觉又不一样了,这也为辨认地标带来了困难;关于这一点,在之后将要看到的喜马拉雅东段,会表现得十分突出
回国时我是独行,加都在连续阴雨后总算放晴,使得航班得以顺利起飞,但珠峰群终于还是隐藏在了云雾之中,自我从ABC下撤之后,除了在巴克塔普尔(Bhaktapur,巴德岗)的那一天,基本上都是阴雨连绵;下次再见到这个世界上最高的地方,恐怕是要几年之后再去走南坡大本营(Everest
Base Camp,EBC)的时候了
上面两幅图很难辨认具体是哪座山峰,不过基本可以判断属于马卡鲁峰群,在主峰的南侧;这个区域属于尼泊尔的自然保护区之一的巴润国家公园(Barun
National Park),巴润地区的面积甚至大过珠峰国家公园(Sagarmatha Conservation
Area),由于地处偏远、气候恶劣,知名度很低、也没有人在这里定居,故而成了野生动植物的乐园&
巴润国家公园的主要水源是恒河的支流——巴润河(Barun
Khola,Khola是尼泊尔语中River的意思,之后还会多次引用到),可能大家都没听说过,但若说起它的上游,我也曾提到过多次,就是发源于佩枯错湖盆、希夏邦马北坡最大冰川野博康加勒(现在改名叫做达索普冰川)的朋曲
朋曲流出佩枯错湖盆后一路往西,贯穿了整个定日县境,如果去走G318的最后那一段,就会发现从新定日到老定日之间的那个地势平缓的河谷就是由朋曲切开的,在流过定日的门户——白坝村之后,朋曲会拐个大弯向南横切喜马拉雅山脉,上面这幅图很清晰地表现了这个场景
掉头向南的朋曲,集合数条珠峰群东侧的冰川融水之力,再次切开了陈塘沟这个大口子;因此,喜马拉雅山脉在自西向东经历了一系列极高峰的精彩纷呈之后,到这里是一个戛然而止的状态,大约在10-20公里宽的范围内是相对落差几千米的河谷地带,附近也没有7000米以上的高山
正是这个原因,国航飞越喜马拉雅山脉的航线才能有此得天独厚的地利之便,如果没有陈塘沟这个缺口,无论在中国与尼泊尔接壤的边境上选择哪个位置飞越喜马拉雅去加德满都,即使是对于改装过的民航客机而言都会面临相当大的风险,至少,定期航班是不现实的,只能靠天气吃饭了
在经历了陈塘沟的断裂带之后,喜马拉雅继续向东绵延,要到亚东沟才会再一次稍稍断开,之所以说稍稍,是因为亚东沟的制高点是海拔超过4500米的乃堆拉山口,断开得也不算太彻底;在陈塘沟与亚东沟之间,就是喜马拉雅的又一个相对独立区域——干城章嘉峰群(Kanchenjunga,8586米,No.3)
关于如何去看干城章嘉峰,我稍微做了下研究,还在博卡拉购买了徒步地图;实际情况是在尼泊尔一侧确实是有路可走的,具体的徒步线路是,从加德满都先飞到东部的Birantnagar或者Bhadrapur,再转车至Ilam,再转第二次车到徒步起点Taplejung(海拔1820米),从这里开始用7-9天的时间,可以走到海拔5140米的干城章嘉大本营(Kanchenjunga
Base Camp,5140米)
但并不是每天都如ABC或者EBC有山间小屋这样完善的后勤保障措施,有一些地方可能需要露营,这就意味着时间和费用的成倍增加;而在锡金邦一侧,临近中印边境对峙的“手指地带”(Sora
Funnel),印度方面在此集结重兵,所以是不对中国人开放的,基本没戏
综合这以上种种,要去亲眼看一下这世界第三高峰,还真是困难重重,曾看到过有牛人花了5个多月,由东向西穿越整个尼泊尔的喜马拉雅山脉(Great
Himalaya Trail),就是从干城章嘉这里开始的
说到喜马拉雅地区中印的对峙情况,去年在阿里游记中已经很详细地谈过了,其实从西藏一侧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思路上,我们也可以看出些许蛛丝马迹;上图是回程时经过曲水县上空时拍的,该地区的几大重要地标均赫然在列;位于拉萨河北岸的是老路G318,南岸是新建的机场高速和在建的拉日铁路,分别代表着这个高原心脏地带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尽管只有一河之隔,但新建的高速公路和铁路紧贴着南面的嘎拉山,那么无论从南侧印度方向进行除弹道导弹之外的任何地面攻击,这两条交通干线都在常规武器的弹道死角之内,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设计者在战略方面的充分考量;不仅如此,再观察一下此地的两大机场——贡嘎机场和米林机场,也均在雅鲁藏布江南岸的死角之内,不得不佩服当年设计人员的用心良苦和卓远见识
之前介绍过,国航从加都往返成都的航班,隔天会经停拉萨,回程时我就碰到了这事;降落之前可以看到极其壮观的雅鲁藏布河谷,以及在中游地带肆虐的沙尘暴,阻隔在飞机与贡嘎机场之间;飞行员在雅鲁藏布上空盘旋了许久,大概是希望沙尘能稍缓以便顺利降落,未果,只能硬着头皮一头扎了进去,降落的过程当然是十分刺激,或者说惊心动魄
关于雅鲁藏布沿岸的生态恶化问题,去年在前往阿里的途中曾经过仲巴县附近的雅鲁藏布源区,当时看到雅江源随处可见的大沙丘,就已经颇觉触目惊心;雅江源区的主要水源,是喜马拉雅山脉中另一个独立区域——旧版的地图中称为杰马央宗康日,夹在纳木那尼峰群(Naimona'nyi,7694米,No.34)和道拉吉里峰群(Daulagiri,8167米,No.7)之间
同样是中尼界山的杰马央宗康日这列独立山脉绝对海拔不高,没有超过7000米的高峰,实力当然不太强,因此在与北纬30度死亡线的干旱、沙尘的角力中落在了下风,使得雅江源区的生态环境呈现出持续恶化的状态,而中游地区此类沙尘天气,也与之不无关系
平心而论,根据我个人的判断,雅鲁藏布沿岸的生态环境问题,与人类活动并没有特别大的关系,很大程度上是由该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造成的,人类对其的影响力可谓微乎其微,至多是火上浇油一下;其致命的因素,也同样是前面屡屡提到的“五条沟”——这些喜马拉雅山脉中的断裂带,实际上这沟也并不仅仅只有五条
我们都知道夏季的孟加拉湾暖流,这股暖流在地球偏转力的作用下,就形成了一路向北的印度洋西南季风,季风大部被喜马拉雅阻挡,成就了南麓的印度、尼泊尔温暖湿润的气候,少部会通过“五条沟”进入西藏境内——然而如前所述,在某些水汽通道口有极高峰的存在,她们会把水汽吸收一空,亦或是拒之门外,空气流至西藏境内已变得极度干热
雅江源区就是个最为典型的例子,它本身就位于仲巴盆地这个坐落于北纬30度沿线的易干旱地带,南侧经海拔4660米的Kora
La就可以进入尼泊尔的木斯塘地区(Mustang),木斯塘是由喀利根德吉河(Kali Gandaki
River)切开的峡谷地貌,这条峡谷是仲巴地区唯一的水汽通道,然而,峡谷口矗立着两座8000米级的高峰——道拉吉里峰与安纳布尔纳峰
由于极高峰的阻挡,水汽难以进入,在木斯塘地区就已经极为干旱,何况是纬度更北、又缺乏强力冰川支持的雅江源区了,从这个意义上说,道拉吉里峰与安纳布尔纳峰这两位,真可以算得上是仲巴人民的苦主了
好歹算是从贡嘎机场再次起飞前往成都,起飞后没多久就能看到远处呈一个钝角三角形姿态的乃钦康桑峰(Norin Kang/Noijin
Kangsang,7206米,No.105),作为拉轨岗日山脉(Lhagoi Kangri Mountain
Range)的主峰,这座山峰被翻译成了各种五花八门的名字,比如宁金抗沙、乃金岗桑等等不一而足
如果天气良好,在初见羊卓雍错的冈巴拉山口就可以看到她,不过我两次经过羊湖都未尝得见,此次在大逆光的情况下见到真容,勉强算是弥补了些许遗憾,看来我与这座山,还真是没什么缘分
回头再看一眼宁静的冬季雅鲁藏布江,在颇显贫瘠萧瑟的冬日西藏,只有她的存在还让人感到一丝生生不息的味道;这时的每一次回眸,都意味着可能要过很长的时间,才能再见到眼前的这些风景,即将回到城市,毫无疑问又要在世俗生活中度过一段漫长的蛰伏期,才能再次上路
告别我们的老朋友,布达拉宫与念青唐古拉峰,细心的朋友会发现,相比第一张照片附近的山上雪厚了不是一点点,如同在短时间内就迅速覆盖而上的积雪一般,今日西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飞速发展,除了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的相继畅通,据闻拉萨第一座Shopping
Mall——神力时代广场也即将开幕,可以说,大众消费主义侵入圣城乃至整个西藏的力度是空前的
还是那句话,我们不能为了一些乱七八糟的理由,很自私地在自己享受着现代化便利生活的同时,拒绝让生活在自然环境更为艰苦的高原地区的人拥有相同的权利,甚至于他们可能比我们更需要那些先进的科技去改善他们的物质条件,那么,犹如雅鲁藏布源区那里,冰川与沙丘之间的针锋相对似的,在以圣城为中心的整个高原,传统与现代的斗争也不可避免
尽管与这个国家的很多地方一样,这是一个必须要经历的社会阵痛期,有很多人、或许包括我自己在内,会为过去我们整个族群走过的弯路付出高昂的代价,但是我依然愿意去相信,新的时代总是会孕育在这种斗争之中
航班继续向东飞行,离开拉萨上空大约20分钟后,我估摸着差不多要到达喜马拉雅山脉东段了,便目不转睛地朝窗外张望,一方面是试图寻找南迦巴瓦与加拉白叠的身影,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多看这些如仙境一般的雪峰几眼,离开东段之后直至成都,直至魔都,直至下一次回到高原,这样的风景只能存在于记忆中了而已
冬季的喜马拉雅山脉东段覆盖上了厚重的积雪,是这次旅行的7次飞行中最难辨认的地标,即使回来以后与谷歌地球的3D影像做比对,也因为影像是夏季的,与冬季地貌千差万别而不得要领
附:原创喜马拉雅山脉各独立区域、最高峰、边界列表(由东向西)
1、雅鲁藏布大拐弯区(中国),最高峰南迦巴瓦峰(Namcha Barwa,7782米,No.28)、西至错那县勒布沟
2、中国与不丹边境区(中不),最高峰岗嘎本森峰(Gangkar Punsen,7570米,No.40),西至亚东县亚东沟
3、干城章嘉峰高山区(尼印),最高峰干城章嘉峰(Kanchenjunga,8586米,No.3),西至定结县陈塘沟
4、世界屋脊高山区(中尼),最高峰珠穆朗玛峰(Qumolangma/Everest,8844米,No.1),西至定日县绒辖沟
5、拉布吉康峰群(中尼),最高峰拉布吉康一号峰(Labuche Kang
I,7367米,No.75),西至聂拉木县樟木沟
6、希夏邦马高山区(中尼),最高峰希夏邦马峰(Shishapangma,8012米,No.14),西至吉隆县吉隆沟
7、象头神峰群(中尼),最高峰象头神一号峰(Ganesh I,7422米,No.62),西至吉隆县贡当沟
8、马纳斯鲁峰群(尼泊尔),最高峰马纳斯鲁峰(Manaslu,8163米,No.8),西至马斯扬第河谷(Marsyangdi
9、安纳布尔那峰群(尼泊尔),最高峰安纳布尔纳一号峰(Annapurna I,8091米,No.10),西至木斯塘沟
10、道拉吉里峰群(尼泊尔),最高峰道拉吉里峰(Daulagiri I,8167米,No.7),西至木谷卡马里河(Mugu
Kamali River)
11、杰马央宗康日(中尼),最高峰库比岗日(Kubi Gangri,6859米),西至中尼边境Til Village谷地
12、神山圣湖区南部(中国),最高峰纳木那尼峰(Naimona'nyi,7694米,No.34),西至普兰沟
13、尼泊尔西北区(尼泊尔),最高峰(Api,7132米),西至尼泊尔与印度边境线
14、南达德维峰群(印度),最高峰南达德维峰(Nanda Devi,7816米,No.23),西北至约西马特野花山谷
15、卡美特峰群(印度),最高峰卡美特峰(Kamet,7756米,No.29),北至甘戈特里国家公园进山山谷
16、Govind Pashu National Park(印度),最高峰(Rangrik
Rang,6553米),北至朗钦藏布-萨特累季河谷
17、拉达克山区(东侧分支,中印),最高峰(Reo Purgyil,6816米),沿什普奇山口至阿伊拉日居
18、喜马偕尔邦山区(印度),最高峰(Gya,6794米),北至克什米尔边界线
19、印控克什米尔(印度),最高峰(Nunkun,7077米),北至印巴停火线
20、巴控克什米尔区(巴基斯坦),最高峰南迦帕尔巴特峰(Nanga
Parbat,8125米,No.9),北至喀喇昆仑公路印度河谷
尽管最终我还是无法确认,拍下的这几幅图里到底有没有南迦巴瓦和加拉白叠的身影,但这一切似乎已经不怎么重要
在飞机上看这些山峰,令我想起了电影《黑客帝国》里的一个场景,那是第三部快结尾的时候,尼奥和崔尼蒂为了拯救锡安,驾着飞船去往机械帝国;在进入机械帝国核心之前为了躲避攻击,他们把飞船往高处爬升直至冲破云层
此时,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阴云、雷电、机械章鱼切换成了纯净的天空与高悬的太阳,故事的设定让两位主角从没见过这般风景,崔尼蒂只说了一句so
beautiful,飞船就再次回到狰狞的地面世界
崔妮蒂在坠机时丧生,而尼奥则与史密斯同归于尽,为了他们所相信的东西,剧情的安排让他们都显得视死如归,用国产电视剧的说法就是从容就义,就算这是电影,在生命结束之前看到那一番风景,就算是短短几秒钟,他们也一定会想,自己做的事是值得的
——人有时会很复杂,但简单起来,也是很简单的,他们相信什么?并不是什么大义凛然的道义信仰,而就是那一幅画面,阴云之上还有蓝天,凡间之上确有天堂
所以,有没有看到南迦巴瓦和加拉白叠,不重要,无论我有没有看到她们,她们都在那里
我没能确认她们的身影,但确认了另一件事——当我被淹没在这个拥挤的都市、淹没在世俗生活的琐事中的时候,在地球的另一边,她们始终在那里,或云雾缭绕、或曙光披肩,从未离开,这大概就已经足够了
(未完待续,下一篇,在山野)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abc小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