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小说武功秘籍排名为什么把慕容复武功弄得这么差

王语嫣嫁给慕容复? 金庸小说翻修一览表
3686人阅读&&2人回复&&
  &降龙十八掌&变&二十八掌& 金庸新全集反响平平
  “降龙十八掌”改为 “降龙二十八掌”,王语嫣改嫁疯掉的慕容复,黄药师暗恋上梅超风……已85岁高龄的金庸花了6年时间,第三次埋首大修的全套武侠小说面市已有近两个月了,至今滞销。金庸铁杆粉丝大多早在金庸修改阶段就纷纷表示不解,并声称不会购买这套书。
  记者昨日从新华书店了解到,自上市以来,该套书至今一直销售平平,北京图书大厦目前销售不到10套,该套书一共12本,36册;而在中关村图书大厦,目前销售只有区区200本;就在上周刚刚结束的上海书展上,新版金庸全集甚至打对折销售都卖不动。
  对此,身在香港的金庸坚定地表示,“我修改的原则就是,对自己认为不好的地方进行修改,不会太过在意读者的意见。”
  “飞雪连天射白鹿 笑书神侠倚碧鸳”,对于这副对联里佳作的主要修改内容,金庸近日曾接受记者电话采访,分上下联做出解读——
  上联之最——
  《天龙八部》
  新修版《天龙八部》改动幅度不仅在上联中的七部作品中最大,而且也在整副对联中改动最多,约占1/10。前后共历时3年,改动了6次。
  广州出版社的编辑表示,金庸是最认真的作者之一,所有校稿都“亲笔亲为”。每次接到金庸从香港寄来的快递包裹,文稿上密密麻麻的修订手迹,都带给编辑不同的惊喜。
  段誉不再迷恋王语嫣
  旧版:段誉对神仙姐姐王语嫣的迷恋达到痴迷境地。
  新版:金庸果断地斩断两人情缘,他俩只是普通朋友而已。
  金大侠解读:段誉很爱王语嫣,但她毫无反应,他觉得很不是滋味:我这么努力喜欢你,但你却始终无动于衷,那我们还是做个普普通通的朋友算了。看破红尘的段誉,最终对此情缘完全绝望了。
  神仙眷侣不再厮守
  旧版:结尾是段誉与王语嫣携手回皇宫,途中遇到发疯的慕容复。
  新版:不再美貌的王语嫣发现自己内心真正爱的还是表哥,于是和段誉说清楚后离开皇宫,回苏州嫁给慕容复……
  段誉对王语嫣死心后,虚竹送来的梅兰竹菊连同西夏公主的婢女小蕾,以及木婉清、钟灵和阿碧,八名美女陪着他住在宫里。
  新修版中还不断暗示段誉因为身世揭秘领悟生命的无常,彻悟昔日执著容貌的迷思,最终出家抛弃红尘。
  金大侠解读:虽然颠覆了传统神仙眷侣大团圆的结局,但还没达到“空灵”。不过,段誉打破心魔的尝试让我相当振奋。
  新结局令段誉如同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与众多女子纠缠一生,在介于“情人和妹妹之间”的混乱关系中无法选择。
  “男人都薄情”的看法更符合真实生活中的男人,新修版更重视主角的内心细节,加入不少现代元素贴近当下读者。
  武功招数有大变
  旧版:“降龙十八掌”、“易筋经”以及天山童姥的独门武功——“八荒六合唯我独尊功”,都是旧版中金迷熟知的上乘功夫。
  新版:这回招数有变,“降龙十八掌”改为“降龙二十八掌”,将“易筋经”改为“神足经”,“八荒六合唯我独尊”功改成“天长地久长春不老功”。
  金大侠解读:这些改动有的是使得前后的情节更连贯,有的则更名副其实,比如天山童姥的武功改动后和她的返老还童更加呼应。细节改动
  新版中,段誉和阿碧朦胧的“摇船情”改为段誉认阿碧为义妹;新增丁春秋同逍遥派中无崖子、李秋水、天山童姥之间的爱恨纠葛。比如,在逍遥派一段,多加了李秋水和丁春秋私通的情节,两人被无崖子发现,丁春秋将无崖子打下山谷,然后和李秋水带着王夫人一起来到苏州。之后,李秋水和丁春秋反目,故在玉洞中留言要后人学她武功杀尽逍遥派弟子。
  《射雕英雄传》
  黄药师爱上了梅超风
  旧版:黄药师与众弟子关系恶化起因是梅超风和陈玄风背叛——他们暗生情愫合伙盗出《九阴真经》,黄药师迁怒所有弟子,挑断弟子腿筋逐出师门。
  新版:黄药师不仅从恶妇家中救出梅超风,收其为徒,还爱上了她。他一遍遍抄录欧阳修之词“恁时相见早留心,何况到如今”,借以抒发对梅超风的爱恋之意。
  金大侠解读:“黄药师、梅超风之间的暧昧师生情”这样的修改,比较能体现我认为的介于师生与男女之间似有还无、模模糊糊的情愫,更贴近复杂人生。
  陈玄风不再刺经于胸
  旧版:陈玄风最后将《九阴真经》刺经于胸。
  新版:黑风双煞盗得《九阴真经》后共同修炼经中武功,共求进步,陈玄风临死前将真经下卷抄本塞在妻子怀里。
  金大侠解读:这样修改主要是为了弱化黑风双煞的狠厉,给他们性格中增加人性化的成分,形象更加有血有肉。
  此外,有读者提出疑问:陈玄风如何能将一部洋洋万言的《九阴真经》刺在自己不足一平方米大的胸膛上?这样改动更加符合逻辑。
  细节改动
  吕文焕守襄阳一节,改为李全、杨妙真夫妇领忠义军守青州;在江南五怪之死事件中,从桃花岛发现五怪尸体到铁枪庙中黄蓉剖析事因,也有更详尽的前因后果交代;黄蓉年纪比郭靖大因不合理推断被修改。
  上联其他作品主要改动一览
  《飞狐外传》
  改动:结尾变动,加入胡斐感慨内容,胡斐少年偷窥马春花。
  《雪山飞狐》
  改动:胡斐与苗若兰对话时想起灵素、紫衣。
  《连城诀》
  改动:第九回以后,连城剑法内容增多。血刀门搬家,由西藏到青海。
  《白马啸西风》
  改动:李文秀从父母被杀到学成武艺中间经历的时间现在一律改成十二年,而旧版中一会说十年,一会说十二年。
  《鹿鼎记》
  改动:结局时,康熙和韦小宝再见一面,弥补了旧版中的遗憾。
  下联之最——
  《倚天屠龙记》
  下联中改动最多的,当属《倚天屠龙记》。其中,最大改动是结局。
  张无忌归宿成悬念
  旧版:张无忌和赵敏双双隐居草原不问世事。
  新版:周芷若对张无忌提出明确要求——不许他和赵敏拜堂成亲,这使得张无忌的归宿成为一个很大的问号。张无忌也不再钟情赵敏一人,而是痴心妄想期待五人之行。
  金大侠解读:张无忌在感情上太过优柔寡断,只记得别人的好,所以,新版中他既然不能和赵敏成亲,那么任何事都是可以发生的。
比如,周芷若可能去蒙古找张无忌,可能和赵敏同去波斯找小昭,也可能为了明教而不得不独自回中土办事……
  周芷若寻《九阴真经》
  旧版:当周芷若发现张无忌夜会赵敏后,悬梁自尽。而后被张无忌救下,经解释后两人和好。
  新版:周芷若愤然离开,去寻《九阴真经》。
  金大侠解读:让周芷若愤然离开,这样既与前文的修改衔接,又揭示了周芷若个性中强硬的一个侧面,以及她此时对权力地位的渴望超过了她对张无忌的爱。
  周芷若练功时间后推
  旧版:周芷若在岛上已经开始修炼《九阴真经》,张无忌在为周芷若疗伤中发现她体内的阴劲。
  新版:周芷若练九阴真经的时间后推,改为他们回到中原。
  周芷若因张无忌夜会赵敏而独自回到峨嵋,并将峨嵋人马迁至庆元路的定海后,才去普渡山寻到《九阴真经》,从而修炼了九阴白骨爪和白蟒鞭。
  金大侠解读:《九阴真经》直接藏在屠龙刀和倚天剑中,仔细推敲这与常理不符。如果说真经是刻在刀剑中的,显然真经不是一两句话能写清楚的,刀剑中的空间是不够的。
  如果说真经是写在布或者纸上然后封入刀剑中,这从工艺上也说不通,炼刀炼剑那样的高温在当时的科技来说,应该还是没有任何的布或者纸可以承受的。
所以,周芷若练《九阴真经》的时间后推了,这样改动后,故事情节在逻辑上更完善。
  细节改动
  旧版第三册火烧万安寺之前,按情节的发展叙述了灭绝师太在房间中逼周芷若做三件事——立下毒誓,不许对张无忌倾心;接任峨嵋派第四代掌门;以美色对张无忌相诱而取得屠龙刀和倚天剑。
  在新修版中,将这段内容移至第四册作为周芷若的回忆,而在前文中只做含糊的交代。
  此外,张无忌和四位姑娘及谢逊六人来到小岛,增添赵敏帮忙做饭却被周芷若拒绝,殷离被抛弃在海滩上等细节。
  《神雕侠侣》
  杨过小龙女亲密接触
  旧版:杨过与小龙女在古墓的生活始终守之以礼。
  新版:杨过在梦中练捕麻雀、蝴蝶的柔网式(旧版中称为:天罗地网),他手中抓到一只蝴蝶,猛然惊醒,发现手中握的竟是小龙女的玉足。这是二人第一次亲密接触。
  金大侠解读:这样的改动是将两人原本含蓄内敛的情感,改得奔放而直白,也更加符合人物性格。
  为小龙女抓药才下山
  旧版:因为小龙女要杀杨过,于是杨过就舍弃病重的姑姑而独自下山。
  新版:新增杨过对小龙女爱的宣言“谁待我好,我也待谁好”,他为小龙女抓药疗伤而下山。
  金大侠解读:有读者指出,以杨过的性格,不可能因为小龙女要杀他,就舍弃病重的姑姑而独自下山。为了更合逻辑,新修版中杨过下山抓药。
  细节改动
  新版中,除了对杨过与小龙女的情感调子作了方向性的调整,金庸还增补了许多“节外生枝”的情节。
  例如,增补了李莫愁对小龙女说出当年陆展元是如何抛弃她的;解释了郭靖与黄蓉夫妇何以对投入全真教的杨过不闻不问;并将尹志平一分为二,把玷污小龙女的角色改为虚构人物甄志丙。
  《书剑恩仇录》
  与香香公主冥冥中相会
  旧版:陈家洛爱人香香公主死后,陈家洛一直悲痛自责,结局到此结束。
  新版:陈家洛在香香公主死后悲痛自责,不能自已。霍青桐深为忧虑,托阿凡提前往劝导,并称如他自杀,自己也将随他同赴九泉,陈家洛与香香公主在冥冥中相会。
  金大侠解读:新增这些情节,使得原先为了大业而牺牲爱人性命的陈家洛,人性化色彩进一步加强。
  《碧血剑》
  人物文字更加口语化
  旧版:袁崇焕旧部朱安国传授袁承志武功,在讲到自己已尽其所能,为承志前途着想应当另请名师时,朱安国的原话为:我们三个已经倾囊以授。
  新版:改为我们三个已掏完袋底身家,真的没货色啦。
  金大侠解读:改动后体现口语特色,更符合对话人物的身份。
  细节改动
  张朝唐一行初遇袁承志、华山修习《金蛇秘笈》、大破温氏五行阵、五毒教、山东道上群盗劫宝、玉真子这些部分都进行了比较大的改动,金庸将过分神奇的内容通通拿掉,使情节更加合理,衔接更自然、紧凑。
  下联其它作品主要改动一览
  《侠客行》
  改动:21个回目几乎换掉一半:改“玄铁令”为“烧饼馅子”;改“少年闯大祸”为“荒唐无耻”……
  总之,凡文雅点的词句一律改成俗而又俗的大白话。
  《笑傲江湖》
  改动:结局加令狐冲内心独白;化功大法来源修正。
  《鸳鸯刀》
  没有大改动。
(来源:法制日报)
可以说,金庸的小说丰富了一代人的生活,对大众早已耳熟能详的情节进行颠覆性的修改当然会牵动无数人的神经。这篇新闻对改动做了详细的归纳,值得一看。
经典终究是经典,续集全是流行。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的这篇博文被推荐到此博主被推荐的博文:
金庸笔下慕容复的原型是谁?
探寻血染百年的历史疑云&五胡乱华之人物篇(十九)
金庸在小说《天龙八部》中,塑造了一对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的父子,慕容博和慕容复。他们是五胡十六国时期,崛起于辽东的慕容氏的皇族后裔,为了光复慕容氏祖上的辉煌,可谓颇费心机。当然,这是武侠小说,将虚构的人物放在了武林世界里,用成人童话的形式演绎人性的善恶,也可说是社会现实的一个缩影。历史上真实的慕容氏,为了实现其称霸中原的夙愿,也是煞费苦心的,和慕容复父子几乎如出一辙。换言之,慕容父子的人物形象,在历史上是能找到相似的身影的。
那么,父子二人到底像谁呢?在路卫兵看来,他们并不就是哪一个具体的人物,他们更像是其先祖群体的一个缩影。比如他们的武功和名气,南慕容、北乔峰的名头之响,可以远及千里之外,让武林中人折服。威风如此,很像当年为前燕建国立下汗马功劳的慕容恪。慕容恪在辽东的辉煌战绩,几乎创造了当时东北地区的战争神话,也让慕容氏迅速成为东北霸主,完成了进取中原的原始储备。入据中原后打败冉闵,让中原的战局彻底发生逆转。其威名远震,连当时东晋朝的大将桓温和前秦皇帝苻坚都忌惮三分。
以慕容博的隐忍,居然可以不顾武林宗师的身份而装死,这在性格上,有点像西燕的皇帝慕容冲。前燕灭国,年仅12岁的慕容冲不但成了俘虏,继而还“有宠于坚”(《通鉴》),慕容冲生得眉清目秀,颇“有龙阳之姿”(《晋书》),也深得苻坚喜爱,于是成为了苻坚的男宠。苻坚喜爱归喜爱,但对于慕容冲来说,却无疑是一段难以启齿的羞辱。不过慕容冲没有办法,一个12岁的孩子能有什么办法啊,所以他只能忍受,但就此也种下了对苻坚的刻骨仇恨,这种仇恨在心里一憋就是13年,这份隐忍,在路卫兵看来,犹在慕容博的装死之上。在苻坚淝水落败后,慕容冲举兵反叛,兵临长安城,与苻坚展开生死对决。杀入长安城后,慕容冲心中积蓄多年的愤恨,化作了对这座城市的毁灭性报复,他“纵兵大掠,死者不可胜计”(《通鉴》)。一如慕容博在少室山上的狂笑,或许这也是慕容冲的一种发泄吧。
慕容复有着作为一个皇族后裔特有的冷漠和高傲,他总是自认高人一等,虽四处碰壁,落拓江湖,在心理上和态度上对别人还是不屑一顾,这一点很像前燕的末帝慕容暐。慕容暐被前秦军队俘获后,大将巨武要捆绑他,慕容暐皇帝劲头拿捏十足,痛斥说,“汝何小人而缚天子”,就你这样的下人奴才也敢绑皇上!那意思你不配,一脸的瞧不起,全然忘了自己已成为了人家的阶下囚。不过苻坚对慕容暐还是不错的,苻坚坚持“为政之体,德化为先”(《晋书》)的治国理念,将慕容暐押解长安后,不但没有杀他,还委任他为新兴侯,礼遇甚重,对其他的皇族也一一进行了妥善安排,比如慕容暐的弟弟慕容泓被封为北地长史,慕容冲被封为平阳太守,等等。而对慕容暐,苻坚则更是高看一眼,在征寿春时,甚至让慕容暐作平南将军、别部都督,对其可谓充分信任。
然而苻坚淝水落败后,慕容垂、慕容泓和慕容冲相继起兵反叛,慕容暐于是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乃潜使诸弟及宗人起兵于外”,开始里里外外的忙乎起来。苻坚就责备慕容暐,说“奈何因王师小败,便猖悖若此”,说你不该这样的啊,我刚刚战败了,你们就这样迫不及待的背叛我,像话吗。“卿欲去者,朕当相资”,你要想走,我不拦你,还给你盘缠。慕容暐听后吓的“叩头流血,泣涕陈谢”,哭天抹泪的连表忠心。后来局势恶化,苻坚让慕容暐给慕容垂、慕容泓和慕容冲三人写招降书,慕容暐再一次逮着机会,悄悄写信给慕容泓,说“今秦数已终,长安怪异特甚,当不复能久立”,你们别泄劲,前秦这闹腾不了多久了。你说你不写就算了,还拉偏套,而且还想“谋杀坚以应之”(《晋书》),有些不地道。结果被苻坚发现,将其杀死。
兴复大燕的想法,本也不能说错,毕竟这属于政治的范畴。然而利用苻坚对自己的信任,做出背信弃义的事,从人性的角度上讲,就着实不怎么样了。当然,政治是很难用人性去衡量的,也许政治的成功,与人性向善本来就成反比。这或许也是苻坚以德治国最终落败的原因之一。慕容父子擅长斗转星横的绝学,讲究“以彼之道还施彼身”。虽说是武功的一种,但在路卫兵看来,金庸老先生是将它赋予了生命的,它更像是慕容父子为人的写照。他们不但擅长“以彼之道还施彼身”,更擅长“以己之道还施彼身”,在父子二人心里,本就没有什么道可讲。
书中慕容博为了达到目的,挑拨中原武林与契丹发生冲突,以便浑水摸鱼得渔翁之利,这点很像后燕的开国皇帝慕容垂。前秦南下伐晋,苻坚也是经过一番讨论和论证的,并非就是一时的头脑发热。在征求群臣意见,几乎所有的人都反对出兵,只有慕容垂一人坚决支持,并极尽煽风点火之能事,说“陛下德侔轩、唐,功高汤、武,威泽被于八表,远夷重译而归”,您的威望在这摆着呢,而且帝国“强兵百万”,怕他作个鸟甚,大拍苻坚马屁。最后还用激将法直戳苻坚的软肋,说“若采群臣之言,岂能建不世之功”,你听这些老朽们的话,还怎么成就千秋大业啊!搞的苻坚连夸慕容垂不算,还重赏了他。然而淝水战败,“诸军悉溃,惟慕容垂一军独全”(《晋书》),都被打散,只有慕容垂一支部队健全,这就很蹊跷了。当然慕容垂治军有方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在路卫兵看来,慕容垂未必就没有保存实力,伺机起事的动机。
慕容垂因为被挤兑,叛离前燕投降前秦。应该说并非出于他的本心。对于慕容氏的帝业,他还是无限留恋的,所以他要伺机复国,也就埋下了第二次叛离的伏笔。正如《天龙八部》中的少室山之战,慕容复站到了星宿老怪一边,让局势一下子复杂起来一样,慕容垂的前后两次叛离,对当时的局势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第一次,让前燕与前秦势均力敌的对峙,变成了秦强燕弱的一边倒,前燕很快被前秦灭国;第二次叛离前秦,牵扯了前秦大半的精力,也让前秦迅速走向无法收拾的败境。
世事总是这样的无奈,一些人的落拓,也许正是另一些人的机会所在。苻坚淝水惨败,却让慕容垂看到了复国的希望,他忘掉了昔日苻坚对他的好,在苻坚最困苦的时候,毅然决然的离开,以帮助苻坚平定北部叛乱和祭祖为名,重回旧燕故地,很快便竖起了自己的旗帜,自称大将军、大都督、燕王,不久又称帝,可怜苻坚当时还派人护送他!书中慕容复为了光复大燕,不惜认四大恶人之首的恶贯满盈段延庆为父,并不顾江湖道义,亲手杀害与他情同手足的包不同和风波恶。而慕容垂剿灭西燕,杀害慕容氏的血脉宗亲,似也堪能与之媲美。
慕容复住的地方叫参合庄,使用的一种武功叫参合指,其实也是有来头的,便是那场改变后燕历史的战争--参合陂(今山西省阳高县东北)之战。后燕建国后,与北魏连年征战,参合陂一役,慕容宝(慕容垂的儿子)的征魏大军几乎全军覆没,后燕元气大伤。公元396年,慕容垂亲帅大军再次攻魏,走到参合陂时,见古战场积骸如山,于是设坛吊祭,“死者父兄一时号哭,军中皆恸”,三军将士一起恸哭,场面煞是凄凉。当此情形,慕容垂也是悲从中来,遗恨顿生,“惭愤欧血,因而寝疾”(《晋书》),大口吐血,就此病倒,在退兵途中死去。英雄一世的慕容垂,有过风光,也有过憋屈。正如不能实现平生夙愿的慕容复,终至到了疯狂疯癫一样。慕容垂为了完成大业,用尽了心机,虽然得到了很多,却也有着内心无法完结的遗恨。个中滋味如何,或许只有他自己才能明白。(文/路卫兵)
&&&&&&&&&&&&&&&&&&&&&&&&&&&&&&&&&&&&&&&&&&&&&&&&&&&&&&&&&&&&&&&&&&&&&&&&&&&
  声明:本博中的文章诗词均为路卫兵原创作品。未经本人许可,谢绝媒体转载,网站及个人转帖
  请注明出处。如需用稿请联系MSN:&Email:非诚勿扰
我的更多文章:
( 12:02:12)( 12:53:22)( 11:29:58)( 10:02:28)( 10:11:32)( 09:31:01)( 00:11:11)( 00:11:11)( 02:11:36)( 08:26:46)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金庸武功排行榜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