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牛lang之牵牛和织女的故事事

  自序  2013年6月曾在天涯经济论坛发表了《十年创业总结:自己的身边的关于成功的细节故事》,连载了一年多,得到了网友们的好评,同时认识了很多朋友,因为不了解天涯的版规,在帖子里发布了QQ群号被扎口了,十分可惜。群里的朋友们希望我再写一些东西,前一段时间忙于自己的工作,也在思考能够给创业中的朋友们奉献些什么干货,后来突然想到自己身边有很多很励志的故事,身边各家老板们的创业经历,虽然大家的创业经历都不尽相同,但是可以给在创业中的朋友一些借鉴,于是就想到了写写身边的真实故事。  先说明一下。本人八零后,大学毕业已经接近十年,家中从祖父开始便经商,于是耳濡目染,以及自己身边朋友的创业故事很多,很多是父亲那一辈的朋友的创业经历。  有人说现在创业的机会越来越少,其实不尽然,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路子,每个时代也都有自己的局限。本人帖子所介绍的都是真人真事,但为了不对主人公造成影响,都采用化名,公司也用化名,为避免广告之嫌,帖子中不出现品牌的名字。  写这些时代俊杰的故事,不仅仅是给各位读者、朋友看,也是给自己以勉励,希望能从他们之中汲取经验。帖子将以纪传体的形式写出这些老板们的创业历程,特别是第一桶金的创业历程,一些不便于公开的创业经历我只能隐晦地写,大家自己揣摩,每个人物的终结都会写出他们的优势、劣势,以及把握机会的关键点。下面我就从我的一位大学同学开始,讲述一位八零后高级职业经理人兼能源企业股东的创业历程。  工作很忙,不定期更新,希望大家理解,不会太监,请大家放心。
楼主发言:28次 发图:0张
  第一章
从黄土高原走出来的农家高管  本章节主人公是我一位大学同学,八零后,八五前,与我同岁,来自于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县,大学毕业后曾经共过事,后来他去北京创业,目前在北京已经置业并且身价千万,从事煤炭、对蒙贸易生意,还做一些金融方面的生意。以他为开篇,在于他是一位农家子弟,凭借自己的能力,充分利用了自己的乡缘优势获得成功的典型。笔者就叫他东吧。  东来自陕北榆林神木的农村。现在一提起神木这个地方,大家一定会想到煤老板,神府煤矿,神华集团,但煤炭是21世纪初才发展起来的,在东刚上大学的那会儿,神木还是个不折不扣的落后县,东就来自这里的农村。  与绝大多数来自农村的孩子一样,东衣着朴素,十分俭朴,好在学习成绩优异,考上了省城一所很好的大学,助学金奖学金相对丰厚。刚上大学那会儿,东给人的感觉是比较老实,学习成绩和社会工作都不突出,也许是来自于小地方,十几年来没有出过县城的缘故。大三大四时像换了一个人一样,经常出席各种社会活动,参加各种社团,逐渐培养了自己的社交能力。他最大的能力是与人自然熟。这从笔者后来与他共事的一次活动中发现。  我们大学毕业后一起来到一家上海国企上班,有一次上海的校友会活动,我们俩都参加,那时候我们只是小职员,都没有名片,东自己跑去印了一打名片,在校友会活动时,他专门留心我们这个国企在上海的那些老领导,主动到那些老人家的桌子上去套近乎,这点我要向他学习。
  此贴必火,火钳刘明。
  东是一个不安分的人,也不安于目前国企安逸的工作,他很快就辞职了,到一家外资企业去应聘。这家企业其实是一位英籍华人开的小公司,实质是一家私营企业,但是靠着外资的帽子,他自己琢磨着自费去伦敦逛了一圈,大开了眼界。后来听说他回到了神木,再后来,便又辗转来到了北京,买了房娶了妻,妻子是海归博士,在中央机关某部门上班,他自己担任一家能源集团的总经理,从事煤炭、有色金属和对蒙古的贸易,小有所成。有一次见面,我很好奇他这几年的经历,于是酒过三巡,他跟我说了近几年的创业经历。
  期待后续^_^  
  留个脚印,慢慢品寞
  乄  
  他的机遇是来源于一次火车偶遇。那时候他春节回家,做绿皮车。那时候没有动车,绿皮车非常挤,而且西安到榆林的绿皮车非常拥挤,他买了一张坐票,对面有一位老乡,大概大他七八岁,在西安做生意,坐在他对面。因为回家路上拥挤又没事做,他们就聊了起来。这位大他七八岁的大哥在西安做生意,他承包了一个村里的煤矿。那时候煤炭并没有像后来那么好,煤价低的时候,煤矿根本没人要,矿长跟普通矿工差不多,很多都要下矿干活,他这位大哥是一位乡村教师,受不了教师的低待遇,就出来自己做生意,跟几个老师一起承包了村里的一个煤矿,勉强维持,90年代由于煤价低迷,煤矿效益很差,几个一起出来的老师受不了这个辛苦活,陆续把煤矿股份转让给了他。他也快撑不住的时候,有个广东老板过来说要向他买煤矿,而且价格出得很高,如果那时候出让,他应该也能小赚一笔,但是他觉得为什么广东人那么急的要他的煤矿,于是他自费去广东沿海一线考察,专门去了大同和秦皇岛两个地方,发现煤价有上涨趋势,而且那时候电力紧缺,全国都在建火电厂,他估计煤价会涨,不仅没有把矿卖了,还咬咬牙借款再买了一个煤矿,这次去西安谈生意回来,刚好坐车坐在东的对面,说是煤老板,那时候也就是做绿皮火车的待遇。
  由于都是知识分子,又是同乡,又都有不安分的心思,所以东跟他的那位那时候还没发迹的煤老板朋友成了好友,并以兄弟相称。后来东大学毕业后,先到上海的国企上班,后来跳槽到外企,一直都是从事业务部门。由于家庭的原因,他最终回到了老家,在神华集团神木的一家电厂和煤矿上班。  此时的神木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穷乡僻壤,由于有中国最优质的露天煤矿,神木县因此暴富,带动了整个神木的经济飞速发展,东的家庭由于家里有地,也受益于这一轮的煤价飞涨,更重要的是,东很注重人脉积累,不仅仅在上海经常参加学校的校友会组织,也注重客户的积累,跑业务那几年,由于主抓东北市场,积累了很多大型企业客户资源。东回到神木以后,不局限于在神华上班,经常跑到他大哥那里泡茶喝酒,与各路老板打得火热。由于毕业于名校,有跑大型企业的业务经验,加上经常混迹于老板圈子,思路非常活跃,得到神木一干大老板的赏识。
  顶丁老师!等书好久了!这几年在社区做服装零售,堪堪维持。请问网络营销的趋势下,如何开始做?  
  请继续。
  持续关注,期待更新
  有一次,东的大哥找他说个事,东就过去了。东的大哥和几个老板想去蒙古国投资。蒙古国政府那边鼓励中国民营资本过去投资,但是不喜欢有国字号背景的公司。现在国内的矿产国进民退的呼声很高,虽然这几年煤老板们都发了大财,但是很明显,国家看到这一块有利可图,会要回采矿权,最近越来越多的矿难新闻也是有意炒作,他们认识一个浙江老板来榆林开采石油,运气好,一炮打下去就有油出,但是很快zhengfu就拿着文件说要收回油井。煤老板们的日子是越来越不好过,都想着把钱套出来去外地投资。他们几个朋友都说外蒙古不错,想在包头和北京注册矿业公司来经营对蒙古的贸易。几个老板都觉得东人不错,有学历,有懂经营和管理,想让他去帮忙管理,但前提是要扔掉神华的工作,征求一下他的意见。
  持续关注,期待更新
  在神华集团上班,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事情,东把这事往家里一说,很多亲戚都反对,只有他父亲不反对,但也没有支持,他让东自己考虑,最好能够入一点股。于是东和他大哥商量,在跟几位投资方老板商量过后,东以管理股的方式入股公司百分之五的股份,东负责建立自己的团队,在北京和包头开展业务。既作为这些老板在北京的业务点,为他们开辟能源业务,也是接待点,接触北京高层所用。东的大哥负责带东去蒙古国接洽业务,准备考察蒙古国的矿产投资项目。年薪初步三十万一年,全职。这样,东就放弃了在外人看来很好的神华集团的工作岗位,一心扑到自己的业务上来,他自己也拿出了多年的全部积蓄投入到这间公司。
  东就跟着他的大哥去北京开始了自己职业经理人的业务。他大哥家乡还有煤矿需要管理,北京和包头的事情就都交给东去负责。东也利用自己广阔的人脉努力开展业务。  由于政府要收回煤矿的呼声越来越高,许多的没摊主都往北京跑,希望借助政府的朋友获取一些信息,甚至帮帮忙,能多获取一些利益,由此东认识了很多北京的资源,特别是外经委等资源。那时候煤矿圈很流行到国外去投资矿产,蒙古国给了很多优惠条件,东和他的大哥就一起去蒙古考察稀有金属矿的开采。
  继续支持楼主.........
  东拿着煤老板们带来的资金在包头和北京注册了公司,以总经理的名义经营企业,作为他大哥的心腹,他大哥经常带他出入政府部门,但一些高端政府部门没办法进,比如fagaiwei,很多项目很麻烦。他们在乌兰巴托注册了一家企业,打算开展业务。那时候,中蒙关系还不是那么稳定,蒙古对中国投资者还是很有戒心。这时候运气来了,wen总理带领着中国代表团到蒙古访问,作为前期在蒙古开展业务的中资企业,通过运作,东和他大哥一起参加了两国高层举办的活动。东非常活跃,借着活动的举办,与两国高层领导频频交谈,并让人拍下了跟高层的合影。
  有了这些合影,特别是2号首 长的合影,在北京很多事情就好办了,越来越多的zhengfu人事对东刮目相看,原来一些基金、银行等金融机构,看到东去都不接待,现在行长主动上门接洽业务。东也在这个时候认识了自己的太太,一位留英回来的博士,在中央某部委上班,东也按揭在北京购置了自己的房子,虽然现在还不是十分大富大贵,但是也算是小有所成,前途无量。  东将自己的家庭打理好后,就一心扑在了北京和包头的公司生意上。他发现,其实投资蒙古的矿产开采和国内一样,风险很大,但是凭着他良好的政府关系,他可以开通另外一个路子。为了与蒙古开展贸易,中央批准在二连浩特成立口岸,而东恰恰掌握了这个信息,在与几位股东商量之后,决定做对蒙之间的贸易,在二连浩特成立办事处,利用自己煤老板和对蒙企业家的双重身份,加上自己良好的zhengfu背景,为那些希望去蒙古做生意的人铺路,做起了对蒙进出口贸易,逐渐开辟了自己的一条生意路子。
  东今年三十二岁,已经是某大型企业高管,并有股份,老婆在中央部委上班,北京买了房,主要从事矿产和对蒙贸易,目前他正在读清华MBA,并计划向基金一类方向发展。东的成功我个人总结为,  1、善于利用自己的优势。东的优势有两条,一是名校毕业,二是神木县人。名校毕业找工作很有优势,而且名校的校友圈子等人脉资源非常广泛,特别是对于传统工业行业,名校优势明显。二是地缘优势,利用自己神木人的优势,结交老板。  2、善于交际。东刚上大学时并不善于交际,为了自己发展,努力扩展自己的交际圈。  3、善于抓住时机。火车上的偶遇成就了终身的事业,就好像当年劳斯莱斯两个人火车上偶遇,创立了劳斯莱斯品牌一样。偶遇很多人都有,但是将偶遇发展成为一种资源不是每个人都会的。东很善于把握这样的机会。  4、胆子大,敢干敢想,虽然身价不高,但是东混迹于煤老板的圈子,从职业经理人做起,然后扩展自己的圈子,借助平台提高自己的接触层次,又利用接触层次扩展自己的经营业务。  东是笔者身边农二代成功的典范,主要依靠自身的努力和现有的资源,日后应该更有出息。下一个例子讲一下我父亲的一个朋友,从普通工人到亿万富翁,年纪五十出头。以后我的帖子都会以这样的方式讲。
  写的不错,顶一个!  
  伟是我们这边比较出名的企业家,生意覆盖工业(制造、炼钢)、酒店、娱乐业,现在有涉足房地产,五十出头,人大代表,为人谦和,重义气,与官商都能打成一片,年入千万元。下面讲他的故事,他发大财最大的原因在于他的眼光,几乎每一轮产业机会都被他碰上,不过最近这个房地产确实不是太好做,他这方面也亏了不少。但是作为一名知名的企业家,很多方面值得我们学习。
  伟60年代出生于本市一位普通工人家庭,80年代进入本地一家很有名的机电制造厂上班。那时候很多人都很羡慕在工厂上班,在选择去机关单位还是去企业时,很多人会选择去企业,那时候基本没有私营工厂,都是公家单位,企业的福利待遇要比在机关单位好很多。伟那时候能进这家制造厂成为工人很是让人羡慕,但是他的关系也不是太硬,他被分配到了一线车间上班,从事非常辛苦的铸造、装配等工作。  那时候的伟非常好学,专营技术,在铸造上是一把好手。由于铸造很辛苦,有关系的都不去做铸造,因此伟的这项手艺在厂里不可或缺。
  持续关注,期待更新
  伟这人其实脑子非常好用,别看铸造苦,确是巧活,从翻砂到浇注,都需要经验。伟这个活做得好,得到了领导的认可,但是没关系没学历,进步比较难。九十年代私营经济兴起,厂里那些脑子活络的人也不闲着,偷偷拉着公家的单子在外面自己做,这些人来拉拢伟,因为伟铸造手艺好,于是他们合伙成立了一家公司,专门做电机设备,而伟则专门负责机壳铸造。  公家的厂子效益越来越差,外面自己的私人工厂却越做越红火,从广交会上接来的单子,都给了私人。伟的胃口越来越大,他自己专门注册了一家工厂做电机的机壳铸造,给这边私人的工厂做配套,自己也做一些装配,赚来了人生第一桶金。
  九十年代是中国制造业最红火的时期,工人工资又低,伟在那时候赚了一笔钱,大家有了两三百万的积蓄。两千年开始,他在本市最中心的位置买了一整栋房子,几千平方,非常便宜,才两百万。那时候房价刚刚开始出头,房子才一千左右一个平方,他那个房子有六层,非常大,位置非常好。刚买两年后,房地产井喷,就有人开始愿意出六百万的价格跟他买这栋房子,他没有同意。  那时候他主要还是忙工厂的生意,在上海郊区、广东都开了铸造厂。但是生意越来越不好做,订单减少,工人工资高,竞争日趋激烈。于是他考虑转一个方向投资。
  伟将外地的工厂委托给亲戚进行管理,自己回到了家乡,主要管理家乡的公司。有一次,他到隔壁一个城市谈业务,客户请他到本市最高档的KTV消费,他发现,KTV一个晚上的花销尽然高达三四千,如果一个月能做20天,一个月一个房间收入在七八万,利润至少三四万,他突然想到自己的房子可以搞这个。  于是他考虑投资KTV,自己出售了部分工厂股份,加上银行贷款,凑足了一千万人民币,把自己那栋房子给装修起来,开起了本市当时最豪华的KTV。那时候本市KTV不多,上档次的基本没有,他的KTV顿时顾客盈门,据说不到一年就收回了成本,在房地产井喷的那段时间,每年都为他带来了几百万的现金流。有一次,他吃饭的时候就说,都是做实业出生的,从来不知道娱乐业能赚那么多钱。
  单纯的KTV已经不能满足他的需求了。在经营KTV的时候,他发现,一般KTV的客人都是商务宴请吃完晚饭过来的,唱完歌回去睡觉,如果能够做大型酒店,将餐饮、娱乐、住宿结合在一起,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将很有钱赚。恰好本市有一个中心地带地皮需要招投标,于是他就计划兴建一座高级的酒店,将酒店和KTV夜总会进行整合,整个项目在08年兴建,09年营业,恰巧房产价格还是低的时候,不仅仅酒店建好后地产升值赚了钱,而且吃饭和娱乐业也带来了巨大的回报,让他跻身亿万富豪行列。但是11年以后陆续投资了几个房地产盘子,受政策影响都不是很好,不过好在原来赚了大钱,并不影响他的整个产业。
  伟的成功笔者总结主要是几个方面:  1、有一技之长,让别人创业的时候必须叫他,这也是他起家的资本  2、顺势而为,在房地产开始起步前就买了一整栋楼,又利用那几年歌舞升平,房地产飞涨,投资KTV赚了很多现金,成为亿万富翁  3、眼光独到,在工业开始走下坡路,不景气的时候,果断寻找新的投资热点。  我们还是回到八零后,讲讲我身边另外一个八零后创业故事。
  笔者这位同学是我中学的同学,原来学习成绩也不是太好,高考本科没考上,考了个学药学的大专,在武汉上学,后来出来后,基本自己做生意了,现在主要在福建这块跑医院医疗器械的业务,也算是小有所成,在福州买了房,买了一辆奔驰,年纪嘛,也就三十出头。他家里条件不太好,主要还是靠自己努力,家里基本帮不上什么忙,很有能力的一个人。
  笔者就叫他雄吧。雄早年读书时,文科不太好,数学很不错,篮球打得不错,人高高瘦瘦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所以很早就住校了。住校养成了良好的独立生活习惯,估计在日后的生意中对他影响很大。  中学毕业后,他到武汉上了一个大专,学得是药学。他本来并不考虑这个工作的,因为家里有位亲戚在本地医药公司有点关系,想日后走这个门路,所以就阴错阳差地学习药学。大学时学习一般,读了三年大专后出来自己找工作,在武汉一家私营的医药公司做药品和医疗器械推销,工资不高。在武汉干了一年时间,因为是独子,家里就想让他回到福建来,在县里医药公司谋了一份工作给他,说白了就是站柜台,这几个月的时间,他实在是呆不住,一是工资低,才一千多块钱,二是无所事事,但是他并不是没有收获,在医药公司的几个月,他结识了很多医药的朋友,包括医院医生、护士、药房,还有医药公司原来的一些业务员,药店老板,这成为他日后创业的重要人脉,在医药公司干了大半年后,拿了年终奖,过了年他就辞职了,他要去福州自己干。
  记号一下  
  当时雄的想法是比较单纯的,他希望自己开一家公司做医疗器械销售,于是四处借钱,在福州六一路附近租了一间写字楼开公司,招了几名员工自己干,他跟另外一个人合股。另外那个人家里有钱,不负责公司具体事务,都交给雄管理。做医疗器械,每月的租金特别高,因为医疗器械要求必须有几百平方米的仓库,才能申请到那个营业执照,但公司初期其实雄是没什么业务的,招的业务员也不会出去跑,每月的花销都要一万多,但是基本没有进账。雄很着急,但也没有办法,只好自己去跑业务,经过努力,每月能赚回五六千元,但是相比开支来讲,杯水车薪。雄于是想办法改变了经营路子,他跟股东商量后,召集业务员,把公司改成合伙制,谁有业务算谁的,就是公司的开支大家分摊。有一两个业务做得好的同意,其他的业务员就没做了。
  这种合伙制让雄的花销减少了,但是另一方面,这也越来越不像一个企业,那些自己有路子的业务员仅仅将公司作为一个走账开票的平台,业务都牢牢把握在业务员自己手里,而雄手上的业务也很难做,花销依然那么多。这时候爆发了一次严重的危机,原来那个他们的投资人,就是不管事的那个股东,提出要用公司去做贷款,做融资。雄现在终于明白了合伙人的初衷,企业做得好,那就做下去,做不好,三年以上有业绩的企业,拿去贷款是很容易的,而自己是企业的股东之一,之前一直用这个公司做业务,自己手头还没什么积蓄,只是打开了路子,现在很多企业的欠款都在公司账上,股东提出要拿去做融资风险可想而知。  几名业务员由于不是公司股东,拿了自己的钱后,就纷纷离开了,他们都有自己的路子,找一两家公司挂靠在医疗器械这个行业也不是难事。雄是股东,摆在他面前,要不就是拿钱把对方股份买过来,要不就是放弃股权,或者跟着他的合作伙伴做融资。业务还没做稳当,就出现这个问题,他很为难。
  必须跟住~!~!跟着丁老师~!
  最后雄还是狠狠心退出了这家自己苦心经营的公司,也带走了自己的业务。医疗器械行业一般是认人不认公司的,所以雄业务也转了出来,但是医院一般都有账期,好多笔单子还是挂在原来公司的账上,本来三个月能出来的钱,由于公司已经是别人的了,变成了要半年甚至一年才能有款回来,为此,他也十分郁闷。但是他转变了思路,走两条路,一是对于那些品牌溢价不高的耗材,他找了一家信得过的公司走账,除此之外,他找了几家好的设备商,直接以设备商业务员的身份跑业务,业务经费都是自己出,钱打到公司的账上,与设备商分红。
  好帖,坐等更新
  雄改变了全面撒网的工作思路,改成重点突破,特别是注重在自己老家的医院进行突破。他考虑到这几个因素:一是跑业务,如果全省跑,费用非常高,而且十分耗费精力,有时候花了很大精力做进去,成交量不大,在一个地方重点突破,可以全面打开本地的医院市场,从本地的三甲医院、中医院、妇幼医院、专科医院、卫生院等,这些医生都是一个系统,互相都有联系,而且不用到处跑,费用可以省下来,而且一家医院平均能做到一百万以上的业务,基本以后就能有稳定的收益;二是医院行业注重人际关系,采购量都很大,要重点突破,细水长流;三是要广交朋友,特别是医疗行业的医生、行政人员,甚至领导的司机,都能换来巨大的商机。所以他也不再以福州为中心全省跑,而是将重点回到自己的家乡,跑本地的医院市场。
  支持丁老师,赞一个!  
  雄十分注重结交朋友,不管是大医院的主管还是小卫生院的院长,雄都一视同仁。雄经常和家乡几位乡镇卫生院的院长一起,一则自热是为了业务,二则都是朋友。恰巧那时候温总实施医疗改革,让大多数农保、医保的人去基层卫生院看病,这样就必须给基层卫生院拨款,强化基层卫生院的基础设施。这样的大好机会让雄给赶上了,由于与基层卫生院领导的良好关系,那段时间基层卫生院的几个单子都是雄在做,他真正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langding007  langding007老师您好。看过您上一个帖子,感觉您对创业有着丰富的经验,非常钦佩。本人上班族,以前没有创业经验,现在感觉做丧葬业有前景,就是卖些寿衣、悼念品之类的东西,请问现在进入这个行业可以吗?需要注意哪些事情?这种店面选址有什么讲究?如果在济南开的话,店面租金大约多少?需要多少启动资金?这种商品开网店的话有销路吗?  十分抱歉一次提出这么多问题,非常期待能得到您的指点,致谢!
  @绿豆饼
13:50:27  @langding007  langding007老师您好。看过您上一个帖子,感觉您对创业有着丰富的经验,非常钦佩。本人上班族,以前没有创业经验,现在感觉做丧葬业有前景,就是卖些寿衣、悼念品之类的东西,请问现在进入这个行业可以吗?需要注意哪些事情?这种店面选址有什么讲究?如果在济南开的话,店面租金大约多少?需要多少启动资金?这种商品开网店的话有销路吗?  十分抱歉一次提出这么多问题,非常期待能得到您的指点,致谢!  -----------------------------  这东西只要你自己不觉得忌讳都可以做的,利润也很高。可以跟佛教用品一起做,厦门有佛教用品展会,你可以了解一下,再考虑
  雄也改变了全省通吃的销售策略,改成重点突破。卫生院系统的生意让他在本地的医疗系统人脉广泛,不断结识一些人,终于有人牵线搭桥,联系上了本地最大一家三甲医院的负责人。这家医院是本地区最好的三甲医院,效益非常好,设备、耗材需求量也非常大。于是雄依然从小做起,以耗材入手,不急于做大设备。由于跟外科、骨科关系良好,一些常用耗材就做了进去,包括一些手术线、疝气的贴片、骨科石膏等等这些比较简单、大众化的耗材,慢慢的,生意做了起来,他也逐渐成为本地最大的一家医疗设备供货商。  雄的成功有几个特点:  一是广交朋友,不急于一时的生意。  二是必须要坚持  三是重点突破,在精力和财力都有限的情况下,不要急于一下子做大,要慢慢经营,重点突破。
  顶。nb  
  第四章 女老板玲  玲是我妈的一个好朋友的好朋友,做服装生意的,后来做二房东发了财,这二房东不是普通的二房东,准确的说是开发军队的荒地发了财。玲的人生其实非常坎坷,三十岁之前就是一部不幸的历史,所有的不幸都压在了她一个人的肩上,但是她凭借自己过人的胆识和能力,带动了整个家族的繁荣。
  丁老师大作,必须膜拜。  mark.
  MAKE--------------------
  有喜欢或有兴趣做贵金属投资的吗,海西交易,白银投资,没有股票的买涨不买跌,没有黄金的时间限制,真正的做到为大家着想,有兴趣的加我QQ,希望大家都赚钱!
  牛B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牧童改编的故事500字第一段写景 描写田野(白天)第二段由声及人 牧童:外貌、动作、神态牛:动作笛声第三段夕阳西下 田野景色第四段傍晚 夜幕降临:环境、牧童(动作、心情)格式正_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牧童改编的故事500字第一段写景 描写田野(白天)第二段由声及人 牧童:外貌、动作、神态牛:动作笛声第三段夕阳西下 田野景色第四段傍晚 夜幕降临:环境、牧童(动作、心情)格式正
牧童改编的故事500字第一段写景 描写田野(白天)第二段由声及人 牧童:外貌、动作、神态牛:动作笛声第三段夕阳西下 田野景色第四段傍晚 夜幕降临:环境、牧童(动作、心情)格式正确
又是一个恬静的夜晚,微风轻轻地吹着,草地泛起了波浪,犹如一片碧绿的海洋.深蓝色的天空中点缀着一颗颗美丽的钻石,还挂着一轮皎洁的月亮,金色的月光犹如一片片花瓣,洒在无边无际的绿毯上.广阔的原野在月夜的衬托下,宁静而又安详.静静地侧耳倾听,好像有一阵笛声传来,它在风中飞舞,旋转,时断时续,飘逸又悠扬.渐渐的,那笛声亮了起来,远方出现了一个小小的身影.近了,原来是个小牧童,身穿蓑衣,头戴斗笠,手中握着一支短短的牧笛.他悠闲地漫步在草地上,吹着牧笛,还不时地弯下身子,轻轻地抚摸地上翠绿而又鲜嫩的小草.牧童在一处小坡边停了下来,翻身躺下.那小牧童还不时地拿出牧笛,轻轻地吹几声,悠扬的笛声便响了起来.那声音像水环绕青山,像太阳缓缓升起,像百花争相开放,像鸟儿快乐歌唱,像小鱼顽皮嬉水,像微风轻抚脸庞.可爱的小牧童以地为床,以天为帐,饥来即食,困来即眠,无牵无挂,自由自在.这里没有家人聚集的情景,没有伙伴嬉戏的场面,有的只是清新的空气,皎洁的明月,宁静的草原,轻柔的晚风与悠扬的笛声.那刚刚吃饱了饭的牧童,连蓑衣都没有脱下,便躺在草地上.他是累了,想躺在青草铺成的绿毯上好好地舒展一下身子?是喜爱宁静安详的月夜,想要静静地欣赏一下?仰望这明亮如水的月儿,这个小牧童的心中又会充满怎样的想法呢?是加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乡村生活?还是自己白天有牛与牧笛为友,晚上有清风和明月相伴,犹如世外桃源的享受?还是什么都没想,就渐渐进入了梦乡?望着躺在草地上的牧童,让我们不禁浮想联翩.这碧绿的草原,悠扬的笛声,宁静的月夜,安详的牧童,仿佛是一幅恬淡而又多彩的水墨画,使我们的心灵也感受到了宁静,感受到了自然,感受到了乡村生活的美好与快乐.
还像平常一样,无忧无虑的牧童牵着自己的牛儿来到辽阔的草原。  青草像是被谁铺在地上一般,方圆六七里全是草地,一眼望不到头,这草地仿佛和天连在了一块儿。牛儿悠闲地在草地上吃着草,淘气的牧童穿着蓑衣,跳上了牛背,玩起了倒立。一个倒立还不够,又在牛背上翻了个跟头。这下可好。脚踩空了,一下子从牛背上摔到了草地上。“咦?怎么不疼?”牧童想着。原来呀,是这如毡似毯的草地“接住”了他。这调皮的小牧童,...
牧童(古诗改写) 瞧!一眼望去一片绿油油的草,仿佛铺在地上似的!风轻轻一吹“沙沙沙”的响声传的到处都是。 听!牧童又在吹笛子了,一声声欢快的调子逗弄着晚风,慢慢的小时在耳边。 早上太阳露出半边脸的时候,牧童就拿着自己的笛子,上山放牛去了,他坐在牛背上吹着笛子,哼着小曲。快乐地在草地上奔跑,无拘无束,没有任何烦恼。直到玩累了,就躺在草地上,看着天上的白云和小鸟们,嘴角浮...
又是一个恬静的夜晚,微风轻轻地吹着,草地泛起了波浪,犹如一片碧绿的海洋。深蓝色的天空中点缀着一颗颗美丽的钻石,还挂着一轮皎洁的月亮,金色的月光犹如一片片花瓣,洒在无边无际的绿毯上。广阔的原野在月夜的衬托下,宁静而又安详。 静静地侧耳倾听,好像有一阵笛声传来,它在风中飞舞,旋转,时断时续,飘逸又悠扬。渐渐的,那笛声亮了起来,远方出现了一个小小的身影。近了,原来是个小牧童,身穿蓑衣,头戴斗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auld lang syne女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