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四川省超生二胎如何逃罚款金融机构代收是直接从银行扣吗?

金融机构内参 -
(总第410期)
以下特供高端决策层、金融监管层参阅
★实力决定标准
洞悉机构资金动向,了解全球投行策略
点击此处添加要点...
【金融观察】
房地产君:终于等来了妈妈(喜极而泣) 以史为鉴:2008年和2012年降息的影响 1998年住房商品化之后,降息周期主要有两轮,第一轮是在2008年,第二轮是在2... (CJ)
点击此处添加文章...
【资产管理】
日前,中国证监会正式发布《证券公司及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资产证券化业务管理规定》(以下简称《管理规定》)及配套的《证券公司及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资产证券化业务信息披露指引》、《证... (CJ)
早在2010年左右,财富管理业务就被转型中的券商视为最为肥美的业务蛋糕,随着业内首个券商财富管理中心在广发证券成立,国泰君安、申银万国、中金、银河、华林、国金等大小券商纷纷杀... (CJ)
一波波信托产品相继出现兑付危机之后,有限合伙基金近来也不能独善其身。 继年初中商财富陷近10亿担保黑洞、华融普银因涉嫌产品造假而被曝光之后,昆湖资本管理(北京)有限公... (CJ)
点击此处添加文章...
【资本运作】
近日来,“成功系”掌门人刘虹控制旗下公司在一个月的时间内抛10亿元参与4家上市公司定向增发之事让整个资本市场吃惊不小。这是继刘虹2009年因虚假陈述而受到证监会处罚,5年内不... (CJ)
点击此处添加文章...
【银行业】
不能不说这是一次特殊的降息。 11月21日晚间,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其中,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 (CJ)
央行21日宣布将1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40个基点至5.6%、1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2.75%。与此同时,央行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1... (CJ)
据悉,央行拟定调整金融机构各项存款和各项贷款统计口径,最大一项变化是,将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同业存款纳入了各项存款,相应地,将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同业拆借纳入了各项贷款。央行此举措是... (CJ)
点击此处添加文章...
【温故知新】
一、金融市场之父——管金生 在中国金融中心上海。提篮桥的哎叹声能跨越黄浦江传到人声鼎沸的金融市场,提篮桥监狱内,关押着一位身材不高、曾经在比利时留过学的金融家—... (CJ)
点击此处添加文章...
点击此处添加标签...
【金融观察】
央行降息 房产券商银行都爽到了吗?
房地产君:终于等来了妈妈(喜极而泣)
以史为鉴:2008年和2012年降息的影响
1998年住房商品化之后,降息周期主要有两轮,第一轮是在2008年,第二轮是在2012年。2008年降息周期始于日,6次降息,伴随4次降准;2012年降息周期始于日,2次降息,伴随3次降准。
通过回顾2008年和2012年两轮降息周期的历史,主要回答以下问题:
1、降息之后,地产行业基本面(包括新建住宅成交面积和价格)如何变化?基本结论是:降息对于住房成交面积的提振作用立竿见影、效果显著;对于房价的影响有滞后、但是影响持续时间较长,通常在降息3——6个月后,房价同比增速由负转正,并且同比正增长的持续时间均超过了12个月。
2、降息之后,地产板块收益率如何?背后的逻辑是什么?基本结论是:在前两轮降息周期中,地产板块超额收益(相对沪深300)都十分显著,绝对收益在2008年降息周期中超过+200%,在2012年降息周期中超过+40%(考察时间段:日-日、日-日)。
逻辑上看,认为,降息从三个方面提升了地产企业的RNAV估值:一是成交提振带动周转速度加快,二是房价上升提高利润水平,三是贴现率WACC下降。
3、降息之后,哪些地产企业的股价弹性最大?从历史经验看,有两条逻辑,一是销售弹性最大的地产股,这是最直接的逻辑,多次得到验证,二是有息负债的压力因降息边际改善最大的地产股,通常是锦上添花。
最明显的例子是,在两轮降息周期中,它的销售弹性和负债改善都极为显著,因而在两轮周期中的股价涨幅都排名前十。
银行君:妈妈,你不疼我了吗?
这次央行采取的是非对称降息,即贷款利率下调40基点,存款利率下调25基点,这种降息方式对于贷款利率下调的幅度更大,央行认为此举更有利于直接降低社会融资成本。
那么对银行来说,这种降息方式意味着什么呢?
通常意义来说,商业银行的盈利核心在于存贷差,即低利率吸收存款,高利率发放贷款,银行从中赚取利息差。
贷款利率下调幅度大于存款利率的做法将压缩银行的利息差。据中金公司预估,央行降息后银行业利率在2015年可能出现零增长或者负增长。
实际上,从以往的经验来看,银行利润遭重创可能性较大。
以下是华泰固定收益团队此前对这种非对称降息方式如何影响银行利息净收入的估算:
华泰认为,这种降息方式对商业银行利润将产生较为明显的负面作用,部分银行利息净收入损失可能会超过百亿,对商业银行利润的影响也多在4%——7%之间。
另外,回看历史,在2000年以后的三次降息周期中,上市银行股价确实均明显走低。只不过,对股价影响较为明显的后两次降息周期,更多的是介于对称降息和另一方向的非对称降息之间。如下图:
全球市场也爽到了:欧美股市齐欢腾 金油跟涨
中国央行宣布降息,欧美股市齐欢腾,欧股大幅收高2.1%,美股标普指数上涨0.52%再创历史新高,中概股劲升房产信息板块领涨,乐居大涨12.44%易居中国拉升17.32%。大宗商品市场中,纽约黄金闻讯跳涨收高0.6%至1197美元,白银上涨1.55%,原油收涨0.87%。
摩根大通在研报中称,该行认为中国央行降息的“直接触发因素”是通胀压力大幅放缓至低于3%。经济学家称:“随着通胀担忧缓解,这为央行通过降息降低融资成本、支持经济增长提供了空间。”
瑞银经济学家汪涛表示,中国央行下调利率是绝对正确的举措,央行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降低融资成本和金融风险;降息并不意味着政策立场的改变,因为信贷量对于利率并不是非常敏感,而是受定量和审慎规则的控制。
荷兰国际集团表示,降息利好股市,人民币相对于中间价的溢价将扩大;降息信号是当局真的希望促进增长,而且各方非常信任他们的能力。
看来,大部分小伙伴们都爽到了,但是,不止一位经济学家认为,市场被“央妈”忽悠了!
我们被“央妈”忽悠了吗?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日起下调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至2.75%,同时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1倍调整为1.2倍。然而,事实上,央行只能算是提了提意见,因为商业银行们仍然能够将这一利率保持在3.3%(3%*1.1=2.75%*1.2),只要他们想这么做。因为一段时间以来,3.3%一直是这一利率的规定上限。
同时,如果考虑到中国的银行目前正挣扎在企业债务的重压下,他们有将自身利率设定到利率上限愿望。
高盛经济学家宋宇认为,下调存款利率与提高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作用相抵消,存款利率实际上并未改变。中国政府可能并不愿意削减存款利率,因为这可能会对家庭收入带来负面影响。他还提到,降息的间接影响可能更意义,这会给市场释放出相当清晰的政策信号。
法国经济学家姚炜也表达了类似观点,她强调这并不是“事实上的降息”。她表示:“我认为市场有些反应过度,这样的宽松在我看来阻止不了经济增长的放缓,但足以防止硬着陆。”
即使硬着陆可以避免,也不意味着接下来的路会很好走。降息只是对经济放缓速度高于央行预期的一个反应。11月公布的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降至6个月以来最低点50。
另一个难看的数字是来自澳门的赌博业。富国银行的分析师预计总的赌博收入11月将下跌18%——21%。这些数字都显示要求采取一些行动,但中国之前并未采取任何实质行动。
事实上央行官方解读也表示:
“此次利率调整仍属于中性操作,不需要对经济采取强刺激措施,稳健货币政策取向不会改变。”
所以就未来一段时间而言,我们将继续一些看似夸张却规模很小的流动性注入措施。然而,这远远不够。姚炜表示,中国现在的情况需要公司部门的大规模重组,改革才是唯一的答案。
而现在的问题是市场并不这样看这一消息。
当央行宣布降息消息时,通常说明政府开始采取一些行动。这是市场过去几年形成的思维定势。市场的这种狂欢也是正常的,因为中国央行从来都不是一般的央行。
点击此处添加投票...
+ 文章评论
正在读取评论,请稍等...
+ 相关文章
点击此处添加相关文章...
点击此处添加文章...
【资产管理】
证监会细化资产证券化管理
日前,中国证监会正式发布《证券公司及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资产证券化业务管理规定》(以下简称《管理规定》)及配套的《证券公司及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资产证券化业务信息披露指引》、《证券公司及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资产证券化业务尽职调查工作指引》,对《管理规定》及配套规则做了一些修改。
《每日经济新闻》了解到,本次规则修订及起草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是明确以《证券法》、《基金法》、《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为上位法,统一以资产支持专项计划作为特殊目的载体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
二是将资产证券化业务管理人范围由证券公司扩展至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并将《证券公司资产证券化业务管理规定》更名为目前名称;
三是取消事前行政审批,实行基金业协会事后备案和基础资产负面清单管理;四是强化重点环节监管,制定信息披露、尽职调查配套规则,强化对基础资产的真实性要求,以加强投资者保护。
诸多基金子公司对新兴的资产证券化业务寄予厚望。一些子公司此前已经尝试过小贷、融资租赁、企业应收账款等领域的类资产证券化项目,在新的政策基调下,更是希望加码业务推进力度。
“对我们来说是好事。”北京某基金公司子公司总经理表示,“新的《管理规定》及配套规则对资产证券化进行了一个具体明确的规范。”
事实上,从“107号文”到“26号文”再到“127号文”,一个最主要的改变就是监管层已经在整肃资金池和通道业务,规范影子银行业务,这对于基金公司而言,意味着此前靠着通道业务迅速发展壮大的日子将一去不复返了。
在此背景下,基金公司子公司寻求新的发展出路就成为每家公司的头等大事。
子公司未来的大方向无疑就是转向“主动”的资产管理。同时,各家子公司也开始寻求属于自己的发展路子,资产证券化业务、并购基金业务还有专户投资业务等纷纷成为基金公司子公司下一步要发展的方向。
上述北京某子公司老总表示,《管理规定》对于资产证券化这块做了一些具体的规定,有了一个更大的空间,证监会鼓励资产证券化,以后在管理方面将会有更具体的标准化规定。
点击此处添加投票...
+ 文章评论
+ 相关文章
点击此处添加相关文章...
券商觊觎私银市场“蛋糕” 边缘化财富管理
早在2010年左右,财富管理业务就被转型中的券商视为最为肥美的业务蛋糕,随着业内首个券商财富管理中心在成立,国泰君安、申银万国、中金、银河、华林、国金等大小券商纷纷杀入这一新兴市场。
继北京、深圳、杭州设立了6家财富管理中心之后,国泰君安财富管理旗舰店18日在沪揭幕。这是近期券商财富管理中心鲜有的消息露出。
然而,时隔四年,再大力宣传财富管理业务的券商已经不多。“深圳本地一家大型券商财富管理业务算业内做好的,收入占经纪业务的比重也不过5%;而深圳另一家大型券商这块收入可以忽略不计。”据业内一人士介绍。
根据波士顿咨询公司最新发布的《2014年全球财富报告》,中国的百万美元资产家庭总数从2012年的150万增至2013年的240万。面对这一巨大的市场,券商财富管理有些力不从心。
边缘的券商财富管理
根据2014年上半年中报,19家上市券商中,有10家券商的经纪业务收入同比下降。券商经纪业务收入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互联网金融的冲击。
中信建投分析,实现网上开户的券商都采用了0.25‰到0.3‰的超低佣金率水平,带动行业整体佣金率水平下行至0.073%,同比下降7.72%。
随着互联网券商的攻城略地及“一账通”政策的正式施行,券商转型问题日益迫切。而由于资源禀赋的不尽相同,各大券商采取的财富管理业务模式亦有所区别。但它们面临的困境却是一致的:在产品研发实力和人才知识结构都力有不逮的条件下,如何尽快为客户提供真正成熟的财富管理服务。
“我们的投顾仍是投顾思维,虽然我们引进了许多银行、保险的理财产品,但是投顾仍然热衷向投资者推销股票交易。”深圳一家券商财富管理中心负责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基因和激励都阻碍券商经纪业务向财富管理业务的转型。”
从调查结果来看,券商成立的财富管理中心并没有成为客户财富管理的主渠道。上述波士顿咨询公司《2014年全球财富报告》显示,2013年,约一半的受访者以商业银行的私人银行为主要的投资理财渠道,较2011年增长了10%以上;此外,超过30%受访的高净值人士表示未来将进一步增加在私人银行管理资产的比例。
随着对私人银行财富观念的深入了解和实际使用经验的积累,高净值人群对私人银行理财渠道的依赖程度日益增强。
在发达国家,券商的财富管理业务已经成为超越经纪业务部的核心部门。
“利率市场化的阶段,正是财富管理行业发展的黄金时期。以美国为例,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证券行业经纪业务占总收入的比例为46%,这与我国证券行业2013年的现状较为相似,但随着同期美国利率市场化的开启,出现了储蓄大规模证券化的过程。其基金、证券规模占银行存款的比例由上世纪80年代的100%左右升至2000年的500%,目前仍保持在300%左右。与此同时,美国证券行业财富管理、财务顾问等收入占比由上世纪70年代初的不足1成,升至目前的6成以上。”深圳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林凡曾作出分析。
从海外投行的服务模式来看,券商财富管理业务可资借鉴的模式包括:全面服务型投顾模式、低成本个人金融服务模式、社区经纪商模式和折扣网上经纪商模式。
其中全面服务型投顾模式似乎得到了更多券商的青睐,“一站式”解决方案的宣传口径并不鲜见。
以海外投行美林为例,由于该公司具备强大的财富管理平台,金融顾问只需输入客户的相关资料,财务计划书即可在短时间内由总部研究部门制作完成。
金融信息资料也由总部的研究机构收集制作后存放至信息平台,并通过财富管理平台传递给金融顾问。美林要求金融顾问为客户提供的任何投资建议,都是系统内公布的代表美林整体研究结论的观点。
抢夺私人银行市场
美林的这种模式得到了国内实力券商的推崇,中金公司、国泰君安、申银万国都希望凭借自身强大的研究实力和品牌知名度,迅速抢占高净值人士财富管理市场。
早在2007年,中金公司就成立了财富管理业务部门,为中国大陆的高净值个人投资者和企业投资者提供国际水准的专业投资服务,涵盖了中金公司内部各业务单元的交叉销售、股票经纪与咨询、债券与固定收益产品、开放式基金与资产管理产品、信托产品、融资融券、期货IB业务等产品线。中金强大的研究和服务实力功不可没。
另外一个案例是国泰君安,其财富管理业务采取了“1+N”的服务模式。
“国泰君安具备投资银行定位下的全牌照业务优势,在投行、资产管理、国际业务、财富管理、风险管理、期货与衍生品领域、研究领域、信息技术等众多业务领域保持了业内领先,具备了提供财富管理服务的综合实力。”国泰君安方面表示,“出于对客户负责,国泰君安并没有直接推出财富管理业务,而是经过潜心的业务资源整合,在公司具备这一综合实力之际,才将其财富管理理念和业务模式以财富管理中心的形式落地。”
在“财富管家”的人员遴选上,国泰君安不仅要求其通晓会计、税务、法律、保险、证券等多个领域的知识,接受过财富管理师的专业培训,有多年为证券资产在500万以上的客户服务的经验;还要求具备丰富的人生阅历和10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并拥有一定的财富积累规模,以此确保财富顾问充分理解高净值客户的需求。
此外,国泰君安财富管理业务还配备了从全球合作伙伴中遴选的保险、法务、财富顾问专家团队,就固定收益产品创设、一、二级市场、期货市场、另类投资,外币投资,、海外市场、投融资中介、风险管理、保险、税务、海外置业等多个领域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国泰君安也愿意根据客户需求,依托整个公司的资源为客户寻找其心仪的顶级专家,目的是为高净值客户提供“一站式”的专属金融解决方案。
同在上海的申银万国,今年以来亦积极引入海外合作方,与瑞士联合私人银行(UBP)就双方建立财富管理伙伴关系事宜签署合作备忘录。后者是瑞士最主要的对私人及机构客户开展资产管理的银行之一,截至2013年底,其资产管理规模为877亿元瑞士法郎。
如此看来,券商的高大上模式主推“一站式”财富管理,意在“从鱼头吃到鱼尾”,而实际情况是否可以符合这一愿景呢?
根据财富报告调研结论,高净值人士倾向选择多家金融机构管理资产,但通常将60%——70%的资产交给其中一家其信任的机构管理。随着可投资资产的增加,高净值人士使用多家金融机构的比例略有增加,资产集中度略有下降。
从数据来看,出于对多元化服务的需求以及私密性的考量,高净值人士通常会使用2——3个其他金融机构的账户。随着可投资资产的增加,高净值人士所需要的产品和增值服务更加复杂和多元化。
通过选择更多的财富管理机构,高净值人士可以各取所长,从各家财富管理机构获得更加全面的产品和服务。平均来看,净值在1000万到5000万人士平均使用金融机构2.4个,而净值在1亿以上人士则平均使用2.85个金融机构。
而从高净值人士的绝对数量来看,从私人银行口中分食并不容易,从2013年数据来看,近一半的高净值人士会选择商业银行的私人银行服务,而采用包括包括券商在内的其他机构的比重只有不到10%。
“90%以上的券商客户资金量不到50万,有券商将财富管理业务客户资金门槛定在1000万以上,发现曲高和寡,标准不断下调,有的券商50万以上资金就算是高端客户了。而这也模糊了传统业务与财富管理业务的界限。”沪上某券商财富管理业务人士坦言。
“小而全”谨防风险
一度以创业板IPO业务称雄业界的华林证券,今年年中曾大举进行“财富管理中心”人员招聘。
根据华林的招聘信息,拟在全国省会及重点城市招聘60名营业部总经理,60名营业部运营总监,在全国各地营业部招聘150名财富管理中心“公司银行”经理,150名财富管理中心“私人银行”经理。以上招聘的部门均是财富管理中心,合计招聘人数已达420人。
业内人士分析,此举实际上是将营业部从交易通道转向财富管理,以产品展示形式为主,整合经纪、研究、资管等各项业务,目标包括但不限于银行、信托、PE、公募、私募、保险等金融产品。
根据公开资料,华林财富管理业务,将为客户提供以“华林智造”为主品牌的多元化专享金融理财产品,为高净值客户和企业投资者提供包括市值管理在内的全面资本市场解决方案。
而更多宣称正在开展“财富管理”业务的券商,实际上是将原经纪业务部门更名成财富管理中心,从事的还是作为渠道销售高收益产品。
上海某券商经纪业务部人士表示,近年来,经纪业务部销售信托类和类固定收益产品收获颇丰,对于收益率高的产品,客户对佣金并不敏感。
“无论是客户的认知和需求,还是券商人员的知识和经验,都不能用海外成熟市场的经验来进行简单复制,发展阶段差距太大。”该人士表示,“即便是商业银行的私人银行部门也是在‘摸着石头过河’,何况是各方面实力远逊银行的券商呢?”
根据“财富报告”,超过一半的高净值人士在挑选财富管理机构时最注重的便是品牌和顾问专业素质,因此,盲目推销券商本身并不深入了解的高收益产品,个中风险不言而喻。
为此,国泰君安财富管理业务采取的方式是按照客户资产规模,收取相应的管理费。在这种机制下,投资顾问没有销售业绩要求,可以更专注于客户资产的保值和增值,专注于客户的满意度。
值得注意的是,有消息称券商业界呼唤已久的“证券版银联”即将上线,该交易平台将紧密围绕众筹市场、私募市场和财富管理市场的互联互通需要以及证券机构客户电子商务需求开展相关业务,有望将客户资金在证券行业内部流动起来,势必将对未来证券公司财富管理业务提供新的变量。
点击此处添加投票...
+ 文章评论
正在读取评论,请稍等...
+ 相关文章
点击此处添加相关文章...
有限合伙再曝危机 3.5亿基金陷违约“泥潭”
一波波信托产品相继出现兑付危机之后,有限合伙基金近来也不能独善其身。
继年初中商财富陷近10亿担保黑洞、华融普银因涉嫌产品造假而被曝光之后,昆湖资本管理(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昆湖资本”)的3.5亿基金目前正陷入违约“泥潭”。
而其担保方海辰科技发展(天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辰科技)和中海油正信实业(天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海油正信实业)的特殊身份或让其央企中海油面临“躺枪”的尴尬。
逾期近3个月投资者欲起诉
11月19日,购买昆湖资本“福丰达1号基金”(以下简称“福丰达1号”)产品的上海投资者余女士向《经济参考报》表示,“自己购买的福丰达1号产品今年9月初就已到期,到目前为止仅收到前3次的利息,最后一次的利息和本金仍没有兑付。”她透露,已联系一些投资者,并商议好近期前往融资方天津福丰达影视科技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丰达”)及相关担保方进行维权。
“按照合同规定,产品到期应尽快促成本息兑付,如融资方难以兑付,应在6个月内走法律程序,起诉担保方代为兑付,担保责任在2年内仍然有效。”余女士忧心忡忡的表示,逾期近3个月,目前基金管理方昆湖资本几个管理人意见还存在分歧。“无论如何我们这次要起诉福丰达和担保方,用法律手段来维护我们的权利。”她说。
据投资者提供的一份“昆湖资本福丰达1号”募集说明书显示,福丰达1号产品期限为12个月,起点金额为50万元,计划募资金额为3.5亿元,100万元以上投资预期年化收益率为11%,以下则为10%,收益分配按季度付息。募集来的资金将主要用于补充福丰达影视科技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流动资金及用于福丰达公司控股的达州市世纪酒店的装修。
为保护投资者利益,除第一还款来源外,昆湖资本提供了多重保证:包括四川省众商投资有限公司在“世纪酒店”产权证办理完成后,将其抵押给昆湖资本;齐升(天津)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将众商投资80%股权质押给昆湖资本;并由海辰科技出具对达州“世纪酒店”的收购协议。
募集说明书显示,除上述增信措施外,融资方还引进了声称为中海油子公司的海辰科技发展(天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辰科技)和中海油正信实业(天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海油正信实业),为其提供不可撤销的连带责任保证担保。
冒用中海油品牌,还是确有其事?
“当初之所以购买福丰达1号,最主要看重的是他们的担保方是中海油的两个下属公司,这才让自己比较心安。”余女士表示。她认为,自己还算比较保守型的投资者,但没想到两个担保方海辰科技和中海油正信实业是在“冒充”。
余女士所说的冒充是指,日中国海油石油总公司(以下简称“中海油”)在其官方网站发出《关于中海油正信实业(天津)有限公司等五家公司不是我公司的下属公司的声明》称,“中海油正信实业(天津)有限公司(现已更名为天津海油正信实业有限公司)、中海油海辰科技(天津)有限公司等五家公司均不是公司的下属公司,与公司无任何关联。对其侵犯中海油的名称权、商标权的行为,我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就在中海油发布上述公告的4天前,日中海油(天津)正信实业发表声明称,“为了更好地响应党中央国务院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号召,稳健、快速、全面地推进混合所有制发展!逐步、有序的完成经济转型,为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奠定坚实基础。中海油正信实业(天津)有限公司引进紫荆控股有限公司、北京中崯投资有限公司成为新增股东,并且正式更名为天津海油正信实业有限公司。公司原有业务继续进行。”
值得注意的是,在产品推介中,发行人将中海油正信实业描述为“一家由中海油在天津设立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全资子公司,成立于2009年,注册资金5000万元”,而海辰科技则是“中海油旗下企业海润资产管理(天津)有限公司设立的全资专业科技发展公司,成立于2012年,注册资金2000万元”。
对于上述举动,包括余女士在内的多名投资者质疑:上述五家公司在其名称前直接加上“中海油”字样,并标榜自己是中海油下属公司,为其他公司进行担保。作为“中”字头的大型央企有着严格工商登记要求,上述几家公司冒用“中海油”之名长达数年,中海油仅在风险即将爆料时才发布公告撇清关系。中海油的做法不负责任,前期也疏于管理。
上海丰程律师事务所房星光律师认为,上述事件无非两种可能,要么确如公告所说,中海油也是受害者,其名称、商标被别人冒用;要么是上述两家担保公司确与中海油有某种联系,但基于央企形象问题,中海油想撇清关系。房星光同时建议投资者,不应单纯名字上看其关系,决定两家公司关系疏远的主要还是股权关系。
复杂的天津海油正信股权迷局
对于,中海油发布与上述五家公司撇清关系的公告,担保方海辰科技和新改名的天津海油正信实业有限公司并没有公开置评。
但据投资者余女士提供的一份股权架构图显示,天津海油正信实业有限公司2009年2月成立,法定代表人王潇,其股东为新疆中海油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余女士称,该股权架构图为基金担保方海辰科技和中海油正信委托的天津融汇律师事务所进行的尽职调查报告结果。
而在新疆市工商局企业查询网上发现,新疆中海油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9月成立,法人候齐,注册金5000万,其股东有天津中海石油油气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海洋石油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新疆润其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和新疆美林正大投资有限公司,其中大股东天津中海石油油气集团有限公司控股45%。
股权架构图显示,天津中海石油油气集团有限公司2004年8月成立时,其股东方为天津开发区中海石油综合发展中心,其法人为王铁柱。而天津开发区中海石油综合发展中心的股东为天津市渤海石油工贸公司,该公司1992年11月成立,法人为汪树东,其股东为中海油。
点击此处添加投票...
+ 文章评论
正在读取评论,请稍等...
+ 相关文章
点击此处添加相关文章...
点击此处添加文章...
【资本运作】
“成功系”刘虹强势复出 变身股神
近日来,“成功系”掌门人刘虹控制旗下公司在一个月的时间内抛10亿元参与4家上市公司定向增发之事让整个资本市场吃惊不小。这是继刘虹2009年因虚假陈述而受到证监会处罚,5年内不得担任上市公司和证券业务机构高管之后首次在资本市场高调亮相。
事实上,“成功系”除了参与4家公司的定向增发外,旗下成立的潇湘资本结队押宝重组概念股,其中,包括11月7日宣布要易主的,还包括已经成功押宝重组的2家公司和。
“成功系”的强势回归,频繁出手,从目前刘虹旗下公司对上市公司的投资情况来看,刘虹似乎转变了风格,由对上市公司控股并参与公司经营转而变成纯粹的财务投资者,成了名副其实的股神。
10亿元大资金参与4家公司定增
2013年6月份潇湘资本成立后,在日至10月22日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拟耗资10.58亿元参与、、和4家上市公司的定向增发,让人为之侧目,显示了刘虹重返资本市场后,对资本市场的野心。
自从刘虹被罚市场禁入之后,曾被市场誉为湘军的三驾马车之一的“成功系”也烟消云散。但5年后,刘虹重出江湖并于2013年6月份联手十余家湘企成立湖南潇湘资本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潇湘资本),而其建立的新湘军则于今年高调出现在市场之中。
从公开资料可知,成功集团旗下深圳潇湘君佑投资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潇湘君佑)拟以8.1元/股认购3704万股定增股,共计斥资3亿元,占发行后总股本的6.6%;深圳潇湘君秀投资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潇湘君秀)拟以7.52元/股认购4600万股定增股,共计3.46亿元,占发行后总股本的5.09%;深圳潇湘君良投资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潇湘君良)拟出资2.11亿元认购2240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7.92%;深圳潇湘君亨投资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潇湘君亨)拟出资2.02亿元认购698万股。
上述参与定增的潇湘君佑、潇湘君秀、潇湘君良和潇湘君亨均成立于今年8月份至9月份,注册地同为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区前湾一路1号A栋201室。
从股权关系上看,刘虹此次重返资本市场是通过控股的成功集团,借助湖南潇湘资本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潇湘资本)这个平台参与资本市场运作的。
从上述四家上市公司发布的定增预案中可以看到,深圳潇湘君宜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潇湘君宜)均持有潇湘君佑、潇湘君秀、潇湘君良和潇湘君亨投资50%股份;潇湘君宜又由湖南潇湘资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控股,后者有99%的股份由湖南潇湘资本股份有限公司持有,而潇湘资本的第一大股东就是成功控股集团。而最后的实际控制人,则是持有成功集团70%股份的刘虹。
资料显示,潇湘资本成立于2013年6月份,注册资本为5.6亿元,在十余家湘企股东中,成功集团持股26.79%,为第一大股东,刘虹为法定代表人。公司经营范围是以自有资金对外投资、创业投资、并购投资,投资管理及相关咨询服务。
可以说,这家新成立的公司是刘虹继“成功系”解散之后重新组建的又一只“湘军”队伍。而从目前这只“湘军”在资本市场的数次出手可见,一只出手精准、干练而又强悍的资本大鳄已经逐渐成形。
投资风格转变
重出江湖的刘虹一改以前控股的风格,从目前的投资路数来看,皆是以投资为主。刘虹控制下的潇湘资本最多只成为公司的第三大股东,持股数从未超过第二大股东的界限。对于几近空壳的,体现出刘虹目前尚无控股的欲望。
从认购比例来说,“成功系”对、、的持股比例都达到了5%以上。不过,在三份简式权益变动报告书中,“成功系”均表示认购目的系获股权投资收益,目前暂无对未来一年内的增减持计划。
对此,相关部门人士回复《证券日报》称,“不知道投资方是‘成功系’的”。而相关部门人士则表示,“其只是作为投资者参与定增,并不参与经营”。
至于方面的回复则是,“之前有派人与公司沟通,但只是与公司进行接触,并没有参与经营”。
“成功系”除了拟耗资10.58亿元参与上述4家公司的定增外,还曾于今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分别入股、和。而从其持股数额来看,皆未显示出有控股的倾向。
从持股数额来看,刘虹控制下的潇湘资本于今年第一季度便买入100.07万股,登上公司前十大股东榜,后又于第二季度加仓2.59万股,持股比例增至0.53%。可是,即使是增持后,潇湘资本在第三季度的十大股东排名中也仅是名列第7位。
此后,潇湘资本还于今年第二季度买入550万股,占比2.83%,从而成为公司第五大股东。不过,截至9月30日,潇湘资本已经退出的十大股东名单中,也就是说,潇湘资本已在9月30日之前提前离场。
不仅如此,上述3家公司皆有重组概念,其中,更是资本市场出名的“空壳”公司。但是,在上述投资中,刘虹控制下的潇湘资本最多只成为公司的第三大股东,持股数从未超过第二大股东的界限。对于几近空壳的,体现出刘虹目前尚无控股的欲望。
近年来,实际控制人已历经陈隆基、李勇鸿、鲜言的几次进进出出。而从陶瓷到地产、涉矿、“黄金”等,梦断回归地产,再将赖以生存的地产资产出售,至今已变“空壳”。
半年报显示,公司目前仅有2家参股和控股子公司。其中,公司持股45%的参股公司南昌平海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和持股70%的控股子公司荆门汉通置业有限公司,2家公司的主营业务皆为房地产开发。
不过,2004年11月份,将南昌平海15%股权转让给福建华天,持有南昌平海的股权由60%减至45%。此后又于9月18日,股东大会通过一份资产出售决议,标的是公司持有的南昌平海30%股权。该笔资产出售之后,意味着公司将离“空壳”不远了。
事实上,在潇湘资本于第三季度进入之前,公司还曾传出大股东减持的消息,但这则消息并未阻止潇湘资本买进的步伐。
今年5月16日,公告显示,公司接到大股东多伦投资通知,其累计减持所持公司无限售条件流通股100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94%。
在4月份,多伦投资已经累计减持约占总股本的5.88%。而这距离上次减持仅仅相差20天,直接导致其持股仅仅占到上市公司总股本的5.87%。
在大股东减持之后,公司又于7月12日刊登了“收到华润深国投信托有限公司持股减持到5%以下通知的公告”。
而正是在今年第三季度,潇湘资本买入了700万股,占比为2.06%,是公司新进的第三大股东。另外,与潇湘资本同于今年第三季度买入的,还有潇湘资本股东之一的湖南建鸿达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建鸿达集团),建鸿达集团持有443.39万股,占比1.30%,为新进第五大股东。
即使潇湘资本与建鸿达集团两者股份相加,也仅有1143.39万股,依然无法超过的第一大股东多伦投资(香港)有限公司持有的2000万股和华润深国投信托有限公司持有的1416.71万股。
有市场人士分析,重出江湖的刘虹一改以前控股的风格,从目前的投资路数来看,皆是以投资为主。至于以后其会否改变还不得而知。
刘虹当时主要是跟着魏东通过万国证券,在一级半市场发了第一笔财。获得了第一桶金后的刘虹曾在1994年和魏东一起投资创办了涌金集团。随后,他便回到长沙,投资创建了成功企业发展有限公司(成功集团前身)。
第一桶金源自一级市场投资
说起刘虹的发家史,可以说是资本市场的一大奇迹。其中,对的投资也是其发家致富的关键一步。
其实,被市场称为资本大鳄的刘虹仅仅是一位出身于湘西永顺县高坪乡龙头村刘家湾这样小山村之中的普通村民。从小山村的贫穷农家子到搅动资本市场的资本大鳄,刘虹的成功之路到底是如何走出来的呢?
对于刘虹的发家史,市场中有着各种不同的传言。有报道称,刘虹高中毕业后考上了中央财政金融学院(现为中央财经大学),家里却付不起学费,全靠着他自己勤工俭学支撑。但也有报道称,刘虹当年没有考上大学,只是到中央财经金融学院进修过一段时间,并认识了比他小一岁的魏东。而这个魏东正是刘虹发家的引路人。
据知情人士透露,“刘虹当时主要是跟着魏东通过万国证券(既现在的申银万国证券),在一级半市场(证券发行市场和证券交易市场之间)发了第一笔财”。
获得了第一桶金后的刘虹曾在1994年和魏东一起投资创办了涌金集团,但没过多久,他便回到长沙,投资创建了成功企业发展有限公司(成功集团前身)。
1997年上市的湘酒鬼(现更名:)为其带来了几千万元的巨额回报。正是这笔投资,让刘虹获得了在资本市场纵横的资本。
回顾“成功系”的形成历史可见,继刘虹在的成功投资之后,刘虹于2000年斥资7100万元收购岳阳恒立并借壳上市的决定,让其闻名于资本市场。
同年9月份,成功集团旗下公司参与发起设立的安塑股份又实现了上市;2003年,成功集团成为第一大股东。
至此,刘虹旗下拥有了三家上市公司,自此,“成功系”成形,成为资本湘军的三驾马车之一(另为鸿仪系和涌金系)。
从上文可见,此时的刘虹走的路子就是控股上市公司并直接参与上市公司的经营。那么,为何重出江湖的刘虹却一改以前的投资风格不再控股上市公司,而是仅对公司投资而不参与公司经营了呢?
有分析人士猜测,刘虹对上市公司投资风格的改变有可能与其控股后经营失败有关。
2009年,刘虹因上市而大赚特赚,可其却也因深陷资金黑洞,占用公司资金,而被监管部门判定为市场禁入5年。
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刘虹因上市而大赚特赚,可其最后控股并直接参与公司经营的行为,被业内人士称为失败之笔。
数据显示,于2002年经营业绩首次出现亏损,2003年上半年,未能扭亏,当年上半年累计亏损2100多万元,按照证监会有关政策,如果全年不能扭亏为盈,则将因连续两年亏损而被ST,面临退市的危险。
为了保壳,开始筹划重组。2003年7月份,成功集团以4.01元/股的价格、合计3.53亿元的代价,从湘泉集团手中获得了8800万股国有法人股,从而以29.04%的持股比例成为第一大股东。
可惜的是,控股后的刘虹并没有扭转公司亏损的能力。数据显示,2002年亏损1.44亿元。2003年刘虹计划完成主营业务销售5亿元,结果只完成3.5亿元,比2002年还下降了8.68%。到了2004年,亏损仍不见好转。
对此,曾有知情人士透露,当时的是一个官企不分、裙带关系严重的国有企业,一些政府官员把这个企业当成了“另外”的地方,往往捞一把就上岸。刘虹如果想进行改革,必然会触动原有的利益阶层,从而让自身置于自己一直信赖的关系网的对立面。刘虹根本没有资格和勇气做到这一点。
连年的亏损,让刘虹的资金链出现问题。有业内人士分析,刘虹的此次投资正是失败于资金不足。
据了解,由于此前湘泉集团占用资金高达4亿多元,成功集团和鸿仪投资总计4.7亿元的股权转让款项就作为湘泉集团的还款存入账户。
对此,有券商在事后分析,“4.7亿元中有3亿元不能用,以至于公司运营起来资金紧张,也就是说他虽然带了钱来投资,但他的资金实力还不够,或者他那时资金已经出现困窘。后来看到企业也搞不好,就把他认为的自己的资金抽走,包括岳阳恒立1亿多元也是这个情况”。
根据的公告显示,原本存在三个账户上的4.2亿元资金均被成功集团及其关联方全部转出,其中1.82亿元转入成功集团关联方成功开发投资有限公司,1600万元转入关联方湖南福莱特信息有限公司,其余约2.2亿元资金更是不翼而飞,三个账户内的资金余额只剩余503元。在抽走了账户资金后,刘虹也消失无踪。
据当时公开报道称,“刘虹无路可走,拿着他认为是他自己的4.2亿元往回撤退”。
由于刘虹从和岳阳恒立两家上市公司合计抽走5亿元至6亿元的资金,2005年11月起,刘虹被关押在吉首市桐油坪看守所,此后被移至吉首市金盾宾馆监视居住。2009年3月份,刘虹被罚市场禁入五年。
目前,刘虹旗下重建的潇湘资本尚无体现出要控股上市公司的意愿,至于今后会不会对上市公司控股还不得而知,但从刘虹对投资失败的结果来看,即使其想控股上市公司的话,也会吸取教训,不会轻易出手。
变身“股神”
他没理由不回到这片土壤,只有在这个领域,他才会发挥他最大的能量。
据媒体报道,从2006年法人股拍卖后,刘虹的精力主要放在家庭和维系老关系上。“除了投资证券行业,股票也是他每天关注的信息。”接近刘虹的人士表示,对闯荡证券行业多年的刘虹来说,真正归宿依旧将是他最擅长的资本运营。“他没理由不回到这片土壤,只有在这个领域,他才会发挥他最大的能量。”
事实证明,上述人士对刘虹的评价还是有其道理的。让人惊叹的是,刘虹新建的潇湘资本在市场亮相之后的投资还尚无失败记录,数次投资皆有如神助,不论是押赌重组概念股还是投资定增概念股,潇湘资本皆能在短时间内完成低价吸筹,而从其目前投资公司的股价来看,潇湘资本的投资一旦成功,将获得高额回报。
从潇湘资本拟耗资10.58亿元参与、、和4家上市公司的增定预案中可见,除有定增项目外,其余3家公司皆没有定增项目,而定增资金也皆是以补充公司流动资金为主。可即使是这样平平无奇的补血行为,4家公司在股市上却是如同打了兴奋剂一样,股价直线上涨。
但有业内人士并不赞同投资者盲目跟风。排除“成功系”低价买入之时投资者还不敢冒险买入的情况,如果投资者在情势已经明朗,公司股价已经高涨之时买进的话,难免会有追高的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4家公司的定增除有智慧城市概念外,其它3家公司的定增并无出彩之处,而这4家公司的股价皆出现大涨到底是刘虹的运气还是其未卜先知呢?
据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显示,本次发行募集资金总额在扣除发行费用后,将用于收购东莞市日新传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部股权和补充公司流动资金。
而预计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为12.66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公司表示,为了增强公司盈利能力,满足公司未来经营扩张需要,做大做强固废处理和节能产业,公司目前自有资金无法满足上述发展规划,需要进行外部筹资。
同样,市场对于的定增也有着猜测,认为公司会投资发制品业务,不过,对此猜测,公司内部人士则称,“还不能确定具体投资项目”。
相较于上述3家公司,目前市场较为看好的是“成功系”拟参与的定增。有业内人士认为,“成功系”看好对智慧城市的投资。
公告显示,公司拟以29元/股定增5500万股,募集资金15.95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7.5亿元用于偿还借款,剩余部分补充流动资金。
对于此次定增,公司方面表示,本次募集资金将围绕公司“以智慧城市产业为核心、以智能交通产业为基础、以国家安全产业为方向”的发展战略,主要用于公司现有及未来新增业务的建设及运营;产业核心技术的研发、应用及升级;“智慧城市、智能交通及安防安保”领域的投资并购及产业整合等。
有分析人士认为,上述公司发布定增要么是配合收购事项,要么是为重购重组做准备,股价继续上涨的概率较高。
精准踩点投资重组概念股
刘虹对重组概念股同样偏爱,旗下潇湘资本对、和的重组概念的投资也同样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无独有偶,除了上述4家公司的投资外,刘虹旗下潇湘资本对、和的重组概念的投资也同样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从市场表现来看,潇湘资本在今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买入后,一直横盘的股价从4月末开始一路上扬,至8月29日公司股价涨至三年内最高价,为10.49元/股,累计涨幅近70%。之后,公司于8月29日下午因筹划重大资产重组而停牌。
不论潇湘资本是因运气好而赶上的重组快车,还是潇湘资本自身本领过硬提前能预测到将会重组,首先令人感叹的是,潇湘资本的胆子很大,有魄力。
同样是在2014年4月份,发布业绩公告“预计2014年第一季度亏损”,正是在这种负面消息放出的情况下,潇湘资本义无反顾的投资并在第二季度再次加仓的行为,体现出其对的看好。
事实证明,潇湘资本的投资很成功,在放出业绩亏损消息后,公司股价不跌反涨,而且一发不可收拾,直到重组消息公布后,公司停牌前的股价已经涨至10.49元/股。
如果以2014年第一季度平均股价为6.37元/股,第二季度平均股价为7.34元/股来计算潇湘资本的买入价的话,那么,潇湘资本第一季度买入的100.07万股和第二季度加仓的2.59万股,将分别浮盈412.29万元和8.16万元,合计浮盈420.45万元。而这还不算重组复牌后的股价上涨预期。
再次感叹潇湘资本运气之好的是,曾于日复牌的同时宣告终止重组,但与此同时,公司还发布了定增收购在扬影视的公告,而这一定增概念依旧支撑的股价扶摇直上。如果以停牌前6月11日收盘价7.13元/股和复牌后9月30日收盘价10.27元/股计算,公司股价于第三季度已上涨44%。
从股价表现来看,日的股价最高点已经涨至2008年以来的最高价,为11.11元/股,但截至日,潇湘资本已经退出的十大股东名单中,也就是说,潇湘资本已在日之前提前离场。
虽然无法预测潇湘资本的投入和产出比,但有分析人士预测,今年二季度买入550万股的潇湘资本浮盈超过40%。
同的40%涨幅不相上下的是,在第三季度的涨幅。可以说,潇湘资本对于几近“空壳”并多次易主的的投资也无疑是成功而大胆的。目前尚无法知晓潇湘资本买入的时间点,但可以知道的是截至9月30日,潇湘资本持有700万股,占比2.06%,是公司新进的第三大股东。
而在此期间,曾于日刊登了“收到华润深国投信托有限公司持股减持到5%以下通知的公告”,这时的股价则一直在6元/股至7元/股之间的价位徘徊。
但就在华润深国投信托有限公司减持不到一周的时间后,的股价便从今年7月18日开始发力上涨,直至11月6日停牌前期,公司股价报收9.78元/股,与7月18日前一日6.71元/股的收盘价相比,涨幅约达46%。
不得不说,刘虹在重返资本市场之后如鱼归大海,颇有股神风范,而其是否能再次演绎资本神话,则要看其今后的表现了。
点击此处添加投票...
+ 文章评论
+ 相关文章
点击此处添加相关文章...
点击此处添加文章...
【银行业】
银行普遍上浮利率应对降息 存款利率哪家强?
有一种降息政策,出来后利率就上去了。在此次央行降息后,部分银行的利率不降反升,而理财类产品的收益将普遍下降,各家银行业为吸存款,已经在周末展开了“火拼”,如果你想把钱存银行的话,不妨看看存款到底哪家银行更实惠吧。
不能不说这是一次特殊的降息。
11月21日晚间,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其中,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4个百分点至5.6%;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75%,同时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1倍调整为1.2倍。
不过,有一种降息政策,出来后利率就上去了。
在此次降息后,部分银行的利率不降反升。例如在一些银行活期存款利率由0.35%上升到了0.42%,三年期存款利率从4.675%提高到了4.8%,五年期存款利率从5.225%提高到了5.4%!
这,到底是降息还是加息?
这次降息的两个新特点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本次存款利率降息有两个新的特点。
其一,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1倍调整到1.2倍。可以说,这一举措进一步提高了银行利率的市场化程度,各家银行可以根据自身的经营需要灵活地制定出利率政策。
在央行的降息令发布后,已经有几家银行率先宣布将所有存款利率上浮到顶,也就是1.2倍。以三年期存款为例,降息前的基准利率为4.25%,上浮到顶1.1倍就是4.675%;降息后的基准利率为4%,上浮到顶1.2倍则达到了4.8%。所以,降息反而变作了加息。
其二,此次央行还对存贷款基准利率的期限档次进行了简化和合并,不再公布五年期定期存款基准利率,由各家银行决定是否设立这个存款品种,存款利率也由银行来决定。从目前来看,部分银行保留了五年期存款,但利率降低了不少。
另外,此次降息属于典型的不对称降息,贷款利率下调的幅度远大于存款利率下调的幅度,尤其是存款利率浮动区间加大后,不对称程度进一步加大。
存款利率哪家强
作为存款人,自然最最关心的是此次降息及浮动区间调整后,哪家银行的存款利率最有优势,钱才会流到哪家银行去。
11月22日绝大部分银行已经对存款利率进行了调整,由于浮动区间增大,可以说各家银行的利率浮动政策“百花齐放”,富于自身的特点。
为了方便存款人们进行比较,理财周报就按照不同的银行阵营来进行比较。
第一阵营:中农工建交五大行,最傲娇的统一战线
特点:各期限利率上五大行达成完全一致,且利率统一较低,但五大行全部保留了五年期存款项目,存款利率为4.25%。
第二阵营:百花齐放的股份制银行
特点:百花齐放,除了招行完全向五大行看齐外,其它的几家股份制银行的贷款利率差异化非常明显。
利率最高的当属中信和华夏两家银行,各存期的利率均比阵营中的其它银行高出一筹。尤其是,五年期存款利率达到4.75%。
的二年、三年期存款利率较高,并且已经取消了五年期存款。
浦发和兴业除了活期存款利率较高外,二年、五年期存款利率甚至比五大行还要低。
广发和光大的五年期存款利率较高,其它期限存款利率也没有什么优势。
可以说,存款利率的制定也反映出银行对存款结构调整的目标。
第三阵营:彪悍的城商行
特点:毋庸置疑,城商行是最善于用利率来吸引存款人的银行。这次降息也不例外。
21日晚、就率先宣布将所有存款利率都上浮到顶1.2倍!22日又有一些城商行表示跟进,如恒丰银行等。这就是存款人们要找的银行!
尤其,的表现最为突出,保留了5年期存款,并把利率制定到5.4%,比降息前还要高!
但、上海银行的存款利率和股份制银行较为接近,均没有上浮到顶。
最后来总结一下,存款到底哪家强:
存款利率最高的是、、恒丰银行等城商行,尤其是的五年期存款最有优势;
股份制银行中利率最高的是中信和华夏。
点击此处添加投票...
+ 文章评论
+ 相关文章
点击此处添加相关文章...
降息对银行业不完全是利空!
央行21日宣布将1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40个基点至5.6%、1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2.75%。与此同时,央行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1倍调整为1.2倍,因此若商业银行用足上浮区间,则存款利率将与调整前水平相当。此外,央行简并了存贷款基准利率的期限档次,为未来全面放开利率管制铺路。
降息是引导融资成本下行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
新浪财经专栏作家汪涛的文章指出,此次调整支持我们此前关于2015年底前央行将降息3次的判断,但在时点和幅度上超出市场预期。
今年以来,央行采取了多种“定向”流动性操作,使得银行间市场流动性宽裕、货币市场利率和债券收益率明显下降,但银行贷款利率鲜有变动。这造成全社会融资成本居高不下,并在通胀下行的背景下导致实际利率快速攀升。
事实上,虽然贷款利率上下限已全面放开,但贷款基准利率目前依然是银行贷款定价的中枢。因此,此次降息应将能更直接、更有效地引导融资成本下行。
降息最主要的效果是降低金融风险
我们认为降息有助于缓和目前偏紧的金融条件,但并不代表现阶段货币信贷政策取向已转向全面宽松。
在我们看来,降息最主要的效果是减轻债务偿还压力、改善企业现金流和资产负债表,从而抑制不良贷款生成速度、降低金融风险。相比之下,对于目前羸弱的企业信贷需求,降息虽有边际上的提振作用、但在更大程度上需借助于其他宏观措施,而信贷供给也仍取决于数量型和行政性工具,因此我们预计未来一年信贷增速仍将放缓。
有助于提振房贷,对银行业不完全是利空
由于房贷利率将随基准利率一道下降,短期内从降息中获益最大的将是房贷借款人、从而有助于支撑房地产需求。虽然非对称降息会抑制银行净息差,但降息同时可以改善借款人资产负债表质量改善、减缓不良贷款生成速度,从而有利于银行业的基本面。
我们认为2015年仍有进一步降息的可能性,具体时点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宏观数据表现。我们目前预计2015年底前央行将再降息40~50个基点。鉴于降息符合我们此前预期,我们维持2015年GDP增速放缓至6.8%的预测,且仍认为预测面临下行风险。
点击此处添加投票...
+ 文章评论
正在读取评论,请稍等...
+ 相关文章
点击此处添加相关文章...
非银同业存款“一般化” 央行意欲何为?
据悉,央行拟定调整金融机构各项存款和各项贷款统计口径,最大一项变化是,将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同业存款纳入了各项存款,相应地,将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同业拆借纳入了各项贷款。央行此举措是为了更真实和全面地反映金融机构存贷款的发展及变化情况。
各项存款,是指一般存款加上财政存款,这类存款都需要缴存款准备金;这也意味着,非银金融机构的同业存款将被纳入一般存款。统计口径的变化,将直接影响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也影响到贷存比指标的考核,以及货币市场基金等“宝宝类”产品的收益下降。
一位监管人士对财新网表示,央行与监管部门有过沟通,调整是大势所趋。9月12日晚,银监会、财政部、央行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商业银行存款偏离度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下称《通知》)明确,商业银行应加强存款稳定性管理,约束月末存款“冲时点”,月末存款偏离度不得超过3%。
如果把非银行同业存款简单地纳入分母,可能出现银行和非银行之间的监管套利,这需要一套细致的测算。
“将非银同业存款纳入缴准范围,压缩监管套利空间,乃大势所趋。”申银万国银行业研究报告指出,截至2014年三季末,非银金融机构在银行的同业存款为10.3万亿,银行对非银金融机构拆放款项余额为9.87万亿。前者市场化程度高,流动性接近银行存款,完全可作为一般存款进行放贷;后者则多是银行同业资金以票据和非标债权为投向,进入到信托、券商、保险等资管计划。
对于降准预期,机构则各执一词。据申万测算,由于10.3万亿的同业存款中,包括了2.5万亿已缴准的保险公司协议存款,按20%的存准率计,预计补缴规模为1.5万亿左右,央行可能采取分批上缴,或给予常备借贷便利等方式予以周转,采取降准方式对冲的可能性较小。
民生证券研究院执行院长管清友则认为,存款准备金将多补缴1.76万亿(按9.8万亿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同业存款和18%的存准率计算),至少需下调三次存准率对冲。
从目前的贷存比指标看,贷存比公式的分子(贷款)范围包括一般贷款、贸易融资、贴现及买断式贴现;分母(存款)范围包括企业存款、储蓄存款(包括银行承诺保本保收益的理财产品)、保险公司的协议存款等。
目前除保险公司外,银行、财务公司、基金公司等的同业存款都不计入贷存比比分母。
管清友认为,若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同业存款纳入一般性存款,理论上的最大值是释放7.4万亿人民币信贷,但考虑银行资产端业务相应调整、实体信贷需求疲软以及央行信贷额度控制,实际可释放的人民币信贷或不及预期。
据申万粗略测算,整体贷存比水平将提高2个百分点,此举对同业非标较多的银行也将产生压力,但由于同业存款波动性大,银行可以通过配置改善贷存比压力。
同时,央行还缩小了“同业往来”的统计口径,将银行间的交易视为同业交易,将其更名为“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往来”,同时单设统计项目,用以反映银行与其它金融机构间的往来。
市场对非银同业存款纳入一般存款有过多次讨论,今年年初在“余额宝与银行大战”之际,中银协就建议,将余额宝等“宝宝类”货币市场基金产品存放在银行的存款,视作一般性存款,并上交存款准备金。
5月,前央行原副行长吴晓灵也表示,将同业存款纳入一般性存款中,可以间接起到修改贷存比的效果,降低社会融资成本。
点击此处添加投票...
+ 文章评论
+ 相关文章
点击此处添加相关文章...
点击此处添加文章...
【温故知新】
中国资本市场陨落巨星全纪录(上)
管金生、唐万新、张少鸿、吕梁,这几个人曾在中国资本市场叱咤风云,是当之无愧的“巨星”,但后来都陨落了。那么,他们因何而起?因何倒下?这篇文章带大家一一细数。
一、金融市场之父——管金生
在中国金融中心上海。提篮桥的哎叹声能跨越黄浦江传到人声鼎沸的金融市场,提篮桥监狱内,关押着一位身材不高、曾经在比利时留过学的金融家——管金生。
他的名字已经成了中国对市场快速改革感到恐惧的代名词。即使是在爬满了常春藤的高大红墙内,这位曾经的中国金融市场之王,仍然对与的上海商业界有着深远的影响。
来自雪球财经的文章指出,当时很多人认为,中国能够着手进行的最基本和影响最广泛的金融现代化措施之一,就是向债市重新引入对冲产品,尤其是债券期货。然而,在政府赖以获取大部分资金的市场中,引入期货交易会导致市场力量挣脱束缚。
管金生1995年的那次投机活动引起金融市场巨大的混乱,以至于中国禁止了一切衍生金融产品的交易,并将他送入监狱。
一位上海证券交易所的高层管理人员最近被问及管金生的情况时,他立刻眉头一皱,他认为,有管金生这样的案子作为前车之鉴,监管部门对重新推出国债期货肯定会非常谨慎。
管金生其人颇具传奇色彩。他是江苏省人,在上世纪90年代初时加入到中国迈向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他曾与香港的李嘉诚合伙做过一次生意,并被《中国日报》称为“老板”。
甚至在中国还没有股票市场的时候,他就誓言要建立中国自己的“美林公司”。他以前的一位同事最近在接受道琼斯通讯社采访时这样称呼他﹕“中国证券市场的奠基人之一。”
管金生是1995年国债事件的主要操纵者。他最终被判入狱17年,监管当局则在此事件后下令禁止了国债期货交易。这场巨大风波也被称为“中国巴林”事件,因为就在同一周,英国巴林银行因期货交易损失巨大而倒闭。
据接近管金生家庭的一位消息人士称,管金生目前仍然被囚禁在监狱中,这驳斥了中国市场上关于他已经住院治疗﹑他成了一个木匠﹑他已离开中国﹑甚至重返中国金融圈的传言。
管金生出生于一个农民的家庭,在1988年他39岁的时候创办了上海万国证券公司,此前,他曾留学比利时攻读金融与法律。他凭借市政府的资金,使万国证券发展成为当时中国最大也最有活力的证券公司,而当时的中国证券市场上充斥着传言和肆无忌惮的投机者。
在巴林银行的交易员尼古拉斯里森成为新加坡交易所日经指数期货市场的入场交易者之前,管金生就已经主导了中国的高级金融市场,特别是当时中国交易量最大的金融市场——国债期货市场。
据一位以前在万国证券负责纪录管金生所下达交易指令的执行情况的人士称,管金生的交易量有时候能占到整个市场成交量的75%。管金生并不是生活很奢侈的人,也不是不想看到中国的资本市场得到发展。
在她20多岁的时候,她很惊讶于监管部门怎么会简单地把万国证券提出的建议写入监管条例。当时,她全身心地追随管金生及其事业,每天晚上都睡在办公室里,除了周四,因为她要上夜校。她说﹕“管金生是位绅士。他的贡献很大。”
据称,在日的下午,管金生对期货市场的主导演变成了滥用职权。万国在收市前的8分钟疯狂抛售,导致债券期货市场崩盘,对此没有人提出疑问。据说当日成交量达到了人民币8500亿元,为正常水平的85倍。
据新华社报道,万国试图回补亏损的头寸,“蓄意违规,操纵市场,扭曲价格”,并打击了这个“尚不能很好应对投机行为”的系统。中国证监会认定,没有严格监管的期货市场将会变得非常危险,此类事件为此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例证。
这次疯狂抛售导致的损失约为100亿美元,波及面如此之广,以至于中国的监管机构下令将在这8分钟内完成的交易全部取消。如此一来,管金生就成了最大的亏损户,公司面临破产。
政府几乎立刻就禁止进行“试验性”的债券期货业务,然后将注意力转向管金生。搅乱欺骗市场被广泛认为是管金生的主要罪行。然而,上海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于1997年判处管金生17年徒刑,罪名是行贿并在期货市场成立开张前的数年里滥用公共资金,总额高达人民币269万元。
二、德隆帝国掌门人——唐万新
还没有哪个民营企业像德隆这样,成为世纪之交的中国持续关注的热门话题。从某种意义上讲,德隆成为一个标杆,以至于媒体至今滥用的标题常是“下一个德隆”或“又一个德隆”。
这是因为,德隆玩的“产业整合”,是许多民营企业心之所向,而德隆玩得“资本心跳”,也是后人惊羡不已。其实,德隆想在“不寻常的转型时代”,玩一把“超常规发展”,它借了非常之势,走了非常之道,用了非常之技,可惜没有非常之命之运,结果在非常时代死于非命。
如果只有一人当选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资本枭雄,唐万新一定是呼声最高的,因为他的德隆案至今仍保持着中国最大的金融黑洞纪录。至于德隆案在整个中国的历史上能排到多少名,目前没人研究。据说正在服刑的唐万新在狱中最大的爱好就是考古,不知道是否想过就这个问题进行考证。
不过对于一个今年44岁,只剩下6年刑期的男人来说,他更有可能天天在盘算着如何在知天命之年改天命,来一个比史玉柱还漂亮的咸鱼翻身、东山再起。但翻身容易翻案难。尽管唐万新的一生远未到盖棺之时,但德隆案已经早有定论:产业整合很有想法,资本手段实有违法。
(一)新疆一介生意人
在德隆未亡之前,几乎所有人都把德隆的算盘当成迷宫,但今年回顾起来,一切已经变得相当清晰,尤其是起步阶段,与大多数民营企业非常相似。
唐万新生于1964年,曾两次考入大学,但因故都未能顺利毕业。无奈之下就在乌鲁木齐与几个朋友一起做小生意,最初在学校里卖盒饭,之后搞彩色摄影冲印,赚了一笔钱。
然后折腾过服装批发、挂面厂、化肥厂等小型实业,还在1988年承包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委下属的新产品技术开发部,但无一例外都以失败告终。
到1990年,不仅将之前攒的钱全赔掉,还背上50万元债务。
1991年,唐万新开始做电脑生意,一度是新疆最大的配件供应商,据说光四通打印机就卖出2万台,把钱又赚回来了。看到赚钱容易,时任中学教师的大哥唐万里也加入进来,唐氏兄弟正式联手。
1992年,唐氏兄弟注册成立新疆德隆实业公司,注册资本800万元,日后将响彻中国资本市场的德隆呱呱坠地。
(二)股市初潮一匹夫
1992年下半年,深圳股市传来消息,将通过认股抽签表发行5亿元新股,敏锐的唐万新花钱一下请5000人到深圳排队,领取认购抽签表,连排3天,抽签表很快变成了德隆的大把钞票。
据唐万新后来回忆,“1993年之前法人股和流通股界限不清,只要是股票,大家认为都可以上市,我把法人股全部卖了,几个月就赚了几千万。比赚钱更重要的是,我们对资本市场有了切身的体验。”真正重要的是,唐万新借此真正完成了原始积累。
(三)情归故里一实业
唐万新对实业还是有一定的情结。赚到大钱之后,他没有因此一头扎进股市,而是又重返实业,可能对于一个29岁的小伙子来说,股市还有点太虚,实业意味着实在,能作为事业的根基。
1993年2月,唐万新注册成立乌鲁木齐德隆房地产开发公司,但没玩成。
1994年,他干脆跑到北京新街口,开了当时首屈一指的JJ迪斯科歌舞厅,很成功,据称年盈利达3000万元以上,但对唐万新来说,他并非真正喜欢娱乐业,这个JJ对他来说就是个交际场。
1994年,唐万新才真正找到能大展宏图的实业,这一年,他注册成立新疆德隆农牧业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在新疆搞农牧业开发,先后投入2亿多元在新疆各地建立起四个大型现代化农场,首期开发土地10万亩之多。新疆广袤的土地和特殊的优惠政策,使农业成为唐万新最早设想的产业根基。
1995年,注册资本为2亿元的新疆德隆总公司成立,“新疆德隆”现身江湖。
(四)产业整合一枭雄
唐万新虽然找到了事业根基,但也没有一心扑到实业上,有过1992年的特殊经历,他深知股市虽然机会不多,但只要逮着一次,就抵干实业好几年。
所以做实业的同时,唐万新一只眼睛一直还在盯着股市,有空就在一级和一级半市场倒腾一下,发点外财,直到1996年,他突然读到君安证券研究所所长王明夫的一篇文章,从“走到K线背后去”这个新颖而响亮的口号中,嗅到了资本与实业互搏的玄机。
王明夫文中称,投资者要想获得超额利益,需要进行一次从发现价值到构造价值的跨越,“发现价值是去寻找黑马,而构造价值是去培植黑马”,按照唐万新的理解,前者是挑股,后者是养股,通俗说就是“坐庄”。
1997年5月,德隆在北京召开了“达园会议”,这是德隆历史上颇具转折意义的一场务虚大会。会议上,唐万新基于自己对世界范围内产业调整的判断和王明夫的坐庄理论,确立了由“实业投资”转为“产业整合”的战略定位。
这就是产业整合之路,说得简单一点就是先控制一定上市公司,然后将手头的实业装进去,必要时改变一下原上市公司的主业或产业概念,然后利用杠杆原理再从资本市场融来更多的钱,顺着产业概念大举并购,整合,整合来的公司想办法搞点托管、委托加工等,迅速实现盈利,方便再融资,再并购,如此来回大循环,以杠杆原理滚雪球,最终成为产业之王。
事实也确实证明,唐万新的这个产业整合思路是可行的,虽然比不上传统产业思路,即建工厂、做产品、打品牌、拓渠道来得实在,但确实速度更快,效果更明显,手段初看起来也更高明。
唐万新是不折不扣的资本枭雄,但这个枭雄跟一般的资本来资本去的空手道还真完全不同,他不是简单地套白狼,是真想称王,只是有些操之过急,就像史玉柱的巨人大厦一样,建得有点过高,超出了资本负荷。
一位原德隆高层曾透露:唐万新在资本上颇有投机性,但在产业上反而相当认真谨慎,他不是哪个产业都进,选的都是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业和制造产业。
据说为了研究产业趋势,唐万新还专门养了一个100多人的研究班子,分70多个产业部类,专门研究每个产业的前10强,然后还划分区域,将每个区域内的1亿元规模以上的企业都纳入研究范围。就是在如此严谨的基础上,德隆选定了三大行业。
虽然德隆大厦最终轰然倒塌,唐万新彻底输掉了整场战争,但我们不得不承认,他的三大战役还是相当漂亮,可圈可点。
(五)三大战役一统帅
控股屯河:建立农业根据地。
唐万新设想的第一个根基是农业,第一仗也选在了家门口。
1996年7月,新疆屯河上市,主业是水泥,今后也准备继续奋斗在水泥产业。
1996年10月,德隆择机介入,出资受让了新疆屯河部分法人股,成为第三大股东,第二年又通过控股屯河集团成为第一大股东。也就是从1997年起,唐万新边干边琢磨,踩出了一条令人眼花缭乱的产业整合之路。
1998年,新疆屯河在年报中预告,公司从1999年将突破水泥业,转而利用新疆的资源优势,发掘农业和矿产。外界很快看到了唐万新的第一个目标:番茄酱,后来被形象地称为红色产业。
1999年,新疆屯河投资7183万元,引进年产2万吨番茄酱生产线,使新疆屯河的番茄制品收入为4900万元,占其总收入的16%左右,转型正式启动。
第二年,唐万新又连续抛出8项蕃茄投资,总额近5亿元,使红色产业的收入达1.88亿元,占到屯河总收入的40%左右,和水泥基本持平,红色农业概念呼之欲出。
2001年,唐万新又追加5项投资后,屯河的蕃茄酱俨然已成国内行业老大,第一个产业整合顺利完成。
从1996年介入到2003年收官,屯河无论是销售收入还是产业地位均增势迅猛,1998年公司年收入只有2.11亿元,到2003年,这一数字已经变成22.47亿元,增长10倍多。
唐万新还利用屯河平台操作过北京汇源,曾在2001年6月出资5.1亿元合资设立北京汇源,并持股51%,如果不是后来缺钱而提前倒手,德隆仅此一笔投资都足够赚上几十亿。
咬住合金:搭上机电顺风车。
在盯上农业的同时,唐万新还瞄上了工业。不过由于羽翼未满,唐万新第一次试手先选了一家小型机电公司,这就是1996年11月刚上市,年收入不过5000万元左右的。
1997年6月,德隆集团及其关联企业北京总府置业分别受让沈阳资产所持有的国家股1500万股和568.5万股,仅以6433万元的代价拿到40%的总股本。与整合屯河不同,唐万新不再是简单地注资,追加生产线,而是明确沿着既定的产业方向展开一系列收购活动。
1998年,出资9000万元收购了上海电动工具制造商星特浩企业有限公司75%股权,使上市公司年收入突破亿元大关。关键是在收购之余,唐万新还动起了经营手腕,公司当年收入达到2.89亿元,净利润也达到1.02亿元。
1999年,唐万新又借上海星特浩出资2000万元和3210万元收购了苏州太湖电动工具集团公司75%股权、苏州黑猫集团公司80%股权。
2000年,他又差点通过收购美国Murray。对方是世界领先的民用草地花园设备供应商和生产厂家,年销售额约7.5亿美元,虽因种种原因,购并未能完成,但通过合作,的大部分机电产品都顺利实现出口。
一番产业整合之后,2003年主营业务收入一度达到10.95亿元,相当于1998年销售额的14倍,同时,公司也从默默无闻的机电小兵摇身一变,成为行业主导者。
吞湘火炬:挺进工业最前沿。
在唐万新的三架马车中,个头最大,跑得最快,唐万新最得意的还是湘火炬。
湘火炬于1993年上市,德隆集团在1997年11月受让株洲市国有资产管理局持有的2500万股国有股(占25.71%),价格为2.8元/股,代价只有7000万元。
1998年之前,唐万新对湘火炬的动作并不大,1999年突然发力,先后收购香港鸿本实业、香港鸿源贸易公司和STEVEW.WANG全资拥有的美国MATAUTOMOTIVE,INC.和MIDWESTAIRTECHNOLOGIES,INC两家公司,以及在中国九家子公司75%的股权,汽配行业概念已隐约可见。
2001年起,唐万新明确提出湘火炬将集中做重卡、变速箱及其他核心部件,然后三个平台一起发力,配合湘火炬的主攻。
2001年,湘火炬先是与陕西汽车齿轮总厂合资设立陕西法士特齿轮,出资1.31亿元,持股51%。次年又先后出资2.5亿元和2.55亿元,分别与陕汽集团组建陕西重汽,与重庆重汽组建重庆红岩汽车,皆持有51%的股份;同时,还投资3600万元,与合资设立了东风越野车(持股60%),投资超过1亿元组建2家齿轮传动公司。
2003年,湘火炬又受让珠海华晨持有的航天华晨汽车50%股权(更名为航天火炬),交易金额达3.60亿元。
同年,子公司陕西法士特与行业巨头伊顿公司合资组建了西安伊顿法士特齿轮有限公司,子公司陕西重汽则与德国MAN公司签署了引进技术和长期战略合作协议。
3年大整合之后,德隆花7000万元入主的湘火炬摇身一变,成为主营业务收入高达103.14亿元的巨型上市公司。
更有影响的是产业影响力,一番整合之后,湘火炬下辖两家整车企业——陕西重汽和重庆红岩,占据国内载重量15吨以上重型车市场份额的85%;陕西法士特生产的重型车变速箱也占据载重量15吨以上国内市场份额的50%以上,同样极具影响的还有火花塞产销量和主机配套率,均列国内第一。
此外,湘火炬旗下公司还能年产空调压缩机24万台,销售列全国第四。
(六)资本断链一雪崩
2003年,德隆的雪球达到顶点,成为中国拥有上市公司最多,市值最大的民营资本集团,而且三架马车的速度丝毫未降,势头凶猛,唐万新本人也春风得意,一度当选中国工商联副主席,大有红顶资本家之势。
但暗流一直在涌动,德隆的三个致命危机,唐万新一个也未能从根本上化解。
第一是雪球内核不实,这是滚雪球最大的风险。对德隆来说,雪球的内核就是三家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德隆往年的数据显示,三架马车规模合计达到150亿元,但盈利能力都很差。
老大湘火炬还因为收购过快,经常亏损,资产负债表更是吓人,2003年高达70%,欠款34.5亿元,而1997年这个数字只有1.1亿元。
与屯河虽然都基本保持盈利,但每年的利润贡献不过一两个亿,而唐万新后期的滚动已经动辄需要几十亿的资金,三家公司的盈利根本支撑不住。
按杠杆原理来说,就是唐万新选的支点太靠近手臂,不止是四两拔千斤。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唐万新的这种产业整合思路都是收购上市公司,而不是IPO,无法得到大把资金,而他多年来的股本扩张也非常有限。
唐万新过于求快求大,除了天生的野心与野性,还源于一个战略误判。
据称,在2000年德隆内部有过讨论,是否要择机退出二级市场。唐万新认为,中国股市将看涨10年,股指可以往上看到2万点。在1999年“5?19”行情以后的狂热气氛中,这一判断被德隆上下接受了。
由此,德隆继续深陷在二级市场,维持着“老三股”不败的神话,但2001年起,股市就由牛转熊,德隆重组与并购的负担急剧加重,但已经有些自负的唐万新并未迅速做出相应调整,尤其是在核心湘火炬的并购上,依然高举高打,丝毫不在资金方面省吃俭用。
这正是唐万新的第二个致命错误,其实这个错误除了战略误判之外,本身还蕴含着唐万新的身份错位。
唐万新有两个老师,君安证券的王明夫和华润的宁高宁,前者是个聪明人,空手套白狼,不玩产业,赚钱就走。后者是标准的“红顶产业资本家”,为国扎实做产业,资本无穷,名正言顺。
唐万新的庄家技术学得炉火纯青,产业之心也直逼宁高宁。但在中国现有资本市场水平,仅以庄家之术,民营之身,就想在产业上赶超国家资本,那就只有两条路:一是彻底变身国家资本,二是走邪道。
唐万新努力过,而且是两个方面都很“努力”。为前者,他曾当选中国工商联副主席,为后者,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但作为民营资本家,他还是把更多的努力留给了后者,而后者则无异于随时可能引爆的炸弹。
事实证明,唐万新也不是排爆高手,这恰恰构成他的第三大危机。唐万新学成了王明夫,落下一个恶劣的庄家之名,但没学成宁高宁,仍被视为机会经营者,而不是产业整合者。
在2000年12月“中科事件”后,社会舆论突然将矛头对准了德隆,“德隆是庄家”成为数百家媒体的显著标题,2001年4月,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郎咸平炮轰德隆(《新财富》当月刊登了郎主笔的《“德隆系”类家族企业中国模式》一文)成为这一时期质疑风潮的标志。
之后,德隆旗下的金新信托因此发生挤兑风波。但唐万新对此却出人意料地保持沉默,故作神秘,大有任凭雨打风吹,我自岿然不动之势,结果只能是树欲静而风不止。
2003年7月,中国证券市场“”、“南方证券”、“青海信托”等一连串危机事件爆发后仅一个月,全国范围内就有十几家银行对德隆开始“只收不贷”,所谓害德隆之心未必有,但防唐万新之心不可无。这一下子就掐断了德隆本来已经脆弱到极点的资本循环。
2004年,情急之下的唐万新错上加错,饮鸩止渴,竟然抛售流通股套现,结果市场越抛越紧张,直到4月13日,跌停。
4月14日,德隆“老三股”全线跌停,几周之内,不可一世的德隆仅流通市值就损失达上百亿元,自此一发不可收拾。
6月,调查组进驻,唐万新出逃,但未能逃掉。
2006年,法院以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和操纵证券交易价格非法获利之罪,判处唐万新入狱8年,罚金40万元。
44岁的唐万新又在狱中开启了他考古的新生,12岁的德隆则永远地关上了它的生命之门。
点击此处添加投票...
+ 文章评论
正在读取评论,请稍等...
+ 相关文章
点击此处添加相关文章...
点击此处添加文章...
点击此处添加标签...
声明:凡注明“博览财经分析”、“博览财经研报”、“博览财经观察”均为博览财经独家原创;注明“博览财经消息”、“博览财经报道”均是博览分析员对公开信息的选择性去粗取精,挖掘信息中有价值的情报,不能等同新闻传媒。凡注明“博览财经特稿”的文章,是博览财经承接原作者拟表达的原意的基础上进行了汇编与整理,请原作品作者与我司联系稿酬。无论原创或提炼的研究资讯,在研究分析、提炼过程中,所引用或注明的全部或部分公开信息,博览财经只保证其来源的客观性,对引用公开信息的客观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客户有权索取全文信息来源。对接触到本内容的对象所做决策,不承担任何责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二胎超生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