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如何称呼妻子的弟弟怎么称呼、儿子

教育知识子分类时代先锋:羌族军官陈大桂和他的藏族妻子杨欢
时代先锋:羌族军官陈大桂和他的藏族妻子杨欢
中国文明网 
&& (时代先锋)羌藏人民的英雄儿女――追记第二炮兵羌族军官陈大桂和他的藏族妻子杨欢
陈大桂和他的妻子杨欢在军营里举办的集体婚礼上合影(日摄)。新华社发
&&&&新华社北京2月5日电 (张选杰 秦洁 张汨汨)早春的羌寨,空气像洗过一样清新。
&&&&陈家山高耸入云,满山的苏木树已经返青,把山脚下的苏宝河水也映得碧清了。山体上,仍可看出滑坡留下的道道伤痕,而碎石与瓦砾间,已经有零星小草硬倔倔地钻出头来。
&&&&山脚下,乡亲们摆好烟酒,供起象征神o的白石。祭品簇拥的是一个相框,相片里,他与她的笑颜仍旧灿烂。
&&&&那是两个平凡而壮烈的生命,那是一对让羌藏人民永远铭记的英雄儿女:羌族军官第二炮兵某部排长陈大桂和他的藏族妻子杨欢。
&&&&灾难面前,把生的机会留给乡亲,英雄儿女用生命诠释着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与热爱
&&&&在川北的崇山峻岭间,陈家山犹如一个灵秀的翠屏。北川县擂鼓镇羌寨陈山村,就坐落在陈家山的半山腰上。几十座吊脚楼丛丛簇簇,在山间每一处坪坝上见缝插针地落脚。
&&&&灾难,从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开始。
&&&&“那天我们都在大桂家修房子,”村民桂平邦回忆说,“正吃午饭时,突然地在摇晃,墙壁裂开几道大缝,房瓦噼里啪啦地往下掉。”
&&&&“地震了,快跑!”正休婚假在家的青年军人陈大桂一把推开屋门。乡亲们一拥而出,向东边的场坝跑去。
&&&&“我们跑到空地上,大桂看见山坡上的树直立着向下滑,就喊,这里不对头,快往西边跑!”桂平邦回忆,“我们又蜂拥往西跑,到西边安全地带只有50多米,可中间拦着一道沟,平时我们抬脚就过,可当时地一直在摇,腿脚又吓软了,都瘫在那里迈不动腿。”
&&&&这道宽不过1.2米、深不过1.5米的排水沟,此时竟成了横亘在人们生死间的一道险隘。
&&&&身后,整面山体飞速逼来;脚下,大地像波浪般摇晃。危急中,陈大桂冲到沟边,伸出了双手。陈贵山、桂成邦、桂正国、王琼华、戚大琼……一位位乡亲被这双手托过了这道生死界。
&&&&陈大桂的奶奶、父亲和母亲腿脚不便,落在了人群后面。妻子杨欢搀扶着3位老人,艰难地向前挪动着。母亲向儿子哭喊着求救:“大娃大娃,快来啊!”
&&&&“可当时大桂没有专门去救哪个人,谁离得近他就拽谁,一连救了11个人。”桂平邦说。
&&&&桂平邦是最后一个被大桂托过水沟的,他只跑出几步,身后垮塌的山体裹挟着巨石和断木呼啸而过,瞬间掩没了一切。
&&&&“大桂一直站在沟边救人,如果不是这样,他们一家绝对跑得出来。”桂平邦说。
&&&&大桂,成了人们由死地通向生界的桥梁,而他一家五口和另外4位乡亲被深深埋在了废墟中……震后,惊魂甫定的乡亲们回过神来,纷纷哭喊着扑向废墟:“大桂,大桂他们还没出来!”
&&&&他们用树枝刨、用双手挖,拼命地刨泥沙、搬石头。然而,半座山梁全部垮塌,从山顶到山脚,树木、房屋和一切生灵都被深深埋入地下,又哪里能找到亲人的踪影?
&&&&如果没有这场地震,这本该是一个多么欢乐的日子――就在几分钟前,乡亲们还围坐在饭桌前谈笑,新媳妇杨欢和婶娘们端出一盘盘腊肉、香肠、卤鸡,大桂殷勤地给大家添酒布菜。
&&&&“这是大桂第一次带媳妇来家里,他们喜事还没办,想着修好屋子办婚礼,大家就都过去帮忙。”被救的村支书陈贵山还记得震前他对陈大桂说的最后一句话――“我们抓紧时间把瓦铺完,你再给摆摆外省农村咋个致富的事吧!”
&&&&走出羌寨的陈大桂,一直牵挂着家乡的父老乡亲。每次回家,他总要跟乡亲们聊聊党和政府的富民政策,谈谈外地新农村建设的新闻。前些年,他看到附近永平乡的汉族群众因地制宜、发展绿色农业致富,还专门去收集了经验做法,提供给羌寨的乡亲们学习。
&&&&“大桂常打电话回来问村子里的情况。有一年,我想领大伙多种些当归、杜仲来卖,他还给我寄了一堆讲药材种植技术的书来。”陈贵山说,大桂经常自己掏钱给村民们买化肥和种子,还资助了村里6个娃娃念书。这次回家,他又让妻子杨欢从网上搜集了一些兴办农家乐的资料,跟乡亲们探讨开发羌寨特色旅游的事儿。
&&&&“他说,要和杨欢带头捐一部分钱,把村前的沙石路铺成水泥路,路修得好才会有游客来,药材也能运得出去。”陈贵山声音渐渐低了下去,“大伙都挺有热情,打算春节时等村子里年轻人都回来了,就开始张罗修路,哪知道……”
&&&&2008年10月7日,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追授陈大桂全国抗震救灾模范荣誉称号。第二炮兵某基地政治部批准陈大桂为革命烈士,第二炮兵和陈大桂生前所在部队分别作出向陈大桂同志学习的决定。
(责任编辑:成都乐山市阿坝州绵阳市南充市宜宾市广元市雅安市眉山市遂宁市德阳市巴中市达州市泸州市内江市自贡市凉山州甘孜州广安市攀枝花市资阳市
景区景点:
&地址:阿坝州汶川县
&联系电话:9
&联系传真:
&邮政编码:623000
&地图索引:
浅析羌族民歌的艺术特色
&& 羌族民歌是我国少数民族艺坛的一朵奇花。多少年,多少代,她一直激励着羌人们奋发向上,奋力拼搏;她不愧是羌人的精神食粮,也是羌人表达喜、怒、哀、乐的重要形式。
&& 羌族是一个富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少数民族。是伟大祖国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自称”尔玛”、 “尔麦”或叩玛”、”叩麦”,现主要分布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波川县、理县、黑水县、松潘县,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丹巴县,绵阳地区的北川县。
&&& 羌族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麓,境内峰峦重叠,眠山文脉高耸人云,雄伟壮观。其间河川纵横,岷江自北而南,杂谷脑河桓亘其间。羌族地区地形复杂、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雨量适当,宜于农林牧和多种经营。生产以农业为主,畜牧业也较发达。
&&& 羌族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语言丰富,语支系较多,特色语言浓郁。但主要分两、北两大方言。羌族截今还未发现可考文字,通用汉文。
&&& 由于是以农耕为主的定居生活,一个地区或一一个寨子之间来往比较频繁,特别是同寨中的人们,交往很多。在长期的劳动和生活当中,羌族人民自古就喜欢用“歌”这种形式表达自己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由此,羌族民歌这种形式,就随羌民族的诞生而诞生了。
&&& 从总体上说,羌族民歌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一、表达方式的多样性
&&& 羌族民歌在表达的时候,随意性较大,表达方式多样,多不受场地的限制,无论在山上还是在田间,无论在家中还是在野外,无论在田边地角还是在宽敞的坝子,你都能听到羌民族在唱歌。从形式上可分合唱、独唱、对唱三种。从内容上可分为劳动歌、情歌、祭祖歌、时政歌、生活歌。
&&&& (一)劳动歌
&&&& “劳动歌”顾名思义是劳动时唱的。它主要的特点大致可分为两点。一种是曲调悠扬缓慢,无定式节 奏,随意性较大的。如《耕地歌》、《割麦歌》等。另一种则曲调明快、紧凑、节奏感强,如《打麦歌》、《挖窝子 歌》等。
&&&& 《耕地歌》主要表现劳作的艰辛,耕地的艰辛和对 牛的怜悯:“瓦依拿啦……我年轻的犏牛俩,你俩跑得 多快啊,象插翅腾飞呀。转弯了,我的犏牛俩,你俩多辛苦啊,我也心痛你们,看到地头边啊,已快耕拢了。”
&&&& 《割麦歌》,主要表现人们丰收时欢乐、喜悦的心情:“呀呀拉呀米子!这块地的麦子长得好,也很饱米。快收割吧!快收割吧!都象这块地,收成该多好。”
&&&& 《挖窝子歌》主要表现挖窝子时人们你追我赶,不甘落后的情形:“挖啊挖,快快挖,我已经挖起走了,你赶快跟起来。”
&&&& (二)情歌
&&&& 情歌是男、女青年表达爱情、互诉衷肠时唱的歌。由于羌族后期受汉民族文化影响,包办婚姻比较普遍,由此情歌的内容有的直抒胸臆,有的缠绵绯恻,有的坚如磐石,有的柔情似水,有的顾虑重重,有的大胆直率。
&&& 1、表现直抒胸臆的:
&&&& 《新打的镰慢慢弯》:“新打的镰刀慢慢弯,缠不上小妹我心不甘,等到哪天缠上了,我心中就象扇子扇。”
&&& 2、表现缠绵徘侧的::
&&& 《太阳落坡》:“太阳落坡翻大桠,正好玩耍要回家。脚踏铜蹬上了马,舍不得眼前一枝花。”
&&& 3、表现坚如磐石的::
&&& 《太阳出来照河口》:“太阳出来照河口,我跟小妹手挽手。要得我两分了手,除非河干石头朽。”
&&& 4、表现柔情似水的:
《一进沟沟沟又长》:“一进沟沟沟又长,芹菜韭菜排两行,郎吃芹菜勤想姐,姐吃韭菜久想郎。”
&&& 5、表现大胆直率的:
&&& 《不要红爷也成亲》:“高山麦子遍山青,郎放鹞子姐放鹰。半空虚楼打一卦,不要红爷也成亲。”在羌族民歌中,有一首《马五哥》广为流传。此哥情节生动、曲折,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歌中的一对青年男女,为了追求真正的爱情,在女方已婚(是包办婚姻,且丈夫是个智障者)的情况下,频频相会。后有了闲言碎语。当时,离婚是被当作耻辱的事。在此紧急关头,二人采取了极端的作法,杀死了女方的憨丈夫。由此,女方招来了杀生之祸。临刑之前,女方从容不迫,毫无畏惧:“石步子来叮铛响,打开箱子取衣裳。左手拿的青布衫,右手拿的萝卜鞋。箩卜鞋上两朵花,中间还有锯子口。”对于这桩为爱而献出了鲜血和生命的事情,女方丝毫也不后悔:“小哥哥,莫要慌,后头还有两句话。这世夫妻没做成,二世夫妻早团圆。小哥哥,莫要慌,人虽死了情还在。”
&&&& 6、表现顾虑重重的:
&&&& 《郎上山来姐下河》:“郎上山来姐下河,我们二人坐到太阳落,你是男子不开口,我是女子咋说出?”
&&&& (三)仪式歌
&&&& 仪式歌是羌族人民在举行某种仪式时唱的歌。大致可分为:祭祖、祭奠、喜事、改煞、狮灯等。
&&&& 1、祭祖歌
&&& 最具代表性的是《求雨歌》。它的唱词较为特殊,有的唱词极为虔诚,有的却大骂老天爷。开始,人们极为虔诚地拜谒上苍,希望它能降雨:“老天爷,快下三场雨啊!眼看天这样干,快下三场雨嘛。鸡公也给你拿来了,你快下点雨吧!”即使人们如此虔诚,老天却无动于衷,还是在一个劲地干,人们不辞辛劳:“我们找海子,翻了九架山;我们找水源,走了九条沟。”人们的辛劳与诚心,仍没有感动老天爷,人们忍不住质问上苍:“八十岁的老人都没有水吃了,老天爷,你有没有眼睛哟?地上的庄稼全要干死了,老天爷,你有没有眼睛哟?三个月的婴儿也没有水吃了,老天爷,你有没有眼晴哟?山上的百萎蔽①都挤不出水了,老天爷,你有没有眼睛哟?”如此的质问,老天爷仍然无动于衷,人们愤怒了,决心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寻找水源:“老天爷,我们要砸烂你的水井!老天爷,我们要砸烂你的闸水板!”于是人们把狗血,人粪等不洁之物撒向老天爷。这一作法,民间称之为“龉”,即以此方法激一下老天爷,使它反省,以此达到降雨的目的。
&&& 2、祭奠歌
&&& 祭奠歌是羌人对死者表示追悼、敬意时唱的歌。分合唱和独唱两种形式。合唱的歌悲壮、激昂,大有视死如归的精神。如《油油来》:“哦,油油来哦,在布谷鸟叫唤的时候,我们的英雄(己战死)从前方回来了。我们抬着你走啊,英雄。哦,酒不多,吃的东西也不多,我
们就用简单的仪式埋葬你吧,我们就用歌声为你送葬吧,英雄。”
&& 独唱的祭奠歌,专门是在哭丧时唱的,唱词不太规范,随意性较大,一般是哭丧的人诉说父母或长辈在世的艰辛,养儿育女的不易,儿女或下辈没有来得及报恩的遗憾,及下辈人失去长辈时的悲伤心情。其曲哀婉、凄凉,声声如泣,字字涌泪,无不令听者动容。
&&& (四)喜事歌
&& 可分为迎亲、接亲、挂红、周堂。
&& 1、迎亲歌是新娘之母在接待客人时唱的。歌中有礼节性的谦虚:“我的弟兄姊妹们,没有很好来接待你们。我应该十里铺毡,五里结彩来接你们,十里铺毡,五里结彩没有来接待,我的亲戚六眷们,望你们不要多心啊!”也有养女的烦恼、遗憾及别女的痛苦:“哥哥啊②,你的妹妹我命不好,我是帮人下苦盘儿盘女的。原先儿女干贵,现在儿女多了,不值钱了。我的女儿要是个儿子,他就能顶替我的一只肩膀,可是,她是个女儿啊,而且她今天就要走了。我帮人下苦把她盘大,现在她就要走了。她长大,她要嫁给人家当媳妇了。”有临别时对女儿的教诲:“我吃了人家的酒,比大海都深啊!我吃了人家的肉,比大山都高啊!我的女儿,你当人家的媳妇,要听话啊!我的么女儿乖乖,你要争气啊。”有对亲戚们的感激:“我的弟兄姊妹们,我困难时,你们给了我吃和穿,都是为了我盘儿盘女啊!现在女儿要走了,我也不晓得咋样感谢你们才好。”
&&& 2、接亲歌是男方到女方去接亲时,到了女方后与女方的亲友对唱的。男方去接亲时,要带圆馍馍,并要把它放在女方的神拿上,还要牵一只接亲的羊放在女方圈中。
&&& 对唱时,间的一一方是女家,答的一方是男家。通过一间一答的方式,充分表现了羌人的聪明、智慧,同时也真实反映了羌人的婚姻习俗。
&&& 喜事歌中有一首《花儿纳吉》传唱极广,曲调与盘歌一致,悠扬清新,舒缓而细腻。它是女方在临出嫁的前一天晚上唱的。羌人的规矩,女家在嫁女的前一晚上,要举行“花夜仪式”。花夜时,女方将寨中与自己女儿年龄相近的女子全请到家中“陪花夜”。花夜之时,姑娘们从“一张桌子四角方,刚好坐到八姊妹”,一直唱到姊妹分手:“弟兄分家分田地,姊妹分家分条路。”全歌大致可分为:花夜姑娘落座、与婆家接亲人争辩、指责媒人、新人拜见长辈、诉说女子在娘家与婆家的差别等几大部分。歌中对包办婚姻及重男轻女的现象表示了极大的不满:“今晚妹妹是个儿,头戴簪花拜祖宗,今晚妹妹是个女,头戴纸花要改姓(那时女的嫁到男方去后,就得随男方的姓)。”指贡媒人的歌词辛辣而尖刻:“红爷公来红爷婆,红爷儿子吃抹盒(欺头)。红爷儿子是条猪,这边吃了那边哪。红爷儿子是。条狗,这边吃了那边走。”及“今晚莫得轿子来,红爷拿来当马骑,今晚莫得吹吹来(羌人接亲时,时兴吹吸呐),红爷拿来做火筒。红爷不吃骑马肉,三十初一做刀头。”
&&& 3、挂红是以词的形式出现,一般是花夜时长辈们给新郎挂红时的颂词。它喜庆、吉祥,多是祝福之词,随意性也较大。
&&& 如:挂红词:
&&& 一根绊儿九尺多,今晚拿来货新哥。
&&& 新哥本是天生子,十个儿子九登科。
&&& 挂红词之三:
&&& 一对金花喜洋洋,今晚拿来贺新郎。
&&& 左插一支生贵子,右插一支点状元。
&&& ……。
&&& 4、周堂是男女举行婚礼时,司仪的祝词。它喜庆、吉祥,既有颂赞,也有祝福。
&&& 周堂词:
&&& 东方一朵紫云来,西方一朵紫云来。两朵紫云来相会,请新人出堂来。一步一莲花,二步二莲花,三步三莲花……一拜长命富贵,二拜荣华富贵,三拜富贵双全……同杯饮酒,天长地久!地久天长,常常大吉大利!天无忌,地无忌,年无忌,日无忌,时无忌,常常大吉大利,象雪菇水籽一样发展。
&&& ……。
&&& 5、改煞有改煞、解遇等。
&&& 1)改煞是新娘进男方大门时,为避新娘随带的邪气,由司仪口念而成。言词庄重、虔诚:“……¨四方镶起云牙板,中间焚起一路香。一张钱纸白如云,将来回送车马神。女方车马请回去,男方车马出来迎。”
&&& 2)解遇:为解人身上所遇的不洁之物而念的歌谣。它有对神灵的敬畏,也有解遇者的自负:“天地自然,遇气分散……八方威神,使我自神,神录护命,讣告九天,斩妖祛邪,杀鬼万千。中山神咒,原始谕文,吾颂一遍,屈鬼一连。……魔王缩手,是为我宣,凶遇消散,道气常存。”
&&& 6、狮灯
&&& 狮灯歌是羌人庆新年时唱的。它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狮子词》,一种是《正月好唱祝英台》。前一种是新年时用“耍狮子”的形式向邻居、亲戚、长辈拜年时唱的,后一种通过十二个月的变化,唱出农人们耕作时的繁忙。
&&&& 《狮子词》,由于是喜庆之时唱的,所以全歌轻松、活泼、简单、明快,充分表现了羌人喜庆新年时的愉悦心情。歌中多为祝福及赞美之词:“这个财门高又高,财门底下金狮子”。“左边贴的摇钱树,右边贴的聚宝盆”。“左盘三转生贵子,右盘三转点状元,状元头上插金花,荣华富贵到你家。”表赞美的有:“中梁本是檀香木,下梁本是紫檀木”。“这个神台修得好,中间搁的檀香炉,两边插的金蜡烛。”“一对香炉圆又圆,一对金狮往内盘”。“多谢茶来承谢酒,阳雀过山远传名。”
&&& 从狮子在接受拜年的主人门前一直唱到主人开门,进门后再从柱子、中梁、下梁唱到堂屋,又从堂屋唱到火炉,再由火炉唱到神台,再唱主人的热情,最后唱狮子出门。顺序清楚,重点突出。
&&& (五)生活歌
&&& 生活歌内容较多,涉及面广,凡与生活有关的都要涉及。但从表现形式上,一般分为悲苦、欢乐、颂赞三大部份。
&&& 1、表达悲、苦之情的歌,称为“苦情歌”。它主要表达主人公内心深处的苦楚、悲惨的身世等。它的特点是:都是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出现,充分表现主人公内心深处的活动及想法。唱词直朴,真切痛楚,声声泪、字字血,曲调缓慢而低沉。如:
&&& 《前娘后母歌》:
&&& “一个鸡蛋两个黄,一个冤家两个娘。
&&& 前娘喊我么儿子,后娘喊我龟儿子。
前娘煮饭留米饭,后娘煮饭留米汤。
米汤倒到硝缸头,抱到涌缸哭一场。
爹爹问我哭啥子?劳慰爹爹讨后娘。
《苦情歌》
“我唱歌,唱什么歌?
唱去唱来还是只有唱个苦情歌。
人家走在路上,有说有笑,
可我走在路上却没有人理睬。
人家有秭有妹的,做啥事都有帮手,
可我一个人,哪个来帮我?
人家一家人吃饭,稀哈打笑的,
可我一个人吃饭,冷秋秋的。
人家走哪里,都有人打伴儿,
可我走哪里,却只有我的影子陪我。
人家出门一回家,这个问,那个问,
可我出门回家,只有鬼来问我。
&&& 2、表达欢乐的歌,内容比较丰富,有独唱对唱两种形式。它欢快、风趣、幽默,与生活息息相关。其中特别是《盘歌》最具特色。它通过一间一答的方式,解释生活、自然中的许多问题及现象,充分显示了羌族人民聪明、智慧、精明、干练的特色。《盘歌》的内容不很固定,看到啥就唱啥,想到哪就唱哪,这就需要对歌人的机智和灵敏,也需要随机应变。由此有“山歌不要银钱买,只要心中有肚才”一说。但通过长期流传,“盘歌”也有它自身的规律,它所唱的内容,一般都是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是人们比较熟悉的。歌词生动形象,妙语连珠。就“圆”这个字,间者一连提了九个问,回答之人从容应答。“圆”在天边的是月亮,在天中的是太阳,排对排的是星星儿,在楼中的是斗腔,在家中的是三脚,在水中的是水车,在水边的是水磨,在手中的是圈子(即手镯),在耳边的是耳环。
&&& (六)时政歌
&&& 1、表时政的歌
&&& 时政歌是当时政治生活的一种表现。它的歌词质朴、明了,一针见血。如反映对“抓壮丁”现象极为不满,战乱不断,人们的生活极不安宁的《点兵歌》,召从正月唱到腊月,一直唱了十二个月,主要表现出征人临走之时拜别家中各位长者及弟兄秭妹、妻子的情形。充分反映了人民厌战的情绪。“家有三丁抽一个,家有五丁抽一双,二月点兵梅花齐,较场坝内点到兵。火枪杆子都点上,较场坝内点到兵。……人家养孙要养老,我家养孙去当兵。……冬月点兵拜我的妻,我去当兵妻在家。前头讨你红花女,后头丢下你半路妻。腊月点兵拜我的妻,妻子间我几时回?你要问我几时回?我眼泪汪汪往下滚”。
&&& 建国后的《千年铁树开了花》、《盼来了共产党》、《鹧鸪山来万丈高》则是人们对新生活的赞美及对共产党最真诚的颂扬:“鹧鸪山来万丈高,没有共产党计划高,不怕风来不怕雪,修通危道鹧鸪山”。
&&& 2、表颂赞的歌
&&& 表颂赞的民歌较少,在羌族地区广为流传的就是《歌唱茂州城》。茂县,是羌族聚居地。也是全州、全省、全国乃至全世界羌族人口最多的地方。因它是中心城市,自然成了羌民心中最崇拜的地方。加上当时交通的不发达,许多唱歌人,都没到过茂县,由此,歌中多夸张和颂赞:“松潘下来起朵云,端端照在茂州城,茂州城来修得好,四门都是铁皮包。……一出南门振兴桥,振兴桥上好抬轿。二出东门较场坝,较场坝上好跑马,三出西门转角楼,转角楼上好吹萧。四出北门后花园,后花园里好采花”。另有一首《布瓦嫂嫂》,歌词风趣、幽默、生动,形象地勾画出了布瓦妇女的形象:“布瓦嫂嫂爱赶场,满巾围腰拴飘带。满巾围腰拴飘带,灯笼裤脚红绣鞋”。还有一首是歌唱松潘的,它没有《歌唱茂州城》那么铺张,而是简单、明了:“三脑九坪十八关(这些是从羌族地区到松潘的必经之地),一锣一鼓上松潘。松潘地头便是好,广出麝香和鹿茸”。
&&& 二、语言的丰富性
&&& 羌族民歌现形众多的表达方式,离不开丰富的语言。语言本身就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人们表达思想、交流感情的一种重要方式。它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而羌民族在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对事物的认识程度时,也充分的运用了语言,且运用得丰富而不单调。
&&& 羌族民歌在语言的运用上,有的含蓄、深沉;有的生动、形象;有的幽默、风趣;有的汲谐、委婉。有的朴素,有的华丽,有的抒情,有的伤感,有的实在。有的高亢有力,有的低沉婉转。它充分运用了语言中的音、律规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
&&& (一)含蓄深沉
&&& 表现含蓄、深沉的语言,在情歌中用的最多,青年们多通过这种语言,表达自己许多难于启齿、不好道明的感情。如:“从来没走这方城,这方的姑娘长成人。心想这方安个家,不晓得人家肯不肯。”“今天太阳辣焦焦,走在姐家要茶喝。端到茶碗不敢喝,看到小姐不敢说”。“五月端阳阴阴天,情哥要上贝母山,莫得啥子相送你,养面馍馍做打尖。走到半路掰开看,贤妹心事在中间。”
&&& (二)生动形象
&&& 有一首叫 《听到贤妹要嫁人》的一开头就唱到:“听到贤妹要嫁人,好像头上打炸雷。”生动形象地道出了一个青年男子听到自己心爱的人要远离自己时震动、惊讶、幽怨、不解、痛苦的复杂心情,并深刻地揭露了包办婚姻对人性的摧残。相爱的人不能结合,并还要远离自己,这是怎样的打击和摧残啊!歌中的主人公真是难以接受眼前这个痛苦的现实。“好象头上打炸雷”七个字,把他一切的梦想与希望打了个粉碎。
&&& 另外“豌豆开花笑眯眯,胡豆开花鼓丁鼓,茄子开花挂灯笼,石榴开花颠倒开”等。生动、形象的语言,在羌族民歌中比比皆是,不胜枚举,可以说这也是羌族民歌最具特色的地方。
&&& (三)幽默风趣,诙谐干练
&&& 羌人在情歌和生活歌中,用语多幽默、风趣、诙谐干练。如:表达爱情的有:“花铺盖,花枕头,间你小哥睡哪头?花铺盖,花枕头,就睡在贤妹的怀里头”。“一碗清茶甚金黄,双手端给知心郎。冷茶冷饭少吃点,睡到半夜要尿床”。小哥今年二十三,背上背杆明火枪,看到金鸡都不打,看到情妹放空枪”。”小哥生来象条猴,房子团转打石头。奴家心中莫得你,哪怕你挖墙割壁头”。
&&& (四)委婉
&&& 表现委婉的语言,在情歌和生活歌中较多。如“在布谷鸟叫唤的时候,我们的英雄从前方回来了”。“回来了”三个字,其实是说英雄在前方作战时已经阵亡,现人们已把他们抬回了家。用“回来了”回避“死”这个字,表现了羌人对英雄的崇敬及仰慕,也表现了羌人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
&&& “郎骑白马上高桥,风吹马尾丝绕绕,它要绕来就等它绕,铜丝还比铁丝牢”这首表达爱情的歌,读者仔细一读,不难发现是一首表现对爱情坚贞不移的歌词。可全歌中没有一个“爱”字,也没有一句是誓言。歌中的主人公对自己的心上人坚信不疑。我们可以想象,歌中的男主人公一定是一个英俊、滞洒、勤劳、善良的小伙子,虽这边他己有了心上人,可那边仍有姑娘在追他。而他的心上人对他也是那样的信任,对他们的爱情充满了自信:“它要绕来就等他绕,铜丝还比铁丝牢。”可谓信心十足,掷地有声。
&&&&& (五)直白、朴素
&&&&& 歌词的直白、朴素,也是羌民歌的一大特色。民歌,由于和人们的生产、劳动息息相关,是人民群众劳动的产物,由此,它的语言多直白、朴素,这一特色在劳动歌中表现得最为突出,如耕地歌》、《打麦歌》、《踌草歌》:“扯不完的草,指甲都给磨光了,整天薅草又苦又累”。
&&&&& (六)华丽、抒情
&&&& 羌族民歌的语言虽多为直白、朴素,但也不乏华丽与抒情。这些语言在情歌中运用较多。如《十写》:“……桃花纸儿取一张,墨儿磨成浆。镶边鞋儿满口花,奴不来安牙③。《十爱》“……五爱姐的好银牙,脑壳一动就有声,声声如脆铃。六爱姐的好双手,十根指拇如嫩笋,赛过南海观世音。七爱姐好个腰,细腰好比嫩柳条,风吹就在摇。八爱姐好个腿,伸伸展展如竹杆儿,赛过那白鹤儿”。
&&&& (七)夸张
&&&& 羌族民歌中,夸张的语言也常运用。如:《戒烟歌》:“烟窟窿不大点点,能装上万担水田。烟扦子又绵又软,能撬翻你英雄好汉。挖刀儿不长不短,能挖你性命银钱”。用“烟窟窿能装万担水田,烟扦子撬翻英雄好汉,挖刀儿挖断性命银钱”这种夸张的语言,形象的说明了吸烟的危害性,告诫人们远离毒品,远离大烟。
&&&& 《接亲歌》中,男、女双方对歌时,都运用了夸张的语言。如:“你的摸漠像坛子盖那么大”。“我的摸摸有面板那么大”。“你们的酒坛子,只有酒壶那么大,就象乌龟和癞疙宝④,只装得到四两酒……”。双方唇枪舌剑,互不相让。女方总要一个劲的贬低男方,男方却要一个劲地抬高自己。这也是羌人的规矩,以此提高女子的地位,让男方尊重嫁过去的女子。
&&& 另,情歌中,夸张的语言也时常运用。如:“麻布衣裳洗得白,好比高山下大雪”、“我郎喝了三捧水,三年五载口不渴”。《生活歌》中:“堂屋中间有根藤,年年开花十二层”。对歌中夸耀自己歌多的:“耗子扎的皮口袋,漏的山歌比你多”。“你歌哪有我歌多,我歌要用牦牛驮”。“一条托牛不算多,我前山后山使大骡”。“一唱山歌歌又多,歌声压断几条河”。
&&&&& (八)高亢有力
&&&&& 高亢有力的语言在”《劳动歌》中比较常用。如:《打麦歌》、《挖窝子歌》等。
&&&&& 时政歌的《红军歌》中,歌词也是高亢有力的:“来,来,来,杀死那反动派。怕什么国民党,建立工农苏维埃。”《铲草不留根》:“我们红军,为了穷人,打到川西坝,关刀要显灵,要打倒土豪劣绅,铲草不留根!” 充分表现了红军英勇顽强,一往直前的精神及必胜的信心”
&&&& (九)促沉婉转
&&&& 这类歌在生活歌中的《苦情歌》及《丧葬歌》的独唱中较多。特别是《丧葬歌》的独唱,全歌是以“唱哭” 的形式出现,并伴有长长的拖音,无不令听者动容。
&&&& 三、表现手法的多样性
&&&& 羌族民歌除表达方式的多样性外,在表现手法上 也不单调,而是多种多样的。为了更好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感情,表达自己对事物的认识程度,表现自己的聪明、智慧、勤劳、勇敢、幽默、风趣、诙谐、干练、朴实、 自然等的精神风貌,羌人在民歌申采用了多种多样的表现手法。
&&&& (一)比兴手法
&&&& 比兴手法在民歌中的运用很广泛。上至诗歌源头《诗经》中的《风》、《雅》、《颂》,一直到汉乐府,再到民间的歌咏传唱,再到今天的新民歌,比兴手法的运用都是十分普遍的。羌人的民歌也如此,比兴手法在其歌中得到了大量的运用。
&&&& 如:“大河坝,藤子花,一红二白我爱她”。以花比人,先唱大河坝(一个地方),然后再说人(由花所喻)。
&&&& “一棵树儿九枝杠,又结葡萄又结瓜。又结南山豇豆子,又开四川牡丹花。”由树来比喻人家,言此家人多。又以豇豆子、牡丹花作比,喻此家的人好。也是先唱树再唱桠,以树子喻人家。
&&& (二)烘托
&&& 烘托在民歌中运用不是很常见,但也并非不用,有的民歌中也运用了烘托这种形式来表现自己的思想与感情,羌民歌也不例外:“远看贤妹身穿花,十人看到九人夸。观音看到忙下马,和尚看到不出家”。全诗没有直接说女子的“美”,而是用“观音看到忙下马,和尚看到不出家”,这两句诗充分显示了主人公的美。与汉乐府民歌《陌上桑》中的“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梢头。耕者忘其耕,锄者忘其锄”,同出一辙。
&&& 《马五哥》中,写杨家二姐(即歌中的女主人公)被美洛城的太爷提审时的“一进大堂闷沉沉,二进大堂吓死人”两句,充分展示了公堂的森严与肃穆,也从侧面烘托出了主人公的胆量。
&&& 《歌唱茂州城》中用“好采花”、”“好抬轿”、“好跑马”、“转角楼”、“后花园”这些词语,言茂州城的宽敞。
&&& “天上下雨我不愁,又有蓑衣有斗篷。蓑衣还在柳树上,斗篷还在竹林头”。歌中的主人公要下雨了都不想走,是什么原因呢?那是他舍不得心上的人。可全歌也没有出现一个“爱”或“想”字,而是用下雨了也不想回家这句话来表现了主人公的难舍之情。
&&& (三)白描
&&& 白描这种表现形式,在民歌中运用很广。在羌民歌中也不例外。
&&& “隔河看到姐穿青,身上钥匙有半斤”、“这山望到那山高,小姐出来砍柴烧”。“大河坝,石梯梯”。“小哥今年二十三,背上背杆明火枪”。“郎在高山吼一声,姐在绣房听得真。听得真来听得真,背起水桶就起身。水桶搁在水台上,二人挽手进松林”。“贤妹生来不多高,黑的头发打齐腰”。“葱白衫子对角翻,四支角角包麝香”。“布瓦嫂嫂爱赶场,满巾围腰栓飘带,满巾围腰拴飘带,灯笼裤脚红绣鞋”等都是采用的白描手法。
&&& (四)铺陈
&&& 在羌族民歌中,铺陈的表现手法也大量的运用,如:表现爱情的《找你》中是通过男主人公到女主人公家去寻找心爱的人不得,并通过遭狗咬、遭骂、遭打的细节描写,表现了男主人公对爱情的坚贞。
&&& 生活歌中的《放羊歌》,也是从正月一直唱到腊月,通过大肆的铺陈充分表现了牧羊人的艰辛。
&& 《点兵歌》也是从正月唱到腊月,表现从军之人临别家人时的不舍之情,其中的九次行拜,充分表现了人们厌战、希望家人团聚,骨肉相依之情。
&&& 四、修辞手法的广泛运用
&&& 羌族民歌中,修辞手法也被广泛的运用,运用较多的有比喻、比拟、夸张、对偶、层递、顶针等。
&&& (一)比喻
&&& 在羌族民歌中,比喻的用法是相当多的。如:“小姐长得白如银”以“银子”来说明姑娘“白”的程度。
&& “大河涨水浪推沙,水中浪出牡丹花”以花喻人。“人人说我木头小,小小木头撑高楼”以“木头”喻人。“太阳出来象条龙”喻太阳的威力。“唱得高,对得高,半天云头耍弯刀,以”耍弯刀”喻对歌之人深厚的功力。“姐是牡丹花一朵,郎是白马正下山”,以“牡丹花”喻女人的美丽,以“白马”喻男子的强壮。“茅草房子笆笆门,才子相交莫嫌贫,你是绒来我是布,我也把你配得过。”通过“你是绒”“我是布”这些生动、形象的比喻,说明二人的般配。
&&& (二)比拟
&&& “小哥生来象条猴”是拟物,“蚊虫落得燕子口,贤妹落得小哥手”也是拟物。“半夜起来去点灯,用亮抱到紫微星,好汉抱到红花女,露水抱到草一根”是拟人。
&&& (三)夸张
&&& 在《语言的丰富性》第7中已有阐述,略去。
&&& (四)对偶
&&&& “一打龙来龙现爪,二打虎来虎翻身。三打桃园三结义,四打鲤鱼跳龙门”。“房子团转路条路,窗子底下站个坑。”“金花还要银花配,牡丹来配金钱盘”“豌豆开花弯对弯,胡豆开花半截蔫”。“天上乌鸦要成对,地上的猫儿要成亲”等都是对偶的运用。
&&& (五)层递
&&& 《找你》一歌中,第一次找,第二次找,乃至于第四次找,用找人次数的增多,来表现主人公对爱情的坚贞及大胆追求爱情的勇气。
&&&& 《十写》一歌中,也是主人公写信时,从一月一直写到十月,随着次数的增多,表现女主人公对男主人的思念、爱慕之情。
&&& 《十爱》、《十送》、《十劝》、《点歌》、《放羊歌》、《贞节歌》、《看灯歌》、《正月里来正月正》、《一杯酒敬情郎》、《正月好唱祝英台》、《耍钱歌》、《群英谱》等民歌都采用了层递这种修辞手法。
&&&& (六)顶针
&&&& “顶针”这种修辞手法,在羌族民歌中运崩也是比较多的。如《歌唱茂州城》一歌,全歌都采用了顶针的修辞手法:“龙魔下来一朵云,端端照在茂州城。端端照在茂州城,茂州城门修得好。茂州城门修得好,四方都是铁皮包”。
&&& 五、情节曲折,一波三折,起伏跌宕,扣人心弦
&&& 羌族民歌在情节的安排上,并非是平铺直叙,特别姓花叙事性的歌曲中,在情带的安排上,更是力求曲折、起伏,引人入胜。
&& 在羌族民歌中,《羌戈大战》、《木姐珠和斗安珠》是最著名的两首叙事长诗。
&&& 《羌戈大战》是一部史诗,它歌颂羌族人民的祖先,历尽艰难困苦,与戈人作战、与魔兵作战,从西北迁居岷江上游地区的真实历史状况。全诗由羊皮鞭的来历、与魔兵交战、羌戈相遇、羌戈大战,重建家园五大部份组成。通过这些曲折、起伏、生动的情节,反映了羌民族迁徙的艰难与曲折以及他们聪明、智慧、英勇顽强、不畏强敌的大无畏精神。
&&& 《木姐珠与斗安珠》,也是一部史诗。它在茂县和理县的羌族地区流传很广,深入人心。它描写了一对坚贞勇敢的青年,冲破神权天命的唯心主义束缚,男主人公斗安珠到天宫向仙女木姐珠的父亲求婚,并在天庭三破难题又险遭毒计,而他凭自己聪明、智慧的头脑及勇敢顽强的精神,战胜了天爷的百般刁难,获得了婚姻的自由,创造了美满幸福的生活。全诗由倔强公主、牧羊少年、龙池巧遇、赠发定情、大胆求婚、三破难题、火后余生,再次求婚、险遭毒计、创造幸福十大部份组成。全诗波澜起伏、曲折、生动,既有山穷水尽,又有柳暗花明。充分地显示了木姐珠的美丽,斗安珠的聪明勇敢,天爷的百般刁难,斗安珠战胜困难的信心与决心以及木姐珠与斗安珠二人创造幸福生活的乐趣。
&&&& 《马五哥》、《十写》也是两首较长的叙事长诗。前一首通过女主人公杨家二姐的口吻,表现了她要改姓 (如改嫁)的理由(丈夫是个瓜娃子)和决心。全诗多采用侧面描写的手法,大肆地渲染了杨、马二人的相亲,相爱之情;杨厌之夫家人的不服:一告、二告、三告;杨氏以身殉情的结局。对杨、马二人的杀人之举则只有简单的几笔:“马五箭手巧巧,三天磨了一把杀人刀。马五哥你手脚笨,一身杀得血淋淋”。就在女主人公杨家二姐临上法场之际,诗申也不惜笔墨,“成都省来扎条街,除了马五哥没人才。成都省来九条街,我人坐笼子狗坐轿。石步子来叮销铛响,打开箱子取衣裳……”。充分展示了女主人公为爱献身时的从容不迫,无怨无悔。也通过这种表现手法,充分地表现了人们对杨、马之恋的同情与宽容。同时也充分表现了男、女主人公特别是女主人公,为了追求爱情,不惜以鲜血和生命作代价,为爱而生、为情而死的大无畏精神。全诗其实是对封建包办婚姻、买卖婚姻最有力的控诉,也是歌颂自由恋爱的一首颂歌。
&&& 《十写》这首歌,通过一个女子给远方情人写信一事,从思亲、取纸笔、写信开始“一」写郎无义,花园把奴欺”一直写到“十把书信写,元人迭起去”。从一写到了十。写好后,又请人送信,对送信之人说明了收信人住所的方向、特征。送信之人经过艰难的跋涉,终于将信送到了男主人公手中。男主人公收信后,得知情人得了病,赶忙去看望,待他见到心上人后,她已大病不起。女子又对男主人公倾诉了思恋之情即得病的缘由 (思恋成疾),后女人公竟因此而踏上了黄泉之路。男主人公强忍悲痛,为她送了终。全诗情节曲折,结构复杂,充分展现了一对恋人之间相知、相爱、相恋的感情。
&&& 羌族民歌,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朵奇葩,它优美、深情、婉转的旋律及丰富的语言,多种多样的表达方式,形式多样的表现手法,情节曲折、跌宕起伏的结构等,无不引人入胜。
&&& 羌民族是中华民族古老的民族之一,羌族民歌就是羌民族古老文化的亮点之一。它的产生、发展、演变都伴随着羌人生活的轨迹,无论是唱词、唱腔,还是表现形式,都是生活的直接表现,都与生活息息相关。它的出现,是对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艺术源于生活”的最好诠释。我们深信,羌民歌这朵艺术奇葩将会越开越艳。
&& ①首萎毅薮,方言,苔类植物,善吸水。
&& ②此处的称呼并不固定,视来者的身份而定,可以是长辈,也可以是同辈的姐或妹。
&& “干贵”是稀少,珍责之意。羌族常有俗语日“儿女干贵”,“脚步干贵”之说。
&& 订婚时兴吃酒,“吃酒”就表示订了婚。“去吃酒”表示到结婚人家祝贺。“做酒”表示结婚。
&& 表示不能反悔,
& ③意即不能到心上人身边为他穿鞋了。
& ④意即疯哈模。&&
Copyright 2007 & 版权所有 & 最爱四川旅游网
成公网备字第号&&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蜀ICP备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儿子的称呼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