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新形势下加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化教育

您现在的位置:&&&习总定下文化教育国策: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力挽党风、政风和民风
习总定下文化教育国策: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力挽党风、政风和民风
1、中华民族伟大崛起必首先是文化、精神在世界上的认可、追随和崛起。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历程中,各族人民共同创造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
  ――引自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
  世界历史上各民族或国家每一次文化的复兴都有一个规律,那就是必须回到文化的源头上,温故而知新,吸取知识营养再前进,才能绽发出无比灿烂的光辉。我国要想实现民族文明的复兴,就必须抓住道德文化的复兴,因为道德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文化,道德是民族精神的食粮。
  德国思想家亚思贝尔思说过,2500年前,人类出现了一个轴心时代,中国有孔子、老子,古印度有释迦牟尼,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各自创造了自己的文明,影响了两三千年的社会。我们可以看到在世界上的这三大文明中,古印度释迦牟尼所开创的文明,历史上早已经汇入了中国老子和孔子所创造的文明之中。中西文明也就构成了影响世界发展最大的两支文明体系。而且自16世纪以后,中国文明西传欧洲,推动着西方文明的前进,老子的思想象永不枯竭的井泉,滋养着中西文明在21世纪的大融合。
 2、习总任中央党校长时在中央党校首讲:领导干部要读读弟子规。
  特别谈到:“要通过研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吸收前人在修身处事、治国理政等方面的智慧和经验,养浩然之气,塑高尚人格,不断提高人文素质和精神境界。从这个角度看,我认为,各级领导干部应该读读《弟子规》。《弟子规》1080个字,本是童蒙养正宝典,看似一本不显眼的小书,实际上里面蕴含着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大智慧。”
3、习总在非洲、欧州、南美州和山东等地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老子、孔子。
  文化教育交流,贵在心灵沟通。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中澳两国虽然历史文化不同,但多年来两国在人文领域相互借鉴和交流合作取得丰硕成果。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深入研究和科学总结中医药学对丰富世界医学事业、推进生命科学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日在墨尔本讲话
  中国梦需要和平,只有和平才能实现梦想。天下太平、共享大同是中华民族绵延数千年的理想。历经苦难,中国人民珍惜和平,希望同世界各国一道共谋和平、共护和平、共享和平。历史将证明,实现中国梦给世界带来的是机遇不是威胁,是和平不是动荡,是进步不是倒退。拿破仑说过,中国是一头沉睡的狮子,当这头睡狮醒来时,世界都会为之发抖。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并引用老子的话:“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日在巴黎出席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讲话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必须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激发人们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践行能力,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只要中华民族一代接着一代追求美好崇高的道德境界,我们的民族就永远充满希望。
  ――日在山东考察时的讲话
4、中央十二、十三次政治局集体会议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和发展必须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重大方针。中宣部刘云山在年初进行了文化思想定位。
  宣传阐释中国特色,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
  ――日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
  ――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5、教育部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制定本指导纲要。提到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2)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
  (3)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
  (4)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必须正视面临的一系列困难和挑
  ――日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
6、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国外被热捧:汤比因和池田大作论断、每三个德国家庭拥有一本《道德经》、世界己有200多家孔子学院、梅韦杰夫、潘基文等大段引用老子等原文化,韩国总统是中华文化内圣外王的忠实信仰者和实践者。
  汤因比说:21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主要是指中国的文化引领人类走出迷误和苦难,走向和平安定的康庄大道。
  梅德韦杰夫:是这样,我对老子很熟悉。其实我相信,不了解国家的历史,无法真正了解一个国度。老子是中国文化的一个表现。其实不瞒您说,在今天的会谈当中,包括李克强总理,包括我本人,都引用了老子的一些话。老子强调,人的言论要慎重一些,要说得少一点,好一点。其实看老子的一些话非常深刻。
  “我在韩国时就一直学习中国古典文化,孔子、老子、孟子、孙子……所有这些先贤的智慧对于滋养一个人的内在力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潘基文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联合国192个会员国的代表6月21日一致通过安理会对潘基文的连任推荐。潘基文在随后的就职演说中引用老子的话“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来阐述自己的理念。“长期以来我始终努力坚持这样做,这也是我40多年公务员生涯里一直铭记在心的教诲。这种思想给我指引了方向,是我内在力量的源泉,”潘基文说。
  “20多岁时,我曾面临难以承受的考验和痛苦。父母都被枪杀,遭到曾经信任者的背叛,连呼吸都觉得困难。当时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朴槿惠曾说,在艰难的岁月中,中国文化蕴含了让她变得正直和战胜这个混乱世界的智慧和教诲。
电话:010-66749 传真:010-06
北京东方华亚文化交流中心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1张东刚:全面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南开大学校报电子版南开大学
张东刚:全面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本报记者 张 剑  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司长张东刚在发言中透露,教育部社科司目前刚刚完成了《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大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这份由百余名学者参与起草的文件,就如何根据新形势新要求在大中小学进一步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这一问题,给出了具体的答案。  张东刚指出,如何根据新形势新要求,在学校进一步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关心的问题。这是时代的命题,也是《纲要》解答的首要问题。  他介绍说,《纲要》的定位,是要正确把握好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与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关系。“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我们要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系和传承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如何把它的合理要素以现代方式用在教育教学当中,是难度很大的事情。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想工作会上发表讲话时指出,要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判定和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张东刚认为,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使中国的道路更加坚定和开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证明了今天的中国从哪来,更指明了明天的中国如何走、走向哪;不仅仅传授知识,更传授了精神和价值的教育问题。”他说,“所以在《纲要》中,我们始终对重大的理论问题要给予破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活动应该是建设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体系的重要环节,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体现,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保障。”  张东刚说,党的十八大对高等教育提出了3个命题:第一是立德树人,这是对整个教育系统提出的根本任务,所以教育是德的培养;第二是提出高等教育是发展的;第三是推动教育的综合改革。方向、内容、手段、途径都说的很清楚。在未来10年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中,如何系统地一体化地贯彻这三大目标,是摆在我们面前共同的任务。这3个问题的破解,意味着中国高等教育态势的新发展。  张东刚透露,针对当前高等教育面临的突出问题,《纲要》明确了主要思路和重点举措,兼顾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力求科学、先进、管用。它必须是基于当前、立足长远,通过一系列举措的落实,推动我国大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  “如何从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提炼出适用于教育教学的核心内容,是《纲要》的重点和难点。我们考虑了以下几点:第一是要把紧扣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作为出发点;第二是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适应“90后”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第三是要避繁就简,避免复杂深奥的学理之争。”张东刚介绍。  张东刚强调,《纲要》是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核和精髓中提炼出3个层面,作为教育的主题和主线,即爱国、处世和修身。通过爱国、处世、修身概括凝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第一是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培养中华学生做有自信、懂自尊、能自强的中国人;第二是以仁爱共济、利己达人为重点的社会关怀教育,培养青少年学生做高素质、讲文明、有爱心的中国人;第三是以正心笃志,崇德弘义为重点的人格修身教育,培养青少年学生做知荣辱、守诚信、敢创新的中国人。”张东刚说,“爱国、处世、修身,这3个维度、3个层面,强调出培养中国人的3个目标。应该说这3个层面与社会核心价值观是一致的。”  张东刚说,《纲要》还归纳出了大中小各阶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标、任务,即小学低年级以培养亲近感为重点,开展启蒙教育,小学高年级以培养感受力为重点,开展认知教育;初中阶段以增强理解力为重点,提高初中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引导学生认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文化传统和基本国情;高中阶段以增强理性认识为重点,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大学阶段着力培养文化创新意识,增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纲要》还提出了一系列针对当前问题的具体举措。首先,针对目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存在的系统性不强、比重不高的现象,提出要适时启动课表修订和课程开发工作。在今后的中小学德育、语文、历史、艺术、体育、地理等教材修订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比例。第二,针对课程和教材体系不完善的特点,提出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和视频公开课,推广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中的教材《中华文化概论》,编写具有地域特色的传统文化教材和普及读物。第三,针对目前教师师资不足、水平不高的现象,提出在中小学教师资格考核内容中增加一定比例,实施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名师百人计划、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名师千人计划等举措。第四,针对目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合力不足的问题提出了加强网络教育平台建设,开展校园教育活动,发挥家庭、社会育人功能。第五,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重视不够的问题,提出要成立相应的委员会,制定相关的标准,同时建议在中考和高考中增加相关的比例。第六,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不够的问题,提出要建设若干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协同创新中心,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启动中华文明通史等等想法,来加强理论支撑。【高等教育研究】
&本版其他文章
验证码: &
? 经营许可证编号:
京B2-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阅读网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您在阅读网留言板发表的作品,阅读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重点推荐:
热点项目:
当前位置: >> &教育研究
日前,教育部公布《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详细阐述从小学到大学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传统文化教育不能“得其形而遗其神”
来源: 发布时间: 编辑:xwzx2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一首《离骚》,让某高校文艺学专业研究生龙旭回忆起自己的高中生活,“同学们摇头晃脑,背着《离骚》,很有古风。只可惜,当初背得滚瓜烂熟的课文,现在基本都‘还’回去了。”
  记者随后采访了部分在校大学生和刚刚走出大学的毕业生们,绝大多数受访者均表示“背不出来”。“早忘了”“不会背”“只记得一点点”是记者听到最多的回答。
  面临传统文化日渐遇冷的问题,教育部日前公布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详细阐述了从小学到大学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具体要求,强调逐步落实课程标准修订和开发,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中。
  对此,专家学者纷纷表示,将传统文化融入课堂和教育体系迫在眉睫。
  那么,传统文化的传承究竟遭遇了怎样的困境?新形势下,我们又该如何科学合理地将其融入课程?
  传统文化的尴尬处境
  “伴随着背完就忘的古诗词、古文等,中华文化这个‘模糊的概念’似乎在我的生活中渐行渐远。”当被问及“在校学到了多少中华文化”时,龙旭如此回答。
  龙旭感叹道:“除了一些耳熟能详的‘床前明月光’‘谁知盘中餐’外,现在的大学生还有多少能原文背出《出师表》《兰亭集序》?还有多少能完全理解文章的含义?真的不多。”
  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刘运峰的亲身经历佐证了龙旭的想法:“十年前我在英国做访问学者,恰逢中秋,大家在一起联欢,我书写苏轼的《水调歌头o明月几时有》,一位研究生毕业不久的朋友说,‘你怎么记得那么牢,我当时也背过,但考完就忘了’。”
  古代文学是传统文化的主要体现之一。“不进脑”“不走心”,不仅是古代文学教育的困境,也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尴尬处境。
  比重大,为何收效微?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温儒敏坦言,从小学到高中,语文课程中“古诗词和文言文的内容大约占课文总量的四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一。”大量的古诗词和文言文进入语文课堂,为何收效甚微?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院长袁济喜教授认为,当下的教育理论与方法都有反思的空间。“中华文化是道器合一,核心是人格论与价值论,即培养人才首先是做人的根本价值,然后延及知识系统,而我们现在是‘西体中用’,即采用西方教育的知识论与工具论来对待中华文化,导致‘得其形而遗其神’。”
  袁济喜进一步解释:“从六艺之学到经史子集四部之学,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都是价值之学与知识体系的结合,而现在文史哲分科的教育体系与传统文化体系并不相同,因此,采用这种现代分科教育,及其学科体制下的知识论去从事中国古典诗文教育,效果不会太好。”
  “许多教师、家长以及学生认为,学习唐诗宋词、经典古文的目的就是应付考试,并非为领略和探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因此就流行‘中学生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鲁迅)’的说法。这种‘三怕’实则直指考试,因为考试一旦结束,就会把文化财富当成负担,丢得一干二净。”刘运峰指出,多年来形成的教育功利化、应试化倾向是收效不理想的根本原因,“大多数家长只关心孩子‘语数外’的成绩,对于涉及道德品质、综合素养方面的课程基本不大留意,更有甚者觉得开设这些课是浪费孩子的时间。”
  传统文化如何入课堂?
  “现阶段,我们主要是通过学校教育来传承传统文化。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意思便是根据人生的不同阶段从事教育与熏陶,主要应因材施教。”袁济喜对《纲要》中从课堂入手的分学段文化教育模式深表赞同。
  “基础教育,主要是依据人性的初始阶段,应以文学熏陶为主。青少年阶段应加强中华经典文化中的思想性与哲理性,以及文明礼仪方面的教育。大学阶段,则可以在经典的选择与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趋于专深。”袁济喜说。
  刘运峰认为,传统文化包罗万象,语文、数学、历史、政治等课程都需要浸润传统文化的成分,而且也应该因阶段施教,“改变开设课程门类太多、课时太少,看似‘面面俱到’,实则什么都学不透的局面”。
  “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绝不能仅仅局限在课堂,而是要加强公民文化自觉和文化坚守的意识,在全社会形成敬畏、崇尚、尊重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刘运峰强调,“传统文化要入课堂,但不能止于课堂。”(本报记者 晋浩天)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山西省教育厅|||吉林省教育厅|||江苏省教育厅|||福建省教育厅|||河南省教育厅|||广东省教育厅|||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云南省教育厅|||甘肃省教育厅|
||||教育部学生体育协会|||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北京民办教育协会|||湖北省民办教育协会|||江西省民办教育协会||
||||新华网教育频道|||大学杂志社|
||江苏省民办教育协会||
||||黄河科技学院|||潇湘职业学院|||西安欧亚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德应用技术学院|||河北大学工商学院|||云南经贸外事职业学院|||更多
||||出出国|||华人信息门户网|||中国招生考试网|||233考试大|||山东招生网|||思途校园|||IMHR人力资源|||朗训少儿英语|||阳光高等教育||对高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教育探索》2014年12期
对高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摘要】:高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内容,包括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其践行路径,一是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与阐释,提升教育的吸引力;二是传承与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凸显教育的时代张力;三是努力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教育的向心力。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基金】:
【分类号】:G641【正文快照】:
今年3月,教育部颁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对新形势下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做出了部署。高校作为国民教育的最高层次,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君平;;[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李俐;张恒;;[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3期
仰和芝;[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陶富源;[J];安徽大学学报;1999年06期
张传开;[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姚德薇;郑杭生;;[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丁智琼;;[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袁同成;;[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6期
王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彭正梅;;[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韩春雁;;[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夏莹;;[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林星;;[A];福建省社会学2008年会论文集[C];2008年
杨国荣;;[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严黎昀;洪明;;[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8年
严黎昀;洪明;;[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8年
雷龙乾;;[A];第六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8年
张弘政;姜晓婷;;[A];第六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8年
李昕;;[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林星;;[A];福建省首届海洋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杜运辉;[D];南开大学;2010年
王志彬;[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崔存明;[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刘鑫渝;[D];吉林大学;2011年
燕燕;[D];吉林大学;2011年
周玉芝;[D];吉林大学;2011年
李莹;[D];吉林大学;2011年
王云霞;[D];吉林大学;2011年
宫丽;[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龚茂富;[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关学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龚大鹏;[D];湘潭大学;2009年
李良勇;[D];湘潭大学;2010年
平海啸;[D];青海师范大学;2009年
张新国;[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薛莉;[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钱宇春;[D];江苏大学;2010年
汪明进;[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田硕;[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郑国武;[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郑文堂;华玉武;高建伟;;[J];思想教育研究;2012年09期
王海翔;胡新建;;[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3年02期
朱永新;;[J];河南教育(基教版);2014年04期
荀春荣;;[J];中华魂;2014年15期
金寰;;[J];职业;2014年12期
金海峰;;[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09年01期
林书媛,赵伟;[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3期
卢凯;;[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秦新然;;[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4年07期
本刊记者;;[J];下一代;200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泽环;;[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王克群;刘晓冉;史书铄;;[A];乌蒙论坛(总第107期)[C];2014年
沈成;;[A];叶圣陶德育思想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毛文冰;;[A];福建省图书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陈平;;[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三辑)——中国古都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1995年
;[A];贵州法学(总第8期)[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乌云斯琴;[N];人民政协报;2006年
全国政协副主席
致公党中央主席 罗豪才;[N];团结报;2007年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权莉;[N];中国改革报;2012年
中山大学文化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宗桂;[N];深圳特区报;2013年
全国政协常委
中国文联原党组书记
胡振民;[N];中国艺术报;2013年
广西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基地
程林辉;[N];广西日报;2014年
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教授
韩震;[N];北京日报;2014年
中共贵州省委副书记
李军;[N];光明日报;2014年
吕巍;[N];人民政协报;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才芝;[D];西藏大学;2013年
耿洪涛;[D];长春理工大学;2011年
叶挺;[D];信阳师范学院;2014年
晁仙菊;[D];大理学院;201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来源: 
来源:作者:责任编辑:
2014年是孔子诞辰2565周年。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学学派创立了儒家学说,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儒家思想。纵观历史,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对中国社会的不断进步、对人类社会的文明繁荣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世界文化发展史上的一道“靓丽风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新形势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还对促进社会文明进步、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运用其中的精髓和智慧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美好,让人民的生活更加幸福。
近年来,我市逐渐掀起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展国学经典教育的热潮。成立于2009年的辽源圣贤教育中心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人类社会文明进步为理念,在每年的9月28日,都会举办孔子诞辰纪念活动;该中心还会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不定期举办传统文化公益论坛活动,邀请资深学者、道德模范到我市开展国学讲座,向社会各界免费发放国学经典图书;每周日,该中心组织开展国学经典学习公益活动,由中心志愿者老师免费讲授国学经典知识;每年,该中心还组织志愿者不定期开展各种捐资助学、扶贫走访等公益活动。在传统文化魅力的感召下,越来越多的市民积极参与到弘扬学习传统文化的队伍中,自觉培养国学素养,醇化精神品格,提升个人道德品质。
随着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步伐日益加快,提升全民文明素质显得至关重要。今后,我们更要加大宣传力度,在群众中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地宣传国学经典,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开展传统文化公益论坛和讲座,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活动中来,广大党员干部要带头学习传统文化,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动身边群众自觉追求崇高的道德境界;定期举办征文竞赛和经典诵读比赛,进行传统文化学习成果的交流和展示,在全社会凝聚向善向上的正能量。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一个民族的复兴离不开民族文化的发展繁荣。只有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引导人们自觉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我们的社会才会一直向前发展,我们的民族才能早日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见习记者焦红梅
[责任编辑:yfs001]
一周图片排行榜
光明网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