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gaoz葫芦,有了解的吗?

《文化杂货铺》:范制葫芦有讲究 了解葫芦的历史文化- 在线观看 - 综艺 - 乐视网
《文化杂货铺》:范制葫芦有讲究 了解葫芦的历史文化
下载到电脑
缓存至手机
转存到云盘
收藏成功!同时能自动追剧。
方式B免费发短信到手机
方式C下载APP到本机
综艺狂欢季|
英雄,快来抢沙发!
英雄,快来抢沙发!
12,549,557
乐视集团旗下网站
乐视网频道
乐视网旗下产品
乐视推荐:
京公网安备:
Copyright &
乐视网()All rights reserved.你想知道鸣虫葫芦吗?看看介绍鸣虫葫芦的好文章
早年间鸣虫葫芦的几个派别
1,官模子自道光以来绝大多数为蝈蝈葫芦,形状已尖底为多,模印清晰饱满题材丰富,花鸟人物走兽虫鱼无所不精,黑白虫和金钟葫芦较少,几乎全为花模,鲜有光素者,最晚的官模子距今也有百年的历史。
2、安肃模,安肃即今日的河北徐水县,可以说安肃模是官模子的翻版,安肃模分素模与花模两种,花模之中又分精细和粗旷两种,精细者估计是当年宫中遣散的种植官模老艺人出宫时带出的手艺和模具,可与道光时期的官模子媲美。粗旷者是当时乡野村夫镂刻的模具,大多花纹粗糙,题材不免平庸俚俗。也有极富当地乡土气息的作品。安肃模几乎全没有里子。
3、三河刘,三河刘的葫芦一律光素,未见有花模。且黑白虫葫芦多矮身,未见高身出现,三河刘葫芦大多为糠胎,所以出叫,因此早年间其价格竟然超过官模子数倍。
4、旋家,天津的旋大爷种植的葫芦皮质好,瓦加纸和黑虫步步得是大爷的首创,大爷曾经种的一把花模棒子勾连图案那真是精品,比道光的官模子一点不差。
5、李六爷,六爷的葫芦多纸模和草纸模,也有瓦模。以前者见长。六爷的草纸模步步得,签筒子,两大堆都是相当出叫的好葫芦。六爷的草纸模拧麻花可称一绝,细纹如牛毛发丝一般。
6,史老启,史家的葫芦也有草纸模多粗纹,似怪石似树皮似鱼肠,显得苍劲有力。史爷还有一绝活,是本长手捏,史爷的本长葫芦外形与套模的范制葫芦有一拼,外行绝看不出。据说史爷还有一兄弟史老勤专门种植本长葫芦,因没有见到实物所以不敢妄加评论。
7、长春堂张家,张家是天津的商贾经营药店,悬壶济世,治病救人,种植葫芦只是业余玩票,但出的尽是些精品,如花模棒子,玉簪把等。
8、还有陈摆式和萧扯子都是上世纪天津种葫芦的名家因为对这两位不甚了解所以不敢妄言。
新葫芦的粗率挑选方法!!&&&
1.挑选的葫芦要干透,型好,芯正.
2.上手时要坠手,因为越重的葫芦密度越高,所以生长期要长.
3.上手一撮葫芦要圆,要光.
4.里子要康,有厚度跟海绵垫似的有点弹性.(北京叫瓷皮康里).
5.皮色要干净没有一点瑕疵.要向水一样干净(天津叫一汪水).
&&& 6.惨白的葫芦不能要,
肯定用过药水.
7.最重要的是那起葫芦用鼻子闻一下里子,和外皮,没有动过手脚的应该发出浓郁的葫芦自然的香味.如有刺鼻的味道和没有味道这两种都不能要.因为一是.用药水过多,二是.使用药水交少.有好多朋友买到这两种葫芦后会出现:恙虫,会死虫.死虫后随不好找卖虫的退换.还有的买完葫芦就急于上手盘,因为使用药水过多手会脱皮.
关于葫芦里子和葫芦品质的关系等问题&&&
葫芦的里子和葫芦模具的关系、如何处理葫芦里子、如何防虫?我想许多刚入门的朋友可能都有这样的问题,现发一帖我的一些经验,不对之处请大家共同商榷。有人问纸模葫芦是否都没有里子,葫芦没有里子是否不能称为精品?葫芦有没有里子和葫芦是什么模具没有关系,瓦模、纸模、瓦加纸、纸浆模、草纸模、石膏模、树脂模等葫芦都存在棉花里、缎子里、铁里子、烂里子、无里子几种情况。这与葫芦的前期生长和后期的制作有关系,许多都没有里子如安肃模的葫芦当初为了防虫就把里子全部剔出,能说这些葫芦都是很差的葫芦吗,能说这些老葫芦不是精品吗,现在有些葫芦生长不足为了防止葫芦抽裂将葫芦泡成壳子,所以也没有里子,还有纸浆模葫芦为了打皮方便,将葫芦集中埋置发酵,所以大部分也没有里子。当然葫芦有里子更好,但没有里子的并不都是不好的。
选购葫芦要选瓷皮、糠胎、缎子里。
瓷皮:指得是葫芦皮质密度大,这种葫芦生长成熟,皮质好,坚固,葫芦皮里的油脂大,不用刻意去 盘、去晒葫芦就可自然上色。
糠胎:胎指得是葫芦外皮与葫芦内壁之间的木制部分,糠表示宣软不坚硬,这有利于虫子鸣叫时吸附杂音。
缎子里:里子是葫芦内部最里面的一层附着在胎上的物质,缎子里是形容葫芦的里子光滑洁白,类似于江南出产的丝绸贡缎,还有一种是棉花里,该里子较厚较软,所以用棉花来形容它,也是不错的里子。
新葫芦购回后里子我通常是这样处理的,烧少半壶水,水以不超过壶嘴为宜,待水开后有水蒸气从壶嘴处喷出时,将葫芦口对准壶嘴使水蒸气喷入葫芦,然后用干净干燥的毛巾旋转着拧入葫芦,到毛巾塞满葫芦拧不动为止,然后将毛巾退出放置通风干燥处,这样葫芦里子就压好了,注意用水蒸气嘘的时间;拧毛巾的力度要根据葫芦里子的薄厚、葫芦壁的密度厚度来掌握时间的长短和力度。这样做的另一好处是防止新葫芦内有虫卵,经100摄氏度的高温如果有虫卵也会被杀死。
这种方法还有一妙处是如有新葫芦抽了葫芦壁塌陷只要表皮不裂,用水蒸气从里面一嘘,凹陷的地方就会鼓起来,和好葫芦一样几乎没有区别。
葫芦不论在南方还是北方,只要保管不好就会被虫蛀,这也是匏器珍贵的原因之一,葫芦防虫蛀很重要,原先有人使用花椒,但现在虫子已经不怕花椒了,用花椒防虫意义不大,可选用枪手无味防虫剂,或牌块状防虫剂(只限于蝈蝈葫芦),主要还是要使葫芦通风干燥,平时注意检查。使用过防虫剂的葫芦在养虫之前,需通风半月以上。黑白虫葫芦如果也使用上述方法,养虫前需要使用活性炭反复将葫芦里的药性吸附,同时延长通风时间,还有朋友使用过檀香防虫也使不错的方法,但由于我没有使用过这种方法所以不知具体操作,请大家再向使用过此方法的先生请教吧。&&
&&&&&&&&&&&
蝈蝈葫芦的种类
鸣虫的畜养和玩赏在中国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在中国唐代就有人畜养鸣虫以供玩赏。我在这里想和朋友们谈谈养虫所用的葫芦。
畜养鸣虫、斗虫所用的器具统称为虫具。虫具的种类很多,可谓千姿百态,各具特色。就其制作材料来说,从金、玉、牙、角,到骨、木、泥、瓷、葫芦,乃至现代化学合成材料,应有尽有。
虫具的种类虽然很多,但人们在长期的玩赏实践中又逐渐认识到,畜养鸣虫以葫芦虫具最佳。
它兼有实用与观赏双重价值,需要时就用来养虫,平时则可摆于厅堂供人赏玩。
有些范制极为精美的葫芦虫具,本身已成为一种高级艺术品。
(一)葫芦虫具的种类
葫芦作为畜养鸣虫之具,在长期的玩赏过程中, 经过历代玩好者和艺人的不断努力,葫芦加工制作方法不断翻新,
种类也愈来愈多,使本来属于天然之物的葫芦虫具逐渐发展为一种倍受宠爱的特种工艺品。就制作方法来说,
可分为本长、勒脖、范制火绘、砑花等多种;就葫芦的造型来说,更是千姿百态,精彩纷呈。
1、本长葫芦&&
“本长”是北方玩虫者的一名行话,指天然长就,不加人工范束的葫芦虫具,主要相对范制品而言。本长葫芦虽系自然天成,虽造型有限,却有天然之致。这是本长葫芦为人所重的第一个原因。原因之二是本长葫芦中符合畜虫要求者少之又少,极难觅得,俗云“物以稀为贵”,能在千百葫芦中得一上品,
自然要受到人们的珍视。
所谓本长难得主要是指亚腰葫芦。
其难在两点,一是腰太细,不成比例;二是长得不甚周正。亚腰葫芦的外形特征就是细腰便腹,大大小小有很多种。但无论大者,还是小者,如果作为观赏,
则腰与腹的比例愈悬殊愈觉别致。但作为虫具,对亚腰葫芦却有特殊要求,讲究腰粗而腹略小。葫芦的腰部,做成虫具后便成了脖处,既是鸣虫出入的门户,又是传声的关键部位,如过细,则效果不佳;最佳比例为6:5:6,即葫芦的上下腹直径皆为6厘米,腰的直径5厘米,这样才大小适中,比例匀称,既受看又很好的传声效果。
然而象罩比例的亚腰葫芦是很少见的。
常见的情况是腰太细而腹太大,或腰稍粗而腹更粗,或腰与腹的比例尚好,而上腹却又嫌小,这些都不符合要求。
第二个难点是亚腰葫芦一般很难长得十分周正。所谓周正,是指葫芦不歪斜,饱满充实,不论从哪一个角度来观察,外形曲线都应该是相同的。换言之,葫芦的上腹,腰与下腹的中心点应处在一条直线上。由于葫芦生长期间各部位受光程度不同,往往向阳部分长得较为饱满,而背阴部分生长不足,造成成上下腹的两面鼓出的曲线稍有差别,并形成“歪脖”。这是玩家视为大忌的。有经验者试验葫芦是否周正,除用眼仔细观察,放在手中旋转感验之,尚需将葫芦放在桌面上,如能笔直站立,则大体周正;如倾向一方,则不周正。所以古人说葫芦嫩时就应该“扶令端正”,这是很有道理的。葫芦开花坐果时要把葫芦的蒂柄扶正,令其垂直朝下,并在生长期内经常改变葫芦的朝向,使各部分的受光程度相同,就容易长得周正了。
&&&&以本长亚腰葫芦做成虫具,主要利用葫芦的下腹,腰和上腹之少半,下腹为鸣虫的“居室”,腰为鸣声之通道,上腹的一部分形成“喇叭口”,起扩音作用。这后一部分,北方玩虫者称为“翻儿”。“翻儿”愈大,扩音效果愈好。所以要求亚腰葫芦的上腹的大小要与下腹基本相同,或稍大亦可。如上腹过小,即使腰与下腹成比例,“翻儿”也出不来,亦为玩家所不取。也有另外一种情况,有些葫芦的腰与下腹相比显得过细,但与上腹相比却成比例。这时可以从下腹部截口,作葫芦的“喇叭口“,而由上腹作鸣虫的“居室”,做成“倒栽葫芦”(南方称为“倒装”)。如柄处很直,罩“倒栽”与鸡心葫芦很相似;若柄处歪斜,可将此处锯去,再镟一个大小相当的红木底座粘住,造型却也别具一格。其实在本长葫芦虫具中,以“倒栽”为多。原因是亚腰葫芦上腹小,下腹大的特殊外形,决定了腰与上腹的粗细更为接近,较易得到比例合适者。扁圆葫芦只能用来畜养蝈蝈;亚腰葫芦多用来畜养蟋蟀,油葫芦所用稍大一些,斗蟋蟀所用则是小型的,金钟儿所用是一种粗矮口阔者。除这两种外,其他种类的葫芦均不宜做成本长葫芦虫具。
&&& 2、范制葫芦
范制葫芦虫具的造型乃人力而为,随心所欲,不受任何限制,所以种类极多,远远超过本长葫芦。不过就基本形态来说,常见者可总结为以下几种:
(1)鸡心葫芦
顾名思义,其形如鸡心,鼓腹粗脖,下部稍尖。有大小之别,大者腹胫7厘米或稍多,长12厘米;小者腹6厘米,长10厘米。鸡心葫芦出现较早,约在清咸丰年间或之前,是当时最常见的一种。鸡心葫芦内部空间较大,鸣虫居其中有充分的回旋余地,主要用来畜养蝈蝈,出音宏亮动听
(2)柳叶葫芦
形如其名,象柳叶,稍细长,下部尖削。 其与鸡心葫芦的外形颇相象,只是比鸡心葫芦细长一些,
所以脖与腹的比例也稍小于鸡心葫芦。晚清以来的花模制品多为罩葫芦。有粗细长短之别, 此种葫芦的用途与发音效果和鸡心葫芦相同。
(3)棒子葫芦
这也是一种专用作畜养蝈蝈的葫芦, 其外形特征细长而不鼓腹,如圆木棒,故名。
器身大部分为一直筒,底部浑圆,只有脖处凹入。又分二种。一种是脖 处以下部分上下一般粗,另一种是脖下部处稍粗,
下端细,中间部分微鼓,有如玉米棒子之形,这是“棒子”之名的另一个来源。前一种出现较早,
晚清某些王府出品的官模中就有这一种,且为花模;后一种出现较晚,多为素模。行家们认为,畜养蝈蝈,
以棒子葫芦效果最佳。因其内壁为直筒形,容积较大,容易产生共鸣,发声集中浑厚,低音丰富。 棒子葫芦有大小多种,一般粗5厘米,长
15厘米左右;最大者粗竟6--7厘米,长20余厘米,算是葫芦虫具中的“巨人”。
(4)油瓶葫芦
罩葫芦也比较大,形如古代的油瓶,其主要特点是脖处细长,与腹部有较大的悬殊。用其畜养蝈蝈,发音低沉,音量也较大,不过此种现在已不多见。
(5)花瓶葫芦
鸡心、柳叶、棒子、油瓶四种葫芦都是蝈蝈葫芦,共同特征是脖处靠最上端,口撇而短。花瓶葫芦属于蟋蟀虫具,脖在全器的中下部,“喇叭口”很长,约占葫芦体的一半或稍多,由脖处向上缓缓外撇。花瓶葫芦的下部为圆球状或稍扁,这里是蟋蟀的居处;其余全为鸣声的“扩音系统”。花瓶葫芦的外观修长匀称,十分优美。因蟋蟀虫体较小,所以早期的花瓶葫芦多是小型的,高约10厘米,下腹径粗5厘米。近几年范制的花瓶葫芦则有大、中、小多种,最大者高近20厘米,下腹径粗7厘米。因下腹造型的不同,花瓶葫芦中又分为几种。一种下腹浑圆,底部扁平,这是晚清以来的常见形式。第二种下腹扁圆,底部向内凹入,称之为“荸荠扁”,因其下腹象荸荠之故也。第三种下腹较鼓,而底部为一平面,称作“沙酒壶”。第四种下腹呈倒梯形,俗谓之“步步得儿”。这几种葫芦只有腹部不同,上部则完全一样,整体造型很象瓷花瓶,故皆归入一类
&&& 3、勒脖葫芦
勒脖葫芦也是虫具的一种,其特点是只有脖处是范制而成的,腹部则是自然生长而成的,可以说是一种介乎本长与范制之间的半范制葫芦。勒,即勒系,以物套在或绑住葫芦的某一部分,控制这一部分的生长,以符合我们的要求,原理与范制是完全相同的,不过我们已经知道,范制葫芦并不是一件易事,不但需要人力、物力、财力,而且还具有很高的工艺性,难度很大;而勒脖显然简便得多,只要有地方种下几棵葫芦,即可进行。勒脖选用的葫芦也是长葫芦(瓠子),其他品种均不相宜。选种时尤其要注意择形状细长而挺直者,不要用体形粗大弯曲者作种,因为勒脖只能控制脖颈的粗细,腹部无法控制;如下腹长得过于粗大,则与脖处难成比例,便成废品矣。另要注意葫芦花坐果时,一定要及时将花扶正,使花蕊垂直向下,这样长出来的葫芦较周正;否则,即使下腹粗细合度,却歪斜难看,仍不成器。勒脖所用的模具较简单,只是一件木制或陶制的套环,粗细适度,高矮不等。高者套出来的葫芦脖长,矮者套出来的葫芦脖短。套环的内侧呈凸形,将决定葫芦脖颈的曲线。套环的粗细要根据葫芦成熟后的粗细而定,不过一般难掌握,最常见的情况是葫芦脖勒制尚好,惜下腹过于膨大,所以勒脖葫芦的成功率是很氏的,故远比范制葫芦厚实,坚固耐用。
还有一种用绳子勒霄来的葫芦,造型更为别致。其法是趁葫芦幼时,将绳子结成的网子套在葫芦上,长成后葫芦上便出现一个又一个菱形凸起,整器象由很多菱形拼合而成,令人感到很新奇。所见有两种,一种用扁圆葫芦勒系而成,一种用亚腰葫芦勒系而成。前者可用为虫具畜养蝈蝈,后一种大者可作虫具极小的可作鼻烟壶。&&
&&& 4、火绘葫芦
火绘俗称“烫花”或“烙花”是一种有很长历史的工艺,最初是在本质器物上烫出种种花纹图案,后来被艺人移植到葫芦上,出现了火绘葫芦。火绘葫芦并不限于虫具,象葫芦鸽哨、观赏葫芦及其他葫芦器均有火绘者。如前所述,火绘葫芦虫具出现于清代,自彼迄今,操此业者不乏其人,创造出不少火绘葫芦,不但质地坚厚,金色灿然,上面的火绘田园人物图更令人惊叹不已。艺人在方寸之地,用极细的火针,精心绘制出山水、田园、人物、茅舍、树木、篱笆,构织出一幅恬淡而宁静的生活图景,笔法细致入微,意境深远,绘技十分高超。一具品质优良的葫芦虫具,再配以意趣高雅的火绘作品,无疑是锦上添花,会大大提高葫芦的艺术价值和审美层次。火绘所用的工具甚简单,只火针和香二种。为了适应多种笔法的需要,火针的端部除锥形一种外,尚有刀形和铲形两种。锥形火针适应性较广,凡画面上的曲线部分均可以为之。刀形火针主要用来绘直线,以“刀刃”轻轻放在葫芦上,就会烫出笔直的线条;而以锥形针画则不易画得直,且线条发虚。铲形针前端是个平面,作润笔用,容易画出国画中的皴(cun)染效果。上述乃传统之法。其优点是火针的温度较为均衡,绘出的画面浓淡相宜,恬淡雅致;又因火针较尖,即使很精细的地方也可以表现出来,易产生工笔画的效果。其缺点是香烟缭绕,易熏人眼,影响绘者的视线,甚至被搞得泪流满面,很不舒服。现代火绘者多已抛弃此法,改用电烙铁作画,更为简便,也免去烟熏火燎之苦。电烙铁的瓦数不同,烫出的花纹有浓淡之别。一般应该多备几把,以适应画面的不同需要。买来的电烙铁,应根据自己的需要加以改制,将烙铁头磨成不同的形状。现在有人研制出一种可调温电烙铁,无需换来换去用起来就更方便了。葫芦火绘工艺并不难掌握,只要不断练习,就会有所长进;难的是艺术修养、审美能力的培养。火绘与绘画艺术除了使用的工具不同外,在很多方面都是相通的,甚至可以说就是绘画艺术的一个分支;而任何绘画大家,其作品绝非只表现了他们的高超画技,更说明了他们的深厚艺术修养,没有罩修养,是根本不可能创造出艺术精品来的。
5、砑花葫芦
砑花技术其原理与阳雕相似,阳雕是剔除花纹周围的部分,以使花纹凸现出来。砑花是用硬物压得凹陷下去,以免破坏葫芦表面的一些硬皮。&&
砑花所用的工具,据前人的说法是“玛瑙厚刀”。以玛瑙作刀,是取其坚固而光洁,不易损伤葫芦的表皮。然玛瑙不可能制成十分尖细玲珑的刀具,所以它所压制出来的花纹图案必是较为粗大简略者,过于精细的图纹应该用其他刀具才能完成。用一般的平口刃篆刻刀即可进行。刀刃不要过于锋利,刀背要厚一些,较易使上力。先在葫芦上画出所需花纹图案,以刀刃之一尖靠近花纹的外侧,沿边灾刀横行,边用力按压,力量主要用在靠花纹的一侧,另一侧则基本上不需用力,刀过后即出现一条呈斜面的凹沟,靠花纹的一侧较深。花纹的另一侧亦如法炮制,这样花纹就凸现出来。所谓“凸现”,是与其周围被压下去的凹沟相对而言的,其实花纹并没有增高,这一点与范制葫芦上的凸起花纹是完全不同的。砑花的原理虽很简单,但真正做起来并非易事,尤其是比较复杂精细的花纹图案,需要十分耐心和细致。另外还发现,在质地较软的葫芦上砑花较易,压下的凹陷较深,花纹凸起非常明显;而质地坚硬的葫芦则效果不明显。这时可采取两个步骤,一是将葫芦放在水中浸泡一二天,或抹上硅油套上塑料袋密封半天使其变得较柔软;二是要辅以刀刻。刀刻时要注意不要挖得太深,只需稍显现出花纹的凸起即可。就目前笔者所见到的几件砑花作品来看,几乎没有一件是纯为压制而不施刀刻的。有的甚至是全为刀刻而成,即将花纹周围部分以刀削薄,以突出花纹。
葫芦虫具以其天然的造型美和独特的质地,远较其他虫具高洁淡雅。所以自清代以来,在各种虫具中,葫芦虫具最为鸣虫爱好者所爱;其价之贵,常令外行人咋舌,现存故宫博物馆的一些葫芦虫具中的精品,是被视为国宝的高级艺术品;而民间亦有不少葫芦,价竟几万元。
&& (二)葫芦虫具的挑选与保养;
既然葫芦虫具有实用和观赏两重价值,那么挑选葫芦也就应该从这两个角度来考虑。作为一般玩好者来说,应该侧重于前一种作用;对于富有的玩家或爱葫芦成癖者来说,重点考虑后一种作用。
所谓“实用”,就是联系自己所畜养的鸣虫的种类,选择适当的葫芦,以利鸣虫的生长和发音。前面已经介绍,葫芦有很多种类,选型不同,内部构造也有差别,而这些都是与鸣虫的种类相联系的。比如说棒子葫芦是专用畜养蝈蝈的虫具,其粗细长短,是与蝈蝈较大的体形相关的,而且它的长圆形的筒式构造,能够使蝈蝈的鸣声发生强烈的共鸣,使鸣声变得更为优美动听;蝈蝈葫芦的瓢盖及铜胆,也都是根据蝈蝈的鸣声特点而设计配置的。如果用蟋蟀葫芦畜养蝈蝈,就无法充分发挥其鸣声物特点。同样地,用蝈蝈葫芦畜养蟋蟀,便会贻笑大方,甚至难以使蟋蟀正常地生长,葫芦与鸣虫之间的罩联系,并不什么人凭空臆想出来的,它是历代玩虫者实际经验的总结,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必然性。因此,选择葫芦首先要“对路”。
实用的第二个含义是要结实耐用。古人曾提出挑选葫芦虫具的四字原则,曰:“紫、润、坚、厚”。后两个字就是指的结实耐用。一般来说,葫芦愈厚愈结实。挑选时应该用食指探入葫芦熟得愈透愈结实,尚未熟透的葫芦晒干后也许比较厚,但不坚固。检验的方法是,当年采摘的葫芦,色愈黄熟得愈透,色淡甚至发白者就没熟透。另外可以用手指敲一敲葫芦,如发音清脆明亮,似有金属之声,便是熟透结实的葫芦;若发音沉闷,甚至有“扑、扑”之声,便不结实。还可以用直观的方法,若发现葫芦表皮细密,光洁度高,以指甲掐无痕,便是好货;表皮结构松散,暗淡无光,一掐即有凹陷,便为劣品。最后,紧握葫芦,若稍一用力,即有变形,乃到内壁“劈啪”作响,肯定不坚固;反之,即为熟透佳品。
若从审美的角度挑选葫芦,要求就更高了。在首先要实用的前提下,不同种类的葫芦虫具尚有各自的要求,但大略言之,不在乎形与色两端。形即葫芦的造型,要求周正而匀称,给人以美的感觉。不论本长葫芦还是是范制葫芦,各个部位都要端正无偏斜。如从上部看,口很圆;从底部看,腹部的外形也要呈圆形;从侧面看,葫芦两侧的外形曲线要对称;脖要正、底部圆或平,脐眼要处在底部的最中央,匀称主要指葫芦的口、脖、腹三者的粗细要协调,比例要恰如其分。另外口、盖的配置,大小厚薄应与葫芦体相匹配。一般来说,范制葫芦因属人工所至,较易达到这些要求,而本长葫芦能符合这些要求的则极少。
葫芦的皮色极其重要,“四字原则”中的“紫润”就是对此而言的;事实上,葫芦器为人宠爱,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葫芦具有独特的色泽,洋溢着一股清新的自然之气,给人以古朴、凝重的审美感觉。葫芦的本色是黄,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由浅入深,由黄变红,由红变紫。真正达到“紫润”的葫芦,是玩好者经过几十年乃至上百年把玩摩娑的结果。所以愈是皮色发紫的葫芦,证明它的历史愈长,愈能给人以古色古香的感觉,价值也愈高。
(2)收藏与保养
葫芦虫具比较娇贵,要注意保养收藏,只要保养得当,不但经久耐用,而且会进一步增加它的审美价值。葫芦的质地松软,但干后却又变得很脆,尤其是使用多年的老葫芦,纤维质老化,极易破碎。因此在使用、存放时都要格外小心。玩虫者为了保护葫芦,喜欢缝制一个葫芦套,将葫芦装入套中。葫芦罩一可保护葫芦表皮不被磕碰,二防葫芦盖脱落。使用葫芦时要轻拿放,不要与硬物、利器相碰,揣入怀中时要注意是否放在了实处,存放时不可置于高处或平滑的地方。平时要将其置于干燥通风之处,夏天多雨季应经常拿出晒晒太阳。当发现葫芦受潮而发霉,要迅速放在太阳下暴晒,擦去葫芦上的霉斑,以核桃油涂抹浸润,再置于干燥处。为保证通风,可将葫芦盖拿下,与葫芦分别存放。
葫芦易为虫蛀。养虫过后应将葫芦内的残留物清理出来,保持内部清洁。根据经验,经过煮沸的葫芦较少生虫,可能是经过灭菌消毒的缘故。葫芦内放入几粒花椒,防虫效果很好;也可畜虫前用浓茶水涮洗,对虫不会有不良影响,大家不妨一试。
葫芦无论使用还是收藏期间,都应该经常把玩摩挲,或以细布擦拭。据有经验者说,手上愈有汗愈好,这样可使汗水浸入皮下,葫芦的色泽会变得更重。以布擦拭前,可先涂一层核桃油或牙膏,浸润一时,然后用力擦之。布不宜太粗,以毛织物最好。如此日积月累,葫芦便会变得愈加光润可爱。
&&& 三、装虫
将鸣虫装入虫具,或为鸣虫倒换虫具,都采用适当的方法,方保鸣虫的安全;绝不可徒手擒来,随便塞入其中。各种鸣虫的身体都很娇嫩,稍有不慎,便会损伤其体。要根据鸣虫的习性,结合虫具的特点,选择方法。
用葫芦饲养蟋蟀时,翻转葫芦将蟋蟀罩住,口边留些缝隙,轻轻吹气,虫即爬到葫芦中。蝈蝈以葫芦饲养,但要使它进入黑洞洞的葫芦中,也不是一件容易事,尤其是新虫。要手执葫芦,口朝下,从蝈蝈上前方将其罩住然后轻轻摇动葫芦。往往罩动作要重复多次,蝈蝈才会向上爬入葫芦。这时应将葫芦提起,看蝈蝈是否进入葫芦的深处,如已进入可将葫芦胆塞入,然后盖上葫芦盖。上盖时还应看一下虫须是否在口处,免得挤断。有时蝈蝈趁葫芦尚未将其罩住的机会,突然窜出,这时要将葫芦迅速向上移开,然后再次慢慢罩住。此事不可性急,最忌用手生擒蝈蝈,硬塞入葫芦中。那样容易弄断蝈蝈后足,即使硬塞进,它也会突然转身逃出。畜养一段时间的蝈蝈,习惯了葫芦内的环境,再使之入内,就不是那么困难了。
四、葫芦的保养
葫芦到家要先清洗!完后擦干!在彻底的阴干(北方)南方要晒!剩下就是漫长的晾晒时间了!要注意翻面!不要晒偏!2年以后在开始盘!那时侯葫芦上面会有一层尘土要注意清洁!
开始盘的时候要注意皮质的软硬!再有就是表皮上色的程度!如果感觉浅就继续晾晒!如果感觉颜色可以了就开始慢盘!皮质软的一定要注意清洁!保持手的干净!硬的皮质可以大力一些盘!软的就要当心了!总之在大力也不要想玩核桃那样用力!刚开始一个星期可以勤盘.但每次不要过5分钟!每天不要过10次!以后在盘每天盘个两次就好了。
再有切记不要用油!要防潮!防虫!如有不明白的大家可以在问!&个人观点,葫芦千万不可上油,我种了三年葫芦,前两年都按照书上说的,擦拭精炼油,结果到现在还发粘,雨季不盘,就会泛出白色的粉状物。去年收的葫芦,吸取教训,未上油,现在色泽很温润,但还没有包浆。
刚打完皮的不要晒!判断不好葫芦的老嫩容易。新葫芦是可以晒的!但要注意转面!但是不要晒过三年。差不多吧~新东西就这样!!瓷出来以后就不一定用布盘了!
我就有一把不错的盘大了。。。。。出瓷以后又把瓷盘没了,费了~现在就象是刚刚买的新东西做的旧!!&&&&
我的方法是位玩葫芦高手告诉的,效果显著,大家不妨一试,葫芦晒个两到三年后,一周盘个两三次,每次三五分钟,盘好后用比较烫的毛巾擦干净,吊起来放在通风的地方就可以。任何玩的东西放出来的包浆要比盘出来的好看,时间放久了略一上手就漂亮的很。当然保定葫芦要比天津葫芦效果好的多,这是和品种,水土以及打皮的方式所决定的。
晒不晒我倒没什么感觉,因为我都是找根绳子挂在阳台上,1个星期下架一次,用热毛巾(拧干)擦拭一把,然后继续挂上,顺便翻个身子,一般第二年冬天过后就可以开始盘瓷了(一般只要选择的葫芦质地比较好,此时已经上了一定的色了,个人感觉,如果不是本落的东西那就不用花力气了,再怎么也是鸡油黄,到顶了!),先用软布(粗)慢慢擦拭,一般一周后就会有明显变化,盘2周再重新挂上去晾一下,并用热毛巾擦一下,再隔3天左右继续用软布盘,要适当,不要把真皮层盘掉了,那基本就完蛋了,等葫芦感觉收得很干了,且有点瓷感出来了,那就可以开始用手盘了,一般我是第三年开始上手,无论什么时候都要保持一周左右用热毛巾擦一次,一定要拧干,擦完在通风处吹,另空气流通非常重要,葫芦应该尽量放置于有空气交换的地方,这样一边吹,一边擦就可以了,等到5年左右,开始使用一些动物性皮,如麂皮或者鹿皮,用皮擦的时候注意,擦到葫芦表面有一定的温度的时候,就可以停下,放置于通风处吹一下,应该采取时间短次数多的方法,千万不能直接上油,葫芦表面有气孔,如果被油脂堵塞的话,那就基本花掉了,这样的话一件不错包浆的葫芦就快诞生了,还要注意防霉防虫.以上是自己的一些方法,也请大家指正笑谈葫芦人的几个的误区,希望新葫芦友少走弯路。
购置葫芦后对其瑕疵之处越来越觉得心里别扭,并越看别人的好葫芦越觉得自己这把毛病大。其实天然之物有些瑕疵是难免的,
对当时交易时失之交臂的葫芦后悔不矣。其实相逢即是有缘,没成只是缘分没到罢了。以后再碰吧。总想用妙法尽快盘出。葫芦器的上色和包浆跟盘法是有关系,但跟葫芦器的本身皮色和自然氧化环境都有很大关系。其实让其自然上色和包浆最有味道。而且看着它和你慢慢一起变老,每年拿起都有不同的感叹。
爱从年龄、地域、和是否是葫芦商人来判别其水平高低,并道听途说。其实上面几点是跟葫芦水平有一定的关系。但这些人里都有刚玩的人,都有一辈子瞎玩的人,都有人云亦云的人,就是葫芦商人还有许多不玩光说和卖的。什么磨盘口比鲇鱼背正宗,(尽管我也喜欢磨盘口,但这是审美取向问题),天津人玩厚口的多了,水平高的人有不少。到是太厚了对出音不好。什么口紧拢音呀,等等。玩多了。您自有体会。
爱给葫芦配牙口。咱就不谈什么保护野生动物吧。牙的比重很大,配在蝈蝈葫芦口上,只要大了肯定头重,在衣服里翻头。而且口厚重对出音很不利。并且牙料经常出入怀温差改变容易
买个“顶极”的虫具葫芦在家里供着。当然每人都有自己的爱好和玩法。我不敢对各位收藏者瞎指点。就一般玩家而言,养虫的葫芦如果不用来养虫,就失去了其原有的价值,其最大的功能乐趣(出音好坏)就失去了!实在可惜呀!
一看型: 葫芦的外型是你看见葫芦的第一印象.
看葫芦第一眼你就可以知道这个葫芦是养什么的。适合不适合你。型要对路,型是葫芦主音的关键。我个人喜欢老型的东西。不管怎么说,经过时间的检验了。新器型的葫芦固然新奇,可是谁敢保证就一定出音呢。挑选的时候要先看,看整体是否和谐。看翻儿,脖儿,肚儿。翻就相当于喇叭,翻儿足才能出音,亏了翻的打死也不能要。脖子不能小,基本上得伸得下两个手指头。蝈蝈葫芦的肚子得合适,要不蝈蝈跟里面翻不开身儿,架不起来,也影响出音。还有翻儿和肚在一条直线上或者翻稍微大个一毫米左右最和谐。(个人看法,据说葫芦各部分之间有严格的比例,可以数字话,我不太清楚,不敢说,还得请高手补充)葫芦的大小得和虫子搭配,要不拿个一号大鸡心,三号虫,根本带不动。
二看胎:胎对于出音来说也很重要。是指葫芦的密度和厚度。要适中,太薄密度小,糟,散。太厚密度太大,死。
要选糠胎的,是最利于出音的。太薄还不利于上色,也容易花。 太足了不出音。挑选的时候用指甲按一下是不错的方法(偷偷的)
三看里:里子有吸副杂音的功能。里子有铁里子,糠里子,棉花里,缎子里等。铁里子是最好的。但要注意,无里子和纸浆里子。葫芦还有一个功能是赏玩,所以里子并不十分重要。
四看皮:皮包括皮色和皮质。皮色要正,现在有药水泡的和烟熏的等。药水泡的发白,烟熏的暗黄。买之前拿起来闻一闻不难区别。皮一定要干净,别后花皮,阴皮,和硬伤。皮质包括瓷皮沙皮等。大家都知道玩瓷皮的我就不多说了。值得注意的是,要细心观察,有的葫芦被补过,但是商家会说是皮没打掉等借口,一定注意。有的商家还会说这个不是毛病那个不是毛病等,只要是硬伤,一个小黑点我觉得都是毛病。
五看脐:脐眼要正,要小。
六看工:整体上看--是否布局合理,看气势,看神韵,切不要凌乱,不协调,不要一边倒。细节上对于掐花的,注意看是否有硬伤,是否把皮掐破了。看线条是否流畅,立体感和层次感是不是强,是否传神.奉劝大家要看别听,有些时候名家也难免有败笔之作,两把比较要工好的,盲目相信名家作品不免会与上乘之作失之交臂。对于不同的片儿个人有不同的审美,看自己了。模子的要看是不是撞的足,是不是清楚。有没有炸模。
七看口:口与蒙心要看与葫芦搭配是不是合理。远看是不是和谐,不要头重脚轻。 要稳当。
近看工艺,先看各个粘合出是否有缝隙,蒙心看雕工。再看材质,料子的质量等。总的来说还是以美观实用为主.
注意不要被合成的XY,树脂的玳瑁蒙心和染色的硬木(有的一闻一股金鸡鞋油味还愣说是老硬木)迷惑。问清。多余蝈蝈葫芦,我主张配瓢盖,肚眼,五眼,七眼,紧的松的就看具体情况了。不一定是牙的就好,看配合了。(不过本人还是喜欢牙的,哈哈)
八看胆:胆往往被大家忽略。胆可以起到拦挡和共振的作用。现在响铜胆基本没有了。市面上的基本是黄铜,白铜,还有钢的。我曾经对比过响铜和普通铜丝的区别,感觉没什么区别。胆首先呆的位置合适。不要碰到内壁。挝完用手敲击口沿,看是否震动。不要有杂音。
以上是我的挑选葫芦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贯彻的时候还要分为几步走;一看,要多看商家的货,多比较。看中一把后看外型,皮质。二听,听是否出音,可以敲口沿,瞧葫芦底部。三闻,闻闻是否有异味。四攥:我喜欢偷偷攥一下葫芦看看密度,看看变形的程度。不过不可取,呵呵,您得悠着劲,万一嘎巴一声,您就赔吧,人家要多少钱您得给多少钱。
在这里我还要奉劝大家,葫芦首要的功能是养虫,出音才是最重要的,大家不要本末倒置,一味的追求高档次,高配置,名家。即使您的葫芦是名家范制,再高档,再贵,不出音,也是白搭。失去了葫芦本身的意义。所以要在葫芦出音的基础上再根据个人的审美和购买实力追求高档次的,名家范制的.
还有对于新手,一定要多转,多看,多听,多问。不要轻易就出手,不要被忽悠。区别新葫芦和作旧的,真料子和假料子,本长和范制等区别。学费得交,但越少越好。多问行家,但也要相信自己,记住了,钱跟您兜里揣着,谁也不能逼您,对吧?!
一、葫芦的挑选
网上有很多文章都介绍了葫芦的挑选方法原则,在这就不再敖述了,但是我想提醒大家一点就是:在挑选范制葫芦器时,在同一形状同一大小、薄厚,皮色差不多的情况下我建议还是应该掂掂葫芦的分量选择其中较重的,这是因为葫芦也是木质,当单位体积相同时比重较大的证明木质密度较高葫芦生长的比较成熟。
二、葫芦的“后服务”(介绍一下我收拾葫芦的步骤)
对葫芦的“拾掇”、“养护”与“把玩”等我遵循“三净”原则,即“净手”、“净器”、“净油”。分别说明:“净手”——无论什么时候接触葫芦时都应该是干净的手,不给葫芦带入任何的不和谐的“颜色”;“净器”——加工、存放、等与葫芦直接接触的器具应保持干净;“净油”——提起是否给葫芦器上油的问题大家争论的比较多,在这不做对错的评论,只是说如果给葫芦器上油的话,应该保证擦到葫芦上的油是干净的,还有上到葫芦上的油最好不过夜及时清理。现在大家都能很方便的买到核桃油,也很喜欢用核桃油保养葫芦、木器、核桃、橄榄核等,但是核桃油在挤压出油的同时会混入虫卵、霉菌的孢子等有害杂质,如果用溶剂侵出油的方法会有溶剂的残留,那些有机溶剂会对葫芦、木器、核桃、橄榄核等造成开裂掉色等危害,我给大家讲一种我自己加工“净油”的方法:把市场买来的核桃油做一次水浴,就是把核桃油的玻璃瓶子打开盖子,将其竖直放入锅中,加入适当的水但应保持油瓶不倒不洒,开小火加热沸腾保持5~10分钟,这样可以除虫除溶剂杀菌,冷却后就得到了“净油”。不推荐炼油,这是因为炼后的油会有一股焦味影响葫芦的味气。
下面开始说我给葫芦做“后服务”的步骤(以蝈蝈葫芦为主):
(一)、打皮与净皮:如果是青皮的本长葫芦,就可以在其外皮未干时用薄竹片打皮。如果是花模或纸浆模的范制葫芦器外皮已干,则应用热水将外皮侵湿软后,再用薄竹片或合适的竹签慢慢打皮。打皮时注意绝对忌用铁器,注意力道和避免残留余皮未净。然后用温水洗净吊起阴干。现在一般在市场中购买的“光模”范制葫芦器都是已打完皮的“光叉”,一般那些葫芦都被别人“摸”过多次,外皮或多或少的有些脏,我“抓”回家的葫芦都先给它们用温水、传统的白牙膏和软毛的牙刷洗洗澡,然后擦干吊起阴干。
(二)、压里子:阴干后的葫芦开始压里子,先将葫芦里子中未掏净的“瓤子”、“葫芦籽”用合适的牛角勺小心去除,然后用温水阴湿葫芦里子,用牛角勺慢慢压平里子,注意力道不要弄破葫芦,然后阴干。
(三)、镶口:呵呵,镶口留翻问题也是大家争论的焦点之一,什么“津翻”、“喇叭口”的论断不提了,说说王世襄老先生书中的做法“勃与翻皆贵在线条柔婉,即所谓的‘活勃活翻’。翻之大小须与肚相称,如小于肚,曰‘亏翻’,如大于肚,曰‘叉翻’,皆不足取。肚、腰、翻三者比例适当,曰‘三停匀称’,方是佳品。”。看到很多虫友争论落翻大小与出叫与否的关系,其实我个人觉得葫芦出音不畅可以从以下情况来分析:口的厚度、口中圆的大小、瓢盖或框本身的薄厚留“眼儿”大小聚散程度、蒙心高矮薄厚等等。
(四)、浆里子:个人觉得浆里子有两个作用:一、防止鸣虫咬掉葫芦里子;二、防虫、防霉。我自己浆里子只用“儿茶”和“白芨”,药店都能买到这两种中药。加水煮沸虑掉药渣后倒入葫芦中,使药液完全覆盖到葫芦里子,剩余药液倾出,注意及时擦掉流到口及葫芦外面的药液,后将葫芦阴干。
五)、盘葫芦:上面的步骤处理完毕后,我会给葫芦上一些自己加工的净核桃油,还是不让葫芦上的油过夜及时清理。我是不用布来盘葫芦的因为我的一把葫芦就是用布盘的局部表层变薄自裂了,因为葫芦表面的木质致密层很薄,大家可以看看大瓢的表层有多厚?其实也是很薄的,用布盘就等于把葫芦放在“砂纸”上摩擦一样。
(六)、葫芦的贮藏:有人用花椒来防虫防霉,这是可以的。但是我有我的方法:开春后冬虫僵死,应该首先清理葫芦内鸣虫的排泄物,用油画笔,顽固处用笔沾些水清理,如里子儿茶有些脱落可以重新浆一遍,待葫芦阴干后我会把它们集中到一起,用好檀香点燃熏,檀香燃尽后将葫芦装进盒子中,其间和葫芦内部放入小段檀香和干燥剂进行贮存,夏雨季后拿出晒晒太阳,九月下旬拿出不需几日檀香味气即散去即可迎接新宠进驻喽!
还有些应该注意的地方我就大体说说:火绘葫芦应储诸囊匣,或用织物包裹,避免强光照射,这样可以推迟葫芦颜色变深,保持花纹清晰便于观赏,不要过多摩挲盘弄,以免烙痕泯灭;花模、押花和针划葫芦可以用细软的牙刷清理污垢;押花葫芦大忌沾水还有汗手;牙口注意温度变化、PH值和汗水中的无机盐对的影响,以致于会急速“笑”;葫芦的套忌掉色沾染葫芦。
新葫芦的粗率挑选方法!!
1.挑选的葫芦要干透,型好,芯正.
2.上手时要坠手,因为越重的葫芦密度越高,所以生长期要长.
3.上手一撮葫芦要圆,要光.
4.里子要康,有厚度跟海绵垫似的有点弹性.(北京叫瓷皮康里).
5.皮色要干净没有一点瑕疵.要向水一样干净(天津叫一汪水).
6.惨白的葫芦不能要, 肯定用过药水.
7.最重要的是那起葫芦用鼻子闻一下里子,和外皮,没有动过手脚的应该发出浓郁的葫芦自然的香味.如有刺鼻的味道和没有味道这两种都不能要.因为一是.用药水过多,二是.使用药水交少.有好多朋友买到这两种葫芦后会出现:恙虫,会死虫.死虫后随不好找卖虫的退换.还有的买完葫芦就急于上手盘,因为使用药水过多手会脱皮.
关于葫芦里子和葫芦品质的关系等问题
葫芦的里子和葫芦模具的关系、如何处理葫芦里子、如何防虫?我想许多刚入门的朋友可能都有这样的问题,现发一帖我的一些经验,不对之处请大家共同商榷。有人问纸模葫芦是否都没有里子,葫芦没有里子是否不能称为精品?葫芦有没有里子和葫芦是什么模具没有关系,瓦模、纸模、瓦加纸、纸浆模、草纸模、石膏模、树脂模等葫芦都存在棉花里、缎子里、铁里子、烂里子、无里子几种情况。这与葫芦的前期生长和后期的制作有关系,许多都没有里子如安肃模的葫芦当初为了防虫就把里子全部剔出,能说这些葫芦都是很差的葫芦吗,能说这些老葫芦不是精品吗,现在有些葫芦生长不足为了防止葫芦抽裂将葫芦泡成壳子,所以也没有里子,还有纸浆模葫芦为了打皮方便,将葫芦集中埋置发酵,所以大部分也没有里子。当然葫芦有里子更好,但没有里子的并不都是不好的。选购葫芦要选瓷皮、糠胎、缎子里。
瓷皮:指得是葫芦皮质密度大,这种葫芦生长成熟,皮质好,坚固,葫芦皮里的油脂大,不用刻意去 盘、去晒葫芦就可自然上色。
糠胎:胎指得是葫芦外皮与葫芦内壁之间的木制部分,糠表示宣软不坚硬,这有利于虫子鸣叫时吸附杂音。
缎子里:里子是葫芦内部最里面的一层附着在胎上的物质,缎子里是形容葫芦的里子光滑洁白,类似于江南出产的丝绸贡缎,还有一种是棉花里,该里子较厚较软,所以用棉花来形容它,也是不错的里子。&&
新葫芦购回后里子我通常是这样处理的,烧少半壶水,水以不超过壶嘴为宜,待水开后有水蒸气从壶嘴处喷出时,将葫芦口对准壶嘴使水蒸气喷入葫芦,然后用干净干燥的毛巾旋转着拧入葫芦,到毛巾塞满葫芦拧不动为止,然后将毛巾退出放置通风干燥处,这样葫芦里子就压好了,注意用水蒸气嘘的时间;拧毛巾的力度要根据葫芦里子的薄厚、葫芦壁的密度厚度来掌握时间的长短和力度。这样做的另一好处是防止新葫芦内有虫卵,经100摄氏度的高温如果有虫卵也会被杀死。
这种方法还有一妙处是如有新葫芦抽了葫芦壁塌陷只要表皮不裂,用水蒸气从里面一嘘,凹陷的地方就会鼓起来,和好葫芦一样几乎没有区别。
葫芦不论在南方还是北方,只要保管不好就会被虫蛀,这也是匏器珍贵的原因之一,葫芦防虫蛀很重要,原先有人使用花椒,但现在虫子已经不怕花椒了,用花椒防虫意义不大,可选用枪手无味防虫剂,或牌块状防虫剂(只限于蝈蝈葫芦),主要还是要使葫芦通风干燥,平时注意检查。使用过防虫剂的葫芦在养虫之前,需通风半月以上。黑白虫葫芦如果也使用上述方法,养虫前需要使用活性炭反复将葫芦里的药性吸附,同时延长通风时间,还有朋友使用过檀香防虫也使不错的方法,但由于我没有使用过这种方法所以不知具体操作,请大家再向使用过此方法的先生请教吧。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葫芦岛有哪些大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