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篇“法与英美文学赏析论文”论文要求赏析一篇英美文学赏析论文作品,写出里面与法律相关的知识,2500,摘要关键字参考文献。

新世纪以来发表论文、出版著作及获奖简况
一、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或文艺评论:
1.不灭的诗魂——国际华人诗书画大赛获奖诗歌评述
&——收入国际华文出版社2000年版《世纪献礼》一书(全文14000多字)
2.建构精神大厦——评钟永华《梦回相思林》
&——发表于广东作协《新世纪文坛》日(全文约3500字)
3.丹青秋水意&
泼绘春山情——庄毓聪画作评论
&——发表于《澳门日报》文艺副刊日(全文近3000字)
4.诗与画交响生辉——宗鄂水墨画配诗赏读
&——发表于澳门《九九学刊》2001年第三期(全文3000多字)
5.闪烁东方智慧的灵光——评陶艺大师邢良坤的现代陶艺
&——发表于中国文联《世界华文文学》杂志2000年第4期,另载福建《艺术·生活》杂志2002年第1期
(全文4000多字)
6.海外华文文学能与中国文学共舞吗——兼谈“A大中华文学”格局的组合与重建
&——发表于《闽江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全文5000多字)
7.让汉字挣脱传统自由舞蹈——中国书法文化探研
&——发表于《澳门日报》学海版日及2月10日(全文约4000字)
8.理解·观照·整合·问题——海外华文/留学生文学创作与研究面临的挑战
&——发表于《华文文学》学术期刊(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会刊)2002年第2期。本文是参加
2001年10月在武夷山举办的“第二届世界华文文学中青年学者论坛”宣读之论文修改而成的
&&&&&&&(全文7000多字)
9.女性、女性主义与女性写作
&——发表于广东《粤海风》杂志期;《澳门日报》学海版日(全文约近3000字)
10.生命的份量——读苏珊娜散文集《悉尼情思》
&——发表于澳洲《亚洲星期天》日(全文近3000字)
11.女性心语的诗意撩拨
&——发表于山西《漳河水》文学双月刊2002年第3期(全文5000多字)
12.午后懒慵时的一杯热茶——评《温柔时看见你》
&——发表于山西《人间方圆》杂志2002年第5期(全文5000多字)
13.集香艳淫荡之大成——评秘藏珍本《玉蒲团》
&——发表于《澳门日报》学海版日(全文约4000字)
14.人世旷怀&
雄姿柔情——苏东坡与他的中秋词
&——发表于吉林《长白山诗词》2002年第4期(全文近3000字)
15.女性诗歌的一种观照与描述
&——发表于《国际华文诗人》季刊2002年秋创刊号(全文约6000字)
16.当代诗歌流变与诗坛六种主要类型诗人透视
&——发表于《国际华文诗人》季刊2002年创刊号(全文7000多字)
17.内心的风景——评宗鄂诗集《西爿月》
&——发表于《国际华文诗人》季刊2002年秋创刊号(全文近4000字)
18.面对多元文化背景的碰撞与交融——澳洲华文文学如是观
——收入海峡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由本人主编的《澳洲华文文学丛书》五卷本(全文15000多字),
& 另载澳洲《华人日报》副刊2002年11月上旬连载数日
19.谐趣与严谨中的灵魂书写——孙绍振散文幽默艺术探魅
&&&&——发表于《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另见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索引库
(全文12000多字)
20.让汉字挣脱传统束缚自由舞蹈——书法艺术语境和样式及诸多领域的当代性思考
&——收入第二届中国(天津)书法艺术节《二十一世纪书法·天津论坛优秀论文集》,天津人民美术
出版社,2002年版(全文7000多字)
21.真诚换得美诗文——读黎钟的散文诗
&——发表于《香港文学报》2002年第1期(全文约4000多字,与人合作)
22.诗与酒的文化诗学——兼谈中西酒文化之异同
&——发表于《澳门日报》学海版日起连载(全文12000字)
23.诗意的青春与放飞的心灵——《新生代诗人100家》扫描
&——发表于福建《青春潮》月刊2003年第1期(全文8000多字)
24.摄影文学:徜徉于图像与文字之间的边缘文体
&——发表于中国作协《文艺报》日头版及《河南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中国人民大学
书报资料中心《文艺理论》月刊2002年第12期全文转载,并荣获中国第13届“冰心奖”理论贡献
奖(全文5000字)
25.诗的艺术魅力如何迸射
&——发表于《写作》(中国写作学会会刊)杂志2002年第12期(全文4000多字)
26.美的创造与美的艺术——鲁迅诗歌艺术美之我见
&——发表于《鲁迅研究月刊》2003年9月号(全文近9000字)
27.拓展文化空间的别致新作——读林其泉教授《骗文化》
&——发表于《厦门通俗文艺》2003年春季号(全文3000多字)
28.抛掉破旧无用的诗歌领带与裤子——兼议“肉体化”诗歌写作
&——发表于贵州遵义民间诗刊《大十字》2002下半年合刊(全文5000多字)
29.散文诗作为独立文体与领有的命运
&——发表于《国际华文诗人》季刊2003年春夏合刊号。此文系参加2001年10月“全国首届散文诗笔会”
宣读的论文(全文12000多字)
30.闻香动情:从《菊花香》到《梦系廊桥》
&——发表于《青春潮》杂志2003年2期(全文2000多字)
31.作女:厮守走过青春
&——发表于《青春潮》杂志2003年3期(全文2000多字)
32.女性写作的精神空间与价值关怀
&——发表于澳洲《华人日报》/18日(全文8000多字)
33.失语与缺席——多元语境中的澳华文学批评
&——发表于澳洲《华人日报》日(全文5000多字)
34.澳华传媒:竞争激烈与前景堪忧
&——发表于《粤海风》2003年第4期(全文8000字)
35.崛起于边缘的跨文化风景
&——发表于《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3年第4期(全文15000字)
36.边缘族群与第三文化空间
&——发表于《华文文学》2003年第5期(全文15000多字)
37.女性写作的精神空间与价值关怀——澳华女性散文当代性描述
&——发表于《中国女性文化》学术期刊2004年第一辑(全文6000字)
38.海外华文诗歌的出路与对策——以澳华诗歌为例
&——发表于广西《东方丛刊》2004年第二辑(全文3000多字)
39.多元语境中的华文诗歌写作&&&
——发表于贵州省文联主办的《山花》文学月刊2004年第7期(全文8000字)
40.一个小女子的青春写作——读何亚娟《今天我是男子汉》
&——发表于“中文在线”(全文近3000字)
41.灵魂的珍珠项链——余光中诗歌从边缘切入的两种向度窥探
&——2003年9月参加“海峡诗会”并宣读,发表于《晋阳学刊》2005年第1期(全文8000多字),后转载
&&&&&&&&于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现当代文学&文摘卡》2005.2
42.全球化语境中的华文文学研究——作为独立学科的当代性品格及诸多问题刍议
&——2003年11月中下旬参加在暨南大学举行的“第二届海内外华文文学机构负责人联席会议”上宣读。
后收入《积淀·融合·互动》论文集(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年版)(全文8000字)
43.东南亚华文文学与澳华文学比较管窥
&——2003年12月中旬参加在泉州举行的“东南亚华文文学与闽南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宣读之论文,
入选论文集(全文6000字)
44.毛泽东诗词书法中的精神气质
&——2003年12月下旬参加在武汉举行的“毛泽东文艺思想与廿一世纪文学思潮”国际学术研讨会宣读之
论文,入选论文集。全文另发表于辽宁《盘锦诗词》2004年第一期首篇(全文7000字)
45.海外华文文学创作与阐释的诗学对话
&——2004年出席在山东大学举办的“第13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宣读之论文,收入会议论文
集《多元文化语境中的华文文学》,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9月版(全文10000字)
46.理由与感想——“第二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推选随手
&&——2004年元月应邀担任本次全球性大奖的30名推荐评委之一,此文为推荐时所写的评论,部分摘要于
《南方都市报》、《新京报》发出,全文收入个人评论专著《智性的舞蹈》,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2005年版(全文5000多字)
从迷茫和沉寂中走向清醒——新世纪以来华文散文诗写作态势观察
——发表于广西文联主办《南方文坛》2004年第5期,此文系应邀出席在贵州举办的“首届世界华人
散文诗作家笔会”(2004.7)上宣读之论文(全文7500多字)
48.“有意思”的言说或表达——钱静华其文其人解读
——发表于最大华文日报《澳洲新报》副刊日(全文约3000字)
打开华文文学研究的思路和视野
——发表于中国作协《文艺报》日(全文近3000字)
文学的可能性与作家的自我修养
——发表于《薯花》文艺丛刊2004年总第44-45期(全文近5000字)
诗歌民刊:当代华文诗坛的半壁江山
——发表于甘肃《敦煌》诗刊2004年卷(全文近9000字)
蔡其矫给当代华文诗歌带来什么贡献和启示
——2004年10月底出席在泉州晋江举办的全国性“蔡其矫诗歌研讨会”宣读之论文,并收入论文集,
另载江西《创作评谭》2005年第4期(全文8000多字)
酸甜苦辣爱恨冷暖——读凤鸣长篇《爱我带我回家》
——发表于《作家报》2005年及《中国女性文学》2005年卷(全文近3000字)
华文教育的内涵和特色
——发表于《教育发展研究》2005年第5期(全文约7000字)
边缘拓殖与诗意存在——多元文化背景中澳华诗歌的当代性观察
——发表于《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5年第2期(全文约8000字)
边缘拓殖与诗意存在——多元文化背景中澳华诗歌的当代性观察
&——发表于《华侨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全文约11000字)
回巡与反思:跨文化视野中的留学生文学
——荣获中国艺术研究院和《文艺理论与批评》杂志举办的全国文艺理论与评论年度
征文一等奖,入选论文集。
海外华文文学创作与阐释的诗学对话
&——荣获全国文艺理论与评论年度征文评奖一等奖,获奖名单详见《文艺理论与批评》
2005年第3期封三(全文10000多字)
困惑与期待——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之我见
&——2005年4月参加在厦门大学举办的第六届东南亚华文文学研讨会上宣读之论文,入选论文集《回顾
与展望: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20周年》,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版。(全文4000多字)
面对不确定的文本世界——2004年度“第三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推选片谈
——全文收入评论专著《智性的舞蹈》,百花洲文艺社2005版(全文9000多字)
悠闲自得放牧文学与人生真趣——林语堂创作的文学史意义及其研究当代性思考
&——2005年5月参加在漳州师院举办的漳州籍现代著名作家学术研讨会上宣读之论文,入选论文集
(全文9000多字)
文学潜在的力量——《澳华文学方阵》出版前言
&&&&——发表于澳大利亚《澳洲新报》副刊日(全文约3500字)
让汉字挣脱束缚自由舞蹈
&&&&——发表于《艺术·生活》杂志2005年第6期(原文7000多字)
血性之思凝聚的诗篇——劳伦斯《乌龟的呼喊》解读
&&&&&——发表于《名作欣赏》2005年第10期(全文约5000多字)
65.七十年代末以来华文女性诗歌窥探
&&&&——发表于《现代人文》2005年第2期(全文约8000字)
走在命定之路上
&&&&——发表于《侨园》杂志2005年7月总第83期(全文3000多字)
情思与海韵交响的乐章
&&&&——发表于《惠安文化·薯花》文艺丛刊2005年总第46-47期(全文4000多字)
华文教育中的文学审美因素初探
——2005年12月在厦门集美举办的“华文教育与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宣读之论文
(全文6000多字)
姜耕玉的生态诗
&——发表于《文艺报》2006年元月3日(全文2000多字)
鲁迅书法的文化意义及其当代性启示
&&——入选2006年兰亭论坛——绍兴历史上的书法论文比赛,收入论文集(全文9000多字)
跨文化视野中的留学生文学
&&——发表于《广东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转载于《新华文摘》2006年第12期(全文9000字)。另摘
录于《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6.3
发展中的澳洲华人饮食文化
&——发表于《侨园》杂志2006年第1期(全文约5000字)
走向世界与确立华文文学的创新坐标
——发表于《晋阳学刊》2006年第2期(全文8000字)
华文传媒、华文教育和华文文学——兼对全球“华文潮”中海外华人文化生态整体性思考
——发表于《广州华苑》2006年第1期(全文12000字)
醉心于爱与梦之间——兼谈新诗写作几个问题
&&&&——发表于《石榴》杂志2006年第6期(全文6000字)
厦门,拥有自己青春的声音——漫评《厦门青年诗人诗选》
——发表于《厦门文学》2006年第10期(全文4000字)
“书法新文化”观与书法艺术当代性思考
——发表于《书法导报》2006年12月(全文9000字)
林语堂的文学史意义及研究当代性思考
&——发表于《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6年第4期(全文8000字)
漂泊与倾听——评姜耕玉的诗兼谈“生态诗”
&——发表于《中国诗人》2006年第1期(全文6000字)
重新寻回诗歌的本初位置
&——发表于美国《常青藤》诗刊2006年总第4期(全文5000字)
华文文学的文化生态管见——对几组重要关键词或命名的辨析
&——第14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研讨会”宣读之论文,入选论文集《世界华文文学的新世纪》,
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6年8月版(全文7000字)
写作是一种翱翔(访谈)
&——发表于《世界华文文学研究》第三辑,安徽大学出版社2006年12月版(全文5000字)
书法艺术的当代性思考
&——发表于《书法导报》2007年2月(全文7000多字)
身体穿越黑暗现场寻找灵魂的出口——鲁迅《野草》的生命哲学与传达意图之探究
&&——发表于《名作欣赏》2007年第2期(全文7500多字)
毛泽东诗词书法中的精神气质别解
&——发表于《名作欣赏》2007年第3期(全文7000字)
他为当代华语散文带来了什么?
&——发表于《文学自由谈》2007年第2期(全文7000字)
何强和他的《我的出版20年20题》
&——发表于《出版广角》2007年第6期(全文4500多字)
诗意校园:心灵对话与审美文化——“中国高校诗歌联展”在当代语境中的价值意义及启示
&——发表于美国《中外论坛》2007年第2期(全文10000多字)
鲁迅书法的文化意义及其当代性启示
&——发表于《书法导报》2007年6月(全文8000多字)
华文教育中的文学审美因素初探
——2007年6月出席在台湾举办的“2007年世界华文文学与华文教育国际研讨会”上宣读之论文,
收入台湾实践大学出版的论文集(全文9800字)
严力:带母语回家的书写者
&——发表于《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7年第4期(全文6000多字)
在边缘空间寻找家园——澳华新移民作家四人散论
&——发表于《华文文学》2007年第4期(全文10000多字)
书法艺术的认同与输出
&——发表于《粤海风》2007年第5期(全文5000多字)
作为边缘文体的在场、特质和衍变——评柯蓝《中国散文诗创作概论》
&——发表于河南《咸平文艺》2007年第三期,并收入《永远的柯蓝》一书,花城出版社2008年
版(全文5000多字)
多元语境中华文诗歌写作当代性思考(原名:全球化语境中的华文诗歌写作)
&——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全国第一届中国文学研究博士后论坛”(2007.10北京)提交之论文,
收入会议论文集正式出版(全文12000多字)
华文文学的文化生态管见——对几组重要关键词或命名的辨析
&——发表于暨南大学《思想文综》2007年版第10辑(全文7000多字)
厦门,拥有自己青春的声音——漫步《厦门青年诗选》
&——发表于民刊《陆》诗歌创刊号,2007年总第一期(全文8000多字)
生命之舞中的自由歌者——怀念蔡其矫先生
&——发表于《中国诗人》2008年第一卷,另见《惠安文化》(薯花)2007年总第50-51期
(全文5000多字)
诗歌厦门的命运——对“厦门诗群”的一种观察与思考
&&——发表于《厦门文学》2007年第11期(全文5000多字)
徜徉于跨文化语境的边缘书写——澳洲华文代表女作家论&&&&&&&&&&&&&&&&&&&&&&&
&&——发表于《广东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另见《华文文学》2007年第6期(全文8000多字)
《林语堂:跨文化对话中的解读》
&——发表于《闽台文化交流》2008年第1期,2007年12月上旬参加漳州举行的“林语堂
国际学术研讨会”宣读之论文。另载《华文文学》2008年第3期(全文10000字)
三重设问:今天如何阅读曹禺
&——2007年11月下旬参加在绍兴举办的“曹禺国际学术会议”宣读之论文。
发表于《曹禺研究》第五辑,中国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全文8000多字)
认同与输出:书法艺术能否走向世界
&——发表于《书法导报》2007年12月,此文荣获“弘羲杯”首届《书法导报》当代书法论坛
二等奖(全文5000多字)
散文诗作为独立文体与领有的命运
&——入选王幅明主编的《中国散文诗90年()》大型选集,河南文艺出版社2008年
1月版。(全文12000字)
以诗的名义亮出姿色或舞蹈——“常青藤”征稿五人诗作絮语
&——发表于美国《常青藤》诗刊2007年总第6期(全文2000字)
打造多元文化中一线新风景——澳华作家何与怀及其文化生活素描
&——发表于《澳洲导报》2007年12月(全文5000字)
命名、语言及其他
&——发表于《诗潮》2008年第一期(全文2000多字)
从大地和心底升起的诗——评林雪诗集《大地葵花》
&——发表于《艺术广角》2008年第2期(全文7000多字)
悟与易:中国文化中的两个关键词
&——发表于《粤海风·文化中山》杂志2008年第5期(全文4000字)
惠安诗群:多维视野中的文化审视
&——2007年11月中旬参加在崇武举办的“惠安诗群创作研讨会”宣读之论文,发表于
《惠安文化》2008年合刊(全文11500字)
纸上散步:酒色财气
&&&——发表于香港《黑白》杂志2008年第1期(全文12000字)
东方情韵的诗意呈现
&——发表于《文艺报》日(全文近3000字)
三重缘:诗与书法及华文文学研究
&——发表于《厦门文学》2008年第3期,并作为“世界华文文学研究:理论与实践”国际学术研讨会
(2007.8福州)提交之论文(全文8000多字)
徐成淼散文诗的精神指向及其价值
&——发表于《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全文9000多字)
当下诗歌能走多远
&——发表于美国《常青藤》诗刊2008年总第7期,另载《中国诗人》2008年第2卷
&&&&&&&&(全文7000多字)
跨疆越域的边缘叙事——严歌苓、张翎论
&——发表于《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8年第3期(全文8000多字)
文化差异:东西方思维方式——海外华人写作启示录
&——发表于《粤海风·文化中山》杂志2008年第8期(全文5000多字)
触摸2006年华语文学世界
&——发表于《刺桐》杂志2008年5月总第10期(全文10000多字)
多维视野下华文文学书写的几个参照向度
&——2008年10月出席第15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研讨会”宣读之论文,入选研讨会论文集
《和而不同》,广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全文8000多字)
现代与古典共舞——读成晓辉“唐诗写意”诗集《桃花依旧笑春风》
&——发表于《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全文5000多字)
惊心或浓缩:诗情话语与思性光芒
&——发表于贵州《双水》杂志2008年第3期(全文7000字)
打造文学中国的学术盛筵——评《中国文学史新著》
&——发表于《粤海风·文化中山》杂志2008年第11期(全文7000多字)
从《野草》的意义看“鲁迅文学奖”之缺憾——兼谈中国新文学中散文诗的身份认同
&——出席新时期鲁迅研究三十年学术研讨会宣读之论文(全文11000多字)
精神性元素与涅槃式洗礼
&——发表于《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第4期(全文3000多字)
用自己的口味发言——张漫青诗歌印象兼谈“80后”写作
&——发表于福建《陆》诗歌2008年总第2期(全文4000多字)
2007年度诗歌印象
&——发表于《艺术广角》2008年第6期(全文8000字)
诗歌之道与时代境遇第三届鼓浪屿诗歌节扫描及透视
&——发表于《中国诗人》2008第四卷(全文8000字)
福建诗歌现状反思与透视
&——发表于《厦门文学》2008年第11-12期合刊号(全文3000字)
醉砚研墨& 翰逸神飞
&——发表于《华文百花》2009年第1期(全文3500字)
空间位移与放逐诗学
&——发表于《文艺研究》2009年第2期(全文12000多字)
解读海外华文诗歌的三个关键词
&——发表于《东方丛刊》2009年第3辑(全文10000字)
马华文学的问题意识和价值判断探蠡
&——发表于《华文文学》2009年第2期。此文乃2009年1月出席由复旦大学中文系和马来亚大学中文系
毕业生协会联合主办的“马华文学”教学与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宣读之论,后经修改收入会议论
文集(全文10000多字)
“书法新文化”观与书法艺术当代性思考
&——发表于《艺术广角》2009年第6期(全文8000多字)
鲁迅书法的文化意义及其当代性启示
&——发表于《上海鲁迅研究》2009年夏(全文8000多字)
“鲁迅文学奖”奖项设置美中欠足
&——发表于《散文诗世界》2009年第3期(全文5000多字)
《野草》与“鲁迅文学奖”
&——发表于《粤海风》2009年第2期(全文3000字)
多元语境中华文诗歌写作的当代性思考
——发表于《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收入论文集《51位理论家论现代诗
创作研究技法》,海峡文艺出版社2012年3月版(全文12000字)
当下书法艺术究竟缺什么
&——发表于《粤海风》2009年第5期,另载《书法导报》2009年10月连载(全文12000字)
徐家祯:学者型作家的人文情怀
&——发表于《文艺报》日(全文2500字)
跨文化语境与自主性写作
&——发表于《华文文学》2009年第6期(全文7000多字)
华文文学书写的维度及诗学探寻
&——发表于《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9年第4期(全文8000多字)
吉狄马加的精神姿态、身份意识及诗性建构
&——发表于《诗潮》杂志2009年第7期(全文14000多字)
大地歌者的写作姿态
&——发表于《散文诗世界》2009年第9期(全文5000字)
心水:充满人道主义的多产作家
——发表于《澳洲新报》澳华新文苑副刊2009年第?期(全文3200字)
对精神家园的诗性守望
——发表于菲律宾《世界日报》文学副刊日、26日连载(全文11000字)
诗情画意的天籁清音:读台湾女诗人林明理诗画集《夜樱》
——发表于《葡萄园》诗刊2009年11月总第184期,另见《阅读与写作》2010年第2期(全文3000字)
华语诗歌传播与接受的跨文化探寻
&——发表于《江汉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全文12000多字)
写经书法:佛禅思想与中国文化精神
——发表于《书法导报》2010年3月,入选“中国写经书法文化论坛”。另见《艺术广角》2011年
第1期(全文8000字)
郑愁予诗歌的当代性意义及其启示
&——发表于《华文文学》2010年第2期(全文6000字)
从《野草》的意义谈散文诗的身份认同及发展态势
&——发表于《上海鲁迅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0年春季号(全文8000字)
在诗意的路上追寻
&——发表于《创新诗刊》全国校园社团研究中心2010年总第6期(全文6000多字)
诗与历史关联
&——发表于《诗潮》2010年第7期(全文4000多字)
诗与哲学为邻
&——发表于《诗潮》2010年第8期(全文4000多字)
文学的生命与价值
&——发表于《文学报》日(全文2000多字)
散文诗必须自救
&——发表于《江门作家》2010年第2期(全文4000字)
流散写作、华人散居和华文文学
&——发表于《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10年第3期(全文9000多字)
琴心剑胆& 自成乾坤——李成恩笔下“高楼镇系列”散论
&——发表于《诗刊》2010年第11期(全文4000多字)
“同安诗群”的一种观照和审视
&——发表于《诗歌月刊》2010年第11期(全文5000多字)
郭毅散文诗:向上的诗性呈现
&——发表于《中国诗人》2010年第6期(全文6000字)
生存方式、文化角色及华文书写
&——发表于《台港文学选刊》2010年增刊(《全球化时代华文写作与海西文化传播国际研讨会
论文集》)(全文15000字)
请给散文诗正名吧!
&——发表于《散文诗世界》2010年第12期(全文4000字)
异同中互动的跨文化风景:美国华文文学与华裔美国文学辨析与描述
——发表于《中国比较文学》2011年第1期;另载美国《中外论坛》2010年第1期(全文8000字)
八十年代的校园诗歌——“新时期诗歌与新世纪诗歌”五人谈
&——发表于《芳草》杂志2011年第1期(全文4000字)
从审美形态看当代散文诗的写作趋向
&——发表于《写作》2011年第4期;另载《索桥散文诗》创刊号2011年1月(全文5000多字)
诗意栖居、诗人角色与诗歌信仰——哈雷、伊路诗歌对读兼对福建诗歌现状的思考
&——哈雷、伊路诗歌研讨会发言稿(2010.12福州市文联、作协主办)(全文7000字)
当代文学研究的失衡与倾斜——兼谈当代文学史书写及文学生态问题
&——发表于《粤海风》2011年第4期;新时期与新世纪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
第16届学术年会宣读之论文(2010.11)(全文10000字)
以差异理论观照海外华文文学
&——第16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研讨会论文(2010.10),收入《多元文化共建的世界华文文学——
第十六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中国华侨出版社2011年版(全文8000多字)
中西兼容与诗歌创新的四度空间
&——发表于《孝感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第十四届(香港)国际诗人笔会提交之论文
&&&&&&&(全文9000字)
孤寂绝响回旋的玄语韵味——痖弦诗歌空间结构中的历史意识
&——发表于《闽台文化交流》2010年第4期;&2010海峡诗会:痖弦文学之旅国际研讨会宣读之论文
(全文7000多字)
170.&星光闪烁&
&——发表于《星光》文艺季刊2011年第1期(全文4000多字)
171.&生态女性主义与古希腊宗教契合之探析
& ——发表于香港《黑白》杂志2011年第2期(全文9000多字)
172.&生命的荣耀就是穿越——林秀美诗集《河流是你》读后
——发表于菲律宾《世界日报》文艺副刊日;另见《中国诗人》2011年第5卷
&&&&&&&(全文6000字)
173.&乡愁·性爱·死亡——澳华新移民作家文本世界里三大母题探析
&&&&&——发表于《世界文学评论》2011年第1期(全文9000多字)
174.&浪迹家园的诗性人生——美华诗人王性初其人其诗
&&&&&——发表于《文艺报》日(全文3000字)
175.&笔耕墨舞&
澄怀抒性——读诗人陆健的书法创作兼谈“新文人书法”
&&&&&——发表于《华文百花》杂志2011年第1期;另见《澳洲新报》(澳华新文苑)2011年
5月21/22日、5月28/29日连载(全文7000字)
176.&心灵无界&
神与物游——李成恩笔下的“睡眠山水”漫议
&&&&&——发表于《中国诗人》2011年第三卷(全文4000多字)
177.&吉狄马加诗论
&&&&&——发表于云南《乌蒙山》杂志2011年第4-5期(全文14000字)
忧郁与自恋——澳华新移民作家文本里两个基本母题巡视
&&&&&——发表于《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11年第2期(全文8000字)
179.&新世纪散文诗现状思考录
&&&&&——发表于《香港散文诗》杂志2011年6月总第39期(全文2500字)
180.&诗与科学互通
&&&&&——发表于《写作》杂志2011年第10期,另见《文化中山》(季刊)2011年第3期
(全文4000多字)
181.&新诗存在的理由及其当代性呈现——诗论札记三则
&&&&&——发表于《惠安文化·薯花》2011年合刊(全文4500字)
182.&诗书翰墨&
德艺飘馨——蔡丽双书法艺术漫评
&&&&&——发表于《华文百花》杂志2011年第3期(全文4500字)
183.&互动视界:海外华文文学与中国本土文学
&&&&&——发表于《文艺报》日,《新华文摘》论点摘编2012年第2期;原文系出席2011墨尔本
华人作家节发言稿,另见《澳华文学网》(全文10000字)
184.&重返80年代:校园诗歌的历史坐标与文化影响
&&&&&——发表于《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全文8000字)
185.&华文文学史学与诗学研究的跨文化思考
&&&&&——发表于《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全文8000多字)
186.&王鼎钧散文的生命意识和文化精神
&——发表于《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4期;另载《闽台文化交流》2012年第2期;
系出席“第二届王鼎钧文学创作国际研讨会”宣读之论文并收入会议论文集(全文8000多字)
187.&在华丽转身中倾听内心的潮声
&&&&&——发表于《天津诗人》2012年春之卷(全文7000多字)
188.&诗与政治互涉
&&&&&——发表于《写作》杂志2012年第1-2期合刊(全文4500字)
189.&诗歌存在的理由及其当代性呈现
——发表于美国《常青藤》诗刊2011年总第14期;另见《惠安文艺·薯花》2011年合刊
总第58期(全文4000字)
190.&东南亚华文文学与澳美欧华文文学比较
&&&&&——发表于《华侨大学学报》2012年第4期(全文9000多字)
191.&海外华文文学有别于中国文学的特质
&&&&&——发表于《中国文学研究》2012年第2期(全文10000多字)
192.&生存境遇与现实世界构筑的记忆
——发表于《中国诗人》2012年第1期(全文6000多字)
193.&海外华文文学的前沿问题和诗学建构
&&&&&——出席“首届中国新锐批评家高端论坛”(2011.12,广州)发言稿;发表于《文艺报》
日(全文4500多字)
194.&李轻松诗歌世界与三个空间(无限妖娆的“女兽”)
&&&&&——发表于《渤海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另载《天津诗人》2012年夏季号(全文10000多字)
195.&李成恩:良知关怀、诗意建构和精神姿态
&&&&&——发表于《文艺争鸣》2012年第4期(全文12000字)
196.&三重设问:今天如何阅读曹禺
&&&&&——发表于《孝感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全文8500多字)
197.&实造真相与心造镜像的建构——抗凝小说论
&&&&&——发表于《中国女性文化》学刊2012年总第16期(全文5000多字)
198.&边际心态:跨文化与双重人
&&&&&——发表于《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12年第1期(全文7500字)
在绵延时光中穿过幽深的历史流程
&&&&&——发表于《华文百花》杂志2012年第2期。另见《澳洲新报》新文苑副刊日;
另载菲律宾《世界日报》文艺副刊日(全文近4000字)
80后诗歌的命运与出路
&——发表于《天津诗人》2012年秋季号(全文近8000字)
201.&从妙悟到虚静
&——发表于《名作欣赏》2012年第10期(全文6000字)
202.&马华诗人吴岸的本土化写作及其诗性空间
——第六届(汶莱)东南亚华文诗人大会提交之论文,收入《第六届东南亚华文诗人笔会诗歌作品评论集》,马来西亚砂拉越华文作家协会2012年7月版(全文9500多字)
203.&酒的诗学札记
&——发表于《国酒诗刊》2012年第三辑(全文4000字)
204.&不会忘记的名字
&——发表于《文学自由谈》杂志2012年第5期(全文3500字)
205.&由家园来&
归家园去(答问录)
&——发表于《中国诗人》2012年第4辑(全文10000字)
206.&闽南书写:林语堂精神范式的文化探源
&——第二届林语堂国际学术研讨会(2012.10)提交之论文收入《“语堂世界,世界语堂”两岸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11月版(全文近10000字)
207.&余光中给当代诗歌写作带来了什么启示
&——发表于武汉大学主办《写作》杂志2012年第11期(全文5500字)
208.&边缘视角与批评之道——评论集《流动的边缘》后记
——发表于《惠安文化》(薯花)文艺丛刊2012年总第59-60期(全文3500字)
——收入《赤子情——全球华文新诗大奖赛专集》一书,中国文联出版社2012年11月版(全文2000字)
——发表于菲律宾《世界日报》文艺副刊2013年2月19日(全文3500字)
——收入《徐俊国诗歌研讨会论文集》,刊于《山东诗人》2013.1创刊号(全文8500字)
发表于《光明日报》2013年4月9日第14版(全文3000字)
&& &&发表于《华文百花》2013年第3期;,《澳洲新报》澳华新文苑副刊2013年12月21/22日、28/29连载,《江西日报》2013年05月17日,另见《求是》理论网(全文4500字)
发表于《粤海风》文化批评杂志2013年第1期(全文6500字)
215.&庄伟杰的五度空间【答问录】
&——发表于《世界华文文学研究》丛刊第8辑,安徽文艺出版社2013年版;另见《澳华文学网》2014225日(全文12000多字)
216.&以笔为拐,点诗成灯——康小英散文诗读后漫议
&——发表于《泉州文学》2013年第7期(全文4000字)
.&素月禅心,玲珑文光——林素玲《心灵视窗》读后
&——发表于《华文百花》2013年第3期、《厦门文学》2013年第10期,另载菲律宾《联合日报》耕园副刊2013年8月6日(全文3500多字)
差异理论与华文文学研究的会通
&——发表于《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13年第4期(全文8000多字)
219.&在诗意的风景里漂泊或涅槃
&——发表于《中国诗人》丛刊2013年第4卷(全文6000多字)
220.&当下散文诗写作面临的制约
&——发表于《粤海风》2013年第5期(全文6000字)
221.&走向经典与海外华文书写
&——发表于美国《中外论坛》2013年第2期(全文8000字)
222.&谢冕散文的创作特性与文体意识
&——发表于《创作与评论》2013年第10期下半月(全文近10000字)
从差异理论看海外华文文学创作与研究
&——发表于香港《文学评论》2013年第12期(全文8000多字)
224.&呼唤诗教与提升人文素质刍议
&——发表于深圳《合澜海》杂志2013年秋季号(全文4000字)
&——发表于《新诗刊》2014年第3期,另载《澳华文学网》(全文8500字)
226.&闽南书写:林语堂精神范式的文化探源
&——发表于《华侨大学学报》2014年第1期(全文近10000字)
227. 文化人类学视域与砂劳越情结
——发表于《世界华文文学研究》2013年第8辑,《诗探索》理论卷2014年第1期(全文9500多字)
228.&人文关怀、文化自觉与批评尺度
&——发表于《粤海风》(百期纪念刊)2014年第1期(全文6500字)
229. 80后诗歌的命运与出路
&——发表于《光明日报》2014年1月20日(缩写,全文2500字)
230.&作为特殊个案的《中国诗人》
&——发表于《中国诗人》丛刊2014年第1卷(全文8000字)
231.&在不同的诗意空间延伸
&——发表于《文艺报》2014年2月28日(全文近5000字)
232.&走在路上追问“诗人之死”
&——发表于香港《黑白》杂志2014年总第17期(全文4000多字)
233.&台港澳暨海外华文女性诗歌掠影
&——发表于台湾《葡萄园诗刊》2014年夏季号(全文5000字)
234.&散文诗的独特本质
&——发表于《中国散文诗》报2014年第1期(全文3000字)
235.&从交错美学考察海外华人的流散写作
&——发表于《创作与评论》2014年第5期;另见美国《中外论坛》2013年第5期(全文12000多字)
236.&2013年澳洲及欧洲华文文学研究概况
&——收入古远清主编《世界华文文学研究年鉴2013年》(全文11000字)
237.&灵魂的窗口向着春天——谢冕散文的创作特性与文体意识
&——收入《谢冕评说三十年》(古远清主编),深圳海天出版社2014年版(全文12000字)
238.&全球化语境中海外华文文学如何经典化
&——发表于香港《文学评论》2014年6月总第32期(全文8500字)
239.&认识自己、寻求意义与空间拓展
&——发表于《粤海风》2014年第2期(全文4500多字)
240.&在爱与美的圆融中通向无极
&——发表于《香港文学报》2014年第1期(全文5000字)
241.&一座城市和她的诗歌风景
&——发表于香港《文学评论》2014年10月总第34期;另见《中西诗歌》2014年第2期
及《华文百花》2014年第1期(全文15000多字)
242.&全媒时代华文文学境遇及批评姿态转变新探
&——发表于《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14年第2期(全文8500字)
243.&华文文学研究、学科理念及其诗学建构之思
&——发表于《大同大学学报》2014年第4期(全文10000字)
244.&域外汉字文化圈与海外华文文学之异同
&——发表于《云梦学刊》2014年第3期(全文10000字)
245.&新诗的精神转向与探索性写作
&——发表于《粤海风》杂志2014年第4期;另见《写作》杂志2014年第8期(全文8000多字)
246.&蔡旭散文诗的独特性
&——发表于《散文诗世界》2014年第9期
247.&诗歌的“难度写作”刍议——从文体意识和经典意识谈开去
&——发表于台湾《葡萄园诗刊》2014年秋季号(全文4300字)
248.&在广阔视界里寻构自己的生命坐标——李成恩《酥油灯》阅读札记
&——发表于《中国诗人》2014年第6期(全文8000多字)
249.&精神的守望与诗意的传达
&——发表于《泉州文学》2014年第11期(全文6000多字)
250.&艺术必须是创造的,而思想是其灵魂(张明访谈录)
&——发表于《泉州文学》2014年第11期(全文12000多字)
251.&从心出发走向透明的远方
&——发表于香港《橄榄叶诗报》2014年12月总第8期(全文7500字)
252.&用精气神重建汉语诗歌逻辑
&——发表于《中国诗人》2015年第1期(全文4500字)
253.&澳门汉语诗歌的当代性观察与思考
&——发表于《文艺争鸣》2015年第?期(全文15000字)
254.&为汉语新诗把脉的诗性智慧和理论策略
&——发表于《诗探索》2015年第1期(全文8000多字)
[附注]以上文章中5、8、19、20、24、25、26、35、36、38、39、41、47、49、54、55、56、57、58、64、69、70、71、73、78、84、85、86、87、91、92、101、108、109、112、114、116、117、120、126、130、131、132、133、136、137、138、139、140、141、148、149、156、157、162、164、168、173、174、178、180、183、184、185、188、190、191、193、194、195、196、198、199、201、204、207、212、214、218、220、222、226、227、228、229、231、235、239、242、243、244、245、253、254等80多篇发表或转载在国家级文学类报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全国双效期刊或全国性获奖论文集上,有论文全文及论点摘编等入选《新华文摘》,或发表于《光明日报》《文艺研究》《文艺争鸣》《中国比较文学》《教育发展研究》《文艺报》等重要核心报刊,多篇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文艺理论》《现当代文学》和《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所转载或选摘,有8篇获国家级或全国性征文奖;其中参加国际性或全国性学术会议论文50多篇,其余文章大多发表在省市级重要文学期刊、港澳暨海外报刊杂志或收入有关学术论文集等。2000年以来所发表的评论文章总字数300多万字(含出版的论著)。
二、获奖简况:
1.诗作《孤旅游思》荣获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诗书画研究院主办的“建国50周年暨迎澳门回归全国诗人、书法家、画家作品大展”成就奖,收入典藏集(1999.9)。
2.藏题诗《母亲丰润的姿容写满游子的高贵尊严和甜美微笑》,荣获“黄鹤杯”全国文学大赛优秀奖(1999.12)。
3.荣获2002年中国第十三届“冰心奖”(摄影文学理论贡献奖)。论文题目:《摄影文学:徜徉于图像与文字之间的边缘文体》,全文见《文艺报》
2002年6月21日头版。
4.荣获第二届中国书法艺术节组委会和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2002年第二届中国艺术节“二十一世纪书法论坛”优秀论文奖(最高奖)。论文题目:《让汉字挣脱传统束缚自由舞蹈——书法艺术语境和样式及诸多领域的当代性思考》,见获奖论文集,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
5.荣获2004年第二届“牡丹杯”全国散文大奖赛二等奖。题目:《我有五个家》。
荣获年度全国文艺理论与评论征文一等奖及三等奖;论文题目分别是:《回巡与反思:跨文化视野中的留学生文学》、《海外华文文学创作与阐释的诗学对话》。
7.诗论集《缪斯的别墅》荣获2005年第三届“龙文化金奖”优秀论著奖。
8.诗作《重逢陶潜》荣获2006年举办的“首届中国高校诗歌大奖赛”优秀奖。
9.论文《鲁迅书法的文化意义及其当代性启示》入选&06兰亭论坛——绍兴历史上的书法论文比赛,收入论文集。
10.论文《认同与输出:书法艺术能否走向世界》,荣获“弘羲杯”首届《书法导报》当代书法论坛二等奖。
11.研究课题《海外新移民作家个案批评》,荣获第43批“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二等奖(2008年)。
12.诗作《献给锦绣商城》荣获中国作家协会诗刊社主办的“锦绣商城·中国当代百家诗林”征稿入选奖(2008年)。
13.散文诗(系列)《春天里的一天》荣获首届“诗潮杯”世界华文散文诗大赛优秀奖(2009年)。
14.散文诗(系列)《散步三星堆》荣获首届三星堆华文散文诗大赛一等奖(2009年3月)。
15.诗作《雾里青茶》(组诗六首)荣获“雾里青”
茶世界华语诗歌大赛二等奖(2009年10月)。
16.书学论文《写经书法、佛禅思想与中国文化精神》入选“庆祝五台山申遗成功-中国千名书家写经书法大展暨中国写经书法文化论坛”(2009年9月)。
17.散文诗《恩钿月季公园》荣获“迎世博——月季花杯”文学征文三等奖(2010年10月)。
18.诗作《买醉街头》荣获“中南市政”杯城市生活百字小说、诗歌大奖赛优胜奖。
19.散文《坐拥新居及其他》荣获中国散文学会主办的2010年全国散文作家论坛征文大赛一等奖。
20.散文诗作品《张家界风景写意》(四章),原载《中国散文诗》报2012年3月16日,获中国散文诗研究会主办的“2012年中国散文诗排行榜”提名奖。
21.新诗作品《说起莲花》,荣获国际华文诗人协会主办的第二届“世界华文诗杯新诗大奖赛”银奖(2013年)。
22.2013年8月荣获中国诗人25周年“优秀诗评家奖”,由《中国诗人》、《诗潮》、辽宁省新诗学会联合举办评选。
23.2013年12月书法作品《苏轼〈水调歌头〉》应邀参加由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毛泽东文学院等主办的“诗文风流·翰墨飘香——中国作家书画作品展”及入选同名画册,并荣获优秀奖(最高奖)。
24.散文《相遇汉字,落笔成乡》,荣获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主办的“文化中国·四海文馨”首届全球华文散文征文大赛优秀奖(2014年11月)。
25.2014年12月,荣获“中国当代诗歌奖()批评奖”,由《中国当代诗歌导读》编委会、国际诗歌翻译研究中心、混语版《世界诗人》杂志社联合举办及网上评选。这是当代汉语诗坛最重要和最有影响力的诗歌奖项之一。
26.2014年12月,荣获由人人文学网主办的“2014年度网络文学奖·诗歌新锐奖”。
27.其他文学作品及书法作品类获奖情况详见《备忘录》或《简介》。
三、博士(后)论文:
《寻梦与镜像——多元语境中澳洲华文文学当代性解说》(初稿18万字,修改充实达28万字。部分章节独立成篇于国内外学术刊物等媒体发表。博士导师:刘登翰、孙绍振教授),2003年5月打印本。待出版。
《华文文学关键词研究》(25万多字。博士后导师:陈思和教授),2008年6月打印本。待出版。
四、著作出版:
1.《缪斯的别墅》万多字,415页码),国际华文出版社2002年版。
2.智性的舞蹈华文文学、当代诗歌、文化现象探究万字,490页码),2006年由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
3.《文心与诗学》万字),列入“复旦中文博士后文丛”,国际华文出版社2010年版。
4. 《海外华文文学知识谱系的诗学考辨》352012
5.流动的边缘海外华文文学的跨文化图景与阐释多万字),列入“中国新锐批评家文丛”年1月版。
《从家园来到家园去》、《精神放逐》、《东方之光》,与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出版。
7.《梦里梦外》、《边缘人类》《别致的世界》、《岁月的馈赠》,)、成都时代出版社(2004)、河南文艺出版社(2012)出版。
8.《庄伟杰短诗选》年版。
9.《墨海艺林漫步——书画艺术评论综录》(30多万字),国际华文出版社2014年7月版。
10.《澳洲华文文学丛书》5部:《大洋洲鸥缘》、《渴望绿色》、《男儿远行》、《与袋鼠搏击》、《人生廊桥梦几多》(澳洲华人历史上首套大型文丛,中国出版界首次出版,由本人主编,共150多万字),海峡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11.主编学术丛书《复旦中文博士后文丛》6部,国际华文出版社()出版。
12.《新生代诗人100家》(合作主编)国际华文出版社2002年版。
13.参编高校教材《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教程》(撰写其中两章约4万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4.主编大型丛书《澳洲华文文学方阵》10多部,《国际华文诗星书系》30多部。其他有关著作情况详见本人个人简介《备忘录》或《简介》。
五、其他情况:
多篇(首)诗歌、散文、随笔等作品发表于海内外各类报刊杂志,并入选《2001中国最佳诗歌》、2002至2012年《中国年度最佳散文诗》、《2004年中国散文诗精选》、《2006年世界华语文学作品精选》、《中外华文散文诗选集》、《百年厦门新诗选》、《厦门优秀文学作品选·诗歌卷》()、《澳华新文苑丛书》(第一卷)、《世纪之旅——澳洲华人百年精英选》、《坚韧的创造——惠安诗群20年》、《当代世界华人诗文精选》()、《百味人生∕21世纪中国经典散文》、《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文学研究》(全国首届中文博士后论坛论文集)、《中国散文诗90年》(1917年-2007)、《写作例文精选》、《永远的柯蓝》、《回顾与展望: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20周年》、《跨疆域&
新方向——华文教育与华文文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新中国60年文学作品精选:散文诗卷》、《福建文艺创作60年选:诗歌卷》、《新时期30年:诗歌散文诗回顾展》、《百年经典:散文诗精读》、《21世纪散文诗排行榜》、《锦绣商城·中国当代百家诗林》、《海外华文文学读本·诗歌卷》(大学教材)、《2009最适合中学生阅读诗歌年选》、《依旧听风听雨眠》、年散文诗年选》、《多元文化共建的世界华文文学——第十六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外华文散文诗作家大辞典》(香港版)及大型诗丛《诗》总第12卷等多种结集,兹不一一列举。
[附注]以上均从2000年之后算起,不包括之前发表和出版的著作。详情见获奖证书和部分论文复印件。
六、备忘录存:
散文《楹联启示录》,入选《百味人生/21世纪中国经典散文》,内蒙文化出版社2007年10月版。
散文诗《在南方长城撒把娇》,入选《当代世界华人诗文精选》(),美国天涯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
散文诗两首、评论一篇,入选《中国散文诗90年》(),河南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
诗作数首(含简介、诗想等),入选《坚韧的创造——惠安诗群20年》,北方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
诗作数首、诗论一篇及他人评论,入选大型诗丛《诗》,总第十二卷,中国文联出版社2007年版。
散文五篇,入选《写作例文精选》(大学教材),国际华文出版社2008年版。
诗歌四首、散文诗三章、散文三篇(附冰夫、何与怀评论),入选澳华新文苑丛书第一卷《依旧听风听雨眠》,台湾:秀威资讯科技出版2006年12月版
《困惑与期待——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之我见》,入选《回顾与展望: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20周年》,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版
个人辞条及散文诗作品《灵光片羽》,入选《中外华文散文诗作家大辞典》(香港版),香港散文诗诗学会主编、香港明星制作公司2007年3月版
10.《多元语境中华文诗歌写作当代性思考》入选《全国首届中文博士后论坛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院2007年。
七、附录:
新世纪之前发表的论文及文艺评论备忘录
(时间:2000年以前)
备忘说明:近日华侨大学华文学院要求每位教师统计个人的科研成果。由于出国前包括在海外漂泊时本人以创作诗文为主,虽兼及评论,但只管耕耘,不问收获。这里所统计的新世纪之前(即2000年以前)的评论文章,是根据记忆或部分现存的报刊辑录,尚有部分篇目一时无法找到,日后增补。诚然,这些纯属“过去时态”的东西,实在是不足挂齿,存录于此,仅仅是作为一份纪念,又意味着对走过的从前的一种告别。是为记。
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或文艺评论:
1.从追求本身寻找——试评舒婷《会唱歌的鸢尾花》
&&&——发表于《厦门文学》1988年第4期(全文3500多字)
2.散发着浓郁清香的诗——谈朱谷忠的新诗及其他
——发表于《厦门日报》海燕副刊
1988年10月19日(全文2000字)
3.真情自肺腑流出——庄文永抒情诗浅谈
——发表于《名城诗报》1988年10月总第3期,另载《澳门日报》副刊1989年2月1日(全文3000字)
4.诗,自由的艺术创造——诗学札记之一
——发表于《名城诗报》1988年10月号第3期(全文2500字)
5.只管耕耘&
不问收获——林水木书法篆刻艺术评介
&&&——发表于《泉州文化报》1988年第8期(全文2000多字)
6.真善美熔铸的诗篇——陈瑞统诗美漫评
——发表于菲律宾《世界日报》文艺副刊1989年8月9日,收入
《笔底春秋——陈瑞统创作评介集》,中国和平出版社1997年版(全文11000字)
7.每一枚叶片,都是爱的旗帜——论梁谢成的爱情诗
&&&——发表于《作家生活报》1989年10月15日(全文4200多字)
8.新诗审美艺术嬗变描述&&
——发表于《黎明大学学报》(综合版)1989年创刊号,后收入《黎明大学优秀论文选》
(全文约5500多字)
9.书法,独特的艺术奇葩——兼谈职业大学书法课教学
&&&——发表于《高等职业教育》1989年第1期(全文4000字)
10.在承续和拓展中显示价值——我观福建诗坛
&——发表于《名城诗报》1989年第2期(全文8500多字)
11.诗的命运:文化冲击的影响
&——发表于《东岳诗报》1989年7-8合刊(全文2000多字)
12.泼墨素笺&
大有笔材——林时熊其人其画
&——发表于《文艺报》1989年10月(全文2000字)
13.他们,有自己的追求
&——发表于《名城诗报》1990年第2期(全文2000多字)
14.永远的中华魂——弘扬澳洲中华文化之我见
&——发表于澳洲《满江红》杂志1991年创刊号(全文3000字)
15.书画相映美&
蜚声寰宇内——著名艺术家陈丙光书画赏评
&——发表于澳洲《满江红》杂志1991年第2期(全文近6000字)
16.美丽而孤独的诗绪——读“留学生诗页”有感
&——发表于澳洲《满江红》杂志1991年第5期(全文3500字)
17.中国书法艺术美欣赏漫谈
&——发表于澳洲《满江红》杂志1991年第6期(全文4000多字)
18.沐浴于心湖的维纳斯——张诗剑诗歌漫评
&——发表于香港《当代诗坛》1991年8-9合刊(全文近4000字)
19.北方的忧伤——陶洛诵长篇小说略论
&——发表于澳洲《满江红》杂志1992年第8期(全文3500字)
20.永远而无悔的寻梦——现代话剧《寻梦》漫评
&——发表于澳洲《满江红》杂志1993年第3期(全文3500多字)
21.人世旷怀&
雄姿柔情——苏东坡与他的中秋词
&——发表于澳洲《满江红》杂志1993年第8期(全文3000多字)
22.感应世界的摩登心态表现——黄勤画展与她的艺术追求
&——发表于澳洲《满江红》杂志1993年第10期(全文2500多字)
23.《肉蒲团》价值再认识
&——发表于澳洲《满江红》杂志1994年第1期(全文4000字)
24.“留学生文坛”说长道短——以人在澳洲为话题
&——发表于澳洲《满江红》杂志1994年第3期(全文4500多字)
25.在无限的幽蓝中寻找自己——刘湛秋其人其诗
&——发表于澳洲《满江红》杂志1994年第3期(全文7500字)
26.大胆的尝试——剧作《移民一族》小议
&——发表于澳洲《满江红》杂志1994年10期(全文近2000字)
27.应对缪斯和历史负责任——悉尼“杰出青年作家奖”评判
&——发表于澳洲《满江红》杂志1994年第12期(全文7000多字)
28.潇洒神妙&
发乎性情——刘正成书法艺术的审美情趣
&——发表于澳洲《满江红》杂志1995年第1期(全文3000多字)
29.艺术,总是必须具备意义的
&——发表于澳洲《满江红》杂志1995年第5期(全文6500字)
30.变幻之妙在雄健——傅二石山水画美学情趣及价值
&——发表于澳洲《满江红》杂志1995第6期(全文2000多字)
31.酸甜苦辣皆因诗——调侃居澳的华文诗人
&——发表于澳洲《满江红》杂志1995年第7期(全文约14000字)
32.镜头人间烟火&
画面四海风云——黄桦及其摄影艺术
&——发表于澳洲《唐人商报》副刊1996年5月31日(全文4000多字)
33.落笔纵横&
奇形离合——王国文书法艺术赏析
&——发表于澳洲《唐人商报》副刊1997年元月(全文3000字)
34.与出版或网络有关的话题
&——发表于澳洲《唐人商报》副刊1997年2月(全文4000多字)
35.澄明的瞬间与智性的舞蹈——读刘湛秋散文新著
&——发表于澳洲《唐人商报》副刊1997年2月2日(全文2000字)
36.谈古代诗人笔下的月
&——发表于澳洲《唐人商报》副刊1997年9月12日(全文3500多字)
37.生命之韵与诗之断想
&——发表于澳洲《星岛日报》文艺副刊1998年5月(全文3000多字)
38.从困惑中走向新世纪——世纪末国际华文诗歌思考
——发表于广西《南方文坛》1999年第1期;另载于澳洲《自立快报》副刊1999年1月至15至20日分期刊发。这是出席在海南三亚市举办的“第四届国际华文诗人笔会”宣读之论文(5000多字)
39.真实的存在与艺术的多元——悉尼“十人艺术展”印象记
&——发表于《泉州晚报·海外版》1999年?月(全文2000多字)
40.散文与诗交媾的宁馨儿——张烨《天籁》漫评
&——发表于《福建文学》1999年第8期,另载澳洲《自立快报》副刊1999年上半年连登
(全文5000字)
41.翻来阅去是一册女性心语——读黄静芬的诗
&——发表于《福建文学》1999年第11期(全文近4000字)
42.静静地写着心灵——读张瑞杰的诗
&——发表于内蒙古《天骄》文学杂志1999年5-6期,另载《通辽日报》
文艺副刊2000年1月15日(全文4000多字)
43.作为生命形式的书法艺术
&——发表于《书画艺术报》1999年12月(全文约2500字)
44.走向世界与确立华文文学创新坐标
——1999年10月参加在华侨大学举办的“第十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宣读之论文,收入会议论文集《永恒的文化记忆》(海峡文艺出版社版,全文7000多字)。
45.游戏的空间——现代藏题实验诗创作札记
&——发表于澳洲《自立快报》大地副刊2000年6月9日(全文2000字)
46.孤旅游思
&——发表于《华文文学》杂志2000年第3期(全文2000多字)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外国文学赏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