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跑卡丁车金棉是什么王家沟支教老师郭嘉

『信天助学』&[助学交流]佤蓝mm&(转载)
以下文字转载到天涯,具体说见:
《佤蓝mm》
  4月下旬,乍暖还寒的那天午后,佤蓝背一大包走了,离开了她支教一年的云南宁蒗县。从县城浦礼顺家开的小旅馆到大马路有100米,是一个大陡坡,当时我在院里喝水,笑着和佤蓝挥手分别,几分钟后,才意识到就这么简单分别好象太轻了,腾身而起,跑出旅馆,站在高坡上,看到佤蓝已经远去,她那单薄的背影正逐渐消失在我的视线中。那一刻,我内心盈满感动,一种水样的东西涌上心头,目送她的背包在坡下晃动着融入街上的人流。
  佤蓝离开王家沟小学是在两天前,那里不通车,要走路到乡里,再乘车到县城。几十名学生一路上哭着送她出山,伴着尘土,一个半小时的路上哭声一片。
  崔校长说:“郭老师(佤蓝)心里装的全是学生。周末外出为学生办事,下午五六点回到乡里,从不住下,她总要翻山回到王家沟,不管多晚也要赶回去,乡里的老师们怎么挽留她都不肯。一个半小时的夜路呀,她实在是不愿意耽误第二天学生们的课程,她总是觉得睡在自己的学校踏实,她这个人太实在了。”
  “托脚山里80%的学生娃家里郭老师都去过,受资助的学生家她全都跑到过,每个学生名字,家庭情况她比我们当地老师都了解。没见到郭老师的时候,我还有点自以为是,我在山里教了14年书,觉得自己还是做了些对得起群众的事情,说句骄傲的话就是工作上还是尽职尽责的,可见到郭老师后,我就不敢比了。”
  佤蓝是去年4月份到宁蒗支教的,至今刚好一年。当时她看了我修建学校的帖子,就联系道:“如果需要,我希望能去那里支教。我将以充分的耐心和爱心去对待孩子,即便我改变不了他们的命运,我至少能带给他们更开阔的眼界和思考方式。”
以前曾经有不少朋友有支教的念头,也有联系过我的,后来都不了了之,刚开始我以为佤蓝也是一时热情,说说罢了,就回复说:“可以,请先考虑一下,那里是艰苦的,那里不是设想,不是冲动,是很具体的苦和寂寞,想清楚了再联系。”不久就收到她的回复:“支教是我多年宿愿,纯属自愿行为,但求片瓦遮头和基本的人身安全保障。
我绝对不是娇滴滴型,也不是没有社会经验的浪漫主义者。”
  艰苦和寂寞没有吓倒她,我翻找了一些当地学校情况和助学注意事项发给她看,并委托和她同城市的好朋友和她见面接触。最后达成了去当地支教一年意向,没有工资补助,所有费用自理。通过当地委托人浦礼顺,04年4月下旬,佤蓝动身去金沙江边龙通完小教书了。
  第一次见到佤蓝是04年6月份,我去宁蒗走访几所待建的村小,佤蓝从金沙江边的支教小学跑到丽江来,当时还有一个义教亚乐也从山里出来,我们三个相约一起见面相互交流沟通助学心得。
  早上7点多,天下着中雨,在四方街见到了佤蓝,她是个清秀漂亮的女孩子,温文尔雅,落落大方,帮我们点了米线和糯米糕。
  佤蓝所在的龙通小学在宁蒗属于偏远恶劣山区,在那个猴子都掉眼泪的地方,孤儿占儿童中的12%,每年因疾病和饿死的都有3-5人。那里解放前是原始社会,教育比较落后,人普遍憨厚,从村小到完小读书的孩子,有的到四年级了还识字很少很少。学校里的跳蚤蚊子很多,有蚊帐也不管用。那里属于干热河谷气候,5月份温度40多度,干燥少雨,缺水,一周内学校只有3天有水,人们天天大汗淋漓,自称火州。有天有个女教师在教室外石头上坐着休息,突然说,我不行了,难受死了,说着就滑下石头晕倒了,吓得佤蓝和其他老师赶紧把她抬进了宿舍,热晕过去了。
  学校离金沙江有500米,打球球都会掉到江里,学校就在玉龙雪山下,山顶就是皑皑白雪,平时只能是望梅止渴啦。最奇特的是,当地人中午都不吃饭,世世代代都不吃,佤蓝于是中午也不吃,问她饿吗?她说不饿,当地人不吃都不饿,她现在也习惯了。
  龙通不通公路,出山一趟往返8个小时,其中徒步要两三个多小时。有时周末,佤蓝总是出山一趟,到丽江买大包蔬菜食物要背进山去。一个娇弱的城市女孩子要走那么远山路真不容易。
  在这样的环境中,佤蓝教了半年书,给那里的孩子们照了平生第一次相,进行了一次次的家访,和当地老师进行交流沟通,每次出山都给学生们买些文具和体育用品。有次是雨天,她从丽江买了几十斤蔬菜和瓜果回学校,我在去走访学校途中收到她的手机短信“下雨了,车进不去,刚才篮球兜破了,球滚了出来,我去捡,结果包太重,一下子仰面滑倒在地上,挣扎了几次都没起来,还得路人帮拉起来,好在包有防雨罩,好笨!”
  第二学期,佤蓝又去了另一个偏远的地方王家沟小学。王家沟天气寒冷,3月份还下了大雪,她双手满是冻疮。我到过山区,知道那里的孤独寂寞是常人难以忍受的,大雪整整下了两天两夜,大部分学生还没到校,佤蓝就在中心校烤火,原计划让她去瓦余小学拍照片的事情也因停工而推迟了。那天我给她打了电话,沟通些修建学校的进度和其他有意思的事情,她显得颇为开心,告诉我些学校的一些趣事。
  城里人跑到山里,当地人普遍都存在一种误解和错觉,就是你们是城里来的人有钱,有时候接受捐助不公平时还闹意见和情绪,类似这样的城乡理解差异还有很多。当地老师告诉我,有一件事改变了大家对郭老师的这种误会,那次几个人赶山路,买了几瓶矿泉水,到了目的地后,佤蓝把喝剩下的水倒进了自己的水壶里,舍不得仍掉。当时村民和学生们都看在了眼里,很感动,都说郭老师连水都舍不得丢掉,是个好人。在乡里佤蓝和当地老师一起吃土豆,有几次当地人想请她餐厅吃喝,一想到那瓶水,就不勉强她去了。
  校长说:“郭老师才二十多岁,很年轻,在这里教书,通过朋友给学生娃们找到了捐助,有两万元,但这不是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她带来了一种精神,我们山村没有的精神。我们在这里教书,尽本分是因为都拿了国家这份工资,是应该的,可她一分钱没有,还拿钱给学生买东西,还那么尽心去做这些事情。一个人做事情需要认真,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尽职尽责。郭老师做到了,金棉乡18所村小她几乎都跑了个遍。她带给我们一种精神财富,刚来时,我们并没有觉得,还以为她刚来两天是热情,可后来,郭老师持续的认真和负责使学校老师们都感到很大震动,甚至对乡政府都有很大影响,这是精神上的震动和影响,她是我们的榜样,谈到她现在我都有点自卑了呢。”
  “郭老师利用星期天,把12个学生带到丽江去玩,买个小帽子等,这虽不太希奇,但是对一个娃子一生都有影响,我初中毕业前连县城都没去过,郭老师自费把这些娃娃带到丽江,使他们心里有了希望,有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催人向上,娃们一辈子都忘不了。带孩子出去也是很慎重的事情,我们山里也有家长也有顾虑,为了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去之前,郭老师做了个协议书,大致内容就是带娃子这两天身体出事她来负责,回来后再有问题由家长负责,责任分清楚,那些开明的家长都签字把娃交给了郭老师,我们学校也支持这么做,郭老师做事情很严谨。”
  和佤蓝接触过的义工一凡谈到了助学说:“佤蓝很善于接受别人的意见,总是不断在学习,特别聪明,交流助学的事情,如果你和她意见有差异,她会很认真和耐心听下去的,她善于吸收别人不同的观点,这样处理事情就更完善。”
  托脚,东布店,拉伯,新庄,小二地,石格拉,依满瓦,蓝瓦,排带等修建中或待修建的小学都有她走访的足迹,金棉乡的深山村小她几乎全跑个遍,磨房小学她跑了两趟,带她去的工长说:“郭老师没架子,和气懂事,当时摩托车爆胎了,我要推回去修,怕耽误她的时间,因为她还有别的事,我让她等我,她连说没事,没事。她等了一个多小时,修好后不久,又爆胎了,郭老师还是宽慰我,一路上,我带气筒边打气,边骑到了乡里。别说是郭老师,换个其他人,早发脾气了。以前还有个城里女孩来,一来就问老乡要马骑,郭老师也是城里人,可她很懂事。”
  去年6月,我们计划考察拉伯乡新庄完小,佤蓝参加走访,7天的行程起于金棉,盘桓翠玉,终于拉伯,这三个乡基本都在金沙江沿线,所走的路线几乎全程不通公路,靠双脚丈量路途,在海拔1400米到3500米之间来回振荡,平均每天步行7小时。不断往复的攀爬下降,有酷热、有大雨,穿越原始森林,行走千仞绝壁,泥泞跋涉的路途中,同行的当地人被淘汰出局。佤蓝一路上表现出了坚强的毅力和耐力,她每到一地,总是给予深切的关注和同情。
  在与其他助学组织交流中,大家都普遍感到山区支教最困难,支教者的理想和山区现实之间差距太大,很多人去了不适应。再加上支教者本身素质也参差不齐,有去体验生活的,有感情受挫去疗伤的,有逃避都市喧嚣的,还有是好奇冲动而去的。去的人中其心理素质有的脆弱,有的年少不懂事按照城市标准去山区做事,往往受挫受阻,坚持下来的不多,能尽职尽责无怨无悔做好的更少。
  佤蓝是个明白事理的人,她深知助学生活不是童话,不是理想,不存在完美,不存在浪漫。她知道助学生活本身就是现实的,具体的,矛盾的,无奈的,从而从一开始她就采取适当的退让和迂回,她不强势,不较真,不任性,不按自己固有的思想和观念去处理山区事情。她知道城乡理念上存在巨大隔阂和差异,总是尽可能地尊重当地习俗和文化,处理事情上尽量找到与当地观念最接近的切合点入手。她很明白自己在这个事情中所处的真实位置,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该做什么,知道妥协,知道忍让,知道付出,也知道争取。她总是从整体全局出发处理问题,不以一己之念而挠定见,不以一人之言而弃定案,不以一得一失论全局之是非,不以一前一却卜事物之功过。
  就在她离开的前一天,还和我们一起走访了西川乡一所待修建的小学。回到县城后,又马上去电信局为手机办理了保号手续,等明年来看学生的时候还能继续用这个号码。
    她轻轻的来,又轻轻的离开,回到了原来生活的城市,开伊东阁门,坐伊西阁床,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新的生活又重新开始了。祝佤蓝一生平安!
    信天谨游
  后附佤蓝写的两篇文字。
  《乡间小学二三事》by 佤蓝
  开学了,从五色缤纷的深圳又回到了大山重叠的宁蒗,到下个月,我在这里就满一年了。从最初的满怀理想、激情,要给这里的孩子带来新的视界和观念,到现在更愿意把助学当作是事务性的工作逐件落实,心态变化甚多,也许我于这里只如鸟儿飞过而天空不留痕迹,但此地的所见所闻,却如一只粗糙而有力的大手,厚实地抚过我的生命。每每想要表达,一则口拙笔钝,明知不能表达所思所感之万一;二则每个人所属情境不同,慨叹或是眼泪其实都并不与这里的人们发生实际的关联,甚可视作矫情。和朋友聊起这边的感触,我总下意识地避重就轻,或笼统言之,我对我所说的不满意,不甘心却无奈何。知其不可而为,遵友所嘱,从日记中翻检出二三事,犹可清晰看见当日情形。
  其一:菜地和青菜
  这天下午,燠热的空气一丝也不流动,苍蝇胡乱飞舞,我坐在宿舍里看看那一脸盆堆得高高的青菜,哭了大半个小时。
  今天是五一,学校并没有七天的假期,说是乡下假期一长,怕住得远的孩子被家长留在家里干活,又得跑上四五个小时山路去“收学生”,“威逼利诱”他们来上学。不过正好是周六,按惯例上完上午的课就放学了。上午最后一节劳动课,亚乐来了,和高年级的几个孩子一起在我宿舍的门前刨了一块菜地,我美滋滋地洒下了白菜籽儿和南瓜籽。这里属于干热河谷气候,严重缺水,乡间普遍不种蔬菜,老师们都用生活用水种一点菜,解解馋。
  放学后校园里孩子们小鸟般的叽喳声忽然消失,老师们不耐乡间寂寞,都到村里唯一的小店里打麻将去了,施了魔法般的静寂让我觉得有些不适应。天气闷热,白花花的阳光直射在几乎没有绿意的村落。面前新翻的土被晒得冒烟,只能遥想我的菜地未来葱茏碧绿。
  正坐在屋檐下淌汗,一个头戴斗笠的村民背着竹篓迟疑地推开了学校的铁门,说是金沙江对岸的,听说这里的老师们要买菜,背了些来卖。我大喜,拿出脸盆把他背篓里的青菜照单全收。问他多少钱,他望着我,半天才憋出句“你说多少钱”。我既不了解这里的市价,也知他们生活不易,再三让他随便开个价,他想了半天,犹豫地说:“那就八块钱好不好?”
  付过钱,他指着学校对岸的一块绿色告诉我,他家就住在那里,属于丽江大东乡界内,今天一大早收了菜,他就从大东和宁蒗分界处的金沙江铁索桥上绕道走过来,一会儿还从那儿回去。我问,不是有摆渡的从他家那里直接划到学校脚下吗?他摇摇头,说,坐一趟船费要付2元,来回就是4元。我愣住了,不能再说什么。
  烈日下他的影子还要在山路上拖曳一个下午,才能回到靠这些8元钱长大的孩子身边,而我的菜地里,种子们懵懂无知,经过漫无边际的等待、兴致勃勃的成长,它们最终也会成为这盆中卑微的一捧。我的脸涨得通红,因为有人在旁,想拼命忍住眼泪却不能。
  其二:礼物
  上英语课有“Happy
birthday”一课,我问班上谁是这个月出生的,大多数孩子都不知道自己的生日,于是我让他们回去问问父母,下一堂英语课告诉我。周末去县城时,我去买了些卡通封面的硬皮本,画上简单的图案,写了几句祝福,准备送给过生日的孩子。
  这一次有10个孩子举起了手,接受大家齐声祝福“Happy
birthday”时,孩子们有的开心地左顾右盼,有的羞怯地眯咪笑,有的瞪圆了眼睛好像稀里糊涂,小脸上的表情怪有趣。下课到我宿舍领小礼物时,倒是都很高兴。
  第二天中午午休时,三年级的剑英在我宿舍门口探头探脑了半天,她也是昨天一起接受祝福的。一会儿她拉着班上最活跃的春花,磨蹭到我跟前,塞给我一样东西,还用作业簿上的纸包着,她很不好意思地说,郭老师,你看了纸上写的就知道了,说完就急急忙忙地跑了出去。打开一看,是一块线条粗略的观音玉佩,雕过的痕迹上还沾着泥土,纸上写着:“郭老师,我也不知道你会不会要我的礼物,但请你一定要收下。字写得不好,对不起。”我吓了一跳,我猜这玉佩很可能是她家人给她的,急忙把她喊进来,再三谢谢她,请她收回礼物,小姑娘眼里有伤心的神色,不情愿地接了下来。
  放学时,几个要好的女孩子陪着她,又跑到我跟前,一定要我收下。我看她又腼腆又难堪的表情,不忍心拒绝,就先收了下来。晚上我给她写了封短信,“亲爱的小剑英:谢谢你送给我的礼物,我很喜欢!不过能不能请你先替我保管一段时间呢?我听说玉佩在聪明的小姑娘身上戴过以后,会给人带来好运气。你先把它戴着,到你高中毕业时,再把它还给我,好吗?如果你真的很想现在送我礼物,那就在你上学的路上帮我采一把野花吧,好不好?我最喜欢花了。好了,我等你的花哦。”我用红丝线穿好她的玉佩,学她的样子把信包在外面。
  信给了她,午休时小姑娘又来了,很为难地问,那我高中毕业时找不到你怎么办?我把地址、电话告诉了她,让她跟我通信,也答应一定会回来看大家。她神色渐开,说,郭老师,那我现在就去给你采花好不好?我让她不要跑太远,她点点头跑开了。一会儿,一群孩子跑进来,争先恐后地说,老师我也给你采花好不好?
  下午上课前,我的宿舍里所有的瓶瓶罐罐里都插满了花,甚至刷牙的杯子也用上了,随着花来的,还有一张张稚气十足的字条。以后的日子里,我的房间从来没有缺过花。看着这些花,我总是心情复杂,孩子们是多么容易信任一个人啊,凭着直觉,他们会对自己喜欢的人报以十分的热情,而我,我何以回报这天真的热情?
  其三:拖脚路上
  上学期末,为修建学校的考察途中去过一次拖脚完小,那里的情况让我每想到都备感沉重:那些超过三十年的老校舍已不堪为师生们遮风避雨,孩子们很多只能住在沾着泥水的屋檐下;那些长年在高山上难得和家人团聚的男老师,在冬天只有土豆、萝卜几种蔬菜可吃,个个练得一手能把土豆切得像头发丝的刀工;那些年纪最小只有9岁的孩子,因为家住得太远不得不住校,自己生火对付总看不见油花的伙食,夜里还常被冻醒一起唱歌捱过寒夜……修建新校舍要40万左右,而这个国家级贫困县千疮百孔的财政状况让这些危房的改建计划基本遥遥无期,这曾让我结束考察后长叹“安得广厦千万间”。
  这学期我一直想着再去拖脚看看,奈何路途遥远,其他老师不放心我自己去,我也不好意思提要求让他们陪我去。正巧以前在那里教书的三个老师要回去转党组织关系,我早早同他们说好同行。
  从乡里去拖脚要走将近8个小时向上的山路,在大村打尖时,我看见几个小朋友背着书包急急忙忙地从坡上跑过,于是去买了些作业本和铅笔,准备去看看他们。顺着朗朗的读书声,很容易就摸到了村小,高坡上两间木楞房子映着蓝天,到现在,我已见惯这样昏暗敝旧的村小。这里只有一年级,我探身进去,唯一的老师熊老师走开不知道哪儿去了,三个小男孩两个小女孩正在大声读课文。他们并不多看我,我拍照时也只是抬眼好奇看一下,目光又赶紧回到书本,认真地念着。
  我把作业本铅笔分给他们,以老师的身份跟他们聊了几句。一个异常美丽的小女孩小大人似地告诉我自己的年龄和姓名,她扎着两个小辫子,大眼睛明亮清澈,一笑两颊各有一个小酒窝儿,还缺了几颗牙,可爱极了。和他们挥手告别后,我慢慢走回去,鼻子酸酸地听他们似懂非懂地念着:“……妈妈告诉我,沿着弯弯的小路,就能走出大山……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孩子是这尘世中最可宝贵的珍珠,和这些心地洁白、笑容纯真的小生命朝夕相处,常常让我既感被信任的温暖,又常备感自身的虚弱,因知道他们将很快与这充满灰尘、无奈的世界遭遇。有时我甚至因为不知道到底应该教给他们什么而惶惑不安。尤其是乡间的小女孩,她们就像这山上的羊羔,温和又驯良,有着纯洁无辜的眼神,对命运手无寸铁,随时会成为贫困家庭、敝陋习俗的祭品。在这里,很容易看到聪慧灵秀的小美女,然而过了十五岁,由于辍学,由于劳作,由于环境限制的眼界见识,很快,珍珠变成了鱼目,她们失去了天然浑成的光泽,像大地一样承载所有苦难。
  其四:送别
  下午上表达课时,我告诉同学们,我明天要回深圳了(上学期),并把我的通信地址、电话抄在了黑板上,让他们给我写信,并且向他们保证我下学期还来。
  放学后,住在学校边上的海英跑来说,老师来我家坐坐,来我家坐坐!她邀请过我很多次,但我基本从不去学生家做客,因为我去了,他们一定要杀鸡杀猪,如果家里实在穷的,主人会极羞窘。而海英妈妈几乎是个瘫子,家里也特别穷,平时都是十一岁的海英挑水、捡柴、做饭,我实在不忍心给她添麻烦。我告诉她已经做好饭了,她抱着我的腿,一下哭了起来。我慌忙蹲下身搂着她,答应吃完饭就去她家。
  匆匆吃完饭,我跑去村里的小店买了些糖果罐头,去海英家做客。不出所料,又是一户家徒四壁的人家,我坐在火塘边的破毡上跟海英的爸爸妈妈聊天,妈妈不会说汉语,只能跟我打着手势。海英从火塘上拎下水壶,仔细地烫过一个铁皮罐,倒水给我喝。我告诉他海英和弟弟海军都得到了捐助,让他尽可能支持海英上学,他苦着脸说他也是没办法,家里没有劳动力,有时实在忙不过来,想让海英请一天假,她就哭得厉害。
  正聊着,上面村子的一群学生找了来,七嘴八舌地告诉我,他们得到了父母的同意,今晚住在学校附近的亲戚家,明天早上好送我。我赶紧告诉他们,我明天早晨天不亮就要下山,让他们一会儿就结伴回去。同来的还有小丽的姐姐小艳,腼腆地坐在一边。春花很得意地告诉我,“小丽的姐姐可漂亮啦,平时老教我们唱歌、跳舞,听说郭老师来这里教书,一直想来看看又不好意思,今天听说你要走赶紧跟我们来了。”
小艳16岁,今年刚初中毕业,因为家里支持不了,已经辍学。我不知该安慰她什么,只能让她平时多辅导辅导妹妹和周围的孩子。
  聊了一会儿,我让孩子们趁天色还亮赶紧回去,他们互相看看,伸出小手,递给我几只糖果,一块饼干,两条油渍渍的麻辣豆条,说,老师带在路上吃吧。我有些好笑,继而是感动,捧着他们当作宝贝的零食,看着那些我已十分熟悉的小小身影在暮色里山路上蹦跳着走远,唯愿贫穷的阴影永远遮不住童真、欢笑和希望。
  《调查手记》By佤蓝
  整理贫困生调查资料时,我一直在提醒自己,不要注入过多的个人感情因素。我只是去了解他们情况而后向热心捐助的朋友提供资料的中间环节,我个人的观感必须尽可能客观,以避免给表达能力差的孩子带来实际的不公。但这些孩子所思所言,让我每念及不能平静。
  已经做了一段乡村教师,对这里的状况多少有些了解,随着年岁增长,这些中学生渐渐远离了虽贫困却因懵懂而无忧的童年。跟他们聊天时,可以清晰地看见天真的快乐与现实的忧虑正在此消彼长。
  现在12批捐助已告一段落,听听孩子们自己说的话吧,括号里的是一些注明。
“……每当到开学的时候,妈妈总是东借西借地借钱,但这时候别人家的孩子也都去上学了,所以不可能会把全部的书费借够的。看着爸爸妈妈为了我们三个(三个孩子同时在上学)一天一天老下去,我实在不忍心,所以我决定干脆不读书了。(后来是叔叔帮着交了学费。)这次当我听到我的名字时我是多么高兴,我在心里叫着谢谢老师,谢谢帮助我的叔叔阿姨!……”
“……(新学期)别人到家里要钱(借的书费),妈妈就在夜里哭,早上妈妈眼里布满了血丝,看到妈妈这样,我对妈妈说,妈妈别这样,要不然把我的书费还给人家吧,我不读书了。妈妈打了我一耳光,说你怎么这么没出息,我求了多少人才借来这些钱……我真的很渴望得到这份资助。”
“……这几天我一直没有吃早饭,到12点肚子饿得直叫。我家只有三亩地,每年的饭总是不够吃,家里头一点像样的东西都没有,爸爸几次劝我不要读了,我总是哭着对爸爸说,如果我不读书,咱家就会一代比一代落后的,这几年我的成绩都可以,以后我一定更加努力……”
“……我感到奇怪的是,我和两个妹妹病了,爸爸就送我们去看病,而妈妈病,爸爸为什么不送妈妈去看病?问妈妈,妈妈说,小孩病了就痛,而大人病了就不痛。每次她都是这么说的。现在我才明白原因……”
类似孩子气十足的叙述还很多,让人微笑之余,也不禁慨叹。而慨叹、眼泪、同情对他们而言都是没有意义的,唯蹲下身,目光与他们平齐,尽力抹去贫困蒙在他们眼前的阴翳,让他们有机会达到甚至超越个人能力所及,这也是所有助学的朋友的目标吧。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文网文[号··京公网安备号·甲测资字·文化部监督电子邮箱:wlwh@·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admin1@&&&&&&&&&&&&&&&&大家好 请问宁蒗到王家沟镇上方便吗怎么坐车呢_宁蒗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133贴子:
大家好 请问宁蒗到王家沟镇上方便吗怎么坐车呢收藏
我们是一个成都的支教志愿者团队
十八号火车到攀枝花 然后坐大巴到宁蒗 但是不太清楚宁蒗怎么到金棉乡王家沟 坐多久的车呢 大概价格呢 希望当地朋友解答下 谢谢了
坐车啊,大车小车都有
你们是成都哪个学校的呢?
从宁蒗县城到金棉乡,有面包车/解放小卡,两种选择。目前金棉乡正在建通乡油路,早晚才通车的。从乡政府到王家沟,就不知道怎么办了,弄不好还得暴走。
学校不都要放假了么,
楼主,我一会儿帮你问问,本屌至今没去过金棉,问问同学,下午给你答案。
我们团队已经到宁蒗了昨天 宁蒗物价偏高啊
先到宁蒗县环城路新菜市场正门,那里有道金棉的车,到金棉车费25.00元。你可以和师傅商量把你送到到王家沟的价钱。或者车到金棉后也可找面包车到王家沟。如果从金棉步行都王家沟可能要2小时左右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丽江山区支教的公共主页 - 人人网,,丽江山区支教,非政府组织,公共主页
主页君最近比较忙没有follow太多活动大家多关注下我们的豆瓣小组
“丽江山区支教”项目是由丽江古城民间发起,属个人行为。组织愿意去支教的志愿者,以志愿者的身份到贫困山区学校进行支教活动。
永宁校区将于下周六、周日(6月16日...
大山的孩子,走进世界的第一步 ——第一届大山的孩子走进北京爱心夏令营 (友成)
给丽江山区支教留言
&收到了送的
将快乐的音符,烘培成蛋糕送给您,愿您拥有365个好日子!
&&回复了粉丝 :你好,我想去云南丽江支教,时间为2013年9月至十二月。但不知道需要具备哪些条件,能解答下吗?回复徐特:有心就好!详细去我们豆瓣小组了解噢
&:&主页君最近比较忙没有follow太多活动大家多关注下我们的豆瓣小组
&:&也欢迎有意组织支教的同学联系上一条状态下的林小亮!转自
:急,9月就要开学了,永宁乡还差20名支教老师,详情见
:&求关注!短信可以联系到我,我要去海南骑行了.
&:&急,9月就要开学了,永宁乡还差20名支教老师,详情见
:&这个是长期的,需要支教两个月到四个月左右,主要是音体美还有英语!
发表了日志
/event// 永宁校区将于下周六、周日(6月16日-17日),组织全乡支教老师和泸沽湖周边爱心人士为将赴北京夏令营的5位老师和15位优秀小学生通过徒步环泸沽湖发微薄的方式募取部分费用。此举意义深远,望广大社会团体,爱心人士给予关心支持! 第一届大山的孩子走进北京...
&:&分享照片
photo by Comrade Wong所属: 来自:
&&发表了日志大山的孩子,走进世界的第一步——第一届大山的孩子走进北京爱心夏令营 (友成)
在云南丽江宁蒗县永宁乡,有一所瓦拉别温泉小学。瓦拉别完小现有300多学生,其他分教点的村小共有200多学生,合计一共500多人,都是当地和附近贫困山区的少数民族孩子。
而在2003年的时候,学校只有学生90多人。这一切,都...
&:&第三届走进大山爱心夏令营开始招募志愿者,欢迎大家报名参加
:&怎么报名?
&&发表了日志/event//
世界很大,乡村的孩子要走出去,城里孩子也走出来,乡村孩子到城市,城市孩子到乡村。我们每个人都一样,如果能走出常规的圈子,你会认识另一个新的世界
招募30名有各种特长的大学生、在校老师、退休老师、其他人员和孩子们进行快乐互动交流活动 ...
发表了日志
如果你觉得支教是一件很神圣的事,那么,你错了。支教其实没你想象的神圣,你会发现菜里肉不见了,你会发现漫天的星星数得你头晕,你会发现原来蚊子除了咬人,掉下来也可以砸出一个包。但是如果有一天你有幸到达一所山区小学,作为一名支教老师,那么恭喜你,因为你将得到清脆的童音叫你“老师”的奢侈享受! 几乎每个支教老师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很多时候,孩子们带给我们的,要...
真的是很严肃的问题、我想我们并没有准备好、除非这些问题你从现在起开始考虑、直到想通、不然我们为了丰富自己的人生去别人本已经迷茫不定的生活中再搅和一下、是不是太自私、不过一定会有解决办法、现在起我们一起努力@周荣正()
加入了公共主页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你我都可以成为志愿者,欢迎大家将自己与志愿服务有关的文章、照片发至,与大家分享你的志愿服务经历。
&:&丽江宁蒗金棉支教今年9月以后的开始接受报名,至少一个月.又:七八月会有走进大山爱心夏令营,具体事宜会发日志.
发表了日志
作者陈伊睿/、如果去教小学的话不用担心任何专业性的问题。英语就学到比较级,学生基础很差,差到需要做好心理准备,而且接受能力非常差,甚至讲一个故事都会全班只有几个人记住,更不要说知识点了,此处需要的应该就是耐心了。个人认为不断重复知识点是个好方法,可以参照一下XXX记忆曲线的那种复习方法,给...
发表了日志
仅代表个人观点 支教四星期了,今天终于没了讲课的激情,直接让那群孩子看书了。有时候想想子龙兄说的话,类似于”你交不了多少知识,你只是要推他们一下“类似的话就觉得没什么愧疚感了。因为毕竟,我们大多数人,能传授的只有知识,而所谓品德,我一是没有,而是不识得。 多数人可能觉得山里的孩子很纯真,but what is the life's...
发表了日志
一、我们怎么去?我们去哪碰头?然后在哪有人接送还是我们自己找还是怎么的?提前几天到? 丽江有机场 到目前为止,直飞丽江的城市有深圳、北京、广州、上海、成都、西安、重庆、南京。每天都有班次往返。 航班时间分别为: 丽江——深圳 8:40——12:00 深圳——丽江 13:2...
找谁报名?有联系电话么?大概需要支教多久?
回复林小亮:嗯了解啦,谢谢~
发表了日志
本文转自西部阳光行动公共主页: /?&statID=page_&level=1&ref=minifeed&sfet=2002&fin=2&ff_id= 近几年来,有一类公益项目发展很快,即以在校大学生为志愿者、农村中小学生为受助对象的短期互动型公...
发表了日志
急急急!丽江宁蒗县永宁乡中良子村小学(28名学生,3个班,只有一名老师),急招支教语文、数学老师2名,支教时间两个月以上,有爱心者皆可;所有费用得自理。 有意联系赵云: qq: 在本公共主页上留言也有效...
人人移动客户端下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影刺ht和金棉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