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综合生产力对实现我国纯粮食酒有哪些安全的意义有哪些?

  一、对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的理解
  (一)中国粮食安全必须立足国内实现基本自给
  “粮食安全”的概念是在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粮食危机中由粮农组织首先提出的,其定义为“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品”。1983年粮农组织总干事爱德华?萨乌马对“粮食安全”的概念作了新的定义:“粮食安全的最终目标应该是,确保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都能买到又能买得起他们所需要的基本食品”。虽然此后世界粮食组织首脑会议通过《罗马宣言》对这一概念进行了修正,一些学者也提出了自己对“粮食安全”的不同界定,但上述概念的基本含义还是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即“粮食安全”包括三项具体目标:确保生产足够数量的粮食;最大限度地稳定粮食供给;确保所有需要粮食的人们能够获得粮食。
  从上述粮食安全的概念中我们不难看到,解决一国的粮食安全问题有两条基本途径,一是立足国内生产,满足与稳定粮食供应;二是进口粮食满足国内需求。显然,从纯经济学的意义上看,对于粮食生产有比较优势的国家宜选择第一条途径,而对于不具备粮食生产比较优势的国家,采取第二条途径更为有利。正是由于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存在着两种途径,长期以来对于中国是否存在着粮食安全问题,学术界存在着较大的争议。一些学者认为,由于科技进步,人类早已跨越马尔萨斯陷阱,只要存在市场就能买到粮食,因此,对于中国来说粮食安全不是问题。事实上,粮食安全从来就不是纯经济问题,由于粮食是维持人类生存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人们对粮食的刚性需求,使得粮食成为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物资。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强,粮食已不仅是人们必不可少的生活资料和工业生产中重要的生产资料,持续的粮食生产能力也日益成为国际经济与政治博弈中的重要筹码。粮食安全与能源安全、金融安全被并称为当今世界三大经济安全。一旦国内粮食供给依赖国际市场,不仅粮食进口量的大小与进口价格的高低受制于主要粮食生产国,国家的战略安全也不可避免会受到少数发达农业大国的操纵。即使假设其他国家不会把粮食供给作为筹码来威胁我国的战略安全,对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大国来说,依赖国际市场满足国内需求也根本不具有实际操作的可行性:我国每年粮食消费量占世界粮食消费总量的1/5,占世界粮食贸易量的两倍左右;我国粮食进口量每增加或减少5个百分点,国际商品粮市场的价格就上涨或下跌30%左右,从而影响到30多个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利益。且不论世界粮食出口量根本无法满足世界1/5人口的粮食需求,就是粮食进口的“大国效应”也不是我们能够承担得起的。设想未来几十年内中国粮食自给率为90%,有10%的粮食需求依赖国际市场,到2020年中国的粮食进口量将达到0.5~0.7亿吨,占国际粮食出口量的18%~25%;2050年中国的粮食进口量为0.8亿吨,占国际粮食出口量的24%。届时世界出口量的1/5~1/4用于满足一个人口大国的粮食需求,国际粮价的剧烈波动不仅会影响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也会危及到世界政治经济的稳定。基于上述原因,我国粮食的自给率保持在95%左右是非常必要的。
  (二)粮食安全问题的实质是粮食生产的比较利益问题
  现阶段的粮食安全问题与马尔萨斯意义上的粮食问题不同,它不是指在现有的资源禀赋与技术条件下,人类粮食生产能力绝对不能满足自身生存与发展对食品的需求,而是指粮食生产效率能否保证一国的粮食供给不受进口农产品与国内非农业的影响和冲击。粮食安全之所以成为问题也不仅取决于粮食消费对人类生存的不可替代性,更取决于农业弱质性所导致的粮食生产效率低下。农业生产密切依存于自然条件、粮食的收入需求弹性小等特点,决定了粮食生产的比较利益通常会低于非农产业,如果不能通过农业规模经营来促进资本投入和技术进步,并辅之必要的农业保护政策,在比较利益的引导下,多数农民将会放弃粮食生产,农业资源也将大量流向非农领域,那时粮食短缺将不可避免。富裕的人口小国可以通过粮食进口来度过危机,大多数欠发达国家必将会由于食品价格的大幅度上涨陷入困境。粮价上涨固然会刺激未来的粮食生产,但非农化使用土地却无法在短期内投入粮食生产,而且随着粮食供给的增加,粮食价格的下降必然会导致新一轮的粮食短缺。
  上述分析表明,只要农业生产效率进而农业生产的比较利益低于非农产业,粮食增产与农民增收就存在着矛盾。如果这一矛盾长期不能得到有效解决,粮食生产的长期供给能力将会受到根本性损害,马尔萨斯意义上的“粮食安全”问题势必会卷土重来。正因如此,世界各国在二元经济转型进入刘易斯转折点前后,都不约而同地开始重视农业投资和技术进步,并在不同程度上对农业生产实行保护政策。基于农业弱质性所实行的保护政策,不只是为了保护本国粮食供给免受国外低价粮食进口的冲击,更是为了通过提高农业生产的比较利益,保护本国粮食生产的长期供给能力。
  二、二元经济转型及其对粮食安全的影响
  (一)二元经济转型的特殊路径及小规模农业的强化
  二元经济结构的特点,突出地表现在传统农业部门的劳动边际生产力远低于现代非农产业。最直接的表现是在传统农业部门中较大的劳动力份额创造出较小的产出份额,而在以工业为代表的现代部门中,较小劳动力份额创造出较大的产出份额。因此,二元经济结构转型的主要途径是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非农化转移。随着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完毕,农业劳动的边际生产力也就会逐渐与非农劳动边际生产力趋于相等,这时城乡异质的二元经济结构就转化为同质的现代化一元经济结构。
  二元经济条件下,农业生产发展不仅是推进工业化进程、促进二元经济转型的必要条件,而且农业发展本身也会受到二元经济转型的影响。如果二元经济转型顺利,随着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农业人均资源占有量的提高,特别是农业规模经济的形成,自给与半自给性质的小农经济将转变为市场化的现代农业。现代农业较高的劳动生产率,一方面决定了一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也会在增加粮食供给的同时,增加农民收入。因此,农业规模经营是一国粮食安全,特别人口大国粮食安全的根本保证。
  但是受二元经济转型的初始条件及转型过程中各利益集团博弈力量非均衡的影响,中国二元经济转型与发展经济学所描述的通过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市非农产业转移的道路有很大不同。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特点是就地转移与非永久性乡城迁移相结合,上个世纪90代末期以前以就地转移为主;此后则以非永久性乡城迁移为主。年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累计总规模达13106万人,其中转移到城市就业的只有2729万人,占农业劳动力转移总数的20.8%,而同期转入农村非农产业就业的达10377万人,占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总数的79.2%。1996年以来,农村工业的主体一乡镇企业增长速度下降,吸收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有所减弱,但总体上仍维持1亿人以上的规模。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城乡隔离体制的松动,农民外出打工数量逐渐增多,特别是1998年以后,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的数量急剧增加,1998年至2007年外出农民工的总量增加了9000万人,平均每年新增900万人左右,2006年外出农民工数量是1.3亿,亿,亿,2009年达1.45亿。以上两种形式共转移了两亿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对我国二元经济转型做出了历史性贡献。但“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只有劳动力在产业间转移,而没有人口在城市集中;以农民工形式所进行的劳动力转移,虽然使农民走出了乡村,但并没有真正成为城市居民。这两种形式所转移的农业劳动力,都没有割断与土地的联系,大多具有兼业性质。因此,在中国二元经济转型过程中,农业经营规模不仅没有随着农业劳动力的转移而增加,反而由于这一过程中农地的非农化转移,以及土地的分散化承包等因素持续减少。目前,美国一个农业劳动力平均耕地120余公顷,日本则不足2公顷,为美国的1/60,而我国只有日本的1/5,仅为0.4公顷。虽然我国经济发展已进人工业化中后期发展阶段,但我国农业生产仍停留在小农经济阶段。高度分散的小农经济与现代化大生产对农业需求的矛盾,不仅是制约我国农业生产发展的根本性矛盾,也是危及中国粮食安全的基本因素。
  (二)小规模农业经营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
  1.小规模农业经营使我国粮食生产潜力不容乐观。小规模经营条件下,农户的要素禀赋表现为土地与资本十分稀缺,而劳动力资源充裕,加之小规模经营抗风险能力差,对于农民来说除了劳动投入外,任何对土地的长期投资都是得不偿失的。受人均收入水平提高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双重影响,我国对粮食的需求已经进入快速增长阶段。但受耕地面积不断减少、水资源紧缺和生态脆弱的影响,粮食生产的资源、环境约束将更为严重。仅1997年至2008年,全国新增建设占用耕地3704万亩,平均每年被占用耕地达300万亩,而今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将会造成难以逆转的耕地持续减少的趋势。解决粮食生产资源与环境约束的根本途径在于通过技术进步来挖掘农业部门的增长潜力,而问题在于农业生产投资和技术进步受到了小规模农业生产的限制。发达国家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为80%以上,而我国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仅为42.7%。如果这一问题不能得到很好解决,未来中国粮食安全的确存在着隐患。
  2.小农经济易引发粮食供求关系大幅度波动。小农经济特有的个人理性与集体非理性的矛盾,会导致农产品供给对需求变动的滞后与过度反应,从而引发粮食供求关系大幅度波动。另据《中国统计年鉴&有关数据显示,年间我国粮食生产经历了四次大的供求波动。这四次大的粮食供求关系变动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粮食产量大幅度增长与大幅度回落总是交替出现;二是在经历了大幅回落后,通常会在较低的水平上持续徘徊几年。19 81~1984年粮食产量连续四年大幅度增长,到1984年粮食产量突破4亿吨大关,紧接着是1985年粮食大幅度减产,并在3.7~4.0亿吨之间徘徊5年;1990年粮食增长率高达9.49%,粮食产量超过1984年达到历史最高水平,紧接着又是1991年的粮食减产和连续四年的低水平波动;两年粮食生产大幅度增长,1996年粮食产量突破5亿吨大关,接着又是1997年减产2.05%;1998年粮食产量有所回升,年5年间几乎是持续负增长。
  我国粮食产量波动上述特点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小农经济条件下农户对粮食需求的特殊反应。分散经营的小农经济条件下,农户粮食商品率低,就多数农户来说,粮食生产只为了满足家庭的基本生活需要,因此,粮食价格的一般性变动对农户的粮食供给影响不大。一旦粮食供给缺口较大,或是表现为粮价的大幅度上涨,或是表现为政府的惠农政策出台,更经常的情况是二者兼而有之,又会对农户形成过强的经济激励,众多农户纷纷扩大粮食生产,尽管每户生产能力有限,但数以亿计农户的粮食增量合起来就会导致粮食产量大幅度增长。粮食供给远大于粮食需求,引发了卖粮难;卖粮难的结果又使农户纷纷减少粮食生产,从而形成了粮食产量的大起大落、买难与卖难的恶性循环。小农经济条件下农户这种个人理性与集体非理性矛盾所形成的“羊群效应”,不仅让农民陷入既盼丰收,又怕丰收的无奈;也使政府落入了既因歉收而忧心,又因丰收而尴尬的困境。这表明政府应该像欧美等国那样,对粮价实行高度保护政策。
  3.小规模经营使我国粮食生产的国际竞争力低下。由于小规模经营导致物质资本投资过少,劳动力资源投入过多,技术创新也就只能停留在精耕细作层面上,小规模经营的结果必然是土地生产率较高,而劳动力生产率较低。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极为低下,每个农业经济活动人口农作物产量只有1.69吨,在41个国家中居倒数第4位,只高于孟加拉、斯里兰卡、蒙古三个国家。同期美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为每个农业经济活动人口207.07吨,是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的124.29倍。小规模农业经营所具有的技术进步缓慢、劳动生产率低下的特征,使我国粮食生产的国际竞争力不足,进而危及国家的战略安全。
  粮食生产的国际竞争力通常体现在粮食价格上,如果某国粮食生产的劳动生产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其粮食价格就会高于国际市场价格,在农产品市场日益国际化的背景下,国外低价粮食就会冲击该国市场,影响该国的粮农利益,从而影响该国的粮食生产。由于我国小农经济条件下,粮食生产的成本高、质量低,与国际市场相比,我国主要粮食品种市场价格普遍高于国际市场价格。从1996年到2007年的11年间,我国小麦、玉米和大米价格在绝大多数年份均高于国际市场价格。2008年以来,粮食价格延续了上述情况。
  三、促进二元经济转型保证粮食安全的对策措施
  (一)促进劳动力非农化转移,加快农民工市民化进程
  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存在是传统农业最突出的特征,也是农业部门低效率的根源。实现农业规模经营,提高粮食生产比较利益的根本途径是促进劳动力非农化转移,现阶段的重点是加快农民工市民化过程。具体来说要着重做好以下工作:通过规范用工制度、取消就业歧视、加强业余教育与职业培训,以及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等措施,稳定农民工就业,增加农民工务工收益;通过为农民工提供社会保障、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及把农民工纳入住房保障体系等措施,降低农民工在城市定居的生活成本;改革户籍管理制度,根据农民工的就业能力及农民工与所在城市的融合程度,有序接纳农民工成为城市居民;要通过让农民工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选举与被选举权、改善城市边缘区的居住与生活条件,以及引导舆论导向等措施,营造让农民工融人市民社会的软环境。
  (二)改革土地制度,促进土地流转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虽然使广大农民拥有了承包土地的使用权和一定程度的剩余索取权,但现行的土地产权制度还远未完善。由于缺乏相应的土地流转机制,对大多数农民来说保有承包土地,进行兼业化经营就成为最佳选择。要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提高粮食生产的比较利益,必须对现有农村土地制度进行改革。一是在保持农村的土地集体所有制不变的情况下,赋予农民以永久性的土地使用权,明确农户拥有对所承包土地的使用权、收益权、转让权、抵押权和继承权,以稳定农户的经济预期,促进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二是建立健全农村土地使权流转市场,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规范土地使用权的流转;三是通过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加强土地流转的立法和执法监督等措施,健全农地使用权流转的宏观调控机制。
  (三)建立农业支持、保护体系,提高粮食生产的国际竞争力
  建立农业生产的支持和保护体系,对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粮食生产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为此,要着重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强包括水利设施、农田整治、水土流失治理、土地复垦、农业综合开发等在内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加强中低产田的改造和商品粮基地建设,提高粮食供给能力;三是加大对农业科研、农业推广、农民培训、农产品安全检验和农产品市场信息等农业服务活动的资金支持;四是建立健全农产品价格支持体系,逐步减少对农产品流通环节的补贴,把支持与补贴的重点转向农民;五是建立和完善农业保险体系,增强我国农业的风险承受能力。
  (四)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健全粮食宏观调控体系
  改革粮食流通体制,健全粮食生产的宏观调控体系的目的是要把粮食生产的总量调节与结构调节结合起来,实现粮食供需的动态平衡。其基本原则是要把加强宏观调控与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结合起来;着眼于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统筹考虑粮食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在上述原则的指导下,要完善中央和省级两级政府责权明确的粮食调控体系;建设灵活高效的粮食储备调节制度和进出口调节机制;建立的完善粮食法律体系,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作  者:&&&&出  处:单  位:&&&&经济类别:库  别:中经评论子库
& ()& ()& ()& ()& ()& ()
版权所有:中经网数据有限公司是全球首家大型政务类网站,欢迎登陆本站!&&&|&&
提示:您在上方可以搜索政府工作报告、统计数据、统计公报等相关政务信息。
推荐城市:
&当前位置:&=&&
开放条件下粮食进出口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及对策
&&&&日期:&&&&浏览次数:138次
&&&&关于粮食安全,早在20世纪70年代世界粮食危机时,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就在第一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上提出了&粮食安全&概念,具体内容包含生产的充足性、供给的稳定性和粮食的可获得性等三方面含义。我国在1992提出了粮食安全的概念,认为粮食安全就是&能够有效地提供全体居民以数量充足、结构合理、质量达标的包括粮食在内的各种食物。&对粮食安全的重要性人们已达成了共识,但如何实现粮食安全,尤其是可否进口粮食,理论界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是粮食安全要立足国内,强调较高的粮食自给率;二是基于比较优势原理认为,粮食安全不能仅仅考虑国内,要从全球的角度配置农业资源,只要有钱就可以进口。
&&&&我们认为,在开放条件下,适当进口粮食是我国必不可少的粮食安全战略。但我们必须充分认识进口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粮食进口在增加国内粮食供给同时,也会随之带来一些隐患。本文从目前我国粮食安全所面临的挑战入手,分析了粮食进口对粮食安全有利和不利的两方面影响,提出了在开放条件下我国粮食进口的政策建议。
&&&&一、我国粮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
&&&&在我国粮食连续九年增产的情况下,仍然需要进口粮食,并且粮食进口逐年增加,尤其是主要粮食品种进口增加,给我国的粮食安全带来巨大的压力。这反映出了农业仍然是我国的薄弱环节,粮食继续增产的难度加大,粮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
&&&&(一)粮食供给能力减弱
&&&&粮食供给能力减弱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来自资源条件的限制。虽然我国制定了严格的的耕地保护制度,但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建设的快速推进,建设用地对粮食生产产生一定的&挤出效应&,直接造成耕地面积减少。自然灾害的影响,也使耕地减少。我国的耕地在以每年1000万亩的速度减少,使得本已匮乏的耕地资源变得更加稀缺。另一方面来自自然条件的影响。我国还是水资源缺乏的国家,且水资源分布不均衡。由于气候等自然条件影响,降水减少、干旱严重,从而使得我国粮食增产和粮食供给能力减弱。
&&&&(二)粮食继续增产的风险加大
&&&&一方面,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的消失,廉价劳动力的时代已经过去,农业生产的人工成本不断增加;同时,化肥、农药、种子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不断上涨,从而降低了粮食生产的比较效益,挫伤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影响粮食生产和供给。
&&&&另一方面,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九连增&后,产量基数提高。我国连续六年粮食产量稳定在一万亿斤以上,2012年我国粮食总产量更是达到58957万吨,已经超过了《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提出的到2020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5.4亿吨的目标,使粮食生产进一步增产的难度加大。同时,由于资源和自然条件的影响,粮食生产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加强。从我国目前的资源禀赋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看,我国的粮食生产能力很不牢固,农业发展和需求有很多不相适应的地方,需要进一步提高产能。
&&&&(三)粮食需求刚性增长
&&&&人口增加不仅使我国口粮消费总量增加,消费结构升级也使饲料粮和工业粮需求增加。随着消费结构升级,人们的食物消费更加偏重质量,对肉蛋奶、食用油和精加工食品的需求将增加。这种消费结构的变化会导致口粮消费减少而饲料粮、工业量的消费增加。《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预测,到2020年,我国人均年粮食消费量为395公斤,《人口发展&十一五&和2020年规划》指出,到2020年人口总量将控制在14.5亿以内。
&&&&按照上述两个规划的预测,届时我国粮食需求总量将达到5725亿公斤,其中口粮消费需求将达到2475亿公斤,占粮食需求总量的43%;饲料粮(主要是大豆和玉米)需求将达到2355亿公斤,占粮食需求总量的41%;玉米深加工、生物燃料、生物制药和酿酒工业尤其是生物燃料迅猛发展,工业用粮也将大幅增加。
&&&&(四)依靠国际市场调剂的空间有限
&&&&根据测算,近10年来,世界粮食需求增加了4400亿斤,年均增长1.1%,而粮食产量只增加了2000亿斤,年均仅增长0.5%。粮食需求的增加大大超过粮食产量的增长,造成世界粮食库存消费比不断下降,已经接近30年来的最低水平。另据联合国粮农组织预测,年度全球谷物产需缺口约640亿斤,反映全球粮食供求状况的库存消费比也从年度的25%下降到了年度的20.5%,接近18%的粮食安全警戒线。
&&&&目前全球每年粮食贸易量为4800亿斤,仅相当于我国粮食消费量的一半左右。从我国的主要粮食品种稻谷来看,我国每年消费大约为亿斤,而国际市场大米贸易总量仅为500&600亿斤,仅占我国大米消费量的15%左右,因此,通过国际市场调剂的空间有限。
&&&&二、粮食进口对粮食安全的积极意义
&&&&生产的充足性、供给的稳定性和粮食的可获得性,是粮食安全的三个具体目标,缺一不可。如果一国的粮食生产不足以满足本国的粮食需求,就必须利用国际市场,通过粮食进口来保障国内的粮食供给。一国的粮食安全不仅取决于国内的粮食供求情况,还取决于全球粮食供求情况。因此,必须从全球的角度考虑国内粮食安全和国际贸易。利用国际市场进口粮食,对于化解一国粮食安全风险、实现有效率的粮食安全战略和该国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一)有助于填补国内粮食品种的供应缺口
&&&&近几年,尽管粮食连续增产,但粮食增产的速度仍跟不上国内消费需求的发展,出现了粮食缺口,粮食进口量持续增加。尤其是大豆,从2010年到2012年三年进口大豆都超过5000万吨,2012年为5838万吨。谷物和谷物粉的进口也连年增加,2008年到2012年,进口量分别是154万吨、315万吨、571万吨、545万吨、1398万吨。2012年粮食进口不仅总量创历史新高,主要粮食品种谷物和谷物粉进口也大幅增多。谷物及谷物粉进口比上年增长156%,进口金额为4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34.2%。
&&&&之所以增加谷物和谷物粉的进口,一是进口粮食的价格相对较低,如广东、广西进口的大米价格是国内价格水平的80%左右,进口降低了消费成本;二是由于国内农民种植大豆的比较效益低、种植面积少、产量低,进口弥补了国内大豆市场供给不足;三是满足了国内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泰国和越南的大米具有颗粒饱满、口感润泽和色泽光亮的特点,受到国内消费者的青睐。
&&&&(二)有利于我国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
&&&&随着人们生活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肉蛋奶的需求增加,这就需要发展畜牧业。但畜牧业的发展,需要消耗大量的粮食,其发展又受到农业资源短缺和粮食供应紧张形势的制约。粮食进口,特别是通过饲料粮的进口,可以缓解畜牧业发展的这一矛盾,即畜牧业得到了发展,满足了因消费结构升级改善食品结构的需求,同时也节约了部分农业资源,还可以增加就业,提高农民收入,这对提高我国资源利用效率、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三)有利于我国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人均占有农业资源水平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均耕地不足世界人均耕地的一半,人均淡水资源是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我们以世界9%的耕地,生产了世界25%的粮食,养活了世界19%的人口。而土地和水这种稀缺资源又不能或也难以通过贸易获得,因而造成了我国资源的过度利用。
&&&&通过粮食进口,可以有效地利用世界资源。所以,进口粮食,就相当于进口了这些资源,可以改变过去单一依靠国内资源所造成的对资源过度利用的局面,从而缓解我国国内资源的利用强度,把国内资源的利用、保护和保存结合起来,有利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有效防止中国自然资源的退化,实现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有助于分解粮食安全风险,稳定粮食供给
&&&&粮食的稳定供给由国内生产、国内储备和适度进口三个途径来实现。粮食的供给,如果单靠国内生产,自我封闭拒绝进口,受资源禀赋限制和自然条件的影响,粮食的供给波动会相对较大;如果以国内生产为主加适度进口,可以扩大供给源,从而可以减少供给的波动性,降低粮食供给的风险。国内国外&双保险&,提高了粮食安全的保障系数。
&&&&三、粮食进口对粮食安全的不利影响
&&&&粮食进口丰富了国内市场的粮食供给,满足了我国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有利于我国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部分降低了粮食安全的风险。但粮食进口、也会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需要我们清醒的认识。
&&&&(一)国际粮食市场的波动性加大
&&&&受国际金融危机和自然灾害的双重影响,自2007年下半年以来,国际粮食和主要农产品市场剧烈波动,粮食价格大起大落。从2007年底到2008年初,印度、越南等主要粮食生产和出口国,粮食产量下降,粮食出口减少;同时一些粮食进口国为了增加进口,大幅降低粮食进口关税,两方面的共同影响,使得国际市场粮食供给紧张,导致世界粮食价格飞涨。
&&&&无论是粮食出口国还是进口国,减少出口还是增加进口,都是为了保持国内粮食自给,无可厚非。但他们政策执行的结果却直接导致全球粮食市场的供求关系。之后由于印度、印尼、泰国等粮食丰收,或取消或放松限制,粮食出口增加,国际粮食市场供给增加。国际市场粮食供给的这种不稳定性,影响我国粮食的进口和国内粮食供给的稳定性。
&&&&(二)国际市场的不确定性增加
&&&&粮食价格的波动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不确定性增加:石油矿物能源价格的上涨,通过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生产资料带动粮食生产成本和农产品运输成本提高,粮食能源化趋势加剧,抬高国际粮食价格;生物质能源的发展使本来相互隔离的农产品市场与能源市场联系起来,并相互影响,加剧了粮食市场的不确定性;国际投机资本在能源和农产品两个市场上的投机行为助推了农产品价格的波幅。
&&&&另外,自然灾害多发、气候变暖、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粮食产量大幅下降、瘟疫、战争等还可能引发国际性粮荒。国际市场的这种不确定性和可能的国际粮荒以及全球粮食危机加大了我国粮食安全的风险。
&&&&(三)国际市场的垄断性增大
&&&&国际粮食市场属于不完全竞争市场,大部分交易由跨国公司所垄断,国际ABCD四大粮商控制了目前80%的国际谷物市场份额。这些跨国公司凭借其垄断地位,操纵着国际粮食市场的价格,并从中攫取超额利润。对于粮食这种需求弹性很小的商品来说,如果对国际市场依赖程度过高,会面临巨大的粮食进口支出的财政压力。另外,随着我国粮油市场的开放和外资的进入,这些跨国公司也加紧扩大在我国粮油市场的贸易份额;同时通过建立从种植到加工、贸易的粮食产业链,控制了从源头到终端的全过程,对我国粮食安全带来潜在风险。
&&&&我们拥有13亿人口,每年消费5亿多吨粮食,对于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如果不主要依靠自己来满足粮食供给,世界上谁也救不了我们。
&&&&四、开放条件下我国粮食进口的政策建议
&&&&在开放条件下,为确保我国的粮食安全,必须准确把握我国当前粮食生产和国际粮食市场的特点,充分认识到粮食进口给我国带来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准确选择粮食进口的政策,构建粮食安全的长效机制。
&&&&(一)进一步加强粮食贸易,保障国内粮食安全供给
&&&&首先,开展多边粮食贸易,增加粮食安全系数。由于世界粮食供给有限,国际市场的不确定性和垄断性不断加强,在粮食贸易中,我国不能仅仅依靠某一个或某几个国家,必须与多个国家开展粮食贸易,以便降低因某个国家粮食减产带来的风险,破除由于过于依赖某个或某几个国家粮食进口所造成的粮食垄断,与多个国家签订粮食进口协议,实现贸易伙伴的多元化。日本在2003年农产品进口的来源地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其次,转变粮食贸易方式,签订长期订货合同。我国进口粮食,并不是因为我国自身粮食紧缺而急于到国际市场上去购买粮食,所以在选择出口国、签订合同的时间和价格等方面都具有较大的灵活性。要充分利用这种有利地位,与土地资源丰富的国家建立长期、稳定的农业合作关系,将国际上具有比较优势的粮食生产潜力逐步动员出来。转变目前以调剂现货余缺为主的贸易方式,签订长期合同为主的贸易方式。
&&&&(二)鼓励企业走出去,建立稳固的进口粮源保障体系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解决粮食供给问题,既可以通过粮食贸易方式,还可以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来实现。但目前,我国农业对外投资呈现规模小、投资主体单一、产业层次低、竞争力较弱和成功率低等特点。根据《201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2010年我国农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仅占当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量的0.78%。我们要顺应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加快农业走出去步伐,不断发展壮大粮油企业实力。在稳定大型农业企业的基础上,鼓励中小企业走出去,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农业走出去的区位选择,要综合考虑东道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农业资源情况、农业生产技术水平;要考虑该国的粮食生产、粮食消费和粮食贸易等情况,充分利用我国较成熟的农业生产技术,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策略。投资区域由近及远,由近邻俄罗斯、东盟和南亚,到非洲、中南美洲、大洋洲等地区进行农业资源合作。重庆粮食集团已经走出去到巴西、阿根廷投资,2011年有40万吨在巴西生产的大豆运回国内,2012年有200万吨。粮食企业走出去,不仅要开展粮食种植,还要通过收购当地的粮油加工企业和粮食物流设施,形成种植、运输、深加工的产业链。通过农业走出去,建立稳定可靠的进口粮食供给来源保障体系,增加粮食安全系数,提高保障国内粮食安全的能力。
&&&&(三)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运输能力
&&&&在利用国际粮食市场进口粮食时,必须考虑我国目前的运输能力和成本。因为我国国内现有的基础设施较差,现有的运输条件和能力不可能承受较大幅度的粮食进口增加,政府要加大投资建设码头、港口、周转仓库等基础设施,为增加进口创造条件。
&&&&(四)加强大宗农产品进出口管理,完善公共信息服务
&&&&根据国内产销和供求形势,做好进出口商品数量管理工作,避免集中进出口对国内产业和市场供应造成影响;有序引导大豆、食用植物油等紧缺品种进口,做好品种调剂,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完善&大宗农产品进口报告和信息发布系统&,规范进口企业备案和报告制度,加强对重要农产品和敏感商品的进出口监测;及时发布大宗农产品进口信息,引导企业合理、有序进口,维护进口秩序;强化进出口公共信息服务,及时发布有关政策调整、价格走势、市场动态和产品预警等信息,提高信息服务的全面性、准确性和权威性。
&&&&(五)掌握粮食进口的主动权,提高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
&&&&虽然我们强调粮食的自给率,但我国的进口数量和品种不断增加,已经成为一个&粮食净进口国&,我们要正视这一国情,准确定位。要获得国际粮食市场的主动权,就要向世界市场发出明确的信号,让世界各国知道中国将进口多少粮食,从而刺激粮食出口国增加粮食生产。一旦各国的粮食产量增加了,国际市场的粮食供应充足了,价格就会相对稳定。当粮食进口量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对世界粮食市场产生影响,在世界市场上的地位就会增强,我国的粮食安全也会随之加强。
&&&&参考文献:
&&&&[1]白石、梁书民,《世界粮食供求形势与中国农业走出去战略》,《世界经济》2007年第11期.
&&&&[2]程国强,《当前我国粮食供求形势与中长期趋势》,《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2年第3期.
&&&&[3]樊增强,《我国粮食安全问题不容忽视》,《红旗文稿》2011年第22期.
&&&&[4]李英,《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因素5及其对策》,《中国流通经济》2011年第12期.
&&&&[5]马强,《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粮食安全观的创新》,《经济研究参考》2006年第79期.
&&&&[6]倪洪兴,《开放条件下我国粮食安全政策的选择》,《农业经济问题》2009年第7期.
&&&&作者:李英 赵文报 河北经贸大学
&&&&来源:《对外经贸实务》
【全球政务网】
&|&&|&&&Copyright & 2012 www.govinfo.so&All&Rights&Reserved&全球政务网&&京ICP备号-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耕地包括哪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