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二伯的老婆叫什么与阿q有何异同

阿Q、有二伯及其他——评萧红和鲁迅在文学上的师承关系--《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3期
阿Q、有二伯及其他——评萧红和鲁迅在文学上的师承关系
【摘要】:正 鲁迅和萧红的交往,这是两代人的接近。历史的机缘使他们在一段时间内有着广泛而又密切的接触,从思想到生活到文学。这种接触有着共同的基础:对沦陷土地上的奴隶们的不幸命运的关注、对侵占东北领土的帝国主义的仇恨、对受到传统思想严重束缚的民族灵魂的期待,等等。在鲁
【关键词】:
【正文快照】:
鲁迅和萧红的交往,这是两代人的接近。历史的机缘使他们在一段时间内有着广泛而又密切的接触,从思想到生活到文学。这种接触有着共同的基础:对沦陷土地上的奴隶们的不幸命运的关注、对侵占东北领土的帝国主义的仇恨、对受到传统思想严重束缚的民族灵魂的期待,等等。在鲁迅,还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铁峰;[J];求是学刊;1980年01期
吴中杰;;[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0年01期
陈圣生;[J];国外社会科学;1981年09期
包忠文;;[J];文艺理论研究;1981年04期
李政文;;[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年03期
严绍(汤玉);;[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1年03期
秦峥;;[J];文学评论;1981年03期
李国涛;;[J];晋阳学刊;1981年05期
科文;;[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02期
李何林;;[J];前线;198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曾镇南;;[A];瞿秋白研究新探[C];2002年
许爱珠;;[A];中国小说研究[C];2003年
郑庆君;;[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C];2004年
崔银河;;[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韩童生;;[A];中国戏剧梅花奖20周年文集[C];2004年
朴宰雨;;[A];现代东亚语境中的鲁迅研究——中韩鲁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金良守;;[A];现代东亚语境中的鲁迅研究——中韩鲁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金河林;;[A];现代东亚语境中的鲁迅研究——中韩鲁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金燕;;[A];回顾与展望:中国博物馆发展百年——2005年中国博物馆学会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5年
徐秀慧;;[A];纪念鲁迅逝世七十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树林;[N];中国电力报;2000年
廖四平;[N];中国艺术报;2000年
房向东;[N];福建日报;2000年
陈刚 柳芽 艾莉;[N];光明日报;2000年
赵鸿飞;[N];黑龙江日报;2000年
顾咪咪;[N];解放日报;2000年
舒馨;[N];解放日报;2000年
张未民;[N];吉林日报;2000年
曹革成;[N];吉林日报;2000年
姚新勇;[N];科学时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黄晓娟;[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靳新来;[D];复旦大学;2004年
黄晓娟;[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崔云伟;[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朱旭晨;[D];复旦大学;2006年
黄琼英;[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张毅;[D];山东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玉;[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高云书;[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冯健飞;[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朱勤;[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李峰;[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闵青;[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和磊;[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王妹;[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程玖;[D];安徽师范大学;2002年
黄腊喜;[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92试论《呼兰河传》“有二伯”的性格异化
上亿文档资料,等你来发现
92试论《呼兰河传》“有二伯”的性格异化
试论《呼兰河传》“有二伯”的性格异化;萧红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是一位天才而短命的女作家,;一、“无名”;中国人一贯重视一个人的籍贯(或出生地)和姓名,以;其实有二伯有许多名字,大家普遍叫他“有二伯”,祖;那么,是不是说有二伯就全然不在乎自己的名字呢?当;有二伯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小人物,是一个“无名”之人;二、“古怪”;有二伯是一个性情古怪的人;古怪之处还有很多,
试论《呼兰河传》“有二伯”的性格异化萧红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是一位天才而短命的女作家,在短短的三十一年生命中,为后人留下了百余万字的文学作品。小说《生死场》(1935)因鲁迅作序举荐而使她一举成名,从此奠定了其在文学界的地位。她的代表作《呼兰河传》(1940)是中国现代文学的艺术精品,全书由七章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1、2章)细腻地展现了小城风情,诸如跳大神,放河灯,野台子戏,四月八娘娘庙大会,跳秧歌等;第二部分(3、4章)诗意地抒写了“我”、祖父和后花园所构成的三位一体的童年生活;第三部分(5、6、7章)生动地描述了小城的故事――小团圆媳妇的故事、有二伯的故事、冯歪嘴子的故事。但是,作品各部分、各章节、各人物之间似乎无必然联系。它打破了传统小说对人物、情节、结构的处理方式,以情贯穿全篇,是一部典型的“三无小说”,即无主要人物,无连贯情节,无确定主题。萧红自己也说过:“有各式各样的生活,有各式各样的作家,也就有各式各样的小说。”[1]《呼兰河传》是萧红艺术风格成熟的标志,正如矛盾在序中所说:“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景画,一串凄婉的歌谣。”[2]。 小说虽无贯穿始终的主要人物,但又确确实实为我们塑造了四个经典的人物,即慈爱的祖父、可怜的小团圆媳妇,古怪的有二伯和坚忍的冯歪嘴子。学术界一直关注的是祖父、小团圆媳妇和冯歪嘴子,目前还没有人专门论述有二伯。有二伯虽然是一个小人物,但是他古怪的性格形象,绝不亚于鲁迅笔下的阿Q。一、“无名”中国人一贯重视一个人的籍贯(或出生地)和姓名,以姓氏为自己的血统,以籍贯作为自己的根基和归属。它们构成了一个人极其重要的识别符号。萧红在《呼兰河传》里是如何介绍有二伯的呢?她用了这样两句话:“祖父说,有二伯在三十年前他就来到了我们家里,那时候他才三十多岁。” “他的乳名叫有子,他已经六十多岁了,还叫着乳名。”这两句话看似平淡的话却告诉读者,有二伯的籍贯不清楚,有二伯的姓名不清楚,只有一个乳名“有子”,如同阿Q。其实有二伯有许多名字,大家普遍叫他“有二伯”,祖父叫他“有子”,“我”叫他“有二伯”,老厨子叫他有二爷,地户叫他有二东家,有些人叫他二掌柜的,街上的孩子们叫他“有二子”,“大有子”、“小有子”等等。但这些都不是他的真名字,大家只是从“有子”这个乳名里,根据他的社会角色和风俗习惯生发出来的称谓。有二伯本该有名有姓,可小说为什么自始至终没有交代?(其实作品里几乎所有的人物,如小团员媳妇、老厨子、冯歪嘴子、洋医生等等,都没有真姓实名。)只能证明他的社会地位太卑微,名姓的真假有无,都不重要。谁会在乎一个长工呢?“有二伯”对于别人只意味着他是“这一个”,仅此而已。另一方面,三十余年寄人篱下的生活也逐渐消磨了他的生命意识,逐渐地认同了社会对他的定位,放弃了人之为人的基本尊严。骨子里他是很自卑的。那么,是不是说有二伯就全然不在乎自己的名字呢?当别人叫他“二掌柜的”、“ 有二爷”、“有二东家”、“ 有二伯”时,他就笑逐颜开。他高兴的原因只能是――在他看来,别人把他当人物看。“伯”、“爷”说明辈分高,“掌柜”、“东家”前虽然有个“二”字,但也说明有实权,总之,这些称呼都是高人一等的意思。他获得了别人的肯定,证明了自己存在的价值。即使有名无实,也能满足起码的虚荣心。他最忌讳别人叫他的乳名,当街上的小孩子在他背后一边扔石子,一边嘴里喊着“有二子”“大有子”“小有子”时,“把他气得像老母鸡似的,把眼睛都气红了。”他是一定要追打的,直到那些顽皮的孩子改了口叫“有二爷,有二东家,有二掌柜的,有二伯”才作罢。小孩叫大人的名字,本就不敬,更何况是乳名。和他同一阶层的老厨子要是叫他的乳名,他不单是生气,而且要骂的,或者要打的。说明他还是很在乎别人对他的称谓。他又是很自尊的。 但是,祖父叫他“有子”,他不但不生气,而且会说“向皇上说话,还称自己是奴才呢!宰相大不大,可是他见了皇上也得跪下,在万人之上,在一人之下。”这原因一方面是祖父对他友善,视如自家人,他有感恩之心;更重要的恐怕是祖父是他的主子,这种社会阶级差别决定了他不生气。有二伯是鲁迅先生所说的真正的“奴在心者”。有二伯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小人物,是一个“无名”之人。二、“古怪”有二伯是一个性情古怪的人。小说写道:“有东西,你若不给他吃,他就骂。若给他送上去,他就说:‘你二伯不吃这个,你们拿去吃吧!’”不给就骂,给又不要,性情也算古怪了。这里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谁送给他东西?以怎样的方式?结合作品分析,送他东西的人不可能是祖父,也不可能是“我”的父母。因为他不可能对着他的主子说出“你二伯”的话来。剩下的很可能是“我”,而“我”只是一个四、五岁的懵懂小孩,还不具备身份意识,不可能在送东西的方式上表现出鄙视下等人的神色来,来一个居高临下的同情。如果这种可能排除了,有二伯不吃东西就只剩一种解释,即我有二伯要保持一点奴隶的尊严。有二伯在“我”家,虽是一位靠出卖蛮力过活的长工,但他难道真没有人的意识?难道真拿自己当外人?他之所以如此,只是要引起被注意,处处证明自己的存在而已。 性情古怪之二,是“他很喜欢和天空的雀子说话,他很喜欢和大黄狗谈天。他一和人在一起,他就一句话没有了,就是有话也是很古怪的。”这的确古怪。夏天夜晚,大家都坐在院子里乘凉,都不停地讲些闲话,只有有二伯一声不响地坐着,手里拿着蝇甩子,东甩一下,西甩一下。若有人问他蝇甩子是马鬃的还是马尾的,他就说:“啥人玩啥鸟,武大郎玩鸭子。马鬃,都是贵东西,那是穿绸穿缎的人拿着??什么人玩什么物。穷人,野鬼,不要自不量力,让人家笑话??”先看有二伯为什么不爱和人说话,喜欢和雀子黄狗谈天?因为别人很少有与有二伯说话的,主奴之间虽是相互依存,同时又是相互对立性的存在,彼此交流是很少的,及时交流也是困难的。(即使祖父对有二伯友善些,也不能形成真正的平等交流。)老厨子虽然与他都是奴隶身份,但老厨子对他忽冷忽热,高兴了一口一个有二爷,不高兴了就变成“我看你这个‘二爷’一丢了,就只剩‘有’字了”,话语里充满了挖苦讽刺。没有人能和有二伯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心灵交流,他是孤独的。除了干活,更多的时间是独处,如果心里有倾诉的愿望,如同《活着》里的富贵只能和牛交流一样,有二伯倾诉的对象只有飞禽走兽,砖块石头了。与其说是给砖块石头说话,不如说是自说自话,块砖石头就是他,他就是那块“越滚越臭”的砖头。他给砖头的期望,正揭示了他在生活中想做而做不了的不平心理,是一种宣泄式的“托物言志”。这种看似扭曲变形的古怪言行,正是有二伯一辈子底层苦难的生活所致。比如他的名言“穷人不观天象。狗咬耗子,猫看家,多管闲事。”。“你二伯虽然也长了眼睛,但是一辈子没有看见什么。”“你二伯活着是个不相干”等等,都可以看出他的底层经验,不无哲理。生活的重担持续地压在有二伯孤单的肩膀上,压弯了他的腰,扭曲了他的心理。古怪之处还有很多,如有二伯把“这个”说成“介个”。有二伯不吃羊肉。有二伯既不恋爱,也不结婚等等。有二伯从不向任何人说出自己的籍贯姓名,也从来不向任何人说他前三十年的情状等等,这些都是有二伯古怪的地方,也是有二伯神秘的地方。它给读者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有二伯几十年寄人篱下的生活,苟活已经不易,谈何尊严和人格?性情古怪实属必然。三、“无畏”有二伯的胆子很大,什么都不怕。他不怕狼,敢走夜路,敢在夜里过东大桥。有二伯常常说,跑毛子(沙俄兵)的时候,他怎样怎样地胆大,全城都跑空了。“毛子在街上跑来跑去,那大马蹄子跑得呱呱地响,我正自己煮面条吃呢??。”“杀又怎么样!不就是一条命吗?”有二伯不怕死,很勇敢。可是当他和“我”的祖父算起帐来的时候,他就不这么说了。“他说:‘人是肉长的呀!人是爹娘养的呀!谁没有五脏六腑。不怕,怎么不怕!也是吓得抖抖乱颤??眼看着那是大马刀,一刀下来,一条命就完了。’”他只要一和祖父提起毛子时胆子就变小了。 我们知道,人类恐怕是最恐惧“死亡”的动物,有二伯也不例外。他明明害怕毛子,怕死,但是为什么对别人“说”他不怕死呢?马斯洛认为,人的本质是需要,而且需要是分层次的。当他的生物性需要得到满足时,他就会有被社会承认的需求,即被尊重的渴望。从这个角度看,有二伯有值得别人肯定的地方吗?除了古怪,卑微,屈辱,还有什么?有权吗?有钱吗?有才吗?有德性吗?有二伯一无所有,且毫无办法。在没有任何实力的前提下,有二伯要想获得别人的肯定,就只有另想办法。所以当别人都怕死时,他就要“说”不怕死。别人没有的,我有二伯有,这才是我存在的价值。这正是一个小人物力图证明自己的方式,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一种可悲可怜的行为。但是,他为什么在“我”的祖父跟前又说出了真实呢?因为在他的眼中,“我”的祖父是唯一能够理解他的人,他可以完全暴露自己的软弱。从这个角度,我们多少就理解了有二伯为什么说出自欺欺人的话。有一回,“我”的父亲打了有二伯,“他站起来就被父亲打倒下去,他再站起来,又被父亲打倒下去,最后他起不来了,”“有二伯就这样自己躺着,躺了许多时候”。就在当天夜里,有二伯要上吊。他先是骂着,后是哭着,倒后来不哭也不骂了。不知什么时候,老厨子大叫起来:“有二爷上吊啦! 有二爷上吊啦!”等大家穿起衣服跑到出去到处找寻,最后发现南房梢上挂了绳子,还荡荡悠悠地垂着。有二伯呢?“等我们那灯笼一照,才看见他在房墙的根边,好好的坐着。”这次挨“我”父亲的打,小说没有交代原因,但是却说明“我”的父亲三十多岁,有二伯则快六十岁了。如果按照我们幼者尊敬老者的传统文化,三十多岁的年轻人怎么会对六十岁的老年人动粗呢?如果按照主奴的阶级关系看,“我”的父亲是主子,有二伯是奴隶,主子打奴隶,也是理所当然。二者结合起来分析,“我”的父亲是站在主人的角度,有二伯只是他眼中一个贱人,如果自己的奴才犯错了,或者不顺眼了,打一顿是分内之事,有什么不可以的?有二伯痛不欲生的地方正是他爷爷的年龄,奴才的命,所以越想越伤心,他哭,他骂,他要上吊。可是他并没有真正付诸行动,只是做做样子,吓唬吓唬别人,给自己造势。实际上他是要活的,他怕死。后来,他又跳井了。等到大家跑到井边一看,“有二伯并没有在井边,而是坐在井外边,而是离开井口五十步之外的安安稳稳的柴堆上。”“我们拿灯笼一照,他还在那里拿着小烟袋抽烟呢。”“他开初是一动不动。后来他看人们来全了,他站起来就往井边上跑,”当人们把他拉住并且劝着他回家的时候,他还念念不忘那柴堆上还有他的一支小洋蜡。这就纯粹变成一种滑稽戏了。所以,后来有二伯的“上吊”“跳井”之事都成了笑话。而且被街上的孩子编成了歌在唱:“有二伯跳井,没那么会事。”“有二伯上吊,白吓唬人。”有二伯还活着。他反复自杀的行为,虽然有一点可笑,有一点作秀的因素,但是,那是他这类人无奈的举动。他要向别人彰显自己的存在,有二伯并不可笑,实在值得同情。四、“贫穷”有二伯是长工,在“我”家一做就是三十年,而且没有工钱,“我”家只提供有二伯食宿。所以工作三十年,有二伯还是一无所有。他的财产就是一床被角往外流花的被子,一个在角上哗哗往外流着荞麦壳的枕头。他三天两头地用针线来缝它们。“有二伯的行李,睡觉起来就卷起来。卷起来之后,用绳子捆着,好像每天要去旅行的样子。”为什么要这样呢?原来有二伯虽然一直在“我”家做工,但是一直没有固定的居所,“今天住在那咔咔响着的房架子的粉房里,明天住在养猪的那家的小猪官的炕梢上,后天也许就和那后磨房里的冯歪嘴子一条炕上睡上了。”近一万个日子过着这种晚上不知睡在哪里的生活,决定了他必须每天准备好自己的行囊,也真够有二伯受的了。这一点他还不如阿Q,阿Q都有一个相对固定的土谷祠。居无定所,一无所有的有二伯还要随时准备接受老厨子的奚落。 再看有二伯的穿戴,常常头戴一个没有边沿的草帽,“他的脸焦黑,他的头顶雪白”,“他每一摘下帽子来,是上一半白,下一半黑。”黑白分明。他穿的都是大半截子的衣裳,既不是长衫,也不是短衫,那些衣服都是“我家压在祖父箱底的前清旧货。祖母一死了,就陆续地穿在有二伯的身上了。所以有二伯一走在街上,都不知他是哪个朝代的人。”正如老厨子说的和尚看了像和尚,道人看了像道人。而且喜欢卷着裤脚。有二伯的鞋子,不是前边掉了底,就是后边缺了跟。“他自己前边掌掌,后边订订,似乎订也订不好,掌也掌不好,”他的脚似乎永远不离开地面,可是一走起路来,“两个脚跟非常有力,打得地面冬冬地响,”好像一位大将军。总之,有二伯自己把自己作弄成一个耍猴不像耍猴的,讨饭不像讨饭的,都是因为他贫穷。古人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话在今天社会上出现的许多怪现象与不良风气(即“仓廪实未必知礼节,衣食足未必知荣辱”。)看来未必全对,但它至少是“知礼节”、“知荣辱”的前提。常言道:人穷志短。因为贫穷,有二伯也偷东西,而且偷的就是他的东家。有一次,“我”溜到后园的储藏东西的后房里偷东西,不料和也来偷东西的有二伯撞了个满怀,“他的肚子前压着铜酒壶,我的肚子前抱着一罐黑枣。”两边都偷,两边害怕,彼此保密。有二伯还偷米,用大口袋背着,背到粮米铺卖了。他还偷各种东西。所以只要家里丢了东西,就说有二伯偷去了。有的东西其实是老厨子偷的,或者是“我”偷着拿出去玩了,或者一时找不到了,就通通都赖在有二伯的头上。这里一方面说明他面对贫穷选择了偷盗,这是一种可怜可悲但不十分可恶的办法。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他在“我”家的地位是最低的一位。结语有二伯籍贯名姓是一个谜,有二伯前三十年是一个谜,有二伯终身未娶更是一个大大的谜。这些都给读者留下了巨大的空白,再加上萧红的“叙事和写景,胜于人物的描写”的写作特点,对全面理解这个人物带来一定的困难。但是,她以天才般的艺术才华,为中国现代文学塑造了“有二伯”这个足够丰富而经典的艺术形象。可以说,有二伯是一个一无所有的小人物,他身上那些古怪的性情,正是被奴役被侮辱后的扭曲变形,令人可怜可叹,但绝不是可悲可笑。包含各类专业文献、生活休闲娱乐、高等教育、文学作品欣赏、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应用写作文书、各类资格考试、中学教育、92试论《呼兰河传》“有二伯”的性格异化等内容。
 搜试试 3 帮助 全部 DOC PPT TXT PDF XLS ...《呼兰河传》阅读测试题及答案_六年级语文_语文_...―――(有二伯 ) 3、边推着黏糕的单轮车,边喊着...  搜试试 3 帮助 全部 DOC PPT TXT PDF XLS ...就一句话没有了”中可以看出有二伯是个性格古怪、...⑴上面文段节选自作家 的《呼兰河传》 ,人物 A ...  搜 试试 7 帮助 全部 DOC PPT TXT PDF XLS ...《呼兰河传》阅读练习题_五年级其它课程_其它课程_...14、我家的有二伯,有东西,你若不给他吃,他就骂...  搜 试试 7 帮助 全部 DOC PPT TXT PDF XLS ...A. 上面的文段选自《呼兰河 传》 ,人物①是。(...就 一句话没有了”中可以看出 有二伯是个性格古怪...  呼兰河传_语文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呼兰河传》阅读...(√) 24、有二伯有家眷。 (×) 25、养猪的人家...(喜欢。他是一位性格和蔼、待人非 常亲切,勤劳...  搜 试试 7 帮助 全部 DOC PPT TXT PDF XLS ...《呼兰河传》考级试题 1、呼兰河镇上有三条街,一...老厨子 C. 有二伯 D. 母亲 13、赶车家的团圆...  《呼兰河传》赏析这是作者晚期客居他乡的作品,在...第六章主要写有二伯的故事,第七章主要写磨坊里“...的生活、造就了作者的热情奔放,而又坚强刚毅的性格。...  搜 试试 7 帮助 全部 DOC PPT TXT PDF XLS ...论《呼兰河传》的艺术特色_文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第五、 六、 七章又分别讲述了小团圆媳妇、有二伯...  《呼兰河传》阅读参考答案 (一) ⑴上面一段文字...结合语段内容分析有二伯的性格特点。(3 分) 他是...2、文中童年的“我”有什么特点?试作简要概括。“...试论《呼兰河传》中有二伯的性格异化
On YOU Er-bo&s character of..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试论《呼兰河传》中有二伯的性格异化
On YOU Er-bo&s character of alienation in the Legend of the Hulan River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文章《阿庆基“造反”》中的阿庆基这个人物与《阿Q正传》的阿Q在人物形象上有什么异同?_百度知道
文章《阿庆基“造反”》中的阿庆基这个人物与《阿Q正传》的阿Q在人物形象上有什么异同?
谢谢大家帮我写一下,最主要我不太了解阿Q这个人物~写一下这两个任务形象的异同,在150字左右~
请介绍一下阿Q这个人物~
提问者采纳
它思想的深刻。在艺术创造的过程中?鲁迅的小说数量不多,以农民的实际生活为基础?《阿Q正传》以辛亥革命前后的未庄为历史舞台,但质量很高,作者不但从中国的现实社会出发,以批判阿Q的病态心理精神胜利法为重点来组织材料,以主人公阿Q的活动为线索,技巧的精练。
,后收入《呐喊》,也是中国现代文学中最重要的杰作,最初分章发表于《晨报副镌》,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它写于1921年,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是罕见的。《阿Q正传》是鲁迅小说中最著名的一篇,而且着眼于辛亥革命这样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概括出阿Q的典型性格,去“杂取种种人”,设计未庄这样一个闭塞落后的江南农村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阿q正传的相关知识
其他1条回答
是部名著最好自己读读罢。况且20分也没人动笔写啊。阿Q不长但精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试论《呼兰河传》中有二伯的性格异化
下载积分:1099
内容提示:试论《呼兰河传》中有二伯的性格异化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19|
上传日期: 19:04:37|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试论《呼兰河传》中有二伯的性格异化
官方公共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马三立 张二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