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世纪后国家统计局 城市化率急剧加连的是哪个国家

《人口原理概论》第6章 人口城市化(0/1230)
《人口原理概论》第6章 人口城市化上
&&& 人口城市化,即农村人口不断地向城市转移的过程,是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不可避免和不可逾越的过程。是现代世界各国,无论其社会制度和具体国情如何,都或迟或早必然经历的一个发展阶段。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加速我国人口城市化,既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前提,又是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然结果。因此,必须努力探索一条中国式的人口城市化道路。&&& 一、人口城市化的一般模式&&& (一)人口城市化的内涵&&& 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流动,是现代经济社会一种客观趋势,特别是现代城市大批涌现后,这个趋势更加不可阻挡。因此,要研究人口城市化,首先必须研究现代城市。所谓现代城市,不同于古代城堡和中世纪城市,它是具有一定人口规模的、其公用设施符合现代标准的城市。现代城市的人口规模,开始突破百万甚至千万人口。现代城市不再主要是政治中心和军事中心,而主要是经济中心、科学中心、文化中心和交通运输中心。现代城市的出现必然带动人们生活方式急剧变化,必然由传统的闭塞的农村生活方式,改变为向外开放的、竞争的、文明的现代型生活方式。由于城市的这种吸引力和辐射力,使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使城市人口超过农村人口。因此,人口城市化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从城市本身变化方面讲,所谓人口城市化,就是现代城市取代传统城市,每个现代城市都发展为影响和带动周围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心。同时,大中小规模的城市彼此密切联系,共同组成星罗棋布、纵横交错的城市网络,带动全国经济和社会向前发展。&&& 2、从人口变动方面讲,所谓人口城市化,就是现代人口结构取代传统人口结构。传统人口结构是农村人口多于城市人口,农业人口多于工业人口。而现代人口结构是城市人口为主和工业人口为主的结构。&&& (二)人口城市化的一般模式&&& 世界城市和人口发展变化的历史事实表明,各国人口城市化虽然各有其不同的特点,但是它们之间却有大致相同的发展趋势,也就是说,人口城市化客观上存在着一个带规律性的一般模式。这个模式的内容大致如下表:
&&&&&&人口城市化模式——————————————————————————————————————————&&&&&&&& 城市发展阶段 人口迁移形态&&& 次序&&& 城区&&&&& 郊区&&&& 城市圈&&& 城圈外——————————————————————————————————————————&&&&&&&&& 第一阶段&&&&& 人口城区化&&&& A&&&&&& +&&&&&&&& -&& +&&&&&&&& &&&&&&&&&&&&& B&&&&&& ++&&&&&&& +&&&&&&&& ++&&&&&&& ———————————————————————————————————————————&& &&& 第二阶段&&&&&& 人口郊区&&& C&&&&&& +&&&&&&& ++&&&&&&& ++&&&&&& --&&&&&&&&&&&&& D&&&&&& -&&&&&&&& +&&&&&&&& +&&&&&&& -&&&&&&&&&&&&&&&& ——————————————————————————————————————————&& &&& 第三阶段&&&&& 人口郊区化&&&&& E&&&&&& -&&&&&&&& +&&&&&&& -&&&&&&& +&&&&&&&&&&&&& F&&&&&& --&&&&&&& -&&&&&&& --&&&&&& ++&& —————————————————————————————————————————
&&& 注:上表中,+表示人口增加,++表示人口大幅度增加,-表示人口减少,--表示人口大幅度减少。
&&& 从上表所示的城市发展三个阶段和人口迁移的三种形态之间的关系,不难看出,人口城市化的确有其内在的必然的发展规律。&&& 第一阶段——人口城区化。所谓城区,就是城市的中心区域。它一般包括老城区和新城区两部分:老城区就是城市发展的初始阶段的中心区域,新城区就是城市发展中后期向外扩张而形成的新的中心区域。人口城区化就是人口从农村和郊区大量地向城区迁移,使城区人口数量增多、密度加大的过程。这一过程的主要特点是:在初期,人口从农村和郊区向城区迁移,致使城区人口数量增加,郊区和农村人口减少。到后期,农村人口在继续大幅度地向城区迁移的同时,也向郊区迁移,致使城圈人口大幅度增加,城圈外人口大幅度减少。这个阶段人口变动的总趋势是:“城区←郊区← 城圈外”。&&& 第二阶段----人口郊区化。所谓郊区,就是围绕在中心城市以外的,但又是城市圈以内的区域。它是一个动态的可伸缩的区域:它会因城区的扩张而使区域缩小,又会因城市圈向农村扩张而使区域扩大。所谓人口郊区化,就是在农村人口大量涌向城圈内的同时,城区人口由于处于饱和而逐渐向郊区迁移,致使郊区人口大幅度增加的过程。这一过程的主要特点是:在初期,城市圈外农村人口继续大幅度向城圈内迁移,使城区人口一般增加而郊区人口大幅度增加,使整个城市圈人口大幅度增加。到后期,城区人口和城市圈外农村人口同时向郊区迁移,使郊区人口继续增加,城区人口开始减少,城市圈人口继续增加,而城圈外农村人口继续减少。这个阶段人口迁移的总趋势是:“城区→郊区←城圈外”。&&& 第三阶段----人口圈外化。所谓圈外,就是城市圈外,是指城区和郊区以外的广大区域。城市圈外,既包括城圈外广大农村,又包括其它大、中、小城市的城市圈。在城市化的前两个阶段中,向城圈内的城区和郊区迁移的城圈外人口,主要是农村人口;而在城市化的第三个阶段中,城圈内人口向城圈外迁移,则主要不是向城圈外的农村迁移,而主要是向城圈外的新城市圈迁移。因此,所谓人口圈外化,就是人口不断地从老城市圈内向圈外的新城市圈迁移的过程。这一过程的主要特点是:在初期,城区人口向郊区和城圈外迁移,使城区人口减少,而郊区和城圈外人口增加。到后期,城区和郊区人口大幅度地向城圈外迁移,使城区和郊区人口大幅度地减少,而城圈外人口大幅度增加。这一阶段人口迁移的总趋势是:“城区→郊区→城圈外”。&&& 上述城市化过程中的人口流动现象,虽然看起来十分复杂,但是实际上并不混乱。它是遵循一定的规律有秩序地流动的。在第一阶段,人口主要是从农村和郊区向城区流动,其方向是趋向城市轴心的;在第二阶段,人口主要是从城区和城圈外向郊区流动,其方向既有趋向城市轴心的,又有背离城市轴心的;在第三阶段,人口主要是从城圈内向城圈外流动,其方向是背离城市轴心的。由此可见,如果我们以城市轴心为基点来观察分析城市化中的人口流动趋势,就可以把人口城市化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第一类,是集聚型人口城市化。其特征是人口向着城市轴心方向流动,它既包括人口从城圈外流向城圈内,又包括人口从郊区流向城区。这一类主要发生于城市发展的前期阶段。&&& 第二类,是扩散型人口城市化。其特征是人口背着城市轴心方向流动,它既包括人口从城圈内流向城圈外,又包括人口从城区流向郊区。这一类主要发生于城市发展的后期阶段。&&& 在人口城市化的实际过程中,由于各国的具体国情不同,城市的发展阶段不同,表现形式也各不相同。有的表现为集聚型,有的表现为扩散型,有的以集聚为主扩散为辅,有的以扩散为主集聚为辅。至于某一国家某一城市某一时期的人口城市化究竞应选择哪一种类型,不是以人们的主观愿望决定的,而是由人口城市化的一般规律和各国人口城市化的具体实际决定的。&&& (三)人口城市化的必备条件&&& 1、建设城市体系。城市必须具备齐全的公用设施,必须拥有较发达的现代工业、建筑业和第三产业,必须为城市人民生活和工作创造必要的良好的客观环境。&&& 2、现代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为了进一步发展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需补充大量经济活动人口,而光靠城市本身的人口增殖满足不了经济发展的需要,要求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变为城市人口。&&& 3、有比较发达的农业。农村能够满足全国人口所需要的粮食,能够满足畜牧业更快发展所需要的饲料,能够满足工业加工所需要的农副产品原料。例如美国,虽然农业劳动人口只占全国劳动人口的2%,但是,农业很发达,不仅能够满足国内生活和生产需要的粮食和饲料,而且还向国外出口大量农副产品。&&& 4、农村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由于农业机械化的实现,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由于农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为农业提供大量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于是使农村大量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而且农村又缺少就业的门路,使农村人口向城市大量迁移成为可能。&&& 二、世界人口城市化&&& (一)人口城市化发展历史&&& 人口城市化,既是一个目标,又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变化的。这个过程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1、古代城市阶段&&& 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阶级和国家产生,城市便应运而生。城市包括城和市两个涵义:城是政治和军事中心的意思,市是经济中心的意思。城市最初是抵御外来侵犯的军事据点,后来,逐渐成为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在前资本主义时期,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城市在很大程度上带有消费城市的特点。不仅数量不多,规模一般也不大,城市人口增长十分缓慢。最早出现的城市是在西亚、北非和印度等古老文明国家。较大的城市有古希腊的雅典,古罗马的罗马,中国的历代都城长安、洛阳、开封、杭州、南京、北京等。&&& 2、近代城市阶段&&& 人类社会进入资本主义以后,由于机器大工业在城市的发展,使城市的经济特色突出地显示出来,逐渐成为经济、技术和文化中心。由于商品经济成为主导的经济形式,使人与人之间的经济交往逐渐频繁,从而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从自给自足的封闭的形式,转变为互相依赖的开放的形式。自十八世纪中叶到十九世纪末,短短150年间,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相继涌现出一批规模巨大的大城市。如英国的伦敦,1901年时人口达到658万人;美国的纽约,1900年达到344万人。随着资本主义强国的对外扩张和掠夺,当时一些主要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也相继出现了一批大城市。如印度的孟买、加尔各答,中国的上海、天津、广州,埃及的开罗、亚历山大,印尼的雅加达等。&&& 3、现代城市阶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第三次技术革命推动下,以电子计算机为标志的一系列新兴科学技术进入应用阶段,第三产业在各资本主义发达国家迅速兴起,生产力出现新的飞跃,加速了人口城市化进程。原来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在取得民族独立后,都大力发展民族经济,开展大规模的工业建设和城市建设,大量劳动力和人口从农村涌向城市,世界人口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世界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1850年只有4、3%,1950年为28、7%,1970年为37、5%,1980年达到41、3%。1950年时,世界上15个最大城市中,只有4个是在发展中国家;而现在,世界上15个最大城市中,有10个是在发展中国家。&&& (二)人口城市化不同水平的国家分类&&& 世界各国,由于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例不同,即人口城市化程度不同,大体可分为四种类别:&&& 1、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国家&&& 一般是指城市人口已占全国总人口70%以上的国家。据1985年统计,这类国家已达到32个,主要集中在欧洲、北美、大洋洲和亚洲发达地区。主要国家有:加拿大(76%)、美国(74%)、日本(76%)、新加坡(100%)、英国(83%)、法国(73%)、西德(94%)、澳大利亚(86%)、新西兰(72%)、摩纳哥(100%)、科威特(90%)、沙特阿拉伯(70%)、阿联酋(81%)等。&&& 2、初步实现城市化的国家&&& 一般是指城市人口比例已达到50%,而摆动在50%至70%之间的国家。这些国家人口城市化刚刚实现,发展尚不充分。据1985年统计资料,这类国家共有33个,主要集中在拉美、苏联和东欧地区。主要国家有:墨西哥(67%)、古巴(69%)、巴西(68%)、爱尔兰(56%)、瑞士(58%)、保加利亚(63%)、捷克斯拉伐克(67%)、匈牙利(54%)、波兰(59%)、罗马尼亚(50%)、苏联(64%)、意大利(69%)、希腊(65%)、南非(53%)、阿尔及利亚(52%)、约旦(60%)、伊拉克(68%)等。&&& 3、正在走向城市化的国家&&& 一般是指城市人口比例已经达到30%至50%之间的国家。这些国家还没有达到现代人口城市化的水平,但是正在努力接近城市化的目标。这类国家数量最多,除阿尔巴尼亚外,全都属于亚、非、拉发展中国家。&&& 4、城市化水平最低的国家&&& 一般是指城市人口比例仍低于30%的国家。这类国家全都集中在亚、非、拉发展中国家,许多人口超过5000万以上的大国属于此种类型,它们的总人口约25亿,占世界人口的半数以上。这些国家有:孟加拉国(11%)、印度(23%)、巴基斯坦(28%)、印尼(22%)、泰国(17%)、越南(19%)、尼日利亚(28%)、中国(21%)。&&& (三)当代世界人口城市化的不同道路&&& 1、日本道路&&& 日本在19世纪中叶开始工业化,到1950年城市人口比例才达到37%。1954年经济恢复时期结束后,日本大力推进经济现代化,城市经济迅速发展,农村人口大规模地向城市迁移。年,每年平均移入城市的农村人口多达30万人。1961年,日本政府实施“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并且采取发放离农补助金,暂时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等措施,鼓励和扶持农村人口大批流向城市。结果,年间,平均每年进入城市的农村人口达到43万人;年间,平均每年进入城市的农村人口达到最高峰54万人;1975年以后,在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打击下,日本经济增长步伐放缓,人口城市化速度下降,迁入城市的农村人口有所减少。年间,平均每年25万人;年间,平均每年上升到30万人;到1985年,日本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76%。日本是靠牺牲农业而成为高度城市化国家的。&&& 2、美国道路&&& 美国位于新开发的大陆,土地辽阔,人口长期相对不足。美国19世纪开始推进工业化,当时总人口只有530万人,劳动力短缺。为此,美国政府一再决议吸收欧洲移民入境,增加本国经济活动人口,特别是农村经济活动人口,使肥沃的土地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年间,农村经济活动人口平均每年递增1、1%。结果,使耕地面积翻了一番,农产品产量增长了2、1倍,建立了巩固的农业基础。粮食和农副产品自给有余,促进了工业的迅速发展。与此同时,工业的发展又以强大的技术力量武装农业,推进了农业械化和现代化,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大批农业劳动力转向工业,农村人口转向城市。到本世纪20年代,美国实现了工业化和城市化。所以美国的人口城市化道路与日本不同,不是牺牲农业的道路,而是以农业为基础推进人口城市化的道路。&&& 3、特殊道路&&& (1)沙特阿拉伯、阿联酋、科威特、卡塔尔等国是靠丰富的石油资源出口,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也是在放弃农业和牧业的基础上实现城市化的。他们的城市化水平虽然很高,但并不是经济文化全面发达的国家。&&& (2)新加坡和摩纳哥,人口城市化水平是100%,主要是由它们所处的地理位置造成的,因为它们是城市国家。&&& (3)古希提、文莱、马耳他三国,都是人口不过几十万的小国,摆脱殖民统治还不久,城市化水平高,也并非是现代经济全面高度发展的产物。&&& 以上所述三种类型的道路,就是当代世界人口城市化已经走过的具体道路。
(此专著出版于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主编王振岳、聂鸣、石永利。获佳木斯市委党校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获佳木斯市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获黑龙江省党干校系统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获中国人口学会优秀科研成果佳作奖,获佳木斯市委宣传部市文联市社联市图书馆优秀科研成果奖。)
&&&&《人口原理概论》第6章 人口城市化下
&&& 三、中国人口城市化&&&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城市化水平最低的国家之一,推进中国人口城市化,是我们这一代以及下几代人为之奋斗的宏伟事业,必须从理论上提高认识,在实践中摸索经验。&&& (一)人口城市化对人口最优化的重要意义&&& 人口最优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在数量上、质量上、结构上都与社会物质资料生产相适应,都达到最完善、最优良的程度。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人口最优化的标准也各不相同。在目前我国的具体条件下,人口最优化的具体标准大致为:(一)实现低出生率;(二)实现低死亡率;(三)实现低自然增长率;(四)实现高寿命;(五)实现高智力;(六)实现高就业;(七)实现人口数量、人口质量、人口素质、人口结构的各自合理化和综合合理化。&&& 实现人口最优化,要求我们做好经济的、科技的、卫生保健的等多方面的工作,采取多方面的措施。而实现人口城市化,则是一系列措施中的带根本性的重要措施。这一点,不仅为发达国家已经实现的城市化实践所证明,而且为我国正在进行的城市化实践所证明。&&& 1、人口城市化有利于人口出生率的优化。据统计,从1950年到1981年这32年中,我国人口平均年出生率,城镇为0、36%,农村为0、56%。其中,50年代,城镇约为0、55%,农村约为0、65%;60年代,城镇约为0、35%,农村约为0、65%;70年代,城镇约为0、25%,农村约为0、5%;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初,城镇约为0、15%,农村约为0、3%。&&& 2、人口城市化有利于人口死亡率的优化。&据1954年到1984年30年不完全统计,我国人口年平均死亡率,城市约为0、6%,农村约为0、76%;婴儿死亡率,据1982年统计,北京、天津和上海三大城市分别为1、488%,1、793%和1、711%;而与它们相近的河北、江苏两省分别为1、943%和2、913%。更有甚者,城市化水平最低的青海和新疆两省,婴儿死亡率达到8、392%和10、8%。&&& 3、人口城市化有利于人口寿命的优化。据1982年统计,我国人口平均寿命为67、88岁。其中,城市为70、63岁,农村为66、89岁。从各省市的寿命差别来看,平均寿命为70岁以上的北京、天津、上海、河北、辽宁、广东、广西、山东等八个地区,平均城市化水平为24、38%;而平均寿命为65岁以下的云南、贵州、四川、青海、新疆等五个地区,平均城市化水平为15、79%。&&& 4、人口城市化有利于人口智力水平的优化。据1982年统计,12岁以上人口文盲半文盲率,北京、天津和上海三个直辖市平均为13、8%,而其余26个省、区平均为25、5%,最差的云南和西藏两省、区则达到47、2%和52、6%。&&& 5、人口城市化有利于人口产业结构的优化。从各国三次产业在业人口比例来看,城市化水平较高的美国依次为2%、32%、66%;城市化水平较低的泰国依次为76%、9%、15%;我国城市化水平居中,三次产业在业人口比例为69%、19%、12%。从我国国内城乡三次产业比例来看,城市当然要优于农村,因为农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不发达,而城市则是以非农产业为主的。&&& 综上所述,在人口优化的诸项指标中,城市都优于农村。因此,加速人口城市化,对实现人口最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影响人口城市化的因素&&& 1、农业生产力水平&&&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人口城市化的基础。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产品除农民自用之外,还有较多的剩余产品;农业劳动力除满足农业需要外,还有较多的剩余劳动力。只有具备上述这样的条件,才能满足发展城市工业和第三产业所需要的劳动力和生产资料,才能促进人口向城市迁移,才能逐步提高人口城市化的进程。相反,如果劳动生产率很低,没有剩余产品,也没有剩余劳动力,那么,用什么去发展城市工业呢?如果靠牺牲农业去发展城市工业,必定要给国民经济造成严重损失。尤其象中国这样农民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国家,没有农业这个基础,没有粮食吃,不仅会造成严重的经济危机,而且会引起严重的政治危机。因此,在中国,要实现人口城市化,不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不行,只有走以农业为基础的道路,才是唯一可行的道路。&&& 2、工业化发展水平&&& 人口城市化是与工业化同步发展的,现代社会一切经济发达国家,城市化都是伴随着工业化和工业现代化实现的。如果一个国家是农业占很大比重的农业国,工业就业人员和工业产品产量占比重很小,那么,这个国家的人口城市化水平一定是很低的。这是因为,现代工业不同于传统的农业:传统农业大都是手工劳动,而现代工业都是机器大生产;传统农业不要求很高的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而现代工业则必须具有较高的水、电、通讯、交通等基础设施,必须具备科技、教育、信贷、商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这些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的综合实体,就是城市。而发展城市经济,就必须增加城市劳动力及人口,就必须推进人口城市化。因此,工业化是人口城市化的经济推动力。只有加速工业化,才能加速人口城市化;不加速工业化,人口城市化就是一句空话。&&& 3、国民经济发展战略&&& 人口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然而,人口城市化在某一个国家中发展的快慢,则是与本国的经济发展战略有直接关系的。如果本国经济发展战略有利于人口城市化,如美国和日本,那么,人口城市化便发展较迅速。相反,如果其经济发展战略不利于人口城市化,那么,人口城市化必然会受阻碍。我国经济发展战略提出,实现我国工业化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一个重要课题,并提出一系列提高工业经济效益的方针和措施。因此,对实现我国人口城市化是十分有利的。在一些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政府通过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推动人口城市化的例证也有许多。例如,英国在40年代就通过了“工业配置法案”和“城乡规划法案”,拨出大量投资和补贴,进行城市建设;西德政府在60年代对人口密度低的中小城市实行重点发展,吸引大城市人口向外扩散,使城市人口规模和分布趋向合理;巴西在1960年把首都由里约热内卢迁至内地的巴西利亚,建立新城市,以分散过分集中于特大城市的城市人口,都收到良好的效果。&&& 除上述几点外,影响人口城市化的因素还有许多。例如,自然资源、地理位置、风俗习惯、社会制度、文化传统等等。因此,人口城市化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综合产物,它必须与国家的经济社会同步发展。&&& (三)中国人口城市化的道路&&& 中国人口城市化是世界人口城市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体现世界人口城市化的特点,同时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必须考虑我国现实的客观基础。我国人口城市化的现实基础,是底子薄、起点低、困难多、任务重。其具体表现:一是我国总人口过多,列世界首位,这决定了我国人口政策的基点是控制人口增长数量。二是人口自然增长率过快,1984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08%,这个速度分别是苏联的1、6倍,美国的1、5倍,法国的3倍,英国的12倍,它提醒我们,对人口的分析研究必须瞻前顾后。三是农村人口比重过大,农村人口是城镇人口的3倍多,它意味着我国人口城市化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四是人口地域分布不均衡,我国东南部15个省市为476人/平方公里,而西北部14个省区为86/平方公里,前者是后者的5、5倍多。这种情况说明,我国人口城市化必须考虑人口地域分布的具体情况。五是人口城市化与工业化不同步,据1984年统计,我国城镇人口达到了33,006万人,占总人口的32%,但是,城镇人口中的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非农业城市人口只有11,037万人,只占总人口的10、7%。这一点说明我国的人口城市化只达到了10、7%的程度。据美国《1985年世界人口资料表》,中国城市人口只占总人口的21%。&&& 我们要走一条中国式的人口城市化道路,这条道路总的来说就是把人口城市化的一般模式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的道路。这条道路应当是一个多样化的道路体系。&&& 1、小城镇:要走集聚城市化的道路。这里所说的小城镇,是指县城和建制镇。虽然它没有取得标准城市的资格,但由于它是我国农村经济和文化中心,实际上起着“乡土城市”的作用,因此,我们的人口城市化必须从发展小城镇起步。具体途径是:(1)加强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要制定长远规划,在节约资源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小城镇建设要向小城市的规模逐步过渡。(2)利用小城镇有利的基础设施的优势,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3)对进入小城镇的农民,在资金、技术、占用土地等方面给予支持;(4)凡是在小城镇有稳定的职业并与农业脱钩的农民,都可以允许他们迁入城镇居住;(5)小城镇要实行全方位开放,不仅对本乡本县开放,而且对外省市农村和城市居民全面开放,以利于资金、技术、人才的引进和物资交流。&&& 2、小城市:要走集聚为主扩散为辅的城市化道路。小城市大都是正在发展过程中的城市,潜力很大,生命力强,因此要以人口集聚为主。这就要求小城市在人口迁移方面要采取开放的、灵活的政策。其中包括:(1)充分发挥城市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的功能,吸引农村和郊区的人口进城,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2)允许农民在城市中心区购买商品房或租房居住,对于进城居住时间较长(例如五年以上)又有稳定职业的农民,允许他们迁居城市;(3)允许全国各大、中、小城市的职工进入小城市就业并居住,同时,有计划地招聘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开发小城市,建设小城市;(4)在发展工业的同时,大力加强市政建设,注意环境保护,以增强城市轴心的吸引力。另一方面,我们在集聚人口的时候,要尽力避免城区人口的盲目膨胀,特别要注意城市产业的合理布局,要有计划地将城区的工业企业及其职工向郊区扩散,积极地发展郊区和新城区,不断地扩大城市圈,使小城市在保持良好的生态平衡的前提下,向中等城市规模发展。&&& 3、中等城市:要走集聚和扩散同时并举的城市化道路。中等城市大都是在一个地区成为经济和政治中心的城市,它是连接大城市和小城市及小城镇的媒介和纽带,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它的人口政策应当是集聚和扩散同时并举。一方面,要鼓励人口集聚。要充分发挥城市的各种功能,增强城市对人口的凝聚力;要为进城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农民提供各种方便条件,允许农民自理口粮在城市居住;对于进城就业时间较长(例如十年以上)并有稳定职业的农民,允许他们迁居城市。另一方面,又要鼓励人口扩散。要改造老城区,建设新城区,建设环境优美、生活舒适的郊外居民区。这样,不仅可以吸引一部分居住拥挤的居民从城区向郊区迁移,而且能够促进那些不适合在城区的工业企业向郊区迁移。&&& 4、大城市:要走扩散为主集聚为辅的城市化道路。大城市都是一个较大地区的政治和经济中心的重要城市。由于这些城市发展时间较长,城市规模较大,人口集聚大都已达到了较高的程度,因此,应当以人口扩散为主和人口集聚为辅。其主要途径是:(1)要建设好郊区,使郊区逐渐城市化,使新城区不断扩大,以利于老城区人口向新城区和郊区扩散,使城市圈扩大。(2)老城区较大工业都要迁到郊区,新建的工业企业也要建在郊区。(3)要在郊区建设生活设施齐全的职工通勤区,以缓和城区居民密度过大的状态。与此同时,也要继续加强和发挥城市的集聚功能,放宽城市间人口迁移政策,有节制地吸收农村劳动力进城从事临时性和流动性的服务行业,在自理口粮的前提下,允许有稳定职业的农民进城居住。&&& 5、特大城市:要走扩散城市化道路。我国现有的特大城市,都是历史比较悠久,经济比较发达,在国内和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著名城市。这些城市的人口都已达到或接近饱和和外溢的程度,加上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人口增长过猛,一旦稍有松懈,会有失控的可能。因此,这些城市应当坚定地走扩散人口的道路。具体途径,除了与大中城市人口扩散所采取的建设郊区、扩大新城区、疏散工业等共同措施之外,还有:(1)发展卫星城,扩散中心城市的功能,卫星城以集聚人口为主,以各种优于中心城市的产业和生活条件,吸引人口从特大城市向卫星城迁移。(2)要以特大城市强大的经济实力扶持和培植新的城市圈,并鼓励人口从特大城市向新的城市和城市圈迁移。(3)要加强城市之间的横向联合,相邻的若干大中小城市通过经济协作,可以组成多种形式的“城市带”和“城市群”。(4)要发挥特大城市的辐射力,发展多层次、网络型、开放式的城市经济区。以特大城市组成一级经济区,以大城市组成二级经济区,以中小城市组成三级经济区,下面是若干小城镇及其所联系的广大农村。这样,在全国形成一个以中心城市为依托的纵横交错的动态城市经济区系统,它将大大促进我国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避免某些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人口城市化的种种弊端在我国重现,逐渐地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人口城市化道路来。
(此专著出版于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主编王振岳、聂鸣、石永利。获佳木斯市委党校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获佳木斯市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获黑龙江省党干校系统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获中国人口学会优秀科研成果佳作奖,获佳木斯市委宣传部市文联市社联市图书馆优秀科研成果奖。)
一键分享:}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国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