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人都喜欢住大石彩香山区吗?壮族就代表落后贫穷吗。这只是表象究其当初原因,

大石山区的脱贫致富路31
上亿文档资料,等你来发现
大石山区的脱贫致富路31
大石山区的脱贫致富路;----记凌云县泗城镇陇雅村吴天来带领群众脱贫致;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凌云县泗城镇陇雅村,位于凌云;一、陇雅村的领头雁吴天来;陇雅村和吴天来的关系密不可分;吴天来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号召力来自于他舍小家为大家;二、陇雅村的新旧对比;(一)陇雅村的现状;陇雅村座落在桂西北的喀斯特大山中,一座座样式新颖;从1996年以来,陇雅村在村两委和吴天来
大石山区的脱贫致富路----记凌云县泗城镇陇雅村吴天来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事迹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凌云县泗城镇陇雅村,位于凌云县东北部,距凌云县城20多公里,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海拨1100米,年平均气温19.9°C,年平均降雨量1226.4毫米,是典型的大石山区。全村总面积25450亩,有15个村民小组42个自然屯302户1242人,居住着壮、汉、瑶三个民族。一、陇雅村的领头雁吴天来陇雅村和吴天来的关系密不可分。吴天来,男,汉族,生于1958年,凌云县泗城镇陇雅村陇雅屯人。读高中的时候因家庭困难从凌云中学辍学回家务农。1982年秋,吴天来发现村子的地里有一种硬度大、表面凹凸粗糙的怪石,拿到县矿产公司化验后确认是黄锑矿。于是,他与县矿产公司签订了购销合同,办理了开采证及代理收购证,回村里发动群众采矿,从此家庭收入不断增长。接着他又利用自身的积蓄办起了供销店,为农民供应生产生活用品。再后来他又做起了购销金银花为主的中药材的生意。经十几年的打拼,吴天来成了当地远近闻名的老板,家资几十万元之多,成了陇雅村在同样艰苦的环境中改变贫穷命运的第一人。1995年2月,吴天来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96年当选为陇雅村党支部书记。吴天来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号召力来自于他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而且他是一位有头脑有想法的新时代农民,面对陇雅村贫困的状况,吴天来不但做群众的思想工作上很有能力,而且在做发展规划、搞项目赚钱上也很有能力。正是由于有吴天来这样的领头人,才能够把陇雅村群众的积极性与热情调动起来、将大家组织起来,齐心协力在大石山中探索出了有特色的产业新模式。由于吴天来的突出表现,获得的荣誉和称号不计其数,最主要的有:2000年荣获全国扶贫贡献奖;2001年被评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2005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2007年被评为全国道德楷模;2009年被国务院授予“时代领跑者”称号;是党的十七届、十八届代表。没有吴天来这样的领头雁,就没有陇雅村的脱贫致富。二、陇雅村的新旧对比(一)陇雅村的现状陇雅村座落在桂西北的喀斯特大山中,一座座样式新颖的小楼错落有致,白墙、红瓦,使庭院显得格外漂亮,条条水泥路、石板路连村入户。干净整洁、绿树成荫、环境优美的陇雅村被郁郁葱葱的桑园包围着。陇堆屯(陇雅村核心屯)的寨门上隽刻着 “为了生存,永不放弃”八个红色大字,这是吴天来用他长满老茧的大手写下的,陇雅人就是依靠这种精神在吴天来的带领下,彻底改变了陇雅村的贫困落后。从1996年以来,陇雅村在村两委和吴天来的带领下,充分利用当地有限的自然资源条件,大力发展桑蚕、养猪、中药材、石材加工等特色产业,大力进行公路修通、道路硬化、房屋改造、人畜饮水、沼气池等基础设施建设。2012年11月,陇雅村被授予“全国生态文明村”称号。广西开展“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是2013年4月提出的,这给凌云县其他村屯做了很好的榜样,有利推动“美丽凌云?清洁乡村”活动的开展。截止2012年陇雅村人均纯收入5700元,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小康示范村。这时的吴天来已经名声在外,但是他依旧勤勤恳恳的做他该做的事。(二)陇雅村的过去大约在1780年,欧姓先祖到陇堆屯(陇雅村的核心屯)开发,住了数十年,欧氏觉得这里野兽出没,水源缺乏,远离平地,生产生活不便,所以就想迁移到其它地方居住。公元1831年(清道光11年)跟随父亲吴胜金从四川迁居到凌云杂福的吴秀洪,与父亲分家后带着四弟吴秀和来到这里与欧姓人协商,兑了欧家的土地、房产、牲畜及生产生活用具,住进了欧家的房屋,开始了这里的开发和建设。因为这里的一切都是兑来的,后来人们就习惯上把这里称为“弄兑”。后来搞土地改革时,工作队员把“弄兑”记为“陇堆”,这一寨名一直沿用至今。从吴秀洪开始,历经181年,到2012年止,陇堆屯由一户人家发展到如今的42户。陇雅村地处偏远,距离凌云县城20多公里,在未通公路以前,到县城需要七八个小时,人们往来进出均是羊肠小道,搬运货物全靠肩挑背驮。而且这里山高石头多,“耕地夹在石头缝里,房子建在石头上,喝水要钻石头洞,出门要攀石头山”是这里的真实写照。全村1200多人直至1998年人均粮食还只有110公斤,纯收入344元,贫困率达70%。1995年春,一群清华大学的学生到陇雅村考察,看到这里的情况后断言:“陇雅环境恶劣,根本不是人类生存的地方,这种地方的农户如果不搞异地安置,永远走不出贫困。”过去的陇雅村,真是一个不适合人类生存的地方。三、大搞基础设施建设为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保障(一)把“三不通”变成“三通”陇雅村是典型的大石区,要想脱贫致富,首要任务就是要把水、电、路三不通变成“三通”。1.在崇山峻岭中实现屯屯通公路陇雅人用“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地无三尺平,神仙莫奈何”来形容这里恶劣的自然条件。可贵的是陇雅人相信,只要发扬艰奋斗的精神就有可能改变贫困。1996年秋,吴天来垫出资金25.2万元,带领群众把通往官仓的13公里机耕路改建成村级公路。接着,吴天来又带领群众修通通往乡政府的公路。这条公路所经过的地方,50%的路面都是在壁岩上炸出来,工程任务十分艰巨。当时身为村党支部副书记的吴天来个人共投入7.4万元做这条路的测绘等前期工作。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没有钱购买炸药,他就向县物资局求助,弄回炸药15吨。民工们没有伙食费,他把家中的1400公斤口粮,50多公斤腊肉全送上工地。在400多名民工不停奋战和全村老小的大力支持下,总投资约80万元,长14.14公里的公路硬是在山脊上一尺一尺地向前延伸并最终建成。2000年下半年,凌云县决定开展屯级公路大会战,此时陇雅村还有二十几个自然屯没通公路,任务很重。其中有一条叫拉号公路,全长10公里,穿越12个屯,要打通3处壁岩,两个回头弯,一个大拉槽,是凌云县屯级公路建设中最长、最难、最险的一条。但陇雅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员、民兵的作用,56天就修通了。在屯级公路大会战中,陇雅全村共投工投劳9万多个工日,平均每人上工72天。后来又修通了42条120公里的公路,实现在屯屯通公路,甚至连只有一户人家的村屯也通了公路。2.在崇山峻岭中进行农网改造1995年7月,凌云县农村初级电气化通过验收,全县97%的村通了电,然而,陇雅村却是那3%不通电的村之一。陇雅村的群众焦急万分。村里马上召开党员、村民骨干大会,决定要拉电。但初步预算,这个项目不包括投工,人均要集资250元。250元虽然不算多,但困难可想而知!就在大家为难的时候,吴天来主动要求承担集资任务。刚开始发动群众的时候很难筹集资金,于是吴天来自己先垫钱买回电杆,并请人拉到村里。乡亲们看到吴天来真的做起来了,也都纷纷行动起来,有的取出存款,有的想办法贷款,有的干脆卖了年猪。尽管如此,筹到的款还是很有限,于是吴天来又拿出8万元,筹足集资款项,然后组织群众不分白天黑夜地运杆、埋杆、放线。在把水泥杆抬上山的时候,大家用麻绳把木梯跟水泥杆捆绑在一起,抬的抬,拉的拉,顶的顶,硬是把一根根笨重的水泥杆抬到埋杆点。此次拉电共架设高压电线两条13.6公里,低压电线80公里,安装变压器7台,陇雅村42个屯都通了电,还辐射到周边其他乡镇100多个自然屯,使2560多人从此告别了点煤油灯的历史。3.在崇山峻岭中修建水柜陇雅村没有一条地表河,每年春冬两季陇雅村群众都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水。为了解决人畜饮水问题,1998年初,县里开展人畜饮水工程建设大会战。在上级计划拨给的水泥经费尚未到位的情况下,吴天来又垫钱购进了205吨水泥,并捐款7650元资助了一些村屯和特困户开展建设。经过全村群众团结奋战,共修建了73个总容量为12000立方米的水池,安装3600米长的自来水管,至此,全村人告别了吃“望天水”的日子,用上了自来水。 2000年地头水柜大会战中,村委干部走屯串户,把全村1200名老老小小都动员起来。半年时间,总容量为21863立方米的222个地头水柜建成,当年全村70多亩旱地种上稻谷,亩产达350公斤以上,比种植玉米效益好多了。到2012年陇雅村的家庭水柜和地头水柜已经修建了350个,总蓄水量达到2万多立方米,完全解决了陇雅村的人畜饮水和生产用水问题。现在陇雅村的楼房里冲水马桶、洗衣机、盥洗池等一应俱全,和城里的居民生活没有什么区别。陇雅村完成“三通”的基础设施建设后,紧接着又安装电视和电话,更拉近了和大石山村外面的联系,2012年已经有一部分农户享用英特网,过上现代的网络生活。(二)以示范带动推动桑蚕特色产业的发展陇雅村的路通,电通,水通了,可是陇雅人为了生存得更好,决定在这“九分石头一分土”,没有一块水田的大石山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以前的陇雅村,耕地面积1050亩,以种植玉米为主。从2002年开始,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凌云县下决心在大石山区大力发展种桑养蚕特色产业。2001年,吴天来上京参加全国优秀党员表彰大会,认识了浙江省的一位领导,这位领导很敬佩吴天来不畏环境恶劣条件艰苦,率领村民拼搏奋斗,改变家乡面貌的精神,俩人亲切地交谈起来。浙江省是全国养蚕大省,交谈中那位领导建议吴天来种桑养蚕,说是经济效益要比种包谷高得多,是个短平快项目,当年种桑,当年养蚕,当年有收入,很适合农村发展。2002年,吴天来决定在陇雅村发展种蚕养蚕业,但要想祖祖辈辈都是靠种玉米和外出打工过日子的陇雅人突然转变为靠种桑养蚕收入过日子谈何容易?可吴天来包含各类专业文献、高等教育、外语学习资料、中学教育、大石山区的脱贫致富路31等内容。 
 大石山区面临着农民脱贫致富和保护生态环境双重压力,唯一的出 路就是移民。 传统的移民办法是在山外找个地方,建好房子,让山里的农民搬迁到山外生 活。这种移民...  大石山区开展扶贫开发工作存在的困难和对策_解决方案_...让广大农民真正 实现依靠科技脱贫致富,促进石山地区农村...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电、 组织实施上级分配给我...  为探索大石山区群众脱贫致富道路,民建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从2009 年开始进行生态教育移民的试验,筹集480万元在百色市西林县等8个县举办 16个生态教育移民班,招收...  扎实推进大石山区基础设施建设容康社 自治区党委、政府...从根本上改变五县基础设 施落后面貌,为脱贫致富、全面...在行路方面, 目前该县还有 52 个行政村未通等级...  大石山区大叶女贞造林技术_林学_农林牧渔_专业资料。浅谈大石山区大叶女贞造林技术 摘要:广西百色大石山区大叶女贞造林技术研究,能够加快当 地林业结构调整,对促进林业...  帮助“学困生”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_演讲/主持_工作范文_应用文书。龙源期刊网 .cn 帮助“学困生”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 作者:开萍 来源:...  广西大石山区“饮水工程”调研报告_专业资料。龙源期刊网 .cn 广西大石山区“饮水工程”调研报告 作者:冉海涛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12 ...  大石山区构造蓄水机理及找水方法_教育学/心理学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龙源期刊网 .cn 大石山区构造蓄水机理及找水方法 作者:零军平 马成平...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行政问责制之法制化探析——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实证研究为视角.pdf54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免费全文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20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TRADlTloNALLAWoFDONG
ASTUDYOFTHEKUAN'S
NATIoNALITYoFSANJlANGCoUNTY
nationality
group longhistorydistributing
China--Hunan,GuizhouGuangxi
province.In
theirsurvivaland
havetheirown
history,theDongpeople
philosophy
skillsforthe
livingdevelopmentgroup.They
culture.Itisa
magnificentlegal
self-governedorganization
andSelVeSasuniteddefense
isthewrittenform
systemextemaUy.Kuans
ofthecreedsandrules
lawsfortheKuan
intemaUy,namely,the
istheessenceofwisdom
fromthesocial
Dongpeople
livingexperiencesDong’S
duringlong
production
reasonableof
DespitedisappearanceOrganization,theparts
traditionalsuchas
ruleoflawand
spirits democracy,the justice today.It
thatsustainsthesurvivaland
aspectsDong’Ssociety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桂西南壮族村寨景观意象整合
下载积分:8000
内容提示:桂西南壮族村寨景观意象整合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2|
上传日期: 00:08:31|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桂西南壮族村寨景观意象整合
官方公共微信壮族人结婚穿什么颜色衣服-55BBS 我爱购物网
&&壮族人结婚穿什么颜色衣服
壮族人结婚穿什么颜色衣服
中国是丝绸的故乡,丝绸的发展历史悠久。丝绸 包括锦、帛、绢、绸、缎等,其中以锦为上品。各少数民 族的织锦又各有其特点和风格。南京的云锦,经过能工巧 匠的不断探索和创新,已成为“锦中之锦”。唐装的再次 兴起,云锦亦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高档的用品和收藏品 ,如何更好地发展云锦传统工艺,值得我们关注。
  
  中国是丝绸的故乡,早在五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发明了栽桑养蚕和用蚕丝织造丝绸。传说黄帝的元妃嫘祖“始教民育蚕,治丝茧以供衣服”,后被尊为蚕神。丝绸锦缎具有优良的服用性能和装饰效果,特别受人们的喜爱。锦又被称为纤维皇后。古代甲骨文上有祭蚕的辞,商代铜器上有蚕纹装饰,战国铜器上有《采桑图》。公元五世纪前后,中国丝绸之路,开始传播到海外,成为著名的“丝绸之路”,当时西方人称中国为“赛里斯”即“丝国”,丝绸之路的开辟,推动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增进了各国人民的友谊、丝绸生产逐渐成为农村的主要副业,并成了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历代政权征赋的财源之一。中国丝绸饮誉世界,是对人类文明的一项重要贡献。
  中华织锦,典雅古朴,历史悠久,独具特色,主要有南京云锦;四川蜀锦;湘西苗锦;土家织锦;广西壮锦;黎族黎锦;傣族傣锦等。苗锦,是中国织锦灿烂的组成部分,其方法是把牵好的经纱轴搁在织机上,再用一块光滑的竹片按照花纹需要,向经纱的一根或数根挑通,而后引进一根纬线。湘西织锦有宽窄两种,窄的只有四五分到二寸左右作带子用、宽的一寸至七八寸的,是姑娘和少妇做裙围用。织锦方法有挑织、机织、编织三种。挑织属宽锦,机织和编织为锦带、苗家家家有苗锦织机,苗锦在当地称“织花”。苗锦有素锦,彩锦之分,纹样有点、线组成,图案多为喜庆、吉祥、长寿之意。苗族妇女的服饰中头饰、胸襟、袖饰,则是苗族人民美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湘鄂地区居住的土家族,则把土家族彩锦取名为“西兰卡普”。以西兰卡普为代表的民间织锦艺术堪称土家族艺术一绝。西兰卡普,汉语为“土花铺面”(土花背面)之意,是土家族民间的家庭手工织锦。早在四千多年前,土家族先民巴人就掌握了简单的织锦技术。秦汉时织锦称为“布”,是皇室的上乘贡品。元、明、清时期,西兰卡普被称为“土锦”“斑布”“峒布”等,工艺皇帝龙袍袍料进一步发挥,达到较高水平。尤其是土家族姑娘从十一、二岁起便随其母操习挑织技术,学习彩织。土家织锦工艺独特,色彩对比强烈,颜色大都是大红大绿,色彩鲜艳,非常漂亮。图案朴素而富于夸张,图案中以吉祥图案为题材,题材中多鸟的形象,如凤穿牡丹,鹭鸶牡丹,双凤朝阳,喜鹊闹梅等。西兰卡普传统图案中多抽象几何文字图形,几何图形中有桌子花、双八勾、十二勾、二十四勾等。文字类有万字花、王字花、喜字花、“福禄寿喜”、“长命富贵”、“一品当朝”、“鲤鱼跳龙门”等。西兰卡普作为手工艺品的装饰,被制成沙发靠垫、中堂、窗帘、桌布、椅垫、包袱、锦袋、壁挂、服装等。壮锦是壮族妇女独创的纺织工艺品。壮锦织机是壮族妇女自创的织机,织构简单,机织轻便,容易操作。它的提花是通过机上“竹笼”和“编花竹”来织出丰富多彩的纹样,图案多为花果、鸟兽、山水等。直到现在壮族仍有结婚要有壮锦被面,生第一个孩子要用壮锦背带的民族习惯。黎锦是海南岛黎族妇女的手工艺术品。唐宋时期,黎锦和黎单就闻名于世。黎族妇女在最古老的“踞织机”上可织出精美的黎锦。黎锦还可以制作筒裙、黎单、崖州被等生活用品。傣锦以细纱为经,彩绒为纬,由简单的土机织成。图案都是当地特有的自然物象,如大象、孔雀、歌舞的人们和村寨的竹楼、泼水节的人们等。傣族人很喜欢用傣锦装饰自己生活,挂包、披肩、被面、壁挂都用傣锦制作。
  南京云锦已有1500多年的手工织造历史。其木机妆花是中国4700多年丝绸织造史、300多年的织锦历史中,唯一流传至今尚有不可被机器取代,挖花盘织凭心的记忆编织的传统手工织造工艺。南京云锦的工艺总是靠手传口授,代代相传。在古代丝织物中,“锦”是代表最高技术水平的织物。而南京云锦则集历代织锦工艺之大成,位于中国古代三大名锦之首。元、明、清三朝先后在南京设立过“以官领之,以授匠作”的官立织造机构。元为“东、西织染局”。明有“内织染局”、“神帛堂”、“供应机房”。清为“江宁织造局”。江宁织造局共存时间为二百六十多年,其间主管织造的官员达数十人。其中曹玺、曹寅、曹、曹祖孙三代历任江宁织造达六十五年之久。曹家在江宁除担负织造御用缎匹的一切事务外,还兼任为皇室在江南的采购,办事,奏报的一切事务。
  南京云锦是用长五点六米,宽一点四米,高四米的传统大花楼木织机,由拽花工和织手两人相互配合手工操作织造出来的。织机由一九二四个机件组成,“拽花工”坐在织机上层,负责提升经线,“织手”坐在机下,负责织纬,妆金敷彩。每天产量约为五公分,所为弥足珍贵。最近南京云锦研究所刚研制出的新夏装,一件衣服只有49.5克,一两都不到。南京云锦可以在一个服装层面上表现绢、绸、罗、缎、纱,可以将金、银、孔雀羽织进,这些都是别的服装面料无法做到的。由于云锦长期用于专织皇室龙袍冕服,在织造中往往不惜工本,故而形成了云锦的图案丰富多彩,花形硕大,造型优美,设色浓艳大胆,尤以用金为其特色,配色自由,色彩变化多样的特点,使云锦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木机妆花手工织造工艺便是这一特定条件下形成的集中体现云锦织造成就的唯一遗存。尤其是以“妆金,妆彩,妆孔雀羽”的“三妆”为特色的皇家用品,它的特殊浮雕镶嵌式的立体效果,反映了民族特有的文化审美追求,体现了科技与美学的交融。南京云锦的文化和艺术风格可以归纳为:整体艺术造型设计的靓美,彰显晕色和谐的艳美,织造技术创新原理的精美,吉祥寓意纹样图案的奇美。她的风格流派在中国乃至世界上都是罕见的。
  中国古代官补是中国封建王朝特定的显示官员的地位高低的官服徽识,是南京云锦的特色品种。他饰于官服的胸前、后背,文官饰以飞禽;一品官为仙鹤补;二品官为锦鸡补;三品官为孔雀补;四品官为云雁补;五品官为白鹇补;六品官为鹭鸶补;七品官为补;八品官为鹌鹑补;九品官为练雀补。武官饰为走兽:一品二品官为狮补;三品官为虎补;四品官为豺补;五品官为熊补;六品七品官为彪补;八品官为犀牛补;九品官为海马补。南京云锦在继承历代优秀丝织工艺技术的同时,不断融汇创新技术,把我国古代丝织工艺技术推上顶峰,成为“锦中之锦”。一九五四年,南京文化局成立“云锦研究工作组”。一九五六年十月,周恩来曾指示“一定要南京同志把云锦工艺继承下来,发扬光大。”一九五七年云锦研究所成立。党和国家许多领导参观了南京云锦研究所,对其发展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云锦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民族风格与特色。云锦价格昂贵。其昂贵的原因是其图案精致,工序复杂和完成工序均由手工制作而成,且制作缓慢。如何提高劳动生产力,降低生产成本而增加效益,是民族云锦生存的关键问题。当今,人类已经步入高度文明,高度信息化的文明社会,新技术、高科技已广泛的运用到各行各业。电脑已逐渐进入寻常百姓家,人们利用电脑解决了现实生活中各种各样以前想都不敢想的诸多问题,把人们从艰苦的手工劳动中解放出来。中国经济发展,给民族服饰带来全新的契机,民族的东西终究要吸引世界的目光。上海APEC会议,各国领导人身着传统中国亦庄亦谐的锦缎面料的唐装依次步入上海科技馆时,使古老的中国传统注入了新的生命,亦吸引了全球的目光。无限的商机,使全球掀起了唐装热。中华云锦的面料属于绿色环保健康面料,更获得人们的青睐,亦使中国古老的工艺发出新的光芒。(感谢南京云锦研究所提供部分资料和图片)
7条其他回答
壮族的服饰特色   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广西、石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东连山、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和曲靖地区,及贵州从江和湖南江华等地。我国南方少数民族服饰,因受地理气候环境操济文化等因素的决定性影响,造就了其特定的基木式样,即男女服饰多为短衣、短裤、短裙、绑腿和长衫、长裤等几种形制。作为其中重要组成部分   的壮族服饰,在此基础上结合不同的领襟开口方式,裙型(筒裙、褶裙),色彩,服饰品,发式等可变元素,形成了既具有我国南方少数民族服饰共性,又有民族特性的壮族服饰。   壮族的男女服装款式以蓝黑色衣裙、衣裤式短装为主。据清代顾炎武《长下郡国利病书》载:“壮人花衣短裙,男子着短衫,名曰黎桶,腰前后两幅掩不及膝,妇女也着黎桶,下围花馒。”   壮族男子多穿对襟或右衽圆领上衣,着宽大裤,束腰带,有的缠绑腿,扎青、黑、蓝或白头巾。妇女服饰各地都有不同的特色,较男子的复杂、生动,更能   体现壮族服饰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壮族妇女服饰通常是一身蓝黑,穿宽脚裤、筒裙或蜡   染褶裙,腰间系精致的围腰或短围裙,包黑色或花头巾,穿绣花鞋,显得端庄得体,朴素大方。女上衣分为对襟和偏襟两种(有的在颈口、袖口、襟底均绣有彩色花图1戴银饰的广南壮族妇女边),有无领和有领之别。其长短也有两个流派:大多数地区是短及腰,如隆林、平果、武鸣、岂宁以及其他一些地区。而凌石、乐业、龙州等县,女上衣为长及膝前。壮族妇女普遍喜好戴耳环、手镯和项圈等银制饰品。服装花色和佩戴的小饰物,各地略有不同。   二
壮族服饰色彩分析壮族服饰色彩以青、黑色为主基调,妇女服色在此基础上配以少量五彩色,是壮族人民典型的服饰用色和配色方式。根据壮族服色用色的特点,将其服饰色彩分成两个不同的色组,来阐述不同色组及其配合的语义和功能。   (一)驱邪祈佑   壮族服色尚青黑,源于壮族先民图腾崇拜的驱邪祈佑。壮族自占有蛇图腾、鸟图腾和蛙图腾崇拜。《说文?虫部》字条下注:“南蛮,蛇种。”壮族人民自称蛇的后裔,奉蛇为图腾,可见其对蛇的敬畏和崇拜。壮族先民尊鸟为祖、为神。文山地区壮族传说乌鸦是一小姑,崇为小姑女神,其《巫经》之为“乌鸦小姑”,显示其鸟图腾崇拜的痕迹。在壮族史引人注目的还是蛙图腾,广西东兰、凤山壮族至今仍有“蛙婆节”的节日,在每年都要举行盛大的祭蛙仪式。此外,现在石南壮族仍跳铜鼓舞,鼓上雕蛙,亦为蛙图腾祭仪的遗存。   青蛇、乌鸦、青蛙铃为青黑色,为壮族图腾物的色彩。色彩木寓于图腾实物,人们在使用图腾物以求图腾护佑时,同时也就使用了色彩。作为图腾实物无法分割的无形组合部分的色彩,被赋子图腾的驭邪祈佑功能,这也是图腾崇拜观念扩展、演化的必然选择。图腾实物的色彩如同图腾实物木身拥有神圣功效,壮族先民对此深信不疑。因此,对他们而言,青黑色因其所承载的图腾观念,进而具有美的价值。   壮族先民有文身的习俗,这也与图腾崇拜密切相关。汉刘安《淮南子?泰族训》.己载,越人(含壮、傣族先民)“路事寡水事众”,故以青黛文身避害。高诱注曰:“文身,刻幽其体内,点其中,为蛟龙之状,蛟龙不伤也。”“文身”是壮族先民身体装饰的一种方式,在以渔猎为生的原始社会,具有保护人类祖先避免外界物伤害的驭邪功能,同时也是图腾观念   的艺术化表现。纹身是壮族先民在被动的生存环境   下,所采取的一种极端行为,以伤害自身身体为代价。随着生产能力的提高,以采集漪猎为生的生产方式,逐渐被建房定居、驯养家禽的农耕文明所替代。在日常生活中同样有保护功能的衣饰成为壮族先民文身的延伸和变相存在。而将衣着服饰的生理保护功能与青黑色彩所赋子的精神、心理求安功能相结合,不失为理想的选择,也是壮族先民祈求美好生活的民族心理的深刻反映。   (二)审美意图   壮族服饰用色的选择是社会的整体选择,是实用和功利的。色彩的审美功能不能不受到这种“理性”的重压,只能在缝隙中悄悄地表现自己。然而作为色彩语言形式的色彩,毕竟有着自己独特的审美功能。不管人类的发展处于何种社会阶段,源于人类木性的审美需求是无法忽视和磨灭的。壮族妇女服色尽管多青、黑、蓝色,而在关键部位的其他装饰颜色的对比运用,就是基于审美的需要。也许这些部位的纹饰是衍生于某些图腾物,或是对一般自   然物形的模仿,但这并不影响点缀色的出现是出于壮族先民非功利性的意图。   众所周知,壮族妇女手织的壮锦色彩斑斓,五彩缤纷,耀人眼目。有个这样的传说:很久以前,壮家姑娘达尼妹织布时,太阳升上,这时屋檐下挂有露水的蜘蛛网五光十色,非常美丽。达尼妹以蜘蛛网为样,织成壮锦。其他壮族姑娘竞相模仿,壮锦就流行起来了。白族尚白,而白族姑娘却戴红、绿、白、黄彩色凤凰帽。传说为凤凰所赠,后人仿制而来。诸如   此类的神话传说几乎各个少数民族铃有。山此可以看出,各族人民为了在自己的服饰上增加一些色彩,增添几分美感,制造一些传说故事,把服饰色彩的调整搭配说成是某种神物或神灵的意志。换言之,初级社会中对色彩的选择,并非个人所能决定的,而是整个民族的集体主义观念控制下的统一行为。借神之力,获取社会整体的认可,是一种借传统否定传统,以迂回妥协的姿态,达到色彩组合搭配的改善,走向史合理、史符合审美规律的境界。   (三)标示个体的社会归属   壮族服饰色彩语言是作为社会成员的社会归属标志来使用的,它可标示个体的社会角色,如所属支系、性别、年龄和婚姻状况等,可供社会识别,进行身份、关系判定。   明清地方志记载滇桂连接地带的壮族有沙人、上僚等支系。而沙人又“以衣尚色分之”,有白沙人、黑沙人等《坛南通志》。上僚有花上僚、白上僚、黑上僚之分,二支服色铃尚青黑,唯花上僚妇女“花绣短褐”(《普洱府志》),白上僚妇女裙幅左右镶以白布,裙脚束腰,正为白色人字形(《马关县志》)等。以不同的服饰配色,标示个体所属的支系,使人一目了   然。   壮族服饰的色彩语言,史是具有识别不同性别、年龄和婚姻群体的功能。壮族男子的服色多以黑、白无彩色系和青、蓝等深色系列为主,显示男子的粗犷、英勇和刚劲之气概。与浓淡相济端庄大方的妇女服色有着明显的差异。滇南元阳壮族上僚支系妇女婚前以绣花青布包头,婚后则改用镶有银泡的黑头帕缠头。广西少钊我壮族妇女婚前用白印花毛巾包头,衣领镶红、绿绒线装饰边,婚后在衣袖上也加红、绿镶边,进入老年则穿全黑衣饰。此外,龙胜壮族妇女小时候戴外婆所赠银饰小帽,成年后摘帽以白布扎头,老年又改用黑色扎头。不同支系的壮族妇女随着自身所扮演角色的变化而改变衣着服饰的色彩,显示出色彩语言严格的社会约定性,同时也可以看出她们对服饰色彩语言有着潜意识的认可态度。   壮族服饰色彩的选择和搭配,是山社会约定俗成的无形规则所严格规定的。对于初级社会中的个体成员而言,他们自身服饰色彩的美感还只是一种为特定的社会文化所规范的美感。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外界交流的频繁和深化,LS致了原有社会文化环境的改变和传统社会规范的松动,以至于壮族人民的着装观念发生了根木性的改变。今人的壮族人民旱己开始按照自己的审美观来决定自己的服饰色彩,于是服饰色彩的选择搭配变得前所未有的自山
我本人就是壮族的~你有什么不知道的可以问我!我的空间里有很多少数民族的资料包括,壮族的你可以去看看!   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主要聚居在广西、云南省文山,广东连山、贵州从江、湖南江华等地也有分布。人口1700余万。 壮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分南北两大方言。南宋时,曾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出“土俗字”,但使用范围不广,多使用汉字。1955年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壮文。1957年11月,由周恩来总理亲自主持召开的政务院第63次全体会议批准了《壮文方案》,结束了壮族人民没有自己合法文字的历史。在集中本民族民间文学、音乐、舞蹈、技艺的基础上,壮族人民创造了壮戏。铜鼓是壮族最有代表性的民间乐器。   壮族以农业为主,驰名中外的三七、蛤蚧和茴油是壮族地区素负盛名的特产。甘蔗产量居全国首位。壮族信仰原始宗教,祭祀祖先,著名节日有一年一度的“三月三”歌节等。从前这是年轻少年少女互对情歌的时候,遇到自己心意的人用歌曲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   壮族的工艺品就是壮锦,即用不同颜色的线所织出来的五彩土布,人们喜欢把这样的布弄来做衣服,裙子,床单等只要能做得出的物品,同时壮族还喜欢绣绣花鞋一般生活中人们很少穿但在结婚丧事等重大的节日里就必须要有一双绣花鞋,所以几乎每个人都会有不同时期穿的绣花鞋,这样的鞋外表看起来和外面卖的一样但是它却是纯手工制作,它从鞋底到鞋面全都是一针一线扎出来的,制作这样的鞋如果每天都在做的话最快要花上一个月的时间。   壮族最隆重的节日莫过于春节,其次是七月十五中元鬼节、三月三、清明上坟、八月十五中秋,还有端午、重阳、尝新、冬至、牛魂、送灶等等,几乎每个月都要过节。过春节一般在腊月二十三过送灶节后便开始着手准备,要把房子打扫得窗明几净,二十七宰年猪,二十八包粽子,二十九做糍粑。除夕晚,在丰盛的菜肴中最富特色的是整煮的大公鸡,家家必有。壮族人认为,没有鸡不算过年。年初一喝糯米甜酒、吃汤圆(一种不带馅的元宵,煮时水里放糖),初二以后方能走亲访友,相互拜年,互赠的食品中有糍粑、粽子、米花糖等,一直延续到十五元宵,有些地方甚至到正月三十,整个春节才算结束。三月三按过去的习俗为上坟扫墓的日子,届时家家户户都要派人携带五色糯米饭、彩蛋等到先祖坟头去祭祀、清扫墓地,并由长者宣讲祖传家史、族规,共进野餐。还有的对唱山歌,热闹非凡。   壮族有许多著名的菜肴和小吃:马脚杆,云南文山地区壮族特有食品,用糯米加腊肉丝及其他调料制作而成,形壮如马脚得名。五色糯米饭,也称花糯米饭、五彩糯米饭,用优质糯米和各种植物色素或食用色素蒸制而成,是壮(瑶)族传统节令食品,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每逢节日,亲朋之间都要相互赠送五色糯米饭,以表示盛情和敬意,祝福吉祥如意,愉快幸
壮族  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以及云南、广东,贵州三省。壮族信仰多神教,崇拜巨石、老树、高山、土地。祖先崇拜占有主要地位。每家正屋都供奉着“天地亲师”的神位。有的还信奉佛教。
壮族  壮歌久负盛名,定期举办对歌赛歌的“歌圩”盛会;壮族刺绣、竹芒编以及“干栏”建筑艺术等名扬远近。
如果有客人来访,他们都会热情招待。由主人出面让座递烟,双手奉上茶。有客人在家,不可以大声讲话,进出要从客人身后绕行。和客人共餐,要两腿落地,和肩同宽,不能跷二郎腿。
饮食以大米、玉米、薯类等为主食。认为狗肉、野味是美味佳肴、珍品。用餐时须等最年长的老人入席后才能开饭;长辈未动的菜,晚辈不得先吃;给长辈和客人端茶、盛饭,必须双手捧给,而且不能从客人面前递,也不能从背后递给长辈;先吃完的要逐个对长辈、客人说“慢吃”再离席;晚辈不能落在全桌人之后吃饭。
普遍喜欢喝酒。招待客人的餐桌上有酒才显得隆重。敬酒的习俗为“喝交杯”,其实并不用杯,而是用白瓷汤匙。
龙州等地的妇女还有嚼槟榔的习俗,有些地方槟榔仍是待客的必需品。
不爱吃胡罗卜、西红柿、芹菜等。
尊老爱幼是壮族的传统美德。路遇老人要主动打招呼、让路,在老人面前不跷二郎腿,不说污言秽语,不从老人面前跨来跨去。杀鸡时,鸡头、鸡翘必须敬给老人。
壮族人忌讳农历正月初一这天杀牲;有的地区的青年妇女忌食牛肉和狗肉;妇女生孩子的头三天(有的是头七天)忌讳外人入内;忌讳生孩子尚未满月的妇女到家里串门。登上壮族人家的竹楼,一般都要脱鞋。壮族忌讳戴着斗笠和扛着锄头或其他农具的人进入自己家。火塘、灶塘是壮族家庭最神圣的地方,禁止用脚踩踏火塘上的三脚架以及灶台。壮族青年结婚,忌讳怀孕妇女参加,怀孕妇女尤其不能看新娘。怀孕妇女不能进入产妇家。家有产妇,要在门上悬挂袖子枝条或插一把刀,以示禁忌。不慎闯入产妇家者,必须给婴儿取一个名字,送婴儿一套衣服,一只鸡或相应的礼物,做孩子的干爹、干妈。
壮族是稻作民族,十分爱护青蛙,有些地方的壮族有专门的“敬蛙仪”,所以到壮族地区,严禁捕杀青蛙,也不要吃蛙肉
哪个民族结婚穿黑衣服?
自称为“敏”的壮族部落分布在与越南毗邻的广西那坡县的崇山峻岭中。由于长期居住在偏僻、贫瘠的大石山区,黑衣壮在婚姻、宗教和生产、生活等方面沿袭着原汁原味的族群习俗。崇拜黑色,把黑色作为服装颜色和民族标记,这个“以黑为美”的民族以独特的民风民俗被人类学家誉为壮族的“活化石”。 相传远古时期,布嗷、布敏族人居住的地区山林茂密,土地肥沃,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 有一天,布嗷、布敏族忽然遭到外敌入侵,一个叫侬老的首领带兵抵抗,因寡不敌众,被迫退进密林。危急关头,他做梦得到本族老祖的指点:令族人采集蓝靛草沤制成染料,把手、脸、衣服及刀枪都涂黑,天黑时潜入敌阵。最终,布敏族人取得了战争的胜利。从此,他令族人都穿蓝靛染制的黑色衣服,并代代相传。族人见涂黑可以逢凶化吉,化险为夷,也把这黑色视为吉祥,以黑为美,以黑为荣,黑衣壮便因此得名。自称为“敏”(亦称布壮)的族群,就是人称黑衣壮的一个族群。人类学家称黑衣壮为壮族的“活化石”。 与越南毗邻的广西那坡县,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壮族比例最高的县市之一。该县境内的壮族按自称的称谓和各自的语言划分有布壮、布央、布峒、布农、布税、布依、布嗷、布省、布决、布拥、隆安、左州12个族群。黑衣壮多数分布在那坡县82个村的377个屯中,现有9900余户,总人口约51800余人,占当地壮族总数的33%。 黑衣壮的变迁与历史上的战争、民族迁徙有关。唐代,广西曾经爆发过由黄乾耀领导的农民起义;宋代爆发了由侬智高领导的农民起义并建立了“南天国”。这些起义在当时有力地打击了封建统治,迫使统治者作出种种让步。然而,起义最终失败,统治者对起义军和他们的家族大肆剿杀,众多壮族人为逃生举家躲入深山老林,世世代代在封闭的环境中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从另外的角度说,这也使得古老的黑衣壮传统文化和习俗沿袭至今,完好保留下来。 石头缝中的家园黑衣壮人认为,老祖宗的坟不能迁走,要让他们和子孙后代永远在一起。走近黑衣壮村口,便可以看到在住房附近或菜园里有一座座用瓦片覆盖的坟墓。远远望去,就像是一座埋葬在地下的小屋,仅仅露出屋顶部分,十分显眼。在弄文屯的一座长方形盖瓦坟墓,系李姓第一代祖坟,相传已有200余年。距离房子仅有5米左右,坟的周围种有鲜嫩的蔬菜。黑衣壮的墓地选择是请巫师来占卜,占卜时用一个鸡蛋立起,鸡蛋倒向哪一方,哪个方向就作为墓地,不管是谁家的用地,家主都热心地让给,这叫“活人不同死人争”。 在大山里,山一座连着一座,到处是黑黝黝的石头,“九分石头一分土”是他们生活环境的真实写照。黑衣壮居住的都是干栏式的木楼,一般分为三层。第一层用作养猪、养牛,第二层住人,第三层做仓库。干栏建筑以石木结构为主,工艺简单粗糙。下面为打磨过的坚固石柱支撑,上面用木头搭建楼房,呈“凹”形。 村屯里没有招待外人的客栈,但热情的黑衣壮人欢迎你去任何一个家庭居住。晚间睡觉很凉爽,一年四季都像安装了“天然空调”。雨后清晨起床,便可以看到云雾如潮水般弥漫整个村落,木楼上的瓦片及翘角在涌动的云雾中时隐时现,迤逦迷人。 黑衣壮心地善良,他们善待客人、善待孩子,更善待老人。为老人着想不仅仅体现在饮食起居上,在所有节庆活动中,老人都受到特别尊重。年龄最小的孩子要给年龄最长的老人献上象征着吉祥、幸福的“红利带”。 每逢有外来游客,黑衣壮人就穿着黑色的服装,踏着召唤的鼓点,从各自的干栏木楼里走出来,奔向村头简易的操场。这情景,就像一群群黑色的蝴蝶从树林里飞出,扑向灿烂绽开的花丛,整个村寨都变得美丽而又神奇。他们给游客表演献红舞、祝寿舞、黑枪舞、捶布舞和团结舞等舞蹈。这些舞蹈都源于他们的生活,有的反映他们抗击异族入侵的战争;有的反映他们接人待物的礼仪;有的反映他们对老人的尊敬;有的反映他们捶布做新衣、准备去见情人的喜悦。演员们虽然没有经过专业训练,但他们用娴熟的舞步表达着一种古朴的情怀,大山的神韵通过他们灵动的舞姿被诠释得淋漓尽致。 情定终身“风流节”黑衣壮仍过着二月二、三月三、五月五、六月六等传统节日。在“风流节”等传统节日中,情窦初开的青年男女来到百年老树下或大草坪上相会,红美带是黑衣壮族青年男女重要的定情物和吉祥物,把写有自己生辰八字的红美带抛入大簸箕中,经搅和后各人自己抽出一个,得出的红美带上写有的名字就是你的梦中情人。青年男女通过“红线传情”对唱情歌、互赠信物而情定终身。歌声里寄寓了黑衣壮的生活理想,也流淌着他们优秀灿烂、色彩斑斓的历史文化,体现着他们坚忍、乐观、简朴、勤勉的优秀品质。 黑衣壮至今严格执行族内婚制,但绝对禁止近亲结婚。其主要原因是恪守祖先传统遗制,为了保持族群纯“黑”的纯正传统。千百年来,几乎与世隔绝的生活环境,也是其族内婚长期存在的原因。迄今为止,黑衣壮青年男女多喜欢在本屯本村找对象。青年男女虽然可以通过歌圩等场合自由恋爱,但结婚必须征得父母的同意,要经过媒聘、定命、纳币等一系列礼仪。婚礼是奇特而有趣的,婚礼在夜间进行,新娘出家门时,其父、兄不能看其出门。新娘出门后,不得回头看娘家,更不能往回走。否则,被视为不吉之兆。新娘到了男方家,过门入洞房后,对送入洞房的饭菜,只能象征性地吃一点点。至午夜鸡叫头遍时,新娘必须悄悄地和伴娘返回娘家(无论路途多远)。此后,每个月,由男方的妹妹或姐姐到女方家接新娘去男方家帮工二至三日,小住二三日后,新娘又返回娘家与父母兄弟共同生活。如是三到五年,直到新娘怀孕将要生子,新娘才到男方家定居下来,至此,夫妻始得朝夕相处。 每年的三月初三,黑衣壮都要进行祭祖拜山活动。这一天,各村、屯全家老少一起到当地祖宗坟墓安放的地点拜祭。参加祭祖拜山活动之前,人们先要到土地庙前拜祭土地神,当地称“安庙”。他们认为土地神能主宰本村的安宁兴旺、丰灾悲喜、六畜兴旺、五谷丰登及人丁福祸,所以在当地诸神中,土地神最盛行。弄炸屯的土地庙为一处低矮的用石块垒成的简陋的平顶小庙。主持拜祭仪式的巫师(当地称师公)在仪式开始前几分钟才“神秘现身”,这是当地的传统之一。经过颂经、驱魔等一系列程式后,人们陆续散去。“安庙”之后,人们又纷纷涌向村子另外一边的山坡上,参加祭祖拜山活动的重头戏,被当地称为“安龙”的祭祖仪式。屯子里身份地位最高的族长与巫师一起主持在祖宗坟前的颂经、驱魔、供奉牺牲等一整套活动,通常需要大半天的时间。参加仪式的人很多是从几十、上百里路的外屯特意赶来的,足见人们对这一传统宗教活动的重视。这也是加强宗族、家族团结,增强尊敬祖宗观念的重要方式之一。 以黑为美的神奇部落黑衣壮传统文化中最直观的就是他们的服装和佩饰。据那坡县长期研究黑衣壮的学者介绍:黑衣壮以“黑”作为穿着的标记和民族的标记,首先与历史上土司制度的规定有关,在明清土司统治壮族时期,规定凡土民只准穿黑、蓝两色;其次,黑衣壮由来的传说也决定了黑衣壮服饰的形成和延续;黑衣壮至今仍然保留着穿黑色的传统,主要的原因是“以黑为美”的审美观深入人心。同时,穿戴上的实用性与款式大方朴素美观有机地结合完善了黑衣壮服饰文化的内涵。 黑衣壮男人穿的是前盖大襟上衣,以宽裤脚、大裤头的裤子相搭配。这种装束便于他们进行劳动和在山里行走。传统的男装头上还缠着圈成数圈的黑布头巾,腰间系一条红布或红绸的带子,以示驱鬼赶邪,兼有显示男人威武神勇气概之意。 妇女的服装更具特色,无论老少,都喜欢穿右盖大襟和葫芦状矮脚圆领的紧身短式上衣,下身以宽裤脚、大裤头的裤子相搭配,腰系黑布做的大围裙,头戴黑布大头巾。其围裙既宽且长,戴时,能系周身一圈有余,裙底垂到小腿;围裙不仅能用来装饰,如将裙角往上打个三角形系在前腰间,以示潇洒美丽;还可以把裙底翻上来当包袱用。这在走亲友、赶歌圩、去娘家时特别有用。在劳动时,更可以作斗形的袋子,装些菜豆、杂粮等。妇女所戴的头巾都是她们自己织染的长条黑布,戴时,先围绕在头上一圈,然后翻折摆布成大菱角形的样子,罩在头上,再把头巾两头分别垂挂在双肩上,不仅看上去朴素美观,还可以当做帽子遮阳用。黑衣壮妇女聚在一起的时候,一片黑中显出庄严的美,稳重的美和协调的美。她们的衣边、袖口、裙边和头巾的四边都用红布或黄布剪成小条捆镶上去,有的则用红、黄、蓝色丝线绣成波浪形的线条,使黑中托透出红、黄、蓝色的细线段,清雅明亮,色彩协调中更凸显层次的美和玲珑的美。妇女们的穿戴全靠自己巧手一针一线缝制而成。 黑衣壮妇女佩戴的银项圈,两端都制成鱼形状,有如双鱼对吻。双鱼对吻银项圈是黑衣壮妇女婚嫁时必备之物,说明黑衣壮有鱼图腾崇拜的信仰。历史上,在壮族传统的稻作区,人们相信人死后变成鱼,然后再投胎变成人。我们在对黑衣壮采访拍摄的过程中,看到许多小女孩也佩戴双鱼对吻银项圈,说明黑衣壮鱼崇拜文化的遗风已经演变成他们族群自身的传统了。 黑衣壮女子的佩饰中最漂亮的是头花。妇女在成年后要绾髻,插上班簪、头笼、头叉、头花后用玉环珠缠绕头花;头花一般有六朵,未婚女青年或已婚但尚未落夫家才能戴;已落夫家的妇女只戴头叉。 黑衣壮妇女的佩饰较多,耳环、耳坠、玉珠、项链、项圈、手镯、戒指都必不可少;大多来自家传或是出嫁时从娘家带来的“浮财”。其中最有意思的是,多数妇女喜欢将自己的门牙镶成金色,以表示她们的美和其身份、地位的不俗。 现在,黑衣壮许多年轻人平时穿戴得比较随便,从原来的“全黑”过渡到“上蓝下黑白头巾”的所谓第二代服饰了。但每逢传统节日庆典或有外人来做客时,他们的穿戴仍旧非常认真,服装和佩饰一丝不苟。特别是女孩子们都要自己或互相精心打扮一番。 时至今日,那坡黑衣壮仍保存着传统的蓝靛染织工艺,其文化内涵非常丰富,黑衣壮自种、自织、自染、自穿,是地地道道的民族文化。在弄文屯,有一块埋藏得很深的天然石块,古代村民将石块凿成一个染井,这是弄文屯最古老的蓝靛染井,每到蓝靛收割季节,全村人轮流将收获的蓝靛枝叶沤泡在这口染井里,现在这口石井已干涸,但井壁上仍遗留有一层厚厚的蓝靛色。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黑衣壮总结了一整套蓝靛染色的经验。在弄文屯家家都有纺织机和用石头凿成的染缸,织出的布要用蓝靛浸染、漂洗数十次,再用牛胶、猪血煮染、漂洗后晾干成黑布,最后还要经过浆衣、用棒槌捶打多次,才能制出质地结实、平整、黑亮的成品布。这一过程充满了黑衣壮特有的生活气息和传统习俗的诗情画意。栏杆上晾晒着一条条蓝靛布,蓝靛的清香散发在空间,蓝靛染织文化的氛围很浓。黑衣壮的蓝靛染织工艺,不但是黑衣壮的文化遗产,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甚至是全人类的文化遗产
壮族服饰大部分与汉族相同,只是在壮族聚居的农村,特别是比较偏僻的山区仍比较传统,多为自纺自织自染的深青色衣料,妇女多穿无领、左袄上衣,下着宽脚裤或褶裙。西南部龙州、凭祥一带的壮族妇女头上喜欢包着方形的黑帕,而西北部壮族妇女则在衣服上绣花滚边,腰间束绣花围腰,着绣花鞋,喜欢戴银首饰。男子多着对襟无领上衣,下穿宽脚裤,有的用布帕缠头,现年轻人服饰与汉族相同。
  饮食方面以大米和玉米为主食,喜欢吃腌制的酸食,有的以生鱼片为佳肴,节庆时喜欢用糯米做五色饭或各种糕点,部分地区还有嚼食槟榔和用槟榔招待客人的传统习俗。
  居住:壮族住房过去主要是竹木结构的“干栏”式楼房(分为全栏式和半栏式)和三开间的平房,近年来逐渐以砖瓦房替代。
  婚俗:婚前男女恋爱自由,一般通过赶歌圩对歌、抛绣球、打木槽等形式建立感情,双方同意后即请媒人说合,部分地区有招婿上门的习俗。
  丧葬:农村一般实行土葬,部分地区有停棺葬或检骨再葬的习俗。
  禁忌:农历正月初一不杀生;部分地区青年妇女不吃牛肉和狗肉;妇女产后三天内(有的地方七天)忌外人来访;妇女生产未满月不能到别人家串门。 壮族风俗习惯
壮族喜欢依山傍水而居。在青山绿水之间,点缀着一栋栋木楼,这就是壮族人的传统民居。木楼上面住人,下面圈牲畜。无论是什么房子,都要把神龛放在整个房子的中轴线上。前厅用来举行庆典和社交活动,两边厢房住人,后厅为生活区。屋内的生活以火塘为中心,每日三餐都在火塘边进行。?
壮族多用自织的土布做衣料,款式多种多样。壮族女子的服装一般为一身蓝黑,裤角稍宽,头上包提花毛巾,腰间系精致的围裙;小伙子多穿对襟上衣,腰间系一条腰带。
“炮火”入洞房
壮族的一种婚俗。迎亲那天新娘要经过“炮火”的洗礼后才能进门入房。这个婚俗,在广西田阳县玉风等壮村流行。新娘来到新郎家以前,要稍停片刻,做好“冲锋”进门的准备,因为在门口、厅堂、洞房等三个地方分别由七八个男青年组成的“炮火”组,手拿着串串鞭炮等着新娘过来。当新娘将要靠近门口时,“炮手”们点响鞭炮,形成道道“火墙”,挡住新娘的进路。如果是胆小的新娘,这时只好退却在门外,再等第二次“冲锋”。“炮手”们也总结胜利的经验,做好第二次的“阻击”准备。可以说,新娘不经过两三次的“冲锋”是进不了门的。围观的客人,里三层外三层,好不热闹。新娘经过苦战跃进门口,来到洞房门前,这是难通过的最后一关,因为“炮手”要放“火炮”。这时,聪明的伴娘和迎娘左右“侦察”,乘“炮火”稀疏时夹着新娘跳到洞房里。顿时欢声雷动,祝贺新娘“旗开得胜”。婚宴后到掌灯时分,客人们还要观看新娘在迎娘的指引下摸黑出门“挑水”。新娘将把水缸挑满,这是在考验新娘是否吃得了苦。就这样,直到夜深了新娘才能入洞房。
在广西宜山和环江县交界的一些地方,壮族青年结婚,至今流行“背字”习俗。“背字”是壮话译音,实际上背的不是“字”,而是一条长一丈四尺、宽一尺多的宽带,由女方母亲用自织自染或买来的深黑色(以此色为最优)土布缝制而成。女儿出嫁那天,让男方指派“背字”人把布带“背”回新郎家,以备外甥出世作襁褓之用。这种习俗,当地壮语称作“背字”。“背字”的人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生父生母双全;未婚的青少年男子;机灵识礼。“背字”仪式在女方家里的正厅举行。主持仪式的人必须是村上德高望重、当了爷爷的长者。长者首先向“背字”人敬上两杯当地名酒,“背字”人很有礼貌地双手捧杯,恭敬地给长者回敬两杯,双方都要一饮而尽。接着长者把准备好的带子从“背字”人的两肩绕过扎紧,继而又互相敬酒,说吉利之语。“背字”完毕,鸣放鞭炮,欢送迎亲者平安返回。“背字”人向长者鞠躬辞别,步出大门,打开雨伞,意为庇护“外孙”离开姥姥家。回到男方家,家主烧香放炮,欢迎“背字”人胜利归来。少倾便举行“卸字”仪式,同样由长辈主持,互敬酒后,长者轻轻解下布带,交给家母保管。新郎父母还要酬谢“背字”人。时过不久,新娘及其女伴便成群结队来到新郎家,喜日更加热闹。
流行在广西桂北地区龙胜各族自治县内的壮族婚俗。在桂北山区,本来只有四五十里的山路,却要涉水过五六次河,跨过三四座桥。所以成亲时,新娘过河过桥都要请人背。背新娘的人称为“水手”,多是未婚男青年。过河时,鸣炮三声,喇叭齐鸣,“水手”两掌按住自己的膝盖,弓下腰,背好后才能过河或过桥。背新娘特别讲究文明礼貌,行动上不能有半点粗野,更不能调笑。所以背新娘的人多是品德最佳者。过河时,“迎娘”(由未婚女青年担任)在旁边给新娘打雨伞遮荫,在宽约五六十米的河面上,迎亲队伍拉成一条线,热闹非常。上岸后,乖巧的“迎娘”把伞放得很低,不让别人偷看蒙着面纱的新娘。龙胜的壮族婚姻是要过“三关”闯“十门”的。先谈恋爱,后定亲,才能成亲,谓之“三关”。迎接、对歌、出门、穿村过寨、过河过桥、入门、唱调、回门、回家、入洞房,谓之“十门”。“过河”只是“十门”中的第五个“门”,“十门”过了才能入洞房。
勒惹和卜基
壮家妇女生勒惹(壮语,即婴儿)时,其家婆要亲自去寻找“奶妈”,以替媳妇奶孩子。这是为了让产后的媳妇能好好休息,保养身体。“奶妈”一般由产后五个月的妇人充任,不要报酬。能当上“奶妈”非常光荣,有“第二妈妈”之美誉。孩子长大后,逢上喜庆佳节,都要带上礼物到“奶妈”家拜候。四五岁的孩子如果体弱多病,父母就要找“卜基”(壮语,即第二父亲)做孩子的靠山,确保孩子身体健康。“卜基”非常尽“职”,“上任”后,常和孩子父母商量,请医问药,多方料理,让孩子健康成长起来。孩子长大后,也象对待“奶妈”那样对待“卜基”,尽其孝敬之心。
踩高跷进村
广西龙州县金龙地区的壮族村寨里,人们出门或进村都要踩着高跷行走。出门到村口。就把高跷挂在特定的钉子上,然后下地劳动或去其他地方。进村时就从钉上拿下高跷踩着,到家门口的石阶前跳下,再将高跷挂在门边,洗净手脚,方踏梯上楼。据说这是祖先传下的鞋,他们地处亚热带,常年多雨,道路泥泞行走不便,如带着泥脚进屋,实在不卫生,就发明了这种呈“非”字形的“高跷鞋”。
是广西环江壮族每年夏历除夕祈求新的一年禾苗茁壮成长,祈求小孩不病和家畜肥壮无病的祭社仪式
壮族是个好客的民族,过去到壮族村寨任何一家做客的客人都被认为是全寨的客人,往往几家轮流请吃饭,有时一餐饭吃五、六家。平时即有相互做客的习惯,比如一家杀猪,必定请全村各户每家来一人,共吃一餐。招待客人的餐桌上务必备酒,方显隆重。敬酒的习俗为“喝交杯”,其实并不用杯,而是用白瓷汤匙。客人到家,必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给客人以最好的食宿,对客人中的长者和新客尤其热情。用餐时须等最年长的老人入席后才能开饭;长辈未动的菜,晚辈不得先吃;给长辈和客人端茶、盛饭,必须双手捧给,而且不能从客人面前递,也不能从背后递给长辈;先吃完的要逐个对长辈、客人说“慢吃”再离席;晚辈不能落在全桌人之后吃饭。尊老爱幼是壮族的传统美德。路遇老人要主动打招呼、让路,在老人面前不跷二郎腿,不说污言秽语,不从老人面前跨来跨去。杀鸡时,鸡头、鸡翘必须敬给老人。路遇老人,男的要称“公公”,女的则称“奶奶”或“老太太”;遇客人或负重者,要主动让路,若遇负重的长者同行,要主动帮助并送到分手处。壮族对任何禽畜肉都不禁吃,如猪肉、牛肉、羊肉、鸡、鸭、鹅等,有些地区不吃狗肉,也有些地区却酷爱吃狗肉。猪肉也是整块先煮,后切成一手见方肉块,回锅加调料即成。壮族人习惯将新鲜的鸡、鸭、鱼和蔬菜制成七八成熟,菜在热锅中稍煸炒后即出锅,可以保持菜的鲜味。壮族喜爱猎食烹调野味、昆虫,对三七的食疗颇有研究,利用三七花、叶、根、须做菜很有特色。壮族还擅长烤、炸、炖、腌、卤成熟法,嗜酒,口味辣麻偏酸,喜食酥香菜品。主要特色菜有:辣血旺、火把肉、壮家烧鸭、盐风肝、脆熘蜂儿、五香豆虫、油炸沙虫、皮肝糁、子姜野兔肉、白炒三七花田鸡、岜夯鸡等壮族人忌讳农历正月初一这天杀牲;有的地区的青年妇女忌食牛肉和狗肉;妇女生孩子的头三天(有的是头七天)忌讳外人入内;忌讳生孩子尚未满月的妇女到家里串门。登上壮族人家的竹楼,一般都要脱鞋。壮族忌讳戴着斗笠和扛着锄头或其他农具的人进入自己家中,所以到了壮家门外要放下农具,脱掉斗笠、帽子。火塘、灶塘是壮族家庭最神圣的地方,禁止用脚踩踏火塘上的三脚架以及灶台。壮族青年结婚,忌讳怀孕妇女参加,怀孕妇女尤其不能看新娘。特别是怀孕妇女不能进入产妇家。家有产妇,要在门上悬挂袖子枝条或插一把刀,以示禁忌。不慎闯入产妇家者,必须给婴儿取一个名字,送婴儿一套衣服。一只鸡或相应的礼物,做孩子的干爹、干妈。壮族是稻作民族,十分爱护青蛙,有些地方的壮族有专门的“敬蛙仪”,所以到壮族地区,严禁捕杀青蛙,也不要吃蛙肉。每逢水灾或其他重大灾害时,壮族都要举行安龙祭祖活动,乞求神龙赈灾。仪式结束后,于寨口立碑,谢绝外人进寨
自称“傣”,意思是“自由”或“人”。按分布地区又有“傣那”、“傣雅”、“傣绷”等。   人口及分布   主要分布在云南德宏、西双版纳、耿马、孟连及新平、元江、金平等3O余个州、市、县。人口为 万人(1990年)。   历史及由来   自古以来,傣族先民就生息在滇、桂、黔地区,与壮族、水族、布依族、黎族等有密切的关系,同源于古代的“百越”。他们以“纹身断发”为共同习俗,而又互相杂处。他们的足迹还在老倭、泰国北部、缅甸和印度地区。他们是最早栽培水稻和使用犁耕的民族。公元前1世纪,汉文史籍就有了关于傣族先民的记载。汉晋时,其先民被称为“滇越”、“掸”或“擅”,唐、宋朝时称“金齿”、“银齿”、“茫蛮”等;元、明朝时称“白衣”、“百夷”,清朝以后称“摆夷”或“摆衣”。   唐、宋朝时属南诏、大理国管辖,元、明时属云南行省,实行土司制度,建有“彻(车)里军民总管府”及金齿宣抚司等政权机构。清代沿袭明的制度,并在内地部分地区实行“改土归流”,委派流官统治,国民党时期在边疆置县和设治局。解放前,内地和杂居区较早产生封建地主经济,西
  生活在云南省境内的傣族共有101.46万人(第四次人口普查数据),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南部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西部的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以及西南部临沧地区的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和思茅地区的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其余的散居在云南省境内30余县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共有傣族270,531人,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共有傣族289,678人;另外,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有傣族51,950人、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有傣族43,459人、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有傣族39,094人、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有傣族22,075人、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有傣族21,444人、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有傣族15,188人、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有傣族8,391人;滇南的思茅地区有傣族126,354人、滇西南的临沧地区有傣族92,334人、滇东南的红河州有傣族85,238人、滇西的保山地区有傣族34,594人。   文化民俗   ⒈服饰   傣族妇女都会纺线织布,衣服都是自己做。傣族男子的服饰各地差异不大,上穿无领大襟或对襟白布短褂,长及腰下臀上,袖口较窄;下身穿黑色、褐色或白色长管裤,裤裆较肥大;头缠黑色布、白布包头,有的戴毛呢礼帽;脚不套鞋,一年四季均赤足。天冷时身披棉毯或毛毯。晚上,小伙子去串姑娘时,除了一把长刀,便是披毯,方便谈情说爱。如果男女双方都情投意合,这床毯子就是两个年轻人的藏身之物,相互依偎在一起。男子的其它服饰还有戴牙套、镶牙或纹身。出门赶摆(佛事活动),则打旱伞,背“通把”(背包)。傣族妇女的服装以美观大方著称,民族特点突出,而且各地不同。西双版纳的妇女,上身穿白色、绯红色或色彩鲜艳的紧身背心,外穿大襟或对襟无领、白色或绯红色短衫,袖管和腰部很窄,下摆宽,没有扣子,用布带扎结;下身穿能盖住脚的筒裙,多为褐色的,喜用银质腰带。德宏、耿马、孟定的妇女,穿颜色艳丽的筒裙,上衣较短,仅齐腰部。潞西、盈江等地的傣族姑娘穿白色、浅蓝色对襟短衫,黑色长裤,围青色绣花围腰;到结婚年龄的姑娘改穿裙子;已婚妇女,改穿对襟上衣,下身穿黑色裙子。新平、元江一带妇女的裙子,都用彩色布镶边,并用银泡缀成花纹,耀眼夺目,尤其围腰更为鲜艳,故被称为“花腰傣”。各地傣族人民都跣足不履。   妇女的发式,各地也不一样。西双版纳和瑞丽、孟定、孟连都挽髻,但挽法略有不同。西双版纳妇女的发髻挽于头顶,常插以梳子、鲜花,有的用大头巾包上。瑞丽、孟定妇女,将发髻结于脑后,有的将余发打散,使其自然下垂。已婚妇女将发盘在头顶上,终年带着用黑布缠成的高筒帽,帽边用绿色发绳缠绕作装饰。   妇女的首饰主要有耳坠、项圈和手镯,多系银质,耳坠和项圈上还镶有翡翠、玉石、玛瑙等制品。银质腰带是西双版纳妇女的特殊装饰,此外,妇女的特殊装饰还有墨齿和戴牙套。现在傣族的服饰和发式也逐渐有所改变,慢慢趋于简单化。   回页首   ⒉饮食   傣族地区以产米著称,一日三餐都吃米饭;德宏傣族人吃粳米,其它地区的吃糯米。西双版纳的傣族是用脚踏碓舂米,每天舂够当天食用的,这就是傣族“不吃宿粮”的习俗。傣族吃米饭不使用筷子,习惯用左手将饭攥成团后往咀里添,右手夹菜。傣族常吃猪、牛、鸡和鸭肉,但吃法独特,做成酸肉和“剁生”(把生肉剁成肉泥,加上辣椒、姜、葱、食盐和香菜等佐料,用温开水调匀。),下着酒吃,这是傣家的佳肴之一。鱼、虾、螃蟹、青蛙、螺蛳、黄蟮和青苔也是傣族人民爱吃的好菜肴。总之傣族人喜酸味及烘烤水产食品,嗜酒,喜嚼槟榔。   西双版纳是“普洱茶”的故乡,所以傣族人民都有喝茶的嗜好,且常用来招待客人。中年以上的男女,常把草烟丝、石灰、槟榔合在一起嚼,据说可保护牙齿。   回页首   ⒊建筑   民宅
傣族居住在亚热带河谷平坝,地势低洼潮湿,天气炎热,他们住的房屋是为适应这些特点而建筑的,一种是竹楼,一种是平房。史书说他们“楼居,无城廓”,称这种竹楼住房为“干栏”,是巢居的发展,以西双版纳最为典型。通常,竹楼建在靠近水的地方,用篱笆墙围住,四周栽种香蕉、木瓜、柑柚、芒果、椰子、菠萝密和仙人掌等热带水果和花木,一幢竹楼就是一个傣族家庭。竹楼一般为6、70平方米,呈正方形,楼板距地面约2.5米;竹楼的梁、柱用木料,房顶用茅草覆盖,墙壁、地板都是用竹子;竹墙的缝隙很大,通风透光,楼顶成“A”形。分上下两层,楼前有阳台,楼侧有走廊,楼后有厨房,楼上住人;楼梯一般为9级,在竹楼的一端。室内以竹墙隔成两部分,外为堂屋,内为卧室。堂屋一侧的厢房为两间,有火堂,是吃饭、喝茶、招待客人的地方;另一侧为配房,多是上下两层楼房,上层储存粮食、什物,下层圈栏牲畜、家禽、放农具、舂碓和织布机。傣族有席地而坐,席地而卧的习惯。   佛寺、佛塔 傣族地区建有大量的佛寺和佛塔,这些佛寺与佛塔在造型艺术上把东南亚诸国的造型艺术和本民族的造型艺术巧妙地结合起来,结构别致,造型优雅,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一座佛寺一般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大殿,是人们诵经拜佛的地方;二是僧侣住处和学习经书的地方;三是藏经房,很多佛教经典和其它书籍都藏在这里。佛寺建筑的规模与它的等级和村寨的历史长短、富裕程度有关。一般村寨的佛寺比较简单,规模小;级别高的佛寺的建筑规模大,有寺有塔。如西双版纳州的“曼飞龙笋塔”(傣语叫“塔糯”,始建于傣历607年,即公元1207年)、“景真八角亭”,德宏州的“树包塔”等。这些佛寺、佛塔和傣族地区的自然风光、风土民情构成了一幅幅极富民族特色、十分优雅的民族风情画。   许多佛寺都有壁画,绘有天堂、人间、地狱图,佛寺的墙壁和幡竿上都有宗教故事的连环画,西双版纳勐遮、勐连等地佛寺的绘画有历史传统,且壁画的绘画水平较高。   傣寨水井 傣族村寨边的水井建筑,与内地通常见的水井不同。傣族水井的建盖别具匠心,尤其是井罩的建筑,式样美观,技艺精湛。有的井罩象一座佛塔,尖顶挂着一串串的银铃;塔外壁嵌镶着各式各样的珠宝和明镜。有的井罩东西两面是两头白象的塑像,北面雕刻着正在开屏的孔雀,顶端也象一座佛塔。有的井罩壁上雕刻着《召树屯》、《兰嘎西贺》等叙事长诗故事。这些雕刻、塑像、壁画都有一定的象征性,且独具民族特色。   回页首   ⒋婚姻家庭   傣族婚姻,在解放前有阶级限制。在领主阶层,车里宣慰使和各勐土司组成互相通婚的集团,但纳妾不受此限制。贵族一般是多妻,老百姓则实行一夫一妻制。新中国成立后,傣族家庭普遍是一夫一妻制的父系小家庭,恋爱、结婚、离婚都比较自由。青年男女到了17、8岁就开始谈恋爱,一般利用赶街、赕佛、纺织、婚娶和各种节庆活动作为社交和恋爱的机会。青年男女婚前社交自由,有的还有晚上吹葫芦笙“猎少”(串姑娘)的习俗。当小“卜冒”(小伙子)找到合意的小“卜少”(小姑娘),如果姑娘也满意,便拖出裙边藏着的小凳让小伙子坐下,两人谈得投机时,小伙子便把毯子展开,与姑娘依偎在一起。“丢包”活动不仅是男女青年们的一种娱乐,也是他们择偶的好机会。青年恋爱虽然较自由,但缔结婚约要通过父母,并托媒人带一些礼物到女家提亲。订婚以后,经过一段时间,男方又托媒人到女方家商定婚期,是否从妻居以及从妻居的年限等等。结婚当天,双方都要杀猪、杀鸡来招待宾客。婚礼中的重要环节是“拴线”,即在结婚当天,人们把新郎送到新娘家里,由老人用白线分别给新郎、新娘拴线,表示他俩的灵魂和心永远联结在一起。   西双版纳的傣族普遍存在男子上门从妻居的婚俗,从妻居的年限不等。一般是3年住女家,3年期满再到男家居住,即所谓“三比拜、三比马”(3年去,3年来)。如此往返,直到继承了一方的财产,建立了家庭才算定居。。   傣族对偶婚的残余,具体表现为比较轻易的结婚和离婚。由于意见不和或一方提出离婚,就可以解除婚约。如果男方因事离家数月,杳无音讯,女方可另找配偶。离婚的手续非常简单,如果是女方提出离婚,只要村寨头人同意,妻子送给丈夫一对蜡条,丈夫就得带着自己的衣物和用具回自己父母家;如果是从夫居,双方不和睦,妻子即可带着自己的物品回娘家,若丈夫不去接妻子回来,就算离婚了。如果一方死去,不管多大年纪,也要办理离婚手续。通常是生者用一棉线绑在死者的棺木上,举行葬礼时,由一老人用刀将线割断,表示生者与死者从此无夫妻关系。由于对偶婚的普遍存在,各地傣族已婚男女终身只结一次婚的较少。再则由于妇女离婚次数多,离婚后与各个丈夫所生的孩子又都跟母亲,因此形成许多孩子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状况。   傣族家庭一般习惯儿子结婚后大都与大家庭分居,只有幼子随父母居住,家庭财产也主要由幼子继承,幼子负责赡养父母;已分居的儿女也可分得部分财产。傣族家庭很少有兄弟同住一屋的大家庭。无子可以招赘或过继,寡妇可以再嫁。傣勒已有姓氏,家庭婚姻关系比较稳定。   回页首   ⒌生育习俗   傣族妇女怀孕期间的行动,要受到一定约束。如不许挨近佛寺,更不许给正在赕佛的老人备办供品和担送斋饭;不许偷看日食月食;不准观看人家打灶;不许食用狗肉、蛇肉和猫肉一类动物肉,更不许食用生肉………。规定这些禁忌一是因为傣族人认为妇女怀孕身子不好看,傣语叫作“朵憨杂”,所以要处处避人耳目;其二,妇女在怀孕期间,被视为不干净时期,所以不能备办圣洁的赕佛供品。总之,凡是孕妇,若违背了以上禁忌,就认为是不吉利的,轻者受人冷眼斥责,重者被人驱赶。   过去,西双版纳傣族妇女生育一般都在火塘边,认为火预示着傣族人命运兴旺。生第一个孩子的妇女,都要由有生育经验的妇女来帮助接生。婴儿落地,胎衣由丈夫拿去埋在自家的楼梯下面或屋后园子边。生了婴儿,无论是男是女,都要在上楼梯的木柱上挂上竹篾编制的形同星星的“达了”标志,向本寨人或过路人表示此家已生育,男子要回避。产妇在满月前,多食用蛋类和绿菜,所食用的鸡是有选择的,一般食用白鸡或黑鸡,严禁食用啼鸣的公鸡、花鸡、黄咀黄脚鸡。生育后一年内,禁止吃花生、洋丝瓜。产妇要在火塘边住上一星期左右才搬入室内。   婴儿出生7天后,要由家里的老人主祭家神。婴儿是男的,就杀一只鸡,并在祭桌上放上一支笛子、一把胡琴和一杆秤,由丈夫家族中的老人念祝福词,念毕给产妇和婴儿拴线;如婴儿是女的,也杀一只鸡,只是祭桌上摆的祭品不同,笛子换成了纺织工具,胡琴换成了盐巴,秤换成了饭团,祭时,同样念祝词和拴线。   回页首   ⒍葬俗   傣族通行土葬、火葬和水葬。对于正常死亡的人,无论贫富,通常实行土葬;佛寺里的大佛爷、和尚病故,则行火葬。尤其是著名祜巴的葬礼非常隆重,在火化前,先将死者的尸体用薄棺盛殓,放在一个3、4尺高,装有4个木轮的木架上,然后于轮车两端系上若干条数丈长的粗试绳,再将轮车拉回广场,几十、甚至几百里以外的僧侣和群众都携带食品、行李前来参加拉尸活动。几天后,才将棺木拉向用木柴垛成的塔形火化处,在群众的围观中火化。火化毕,将骨灰盛于瓦罐葬于寺后,并在葬处建一石塔,以为标志。凶死者(即死者被认为不吉利、不干净的)或因流行病暴死者,亦采用火葬或水葬。   西双版纳傣族一般习惯在人临死前,即要由亲属为他念经,并从佛寺取一块黄布,盖在身上,证明是信奉佛教的。妇女死后,要穿最好的衣裙,戴上首饰,并将小件首饰或金银碎块塞入口中,做为殉葬物,用白布裹尸,放入用白布铺底的棺材后,再盖上白布,然后封棺。根据家境和本人身份,停柩1至3天。停柩期间,全村群众停止生产,为死者守灵,办丧事;并请僧侣念经,制做冥房。冥房的大小和层次的多少,是根据死者的身份和经济情况而定的。出殡时,由村人抬棺至墓地,挖坑埋葬,亲人不送葬,有的用火烧后再掩埋。西双版纳傣族习惯人死埋后不留坟堆,不守孝,不祭拜,不扫墓,夫妇也不合葬。《百夷传》载:“父母亡,不用僧道,祭则妇人祝于尸前,诸亲戚邻人,各持酒物于丧家,聚少年数百人饮酒作乐,歌舞达旦,谓之娱尸……。”   回页首   ⒎节庆   傣族人民的节日多与佛教活动有关,泼水节、开门节、关门节是傣族民间最重要的3个节日。此外,傣族受汉族影响较多,有过春节、端午节和中秋节的习俗。傣族的节日主要有:   傣族春节 由于受汉族影响,傣族也有过春节的习俗,时间与汉族大致相同,但节庆具有民族特点。傣族春节一般带有较浓的宗教色彩。佛寺是节日的活动中心,老人们都到这里拜佛,祈祷丰年。   泼水节 傣语称“桑罕比迈”,即傣历的新年,是傣族人民迎新送旧的日子,时间一般在傣历六月六日至七月七日(相当于公历4月中旬),节期3、4天。节日的第一天为除夕,傣语叫“宛多尚罕”,意思是“送旧”,娱乐项目有放高升、划龙船等;第二天傣语叫“宛脑”,意思是空日。按传统习俗,人们或在家静养,或上山狩猎;第三天为元旦,傣语称“宛叭宛玛”,即“日子之王到来的一天”。这日晨,人们要前往寺庙拜佛,并在寺院里用细沙堆3、5座宝塔型沙堆,然后围塔而坐,聆听诵经和历史传说,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人丁兴旺。中午,每位妇女各挑一担清水为佛像洗尘,紧接着,人们就开始相互泼水,表示祝福,希望用圣洁的水冲走疾病的灾难。入夜,鼓乐相闻,人们纵情歌舞。整个节日期间,除有赛龙船、放高升、放孔明灯、泼水、丢包等传统娱乐活动外,还有斗鸡、放气球、游园联欢、物资交流等新的活动项目。   堆沙节 实际上是傣族传统的傣年节,时间在公历每年4月15日前后3天举行,民间常以插完早稻小秧后为过节的日子。该节在西双版纳等地是“泼水节”活动的一部分。   祭龙节 傣语称为“干莫”,傣族传统农祀节日,每年农历六月择日举行。到了择定的日子,全村寨要杀鸡,作为供神的牺牲。然后举行集体祭祀仪式。参加祭祀的村民都自带米饭,祭祀结束后,大家聚餐欢宴。   关门节 又称“进洼节”,傣语为“毫瓦萨”。是云南省信奉小乘佛教的傣族、布朗族、德昂族等民族传统宗教节日。时间为每年傣历的九月十五日举行。从这一天开始的3个月为小乘佛教的安居斋戒期。节日之后,佛教寺庙开始了净居斋期,直到开门节(傣历十二月十五日).这天前,僧侣们在佛寺中净居修学,接受供养,不许出外巡游。民间的信徒也到佛寺中静坐参佛,听佛爷讲经说法,每隔7天进行一次赕佛活动。傣历九月十五日,相当于农历的芒种日,往后的3个月里,傣族地区正值雨季,民间也暂时停止婚庆、娱乐,集中精力忙于生产。   献经节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信奉小乘佛教的傣族民间宗教节日,傣语称“赕佛”,于每年关门节以后,傣历十一月十日至望日之间举行。它是“关门”期间的一次大“赕”,通常要举行3天3夜。节日时候,由佛爷、和尚集中诵读经文,信徒们都到佛寺里静听经文。每户人家要给佛寺奉献一部或多部经书。节日期间,民间白天举行盛大的“赶摆”,晚上还要举行放火花、烧爆竹、燃放孔明灯和赛鼓活动,十分热闹。   赕萨拉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等地信奉小乘佛教的傣族宗教节日,各地时间略有差异,通常在开门节,即傣历十二月十五日后举行。赕萨拉实际上是人们悼念死去的亲属所举行的一种祭祀仪式。   傣族中秋节 时间在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这天晚上,傣家寨子里的人们,要在自家屋顶的平台上放一张篾制小桌,摆上丰盛的食物,在桌子四个角各放上一个糯米圆饼,每个饼上插一柱香。明月升空时,全家老小祭拜月亮,祈求丰收。随后全寨各家还有对天鸣放火枪的习俗。祭过月亮后,合家围坐在小桌旁,笑语相谈,一边赏月,一边品尝节日食品。   开门节 是傣族传统的宗教节日,傣语称“奥瓦萨”,德宏地区又称“出清”。也是信奉小乘佛教的布朗族、德昂等民族共同的宗教节日。节日时间为每年傣历的十二月十五日。至开门节时,为期3个月的“毫瓦萨”(小乘佛教的关门节)已经期满结束。相传这一天是佛到西天讲经重返人间的日子,所以各傣族村寨都要举行盛大的节日聚会。人们除了到佛寺赕佛,举行隆重的“扛朵”(忏悔)仪式外,还开展各种娱乐活动。   傣族吃新米 各傣族地区传统民间节日,时间在每年稻谷成熟的先后,由各家单独举行。节日时候,人们要先收“田头”的稻谷回来煮新米饭吃。节日的祭祀活动主要是感谢祖先神及民间崇拜的诸神明保佑,以求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波宰曼 傣族的祭祀节日。宰曼,即寨心,是全村寨的心脏、灵魂,起着村寨保护神作用。作为宰曼的象征物,通常是木桩、巨石、大树等,位于村寨中央,村寨四方,各设一寨门。竖立或更换宰曼时,都要择吉日举行隆重的宗教祭典。每年要由寨主组织全村举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祭祀活动。平时,婚嫁、迁离、迁入首先要祭祀宰曼,以求许可。宰曼竖起后,不许触摸,不许在附近丢污物,不许拴牲口。   赕帕 西双版纳、德宏等地信奉小乘佛教的傣族传统宗教节日,于每年傣历十二月十五日举行。赕帕是向佛寺的僧侣布施袈裟,这种宗教活动是以夫妻为单位进行的。节日期间,村寨里的每对夫妻都准备一段用来做袈裟的黄布,送到佛寺捐献给寺内的僧侣们,念经拜佛,以示虔诚,并祈得吉祥如意。   赶摆 又称“做摆”。德宏州傣族民间的节日。因做摆的规模不一样,有的以村为单位举行,有的几个村联办,时间也各有不同。个人通常在傣历十二月中旬的开门节以后3天举行,公众办的也有在正月举行的。到了赶摆的日子,村寨的群众一齐汇集到佛寺内诵经,男人们击鼓敲锣,迎请佛像。待佛像一到,身着盛装的妇女们立刻献花、供果、焚香燃烛。节日里,人们还常常唱傣戏或作其它表演,开展娱乐活动。当日做摆的主人还要宴请众人。按照传统习惯,自己做了1次摆,在宗教上的地位就升为“坦”,2次升为“帕戛”,3次升为“帕戛勒”,4次升为“帕戛勒相”。地位越高,越得到村里人的尊敬
扫描下载客户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壮族故事研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