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乐园有没有什么象征性的纪念日?比如像世界卫生日,2015世界环境日主题等等的。

这是一个多义词,请在下列义项中选择浏览
节日(世界各民族民俗文化节日)节日是世界人民为适应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共同创造的一种民俗文化,是世界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节日是生活中值得纪念的重要日子。各民族和地区都有自己的节日。一些节日源于传统习俗,如中国的春节、中秋节、清明节、重阳节等。有的节日源于宗教,比如基督教国家的圣诞节。有的节日源于对某人或某件事件的纪念,比如中国的端午节、国庆节、青年节等等。另有国际组织提倡的运动指定的日子,如劳动节、妇女节、母亲节。随着时间推移,节日的内涵和庆祝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而现时节日经常与假日相混淆,事实上大多数节日都没有法定假期,如中国部分传统节日仍没有假期,如重阳节。目录 大体说来,中国节日经历了五个发展时期: 先秦发生期 就节日风俗而言,许多节日元素早在远古时代已经出现了萌芽。流传至今的春节、上巳、端午、中秋、冬至等节日元素,先秦时代大部分已经形成,但当时的节日比较少,内容不够丰富,时间也不那么固定。节日习俗大都建立在原始崇拜基础上,信仰色彩浓厚。同时一些需要防范、禁忌的日子,如春节避山魈恶鬼,上巳禊祓,端午划龙舟等。 汉代定型期 汉代,中国主要节日如除夕、元旦、元宵、上巳、寒食、端午、七夕、重阳等都已基本定型。一方面,一些历史人物如屈原、介子推等成为某些节日的纪念人物,取代了原始崇拜和信仰,增强了节俗的人情味和真实感;另一方面,在节俗自身的发展中,一些风俗上升为礼俗,一些礼俗变为风俗,风俗和礼俗融为一体,被人们约定俗成地接受并沿袭下来。形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是:首先,汉代大一统局面的出现,促进了各地区风俗的融合,先秦时期的荆楚文化圈、巴蜀文化圈、吴越文化圈、齐鲁文化圈、秦文化圈等,到汉代逐渐融为一体,强有力的国家政权对节日风俗的统一起了重要促进作用。其次,汉代节日定型与当时科学的发展有密切关系,尤其是“太初历”确立了以建寅月为岁首,打破了先秦时代的原始崇拜信仰,为节日风俗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机。此外,汉代儒家独尊地位确立以后,儒家伦理道德观念对节日风俗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今天,许多节日礼俗大多可以在汉代找到它的源头。 魏晋南北朝融合期 这个时期的民族大迁徙、大融合,推动了民族文化的大交流,促进了节日文化的融合与发展。这种融合与发展主要来自三个方面的推动力:一是北方游牧民族入主中原,带来了节俗文化中那些杂技游艺成分,如骑射、蹴鞠等。二是宗教信仰与节日相结合,使节日更加深入人心,推动了节日的传播和发展。道教讲究阴阳,以奇数为阳,节日中多取奇数,为吉利的象征,如一月一日、三月三日、五月五日、七月七日、九月九日。五月五日又叫天中节,体现阴阳均衡之意。十二月八日“腊八节”,佛教谓是日佛祖成道,制粥舍众,此传说传到民间以后,形成了吃腊八粥习俗。三是魏晋玄学和清谈之风对节俗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宴饮游乐方面,如高谈饮乐、诗酒风流等,为这一时期的节日风俗增加了新的内容和活动。 唐宋高峰期 唐宋社会经济、文化的繁荣,促进了节日文化的发展,其主要特点是:民俗节日从禁忌迷信的神秘气氛中解脱出来,向礼仪性、娱乐性的方向发展,演变成为真正的良辰佳节。春节放爆竹原是一种驱鬼手段,此时变成了欢乐的象征;元宵节祭神灯火变成了游艺观灯活动;中秋节祭月变成了赏月;重阳节由登高避灾演变为秋游赏菊。在节日风俗的演变中,还增添了许多文化娱乐活动,如放风筝、拔河等等。节日内容日益丰富多彩,把节日民俗活动推向了高峰。 明清稳定期 唐宋以后,节日的发展比较平缓,辽、金、元时期,融入了一些少数民族习俗。明清时期,节日风俗出现了三种变化:一是更加讲究礼仪性和应酬性,如逢年过节,人们出于礼尚往来而互相拜访送礼。二是明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以后,一些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节日风俗逐渐被人们所冷淡,如祭土地神习俗已不像先前那样受到重视。三是游乐性继续发展,如元宵节观灯,明代由宋代的5天增加到10天,昼市夜灯,热闹异常。满清入关以后,又增加了舞狮、舞龙、旱船、高跷、秧歌、腰鼓等“百戏”活动。但从总体说来,这一时期的节日风俗没有太大的变化。参考中国节日由来,大体地节日的起源主要有以下七个方面:历法节气中国自古以农为本,以农立国。早在7000多年以前,原始农业已经出现了南北分野,北方以粟作为主,南方以稻作为主。农业生产有很强的季节性特点:春播、夏耘、秋收、冬藏,周而复始,年复一年。从远古时代起,中国先民就已掌握了反映农业生产特点的历法知识。相传,古代有黄帝、颛顼、夏、商、周、鲁六家历法,殷墟甲骨文中已经有了历法纪年,《尚书·尧典》有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节气的划分,战国时代发展为24节气。中国古代先后推行过100多种历法,其中(汉)太初历、(唐)宣明历、(元)授时历、(明)大统历、(清)时宪历,都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这些历法根据气候变化的特点,把一年划分为12个月,24节气,72候,约365天,从而构成了岁时节日的计算基础。历法反映了农业生产规律,对指导农业生产起了积极作用,同时也为岁时节日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有些节日如立春、夏至、立秋、冬至等,则是由节气直接发展而来的。岁时节日与历日节气关系十分密切,但历日节气本身并非节日,除上述少数者外,只是为节日产生提供了前提,节日的形成还必须有一定的风俗为其内容。原始崇拜中国原始先民常常把某些动物奉为神明加以崇拜,最典型的要算龙图腾崇拜。龙图腾崇拜对中华民族的影响极为深远,古代吴越人每年在端午节这天都要举行祭祀龙图腾的“龙舟竞渡”活动,这种龙图腾崇拜是端午节风俗形成的渊源之一。“农者,天下之大本”是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农作物根植于土壤之中,因此,土地神崇拜在原始崇拜中占有重要地位。古代称祭祀土地神为“社祀”,殷墟甲骨文中有许多祭祀“毫土”的卜辞。二月二日土地神生日,又称社日或社王节,主要民俗活动是祭祀土地神,祈求农业丰收。禁忌迷信在生产不发达的上古时代,当人们无法解释大自然的奥秘,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时候,便产生了许多禁忌和迷信观念。春节是中国最大的传统节日,放爆竹习俗原意是避山魈恶鬼,后来增加了祭祖、供神、团圆、娱乐等内容。据说桃木能避邪驱鬼,所以,旧时除夕这天,家家户户削桃木(后演化为贴红纸,即春联),制成神荼、郁垒二神画像置于大门之上,以防鬼进门。春节还有许多禁忌,如禁水土出门,不能扫地泼水,以免财气出门。忌说“死”,称这类话语为“乌鸦嘴”,这类禁忌迷信是一种消极防范手段,反映了人们趋吉避祸的愿望。祭祀最明显的例子是清明节、中元节和寒衣节,这三个节日原是以祭祖为源,以祭祖事鬼为主要节俗活动,所以又叫三“鬼节”。清明扫墓包含有怀念祖先,勉励后人之意;中元节又称盂兰盆节,有放河灯拯孤照冥的习俗;寒衣节时人们在祖先墓前焚化纸衣。宗教中国民俗节日深受宗教影响,许多节日都来源于宗教。以佛教为例,有二月十五日薪尽日(佛离世日),二月十九日观音菩萨诞辰日,四月八日浴佛节(佛祖释迦牟尼诞辰日),五月十八日母连僧母诞辰,七月十五日盂兰盆节,七月三十日地藏节(地藏菩萨诞辰日),八月八日转法轮日(释迦牟尼说法日),十二月八日腊八节(佛祖成道日)。属于道教的节日有:一月九日天诞节(玉皇大帝诞辰),一月十五日上元节,一月十九日燕九节,二月一日天正节,二月十五日真元节(太上老君生日),三月三日蟠桃节(王母娘娘寿诞),四月十四日八仙吕洞宾诞辰,四月十八日碧霞元君诞辰,七月十五日中元节,九月九日重阳节(斗姆星君诞辰日),十月十五日下元节。上述宗教节日流传到民间,逐渐形成了庙会等一系列节俗活动。多神信仰中国是个多神信仰的国家,有些神话传说和历史人物被奉为神明加以崇拜和祭祀,由此而产生了一系列大大小小的民俗节日。如: 一月五日路头神生日; 一月八日诸星下凡,有祭星祈岁风俗; 一月二十日天穿节,北京白云观举行庙会,做煎饼置屋上补天穿; 一月二十五日仓生日,祀仓神,可保粮丰囤满; 二月一日太阳生日,祀太阳神; 二月二日龙抬头日,又为土地神诞辰,是日雨为社翁雨; 二月三日文昌帝君诞辰,有文昌庙会; 二月十二日花王生日,祭花神,有花神庙会; 三月三日北极星君诞辰; 三月五日大禹生日,有禹王庙会; 三月六日,麦王生日,是日天晴麦可丰收; 三月十五日龙王节,祀龙王,有龙王庙会; 三月二十八日东岳大帝诞辰,有东岳庙会、泰山庙会; 四月十二日毒蛇生日,祀蛇王,雨则麦坏; 四月二十八日药王诞辰,祀神农,有药王庙会; 五月十三日关帝诞辰,别称关公单刀赴会日,有关帝庙会; 六月十三日(一说五月七日)鲁班诞辰,木石泥瓦等行业祀鲁班先师,举行鲁班会; 六月二十三日雷公诞辰,祀雷公; 六月二十四日二郎神诞辰,祀二郎神; 七月七日七夕节,又称乞巧节、鹊桥会,拜祭牛郎织女,是日雨称洒泪雨; 八月五日万寿节,又称圣节,祀皇帝生日; 八月二十七日圣诞节,孔子诞辰,有祭孔庙会; 十月一日牛王神生日,祀牛王; 十二月二十三日祭灶节,别称灶君升天日,祭社神。 二岁时节日是一个能动的文化因子,节日虽有固定的时间,但它的内容却处于不断发展和变化之中。日常衍生近现代出现的节日,大多与环境和人文相关,适应人们日常生活衍生出来的节日,从一小部分人倡导,到后来广为流传。例如世界水日,时间眼日,315消费者保护节日。一月1月1日:元旦节,阳历新年. 1月第一个星期日:黑人日 周恩来逝世纪念日 1月十日,中国公安110宣传日. 1月第二个星期一:日本成人节 列宁逝世纪念日 国际海关日 1月最后一个星期日:世界防治麻风病日(国际麻风节)二月世界湿地日 世界抗癌日 2月七日,1923年京汉铁路罢工纪念 国际声援南非日 2月10日:国际气象节(1991) 2月14日:情人节 2月19日:邓小平逝世纪念日(1997) 2月21日:反对殖民制度斗争日(1949) 2月21日:国际母语日(2000) 2月24日:第三世界青年日 2月的最后一天:国际罕见病日 2月的最后一天:世界居住条件调查日(2003)三月3月1日:国际海豹日(1983) 3月3日:全国爱耳日(2000) 3月5日:周恩来诞辰纪念日(1898) 3月5日:“向雷锋同志学习”纪念日(1963) 3月5日: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2000) 3月6日:世界青光眼日 3月8日:国际劳动妇女节(1910) 3月12日:孙中山逝世纪念日(1925) 3月12日:中国植树节(1979) 3月14日:马克思逝世纪念日(1883) 3月14日:白色情人节 3月15日:国际消费者权益日(1983) 3月16日:手拉手情系贫困小伙伴全国统一行动日 3月17日:国际航海日 3月17日:中国国医节(1929) 3月18日:全国科技人才活动日 3月21日:世界林业节(世界森林日)(1972) 3月21日:消除种族歧视国际日(1966) 3月21日:世界儿歌日世界诗歌日(1976) 3月21日:世界睡眠日(2001) 3月22日至4月25日之间:复活节 3月22日:世界水日(1993) 3月23日:世界气象日(1960) 3月24日:世界防治结核病日(1996) 3月30日:巴勒斯坦国土日(1962) 3月最后一个星期一:全国中小学安全宣传教育日(1996)四月4月1日:国际愚人节 4月2日:国际儿童图书日 4月2日:世界自闭症日 4月5日:清明节 4月5日:巴勒斯坦儿童日 4月7日:世界卫生日(1950) 4月7日:世界高血压日 4月10日:非洲环境保护日 4月15日:非洲自由日 4月16日至18日:全球青年服务日 4月17日:世界血友病日 4月18日:国际古迹遗址日 4月21日:全国企业家活动日(1994) 4月22日:列宁诞辰纪念日(1870) 4月22日:世界地球日(1970) 4月22日:世界法律日 4月23日:世界图书和版权日(1995) 4月24日:世界青年反对殖民主义日(1957) 4月24日:亚非新闻工作者日 4月25日: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1986) 4月26日:世界知识产权日(2001) 4月27日:联谊城日 4月28日:世界安全生产与健康日 4月30日:全国交通安全反思日 4月第四个星期日:世界儿童日(1986) 4月最后一个完整星期中的星期三:秘书节五月5月1日:国际劳动节(1889) 5月3日:世界新闻自由日 5月4日:中国青年节(1939) 5月4日:五四运动纪念日(1919) 5月5日:马克思诞辰纪念日(1818) 5月8日:世界红十字日(1948) 5月8日:世界微笑日 5月第一周的星期二:世界哮喘日(1998) 5月第二个星期六:世界高血压日(2005) 5月第二个星期日:母亲节(1914) 5月11日:世界肥胖日 5月12日:国际护士节(1912) 5月15日:全国碘缺乏病防治日(1994) 5月15日:国际家庭日(国际咨询日)(1994) 5月17日:世界电信日(1969) 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1977) 5月20日:全国母乳喂养宣传日(1990) 5月20日:中国学生营养日(1990) 5月20日:世界计量日(1999) 5月22日:生物多样性国际日(2000) 5月第三个星期日:全国助残日(1990) 5月23日:世界读书日(1995) 5月25日:非洲解放日(1963) 5月26日:世界向人体条件挑战日(1993) 5月27日:上海解放日(1949) 5月29日:国际维和人员日(2002) 5月30日:“五卅”反对帝国主义运动纪念日(1925) 5月31日:世界无烟日(1988)六月6月1日:国际儿童节(1949) 6月1日:国际牛奶日(1961) 6月4日:受侵略戕害的无辜儿童国际日(1983) 6月5日:世界环境日(1974) 6月6日:全国爱眼日(1996) 6月8日:世界海洋日(2009) 6月11日:中国人口日(1974) 6月12日:世界无童工日(2002) 6月14日:世界献血日(2004) 6月17日:世界防止荒漠化和干旱日(1995) 6月20日:世界难民日(2001) 6月第三个星期日:父亲节(1934) 6月22日:中国儿童慈善活动日 6月23日:国际奥林匹克日(1948) 6月23日:世界手球日 6月25日:全国土地日(1991) 6月26日:国际禁毒日(国际反毒品日)(1987) 6月26日:禁止药物滥用和非法贩运国际日(1987) 6月26日:国际宪章日(联合国宪章日)(1945) 6月26日:支援酷刑受害者国际日(1997)七月7月1日:中国共产党诞生日(1921) 7月1日:香港回归纪念日(1997) 7月1日:亚洲30亿人口日(1988) 7月2日:国际体育记者日 7月第一个星期六:国际合作节(国际合作社日)(1995) 7月8日:世界过敏性疾病日 7月7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日(1937) 7月11日:世界人口日(1987) 7月11日:中国航海节 7月26日:世界语创立日(1887) 7月30日:非洲妇女日(1962)八月8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1927) 8月5日:恩格斯逝世纪念日(1895) 8月6日:国际电影节(1932) 8月8日:全民健身日(1988) 8月12日:国际青年日(1999) 8月13日:国际左撇子日(1976) 8月15日:日本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日(1945) 8月22日:邓小平诞辰纪念日(1904) 8月23日:贩卖黑奴及其废除的国际纪念日 8月26日:全国律师咨询日(1993)九月9月1日:全国中小学开学日 9月3日: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1945) 9月8日:国际新闻工作者日(1958) 9月8日:世界扫盲日(1966) 9月9日:毛泽东逝世纪念日(1976) 9月10日:中国教师节(1985) 9月10日:世界预防自杀日 9月14日:世界清洁地球日 9月16日:国际臭氧层保护日(1994) 9月18日:“九·一八”事变纪念日(中国国耻日)(1931) 9月20日:全国爱牙日(1989) 9月21日:国际和平日(1981) 9月22日:世界无车日(1998) 9月第三个星期六:全民国防教育日(2001) 9月21日:世界老年性痴呆宣传日 9月27日:世界旅游日(1980) 9月第四个星期日:国际聋人节(1958) 9月最后一个星期日:世界心脏日(2000) 9月最后一个星期日:世界海事日十月10月1日:国庆节(1949) 10月1日:国际音乐日(1980) 10月1日:国际老年人日(国际老人节)(1990) 10月2日:国际和平与民主自由斗争日(1949) 10月4日:世界动物日 10月5日:世界教师日(1944) 10月第一个星期一:国际住房日(世界人居日)(1986) 10月第一个星期一:国际建筑日(1985) 10月第二个星期四:世界视觉日 10月8日:全国高血压日(1998) 10月9日:世界邮政日(万国邮联日)(1969) 10月10日:辛亥革命纪念日(1911) 10月10日:世界精神卫生日(世界心理健康日)(1992) 10月第二个星期三:减少自然灾害国际日(1990) 10月11日:声援南非政治犯日 10月11日:世界镇痛日(2004) 10月12日:世界60亿人口日(1999) 10月13日:中国少年先锋队诞辰日(1949) 10月13日:世界保健日(1950) 10月14日:世界标准日(1969) 10月15日:国际盲人节(白手杖节) 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 10月17日:世界消除贫困日(消灭贫穷国际日) 10月22日:世界传统医药日 10月24日:联合国日 10月24日:世界发展宣传日(世界发展信息日) 10月25日:抗美援朝纪念日(1950) 10月28日:关注男性生殖健康日 10月31日:世界勤俭日 10月31日:万圣节前夕十一月植树造林日 11月6日:防止战争和武装冲突糟蹋环境国际日(2001) 11月7日:苏联十月革命纪念日(1917) 11月7日:世界美发日(World Hairdressing Day ) 11月7日:世界美容日(World Beauty Day) 11月8日:中国记者节 11月9日:中国消防宣传日(消防节) 11月10日:世界青年节(日) 11月12日:刘少奇逝世纪念日(1969) 11月12日:孙中山诞辰纪念日(1866) 11月14日:世界糖尿病日(1995) 11月16日:国际容忍日(国际宽容日) 11月17日:国际大学生节(国际学生日) 11月20日:非洲工业化日(1989) 11月20日:国际儿童日 11月21日:世界电视日 11月21日:世界问候日(1973) 11月24日:刘少奇诞辰纪念日(1898) 11月25日:消除对妇女的暴力行为国际日(1999) 11月25日:国际素食日(节)(1986) 11月28日:恩格斯诞辰纪念日(1820) 11月29日:声援巴勒斯坦人民国际日(1977) 11月第四个星期四:美国感恩节十二月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1988) 12月2日:废除奴隶制国际日(废除一切形式奴役世界日) (1986) 12月3日:国际残疾人日(1992) 12月4日:全国法制宣传日(2001) 12月5日: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自愿人员国际日(1986) 12月5日:世界弱能人士日(1990) 12月7日:国际民航日(1994) 12月9日:“一二·九”运动纪念日(1935) 12月9日:世界足球日(1978) 12月9日:国际反腐败日(2004) 12月10日:世界人权日(1950) 12月11日:国际山岳日(2003) 12月第二个星期日:国际儿童电视广播日(1997) 12月12日:西安事变纪念日(1936) 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纪念日(1937) 12月15日:世界强化免疫日 12月18日:国际移徙者日(2000) 12月19日:联合国南南合作日(2004) 12月20日:澳门回归纪念日(1999) 12月20日:国际人类团结日(2005) 12月21日:国际篮球日(1891) 12月24日:平安夜 12月25日:圣诞节 12月26日:毛泽东诞辰纪念日(1893) 12月26日:节礼日 中国阴历节日 正月初一:春节 正月十五:元宵节(上元节) 二月初二:春龙节(龙抬头) 三月初三:三月三 五月初五:端午节 七月初七:七夕情人节 七月十五:鬼节(中元节) 八月十五:中秋节 九月初九:重阳节 十月初一:寒衣节 十月十五:下元节 腊月初八:腊八节 腊月二十三小年 腊月三十(小月二十九):除夕民间传统节日英语翻译春节-- The Spring Festival 路神生日 -- Magical birthday of road 元宵节 -- Lantern Festival 春龙节 (龙抬头) -- The dragon saves spring (the dragon raises head) 寒食节-- The cold food day is saved 清明节-- Qingming Festival 立夏节-- Beginning of Summer is saved 端午节--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天贶节-- The day present saves 翻经节-- translates after festival 姑姑节-- the father's sister festival 火把节-- Torch Festival 七夕节-- The seventh evening of the seventh moon 盂兰盆节-- The jar orchid basin saves 中元节-- is hit by yuan of festival 鬼节-- spirit festival 地藏节-- The field hides festival 中秋节-- The Mid-autumn Festival 重阳节-- Double Nineth Festival 祭祖节-- Offer a sacrifice to ancestors section 冬节-- Winter is saved 阔时节-- Broad season 腊八节-- The eighth day of the twelfth lunar month is saved 小年-- Festival that falls on the 23rd or 24th of the twelfth month of the lunar year 除夕-- New Year's Eve世界活动节日世界消费者权益日(3月15日)-----WORLD CONSUMER RIGHT DAY 世界水日(3月22日)-----WORLD WATER DAY 世界卫生日(4月7日)-----WORLD HEALTH DAY 世界地球日(4月22日)-----WORLD EARTH DAY 世界住房日(十月第一个星期一)-----WORLD HOUSING DAY 国际秘书节(4月25日)-----INTERNATIONAL SECRETARY DAY 国际红十字日(5月8日)-----INTERNATIONAL RED-CROSS DAY 国际护士节(5月12日)-----INTERNATIONAL NURSE DAY 世界电信日(5月17日)-----WORLD TELECOMMUNICATIONS DAY 世界无烟日(5月31日)-----WORLD NO-SMOKING DAY 世界环境日(6月5日)-----WORLD ENVIRONMENT DAY 世界人口日(7月11日)-----WORLD POPULATION DAY 世界旅游日(9月27日)-----WORLD TOURISM DAY 世界邮政日(10月9日)-----WORLD POST DAY 世界粮食日(10月16日)-----WORLD GRAIN DAY 世界艾滋病日(12月1日)-----WORLD AIDS DAY 世界残疾日(12月3日)-----WORLD DISABLED DAY农业文化特色 中国岁时节日,随着一年四季的变化和农作物安排的需要,逐渐形成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节俗活动,表现了鲜明的农业文化特色,这从以下节俗活动中可见一斑。元旦前后的立春节,看风云,占天候,预测年岁丰欠,二月惊蛰节令到来时,民间有预防虫害,预占收成的习俗。三月清明、谷雨前后是春耕播种的大好季节,不少节日如蚕月(小清明)、踏青节、禹生日、麦王生日、龙王节、清明等节日活动都与祈求丰收有关。四月立夏的节俗活动大都是围绕各地生产特点进行的。五月盛夏之初,各种灾害较多,俗称为“恶月”,其节俗活动多与防病、除害有关。夏至许多地方有“祭田婆”、摘新谷荐祖习俗。六月正值三伏酷热季节,易染疾病,因此,许多习俗偏重于消夏抗暑活动,包含有爱护生产力的意义。 六月六日天贶节,不少地方农民为保护耕田要祭祀谷神。七月七日乞巧节,从牛郎织女神话传说演变而来的妇女乞巧习俗,反映了男耕女织的经济生活。八月是一年中的收获季节,农民用新谷酬谢祖宗和家神。中秋节赏月、拜月、赏桂,有喜庆丰收的习俗。九月霜降节令,关系到来年生产的好坏,这一天各地有看晴雨、占收成的习俗。十月一日,一些地区农民庆祝牛王生日,广东有对牛不穿绳的“放闲”习俗,这是农闲之际向牛酬谢的表现,实际上是古代牛图腾崇拜风俗的遗留。十一月“冬至大如年”,农民有看雪的习俗,所谓“一九雪,九九皆有雪”。大雪可冻杀害虫,来年农事丰稔。谚语“冬雪是麦被”,其含义即在于此。 风俗与礼俗相结合 讲究礼仪,每当重要节日来临,人们都要祭拜祖先,以表达对祖先的怀念。如春节供奉祖宗牌位,寒食、清明扫墓,对待死者“事死如生”之礼在节日祭祖中得到集中体现。清明祭扫本来是民间风俗,唐玄宗时列入礼典,变成了礼俗。元宵节张灯风俗自汉代形成之后,历代都以张灯、观灯为一大盛事。封建统治者对节日风俗的倡导,把风俗上升为礼俗,以礼仪教化人民,加速了节日的传播和发展,同时也把节日纳入了封建礼教的轨道。 传承性与变异性相统一 中国节日具有民俗文化传承性与变异性的一般特点。节日一旦形成,便有一种相对独立性和稳定性而世世代代传承下去。有时社会条件虽然发生了变化,但仍然保留有古老习俗的影子,这是节日传承性的重要表现。中国节日文化根植于数千年的农业文化之中,民间流传下来的许多节日都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其中很多习俗是从远古时代传承下来的,至今还为人们所接受,表现了顽强的生命力。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节日风俗是一成不变的,相反,随着社会经济、文化条件的变化,节日风俗也会不断有所变化,有的遭淘汰,有的被更新,总的趋势是积极因素占优势地位,落后的陈规陋习不断被淘汰。如汉代以前上已节的禊祓习俗,魏晋以后变成了郊游活动。简言之,中国节日文化传承中有变异,变异中有发展,传承与变异相统一是中国节日的显著特点。 民族性与地区性 中国是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汉族的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在其他民族的地区也普遍流行。与此同时,汉族节日中也融入了其他民族的风俗,如春节在院内立灯笼杆,就是受了满族祭神杆的影响。节日中的许多游艺活动,如秋千、高跷、骑射、杂技等,原来都是少数民族的习俗。此外,由于各少数民族历史和文化的差异,因而节日文化表现出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区性特点。除汉族节日外,其他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朝鲜族的“老人节”,傣族的“泼水节”,锡伯族的“西迁节”,彝族、白族、纳西族、布朗族的“火把节”,土家族的“七月会”,高山族的“丰收节”等等。这些节日都有其特殊意义和习俗,与汉族节日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传统节日。中国节日的这种跨民族、跨地区的特征,是历史上民族节日风俗互相交流、融合的结果,实际上也是各地区经济、文化交流的结果。在这种广泛交流、融合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了广泛的包容性,使中华民族产生了强大的内聚力,这也是侨居海外的炎黄子孙“每逢佳节倍思亲”的一个重要原因。节日(1949年法国喜剧电影)目录 节日 外文名:Jour de fête Holiday 影片类型: 喜剧 片长:70 min / Argentina:80 min (Buenos Aires International Festival of Independent Cinema) / Germany:79 min 国家/地区: 法国 对白语言: 法语 色彩: 彩色 黑白 幅面: 混音: 单声道 级别:Argentina:Atp / Portugal:M/6 / UK:U / Finland:S / Germany:6 摄制格式: 35 mm 洗印格式: 35 mm导演: 雅克·塔蒂 Jacques Tati 编剧: 雅克·塔蒂 Jacques Tati ....and Henri Marquet René Wheeler 主演: 雅克·塔蒂 Jacques Tati ....Fran&ois, the postman Paul Frankeur ....Marcel Guy Decomble ....Roger描述一个巡回展览会来到小镇,镇上的邮差阿叔穿上皱巴巴的制服和尺寸不合的大码鞋子,并踩上他那古董老单车,跟着热闹的人流去参观。 他在展览会上偶然看到了一部关于美国邮政如何进行业务高效训练的影片后,觉得大有启发。便异想天开地模仿起来,开始将他的邮递服务加以现代化。 当然他的唐吉柯德式的天真在实践过程中闹出不少笑话,在经历了一番冒险带来的奇遇之旅后……国家/地区 上映/发行日期(细节): 法国 France 日 瑞典 Sweden 日 西德 West Germany 日 美国 USA 日......(New York City, New York) 芬兰 Finland 日 芬兰 Finland 日......(re-release) 荷兰 Netherlands 日......(color version) 德国 Germany 日......(color version) 英国 UK 1997年......(color version) 美国 USA 日......(re-release) 阿根廷 Argentina 日......(Buenos Aires International Festival of Independent Cinema) 新西兰 New Zealand 日......(Auckland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荷兰 Netherlands 日......(re-release) 节日(2010年韩国喜剧电影)一部群星荟萃的搞笑性喜剧,讲述了小镇上四户人家的“情色私生活”,将平凡小人物心底藏着掖着的性幻想通过诙谐的手法大曝光。 目录 韩文名:???? 英文名:Foxy Festival 更多中文名:佳节 国家/地区:韩国 对白语言: 韩语 影片类型:喜剧 上映/发行日期:日 ◎字 幕 中文 ◎IMDB评分 N/A ◎IMDB链接 N/A ◎文件格式 DVD-RMVB ◎视频尺寸 720*404 ◎文件大小 1CD 558MB ◎片 长 110 Mins 导演: 李海英 Hae-yeong Lee 主演: 申河均 Ha-kyun Shin 严智媛 Ji-won Uhm 白珍熙 Jin-hee Baek 成东日 Dong-ill Sung 柳承范 Seung-beom Ryu 吴达庶 Dal-su Oh 沈惠珍 Shim Hye-jin影片讲诉了小镇上四户人家的“情色私生活”,将平凡小人物的心底藏着掖着的性幻想用诙谐的手法大曝光. 整日检查不良风纪的警察一直认为男人只要家伙大就可以满足女人的需要,而他的同居女友--某英文讲师却用情趣用品满足自己的需要;丧夫后独自经营韩服店的中年女子与女儿相依为命,却在偶然的机会下发现了隐藏在内心深处的野性。当她和镇上五金店的单身汉老板基奉相遇后,终于再次体会到了激情的魅力。还有某校园美眉一天在路上邂逅心仪对象,竟展开大胆的挑逗…… 影片以轻喜剧的形式讲述了一个平常无奇的小村庄中,七个性格迥异的男女间搞笑夸张的私密生活。有些人因此而觉醒,有些人再次面临新的局面……《节日》一片之所以受到关注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性喜剧”卷土重来;而是群星荟萃,令人目不暇接。 自从《色即是空》、《梦精记》、《S日记》等大获成功后,性喜剧正式在韩国这个深受传统礼教的国度开花结果,甚至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大量的年轻观众涌入影院,从最初的难为情到如今拍手叫好,该类型片越来越受到投资方的青睐。然而,自从《色即是空2》和《梦精记2》之后,创作的瓶颈以及情节低俗化使性喜剧一度陷入低潮。此次,导演刘海英振臂一挥,号召了涵盖中青两代、七位忠武路当红明星一起炮制了这部制作精良的《节日》。 影片的背景设置在一个相对密集的小镇,七位主人公既是邻居,又代表着形形色色的路人你我他。从他们身上,不难发现自己的影子。他们活跃在各自的岗位上,但背过人去都有各式各样的隐秘私生活。 这是一部不折不扣的群戏。饰演警察的申河均早在《杀手公司》、《拯救绿色星球》中就已尽显喜剧天赋,从热幽默到冷幽默、肢体幽默到言语幽默没有难倒他的,这次不过是再一次“放松”而已。饰演英语讲师的严智苑可谓是跨界皇后,电影、音乐剧、广告“多不误”,积累了大量的人气,加之和林昌正联袂出演的《不良男女》同期上映,相互辉映,尽显搞笑魅力。值得一提的是,严智苑本身亦是语言天才,借教师一角刚好大展其流利动听的英文。更需隆重介绍的是,大牌女星沈慧珍的绚丽回归。这位中年女星见证了韩国电影崛起的全过程,早期多部卖座片都是她的女主角。她在片中分别身着传统韩服与全套性感皮衣形成反差强烈的对比,令人大跌眼镜。 导演李海英此前因《天下壮士麦当娜》一片而席卷韩国各大电影节的新人导演奖,在本片中他运用活泼的镜头浮现出每个人都会幻想过的性妄想,力图呈现一部不同于以往常态的别样情色搞笑电影。·李海英原打算改编韩国知名漫画家“江草”的漫画《29年》,并与柳承范合作。但由于投资问题该作品暂且搁置,索性开始拍摄自编作品《佳节》。 ·片中申河均与严智苑挑战精彩床戏,虽然大多是借位置完成,不免尴尬,索性拍的是喜剧片,有些夸张的表演也都当做笑料,轻松化解。 ·片中柳承范和白珍熙的接吻剧照公开后,旋即成为大众争相模仿的典范。剧组成员也将该吻照称作“分腿接吻照”。 ·以创世之初的伊甸园作为背景,模仿亚当与夏娃的7名演员在海报中的姿态与表情都显示出了他们在影片中的角色形象与个性。 身着性感服饰半露酥胸的严智媛手拿香蕉伸向申河均,做出诱惑的表情与姿势,而申河均则用树枝遮住下身做出毫不在乎的眼神。一旁的成东日则是被红色毛线捆得不能动弹,面露憨厚爽朗的笑容,他身边的沈慧珍则穿着性感韩服,意味深长这看着成东日,露出诡异的微笑。另一侧的柳承范与白珍熙则饰演了一对互相猜疑的情侣,尽管双手相对脸颊相贴,却也在互相试探着对方的真实心思。海报中央的苹果树上,吴达秀则对着挂在树上的女性内衣做出猥琐的神情。海报整体的搞笑气氛令人十分好奇正片的精彩内容。 以亚当夏娃作为概念的这款名画山寨版海报正中的宣传词“创世之初,有男有女。。。你试试就会喜欢了”,引人遐想的词句十分具有笑果,而片中人物在海报中的造型也令人好奇影片中有关他们的成人幻想内容。
内容来源自: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节日JourdeFete(1949)
浏览次数 : 1011 次
编辑次数 : 1 次
更新时间 :
词条创建者 :
双语连环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5年世界环境日主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