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杰孙悟空的兵器是什么么

  在开始构想"榜样对谈"这个栏目时,我给自己的原则是:只采访40 岁以上的人。因为我不认为40 岁以下的人可以系统地输出价值观。
  认识33 岁的阿诺和于杰以后,我的想法变了。
  阿诺和于杰,是国内最大的互联网语言学习门户网站――沪江网的CEO 和CFO。而在6 年前,他们还是几个没有任何IT 背景的年轻人,蜗居在一处民房,开始创建沪江网。当时东拼西凑了8 万块钱,靠跟父母立军令状又凑了2 万,才在银行开了户。
  做到今天,沪江网已经拥有了几千万注册用户,年收入过亿,资本市场估值10 亿人民币,成为炙手可热的资本追逐的对象。眼下,他们坐拥5000 平方米的办公空间,和400 多个平均年龄不到24岁的年轻人筑梦上海。而这一切,在阿诺和于杰看来,才"刚刚开始"。
  认识阿诺和于杰,缘于一次正式的业务拜访。虽然他们都是1979 年生人,但阿诺看上去明显"年轻气盛"。巨蟹座的他,思维和语速同步;对任何提问,基本上立即进入回答状态,且逻辑极强。天秤座的于杰则大部分时间笑眯眯 地听着,偶尔插一句两句,旋即恢复到听者的状态。两个人的默契和互补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二次见面是在今年7 月。上海。Chinajoy 国际网络游戏展,灼热的骄阳,挡不住成千上万的高中生、大学生、年轻在职者涌向上海国际展览中心。展馆里,一派虚拟时空的繁华。国际国内的网游公司通过各 种高科技手段,展示着最新最炫的产品。人潮、喧嚣、痴狂、兴奋,所有做父母的,不到现场,可能无法想象,网络游戏对少男少女们,有着怎样的吸引力和吸附 力!我也恍然明白,横亘在自己和女儿之间的,是怎样一个世界。
  在某个展馆的一角,于杰和他沪江网的年轻同事们,坚守着属于自己的阵地 "沪江网上示"― 一片穿越虚幻世界的现实绿洲。很多年轻人在这里停下,和沪江的吉祥物CC 猫、部落虎现场互动,领取沪江的学习卡。我和于杰只有短暂的交流,我对他说:走到你这里,觉得互联网很健康、世界很真实。他笑笑说:网游让年轻人痴迷上 瘾,我们这里算是"戒毒所",下次我要争取个更大的展位!
  第三次见面时,我提出了采访要求,他们很爽快,说:行啊!到时候你会发现,我们比你想象得更优秀,也比你想像得更传统。
  8 月8 日,台风"海葵"袭击申城,我收到沪江网助理曹建的短信:"采访还进行吗?"我回复:"进行。"曹建回复:"好!
  我们准备好了盒饭。"傍晚,穿过狂风暴雨,在沪江绿意盎然的办公室,我终于开始了和阿诺、于杰的对谈。
  "因为一个简单的原因选择了创业"
  任剑琼:2005 年开始创业,那会儿支持的人多吗?
  阿诺:所有人都反对!我父母认为,孩子你不疯不傻,怎么做这么糊涂的决定!而且他们也认为我不孝,英语系研究生毕业,还没开始赚钱,就跟家里借钱。
  任剑琼:搞互联网教育,别说那时候,现在涉足的人也很少,你是怎么想的?
  阿诺:我第一次接触电脑,就上了苹果公司的网站,当时很震惊,觉得这个公司不得了!我就想,这辈子只要让我干跟互联网有关的事,我就很满足了。大三我开了个"沪江语林"的BBS,让大家在网上交流学习的经验体会,结果一下子做了5 年。现在想想,算是网上教育的启蒙?
  任剑琼:你的专业是英语,大学玩玩互联网可以理解,可创业就是个很重大的决定了。
  阿诺:2005 年我研究生毕业, 沪江网站已经有20 万用户了。而且大家有很多互动,很喜欢这个社区。为了维持这个网站,支持宽带和服务器,我一直打工赚钱,帮人家做网站,当时宝钢和上海大众的第一个网站网 页设计,我都参加过。如果毕业后我不干了,这20 万人怎么办?别人可能觉得我傻,可我当时就是这么想的,既然我自己喜欢,这20 万人也喜欢,我得把网站做下去。就这么着,我们7 个人没有IT 背景的朋友搬进一个居民楼的两居室,开始创业。
  任剑琼:每个创业者身后都有许多辛酸史,说一个你记忆深刻的吧。
  阿诺:曾经,我发不出工资,就把一个员工叫过来,说:身上有1800 块钱吗?他说:有。我说:借给我行吗?他就把钱给我了。然后我又把钱放在他手上,说:这是你这个月的工资。我还欠你1800 块钱。类似这样的事儿很多,可我没觉得辛酸。我踏上社会就创业,很接地气。
  任剑琼:今天你们已经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互联网是个很"热闹"的行业,你们迄今为止很少做广告,也很少追求领军人物的"曝光率",那么是靠什么走到这一步的?
  阿诺:在学校的5 年,我有20 万用户,他们来这里不是因为我做了什么广告,而是因为口口相传,他们在这里玩着聊着英语就有了提高,还交到了喜欢学习的朋友。我没得到任何金钱的回报,还 贴了许多钱,但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就是学习不是一件很沉重的事儿,关键是看你怎么去了解每个人的需求。这些都是支撑我们走到今天的最朴素的道理。
  任剑琼:我很喜欢你们"@ 沪江网"的"沪江微词汇",比如这一条微缩了烹饪方法中最主要词语的微博:"卤煎 炸 烩 蒸 烤熏煮炒stir-扒炖stew。"好玩儿又好记。
  阿诺:对,这是我们的官方微博。好玩儿吧。你只要利用碎片时间就可以学了。你知道苹果上的App,我们的"日常口语"今天排名第七。前几个基本都是"手游"。后面的也基本都是。
  开始我们是趣味式的课程教育,后来开始满足细分的需求,比如我们开发了"红地毯用语",去国外走红地毯,英文不太好的明星很欢迎。我们发现职业女性晚上 哄孩子睡觉很难,就开发了pad 版的睡前英语小故事,15~20 分钟,妈妈也不用担心自己发音不准会误导孩子,只要跟着我们的单元和孩子一起学就可以了。我们还发现,很多"姜丝"(沪江网粉丝)跟着我们学好了英语,又 有学第二门外语的需求,就陆续开发了日语、韩语、法语、德语。"姜丝"们对沪江语言学习的方式很喜欢也很依赖,所以他们学二外时也就很快。
  任剑琼:现在的外语教学机构很多,也有国外来的,你们凭什么业务量越做越大?
  阿诺:我们从来不以应试作为目的。你上沪江网学习,绝对可以应对考试,我们有各类应考和冲关课程,但考上后,你还会上来,学习交友。为什么?因为我们不 认为学习是一件很严肃、很与世隔绝、一个人闷头苦读的事。我们先满足的是你作为一个"人"的需求,然后才是你学习的需求。当你喜欢上这里,在沪江获得快乐 和友谊,学习和提高就变成一个自然而然的结果。
  任剑琼:对,你们的"看美剧学口语"就很好玩,让人学得很high !
  阿诺:没错!直接进入到本土语境,又是肥皂剧,诸如《老友记》《绯闻女孩》《生活大爆炸》&&你玩着,乐着,就把最in的口语学到了。
  任剑琼:风投和私募都很看好你们,你是怎么讲故事的?
  阿诺:我们没编什么故事。全世界都知道,中国人喜欢学习,中国的许多年轻人希望掌握一门或者几门外语。沪江就是针对不同的人群提供各种各样的在线课程,并为不同部落的人搭建社交平台。我们99%的课程是免费的,但就是这1%的付费部分,让我们的盈收过亿。
  人和人的缘分,开始于相识之前"
  任剑琼:你们两个给我的印象,一个是太阳,一个是月亮。于杰,阿诺说话的时候你为什么老是笑咪咪的?
  于杰:我高兴呗!我们两个配合这么好,是因为其中一个在外面怎么闯,都不担心,因为后面有Backup !我高兴还因为,阿诺一直在进步!
  阿诺:我毕业就创业,没进什么公司受过正规职业培训。不像于杰。
  于杰:对,我是见过大世面的!(众笑)阿诺:于杰是商学院硕士,当时的商学院院长李好好是他的导师。他曾经发起中国第一支人民币和美元平行投资基金,还做过许多大企业的投资。
  任剑琼:那起点很高啊。
  阿诺:是啊,高到我们创业前三年基本用不到他的东西(笑)。所以他又考了管理学院的博士,是王家瑞和苏东水(复旦大学首席教授)的关门弟子!
  于杰:没错。他们吃苦创业的时候,我在攻读博士。
  阿诺:但我们只要有空就泡在一起,所以我感觉他博士毕业,我也得了个PHD。因为他的东西都教给我了,而且我直取精华!
  于杰:那几年,阿诺也把他对互联网的思考和经验都灌输给我。
  任剑琼:所以你们的模式是:一个人上学两个人毕业;一个人工作两个人长资历。那你们两个在理工大读研究生的时候就认识了吗?
  阿诺:人与人的缘分,可以开始于他们认识之前。当时他在商学院,我在外语学院,住同一栋宿舍楼,也一起上大课,可你相信吗,我们不认识?
  于杰:我们上了大学就基本不怎么学习了(笑)。他当时忙网站,我忙着在外面做家教。开始的时候教四个孩子英语,每人每小时100 块!后来一发不可收拾,直到为家乐福做培训,每个月能挣一万块!
  任剑琼:那你们到底是怎么认识的?
  阿诺:同学介绍。当时我们共同的朋友说:你们两个一个要创业,一个要创投。不如见面谈谈吧。
  于杰:我们就相约在KFC 见面了(笑)。
  任剑琼:见面后什么印象。阿诺你先说。
  阿诺:他太老了(笑)。
  于杰:他太有激情了!
  任剑琼:你们算是一拍即合?
  阿诺:我们都是有自己想法的人,但我明白,对方出现后,这篇文章将流畅起来!于杰的东西我知道没法马上消化,但他不是唯金钱论的人,我觉得可以。事实证明,我的确"高瞻远瞩"。我们迄今为止的融资,都是他主导完成的!
  于杰:我们两个看上去不一样,但本质上很接近。比如,我们大学时都开始主动打工。我为了了解社会还曾经出去押车。我们都是很早就体验到自己养活自己的滋味,体验到赚了钱的滋味。我们都知道赚钱的不易,但也从没觉得钱有什么了不起。
  任剑琼:很多投资人对你们两个的组合非常称道,也很看好你们的团队,你们两个就没出现过分歧?比如当年远离主流互联网这个决定,你们都一致吗?
  阿诺:我们的一致是价值观层面的。当年我们像小鸟一样,到主流互联网那里兜了一圈,与各类面儿上的人接触了一下,包括当时的互联网大腕。结果,我的内心 很不快乐,我不觉得那些浮躁的东西能告诉自己的内心:就应该这样。我的感觉是:告别,与主流互联网网站隔绝三年!我想用三年时间去除嘈杂,做好自己真正想 做的事,就是生动的互联网语言学习。可我也担心,自己道行浅,万一错了怎么办?结果团队沟通下来,非常一致,都想停下来,远离一段。
  于杰:一个团队一定只能有一个核心,不能有两个。我们的核心就是阿诺。但我要提出我的想法和看法,我们要保持很好的交流,这个系统才真正稳定。
  阿诺:我们是一起走路的人,有时候你看我们爬山,走在不同的路径上,好像不在一起。但翻过山,我们会在终点相遇!因为我们心底的追求是一样的。否则,即使一起过了独木桥,就一定能称为好朋友吗?许多人一起过完独木桥,就是各自转身。
  任剑琼:阿诺,于杰说一个团队只能有一个核心,你怎么看?
  阿诺:火车不是横着跑的,需要有车头,也需要有车厢。但重要的,是车头 和车厢必须连接在一起。谁是核心不是我们看中的,我们看中的,是怎么让团队中不同性格的人交融在一起。如果一个人只愿意在台前,失去曝光度就难受,这样的 人不适合创业。一个经营者,要随时准备把自己摆在棋局的不同位置,这样,即使今天你处在很显赫的位置,你心里也明白,你可以随时离开光环,因为这些对我、 对于杰来说都不重要。
  任剑琼:你们是一开始就这么想的,还是后来悟出来的?
  于杰:我们一开始就觉得,无论干什么,"做好人,干好事"这一点不能变。
  阿诺:如果当时我们给自己的期许、定义是一个谎言,那走到今天我们可能早变了。但我们不是什么"黄金团队",我们没有遮羞布,我们就是一群学生,想找到创造的意义和本质,当时是这样,现在还是!
  任剑琼:希望你们一直坚持下去。
  阿诺:你为什么要用"坚持"这个词?坚持是送给刘翔的。我们不需要坚持,这不是生病和痛苦,这是我们成长的过程,我们很享受。
  任剑琼:给我个建议,该怎么鼓励你们?
  阿诺:你应该说,去努力,把什么什么再拿下!
  任剑琼:喔,好!(笑)那有没有疲劳的时候?你们的节奏很快,移动互联网带来的变数也很大。
  阿诺:消除疲劳最好的方法,是不要原地踏步、原地打转。移动互联网给我们的机会,是把天上的云拽到手中。真正的爆发还没有发生,我们或许真的能够改变些什么。你说,我们会疲劳吗?
  "爱工作,但首先要爱家庭、爱别人"
  任剑琼:你们这么忙,还有时间谈恋爱吗?
  于杰:我们都结婚了,婚姻很稳定(笑)。
  阿诺:我儿子很可爱!
  任剑琼:时间就这么多,你们怎么处理工作和生活的关系?
  于杰:我们的生活就是工作,工作就是生活。
  阿诺:人活一辈子,其实磨练的无非是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一个人面对家人都不能很好地沟通、表达,你说你能解决多少问题?牺牲家庭,当然时间比别人 多一点,但起伏性很大,对别人的包容性也会欠缺。在沪江,我们支持员工家事为先,这样你长时间的竞争力才强。一个总寻求家庭庇护的人,是弱者;但从来不享 受家庭港湾的人,也不是什么大才!
  任剑琼:你们对员工也是很庇护的,从办公室布置就看得出来,很环保、很温馨。
  阿诺:我们自己一路创业过来,知道年轻人不会照顾自己,所以公司免费提供酸奶和水果。我们刚才吃的桃子就是我们知道台风要来,从南汇抢购的一批。办公室还专门辟出个宝宝房,有些员工孩子小,实在需要带来上班,就放在那儿,我们有双语老师带这些"沪二代"(笑)。
  任剑琼:阿诺你说话那么快、那么敏锐,员工会不会怕你?
  阿诺:你看到的是面对采访和对外接待的我,我们许多内部会议,我可能只说几句话,其他都是大家说。CEO 的风格就像糖水,太甜、太淡都不是最理想,我的选择是,尽最大可能让自己的味道大众化。
  任剑琼:什么是你坚决不妥协的?
  阿诺:有些事你只能选择其一,比如在办公室能不能抽烟,我们只能选不抽。比如在外面可能被叫成这个"总"那个"总",回公司必须叫我"阿诺"。于总就是"于杰",只要一回到公司,必须切回来。别看是个称谓,它影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于杰:我们希望创造一种主流的氛围,就是轻松、健康和平等,跟我们创造的网上学习氛围一样。做到这一点,首先要管好自己,比如不抽烟、不喝酒。所以跟你说嘛,我们比你想象得更传统。
  任剑琼:你们怎么要求你们的销售?做销售总是要有些狼性的。
  于杰:我今天刚了一个人。她30 岁,一直干SP。我跟她谈话的时候,就很感慨,人怎么能让自己变成机器?她基本上就是数字、指标KPI。我对她说,我们干的是建造人的事,如果你自己没有灵魂,你怎么能做到?
  任剑琼:后来你录用她了吗?
  于杰:用了。她和我谈完,很高兴。她其实很想改变。
  任剑琼:你们面试销售时会用模拟演练法吗?
  阿诺:人在高压下的状态往往是失真的。看到一个人的自然状态很重要。我们不看中被格式化的技能,我比较看中那种"想做不一样的事情"的底色。
  "就这样被梦想占据"
  任剑琼:在Chinajoy 那一幕我很难忘。你们几乎是"硕果仅存"的一块天地。你们怎么看待网游?你们自己玩吗?
  阿诺:我个人不反感,前提是我并不沉迷。好的网络游戏,里面有很多创意和创造。但中国的gaming,好多都是孩子的gaming,他们没有收入,却要不断去买道具买装备,这就是网游最大的模式:放大人性的弱点。
  于杰:我大学寝室有一个湖北的状元,农村孩子。他玩到什么程度,白天睡觉,晚上去打游戏,因为晚上便宜。后来他就被网游毁掉了。
  任剑琼:我跟一家游戏公司的人谈,他们说他们在游戏里加了设置,3 小时后速度下来,5 小时后自动关闭,就是为了防止过度沉迷。
  于杰:这能根本上解决问题吗?这么聪明的公司为什么这么低估别人的智商?换个IP,换个身份证号,网民会不懂这个吗?实际上,大家都奔网游去,原因很简单:商业模式最清晰,产值实现最直接。我不能接受的是,分级你至少可以做吧?
  任剑琼:你们的展台人也很多,一个做网络教育的公司,在抗衡全世界的网络游戏产品,而且是笑咪咪的,这让我这个做母亲的看到了希望(笑)。
  阿诺:孩子的心智就是个小的CPU,就看被什么占据。你说教育为什么很难抗衡网游,是因为我们一直是高考一条路,教育创造的世界不鲜活、不生动。在还不 知道年轻人到底要什么之前就着急给。如果我们创造的趣味性和自我实现感可以与网游媲美,你还用抱怨吗?如果孩子们可以在沪江交到健康的朋友、找到社交的乐 趣,同时还提高了学业,他们会回来的。我们给到他们的,是现实世界的自信,而不是虚拟世界的膨胀。我们就是这么"解毒"的。
  任剑琼:你们很少主动做广告宣传自己,是因为时机没有到吗?
  阿诺:我们是比较能闯的人,所以,最需要的是hold 住自己,把体验做好,把运营做好。最好的广告是口碑。我们几千万个注册用户,基本都是口口相传的结果。假以时日,我们会是一个靠口碑塑造的大众品牌。
  任剑琼:到那时相信你们也能入选国家的"千人计划"了!
  于杰:"千人计划"只有海归(海龟)能入选,而我们只是两个"土鳖"。虽然是土鳖,我们的吞吐能力很强。你看到的是沪江,但我们的眼光,是"教育"的大市场,包括与学习和自我提升有关的外延市场。所以我们一直说,今天只是个开始,我们会有更多的东西出来。
  任剑琼:你们两个的背景是外语和经济,但你们关于市场、关于营销、关于消费者洞察、关于IT、甚至关于HR 的这些经验和心得都是怎么兼备的?
  阿诺:因为我从来没有在大公司工作过。从来没有人告诉我,这个不能做,那个不能碰,这个不要去想。我所有的经验,都来自于和现实世界不停的触碰,来自于沪江直接服务的这些人的回应。这就是互联网的魅力,这也是我们这代人的幸运。
  任剑琼:本来都要问个关于死亡的问题,你们是否有时间考虑这个问题?
  于杰:我经常想这个问题。我就想,既然是这样,既然就没打算活着回去,那还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我每一天都很快乐!它来自我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心态,也来自进步带给我的新境界,来自我能体验到的正能量的循环。现在的责任和压力的确很大,但本质上,我很快乐!
  阿诺:我们最喜欢的歌是《老男孩》里的插曲,关于草根的奋斗、青春和梦想。无论我们的梦想走多远,它的起点和终点都是一个:做好人,干好事。
  结束语
  结束了对阿诺和于杰的采访,我的"职场榜样对谈"也将告一段落。由于能力的原因,我常常感到自己文字与人物风格、魅力之间的差距。往往落笔后,意思已经开始减损。我没有奢望去影响到什么,更多的,是自己的学习和提高,借助这样一个载体。
  李国威、何力、沈军和翟斌,固化了我的价值观,而徐克、阿诺和于杰这些人,改变了我对职场路径的一些看法。我越来越觉得,职场的那些指南、技法和攻略,在鲜活的榜样面前,是多么地苍白。我们真正要学习的,其实无非是,回归到事物的本源和实质。
  网络可以流淌到的地方,人与世界的疆界将被消除。我们真正需要消除的,其实是物质世界、成人世界带给我们的精神枷锁。
  我们也无需担心下一代,无需担心80 后、90 后,因为我们自己的世界对了,他们的世界也就对了。纵使我们自己的世界不对,他们也会有力量活出自己,让世界变对,只不过辛苦一些。
  科技无法解决我们这个世界的实质问题,真正解决问题的通道,是回到自己的内心。问自己那几个最本源的问题: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为什么选择干眼下的这些事?其实,所谓的"职场",不就是我们的人生吗?而人生,就是我们最大的"职场"。(来源:《职场》)
(责任编辑:李莹莹)
你也许没有参加2014教育年度盛会,但精彩绝对不容错过……[]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社区热帖推荐
图文揭秘……[]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于杰25岁属羊是什么命_百度知道
于杰25岁属羊是什么命
生男有刑,名显富贵之命,女人懂得持家之道,夫妻和顺。  辛未年出生的人,男人则有建家立业,少年多灾,是生肖属羊年,促进家业兴旺,非常有志气,头见女吉。生(出生于1931年或者1991年)五行属路傍土命于杰25岁属羊是什么命是1991年是农历辛未年,性格宽厚,得禄之羊
来自团队: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于杰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价格(元)
装订:平装
开本:16开
装订:平装
开本:32开
装订:平装
装订:平装
装订:平装
开本:大32开
装订:平装
开本:16开
装订:平装
装订:平装
装订:平装
开本:16开
装订:平装
开本:16开
装订:平装
装订:平装
装订:平装
开本:16开
装订:平装
装订:平装
装订:平装
开本:16开
装订:平装
开本:16开
装订:平装
开本:32开
装订:平装
开本:16开
装订:平装
装订:平装
开本:16开
装订:平装
开本:16开
装订:平装
开本:16开
装订:平装
开本:16开
装订:平装
开本:16开
装订:平装
开本:16开
装订:平装
开本:大32开
装订:平装
装订:平装
开本:16开
装订:平装
开本:16开
装订:平装
开本:16开
装订:平装
装订:平装
开本:16开
装订:平装
开本:16开
装订:平装
开本:大32开
装订:平装
开本:16开
装订:平装
开本:16开
装订:平装
装订:平装
开本:32开
装订:平装
装订:平装
开本:32开
装订:平装
开本:16开
装订:平装
开本:16开
装订:平装
开本:16开
装订:平装
装订:平装
开本:16开
装订:平装
开本:16开
装订:平装
装订:平装
开本:16开
装订:平装
遇上……到页随时随地有问必答!
徐向前元帅~
其他答案(2)
我军究竟有多少开国将帅出自黄埔军校! 于杰(改造夼) 黄埔军校作为中国近现代史上有名的陆军军官学校,为中国的民主革命和社会建设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军事、政治人才。黄埔军校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从事革命武装斗争的开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八路军、新四军以及人民解放军的军事将领中,担任正军职以上领导职务的黄埔师生就超过了四十人;而建国后担任中央政府部长、副部长以及地方党政要职的则达数百人以上。在我国开国将帅中更是有许多黄埔军校师生的身影,但是我军究竟有多少开国将帅是出自黄埔军校呢,比较普遍的说法是33人:即元帅5人(林彪、陈毅、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大将3人(陈赓、罗瑞卿、许光达),上将8人(周士第、陈明仁、陈奇涵、张宗逊、杨至诚、宋时轮、陈伯钧、郭天民),中将9人(阎揆要、彭明治、常乾坤、唐天际、曾泽生、倪志亮、郭化若、谭希林、王诤),少将8人(袁也烈、曹广化、李逸民、方之中、洪水、廖运周、张开荆、周文在),然而笔者经过最新考证认为应该有53人。 一 黄埔军校同学会是1984年6月在北京发起成立的。它是团结、联络国内外黄埔同学的社会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国内外黄埔同学的纽带和桥梁。其宗旨为:发扬黄埔精神,联系同学感情,促进祖国统一,致力振兴中华。黄埔军校同学会对黄埔军校同学的身份是这样认定的“第一:1924年后在黄埔成立的陆军军官学校、中央军事政治学校、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及其分校的学生;第二:在大陆办的1至23期的中央军校学生;第三:在台湾办的24期以后各期中央军校学生;第四:冠以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的各种训练班的学生。”根据黄埔军校同学会的会规,符合上述条件的才是黄埔同学,才能通过自愿申请、经理事会同意等方式,登记成为黄埔军校同学会的会员。 普遍的33人说法中,叶剑英(黄埔军校教授部副主任)、聂荣臻(黄埔军校政治部秘书、教官)、陈毅(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文书、中共党支部书记)、陈奇涵(黄埔军校第四期学生队中队长)、曾泽生(黄埔军校第三期学生队区队长)、袁也烈(黄埔军校政治部干事、第四期入伍生队连指导员)六人是黄埔军校的教职员,其中曾泽生于1927年进入高级班学习,其余五人并非黄埔军校在校学习的学生。 1924年6月,黄埔军校最初成立时命名为“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徐向前(黄埔一期生)、陈赓(黄埔一期生)、周士第(黄埔一期生)、陈明仁(黄埔一期生)、阎揆要(黄埔一期生)、彭明治(黄埔一期生)、常乾坤(黄埔三期生)这7位开国将帅就是军校“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时期的学生,他们都是在广州黄埔学习的;其中彭明治是军士教导队(主要训练军队的下级军官)毕业的。 日,军校正是改名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林彪(黄埔四期生)、倪志亮(黄埔四期生)、郭化若(黄埔四期生)、、曹广化(黄埔四期生)、李逸民(黄埔四期生)、方之中(黄埔四期生)、洪水(黄埔四期生)许光达(黄埔五期生)、罗瑞卿(黄埔六期生)、张宗逊(黄埔四期生)、杨至诚(黄埔五期生)、宋时轮(黄埔五期生)、陈伯钧(黄埔六期生)、郭天民(黄埔六期生)、谭希林(黄埔五期生)、廖运周(黄埔五期生)、张开荆(黄埔六期生)、周文在(黄埔六期生),以上18人都是军校“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时期的学生。其中曹广化未毕业就转考毛泽东主办的广东农民运动讲习所,所以为第四期肄业生;洪水(武元博)则是由胡志明推荐进入第四期政治科学习的。罗瑞卿、陈伯钧一直在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学习;张宗逊、许光达、谭希林是在广州黄埔考入军校的,后来由于革命形势的发展,其所在的专业随军校迁至武汉分校的;周文在则是由于1927年广州“4.。15”反革命清党,从黄埔秘密前往武汉分校的。关于张宗逊上将,在传统的说法中张宗逊是黄埔五期学生,但是据《张宗巡回忆录》记载:1926年张宗逊经中共陕西省党组织推荐赴广州考入黄埔第五期入伍生队;9月黄埔五期入伍生队从东江返回军校后,进行了第五期学生升入本科考试,张宗逊通过考试入政治科学习。此时黄埔五期政治科和黄埔四期政治科合编为三个队,第一队和第二队属于黄埔四期学生,第三队则属于黄埔五期学生,张宗逊由于成绩优异被编入了黄埔四期政治科第二队,一直学习到第四期政治科在武汉毕业,所以张宗逊上将是黄埔四期毕业生生。 在所列举的33位将帅中,王诤中将可有些与众不同,他是黄埔六期生,但是他这个黄埔六期生可不是大革命时期的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的六期生。王诤,原名吴人鉴,江苏武进人,1927年冬考入国民革命军军事委员会交通技术学校无线电班;1928年王诤所在的军委会交通技术学校被并入南京的“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简称中央军校),王诤被比叙为黄埔六期交通科大队一中队一区队无线电系学生。王诤于 1929年3月在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入国民党张辉赞部任职;被俘后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成为我军电信事业的开创者,建国后担任过解放军通讯兵部主任、副总参谋长、第四机械工业部部长。 二 中国人民解放军1955年9月开始实行军衔制度,所谓开国将帅是指我军1955年----1965年十年之间被授予元帅、大将、上将、中将、少将以上军衔的军事领导干部。在适合授予将军以上的军衔并且出身于黄埔军校的将帅中除了周恩来(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曾任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李富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教官,曾任总政治部副主任)、成仿吾(黄埔军校兵器处长,曾任八路军第五纵队副司令员)、雷经天(黄埔军校政治部宣传科长,曾任两广纵队政委)、袁仲贤(黄埔一期生,曾任第三野战军代理参谋长、第八兵团政委)、章夷白(黄埔三期生,曾任西北军区后勤部政治部主任)、曾希圣(黄埔四期生,曾任新四军第七师政委、第二野战军副参谋长)、潘朔端(黄埔四期生,曾任第十二兵团第一副参谋长)、王世英(黄埔四期生,曾任八路军副参谋长)、吴溉之(黄埔四期生,曾任东北军政大学政委)、陶铸(黄埔五期生,曾任第四野战军政治部主任)、蔡树彬(黄埔六期学生队队长,曾任红一军团第三师政委)、程子华(黄埔六期生,曾任第十三兵团司令员)、周仲英(黄埔六期生,曾任六十军政委)、刘型(黄埔六期,曾任东北军政大学政治部主任)、陈漫远(黄埔军校南宁分校教官,曾任第十八兵团第一副司令员)等曾经担任过重要军事领导职务的将领由于转入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的各级部门工作未授予相应的军衔以及樊折桂(中央军校高教班五期生,曾任三十六军参谋长)、王宴清(黄埔军校长沙分校第五期生,曾任军事学院外军教授会副主任)等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的起义将领(以上二人起义前都是国民党军将军军衔)之外,在我军一千多名开国将帅中其实还有许多名出自黄埔军校的高级将领在1955年——1964年被授予了将军军衔和各级勋章。 在我军1955---1958年年授予的57位开国上将中,除了传统说法中的8位上将出自黄埔军校外,肖克上将和陈士榘上将其实也是黄埔军校出身的开国上将,他们的经历符合黄埔军校同学会关于黄埔同学认定条件的第四条即:冠以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名义的各级军事训练班的学生,所以我军出自黄埔军校的开国上将实际上有10位。 肖克上将,原名肖武毅,他1926年初从嘉禾县甲种简易师范学校毕业后,怀着从军报国的梦想欲赴广州投考黄埔军校(此时称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由于错过招生期,肖克便考入了设在广州的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宪兵教练所学习;不久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宪兵教练所和其它在广州的军事学校一起被并入黄埔军校,后成立黄埔军校警宪训练班,该训练班的毕业生毕业后便被军校比叙为黄埔四期学生;所以说肖克上将也是黄埔四期生。日,延安黄埔军校同学会正式成立,大会选举徐向前、肖克、林彪、左权、陈赓、罗瑞卿、陈宏谟、郭化若、陶铸、许光达、陈伯均、宋时轮、吕文远、曾希圣、吴奚如15人为理事,时任120师副师长的肖克将军在这15人中排列第二。而长期以来关于肖克将军的简历大多是从“1926年参加国民革命军”开始介绍,忽视了肖克将军黄埔军校警宪训练班这段传奇经历。 陈士榘上将,早年在家乡从事农民运动,1927年初由于受到反动分子的迫害,投考湖北学生军事训练班,该训练班虽然由董必武领导的湖北省委团校倡办,但是它隶属于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后来湖北学生军事训练班与其他训练班一起被合并于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学兵团(即南湖学兵团)。日南湖学兵团1400余名学生正式编入武汉分校入伍生队学习;这些毕业的学生后来被比叙为黄埔六期生,许多人被编入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陈士榘也是毕业后被编入该警卫团,由此可见陈士榘将军是黄埔六期军事训练班学生。 我军1955年——1958年授予的177位开国中将中,传统说法有9位将军出自黄埔军校,其实这种说法没有包括莫文骅中将、何德全中将和韩练成中将。 莫文骅,1926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9年考入黄埔军校南宁分校第五期步兵科学习。黄埔军校南宁分校即1926年成立的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第一分校,大革命失败后为桂系军阀所盘踞,对外称“中央军校南宁分校”,对内则称“广西陆军军官学校”;关于投考黄埔南宁分校的经历,莫文骅将军是这样回忆的“我们要求到广西军校学习,以掌握武装斗争的本领……过了两天,经组织同意和罗少彦、岑伯英的介绍,我俩于7月中下旬,考入广西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分校),校长是李明瑞”(《莫文骅回忆录》第36页 解放军出版社)。莫文骅将军先后任红八军团政治部宣传部长、抗日军政大学政治部主任、第十三兵团政治委员、东北军区政治部主任、解放军政治学院院长、装甲兵政委等职。他于1993年当选为黄埔军校同学会理事、黄埔军校同学会副会长。 在开国中将中,何德全将军早年在湘军任下级军官,1929年初入中央军校武汉分校第七期学习,不久被军校反动分子以“通共”的罪名诬告,被迫从军校肄业回乡,1930年参加红军。韩练成将军则是由于在中原大战中救过蒋介石,被蒋介石特许以黄埔军校第三期毕业生列入档案和黄埔同学录,虽然将军本人并没有在大革命时期的黄埔军校学习过,但是1933年韩练成曾入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政训研究班学习(《韩练成将军小传》)。可见何德全中将和韩练成中将也是黄埔军校的学生。 三 在我军1955年---1965年授予的1360名开国少将中,据笔者查证,实际上有23位少将出自黄埔军校及其分校(包括军事训练班),这23人中有17人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人1957年被授予少将军衔;3人1961年被授予少将军衔;2人1964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并且出自黄埔军校的将军除了袁也烈、方之中、曹广化、李逸民、洪水、廖运周、张开荆、周文在8人外,还有以下9位将军: 戴正华少将,黄埔军校军医处军医官;1925年从上海南洋医科学校毕业,同年11月到广州,不久担任黄埔军校军医处军医官,1926年随军参加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卫生队内科主任医官、队长。1931年参加工农红军,先后任军委总卫生部副部长、东北军区卫生部长、总后勤部卫生部副部长、全国政协委员。 魏镇少将,1926年任黄埔军校长沙分校少校军事教官;保定军校第八期毕业,陆军大学特别班三期毕业,早年参加北伐战争,先后任唐生智部营长、团长、副师长、师长,军委会国际部高级参议、湖南省军管区副司令、邵阳警备司令,1949年8月参加湖南起义,后任解放军第21兵团副司令员、第55军副军长、湖南省参事室副主任等职。 张希钦少将,黄埔八期生(又说六期),1930年考入中央军校第八期第一总队炮科学习,1933年毕业,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经在察绥抗日同盟军和杨虎城部担任中下级军官;后任西北野战军第二纵队参谋长、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参谋长、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黄埔军校同学会理事。 1928年商震将军在北平创办河北军事政治学校(后入山西),1930年初正忙于中原大战的蒋介石为笼络商震,一度下令将该校合并于南京的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并以此校为基础成立过中央军校北平分校,原河北军事政治学校的学生便被比叙为黄埔七期生列入学籍,我军陈锐霆、王启明、王兴纲三位开国将军就出自该校。 陈锐霆少将,黄埔七期生,中央军校北平分校第七期炮科毕业后入国民党炮兵服役,1935年考入南京炮兵学校学习,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率部参加新四军,后任新四军军部高参、华东野战军炮兵纵队司令员、第三野战军特种兵纵队司令员、军委炮兵副司令员、黄埔军校同学会理事。 王启明少将,黄埔七期生,1929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央军校北平分校步科毕业后入国民党部队服役,官至团长;1940年进入陆军大学特别班担任少将战术教官。1947年在国民党军32军参谋长任内率部起义,后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纵队参谋长、第十四军副军长兼参谋长、昆明军区副参谋长、云南军区副司令员、云南省副省长、黄埔军校同学会理事等职。 王兴纲少将,黄埔七期生(存在争议),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入河北军事政治学校,按序列比叙为黄埔七期生,长期在国民党军从事地下工作,发展了王启明、陈锐霆等中共秘密党员;1941年参加新四军,先后任军部高参、第三野战军后勤运输部政委、华东军区南下纵队参谋长、福建省交通厅厅长、总政治部联络部副部长、国防部办公厅副主任等职。 陶汉章少将,黄埔八期生,中央军校山西临汾军官训练班步科毕业(比叙为黄埔八期生),1933年参加红军,后任华北野战军纵队参谋长、广州军区参谋长、军政大学副校长、军事学院副院长、黄埔军校同学会理事、北京黄埔军校同学会副会长。 张学思少将,黄埔十期生,1933年由胞兄张学良介绍入中央军校第十期步科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东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辽宁省主席、辽宁军区司令员、人民海军副参谋长、参谋长等职。 高存信少将,黄埔十期生,1933年由张学良介绍入中央军校第十期炮科学习,1937年参加八路军,后任华北军区炮兵司令员、志愿军炮兵司令员、炮兵副司令员、黄埔军校同学会副会长兼北京市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等职。 1957年白天将军被授予少将军衔。白天,原名魏巍,1925年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步科学习,毕业后参加过北伐战争,他还是陆军大学正则班第十二期毕业生,曾任国民党军营长、副团长、团长、83师参谋长、93军参谋长、副军长,参加过长城抗战;1940年5月脱离国民党,1941年加入共产党,后任八路军总部参谋处长、军委高参室主任、61军参谋长、副军长、川西军区副司令员、军事学院战役战术教授会主任、哈尔滨市副市长等职。 1961年徐介藩、王作尧、吴克之三位黄埔军校出身的大校被晋升为少将军衔。 徐介藩少将,1925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三期步科,毕业后与常乾坤等一起入广州航空学校学习,1926年后长期留学苏联,在茹科夫斯基航空学校等空军院校学习航空技术,曾入苏联红军服役并参加过卫国战争,获得过列宁勋章,1948年回国;建国后先后任中国驻苏联赤塔总领事、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办公室主任、装甲兵工程学院副院长等职。 王作尧少将,黄埔军校燕塘分校第七期步科生,曾任东江纵队副司令员兼参谋长、两广纵队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广东军区防空军司令员、武汉军区空军副司令员等职。关于黄埔军校燕糖分校,它是1927年后由于黄埔军校师生人数增多,军校原来的校址过于狭小,遂决定在广州燕塘训练黄埔第七期入伍学生,这就是燕塘分校的由来;黄埔军校结束办学后,广东军阀陈济棠在燕塘分校原有校舍的基础上建立了广东军事政治学校(通称燕塘军校)。1936年两广事变之后,蒋介石派陈诚接收了燕塘军校,并在此校基础之上成立了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广州分校,燕塘军校的前3期毕业生也被统一比叙为黄埔毕业生,吴克之少将曾于1931年入燕塘军校第一期步科学习,按照序列他比叙为黄埔九期生。吴克之,1932年参加十九路军,1937年加入共产党,曾任琼崖纵队副司令员、海南军区副司令员、军事学院研究部副部长、总参谋部防化学部副部长、顾问等职。 1964年朱家壁、黎原两位黄埔军校出身的大校被晋升为少将军衔。 朱家璧少将,黄埔八期步科生,1930年考入中央陆军军官学校,1933年毕业后任滇军连长,1938年入抗大学习,后加入共产党,长期在国民党滇军所部从事秘密工作,后任滇贵黔边纵副司令员、云南军区副司令员、云南省政协主席等职。 黎原,黄埔十一期步科生,1937年毕业于中央陆军军官学校,1938年参加八路军,后任团长、副师长、师长、军长、湖南省革委会主任、兰州军区副司令员、基建工程兵副主任,现任黄埔军校同学会副会长兼北京黄埔同学会会长。 所以综合以上史实,纵观黄埔军校各个发展时期,笔者认为我军出身于黄埔军校的开国将帅的人数元帅5人、大将3人,中将12人、少将23人,共计53人而非33人! 注:本文在写作时重点参阅了《黄埔军校将帅录》(陈予欢著)以及《解放军将领传》、《黄埔军校同学录》、《开国将星》、《中国军事人物大辞典》、《广州市志》等文献。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其实比黄浦的强多了,
随时随地有问必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黄蜂的兵器是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