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要求士官必须领导干部应具备的素质那三种素质

帖子主题:美军士官制度
共&4587&个阅读者&
军号:1082551 工分:705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美军士官制度
文章提交者:wwypaul
加贴在&&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32-0-1.html
一、的士官制度:美军的士官共分为两等六级,即初级士官下士、中士、上士,高级士官、和一级军士长。 士官在美军中承担了其他大多数国家多为所承担的职务。按照美国的法律规定,军官属于联邦政府的公职官员,其基本职责就是为政府提供军事领导。实践证明,并不需要一个庞大的军官群体,而又由于流动性较大等各种原因,难以形成军队的中坚力量。于是,士官就填补了这一空白。士官在美军中地位特殊、作用突出,素有“指挥靠军官,管理和训练在军士”的说法。士官是实施管理、教育和训练的桥梁,其非官非兵的特殊地位使其成为军队中官和兵之间不可缺少的纽带,成为基层部队真正的带兵人,是士兵的直接管理者、教育者和领导者。在美军的编制总员额中士官最高峰时达到了64%,现在大约在56%左右。二、士官的地位和作用:美军有比较完备的士官选拔、晋升、培训、使用、福利待遇和退伍退休安置法规,美军的《士官条例》和《军人条例》中明确规定了士官的职责、地位和任务。美军高级士官的权力和待遇与低级军官大致相同,但是士官的服役期限较长。由于士官相对稳定,有些甚至可以在基层干到退休,因此他们是基层部队的老资格和当然的军事技术骨干。美军士官一般服役时间长,年龄大,部队生活经验和专业知识丰富,军事技术和文化水平较高。因而对部队建设、提高战斗力和加强战备有很重要作用。他们的使用涉及面很宽,即可以在各级领导部门服务,也可以在基层连队里服务。在各级领导部门工作的士官,通常负责向部门长官提供有关士兵方面的情况,充当长官的士兵顾问。在基层连队工作的士官是初级军官的得力助手,负责组织单兵和小分队训练,并协助军官进行行政管理,对士兵进行教育,对违反制度的士兵进行处罚等。美军士官基本年薪,下士2.4万美元、中士2.6万美元、上士2.8万美元、三级军士长3.3万美元、二级军士长3.8万美元、一级军士长4.5万美元,除了基本年薪以外,士官还享受各种补助和津贴,如伙食补助、医务津贴、房租补助、执行危险任务补助、接触核武器补助、海外服役补助、作战补助等10余项,各种补助及津贴的数目相当大。在初级和高级士官之上还设有各军种总士官长,他的任务是对各军种长官(军种参谋长)负责,提供士兵的意见,以利于军兵种长官在拟订计划时做出更正确的判断。在美军的营一级或更大规模的部队中都有一名一级军士长作为该单位的总军士长,作为营长与士兵、士官间的联络员。这名优秀的一级军士长对长官指挥部队的成败极为关键,这一点在美军的营一级部队中尤为突出,因为在营里总军士长对该部中的20-30名高级士官的情况了如指掌,通常情况下,营的总军士长在部队服役的时间比其他任何人都长,在事务处理上要有更多的经验,对营长指挥和使用部队可以提供更为专业的意见。三、美军士官的服役期限:美军中士官人数多,军龄长。据统计,美军士官人数自越战以后占各时期美军部队全员额的38%-54%。关于服役年限,各级士官不完全一样。士官多数把当兵当作终身职业,所以服役时间较长,最高服役年限可达26年甚至更长。由于军龄长,年龄也比较大,一般都超过了30岁,有的达50岁,但最高不超过60岁。上士的服役年限,最高可达18年,中士可达14年,下士一般为6年。四、美军士官的养成教育体系:美军士官的教育由国防部的一名助理部长分工主管,陆、海、军和海军陆战队也各有一名副参谋长负责各自军种的培训工作。此外陆、海、空军和海军陆战队还专门设有培训士官的机构,负责拟订方针和原则,各军种都有一套完整的培训计划,从训练设施、教材到教官都非常齐全。学员的培训目标明确,方式灵活多样,学习内容系统,考核标准统一。美军士官培训机构有以下几种:基地训练中心负责下士、中士初级士官的基本课程;士官学校负责上士、三级军士长的高级课程(内容主要是军事技术和基层领导能力),为期 4个月;军种士官学校负责二级军士长、一级军士长的高级课程(内容主要是专业知识军事技术、行政管理、后勤保障国内形式、军人仪表、军人举止、体育课 ),长短不一,短则10周,长则20周。除了以上的几种学校外,还在各军种的正规院校开办训练班,负责对初级士官进行技术训练或对军士长进行专门训练。陆军有23所院校负责这种训练,开设的课程达520多种。海军有33所,空军有8所,海军陆战队有6所,开设的课程种类很多,因课程的难易程度不同,训练内容多少不同,学员程度参差不齐,所以各院校的训练时间也不完全一致,少则几周,多则一年。所有选送入学的士官都必须符合有关服役年限,技术和行政级别等方面的规定,有的还要进行入学考试。美军士官的晋升要求非常严格。晋升首要条件必须是同层次的优秀人员,并且必须首先获得高一级的技术级别,否则不予晋升。而要获得高一级的技术级别,则必须参加规定的训练,并经考核合格才能获得。下士要想晋升为中士,那么他首先就要获得二级的技术级别才能有被晋升的可能。一级军士长一般不提升为军官。五、美军的士兵的级别、职务和技术等级:三等兵: Private (PVT) 级别:E-1 任务:接受4个月基本训练二等兵: Private(PV2) 级别:E-2 任务:6个月之后晋升一等兵一等兵:Private First Class(PFC) 级别:E-3 任务:8个月之后通过技术一级晋升为下士下士:Corporal(CPL) 级别:E-4 任务:战斗小组组长,对下级士兵有培训责任;中士:Sergeant(SGT) 级别:E-5 任务:副班级指挥者,对别的士兵有监督责任;上士:Staff Sergeant(SSG) 级别:E-6 任务:班级指挥者,常有一个以上的中士协助,有责任发展、维护和利用士兵的潜能,《The Unit》中Bob.Brown获授此军衔;三级军士长:Sergeant First Class(SFC) 级别:E-7 任务:常有15-18年的服役经验,是排长的关键助手和参谋,《The Unit》中Hector Williams获授此军衔;二级军士长:Master Sergeant(MSG) 级别:E-8 任务:是副连级士官,《The Unit》中Mark.Gerhardt获授此军衔;二级军士长(上级):First Sergeant(1SG) 级别:E-8 任务:连队的灵魂,连级军官的助手,负责所有士兵的训练及指挥;一级军士长:Sergeant Major(SGM) 级别:E-9 任务:营级军官的助手,《The Unit》中Jonas.Blane获授此军衔;一级军士长(上级):Command Sergeant Major(CSM)级别:E-9 任务:旅、师级军官的助手,对士兵不直接管理,制定训练计划,给军官提供建议;一级军士长(最高上级):Sergeant Major of the Army(SMA) 级别:E-9 。 任务:军种参谋长的士兵顾问,一个兵种只设一个总军士长。
延伸阅读: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美军士官制度相关文章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163687 工分:310
左箭头-小图标
1.Sergeant Major of the Army2.Command Sergeant Major3.Sergeant Major4.First Sergeant5.Master Sergeant6.Sergeant First Class7.Staff Sergeant8.Sergeant9.Corporal10.Private First Class11.Private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267887 工分:59599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16楼&解放军的士官基本上都是专业技术人员 与美国的士官职责有很大区别解放军的军官 尤其是基层连排级军官在带领士兵训练的时候 很多都是身先士卒 亲身上阵 给士兵做示范 从旁指导 在有些解放军野战部队驻扎的地区 经常可以看到连长 指导员带队 全连进行 全副武装5公里越野在美国军队是万万看不到这种场景的中国军队的非专业技术类士官基本上都是下士
上士貌似都不多
这类士官几乎都是在PLA的野战部队的一线
但最后能留下来的很少
多年的作战经验和战术技能不能很好地连贯的传输下来
而且加大了本应着重于指挥
统筹的连级主官的额外重复性的训练责任
这本应是士官的分担
但优秀的非专业士官最后留不住造成作战部队技战术水平提升和发展的不连贯
希望在非专业士官服务期限方面能够优化完善
切实提高一线作战部队士兵的技战术水平从而提升军队作战部队的战斗力
军队作战不仅仅是高技术武器的独角戏
拥有深厚训练及作战经验的士官队伍对增强士兵战场生存力至关重要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12564 工分:12439
左箭头-小图标
解放军的士官基本上都是专业技术人员 与美国的士官职责有很大区别解放军的军官 尤其是基层连排级军官在带领士兵训练的时候 很多都是身先士卒 亲身上阵 给士兵做示范 从旁指导 在有些解放军野战部队驻扎的地区 经常可以看到连长 指导员带队 全连进行 全副武装5公里越野在美国军队是万万看不到这种场景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991193 工分:40822
左箭头-小图标
去年转士官,我们单位就留了一大批废才,然后一点一点地调走了。真正有用的则退伍回家。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15192 工分:12644
左箭头-小图标
我再顶一下了啊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267774 工分:82447
左箭头-小图标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267774 工分:82447
左箭头-小图标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24366 工分:282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114师342团
在第4楼的发言:中国的士官都是养的关系户。确实是有这种人在,数量还不少,但是,我想有关部门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了,所以现在的士官队伍也在逐步改变,03年开始在全国试点直招士官,从事非军事类技术专业,比如卫勤,通信……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286323 工分:34423
左箭头-小图标
还有一、二、三、四级准尉,比士官更牛!!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15192 工分:12644
左箭头-小图标
建议班主将“美军士官制度”标题改为中美士官制度之对比,加以讨论,大家都讨论如何借鉴外军士官制度来完善我军士官制度,,谢谢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15192 工分:12644
左箭头-小图标
本人认为改革士官制度重要的是人员选拔,人员培训,栓心留人工程建设等,在级别设置上可参考美军,设立行政级别和技术级别。健全培训机构,强烈建议将一部分现役军官岗位由高素质士官替任,并建议在时机成熟时,由士兵管理训练士兵,军官只负责指挥及制定作训计划(当然这是最难的,可能会改变一些东西,这里就不多说了),,,,待续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15192 工分:12644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前看过,但还是来顶一下,不错,我们的士官制度还不完善,各种法律法规还不算合理和健全,但我们又不能照搬美军的制度,原因很简单,成军历史不同,经济状况不同,教育制度不同,思想文化不同,治军观念不同等等,但应该看到,军队体制还是在不断的改革,还是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下的改革和完善。但只要是改革,必然会遇到各方面的,各种原因的阻力,这不必多说。中国需要的改革太多,但不要忘记我们是在摸着石头过河,一步走错,想回头都不易,更何况是军队的改革,,,说到这,还是希望我军广大官兵及关心军队建设的人们,能够集思广议,广开言论,为我们的军队,为我们的国家建设多提意见建议,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我们的军队将会更加强大,祖国也会繁荣富强。。。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423974 头衔:天意群 工分:11634
左箭头-小图标
我们的还是有很多要改进的啊~我们的士官只要转了志愿兵就是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999598 工分:460535
/ 排名:834
左箭头-小图标
我军的士官制度还应改呀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402558 工分:3665
左箭头-小图标
中国的士官都是养的关系户。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567529 工分:3153
左箭头-小图标
感觉他们的是比较细致~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569325 工分:58
左箭头-小图标
咱们的士官制度 还是没有老米的细啊!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总页数1第1页&[共有18条记录]&分页:
&对美军士官制度回复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美军士官长的军衔有多大_百度知道
美军士官长的军衔有多大
士官长的军衔有多大,比校官大吗?
通过一楼的回答,那么比尉官也低吗?
提问者采纳
山寨俄毛子的。而士官大多还是以军官“佣人”形象出现,大约是少将左右,负责各项事务。就算是军长。。。原则上还是属于士兵序列,都会是一个军官和士官的搭配管理,但是就算一个上校见了很多也会先敬礼表示尊敬,GC主义军队的标志,更不要说底层的尉官了,而是互补长短,一个主管政治,一个主管军事,在五角大楼有自己的专门办公室。美军等很多西方国家军队士官是整个国家军队的中坚力量,也是最主要的战斗力来源,两者都是军官,军衔通常一样。而中国基本上都是XX长,XX指导员的管理模式,军官和士兵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行政序列,权力上并不是完全压制,一个军里头也会有一个高级军士长和军长一起负责该师的各项工作,每一个大大小小的部队,地位相当于该军种的将官水平。目前中国在改革,地位很高美军各个军种有一个总军士长(E-9),以提高士官的地位和权力,但毕竟有长期形成的官僚思想。总军士长和该军种参谋长或者作战部长(最高军事长官)一起搭配,也有一些历史和政治因素影响,改革还是道路漫长,要让士官完全的和军官独立开还是很困难的。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1条回答
一级准尉,少士6兵级:一等兵,三级准尉美国军衔分6等25级1将级,中将,少尉4准尉级,三级士官长,中尉,少校3尉级,少将:五星上将,中士,上将:上尉:一级士官长,二级士官长,四级准尉,二等兵,准将2校级,上士:上校,中校,二级准尉,五级准尉5士级
参考资料:
军衔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军队脊梁:回顾士官在美军234年历史中领导作用
时间: 15:40 来源: 中国网
  中国网讯美国《火力》杂志刊发表了贾罗德A 帕卡尼涅米的文章,简要描述从美国独立战争时期到伊拉克自由行动之间美军234年(年)的战斗历史,记录了各个时期美军士官训练、教育和军衔制度的特点和发展轨迹,着重突出了美军士官队伍在历次战争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表明无论任何时候士官队伍都是美军战斗力的重要来源,不愧为“美国军队脊梁”的称号。
  美国独立战争时期
  1775年,北美殖民地大陆军(the Continental Army)的组建为美国军队士官历史翻开了第一页。正如大陆军本身一样,美军士官体制并没有照搬英军的基本原则,而是结合英国、法国以及普鲁士军队的传统形成了独特体系,而且由于美国政治体制的演变,美军士官制度与欧洲军队的差异日益明显。1778年,拥有普鲁士军队背景的弗里德里希冯 施托伊本将军(Friedrich von Steuben)在福吉堡(Valley Forge)对大陆军士官的任务和职责制定了相关标准和要求,在此之前,新成立的大陆军在这方面的工作几乎是一片空白。在通常被称为“蓝皮书”的《美国军队命令与纪律规定》(Regulations for the Order and Discipline of the Troops of the United States)一书中,施托伊本对当时所有军衔士官的任务和职责做出了明确规范。
  当时,大陆军士官划分为五种军衔:下士(corporal)、中士(sergeant)、上士(first sergeant)、军需军士(quartermaster sergeant)和军士长(sergeant major)。施托伊本将这些内容写进了他的著作,这种军衔划分方法随之成为此后30年美军士官制度的基础。施托伊本还第一次提出了士官是“军队脊梁”的观点,他的论述成为美国士官任务和职责的中心内容,其影响从1778年一直延伸到今天。1783年,大陆军最终在战胜巨大困难后赢得了美国独立,士官制度的发展对支撑大陆军指挥体系并取得军事胜利也起到了应有的促进作用。
  在战争中,大陆军士官基本上都具备“迅速准确射击”的能力,从而能够弥补人员伤亡造成的战斗力损失。在执行夜间任务时,士官还负责带领作战人员穿过作战地域并确保部队在行动中保持安静。由于冯施托伊本做出了明确要求,大陆军进行的刺刀训练在斯托尼波恩特性战役中(the Battle of Stony Point)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帮助美军击败英军并从其手中夺占了要塞。
  所有大陆军士官在当时都佩带着一枚显示其军衔级别的肩章:中士以上级别人员着红色肩章,而下士肩章则为绿色。1779年,中士以上级别士官开始佩带两枚肩章,而下士依然只佩带一枚。这个时期,士兵在其整个军事生涯中都在同一个团级单位服役的现象并不鲜见,所有士兵的提升命令均由团指挥官直接下达。如果士兵必须调离原单位,其军衔职务只能保留在原单位,任何士兵都不能在新调入的单位保有原军衔,除非他得到陆军总参谋长,当时美国军队最高指挥官的批准。
  历史学家确认,在整个美国独立战争期间只有三名军人获得了军事贡献勋章(the Badge of Military Merit),而且这三名军人都是士官,乔治华盛顿总统亲自为他们颁发了奖章。军事贡献勋章是紫色的心形勋章,边缘配有花形纹饰,勋章中心镌刻着“贡献”一词。美国内战时期出现的荣誉勋章(Medal of Honor)以及1927年第一次颁发的紫心勋章(the Purple Heart)都是起源于此。美国独立战争以后,军事贡献勋章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但它并不会永远消失。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恢复颁发军事贡献勋章的建议再次被人们提上议程。
  美国独立战争后至1846年美墨战争期间,很多新的内容和规定充实到美军士官制度之中,士官队伍的军事素质能力也随着时代要求不断发展进步。
  1812年战争和美墨战争期间
  1812年2月,美国国会授权组建一支5000人的志愿兵部队,当美国政府在同年6月向英国宣战时,这个国家拥有的常备军数量只有大约7000人左右,而且当时美军大多数高级指挥官都缺乏实战经验和指挥能力。战备工作的重任很大程度上都落到了士官队伍肩膀上,特别是负责军事训练的下士。
  在两年多的时间里,战争几乎席卷了美国全境。虽然1814年12月在巴黎签订的《根特条约》(Treaty of Ghent)正式标志着这场战争的终结,但由于通信手段的落后,交战双方的军队都不清楚战争已经结束。事实上直到1815年1月,双方在新奥尔良战役(the Battle of New Orleans)后才真正实现停火。
  1812年战争后,美国国会和国防部继续致力于制定各项方案和政策加强士官队伍建设。1821年,国防部第一次正式规定士官必须佩带“V”形臂章,军士长和军需军士在两臂肘部上方位置佩带精纺毛料的“V”形标志,中士和高级乐手佩带在两臂肘下方,下士则佩带在右臂肘部上方。这项规定一直持续到1829年。
  1824年,美军第一所集中对士兵进行教育训练的军校在弗吉尼亚州的门罗堡(Fort Monroe, Va.)成立。该校不再采用军官和士官分别组训的方式,而是致力于对整个作战单位进行训练。虽然此后该校数次停办,但这并不妨碍其成为实行当今士兵接受的集中式现代技术教育的先驱。1年后,美军第一次开始尝试制定系统解决士官选取问题的政策。除非同一职务出现了多种人选,否则团指挥官应该接受连指挥官递交的该连士官推荐方案。
  此外,美军在1829年发布的《步兵战术摘要》(Abstract of Infantry Tactics)中还对士官训练提出的新的要求,其主要目标是确保所有士官都能够“准确掌握明火枪操作使用方法,能够对士兵射击和行军进行训练。”
  1832年,军械军士(ordnance sergeant)成为美军士官军衔体系中的第六种级别。这种专业军士军衔一般授予在军队担任接收和保存军械、武器、弹药等其它军事物资职务的士官。
  被认为是马背上的精锐部队的骑兵团(dragoon regiments)由国会在1833年批准建立。骑兵团士官制服上均佩带指向下方的“V”形标志,以突显其精英部队的地位。为了激发士官的荣誉感,1840年,所有美军士官均被授予一把独特的士官佩剑。时至今日,在一些特殊的纪念场合1840年士官佩剑还是经常会被使用到。
  随着德克萨斯州在1845年并入美国,美国对更多土地的渴望导致美墨战争在1846年爆发。战争期间美国共招募了11.5万人的部队,其中7.3人志愿入伍。美军通常根据公共影响力和军事经验在志愿入伍的士兵中选举产生士官和军官。为阻止墨西哥和印第安人对定居者发动袭击,由士官率领的美军小分队经常在边境地区执行作战任务。
  战争期间,士官“V”形标志再次被调整,“V”字方向恰恰与原标志相反。这种规定一直持续到1945年国防部再次对士官制度及其制服进行改革为止。
  1848年2月,《瓜达卢佩伊达尔条约》(Treaty of Guadalupe Hidalgo)的签订标志着美墨战争结束。美国从这场战争中夺取了超过50万平方英里的领土,美军守卫国土的范围再次被扩大。
  美墨战争以后,美军士官制度并没有发生大的变革。直到13年后,美国内战的爆发才迫使美国再次召唤其“军队脊梁”担负起领导美军度过历史上最黑暗时期的重任。
  美国南北战争时期
  美墨战争以后,很多美军小分队在其所属士官的带领下开进到新划定的边境地区,保护那里的定居者并在广阔的西部地区安营扎寨。
  1849年,一个名为珀西瓦尔洛威(Percival Lowe)的年青人加入了美国陆军的精锐部队骑兵团。凭借丰富的地形学知识和精湛的骑术,洛威很快就在其所在部队崭露头角,并在两年多的时间里晋升为上士军衔。1853年,洛威以及连队其它几名士官一起共同创建了“连队军事法庭”。当时,这项创举并没有得到官方承认,但这却是美军士官第一次能够在不需要经历漫长处理程序的情况下,对违反规定的士兵进行教育和处罚,达到强化士兵纪律意识的目的。
  50年代,士官“V”形标志以及肩章制度继续发展变化。继1847年宣布“V”形标志改为反向佩带后,美军又规定将“V”字方向改为朝下,这种做法持续到1902年新规定出台。与此同时,肩章被允许佩带在礼服上,但不能佩带在日常作训服上。
  美军武器系统在这个时期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士兵掌握的武器的火力强度和精准度大幅提高。夏普斯卡宾枪(Sharps Carbine)以及乔斯林步枪(Joslyn Rifle)等后装填枪械的出现,使士兵训练又增添了新的内容。士官再次首当其冲担负起组训任务,确保所有士兵都能够熟练操作武器,快速而准确地进行射击。
  1861年4月,南方联盟军队向南卡莱罗纳州萨姆特堡(Fort Sumter, S.C)发起进攻时标志着美国内战正式爆发。在美墨战争和守卫领土防止印第安人袭击的战斗中积累的作战经验,以及在训练士兵使用新型武器和掌握骑术技巧中培养的指挥能力,使士官队伍再次在双方军队中的一线指挥岗位发挥重要作用。
  战争中,士官不仅要率领小股分队执行作战任务,而且还通常担负起旗手的职责,虽然这项任务危险而致命,但飘扬的军旗或团旗能够帮助指挥官确定部队在战场上的位置,为正确地部署部队以及确定进攻方向创造条件。
  随着战争的推进,铁路、电报通信和轮船等其它方面的发明创造对军队的战术和组织结构产生了巨大影响,士官的衔级划分也开始发生变化。军械师、工程兵和医疗护士等技术型兵种即使军衔级别略低,其收入也会超过执行作战任务的士官。
  南北战争中广泛应用的开放型战术编组更加突出了士官在作战行动中的领导作用。与以往任何一场战争相比,美国内战时期士官执行的任务更加多样复杂。1862年12月,爆发于马里兰州的安提坦战役(Battle of Antietam)使士官的战术能力发挥到极限。南北双方的军队进行了一整天的攻防拉锯战,这是美国军事历史上最为血腥的一天,大约有2.3万人失去了宝贵的生命。
  南北战争也推动了不同宗教和种族的人员加入美军的进程,但个人还不能单独加入基督教徒或白人组成的部队,非基督教徒和黑人组成的作战单位开始出现。战后,非基督教徒作战单位基本上全部被撤消,而黑人团的编制则得以保存到印第安战争时期,其中最著名的当属骑兵团的“水牛战士”(Buffalo Soldiers)。
  在战争进行的4年中,先后有60万美国人为了自由付出了生命代价。1865年4月,罗伯特E 李将军(Robert E. Lee)率领他的部队向尤里西斯S 格兰特(Ulysses S. Grant)将军投降,宣告美国南北正式结束。
  虽然内战的熄火已经散去,但美军还是利用各种机会加强士官训练和教育。因为19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印第安战争时期,美军与北美大陆原住民的战斗一直没有间断;1898年爆发的美西战争更是需要大量优秀士官冲锋陷阵。
  印第安战争和美西战争时期
  19世纪70至90年代,美国军队与印第安人在美国境内多处地区都爆发了武装冲突。不同于南北战争时期的大规模战争,印第安战争由分布在广大区域内的零星军事冲突组成,没有决定性的战役能够宣告战争终结。在这些随时随地可能爆发的小规模军事冲突中,士官的战斗经验和军事素质对率领分队作战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西部地区,除了随时准备与印第安人进行战斗以外,士官和普通士兵还不得不担任炊事员、铁匠或警卫等职务,此外他们还要修筑桥梁、道路或修建防御要塞和房舍。在任务繁重、安全得不到保障以及的薪资水平非常低的情况下,逃兵现象在军队中屡禁不止。士官不得不想方设法维持并改善生活水平、提高部队士气并降低逃兵现象发生的机率。
  1870年,门罗堡炮兵学校重新开始招生,同时一所负责训练士官和军官的通信学校也在此成立。除此之外,专门培养作战指挥相关专业士官的学校并没有得到同样的支持,因为大多数人还认为与相比教室战争更能培养士官的作战指挥能力。
  19世纪70年代,美军出台政策限制已婚人员入伍数量,尽管如此,还是不能阻止人员逐渐老化的自然趋势,第一份军人退休制度在1885年出台,规定服役超过30年的军人可以退休并领取其服役时工资的3/4。
  1898年,美国向西班牙宣战拉开了美西战争的序幕。此时,美国只拥有2.6万人的现役部队。国防部于是开始征募志愿入伍的人员,并允许成建制的国民警卫队改编为作战部队,根据战时统计,美国共动员了27.5万人参加对西班牙的战争。为了使志愿入伍者做好充分的战斗准备,美军士官再次担负训练新兵的任务。但由于志愿兵极度缺乏战斗经验,这一过程进行得非常缓慢。
  美西战争共持续了4个月,战场分布在菲律宾、关岛、波多黎各和古巴。对于美国士兵来说,战争中最危险的敌人并非西班牙军队,而是来自于疾病的威胁。美军士官们不断设法保持所属部队的健康,据估计,在战争中失去生命的3000人中至少有90%死于身染重病。
  战后,古巴获得了独立,波多黎各和关岛被割让给了美国,在向西班牙支付了2000万美元后,美国还获得了菲律宾的管辖权。为了保卫新夺取的领土,美国不得不部署其武装力量的1/3以应对菲律宾暴动和拳击手起义等武装冲突。领土的扩张使美国需要维持更多的军队规模,并且在军队中实施现代化改革。
  由于先进军事技术手段的出现以及军人薪资水平的调整,美军现代化进程对士官产生了直接影响。美军不得不和工业界竞争技术岗位从业人员。1908年,国会通过一项法律,提高技术兵种的薪资水平以鼓励技术人员参军,而执行作战任务的军人薪资水平维持不变。当时,一名步兵军士长每月能够领取25到34美元,而一名通信部队的中士则可赚到34到43美元,电气师甚至可以挣到75~84美元。
  当《士官条令》(Noncommissioned Officers Manual)在1909年正式颁布时,冯施特伊本制定的士官管理规定已经增加到了417页。该条令的一项主要内容是明确纪律要求和下级战士的待遇,并强调纪律的统一性和公正性,避免羞辱人格的做法。
  随着印第安战争和美西战争的硝烟逐渐散去,美军士官制度在新的指导方针下继续向前发展,没有人知道这正为一次规模空前的战争做着准备――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
  1914年6月,奥匈帝国王位继承人弗兰茨费迪南德大公(Franz Ferdinand)遇刺身亡,很多人认为这一事件直接导致被称为“终战之战”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尽管最初并没有卷入战争,美国却在一直在不停顿地进行战备工作,随时准备加入协约国阵营共同对抗同盟国集团。
  美军士官尤其是下士队伍完成了这次美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新兵训练工作。截止到1918年,美军士官在战争结束前共训练了400万名新兵,其中1/4被部署到海外战场。由于交战双方都使用毒气作为重要的进攻手段,士官在组织训练时必须学习并使用新的战术和方法。因此,除了常规的地形学知识、武器操作使用和战术机动训练,士官还必须教授正确穿戴和使用防毒面具的方法,并经常在毒气室里组织训练。战争双方还修筑了大量堑壕,在保护士兵免受敌火力杀伤的同时还能够连接前沿和后方,将伤员送下火线并把补给输送到前方。
  随着美国政府在1917年向德国宣战,美军正式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战。到1918年夏,美国平均每天向法国输送1万人的部队与其盟友并肩作战。1918年6月,美军第2师向沃克斯(Vaux)地区发起进攻。这是美军参战以来第一次作战行动,最终美军以伤亡9777人的惨重代价阻止了德军的攻势,并提高了协约国军队的士气。
  在签署一系列条约以后,战争最终在1919年7月结束,其中最著名的条约莫过于《凡尔赛条约》。凡尔赛体系重新标绘了欧洲地图,战败的同盟国丧失了大片领土,同时一些新国家在此基础上诞生。
  一战结束后,美军对士官体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重新调整了原有的军衔级别同时引入技术军衔。美军还宣布了军队缩编计划,大量现役人员退伍,即使得以保留军籍大批军人的也不得不降低军衔。
  为缩小军队规模并节约经费,美军计划于1922年裁撤1600名士官岗位编制。随着整建制单位被撤编,以往在不同单位之间调动都不能保留军衔的士兵们不得不统一降至列兵军衔。直到1940年,相关规定修改后士兵才能在团级单位调动时保留原军衔。
  20世纪30年代,美军增设了技术军士,其佩带的“V”形标志带有字母“T”。技术军士共分下士、中士和参谋军士三种级别,从而为技术军士的职业发展创造了上升空间。此外,美军还列出了一份231种职业技术的名单,规定士兵能够掌握名单范围内的若干项,每月可以增加3~35美元的收入。
  随着30年代的经济危机席卷全美国,美军士官也面临着被降衔或是被迫退伍的困境,而且不得不忍受原有标准一半的工资和消费品及食物保障。逃兵现象再次成为让美军管理者头痛的难事,士官在承担继续在军中服役的压力的同时,还不得不想办法控制逃兵现象的漫延。
  30年代末,在训练士兵掌握一战战术的同时,美军士官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保住在军队的职位。与此同时,新的危机又已经在欧洲大陆隐隐成形。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
  1939年12月,德军对波兰发动突然袭击标志着世界再次爆发全球规模的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开始向与其结盟的英国和法国等国家提供军事援助以对抗德国和意大利等轴心国家。与此同时,美国也在谨慎地关注着其散布在太平洋上的领土,因为此时日本正在该地区迅速扩张。
  日,在这个被富兰克林D 罗斯福总统称为“永远象征着美国耻辱”的日子,日本向夏威夷的珍珠港发动了突然袭击,美国在战争中保持中立的观点立刻失去了所有的政治影响力。
  为了建立一支能够同时在欧洲和太平洋地区作战的军队,美军开始大规模招募新兵,执行海外作战任务新兵的训练工作再次由战前在美军中服现役的士官承担。空降兵和滑翔伞部队等兵种的建立为士官提供了施展能力的崭新平台,为了获得更好的待遇和晋升机会,士官可以申请调动到新的兵种单位,这在美军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由于新型兵种的成立以及大规模入伍动员令的实施,美军士官的数量比例高于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1941年,士官数量只占美军员额总数的20%,而在1945年末,这个比例就上升至50%。美军在战争期间巨大的伤亡使军衔晋升的速度非常快:士兵迅速从列兵晋升为下士然后又升为中士,这在客观上对那些在战前就获得较高军衔的人来说造成了一些压力。
  作战部队的士官制度也发生了变化,例如,随着步兵班的人数由8人升到12人,步兵班长的军衔正式由下士升为中士。由于兵员数量不足,美军不得不历史上第一次为女兵授衔,战争期间女军人在后勤、通信、电子、机械等支援保障岗位发挥了重要作用。1941年,只有约1.1万女兵在军中服役,到战争末期,女兵数量慢慢达到了9.3万人。当战争结束时,37%的女兵获得了下士以上军衔。
  由于日军在太平洋地区推进速度很快,美军经常要面对后勤补给短缺的困境。士官在训练部队对抗日军进攻的同时,还不得不为寻找到足够的食物而努力。许多部队都开始猎杀水牛、马匹、猴子或其它动物来补充食物。在欧洲战场,盟军转战北非、意大利、法国、荷兰和德国本土,最终迎来了欧洲胜利日。在此期间,美军士官经历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两次作战行动:第一次是盟军在法国诺曼底发动的两栖登陆作战――霸王行动,第二次则是在荷兰实施的空降兵作战行动――市场花园行动。随着德国在1945年5月投降,欧洲地区战事正式结束。3个月以后,美国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了原子弹,迫使其正式投降。
  就在这年,美军国会通过一项法案,允许军龄在20~29年的士兵加入退休人员名单。但申请人在完成30年服役年限之前必须服预备役,并且每月可领取服役时6个月平均工资的2.5%的补助。
  朝鲜和越南战争时期
  二战后,美军逐渐将士官和下级士兵的职业教育放到重要位置。1949年12月,驻扎在德国的第2警备旅士官学校(the 2nd Constabulary Brigade’s NCO school)正式开始授课。8年后,按照《军队法规350-90》(Army Regulation 350-90)的要求,美军在全军范围内建立起士官学院的标准。到1959年,已经有超过18万美军士兵学习过士官学院开设的各项课程。
  美军还强调军人接受军营外高等教育的必要性,军队教育计划(Army Education Program)在1952年应运而生,美国教育机构开始承认士兵在学院学习所取得的学分,该计划还帮助许多士兵获得了高中和大学文凭。
  1950年,在朝鲜南北双方通过谈判建立统一中央政府的努力失败后,使美国再一次卷入了海外冲突:朝鲜南部政权的立场得到了美国的支持,而苏联则站在了北朝鲜一方。
  在朝鲜战场,无论是高耸入云的山峰、狭窄深邃的峡谷还是宽阔陡峭的山脊,处处都留下了士官带领班组小分队进行战斗的足迹。朝鲜战争也第一次见证了美军黑人和白人士兵在相同单位并肩作战的情形。朝鲜战争主要在北纬38度线附近地域展开,共持续了3年多的时间,1953年7月签订的停火协议标志着双方的军事冲突基本结束。
  1958年,两种新的军阶等级E8和E9被引入到美军士官制度中,其设立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描述士官体系结构中的职责划分”。
  随着越南北部社会主义政权对越南南部、柬埔寨和老挝发动进攻,新的局部冲突在1959年爆发了。1965年,美国第一次向越南派遣地面部队,发动了一场不同于以往任何战争形式的战争。战斗的进行往往没有任何明确的战线,战场的周围遍布茂密的森林使美军很难分辨敌军和友邻。由于地形和任务种类的限制,大量军事行动都是以班排规模部队展开,要求带队士官必须能够独立指挥并控制分队实施战斗行动。
  意识到有可能深陷越南战争泥潭从而加剧对更多军事素质优秀士官的依赖程度,美国陆军分别在德国本宁堡(Fort Benning, Ga.)、肯塔基州诺克斯堡(Fort Knox, Ky.)、和俄克拉荷马州希尔堡(Fort Sill, Okla.)开设了为期10周的预选士官培训课程。毕业时,参训士兵可以晋升至E5军阶,成绩占前5%的学员还可以直接晋升为E6军阶。从开始之初,该计划就倍受争议,因为在部分人看来这项计划忽视了士官逐级晋升的成长经历,有可能降低士官队伍的整体质量。
  越南战争后至20世纪90年代
  继1971年建立士官教育系统后,美军又试图通过主要领导技能发展课程(Primary Leadership Development Course)增强士官队伍的职业教育,该课程突出拟选和新晋士官的训练并注重培养学员的职责和任务意识。
  坐落于得克萨斯州布利斯堡(Fort Bliss, Texas)的美军军士长学院(the U.S. Army Sergeants Major Academy)是美军士官教育的核心基地,所有的士官教育体系都是在这里编制完成的。此外,该学院还专门为上士军衔的士官开设了3项独立的教育课程,分别是作战与情报、人力资源管理和后勤管理。
  1986年,美军发布的《军事人力资源办公室通报86-65》(Military Personnel Office Message Number 86-65)为士官晋升军衔设置了一条新的必要条件,规定所有士官在晋升中士军衔之前必须参加主要领导技能发展课程的培训;如今,晋升参谋军士之前也必须满足这项要求。美军还要求所有士官在晋升上士之前都必须参加士官基础教程(Basic NCO Course)的培训,而在晋升军士长之前则必须未完成士官高级教程(Advanced NCO Course)的学习。美军又在1987年投资1700万美元成立了一所新的军士长学院,使其能够开设更多课程并能给更多的士官提供深造的机会,再次突显美军对士官教育的重视。
  4年后的1991年,第一份介绍全面美军士官训练、教育和生活的期刊《士官杂志》(NCO Journal)发行了创刊号。在此之前,美军进行了为期一年的筹备工作,其最初拟定的刊名是《士官业务与需求》。如今,《士官杂志》已经成为美军发行量第二大的出版物。
  20世纪80至90年代,美军士官教育制度不断发展完善,在此期间美军也参与了多场全球范围内的军事冲突。不同于两次世界大战以及朝鲜和越南战争规模庞大消耗惊人,这些军事冲突涉及的范围要小得多,只有极少数国家卷入其中,战争持续的时间也显著下降。在绝大多数的行动中,美军士官往往很少直接参与传统的作战行动,而是带领其所属分队执行维和任务,通过一段时间的驻扎帮助修复冲突双方的紧张关系。
  1982年6月,以色列入侵黎巴嫩南部后,双方开始爆发武装冲突。以军的最初目的是为将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向北驱赶40公里,使其再次远离以黎边境地区。冲突发生后,美国、英国、法国和意大利军队组成的黎巴嫩多国部队向该地区派出了军事人员,帮助以色列和黎巴嫩两国重建和平关系。
  1年后的1983年10月,美军发动了越南战争以后的第一场大规模军事行动:入侵格拉纳达(Grenada)。这次冲突爆发在格拉纳达总理莫里斯主教(Maurice Bishop)被暗杀以后,美军除帮助格拉纳达人民解除因总理遇刺造成的紧张局势外,还派出由士官带领的搜索救援队前往当地一所大学救援美国留学生,军事行动持续的总时间不超过2个月。
  1989年12月,曼纽尔诺列加(Manuel Noriega)通过操纵总统选举宣布其为巴拿马终身总统,2.7万名美军随后入侵巴拿马控制当地局势。仅仅过了几天,曼纽尔就被迫投降并被带到美国接受审判。
  90年代,驻扎在沙特阿拉伯的美军将士见证了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暴行。沙漠盾牌行动(Operation Desert Shield)作战计划随即制定并得到了美军批准实施,有效防止了伊拉克军队对沙特阿拉伯发动攻击。日,在实施1个月的空袭以后,美军发动了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装甲部队作战行动。此次行动取得了巨大成功,在地面进攻开始不到100个小时,乔治H W布什总统宣布战争以美军的胜利而告终。
  1992年至1993年,出于人道主义救援任务需求,美军不得不介入索马里地区冲突。由于穆罕默德法拉赫艾迪德(Mohamed Farrah Aidid)将军指使其部队阻止穷困民众获取食物,大面积的饥荒袭击了整个国家,为了帮助当地民众,联合国和美国采取了措施进行干预。当时并没有人意识到,美军在摩加迪沙以及周围城市街头遭遇的游击战正是其在21世纪伊拉克自由行动和持久自由行动等军事行动中所面临的战争样式。
  当1994年的波斯尼亚和1999年的科索沃地区爆发冲突时,美军再次担负维和任务,阻止可能出现的“种族清洗”暴行。直到今天,美军士官依然在上述两地区的北约维和部队编成内执行任务。
  在全球范围内,美军经历了无数战争的考验,每一场战争都会给其带来独特的启示,迈入新千年以后,美军士官队伍建设也面临着新希望和挑战。
  伊拉克自由行动、自由持久行动以及美军士官队伍的未来发展方向
  日,当恐怖份子袭击纽约世贸大厦、五角大楼并试图利用另一架飞机袭击白宫时,美国人民目睹了悲剧的整个过程。几天以后,美国总统乔治W 布什发表声明,号召世界各国联合对抗恐怖主义势力,并积极准备摧毁阿富汗内部的恐怖主义组织。
  1个月以后,美国和英国联合部队开始轰炸阿富汗,拉开了自由持久行动(Operation Enduring Freedom, OEF)的序幕。2001年12月,美军及其同盟部队在阿富汗建立起了第一个作战行动前进基地。
  2002年1月,美国又派出军队前往菲律宾的巴厘岛,帮助菲律宾政府武装部队清剿该岛上的恐怖主义势力。随后,美军于当年10月在吉布提建立了莱蒙尼尔军营(Camp Le Monier),目的是为了防止恐怖主义组织在非洲之角地区发动袭击并实施人道主义救援活动。
  2003年3月,当伊拉克自由行动(Operation Iraqi Freedom, OIF)打响时,美军士官队伍再次踏上了伊拉克前线。同年12月,美军成功逮捕了萨达姆侯赛因,结束了其对伊拉克多年的残暴统治。
  战争中,美军士官负责教授士兵处理各种类型的简易爆炸装置,而且由于难以分辨真正的敌人,士官还要帮助士兵学会判别恰当射击时机的方法。在以往的冲突中,美军士兵在士官的组织下对抗另一个国家的军队,而此时美军面临的是独立的武装份子。他们并没有穿着统一的制服,而且混杂在人群之中使美军更加难以分辨危险的敌人和无辜的平民。当暴乱和袭击爆发时,城市游击战争成为主要的作战模式,在一线指挥作战的士官往往处在人口稠密的地区执行战斗任务,战场的周围遍布非战斗人员。
  随着这种新型战斗模式的出现,2008年2月,美军修订下发了新的作战条令《野战行动条令3-0》(Field Manual 3-0 Operations),强调美军应该向执行全谱作战行动任务转变,其中士官除担负传统作战行动任务以外,还将承担后勤、战场支援合作以及快速反应、筹划和整合进攻行动等任务。
  美军士官训练内容也被重新评估和修订,以便能够更好地支援美军在全球范围内的作战行动。2005年,美军对主要领导技能课程进行了改进,强调小股部队的指挥,反映出美军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战场上得到的作战经验。为了突出这种指导思想的转变,美军还将其更名为“作战人员领导课程”(Warrior Leader’s Course)。
  正当伊拉克自由行动和持久自由行动进行的同时,美军士官队伍的任务角色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在美国街头,美军士官作为募兵人员开始到处寻找适合加入军队的人选,帮助美军维持现有的军事实力。目前,美军共有9414名士官执行征兵工作,确保后备兵源能够不断满足前线的需求。
  新兵在获准入伍并接受基本的训练后,就会在训练军士(drill sergeants)的指导下选择适合其自身特点的专业。“国家由我们保卫”的誓言就刻在训练军士佩带的徽章上,作为所有美军士兵意志品质、奉献精神和时刻备战的职业操守的标志。训练军士将会利用9周的时间对新兵进行基本军事技能训练,然后在单兵高级训练阶段(Advanced Individual Training courses),新兵将在士官的指导下选择并从事符合其个人特点的专业技能。
  美军高级士官也会作为作战参谋军士分析处理来自于司令部各个部门之间的重要信息,帮助指挥员对作战行动全局进行有效掌控。
  新式武器大规模列装前的测试工作主要也是由士官完成的,其中包括“陆地勇士”模块化综合作战系统、“标枪”反装甲导弹、XM25半自动榴弹发射器、XM312机枪以以及SM3300榴弹发射器等等。
  美军士官队伍为美国所做的历史贡献终于在2009年得到国家的正式认可。美国国防部长和陆军总参谋长乔治W 凯西(George W. Casey)共同宣布2009年为“士官之年”。凯西将军在致辞中说道:“美军士官队伍在漫长的战争历史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不断引领我们走向胜利。我坚定地相信,如果没有士官每天都在发挥着的重要作用,我们将无法享受今天和平的环境。”
  在其234年的历史中(截止到2009年),美军士官队伍为保卫自由和国家经历了无数战争的考验:从与英国人战斗争取国家独立到在内战中与亲人和朋友兵戎相见,从阻止纳粹危害整个世界到为反抗恐怖主义而战,在这个国家最需要有人挺身而出的时候,我们总能看到美军士官的身影,其“军队脊梁”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得到巩固和加强。 (知远/武获山中国网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责任编辑: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南海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南海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有奖纠错 |
 今日导读
 评论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领导干部应具备的素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