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中国当年的嫦娥三号软着陆陆是否成功 当年是哪一年 能具体介绍下那年的经济形势吗

2012年中国经济软着陆有望全面实现-经济形势分析-物流天下全国物流信息网 |
当前位置: >>
>> 正文2012年中国经济软着陆有望全面实现分享到: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1月8日发布《中国宏观经济预测与分析》研究报告预计,2012年中国全年经济增长率有望下降到8.4%左右。 该中心主任、央行货币委员会委员李稻葵认为,2012年是中国经济退出刺激性扩张、回归自发增长的关键性一年,中国经济软着陆有望全面实现。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是在此间举行的《第十届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论坛――2012?!》上发布上述报告和观点的。 报告称,2011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宏观调控效果的逐步显现,贸易顺差收窄、外汇占款降低、稳定物价等政策目标都开始初步实现。未来政策的着眼点将可能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加快改革,为经济长期稳定增长注入新的活力。 报告预计,未来半年内CPI同比会持续回落,2012年全年CPI将降至2.96%;受外需不振和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影响,2012年贸易顺差将进一步缩小,预计占当年名义GDP的1%左右;房价也将逐步向理性回归。 李稻葵认为,在这关键性的一年,贸易顺差的进一步缩小,将为未来一到两年内实现平衡发展奠定条件。同时,2012年也是房地产宏观调控的关键一年,不仅房地产的价格会实现合理的调整,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房地产体制改革方面有可能会取得一些进展,其核心就是保障房政策逐步向城市夹心层倾斜。 “货币信贷在2012年也会实现软着陆,M2/GDP的比例会逐步回落。”李稻葵认为,从整体上看,未来若干年宏观政策取向上应该是紧货币宽财政。 同时,李稻葵指出,风险也会伴随着2012年。国际方面,欧债危机还将持续紧张,伊朗问题、中东局势动荡风险加剧,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不确定性变大;国内方面,由于农产品生产体制的缺陷,价格随天气等不利因素波动的不确定性仍在,房地产市场也存在很多问题,应该密切关注。 “总之,2012年是中国经济软着陆有望全面实现的一年,更是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型的关键性一年。”李稻葵表示。  |  |  |  |  |  |  版权所有Copyright & 885.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股票/基金&
滕泰:2011年中国宏观经济“软着陆”
分享给站外好友
&视频地址:<input type="text" value='' class="shade_txt" id="videoUrl"/>
把视频贴到Blog或BBS
flash地址:
&html代码:
上传时间:日
主持人:王月&&&&嘉宾:滕泰
民生证券副总裁、首席经济学家滕泰做客和讯。
上传时间:日
主持人:&&&&嘉宾:
昆仑润滑油风云榜广告
上传时间:日
主持人:&&&&嘉宾:
IFX外汇专题视频
上传时间:日
主持人:&&&&嘉宾:
欧米茄明星制表师。
上传时间:日
主持人:&&&&嘉宾:
工银租赁视窗广告
上传时间:日
主持人:&&&&嘉宾:
股市天天向上决赛预告片
上传时间:日
主持人:&&&&嘉宾:
2011年度人物暖场影片
上传时间:日
主持人:&&&&嘉宾:
2011年度人物心的舞台MV
上传时间:日
主持人:&&&&嘉宾:
2011年度人物关键词
上传时间:日
主持人:&&&&嘉宾:
2011年度人物等待启动
  主持人:各位和讯网友大家好!我们今天邀请到的嘉宾是民生证券副总裁、首席经济学家滕泰老师,滕老师您好。  滕泰:各位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近日世界经合组织和IMF相继调低了2011年国际经济预期,您对于未来一年世界经济形势有什么看法?您觉得2011年世界经济形势方面主要看点在哪?  滕泰:2011年全球经济不悲观  最近我们看到,先是高盛公司,然后是经合组织,然后是IMF都调低了对2011年美国以及欧洲经济的预测,尤其是美国。原本经合组织对于美国明年的GDP增长预测在3%以上,现在突然调低到2.2%,对全球经济的增长也有调低。但是他们自己调低的理由没有具体说,可能是对美国或者欧洲的失业率比较担心,认为失业是一种结构性的失业,短期内很难复苏,或者其他一些指标,投了这么多货币见效也比较慢,因此从原本比较乐观调到略微悲观。我总感觉这不是他们真实的目的,真正导致这些西方经济组织调低对明年GDP增长评级的原因是中国,就是说从9月底到11月份以来,中国的央行,连续调高了存款准备金率,并且中间还一次加息。就是说中国的货币政策明显的给全球的一种紧缩的预期造成了西方国家对全球的影响。我们天天在看老外,老外实际上在看我们。过去三四年来,每次中国政策一变,他们立马找到理由,调整经济预测。所以他们真正调低经济预测在于中国经济的紧缩,但是中国经济的紧缩到底会不会对他们产生大的作用,明年到底怎么样,这也是判断明年经济形势的重要因素。  主持人:您觉得欧洲经济和美国经济2011年将呈现什么发展态势?  滕泰:2011年全球经济继续好转,美元危机、欧元危机仍将交替出现  我觉得欧洲和美国并没有他们自己想象的那么悲观,中国紧缩政策对他们产生的影响也没有像他们感受到的那样严重。美国这次经济复苏一直没有做到失业复苏,失业率始终在9-10%之间,正是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连续搞了第二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在过去一年里,欧洲也做了同样的事情,在年初的时候,澳洲四国危机的时候,欧盟也实施了救助计划,救助资金的来源就是大量的增发欧元。  预测明年全球经济走势,第一个要把握的本质就是在过去的2009年和即将过去的2010年,美国和欧洲这两个国家像竞争一样抢着滥发货币,你发1万亿欧元,我发1.2万亿美元,这造成了美元危机和欧元危机交替出现。先是2008年美元狂跌,然后跌到2009年底,2010年欧元危机,欧元暴跌,从1.51美元,一路跌破1.2美元。然后美元刚刚好又开始到三季度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美元又一泻千里,综合指数从80多点跌破76点。然后爱尔兰又出现问题,欧元又开始跌。所以整个2010年世界经济形势可以用一句话概括,美元和欧元危机交替出现。2011年一定还是这个状况,第一个关键词就是两币危机交替出现,这个状况改变不了。  主持人:您为什么觉得欧元危机和美元危机会交替出现呢?  这两个国家在过去一两年里,各自发行了一两万亿美元或者欧元,但是我们看看在过去30年里,美国仅仅通过贸易逆差这种方式,向全球投放货币就投放了8.6万亿美元。欧洲在过去10年里面(欧元成立了10年时间),向全球投放了差不多1.6万亿欧元,不包括今年的投放。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他们跟其他货币不一样,他们是国际货币的发行国,美元如果想走到美国以外,想变成国际货币,没有别的方法,一种方法就是说他给你美元,你给我货物,这就是贸易逆差。另外一种方法,我拿钱直接到你们国家去投资,你接受美元的话,这就是资本项目的逆差。所以贸易逆差和资本项目逆差就是美元向海外投放的方式。欧元也一样,也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买你的东西,一种是到你国家投资。累积投放这么多,两国一定会出现危机。两国又在互相竞争,你发1万亿,我发6千亿,表面上美元和欧元变化是一个翘翘板,投资者也好,全球经济学家做贸易的都在看着这两个翘翘板,一会儿美元涨,一会儿美元跌,但实际上很少有人关注到这个翘翘板的支点在往下沉,一会儿这么动,一会儿这么动,动的过程中发现两种货币都在贬值。这两种货币的贬值既是相互竞争,又是相互掩护,最后全世界还是要为他们滥发货币来买单。所以明年经济看点是什么?我觉得两币危机还会交替出现,而它滥发的这些货币流向哪里是决定全球经济未来走势的关键。  主持人:这些“热钱”如果流向中国,会对国内经济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滕泰:这些热钱这么多年持续流入中国。如果流入中国,一种可能会对人民币产生压力,就是人民币升值,如果人民币不升值就得购汇,就造成国内货币流通过剩,要么升值,可能有升值方面的影响,要么就买热钱,通过国内发货币,造成国内流动性过剩,然后造成通货膨胀,资产泡沫。  但是也不一定海外热钱一定流到中国,美国和欧洲发的这些钱有三个流向:一种是像今年或者去年一样发了很多货币,但是这些货币没有跑到实体经济里面去,就在美国和欧洲的金融体系里面趴着,这个我们在教科书里面叫做流动性现金或者流动偏好陷阱,这钱是金融里内循环,企业家也不贷款,老百姓也不贷款消费,反正你发了很多钱,没用,这个经济起不来,这是没效率的一种表现。另外一种跑到实体经济里面去,被企业家拿去贷款,去做投资,被消费者拿去买东西,这就对经济产生好的作用了。所以美国人发了这么多货币期望能够刺激投资、刺激消费,到底能不能?IMF、经合组织都对明年调低了预期,我认为这不一定正确,发了这么多货币,至少有一部分会变成刺激消费、刺激投资,最终改善就业。如果美国的失业率从9%-10%,降低到8.5%,它的GDP明年增长可能就会达到2.8%。但实际上这次经合组织预测把它调低到2.2%,我觉得太悲观了。如果美国的失业率下降到8%以下,美国明年经济增长会达到3%以上,一定会产生一定的效果。欧洲不能光看到爱尔兰危机,德国的经济很强劲,德国和法国经济占了欧洲GDP很大一部分,欧洲GDP增长,经合组织预测是1.7%,我们预测也会达到2%左右,甚至2.1%。这两个预测认为这么多的货币投放,最终一定会有一部分到实体经济里。这是第二个流向,这个流向结果是好的。  第三个流向,既不在银行体系里面趴着,有的跑到海外去了,跑到中国来,就造成中国资产泡沫,跑到印度、巴西去,就造成这些国家的通货膨胀。为什么这么说?印度也好,巴西也好,俄罗斯也好,这些国家商品过剩的状况或者产能过剩的情况没有中国这么严重,所以说它的钱一多了以后就涨物价。中国物价,可能粮食不那么过剩,制造业产品过剩很厉害,所以制造业价格不涨,制造业价格如果涨不起来的话,钱还是很多怎么办,就可能造成资产泡沫,有可能房子涨,有可能股票涨等等。  主持人:您刚才谈了很多国际上目前的经济形势,也引出了我们国内存在的一些问题。目前大家关注的是今年CPI一直居高不下,现在很多机构也调高了11月份预测,认为11月份可能达到全年的峰值,认为12月份加息可能性非常大,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滕泰:通胀有阶段性和结构性特点  我觉得这个判断基本正确,但是不能把这种短期的现象长期化,不能把通胀预期长期化。就是我们CPI上涨有几个因素值得关注:  第一,主要是食品价格上涨造成的。10月份的CPI上涨,有70-80%,大约3/4的上涨因素全来自于食品。这种状况下,如果制造业的价格保持稳定,服务业的价格也是稳定,略有上涨,仅仅是食品这样起来,就把整个物价弄起来了,占了3/4物价上涨的因素,那么这个不叫全面通胀,这是局部通胀。所以第一个观点就是不能把局部的食品通胀当成全面通胀。  第二,分析原因,有货币方面的原因,也有需求方面的原因,但是最根本上还是供给方面的原因。就是说因为阶段性的秋粮欠收,或者俄罗斯小麦被火烧了,其他棉花等等一时半会儿也供不上,造成缺口,就给炒作提供了很大的空间。粮食的供给有季节性的特点,它跟制造业不一样,就像面前这支笔如果涨价的话,大家晚上都加班生产这个产品,第二天就价就降下来了。粮食加班的话来不及,不到季节生产不出来,所以供给有周期性的特点,抓住供给增长的周期就可以进行炒作,所以主要原因是供给方面和炒作因素,那么这种供给方面炒作因素产生的原因就得要像现在国务院采取的措施:打击投机、打击炒作、增加供给,这是正确的。如果反过把食品通胀当成全面通胀,把供给方面和炒作因素造成的价格上涨用需求的办法管理,去管需求或者管货币,加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是没有用的,但是加息、加存款准备金从某种程度上可以遏制投机的预期,这是有道理的,引导预期,但实际效果产生不到,原因主要不是因为钱多,美国钱更多,美国没有通胀吗,美国发了6千亿,1万亿,欧洲也发了那么多钱,也没有通胀。中国当前的CPI上涨有局部性粮食的特点,也有阶段性特点。  比如10月份就是抓住秋粮欠收到来年这么一段进行炒作,再炒的话,农民一看价格涨了,第二年大规模种,价格又暴跌了。第二个可能跟节假日,10月份黄金周的消费,恰恰在这个阶段因为中国股市暴涨了,从2300点,一个月拉到3200点,涨了30%-50%,很多人都发财了,所以消费比较旺盛。这两天回调的,消费的劲头就没那么厉害了。然后政府又开始打击囤积,遏制炒作,从多方面下手,乱涨抬价的现象也会被打压下去。所以11月份可能CPI也不会像大家预期那么高,也就4.6%-4.7%,跟10月份差不多, 12月份CPI就会下去。  但是很多人把这个东西长期化,认为通胀是一个长期现象,认为今年反通胀,明年全年还是反通胀,我们认为这是错的,通胀有结构性特点和阶段性特点,结构性特点就是用不着把所有政策全面紧缩化,全面紧缩有很大的负面影响。阶段性特点,如果12月份开始逐步回落的话,到1月份就会回落到相对的低点,春节因素再弹一弹,2月份又会回落,明年9月份又会回落。明年2月份、9月份,两个阶段通胀会逐步回落。很多人预测明年CPI在4%、5%,我觉得这是明显的耸人听闻,我们预测2011年全年的CPI大概在3.2%左右,是一个比较正常的水平。所以对明年我们第一个预测就是中国通胀会回落。  主持人:您刚才谈到2011年中国通胀水平可能有所回落,您认为2011年中国总体经济形势将会呈现什么样的态势?  滕泰:2011年的中国经济将实现“软着陆”:增速回稳,通胀回落  经济形势,整个判断可以叫做“增速回稳,通胀回落,转型加速。”这12个字加起来一个含义就是“软着陆”,我们即将披露民生证券2011年宏观报告就是“2011软着陆:增速回稳,通胀回落,转型加速”。为什么说增速回稳呢?我们预计2011年GDP增长比2010年至少要下跌1个点,如果说这次紧缩政策真的长期化,或者搞过了的话,有可能会回落1.5个点,也就是说今年的GDP增长大概在10%左右,明年在8.6%-9%之间。主要是下滑的状况有几点:  首先企业现在产能消费都不错,生产增长更快,但是库存已经开始增加,这就意味着下一个阶段增速、工业品增加值增速可能会下来。  其次,对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明年也会回落,毕竟4万亿投资在2009年、2010年搞完了,明年不可能再搞第二个4万亿,保障性住房搞了几百万套,填补了一点,整体来看明年固定资产投资在22-23%之间,比今年回落两个点。  第三,出口今年增速高达30%以上,既有外部需求原因,也有可比数学上的原因,因为去年负增长,今年就比较高。明年我们预测大概出口增长也就在10-15%之间。出口的增速会对GDP大概贡献0.5个点,投资的增速会比今年少,消费基本不动。  这么一种状况下,明年我们预测GDP应该基点是8.7-9,可能从9往下回调的机率比较大,也有人说明年信贷搞到6.5万亿,7万亿,这样的话GDP增长9%肯定保不住,有可能到8.6%或8.5%。如果房价真的下来了,房地产投资或者固定资产投资下来了,也有可能往下调,唯一从短期金融波动来看,对经济略微有好因素的可能是股市,因为股市涨的话,对经济有正面效应。所以整个来说我们暂时把明年GDP增速定在9这样一个位置,但是我们取向随时下调,就看紧缩的政策什么时候开始稍微松一松,这个点的话关键是看通胀回不回落。如果2月份通胀回落,3月份政策就会松一松,如果9月份通胀又回落,明年10月份政策又要第二次松。关于政策松不松,其他的作用不大,就看信贷。信贷的伸缩与扩张是经济不稳定的源泉。  主持人:您刚才谈到的是2011年的情况,今年是“十一五”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二五”政策的制定年,您认为在“十二五”期间,我国国民经济将呈现什么样的发展态势?  滕泰:转型加速,“十二五”期间增长质量提高  “十二五”仅靠中国经济的增长,比“十一五”期间肯定是要下一个台阶。也就是增速回稳,但是增长质量会提高,转型加速,新兴产业提高,对地产的依赖会减少,对出口的依赖会减少,对内需的依赖会扩大,对一些更环保的,高耗能的产业一类的东西依赖会减少,对于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依赖可能会多一点,是这么一种结构性的质量提高,但是速度略微低一个级别,少一两个点的增速。  这种变化的原因,我觉得是内外部的大环境决定的。首先“十二五”期间我们的国际环境面临非常大的挑战,2002年加入WTO以后,中国经济迅速增长。“十二五”期间,比如拿现在来看,中国跟西方,跟美国、欧洲对比太明显了,我们是外汇储备2.6万亿,过几年可能3-4万亿,这是我们外汇储备,资产高增长。  刚才谈到他们发了多少钞票,美国、欧洲的对外负债迅速增长,另外我们这么多年都是顺差,人家都是逆差,两个对立。人家现在是高失业率,发愁,美国是9%-10%,欧洲也是9%、10%,个别国家,西班牙等国家前几个月达到20%,这种状况下中国是“民工荒”,很多工厂招不到人,人家是失业率居高不下,我们是找不到工人,工资还往上涨,三大对立面。其他的,我们是高增长,人家老往下调等等一些基本的状况,就决定了未来“十二五”期间,奥巴马提出“全球再平衡”,矛头就是冲着中国来的。“十二五”期间,中国是全球再平衡的焦点。所以一定会对中国外贸施加压力,对你的人民币汇率、金融施加压力。  主持人:“十二五”期间,我国对外贸易情况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滕泰:“十二五”期间中国将从贸易顺差走向贸易平衡,2015年或贸易逆差  “十二五”是中国外贸历史转折期,我们将会从贸易顺差逐步到贸易平衡,到“十二五”的末期有可能出现贸易逆差。一方面是刚才说的几大对比,决定人家老是盯着你,不停给你制造贸易摩擦,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反倾销等等,一年给你搞几百起,上千起案件,老针对中国。更重要的是中国出口增长速度还很快,每年10%、15%,但是进口增长速度会远远超过出口增长速度。按照一个简单预测,假设未来五年美国经济增长,民生证券一个测试是年均2.6%,而对中国的预测年均9%左右,这么一种对比决定五年以后,2015年的GDP和2010年比,中国大概增长80%-90%,差不多快翻一倍了。美国要是2.6%复合增长率,五年下来10%、20%,这样的话,GDP一定比例都会是消费,那这个消费不能光买中国货,会大量的增加外国货,所以进口的增速如果按GDP一定比例算的话,一定会超过出口的增速,因为西方经济稳定增长,我们是快速增长,这样增长的结果,我们预测到2015年,中国当年的出口可能会达到23300亿左右,但是进口总额可能会达到更高,比如23600亿、23700亿,大概从“十二五”期间,中国整个贸易形势就是从贸易顺差走向贸易平衡,并且有可能在2015年出现贸易逆差。  主持人:您刚才也谈到“十二五”期间中国人民币汇率在对外贸易变化当中发生改变,您觉得人民币汇率在未来五年当中会发生什么样的改变?  滕泰:五大外部压力、内部经济失衡将使未来五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至1:5左右  人民币基本趋势就是升值,改变不了。我们GDP增长80%、90%,人家增长10%、20%,物价如果能够相对保持稳定的话,除非出现恶性通货膨胀,对内贬值,正常情况下人民币对外应该是升的,这个升的幅度,按照刚才算的,我们增长80%多,人家增长10%多,折成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我们可能会达到1:5.7左右,这是一个均衡点,如果按购买力平价的话大概也是1:5.6到1:5.7之间,但是金融的东西跟商品不一样,总是搞过头,所以我们预测到2015年,加上刚才五大对比,保守的算,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应该升到1:5左右。静态的算,我们按增长率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购买力平价,均衡汇率在5.7,但是考虑到五大对比,向你施压,考虑到美元更不值钱,或者欧洲这种变化等等,有可能会达到1:5这种情况。  主持人:目前有一个比较热的词就是“人民币国际化”,这也是中国对外金融货币战略的关键组成部分。您认为目前“人民币国际化”主要的阻力来源于哪里?如何突破?  滕泰:逆差是任何国际货币海外投放的主要方式,人民币国际化的真正突破将在十三五期间  人民币国际化现在已经在突破,政府有战略推进人民币跨境结算,跟周边国家,跟俄罗斯等等都在推进,这是我们人民币国际化里面重要的战略部署,只有在对外贸易里面,其他国家愿意接受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我们才能走出去。  比如日本在八九十年代,它的GDP已经占到全球百分之六点多了,但问题是日元那个时候国际结算货币占到10%,所以汇率波动对它的冲击不那么大。中国被人家接受作为结算货币是第一步,但是真正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有一个问题要想清楚,美元要成为国际货币怎么办?发票子买你东西,你拿到票子,我买你东西,美元国际化了。发票子到你那儿投资,你拿到美元,那厂子是我的,美元国际化了。就是说一个国家要成为国际货币,你就要有思想准备,你资本项目或者贸易项目要是逆差,中国现在一边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另一方面又想贸易顺差,资本项目顺差,这是矛盾的,自己的矛对自己的盾。“十二五”期间最后一年,2015年,中国可能出现347亿美元的贸易逆差,只有在那以后人民币才可能真正的国际化。人民币国际化我觉得在“十二五”期间没戏,只能做一些人民币国际化的准备,真正的国际化是在“十三五”,你发票子买人家的东西,你发票子投资,人民币才能走向世界。  所以这个前提就是你之前要把内需搞好,不要仰仗外需,老仰仗出口的话就不能国际化。内需足够大以后,不依赖出口也能保持经济稳定,那时候再谈国际化,这就是一个国家从贸易优势到制造业的加工优势,再到金融优势的一个必然的历史步骤。当你有一种竞争优势,开始发票子买别人东西的时候,制造业的竞争优势开始慢慢体现的时候,就跟美国、欧洲一样了。  主持人:关于推出“国际板”的讨论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您对国内推出“国际板”有何看法?这将对中国证券市场产生哪些方面的影响?  滕泰:建设国际板宜应从B股开始,把B股市场建设中国美元市场,实现多重战略目标  国际版推出的动机我不是非常了解。从去年、前年就开始呼吁,可能跟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目标,跟上海交易所的发展,就是从局部利益推动有很大的关系,但是这个事情搞好的话,有利于中国经济整体的发展,搞不好也会有负面的影响,客观地可以这么说。  但是如果想把正面的影响做大,把可能的负面影响减到最小的话,我建议国际版不妨从B股开始。其实在2006年的时候我就发表一篇文章,叫做“把B股市场建成中国美元市场,从而实现多重战略目标”。最近央行行长周小川也提到要搞一个池子,这个池子是什么,大家也在猜,如果是人民币的东西,它就解决不了热钱流入的问题,B股市场是美元交易,如果海外企业都到中国B股市场来上市,就会产生什么结果呢?我们国内投资者也好,国际投资者都会来购汇,比如跑到央行,跑到其他银行购汇,买了美元,然后拿到B股市场买股票。一购汇的话,外汇储备压力就减小了,就用不着发很多人民币再去买外汇了,这个过程就扭转过来了。  为什么咱们中国人民币升的这么快,有2.6万亿外汇储备,欧洲崛起的时候怎么没有出现几万亿的外汇储备呢,中东崛起的时候怎么没有这种状况呢,日本崛起的时候怎么没有呢,因为那时候有欧洲美元,有石油美元,有亚洲美元。区别在于欧洲崛起的时候,美元是在老百姓、企业之间交易,中东也有石油美元,在商人,在大石油家手里,虽然日本外汇储备也比较多,但是日本民间的外汇储备更多,中国所有外汇全集中在央行手里,怎么让它出去,搞一个人民币的国际版,不如搞一个美元的国际版,B股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搞了20年,现在没人管了,在老的历史遗漏问题没解决的情况下,又搞一个新的问题,搞一个人民币的国际版,而人民币国际版又产生定价的问题,比如说A股一个定价,国际版一个定价,B股一个定价,B股好歹是美元,国际版如果是人民币的话,现在不开放,估计一开放的话,更困难的东西就出来了,怎么解决。所以与其把老的问题抛弃不管,再创造一个新的有风险的问题,还不如以B股市场为基础来建设国际版,既可以解决B股市场的出路问题,又可以解决减轻外汇储备的压力,让大家来购汇,去投资B股,同时B股市场和A股市场定价本来就不一样,和H股也不一样,所以冲击不了A股市场。  不管怎么说,现在国内A股市场估值还是比较高,上市就是一个稀缺资源,给谁上市就是让谁发财,国内还有几十万个企业等着上市,排不上队,等着上市发财,没机会,你让老外来上市。应该把人民币的机会留给中国,把B股的机会交给要来中国上市的外资企业,把解决外汇储备的分流的压力,热钱流入池子的任务也交给B股,把国际版这一盘棋就下火了。建设国际版可以,不妨从B股开始,如果让老外企业跑到国内赚人民币的钱,要慎重,人家拿了人民币以后不一定换走,人家都知道人民币要升值,谁拿走,都等着人民币升值再拿走。还是有风险的。  主持人:目前A股市场波动比较大,近期已经下跌到了2800点左右的点位,您对于A股市场未来的走势有什么样的判断?  滕泰:“软着陆,龙抬头”――预计2011年中国A股将有超预期的表现  中长期我还是比较乐观。首先在2010年,美国的股市创新高,亚洲很多国家也创新高,中国还没有回到2009年,中国经济增长也不错,中国上市公司估值比美国高,但是从历史上相比的话已经降低到相对比较低的水平,中国经济基本面还是不错的,上市公司业绩也是高速增长的,而这样一种状况下,它可以说是连续调整了三年了,从2008年、2009年、2010年整个大周期调整了三年,三年的调整所累计的力量会有爆发的一天。刚才谈到国内其实现在钱还是不缺的,但是为什么股市迟迟不涨呢,经济好,股市为什么不好呢,就是因为政策对紧缩的预期压制了股市,一旦对股市预期的抑制得以解除,政策抑制的现象得以解除,那么股市就会有一个比较好的表现。所以我们刚才说2011年我并不悲观,虽然我的GDP预测比别人低,我的CPI预测也比别人低,但是增速回稳,通胀回落,转型加速,整体是好的,这种状况下一旦通胀回落,政策收紧又会有新的变化,明年2、3月份两会以后,政策就会有适当的宽松过程。到明年3、4季度通胀再次下滑,又有一个松的过程,这两个过程里,中国A股价值会得到很好的体现。2009年经济不好,股市很好,2010年经济不错,股市不行,明年经济增速可能下来了,CPI也下来了,股市可能会有超预期表现。所以我们把明年的股市叫做2011龙抬头,就是有可能中国的股市比大家想象的都要好。  主持人:刚才谈到2月份和9月份,可能是一个时间点,是不是您预测的两波行情的爆发点?  滕泰:股市走势跟经济走势不一致,跟政策股市有时候也不一致,有可能提前,有可能滞后,我刚才说的这两个因素,我预测通胀会分两阶段回落,政策如果紧跟这个走的话,也有时间点值得关注。至于股市本身的波动,请大家关注我们即将披露的民生证券策略报告。  主持人:房地产行业在2010年一直是舆论关注的焦点行业,您怎么看待未来房地产行业的走势?如何评价国家对房地产行业的调控政策?  滕泰:房地产价格短期调整,长期依然看好  房价就是分短、中、长三个阶段来看,分析一个问题的时候,不能把看涨的因素弄一堆,看空的因素弄一堆,要有框架来分析,就会得出理性的结果。说房子会涨,第一个不符合政府的政策,第二个老百姓也不喜欢听。从长期来看,要冷静分析的话,期望中国核心城市住房出现很大幅度下跌,可能不太符合经济规律,我们要认清这一点,再做投资的时候,就不会老是错过机会。2004年就有人说中国房子要跌,老百姓当时听了很高兴,结果不买房子被害了,所以要把正确的要告诉大家。中国房地产从长期来讲受几个因素的影响,一是人口城市化,移民因素,每年有相当于城市居民1%的人口从农村进入城市,这个因素如果没有变的话,会怎么样。二是居民收入每年10%的增长。三是大家钱没地方放,财富的重新配置,比如30年前,10年前,他不买房,10年以前他也不买房子,比如我们小孩那一代,一人都有一两套房了,每家就一个孩子,父母两套房,那边再有两套房,再过十年以后,一对夫妻就有四套房了,房子不暴跌才怪呢,但现在不到时候,大家钱没地方放,作为资产来投资。有人说房子很多地方没亮着灯,经济学家跑到海南去说那个地方没亮灯,我说没亮灯也不会跌,因为这些人买了房子是作为一种资产配置,如果今年买了明年卖叫做投机,今天买了以后留给儿子了,十年以后再卖,确实没亮灯,他也不会卖。所以资产配置和财富配置对房价也是影响的重要原因,当然还有土地供应不足,土地财政好多原因,中国房子想大跌很难。  从中期来看,我们认为房子应该趋稳,政策房产税压在这儿,我们相信政府这次对房价的干预两年之内不会改,就算房价短期下跌,他也不会松,因为中国到目前这个阶段必须解决房子的问题,如果这么高的房价老百姓买不起,社会保障性住房又没盖好,这关系社会稳定的问题,所以政府一手压着房价不让涨,另外一手就是大批量建保障性住房。明年、后年保障性住房一定会超出预期,这才是政府解决市场化问题的根本之道。经济规律不能期望改变它,改变不了的,但是你能转移支付,比如北京今年估计土地出让金会达到1300亿,把那钱都拿来给穷人盖房子就把问题解决了,商品房再涨的话比如每年土地出让金2000亿,都盖这边富人出的钱越多,那边穷人的房子盖的越多,这个问题没解决好,所以才引起这么多社会问题。在社会保障性住房问题解决好之前,住房打压力度肯定不会松的,所以长期规律来看,比如看两年,三年,五年,房价很难大跌,看一两年的话,也不要期望房价涨。尤其看短期一两个月,很可能下跌,因为到年底了,地产商的钱都很紧,很多房地产商变相发信托。我听说前几天某些银行里面发信托产品,房地产的信托8%,10%的利率,说明他们的钱绷不住了,所以短线看跌,中线看平,长线房子作为一种资产,它的未来经济规律还是很难改变的,我们要客观认识。虽然我们不希望它涨,但是我们要认识它,在一个国家经济起飞过程中,制造业的产品永远是往下走的,可贸易的产品就是跌价的,不可贸易的商品一定是要涨价的,这是经济基本定律。不可贸易的商品是什么就是服务业的价格和资产的价格,像房子。  主持人:我们了解到滕老师最近出了一本书叫做《投资银行―财富天使VS金钱魔鬼》,请您简单介绍一下您在书中对于中国证券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的基本看法。  滕泰:新作《投资银行――财富天使VS金钱魔鬼》认为:中国证券业的冬天即将来临  中国的证券业在海外叫做投资银行,我们的投资银行在20年时间里,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现在有106家证券公司,大部分盈利不错,日子过得也可以,2009年中国所有证券公司的总收入加起来都比不过美国高盛公司一家。把这些106家公司净利润加起来,也比不过高盛公司一家净利润。我们的证券行业自己觉得发展不错,实际上放在全球投资银行里只是一点点。  主持人:我们是处于刚起步阶段。  滕泰:刚起步,规模还很小。不但规模很小,而且盈利模式相当不成熟,就开几个营业部,收点佣金,搞点自营,再拿IPO上上市,然后赚点成交费。真正什么叫投资银行,我们证券业现在还没搞懂。比如美国投资银行三四十倍、四五十倍的杠杆,2008年金融危机,大家才知道他们有四五十倍的杠杆,其实这不是2008年才发生的,1994年的时候,整个美国证券业平均金融杠杆就是20倍、30倍,2001年的时候他们是33倍,之所以说它倒闭了,不是因为金融杠杆过高,而是把融资来的钱都买来刺激按揭贷款的衍生品,如果2008年这么高杠杆的运作还那么有保守,有对冲,有风险管理的话,也不会倒闭。任何金融企业都是有很高的财务杠杆。看看保险公司有没有杠杆,信托公司有没有杠杆,没有十几倍、二十倍的杠杆就不叫金融企业,那叫传统的生产企业。比如开商店的,有的是50%的负债率,两倍杠杆,一般的企业流动比例差不多50%的负债率都是正常的,2倍的杠杆。中国的证券业连2倍的杠杆都没有,自己的钱都不知道往哪投,这种企业能叫金融企业吗,中国的证券业从本质上还是个服务业,不是玩资本的,不能叫做金融企业。但是它之所以拥有这么高的利润,很大程度上只是一个垄断和经营权赋予的价值,但是这些东西正在消失。比如承销,一年四五百个项目,IPO加上增发的,现在有三五千个准保荐人,以后怎么抢。比如经纪业务,以前佣金管制,后来放开了,到年底会有五千家营业部,关于佣金,前两天我听到一个客户,一个大券商被一个小券商拉走,给万分之四的佣金,送手机,送电脑。  主持人:现在这种情况比较普遍。  滕泰:这种搞法,券商就要亏了。所以没有自己的价值链,没有自己的资本杠杆,没有风险控制手段和核心技术,只是依靠政府的专营权过富日子的机会很快就要过去了,20年都这样过来了,以后就不会好过了。如果佣金自由化,你给万分之六,我给万分之五,这么乱杀下去,明年,哪怕资本市场好,券商的日子也会比今年难过,如果资本市场不好的话,可能另一个冬天就要来了。  主持人:中国这些券商需要找到更多的盈利模式。  滕泰:中国券商需要找到更多的盈利模式。  对,所以为什么说副标题叫做“天使与魔鬼”呢。证券商、投资银行在全球历史里,到底是为老百姓创造价值的,仅仅靠垄断经营权赚取人家财富。美国的投资银行曾经干过很多好事,帮助他们政府买地,买很多州,帮着发债券,把南方打赢了,铁路的时候帮助融资修铁路,整个这一百年里面,没有美国的投资银行就没有美国经济的繁荣,发挥了巨大的重要。大了以后就开始不老实了,就像次贷危机一样变成魔鬼了,开始抢别人兜里的钱了,这就倒闭了。我们中国投资银行还没有发挥这么多的作用,但是也没有干这么多坏事,更多依靠垄断和专营权,曾经赚取那么多利润,而这个时代一定会结束。为了改变状况,就要想一个问题,如何成为财富天使,你要为老百姓创造价值。只有这样才能改变佣金下滑、利润下滑,在下一个冬天来临的时候,才能好好的活着。  主持人:整个证券行业需要拓展自己的业务范围、找到更多的盈利点。  主持人:最后一个问题,滕老师,对包括和讯在内的财经媒体的现状您有什么评价?  滕泰:贴近市场,服务投资者  我觉得这些媒体很好,贴近投资者,发表的东西都是老百姓、投资者爱看的东西,我们做券商研究的可能写的报告比较艰深难懂,我们也在通俗化,如何贴近投资者,更好为投资者服务。  主持人:今天访谈到此结束,感谢各位网友关注,也感谢滕泰老师作客我们和讯演播室!各位网友再见!  滕泰:再见!  
相关视频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a股如何软着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