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马岛与我国钓鱼岛地理位置在自然地理特征上的异同点

安倍提马岛对华示强 自信能获钓鱼岛冲突胜利
  主持人 :  大家好,欢迎收看今天的《环球视线》。昨天,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众议院的全体会议上发表了施政方针演说,这是安倍自去年12月份再次当选首相以后发表的第一次施政方针演说,在演说当中,安倍声称海洋的法制是解决钓鱼岛问题的关键,他还提及中国军舰火控雷达,瞄准日本军舰飞机一事,希望保持克制。由于安倍强调,将会深化和澳大利亚、印度以及东盟的合作,所以有些媒体分析说,安倍的演说突显了牵制中国的特色,那么安倍到底想要实施怎样的外交战略呢?是否有牵制中国的意思呢?中国和国防部又是如何就火控雷达的事情进行反驳的呢?今天我们演播室里请来的是特约评论员宋晓军先生,还有杜文龙先生,一块儿来进行解读,我们首先来看一个短片,了解一下具体的情况。  解说:  2月28号,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众议院全体会议上发表施政方针演说,日本的外交政策成为他着重阐述的一个主要内容。对于目前,日本面临的多处领土争端问题,安倍将责任推到了民主党的执政方针上,他表示,民主党执政时期,日本外交政策的主轴发生的偏差,导致日本的领土、领海和主权持续受到挑衅,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安倍表示,日本将开展新型的战略性外交。  在对华关系方面,安倍还提到了,前不久,日本媒体热炒的所谓中国军舰在钓鱼岛海域,向日本海上自卫队护卫舰照射火控雷达一事,安倍在演讲中,要求中方保持克制,避免做出使事态升级的行为。而针对钓鱼岛问题,安倍认为,不存在需要解决的领土主权问题。他还引用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在1982年针对马岛战争的言论,声称海洋的法治是解决钓鱼岛问题的关键。安倍声称,日本的国家利益未曾改变,他依赖于海洋的完全开放、自由与和平,海洋是日本存在的基础。尽管安倍同时表示,日中关系对日本至关重要,日本向中国敞开对话的大门,但是这样的表态,并未能改变其在钓鱼岛,以及日中关系上一贯的强硬作风。相比对华态度的总体强硬,安倍施政方针中的言词,则对韩国和俄罗斯这两个同样与日本有领土争端的国家,表现得比较友好。而对于日美同盟,安倍更是着力强调,他表示,日本当务之急是重塑外交与安全体系,必须进一步强化日美同盟,恢复日美间的纽带关系。除此之外,安倍还表示,日本将深化与澳大利亚、印度及东盟的合作,日本媒体对此分析称,安倍的言下之意就是希望和他国联手牵制中国。  尽管这次安倍上任后首次在国会发表施政演说,但是有媒体指出,这样的施政方针,并没有太多新意,在安倍去年12月再度掌权之前,他对日本外交的这一思路就已经展现得很清晰了。在执政的两个多月里,安倍对华态度的两面性和不时做出的强硬举动,也是世人所周知的。  劳春燕:  安倍这一次在演说当中再次展示了他强硬的立场,他特别提到一句,他说我有站在前列,坚守领土、领海、领空的决心。那么在具体谈到钓鱼岛问题的时候,他还特地引用了当年撒切尔夫人在1982年马岛战争的时候说的一段话,他说要用海洋的法治来解决钓鱼岛问题,问题是马岛的问题和钓鱼岛的问题是一回事吗?  正在评论 举例“马岛”安倍欲推“海洋法治”  特约评论员 杜文龙:  他把这两个岛做一个比较,虽然都有个岛字,但是差距比较大。从现在看,如果从军事角度观察,马岛和钓鱼岛相比,如果从距离上看,距日本和距英国,英国人要远涉重洋才能够到达马岛,说明困难重重。现在日本距钓鱼岛,距离远远没有那么远,意味着在作战行动的空间上会大幅度地压缩,日本有这个优势。第二,从岛的面积上,钓鱼岛比马岛要小得多,没有预先的驻守的兵力和兵器。讲这句话,或者做这种比较,无非是一种示强的表现。就是说,第一,我作为首相,有能力向撒切尔一样,用战争行动来捍卫自己所谓的主权。第二,显示他的所谓海上自卫队、空中自卫队作战能力非常好,具有海空优势,有能力在这种条件下,在一场联合的海空行动中,赢得所谓钓鱼岛的胜利,这是一种示强的表现。  劳春燕:  宋先生,您是怎么解决的?为什么安倍现在要提出用海洋的法治来解决钓鱼岛的问题,而且就算是用国际海洋法来解决问题的话,钓鱼岛也明显是中国的呀。  专家观点 安倍用岛屿争端力推施政纲领  特约评论员 宋晓军:  对,我觉得他这么说,还是想把钓鱼岛这件事一直推下去,就是把所谓的紧张关系推下去。因为我们看到,整个的安倍的施政演说,他是做了第二次,在访美之前先做了一次,先把纲领说了一遍,这一次又在众议院把具体的操作更细节化。这样做,日本首相只有田中角荣在施政纲领说了两次。第二个,他这次施政纲领当中,除了谈了关于钓鱼岛、外交等等这些问题,包括西南加强防御,他主要谈的是日本国内的政策,以及包括要加入美国提出来的TTP。所有的这些事情,日本的所有的施政的,就安倍自己的施政,无论是国内的通货膨胀的提高到2%,还是加入美国提出来的TTP,还是他今天也谈到了,搬迁的普天间基地,要到边野谷这些地方,都需要一个外部的紧张关系来去做支撑,因为他要转移国内视线。所有这些事情对日本人,或者对日本广大民众没有好处,但是他必须要制造一个紧张关系。可这个紧张关系,其实中国已经表现出来的非常客气,包括我们国防部,或者中国政府,已经做了一个非常克制的东西,但是他还是要把这个事说大。所以他突然冒出一个马岛,后面又来用海洋法来解决,我觉得这事挺奇怪。  劳春燕:  而且海洋法根本不管领土主权的问题。  宋晓军:  对对,就是海洋法,不可能管岛屿主权的问题,这个混乱,逻辑是非常混乱的。  劳春燕:  就算是真的用法治来解决问题,咱们国际法来讲,波斯坦公告当中写得明明白白,所有窃取中国领土都应该归还中国的,所以你就更加站不住脚了。显然,这个逻辑上出现了比较混乱的情况。我们再来看看,他还有一些什么样的言论,他另外还说到,这一次再次强调了一下,日美同盟是日本外交的基轴,另外他还强调,要和澳大利亚、印度,以及包括东盟要加强合作。有一些日本的媒体也进行了解读,认为为什么要特别点到,你看这几个国家,澳大利亚、印度,以及包括东盟,是不是有牵制中国的意思在里边?  正在评论 强调与澳印东盟合作 牵制中国?  杜文龙:  从现在看,的确他想通过所谓共同价值观这个弧形包围圈对中国构成某些牵制。因为从他选择的这些点来看,实际上就是美国进行所谓的岛屿封锁、战略包围、战略转移的一个侧面或者一个方面。日本想在所谓的联盟行动中,贡献更多的能力,就是美国在这个方向可以布点,可以进行兵力调整,可以进行一些战略上的调整,那么日本也不能闲着,就是在整个日本和美国的联盟中,他这个地位要比以前高得多,要为整个亚太战略转移出更多的力,而且要主动地和澳大利亚、印度,包括新加坡这些周边国家,和中国凡是有地理上的临近,凡是有某些方面的利益冲突,都是他共同价值观的范围,一定要拉拢,通过这种拉拢,无论是经济上的、军事上的,包括一些联合演练行动,要弄在一起,这样对中国形成一种牵制。  劳春燕:  有一句话说敌人的敌人就是我们的朋友,但问题是,我们跟这些国家也未见得是敌人,现在大家关系好得很,特别是经贸往来上都是非常的密切,所以安倍想要通过这种共同价值观的外交,来达到某种牵制中国的意图,恐怕也很难能够实现。我们接下再来看,另外他还谈到火控雷达的这事,这事其实过去也有本个多月的时间了,但是他又提起了这件事,说之前针对我国护卫舰发生的火控雷达瞄准事宜,希望避免做出使事态升级的行为,保持克制。大家注意看,他说这句话的时候,希望后面是没有主语的,这里边是没有主语的,就是没有说到底是希望谁来避免做出使得事态升级的行为保持克制,也没有说是中国还是日本,为什么他故意把这个地方给省略了呢?到底指的是让谁保持克制?  正在评论 避免火控雷达事态升级  宋晓东:  我觉得这件事情,一开始咱们先从头说,就是一开始是日本方面先提出来的,1月30日如何如何,过了半个月以后提出来的,也就是说这件事炒起来了,把民众的热情和关注点炒起来了,当然作为日本的民众来说就很关心这个结果。接着他就去了美国访问,但是美国接待他的过程当中,并没有提到,钓鱼岛都没有提,只是谈奥巴马现在只想挣钱,做买卖,一个共同声明当中只谈了TTP。同时美国又部署了一个萨德的前置雷达,原来部署在南九州,美国人很怪,就给部署在京都这个方向,京都这个方向不是防御中国的,只防御朝鲜的。那么这样的话,而且美国也让他要克制在这个问题上,可是他又不能不提火控雷达这件事,后半句话说要克制,那么又是给美国的一个回话。我们知道安倍现在从美国回来,又要做第二次的施政演说,他所有的话说出来,第一,要安抚国内,表示我仍然强硬。后半句话就是要告诉美国,我克制了。所以你看他整个涉及到外交这个问题上的讲话,包括类似国防这方面的讲话,基本都是跳跃性的,就他这个施政演说,有一半是要说给奥巴马的,因为下一步还要跟,奥巴马毕竟刚上来,还有四年的机会。  正在评论 日方跟踪监视 中方有充分证据  劳春燕:  一看就是顾及的比较多,知道很多人都在听,所以他各个方面都要照顾到,所以有时候话说得让人觉得有点费解。我们再来看一下,关于火控雷达这事,中国国防部的发言人耿雁生,在2月28号,也就是昨天的时候,在新闻发布会上也做了一些回应,他说长期以来,日方对中方舰机近距离跟踪、监视和干扰,危害了中方舰机的安全,是造成中日海上安全问题的根源。另外,日方对我国舰机的跟踪监视情况,都在我们的掌握之中,我们是有证据的。杜先生,您也来给我们介绍一下,日方对中方舰机的跟踪监视,到底是什么样的情况,所谓的近距离是距离近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是不是已经带来很大的危害性?  专家观点 日本舰机近距跟踪是危险的源头  杜文龙:  的确现在的海上紧张,包括空中紧张,都是日本军舰飞机对中国进行近距离侦查监视的一些后果,这个是升级基本的动因。所以现在看,他这种侦查和监视,距离近到什么程度,比方我们很多记者,已经拍到了日本方面的舰船或者飞机。像海洋局咱们提供的情况是,船和船之间是五米,就一个船在高速航行过程中掀起的波浪,会对这个船的正常航行,包括你的航线、航速,包括摇摆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如果再近一点,有可能发生撞击,造成船只的损毁。  劳春燕:  像昨天日本防卫省又公布了一条消息,就是说我们的运-12,飞到钓鱼岛附近的时候,日本方面的F-15起飞进行拦截。  杜文龙:  而且拦截的距离更近,而且凭借它优良的激动性能,他一舰对一舰的距离以米为单位计算,如果高速飞机,快速掠过,会对这个空中平台的安全构成很大的影响,如果操作不当,有可能发生坠海这种重大事故。整个海军编队航行过程中,像以前讲的“雷达门”事件,只有三公里,正常的训练编队,偏要在边上三公里的地方航行,实际上还是一种近距离的侦查和监视,要不就在我们编队前方进行S型的航行,对正常编队构成骚扰,你要想保持编队都很困难。另外空中的无论是战斗机,还是巡逻机,低空,甚至超低空地穿越这个队形,我想大家看到日本拍得照片很清楚,除了相机好之外,距离近,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通过这些照片,通过所谓的证据,把日本近距离对我们进行侦查监视,这种行动完全暴露了。  劳春燕:  我们的海洋舰队每次去西太阳样穿越宫古海峡的时候,日本方面每次都要跟踪监视,但是是不是这个距离也越来越近了?  杜文龙:  从现在看,以后距离可能更近,之前每一次航行活动,他这种侦查监视都是立体的,除了水面有,空中还有,而且不同批次,这一批比如说油没了,下一批又来了,始终在你的上空,在你的周围保持存在。  劳春燕:  好,这个话题我们先说到这里,稍候继续。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责任编辑:pennyhuang]
Copyright & 1998 - 2014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浅谈钓鱼岛问题浅谈钓鱼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浅谈钓鱼岛问题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加入微博,记录点滴,分享感动,握手明星
钓鱼岛系列策划24马岛战争对钓鱼岛问题的启示
钓鱼岛争端中,每当有媒体发出“战争不可轻言”、“解决领土争端不应动刀动枪”的声音时,总会有很多人以英国和阿根廷的马岛战争为例,证明在主权问题上就该“不惜一战”,而且“只有战争才能解决问题”。
然而,今年就是马岛开战30周年,在纪念日前后,英阿都有宣誓主权的动作,一度让局势又显紧张。如果战争真的解决了问题,又如何解释今天双方仍旧纠缠不清的这一幕?
马岛主权争端的由来
西方开拓海外领地的遗留问题
在16世纪以前,阿根廷的土地上生活着大约200万印第安人。16世纪,西班牙人航海远行,发现了这块陆地,随之有欧洲人移民到这里。欧洲移民在这块土地上&生根发芽&,逐渐成为&本地人&。在1816年,他们宣布摆脱西班牙的统治独立,阿根廷作为一个国家从此诞生。而就在离阿根廷本土510公里的海上,有300多个岛屿组成的马尔维纳斯群岛(即马岛,英国称为福克兰群岛)、以及南乔治亚岛、南桑德维奇群岛,其中马岛面积15800平方公里,是最主要的群岛。
马岛地理位置示意图
欧洲列强在海外开疆扩土的过程中,也盯上了这些岛屿,英国和西班牙都宣布对其拥有主权。不过,在阿根廷独立时,这些群岛被西班牙实际占领,所以阿根廷在摆脱西班牙的时候就接手了对群岛的控制。
然而,1832年,英国军队驱逐了岛上的阿根廷人并升起了英国国旗,从此实际占领了群岛。岛上逐渐有了居民,基本为英国裔。
土地离阿根廷近,居民离英国近,构成了双方不容易调和的矛盾
这些群岛离阿根廷只有510公里,离英国却有13000公里。对于家门口的土地,阿根廷人不可能忘怀。
而客观的说,英国也不是丢不起这块土地。随着二次大战的结束,殖民时代也走近尾声。日不落帝国的殖民地在一块接着一块脱离,英国没有理由对一块相对而言的弹丸之地抓住不放。只是,马岛上有2000人左右的英国裔居民,他们不愿意变成阿根廷人,也不愿意撤出祖辈居住的地方,这就让英国政府不能爽快的把马岛交与阿根廷。
一场可疑的&捍卫主权&战争
马岛开打前,主权争端并不紧迫
英阿关系历史悠久,在40年代英国海外投资总额中有1/10是在阿根廷,英国移民对阿根廷的工农业和文化都有相当大的影响。阿所获国外贷款有一半来自英国,还于1975年从英国购买了价值5000万美元的海军装备。英阿双方的谈判也取得了进展,1971年英阿签署协定,英同意逐步使岛上居民加入阿根廷国籍,加强马岛与阿根廷本土的联系,在岛上修建了机场,与大陆的班机定期往来。1977年,阿根廷又把和智利之间的比格尔海峡争端交英国女王仲裁。
应该说,英国还是显示出了足够的诚意要把马岛主权交给阿根廷,他们诉求的主要是对马岛居民的妥善处理。1976年,英国提出将马岛的石油、渔业等大部分资源给予阿根廷而岛上居民仍归英国管辖的合作方针;1979年,英国外交大臣里德利抛出了一个香港式的&出售再租用&的解决方案,即该群岛主权完全归阿根廷所有,但在一定期限内租借给岛民。
所以,尽管双方还是僵持不下,但是英国至少没有&寸土不让&,而是颇有解决问题的诚意;两国之间还有武器交易,说明关系远没到剑拔弩张。怎么看都不至于要打战,当时人们也确实没想到会真打起来。
阿根廷国内的局势倒是很紧迫
阿根廷毕竟承袭了西方的民主制成果,在独立后,经过三十多年的动荡,就建成了统一的联邦共和国,民主制也一直深入人心。然而阿根廷的民主发展非常曲折,在上世纪,经常是民选总统上台后干得不好,于是军人政变推翻总统(类似泰国军人以腐败为由把总理他信赶下台),成立军政府统治。但是阿根廷人固然怀疑民选总统,却不怀疑民主制,民主制还是获得普遍认可的,就算军人推翻民选总统,也只是说这个总统多么糟糕,但不能说民主不好。所以军头上台后,为了自身利益要行独裁之实,但明面上还是得说我们要搞民主(类似于现在缅甸的情况),等军头们这种&表里不一&实在演不下去了,他们就只好还权于民,再启动民选总统。于是就出现了军头和民选总统交替执政的局面。
加尔铁里作为陆军总司令,于1981年12月出任阿根廷总统,他正是处于&演不下去了&的阶段。他必须在1982年交出陆军总司令的职位,转而以一位退休将军的身份继续担任国家元首,而且1982年军政府必须恢复各政治党派的活动,还将为全面选举制定时间表。
如果加尔铁里没有足够的民望,那么他铁定会在全面选举中丢掉权位。而现实情况是,加尔铁里考虑这种&远忧&都是奢侈的,近在眼前的麻烦让他如坐针毡。自1979年以来,阿根廷经济和社会矛盾日趋尖锐,1981年阿根廷通货膨胀率为230%,货币发行量10.5万亿比索,创世界纪录,工人的实际工资仅相当于1970年的50%,外债达340亿美元,成为世界主要债务国之一,失业人口占全国经济自主人口的1/3。阿根廷军人政权以镇压共产党游击队为借口从年,秘密逮捕并处死了1.5万人,1981年将军费增加到51亿美元,准备和智利打仗。这种状况激起民众不满,各反对党和工会联合起来,在马岛战争的前两天,于首都和各大城市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抗议示威。
发起这场战争,究竟是为了捍卫主权,还是转移国内矛盾?
世界舆论普遍认为,加尔铁里决定攻占马岛,是为了转移国内矛盾。阿根廷人向来有&对抗西方&的民族主义传统,如果政府以强硬姿态应对马岛问题,必然会受到民众的追捧。
果然,日攻占行动一开始,阿根廷人就放下了对加尔铁里政府的极端不满,而是以&&
&加尔铁里,你是阿根廷最伟大的人!&
&我们全体与你站在一起!&
&你是全民族的光荣与骄傲!&
还有妇女们富有人情味的欢呼:&加尔铁里,你是一位美男子!&
来赞美加尔铁里,全国各地支持加尔铁里的电报、与信件雪片似地飞到了他的办公桌上。
加尔铁里应该得到这些荣誉吗?种种迹象表明,他本不打算把事情&搞大&,他并没有真的想&誓死捍卫主权&。6月12日,在马岛战争大局已定时,加尔铁里对采访他的意大利女记者法拉奇指出:&无论如何,我没有料想到英国会如此大动干戈&。而就在英国的舰队驶向阿根廷之时,加尔铁里还主张撤军,只是他的退堂鼓在群情激昂中无法敲响。
即便英国已经派出舰队,但仍给和平留下余地,英国提出了包括&提交国际裁决&的解决方案,但阿根廷国内,连老人和孩子都挽起袖子去应征入伍,高涨的&爱国热情&,使得阿根廷政府除了&主权没得谈&的决绝态度外,再不可能有其它态度。
马岛战争解决了什么问题?
墓地上多了上千墓碑,马岛问题却依然是马岛问题
马岛上的阿军阵亡将士墓碑
英国依靠绝对领先的军事力量,在2个月内打垮了阿根廷,但是付出了阵亡255人,伤777人,以及数十亿美元支出的代价。而阿根廷更不用说,阵亡1000余人,伤1300人左右,失踪数百人。(注:数字都为概数,因各种统计数据有出入)
除了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战争对社会还产生了无法估量的负面影响。而30年后,阿根廷政府依然在宣布封锁马岛海域的消息,英国依然在派遣他们的威廉王子远赴马岛以&强调主权&&&,这里没有风平浪静,双方还在&斗&。只不过,经战争耽搁和影响,和平谈判的进程要比30年前落后很多。
马岛战争的最大正面意义,大概就是证明了用战争解决领土纷争不可取
在马岛战争20周年纪念仪式上,时任阿根廷总统杜阿尔德发言:&马岛是我们的,我们将收复它,但不是通过战争,而是靠阿根廷人民的工作、信念、耐心,靠姐妹国家(指拉美国家)的支持,通过外交谈判和加深与岛上居民的关系来收复&。而现任阿根廷总统克里斯蒂娜也表示:阿政府将永远为收回马岛主权而战,但不再是像当年那样诉诸武力,而将在国际舞台的各条战线上利用国际法,展开全方位的&外交战、文化战和政治战&,捍卫国家领土,最终收回马岛主权。
英国对避免战争的态度也是一致的,正如英国《金融时报》发表的社论所说,&不要对当年的马岛战争迷恋不已,那是一场导致数百名士兵战场丧生的血腥冲突。&
以&硬气&、&敢打&被民众捧为英雄的加尔铁里在战败后很快被捕,后来两度入狱,在凄凉的晚景中走完人生。阿根廷人民迅速遗忘了这位&英雄&,开始追捧一位新英雄,那就是加尔铁里之后的第一位民选总统&&阿方辛。
阿根廷为马岛开战的方式值得赞赏吗
将投票分享到: 微博
专题评价:
还可输入140字
:全会唱,大多是90年代大陆原创流行音乐和音乐电视黄金年代的歌,毫无难度啊|| (@lifang):正是。 || (@moontalk): 18个没问题/大兵右边是14不会么||(@lifang): 都是音乐老师呗。 || (@zhangyiyao): 我妹妹估计也全会唱。。。。。 || (@kevintiger): 你是音乐老师 || (@zhangyiyao): 全会唱,怎么破,难道我比大叔还&||&尼玛我会唱17个啊可以去死了。
:(@lihong_3117): 老婆老婆你莫怕,我在网上有办法。我是一个乖娃娃,一口一个习大大。四项原则亚克西,七条底线顶瓜瓜。中国特色我点赞,西方民主我评差。大官经常夸一夸,小官偶尔骂一骂。时常观注环球报,他们说啥就说啥。开口先说祖国好,宁肯被人骂人渣。从来不谈宪政梦,我又不是政治家!&||&何三畏:【劝夫吟】老公老公要听话,当前政策有变化。今后少要玩微博,还是专心来养家。若是你要真想玩,要对政府说好话。不能讽刺不能骂,政府说啥就是啥,千万不能出了岔。若要一句写错了,公安会把你拿下。咱的孩子没长大,靠你挣钱养活家,你不怕来我可怕。咱们夫妻真感情,可别让我多牵挂!
中国的航班延误,是“官僚主义害死人”
6个月以上母乳没营养、很多女性母乳少都是错误的观念
19岁的毛泽东,写了一篇作文,名曰《商鞅徙木立信论》
专题搜索:
版权声明:腾讯网原创策划,欢迎转载或报道,但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钓鱼岛会成为下一个马岛吗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钓鱼岛地理位置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