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水师提督打得过英国海军吗?

帖子主题:[原创]假如英国海军使用北洋水师的军舰打甲午海战
共&9761&个阅读者&
工&&分:1166排&&名:0劳动点:1165排&&名:0发帖数:120
军号:489606 工分:1166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原创]假如英国海军使用北洋水师的军舰打甲午海战
文章提交者:WANGYULOU999
加贴在&&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73-0-1.html
本文原是网友
在主帖第107楼的回复,因发言内容真实精彩,
由设为独立主帖。
假如英国海使用军舰打:时间:中日相遇前1小时 (也得给英国人个熟悉的时间吧,不然连楼梯都不知道在哪)地点:各自岗位心理状态:各自明白当时的处境和岗位,会操作但不知道状态1、舰长会在第一时间要求全员检查各岗位装备状态(因为对 装备不明)各岗位会报告:那里生锈、那里失灵、实际最大航速、炮弹种类、数量及装填效果。作战情报室会向总部索要日舰及指挥官资料,以及总部对本次海战的战略意图(英军非常重战略意图,克拉托克与斯佩打时就是为了战略意图,消耗暴露斯佩而几乎全军牺牲),及决心。2、各类资料到达作战指挥中心后,司令官会根据各舰长汇报召开战前会议。2.1 装备状态很差。司令官会向总部要求放弃战斗,诺拒绝则会选择牵制式战术,避免日舰靠近利用速度优势(英军最推崇速度优势,自然知道克法)2.2 装备状态良好(为了不暴露,不会试射,不能发现瞎火弹、劣质蛋)。作战会议会做出迎战决定:鉴于装备特点,会选择射程远、装甲厚的 优势进行边际战斗。(英军准确率与德军有的比,不是第一也是第二)以克制日军速度快、射速快的优势,拉开交战距离,争取最小的损失。3、发现日军。英军会立即进入,无论是否悬挂美国国旗,只要在战区不明军舰就是敌人。并时刻保持距离,防止对方高速突击。诺日舰一味靠近,则会进行警告。日军会因为无法达到奇袭效果面临两难选择:A:放弃,日军会认为是奇耻大辱(但因为以前把抬得很高,也无所谓). B:强行突进开战。4、强行突进开战。英军会按计划边打边走,虽然效率不高,但日军无法造成有效威胁(英军从历次海战中都体现出耐心和决心)。A:战争持续下去,无功而返。 B:出现变故,日舰达到交战距离,双方激烈交火。5、双方激烈交火,突然发现炮弹有无法装填的现象,还有不爆炸的现象。英军瞭望手会及时通报结果,舰长、司令官会在第一时间掌握该情况。作战室会立即讨论该问题,组织检查、识别,随舰技术官有足够的手段识别炮弹尺寸问题,并报告。舰队司令官很快会得到炮弹的尺寸问题汇总,并作出决定。炮弹不炸在炮长和瞭望手配合下也会得出什么不炸的结论。A:穿甲弹尺寸全大;B:榴弹全不炸;C:穿甲弹、榴弹均无法使用;D:两种弹各有50%。A\B好处理,把该弹全部推下海(有处理瞎火弹的处置办法),减轻重量,高速脱离,边退边集中火力还击,除吉野号其他速度相差并不很大,脱离没有困难。集中火力还能造成一击必杀的效果。C:只能高速脱离,丢掉一切无用之物。备好鱼雷必杀技。D:这种情况很麻烦,简直考验指挥官的意志和决心。而实际情况也会是这样。英军还是会脱离,边走边打,并不时采用鱼雷骚扰,不时会进行突然反冲击,利用甲厚炮重的优势冲乱日舰。以日本人性格吉野必定会首当其冲的利用高速接近,用速射炮攻击。英军会统一进行对吉野打击(炮、雷)基本吉野会在两到三个回合重创,剩下的军舰士气会受到严重打击。基本失败就在眼前。(英军在海战中以善于抓住战机文明,善于乱中取胜)6、双方都受到重创。英军司令官会将轻伤军舰调至队列前线,受伤军舰置后。保持队形,权衡敌我双方型式后采取全线突击,对日舰进行最后的绞杀。7、结局:双方胜负应是7:3,英方得分7,日军 得3分结论:在装备相差不大的情况下,战士、低级军官、指挥官的素质将会决定战争结果的走向。任何一个不利于我方的因素都在指挥中心分析后进行决定,不做无谓的牺牲。这需要集体的力量,而不是靠一个人。转载请注明出自铁血tiexue.net, 本贴地址: http://bbs.tiexue.net/post_.html
延伸阅读:
本帖已赚工分: 698本帖已赚金币: 0本帖被
18:27:07 由回复设成主贴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原创]假如英国海军使用北洋水师的军舰打甲午海战相关文章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3438排&&名:0劳动点:3337排&&名:0发帖数:2088 军号:574369 工分:3438
左箭头-小图标
热回复背景
我一直认为一次海战的失败并不能说明问题,中日甲午海战的失败在战术层面已经研究的很透彻的了。但是失败还是应该归于战略层面的。如果英国使用北洋水师的军舰海战即使失败了也能迅速再战。而中国却不能。这就跟一次日德兰大海战,一次珍珠港说明不了问题,一次珊瑚海大海战仍然说明不了任何问题一样。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20排&&名:0劳动点:0排&&名:0发帖数:10 军号:5345114 工分:20
左箭头-小图标
英国人会先开第一炮,先下手为强啊,中国人会打败就是因为懦弱,不敢先开第一炮,这和现代又是何其相似的,如果是英国官兵操控北洋舰队,英国官兵会让小日本的军舰第一时间成渣子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109排&&名:0劳动点:59排&&名:0发帖数:66 军号:4167272 工分:109
左箭头-小图标
这还用说,赢了。
换俄罗斯旱鸭子照样是赢了。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358排&&名:0劳动点:173排&&名:0发帖数:74 军号:3186544 工分:358
左箭头-小图标
够呛,清朝后勤实在不给力,你在牛B,大炮在厉害,没炮弹还不如一把大刀呢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259排&&名:0劳动点:158排&&名:0发帖数:110 军号:1028168 工分:259
左箭头-小图标
没有假如,一切早已注定,如果英国人也这样,战败是不可避免的,就跟美国打伊拉克一样,实力摆在那里,怎么打都行,输得一定是伊拉克,最多输得好看点..........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2248排&&名:0劳动点:2112排&&名:0发帖数:1162 军号:1076863 工分:2248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祖国的战车
在第4楼的发言:我一直认为一次海战的失败并不能说明问题,中日甲午海战的失败在战术层面已经研究的很透彻的了。但是失败还是应该归于战略层面的。如果英国使用北洋水师的军舰海战即使失败了也能迅速再战。而中国却不能。这就跟一次日德兰大海战,一次珍珠港说明不了问题,一次珊瑚海大海战仍然说明不了任何问题一样。说的不错。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37592排&&名:0劳动点:37450排&&名:0发帖数:3167 军号:3595938 工分:37592
左箭头-小图标
算了吧,按照英国大老爷的秉性如果发现炮弹里灌沙子,锅炉里烧的是最劣质的煤的话应该早就投降了。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15852排&&名:0劳动点:15072排&&名:0发帖数:750 军号:2785978 工分:15852
左箭头-小图标
首先你得把慈禧换成英国女王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3857排&&名:0劳动点:3651排&&名:0发帖数:1189 军号:847659 工分:3857
左箭头-小图标
基本同意楼主观点,北洋水师虽不缺乏视死如归的战士,但是坑爹的管带太多了。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5954排&&名:0劳动点:298排&&名:0发帖数:204 军号:1466276 工分:5954
左箭头-小图标
需要集体的力量,而不是靠一个人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总页数1第1页&[共有10条记录]&分页:
&对[原创]假如英国海军使用北洋水师的军舰打甲午海战回复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现阶段条件下,已经没有固定翼。有效的对海攻击力只能靠几艘,其他已经没有像样的对海攻击火力(舰载的几枚鱼叉就别提了),防空方面只有一两艘,上的海标枪已被证明不堪大用,反潜方面皇家海军还算值得一提。如果在公海对阵TG海军,面对TG的强大水面攻击火力,可圈可点的防空火力,皇家海军估计也没多大胜算。何况中国海军在大步快跑,皇家海军已是夕阳西下。今后皇家海军的位置是不是要给中国海军坐了。
您可能对这些帖子感兴趣
瓦良格是没有战斗力的训练舰
美军不能?你别闹行吗
自称亚洲第一和亚洲第一没什么关系
现在没有未来可以有
&以下是引用demonpark
在第113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这用户名已经被注册
在第109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demonpark
在第98楼的发言:......
扯淡现在的阿根廷海空军的势力连30年前都不如,反观英国现在已经有45型驱逐舰、机敏级核潜艇服役了,并且新的伊立沙白女王级航母以及26型护卫舰都正在建造。你再去看看阿根廷这些年其海空军的力量有什么发展吗??别说原地踏步了,连退步都不止了。
在阿根廷的家门口需要跟英国比军舰吗?美军海军比中国强的多就能在中国近海岛屿打赢?这里是讲马岛攻坚,不是大海战~
就算现在在阿根廷家门口打仗,阿根廷照样被打的屁股尿流(他的海岸防卫力量和岸基航空兵的实力连30年前都不如,当时的老旧飞机到现在都还在服役)。另外别拿阿根廷和中国比,因为根本没有可比性,打个比方美国海军100分,那么中国海军再不济也有30-40分。而如果英国海军100分,那么现在的阿海军最多也就10分了,就算加上其海岸防卫力量,这个分值也不会超过20分(越南海军和其岸基防卫力量都比阿根廷要强出一头!!)就这鸟样,拿什么来和英国打?现在阿根廷连再打仗的勇气都没有(去年英国海军护卫舰伴随其石油勘探船在马岛附近勘探油气,阿根廷除了抗议了两句之后,连个屁都敢放,看到英国的护卫舰吓的大气都不敢出)。可以说马岛英国100%已经到手了,阿根廷至少目前看来20年内是没指望了。
&以下是引用edward_eric2001
在第88楼的发言:自从新中国成立后,这些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就知道它们的位置早晚要被中国替代了的.
不要给我举那些以弱胜强的例子,那些例子根本没有可复制性!
敢问阁下,三保太监的海军今日安在????????——请不要答非所问,谢谢。
点击加载更多解读是谁描黑了北洋海军|北洋水师|甲午|中国_新浪军事
解读是谁描黑了北洋海军
  当时清流领袖人物、户部尚书翁同的小门生王伯恭记录了和翁同的一次谈话。王伯恭针对当时社会上催促北洋军队上阵的舆论,认为“器械阵法,百不如人,似未宜率尔从事”,翁同则称“今北洋海陆军,如火如荼,岂不堪一战耶?”王伯恭与其争论,最后翁同一语道破天机“吾正欲试其良晕俚匾病!
  在这样的舆论氛围中,实则更多人内心里其实更希望北洋海军上阵的结果是战败出洋相,如此不仅可以一释之前容忍海军所积郁的怒火,也可以证明建设海军及其相关的洋务建设活动都是不正确的。从这一意义上来说,北洋海军的甲午战争,更像是一场内战。
  日黄海海战爆发后,舰只损失严重的北洋海军开始走向下坡路,因为舰只伤情严重,舰队迟迟未能重回海上活动,围绕北洋海军的舆论抨击在这时变得愈演愈烈。为了证明北洋海军的失利是人祸,各种围绕北洋海军的谣言纷起,这支曾经的亚洲第一海军开始遭到涂抹,其在公众的形象也开始发生扭曲。
  舆论对北洋海军的抨击中,出现了诸如海战时丁汝昌躲在蓬莱阁上纵酒呼卢;北洋海军平时巡阅时率淫赌于上海、香港;丁汝昌治军过宽,不能进退一士卒,且和士卒一起赌博等故事。而北洋海军一些军官在拟写战斗失利的原因分析时,某些人面对巨大的社会压力,为了找战败原因而去找原因,将很多原本正常的训练作业活动,描述成具有可疑之处。所谓北洋海军平时训练弄虚作假,火炮射击前预量距离之类将正常事说成不正常的问题,都在此时埋下根源。
  举国舆论对北洋海军歇斯底里式的抨击,至北洋海军覆灭而告一段落。1895年2月北洋海军被困刘公岛,终日和日本海陆军对抗时,清政府朝廷和舆论中大都不再考虑如何救援这支海军,而是已经在谋划撰写抨击北洋海军覆灭的文章。当北洋海军真正覆灭后,果不其然在舆论中被描述为甲午战败的罪魁祸首,清政府也一股脑地将北洋海军所有额定编制撤销,幸存人员遣散。
  到此,传统社会对那支被容忍着的海军,取得了报复式的反攻胜利。
  北洋海军成为批判现实的由头
  有关北洋海军的话题,随着北洋海军的灰飞烟灭,在甲午战争后一度转冷。尤其是在巨大的海防压力面前,清政府又重新举办海军,而且是由原本的清流保守派们主导海军建设,此时社会对于过往海军的批评之声暂歇,而目光多着眼于新建的海军。更重要的是,甲午战争的失败,严重刺激了中国知识阶层中的青年一代,原本顽固保守的社会氛围开始瓦解,主张学习东洋,乃至进行更大程度的改革变法的思想,在知识阶层中涌动。
  可是在甲午战争后,巨额的赔款和大面积的割地对中国造成了空前的灾难。在此之后,纠缠在顽固和进步等不同思潮的争斗下,又出现了百日维新的失败,进而出现了庚子国变的更大社会灾难。进入民国,连年的政治混斗和内战,更是使得中国国势一蹶不振,彻底堕入末流国家之列。
  “吉野”舰原厂图纸中的速射炮图纸。参加甲午海战的日本一线军舰,几乎都装备了这种理论射速每分钟10发,实际射速最快可以达到每分钟15发左右的凶猛武器。
  国人对此痛心疾首者,开始反思中国失败的根源。此时,作为中国近代命运分水岭的甲午一战被再度提起,而北洋海军作为失败原因中的重要一环重新开始被审视。不同的是,此时的议论者,很多都已不是北洋海军时代的人,议论中所述的事情也更多的是道听途说和编造为主。很多对当时吏制、军制的不满,都借着抨击北洋海军而抒发出来,开启了将北洋海军的历史用来当作现实批评由头的先河。
  除此外,一些留学海外的青年知识分子,首先见到了一些关于甲午海战和北洋海军的小说、传记,其中的故事大多是此前中国舆论中关于北洋海军的讨论上闻所未闻的,因为自身并不具备甲午战争和北洋海军研究的识见基础,于是大都直接采信,并藉着翻译、节选,介绍进中国。著名的“定远”舰主炮晾晒衣裤、北洋海军总兵刘步蟾是卑鄙怯懦的小人、“定远”舰飞桥被自己发炮震塌等桥段都是在这一缘故上传入了中国。
  民国时代对北洋海军的黑化,在20世纪30年代左右到达顶峰。面对当时日本咄咄逼人的外部压力,国内社会上针对军队腐化、政治腐化的批评,习惯将北洋海军拖出来当作标本议论,尽管议论的所谓依据、罪状几乎都是编造的故事,但只要最后总结出的道理正确,至于求证的过程和拿来的论据是否正确、合适,都可以忽略不计。这种抨击的猛烈程度,可以从一个突发事例中看出,30年代民国海军部竟然曾为空军刊物上的一篇文章所激怒,将空军司令部诉诸公堂,理由就是对方过分地抨击、黑化海军先烈。
  现代以来,尤其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面对着重新走向大海的国家战略思考时,有关一百多年前的中国海军――北洋海军的议论,又逐渐升温。这一轮讨论舆论的制造和参与者,更不是北洋海军时代之人,但对于北洋海军的议论进入了更广阔的方面。其中,将北洋海军作为甲午战争失败,乃至近代中国失败的致败之源的观点,仍然有大量信者。
  为了证明这一观点,在综合过往关于北洋海军的各种负面化记录的基础上,凭着新的想象力,又衍生出了很多穿凿附会的新罪证。例如邓世昌在舰上养狗代表着军纪败坏、丁汝昌不是海军出身因而具有原罪;北洋海军黄海海战的阵型错误等等。加之从90年代初开始,甲午战争中因临阵脱逃而被处死的将领方伯谦的旁支后人在怂恿下,发起了为方伯谦翻案,要将方伯谦树立为民族魂的活动。为了洗脱方伯谦的罪名,翻案者又编造了一系列的虚假故事,诸如李鸿章、丁汝昌搞派系斗争,打压方伯谦;邓世昌有勇无谋,与其冲锋损失一艘军舰,不如方伯谦逃跑保全一艘军舰等等,使得原本就已被舆论惯性影响得混乱不已的社会对北洋海军的印象,变得更为杂乱。
  新时代出现的这种黑暗化北洋海军的现象,很多时候其用意和百年前没有什么区别,都是在于借古喻今。为了说明一个现代的道理,在寻找负面典型时,可以将任意的歪曲故事嫁接在北洋海军身上。说腐败问题时,可以拿北洋海军作为证据;说军人没有战斗精神时,也可以拿北洋海军作为证据;说军队走私问题时,还可以拿北洋海军为证据。
  一百多年来出现这种几乎一脉相承的黑化北洋海军的现象,骨子里的原因首先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胜者为王、败者寇,以及非忠即奸的简单思维,还有至今在舆论中根深蒂固的古旧的历史观,即胜利者从降生时开始,必定就是天现祥瑞,少年英俊,此后一辈子都不会有任何的错误,其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后来胜利的必然导引。而失败者追溯起来,其从降生开始的任何事情,都可以被描述为是导致其最后失败的原因。
  国人从甲午战争失败时就开始思考失败之因,但扪心自问,除了一代代将北洋海军越描越黑外,真正的失败之因是否有过思索,是否已经找到?当甲午战争这场举国、全民族性的大失败的责任落到一支具体化的军队头上后,实际上真正的罪魁祸首已经逃脱事外,甚至于洋洋得意地扮演起对这支具体化军队的道德裁判者的角色。
  在封闭黑暗的清末时代,北洋海军实则是照亮了通向近代化之路的一盏微弱火光,最终不幸熄灭,但他所指向的那个通往世界、拥抱世界、融入世界的方向,实际是正确的方向。走过120年,这个方向应该能够看得更为清楚。(作者:陈悦)
(新浪军事)
文章关键词:
(编辑:SN100)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北洋水师军歌消失120年后现世 存英国档案馆
“宝祚延庥万国欢,景星拱极五云端。海波澄碧春辉丽,旌节花间集凤鸾。”四句话,28个字,就是120年前北洋海军将士们传唱的军歌再次现世。
在消失了120年后,北洋海军的军歌重新奏响。
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出品、组织拍摄,历时2年完成的北洋海军历史纪录片《北洋海军兴亡史》于29日在央视播出,剧中将透露很多新史料发现。其中一项比较特别的是,就是这首从历史中复活的北洋海军军歌。
中国海军史研究会会长陈悦说,这首军歌自甲午战败后,就在中国的历史中被湮没了。他在英国的外交档案中发现这份军歌档案后带回国内,经专业音乐人进行编曲和奏唱,这首军歌得以焕发新生。
国内无记载
英国外交档案中发现军歌
这首军歌自甲午战败后,便湮没在历史中,百余年来只剩刘公岛海水拍击岸堤的回响。
直到前年,中国海军史研究会会长陈悦到英国寻访甲午档案时,才把这首歌重新带回国内。
“是在英国的外交档案馆资料中发现的这首北洋军歌,”陈悦说,这份资料的军歌是用中文写成,同时还配有五线谱。
为何这份军歌档案会在英国发现?陈悦说,当时清朝在英国定制军舰,派遣留学生到英国学习海军知识,两国海军交往比较频繁。根据相关海军礼节,在一些特定时候需要演奏两国的海军军歌,因此北洋海军军歌的这份档案中还详细标明了五线谱,就是为在演奏时使用。
陈悦说,毫无疑问,这首军歌一定是当时北洋海军军内广泛传唱的,只是因为甲午战败后,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活着的北洋人流散各地,才让这首军歌湮没于历史之中。
军歌中西合璧重焕新生
陈悦说,有关北洋海军军歌在国内的文献资料中鲜有记载,目前国内关于北洋海军军歌的记录出现在《北洋海军章程》中。
在《北洋海军章程》第九节中,对国乐和军乐有简单的要求。章程规定“国乐:凡兵船有时应奏行军国乐,须用中国乐器,其乐章由海军衙门撰拟,通行樽办。”“军乐:铙歌、凯歇向无定章,听提督随时拟用。”其中铙歌也泛指军中乐歌。
从章程的规定中可以发现,当时只是把军乐仿照西方海军,作为一种礼节上制度安排,国家也并未做统一的安排。
那这首中国古诗体的军歌究竟是谁所作?陈悦说,在英国发现的北洋军歌档案上没有注明作者、编曲为何人。
是否会是丁汝昌或者北洋海军的某位将领所作,陈悦说,军歌的作者凭目前的资料还无法考证出来。
但陈悦说,由于档案资料中明确用五线谱进行了记载,这为复原军歌奠定了基础。
经过对原曲谱的整理后,军内资深音乐家雪野按照现代方式进行了谱曲,让这首军歌焕发了新生,并由总政歌舞团合唱队进行演唱。
昨日这首复原的北洋海军军歌演奏时,现场效果震撼,旋律激扬。
“虽然歌词只是短短的一首诗,但是当时是循环唱的。”陈悦说,“北洋海军军歌的曲子是中西合璧的,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这表明了当时北洋海军对西方文化的一种学习态度。”
北洋舰队配备专门军乐队
陈悦说,在《北洋海军章程》中,对定远和镇远两艘铁甲舰人员配置的规定中,除了在额定的329人外,舰上还有数量不等的海军陆战队以及军乐队。
“军乐队大都由十六七岁的孩子组成,被称为乐童,他们使用中式的乐器来演奏国乐、军乐、凯歌。”陈悦说,黄海海战时,这些英勇的孩子大都奔忙在弹药库通往各个炮位的道路上,搬运弹药。
而根据丁汝昌留下的信稿显示,为这批乐童还配备了专门设计的制服。但乐童并不在北洋水师的定额编制内,因此在北洋海军的军服制度中还没发现相关的设计规章。
陈悦说,这首军歌见证了当时北洋海军开放、包容的外交态度,不应该让它就此消失,从这首歌中也能够发现,北洋海军建军时的那种气魄和精神,是一段很有价值的历史细节。
[责任编辑:梁捷]
【上篇文章】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相关新闻国防部网客户端(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洋水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