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厂西厂锦衣卫电影是不是情报部门 那东厂是不是也是间谍机构??有何区别?哪个权势大?东厂西厂锦衣卫电影和东厂哪个比较像cia

锦衣卫和东厂(读明另类心得一)
锦衣卫和东厂(读明另类心得一)
[近日,偶然读读有关明代的闲书,也想起近来写&心得&属于倡导之事。所以,借着这个劲头儿,先找个话题写个心得给朋友们。估计说错了也无妨的。如果朋友们有兴趣读呢,有空闲就续写写。如果朋友们没兴趣读呢,或者是在下也没了心情写呢,也就算了。特别是隐含的一些想法或话题,也未必能够一下说明白和读明白的。这倒不是朋友们的认字水平问题,而是自己的写字能力问题。在下早就说过,我思是一种享受,我说是一种快乐,我写是一种痛苦。---是为自言自语]
[序]&锦衣卫和东厂&是明代出现的一个特别的历史现象,仔细琢磨这个现象反映出来的社会发展前因后果,个中味道蛮有意思。
从秦始皇建立了一统天下的大秦帝国,给人的史学印象是开始&皇帝&个人专制体制的起端。延续几千年,各路枭雄豪杰为&皇帝&梦也不少争斗,一直到近代,清帝废,民国起,还有袁世凯又称帝72天。围绕皇帝的更迭,故事不断,也往往使人觉得中国社会延续几千年一直是封建皇帝专制统治着的。但偶尔读了读明代的史实,再细细揣摩中国封建历史的延续过程,却似乎有了一些疑惑。把这点疑惑,借助现在&心得&的做法,既然可以不为过错,那也就借题发挥,写下这个&读明另类心得&。
如果从&皇帝&嫡亲传位继承的形式上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宾,莫非王臣&,中国的封建社会似乎一直是皇帝或者皇室家族专制的形式。帝制也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象征了。从秦始皇的&独尊儒术&,到&君臣父子&、&三纲五常&,儒学和理学的思想和价值观成为正宗&国学&的思想核心或价值体系的基础。这些似乎也是为了维系&皇帝&专制的封建体制。历经了几千年的中国社会,是&个人专制&还是&体制专制&?浏览历史长河时慢慢品味,或许也能有些另类感受。
[一]从私有制到国家起源,应该是社会历史,特别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进步的体现。从封建诸侯割据,到封建皇帝专制,对于&国家&而言,也应该说是一种进步。在这个意义上看,张老谋子导演的电影《英雄》和新近热播的电视剧《秦始皇》,从另一个角度褒扬了秦始皇,对于消隐&赢政&的暴君形象,也还真有一些积极意义。
仔细思索&秦&之后的历史进程线索,把秦始皇流传为&暴君&,也反映出与社会发展相吻合的必然。秦始皇以前,封建统治形态应可以看作是&宗室封建&。这个影响还是久远的,例如到了汉末的刘备,也还可以用&汉室宗亲&名义昭率了三分天下。&宗室封建&与奴隶制仍有一定的血脉相承。而秦始皇的功绩恰恰在于他开启了消除&宗室封建&的进程,建立了&国家封建&。在维系&国家封建&的客观需求上,&官僚&的作用和地位逐渐凸现,并成为以后的社会中重要的一个阶层或者政治势力。因此,&皇帝专制&和&官僚专制&一直是在不断交织交替以至更迭,这是一个必然的结果。无论&皇帝专制&还是&官僚专制&(可以形象说是&个人专制&和&阶层专制&),大同小异地说都是为了&皇室阶层&或&官僚阶层&的统治地位,所以称为&阶层&是说社会中一直有&这一部分人&,无论他们的地位是靠嫡亲血脉还是靠依附政治势力。他们的目标基本一致,就是维系&皇室阶层&或&官僚阶层&的既得利益而已。无论是&皇帝专制&还是&官僚专制&,实现维系的根本,还是建立在以儒学礼教以及理学道德基础上的&思想封建&。这是另外的话题,暂且没工夫细说。
之所以提出&宗室封建&、&国家封建&和&思想封建&,以及&皇帝专制&和&官僚专制&的概念和感觉,是觉得这一长段历史的几个痕迹值得琢磨:
一个痕迹是,秦始皇建立大一统的&秦&,鼎盛不胜其说,对于中国建立现代意义的&国家&一定有重要的意义。在这个角度看,陈道明演绎的《英雄》中的秦始皇还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虽然以后上千年中,&皇帝&总是和血亲嫡传有关,但事实上,中国的皇权专制的封建统治形态,却开始走上了逐渐被削弱的进程。不过,在秦、西汉初期,皇室与政务治理机构还不很分明,&政府&仍还只是相当于皇帝的私人机构。
再一个痕迹是,到了汉、唐,基本稳定的社会使生产力发展,社会进一步鼎盛。而社会的政务管理机构与皇室却是渐行渐远,逐步分离,形成了&内外朝并立&。在这个过程中, &帝王将相,宁有种乎?&进一步成为社会普遍的真实认识。也为&官僚阶层&的发展铺垫了思想意识上的基础。
还一个痕迹是,也正是在这个&渐行渐远,逐步分离&的过程中,&科举制&的形成、建立和完善,为&官僚专制&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和制度上的基础。&科举制&以及相应日趋成熟的&官僚专制&的体制,也造成了宋朝皇室在政治领域全面退缩,成为一个主要社会原因。&国家&的内涵中不再完全是皇帝的私有财产了,&国家&的内涵中&官僚&已经有了相当分量的作用。公共化的政府成为管理国家的政治、经济、外交活动的唯一机构。这样想来,&只反贪官,不反皇帝&的理念,在水浒好汉所处的年代,也必然成为一个客观真实。皇室不再直接接触社会矛盾了,反而凸现&超脱&出来,容易成为民众期望的道德形象,民众对于社会的不满,反而集中在&官僚专制&中的那些大大小小的官僚身上了。这里的原因也有儒家礼教和理学道德的影响。这些,暂且容后有时间再去琢磨吧。还是把话题拉到&宋&后的&明&。
[二]到了明朝,&官僚专制&的趋势进一步发展,不但皇室&法权&进一步萎缩,连皇帝本人在国家事务的权力也进一步萎缩。看看宋朝的皇帝,尚且还可以通过任命宰相的方式,与社会利益集团中一部分文官结成事实上的&联盟&,对国家事务把握着一定的控制力和管理权。而到了明朝,在明太祖、明成祖之后,&皇帝&的这一点权力也被事实上的剥夺了。在&国家&内真正成了&孤家寡人&。尤其是&土木堡事变&后,皇帝的违背文官集团利益和意志的行为,皇帝也实际上都寸步难行。皇帝事实上已处于文官集团包围之中,信息由文官集团提供,建议由文官集团给出,对策由文官集团诱导,最后决策也是要经由文官集团同意,一直到实际的&贯彻落实&中。社会事务无一不在文官集团的把握之中。俗话说,打江山易,坐江山难,大概只有那些依靠打拼而得来江山的皇帝后裔们更有体会了。在这样状态下,皇帝即使是具备了高尚道德的贤明化身,即使是有&泽披天下&理想的贤达明君,即使想不成为傀儡,即使不想被文官集团控制,几乎不大可能了。甚至就是皇帝唯一可以行使个人意志的&隐私&,也不会那么如意了,往往会遭遇与文官集团利益相关的&多管闲事&。闲话到这儿,脑子里忽然浮想起最近一本热销书,《明朝那点事》。记得许多介绍这本书和作者的时候,都特别强调说明,这本书作者不是专职作家,而是广东那边的一个普通&公务员&用业余时间写的。仔细琢磨琢磨,这个偶尔&巧合&,与历史的真实还挺有一点儿&意思&值得回味。
[三]明代,当皇权为象征的&皇帝专制&权利被削弱到一定限度的时候,必然不会那么轻易的改变。毕竟,朱氏宗亲出身也是贫寒,大明天下也还是靠自身实力打拼下来的,朱氏余脉也非痴弱之辈,还是相信&实力&法则,还是有皇帝自己的办法。这种&办法&的典型象征就是在明代产生的由皇帝直接控制和掌握的&锦衣卫和东厂&。
&锦衣卫和东厂&产生的社会因素之一,就是与皇权可以抗衡的官僚集团已基本羽翼丰满。浮想一下,当皇帝看到自己的江山社稷却没有办法掌控的时候,除了只有没有本事的&儿皇帝&,踌躇满志的皇帝大都也难免会有自己的极端措施。再进而浮想一下,明朝三百多年历史,期间产生过《西游记》、《三国演义》、《金瓶梅》等文学巨著,也产生过当时在世界文明进程中也在前列的科技成果,而流传到现代人印象中最深刻的似乎只有&锦衣卫和东厂&,还有与其密切相关的&宦官&。好象整个明代三百年都是昏庸的皇帝依靠宦官控制操纵统治,是暗无天日的三百年。似乎真有些信口愚弄世人。可见,当史学权和舆论权都操纵在官僚阶层手中的时候,历史有时也的确会改变一些真相。
[四]&锦衣卫&是明太祖朱元璋设立的。他把主掌警卫的亲军都督府的&仪鸾卫&改为&锦衣卫&,有点类似把&仪仗队&装备起来当作了&内卫队&。明太祖朱元璋授以&锦衣卫&以&缉捕、审判、处罚&的大权。往小了说,&锦衣卫&的建立。是开了明代特务统治的先例。往大了想,可以说是开了统治者运用国家机器用特殊手段维护自身地位和利益,这样一个封建管理体制的先河。
&东厂&的发明者是明成祖朱棣。朱棣通过&靖难之役&夺了侄子的皇位之后,精神上一直高度紧张,一方面,建文帝未死的&流言&一直流传在坊间。另一方面,很多朝廷大臣对他并不支持。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和权利,朱棣感觉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专制机构。但当时,锦衣卫还是设在宫外,他直接操控使用并不很方便,二是感觉锦衣卫还只是一个执行工具,需要别人或者皇帝提供信息。呵呵,这有些像今天的信息时代中网络和计算机的关系,计算机更主要的是处理信息,有了网络才能更多地收集信息。明成祖朱棣于是决定建立一个新的机构。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成祖设立了&东厂&,地点位于京师(今北京)东安门北。今王府井大街北段还有东厂胡同,究竟是先有东厂胡同而有东厂之称,还是有&东厂&这个机构才有东厂胡同,我还没有考证过。不过,明代还设立过其他&厂&,例如&西厂&、&内行厂&,其性质和&东厂&类似,但设置时间均不长。从这个引申考据,似乎,东厂、西厂从地名,而锦衣卫、内行厂似乎从其内涵得名。
朱棣设立&东厂&目的很清楚,就是为了镇压政治上的反对力量。浮想一下,当时能成为皇帝的反对力量还能是哪个利益集团呢?只有掌控着国家政务权利的官僚阶层而已。&东厂&的职责就是监视官员、名流、学者等各种政治利益集团的动向,监视结果直接向皇帝汇报。&东厂&的利益直接附庸于皇帝,因而绝对效忠于皇帝。&东厂&依据自己的情报,对地位较低的政治反对派,可以直接逮捕、审讯。对高级官员或者有皇室身份的反对派,&东厂&可直接禀承皇帝,得到授权后也能执行逮捕和审讯。
不过,话说历史,朱棣建立&东厂&,给他人留下话柄的还是用人的问题。儒家礼教和理学道德中,一直推崇&父母在、不远游&、&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之说。而&宦官&一般只能是年幼为&宦&(医学条件所限),&父母在&但宦官也只能离别,&不远游&是做不到了。再则,&宦官&难以有&后&。因此,&宦官&在崇尚封建伦理道德的社会意识里,很难有好的名声。这恰恰是那些&饱暖有淫欲&的官僚们可以大肆渲染的话题。这也是&名不正则言不顺&的杀伤力所在,在国人看来,&君要坏其事,可先毁其名&还是一种很有效的手段,直至今日,仍屡见不鲜,莫过如此。
话这么说,朱棣还是以用人为上。在他的心目里,还是那些宦官与和尚在&靖难之役&过程中,是为他出过大力的,如郑和、道衍。他还是觉得宦官更加可靠。而且,宦官身处皇宫,沟通更加方便。&东厂&设立之初,朱棣便委任&宦官&担任提督。以后成为常例了,一般是以&司礼监秉笔&的太监中,居第二位的太监掌管&东厂&,称为&东厂掌印&,也称&厂主&或&厂督&。&东厂&中设&掌刑千户&、&理刑百户&各一人,一般由锦衣卫中的&千户&、&百户&担任,称&贴刑官&。&东厂&还有&隶役&、&缉事&等官员,由锦衣卫的人员担任。还设有许多的&掌班、领班、司房&,具体负责侦缉的是&役长和番役&,也称档头,役长大概相当于是&侦缉队长&。番役俗称&番子&。
&&东厂&晚于&锦衣卫&,但还是&东厂&地位高。如果细说,&锦衣卫&似乎只是&被动地&应对和处置那些可能武力伤害皇帝的人的话,那么,&东厂&则是可以&主动地&向那些可能在政治上伤害皇帝的人了。二者的结合是这个制度的完备也是一种必然。通过东厂和锦衣卫,皇帝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开被官僚集团控制的政权机构特别是司法部门,直接进行侦察、逮捕、审问以至处置。皇帝也有了可以按照个人意志,对那些可能危及&皇室阶层&利益甚至是有&思想苗头&的人,进行直接的暴力惩罚。
现在看来,明代皇帝设置东厂和锦衣卫的目的和作用,与那些文官集团留下的史料和抨击似乎有些不同,设置这些机构不但不是皇权的高度膨胀,&皇帝专制&的进一步发展。恰恰相反,真实地反映出皇权的极度弱化,是皇权被打压的结果。如果比较宋代,虽然宋代已经通过科举制的实施,形成了官僚利益集团,但是宋代皇帝的权力,还足够可以通过国家管理机构来施行统治。而在明代,皇帝的权力已经萎缩到了彻底失去自信的地步,封建社会中一贯权利无比的皇帝,在庞大的文官集团面前也是力不从心,而不得不在另辟门路,来增加安全感和权利感。如果再结合明代社会经济发展形态来看,应该说,到了明代,那种完全的封建经济形态中已经出现了&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萌芽,依据土地依存的经济形态开始出现了变化,&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礼教和理学道德已经失去了内在的威严光环。社会事务已不简单地只有政务和国防,经济管理事务以及建立在经济利益上的利益集团迅速成为一种政治集团或政治力量有了成长的土壤。因此,可以认为,&国家封建制度&中的&皇帝专制&到了明代已开始了被&官僚专制&逐步取代的过程。这是另外的话题,暂且不聊。
[五]明太祖朱元璋如果继续延续宋朝皇帝的办法,用高俸禄、用&刑不上大夫&等手段来笼络文官利益阶层,或者不废除宰相以达到分化文官阶层的作用,来维系皇帝专制统治,对满足皇帝私欲更有好处。但是,历史就是这样不接受后人的假设。
一是,废除宰相制度本身就是皇权已经感受到来自文官阶层和这股政治力量的压力。
二是,市场经济虽然是萌芽,但毕竟社会经济明显变化和发展了。用今天的话说,社会资源的占有方式已经不能依靠皇帝的意愿进行分配了,例如那种封疆土的方式不能满足社会资源的配置了。必然需要建立一种适合市场经济方式的资源配置体制,原来那种依靠建立在皇权和宗亲方式配置社会资源的办法,已经不好使了。再加上社会经济和管理层次结构都发生了内在改变,等级制度的内涵已不同于建立在土地私有和农耕经济形态下形成的以&人身依附&为主要特点了,&政治依附&成为更为迫切的需求和主要特点。这样,以经济地位确定&法权&,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更加明显和适合。
三是明代的科举制度已经普遍化,文官集团无论从数量和势力都比前朝更为庞大,收买或分化的政策,已经力不从心而且也不能满足文官集团整体利益的需求。如果那样,皇帝拥有的&国家&只能更加衰弱。而明朝皇帝至少还能在万历年间有实力出兵朝鲜,打败处于上升势头的日本军队,而宋朝皇帝的力量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东厂和锦衣卫的存在,是明代皇帝和文官集团之间有一个适合的权力制衡的具体体现。正是应验了那句&存在既是合理&的名言。否则,完全一边倒也比较&麻烦&。如果导向皇权的牢固,又不能适应市场萌芽的发展。如果导向官僚集团的巩固,又不能适应在封建礼教和道德下的社会意识和文化传统。在没有一个基本适应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君主立宪制的历史环境下,中国的皇帝真的要成为&摆设&,恐怕还是文官集团也是不容易施行国家管理的。毕竟在&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社会意识形态下,的确还需要一个皇权作为精神支柱的象征。
[六]东厂和锦衣卫的实际作用,似乎在史书中是被歪曲过的。听起来威震八方,但实际上其力量估计是有限的。未必都受过正规军事训练,起码人数也是有限的。照理说,根本无法与官僚集团掌握的正规军队相抗衡。假设庞大的文官队伍一起合力与东厂的锦衣卫们打架,胜负还不一定如何。因此,东厂和锦衣卫能够威风八面,应该是有一定的存在条件。
这个前提条件就是需要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做基础。也就是文官集团一方面要在承认皇权的合法性的意识形态基础之上。因此。东厂和锦衣卫只有在文官集团承认皇权的作用基础上才能发挥作用。另一方面,文官集团的合法地位和作用,也需要皇权的认可才能够合法地被民众百姓所承认。但是,东厂和锦衣卫虽然只受皇帝管辖,和文官集团是一个直接的对头,但文官集团也有自己的制衡办法,这大概像常话说的&掌握政权靠笔杆子&。文官掌控的&舆论&的力量也不能低估。本来就已经是名声不爽的&宦官&,一有风吹草动,舆论就能在名声上先搞得自己&心虚&。某种程度上,文官集团的舆论武器可能比军队的武器更有效力。
按现代科学中对&人&的几个层次需求理论来估摸,东厂和锦衣卫能够起作用还有另一个可能性是客观存在的。不过,史料中没有记载,只好说是&估摸着说&了。在利益面前,文官集团自身未必是&铁板一块&的团结,出于各自的利益考虑和衡量,文官中难免有人也想借助皇权获得比其他文官更多的利益。大概就像俗话所说的&勾心斗角&吧。其实,废除不废除宰相也能从另一个侧面说明这点。明代以前是设置宰相的,宰相的作用在宋代格外明显,皇帝利用宰相的一个直接作用就是要分化或笼络文官集团中的主要力量。
[七]东厂和锦衣卫的设置需要一定的历史条件,它的作用也需要一定的前提条件。毕竟皇帝也不是需要借助东厂和锦衣卫&打江山、夺政权&,那么,对于以达到&制衡&文官集团为主,而不是以&消灭&文官集团为主的明朝的皇帝,也并非需要也没有像文官们在史书或坊间流传中那样,随心所欲的滥用东厂和锦衣卫的力量。在明太祖和明成祖时期,是一个特殊时期,内乱未平,那么不好准确评说东厂和锦衣卫的作用。但是,后来的明朝皇帝,真正用东厂和锦衣卫把朝臣抓进诏狱的,好象一般还是被逼到不得已的时候。实际上和皇帝没有切身厉害关系的国家大事,还是文官大臣们说了算。对于国防事务,皇帝也要依靠文臣武将们,能打仗保疆土就行。对经济事务,皇帝又不需要等级差别获取&法权&利益,何必也没必要费心思和文官朝臣们争夺什么。
其实,史书上记载下来那点事,用来体现东厂和锦衣卫残忍发指的那些东西,大部分似乎也是皇帝对于&个人隐私&被文官朝臣们管头管脚的、闹得烦心的事和人。最多,不过是听到了那些可能有损于皇帝威严的言行,类似今天的&政治笑话&一类的那些东西,才恼羞成怒,滥用权力。不过,话又说回来,文官集团内部的&勾心斗角&,也难说都是皇帝&捕风捉影&陷害忠良。再加上东厂和锦衣卫也未必不想尽心表功,更难免不出现&上纲上线&的行为。
[八]为说明东厂和锦衣卫的作用不过如此而已,下面想多引用一些故事来闲说。既然是引用故事,所以也懒得仔细考证推敲,引用别人文章的成分更多一些,权当说一回书吧。
故事一:明仁宗时期。有个翰林侍读叫李时勉,不知道他捕风捉影地从哪儿听说,仁宗新登基更换侍女,于是他在上疏中硬说是仁宗在父丧居孝中近女色。这个翰林侍读李时勉也是科举秀才,不愧是刀笔文吏,文笔果然厉害,把没影儿的事,描绘得声色惧实,好象他在皇帝卧室装了超速监测器一样,仁宗被莫名其妙地说成好色。不要说是明宗还是个皇帝,估计就是今天的普通人,对这样胡乱编造这种可能发生但的确又没有发生的涉及个人隐私的行为,也会恼火到极点。仁宗看到上疏,压住恼火,把李时勉叫去,告诉他不要制造流言蜚语或听小道消息滥做文章,还教导他为官为人都不要这么下作。皇帝只是叫他认个错,够宽容了。如果李时勉见好就收估计也就罢了。但是他觉得,这是出名的大好机会。他不但不认错,反而把更多的连他都说清楚是从哪儿窥探来的小道消息继续渲染夸大,甚至当着皇帝和文武大臣的面像泼妇一样进行诽谤侮辱。仁宗脾气再好,也忍受不下去了,当即让锦衣卫把李时勉暴揍一顿,打断三根肋骨并关进诏狱。
从李时勉的疏倒可以看出李时勉心术不正,身为大臣不关心大事,却象&狗仔队&一样以关注皇帝隐私为乐事,还自以为得意,其阴暗心理可算是不知羞耻到极点。不过,仁宗的劝告算是相当客气,后来关进大牢却是够狠。从这个过程,李时勉应是咎由自取,纯属活该。不过,这个事件放到现在,媒体娱记们凭借流言就来一篇像是鲜活事实般的桃色新闻,也不算什么了,估计最多就是一个无厘头官司而已。
话回到仁宗,被这么一气猝死了。明代虽然出了李时珍和《本草纲目》,但对高血压和心脏病估计还没有医学常识。反而说仁宗这么健壮(胖人一个而已),觉得他猝死很蹊跷,一个叫黄景昉的人编撰史实说仁宗&实无疾骤崩&,于是继续胡编乱造,这样真把仁宗说成是由于好色过度才暴卒。更有甚的,文官大臣们又延续这个事件,猜疑是继位的宣宗弑父。反正文官们总是要有人来出头与皇帝过不去的。不过,李时勉却真是凭借窥伺阴暗、胡乱污蔑皇帝的行为,捞到了&忠贞耿直&的好名声,宣宗即位就被放了出来。
在皇帝有东厂和锦衣卫这样的专制手段的情况下,还要为这样无厘头事情和文官大臣们较劲,哪有心思和精力管住文官大臣呢。如果没有东厂和锦衣卫,皇帝真是要退位了。
故事二:明景帝时期。景帝通过贿赂大臣,让儿子当上了太子。不料,朱见济当上太子没多久就病死了。景帝唯一的儿子,总还伤心的。照理说,文官大臣总应该等皇帝悲伤平复以后再来说什么的。但文官大臣幸灾乐祸,一个叫钟同的大臣,在太子死后上疏说&太子薨逝,遂知天命有在&。说白点就是活该,太子就是&命小福薄,承受不起皇太子的位置& 死了最好。刻薄恶毒,叹为观止。就算是普通人死了亲儿子,谁要当面说这种没人性的话,恐怕也非拼命不可。不过,不知道景帝是出于懦弱还是为了体现高尚胸襟,由于钟同的疏中还说其他的事,景帝还是把钟同的疏&交付廷议&,批注上&这事混在很多别的事中,也许被人一时略过&。那些文官也认为景帝软弱可欺,更变本加厉,放纵无忌。一个叫章纶的上疏&上皇君临天下十有四年,是天下之父也。陛下亲受册封,是上皇之臣也&,这话的意思就是直接让景帝下台,英宗上台。景帝再软弱也听明白了,如果再不给这些文官以颜色,那恐怕自己也是坐不住皇位了。当天就让东厂和锦衣卫把钟同、章纶抓入诏狱。估计景帝也想到:你们不是咒我儿子早死是天命,死了活该吗?那就偏不让文官大臣们认为天命所在的英宗的儿子朱见深当太子,谁提议&复储&,来一个就让锦衣卫&廷杖&一个。就这件事而言,东厂和锦衣卫出手之狠,也是文官集团先表现得没人性带来的后果。
故事三:正德时期。正德被成天闷在宫里十分郁闷,正德十四年,他希望出外巡视。结果被一百多高层文官的阻挠。正德出去散心的想法也无法实现,却拿内阁高层官僚没办法。而文官集团中的一群下层官僚估计是权衡利益,为了依附高层官僚,也看到只是&廷仗&而已,因此纷纷假以&死谏&为荣轮番围攻阻挠。正德于是正好拿这些下层官僚出气,让锦衣卫上来一批打一批。不过,他也只能是利用权利调用锦衣卫出出气罢了。不经过内阁同意,他也无法出去。后来还是宁王造反,正德皇帝总算找到一个借口跑出去看了看他的疆土。
故事四:嘉靖初期。文官们要求皇帝认孝宗做父亲,把亲父认作叔父,嘉靖不肯,双方由此闹出矛盾。主要集中在内阁高级文官和皇帝之间的层面。低一层的文官借机表现的更为激烈。这些文官群体由杨廷和之子杨慎带头,尽管他的官职权势比起父辈低,但声势和数量却惊人,行为也就更大胆。也是出于文官之间利益的争斗,当比较迎合嘉靖皇帝的张璁和桂萼奉诏入京时,杨慎等几百个文官居然商议要在这两人入宫经过左顺门时,围殴他们并要活活打死。这两人得到消息,逃脱过去,这使以杨慎为首的一批文官愤怒难当。一些文官直接上疏嘉靖,说&璁、萼曲学阿世,圣世所必诛,以传奉为学士,累圣德不少&。大白话说就是:这两人很坏,皇帝必须把他们杀掉,才是圣世。你直接下诏而不是经过科举推选就让他们当学士,就是皇帝名声和品德上的污点。嘉靖把这些论疏都&留中不发&,文官群体就更坐不住了。杨慎干脆聚集两百多个大小文官,跑到左顺门示威。人声鼎沸,嘈杂喧闹,嘉靖皇帝听得一清二楚。这两百多示威的文官声称,如果皇帝不满足要求,就绝对不撤退。嘉靖连忙让太监出去相劝,意思聚集在这里不是办法,还是先回去,有什么事情都好商量,无论如何会给大家一个交代。应该说,嘉靖皇帝认亲爹做爹,内阁不同意,没有办法也就忍了。自己好不容易找两个帮手,却又被低级文官逼迫把这两人杀了才罢休。嘉靖忍声吞气软言相求。那些文官看见皇帝服软,还更不依不饶。干脆放话,皇帝今天不给个交代,绝对不撤。嘉靖连派好几次太监协商说,有话好说,别堵在左顺门,脸上不好看。但这些文官们就是不让步,一直僵持几天。嘉靖终于觉得是走投无路,动用锦衣卫先去抓了八个人。结果杨慎等人率领众人,一起&撼门大哭&,而且是&哭声振天,嚎叫连连&。事情发展不好收拾,嘉靖皇帝只能破罐破摔,下令锦衣卫把在场的五品以下官员,一律抓入诏狱,次日廷杖。
从嘉靖初年的廷杖事件看,如果不是文官逼迫过甚,不近人情,估计嘉靖皇帝也不至于动用锦衣卫来对付文官。舍此以外,他也没有其他办法来对付文官了。事实上,嘉靖在文官逼迫下,已经好几次提出,不让认爹,不当皇帝总行了吧。但那些内阁文官大臣还又需要一个软弱的皇帝做摆设,以实现自己的利益,就是不同意他辞职退位。在这个意义上,皇帝已经成为文官集团的工具或傀儡了。
故事五:万历年间。皇帝指望张居正实行改革,扭转文官集团尊大的局面。这对文官集团群体利益损害面相当大。&澄清吏治,严加考核&给文官们增加许多不自在。对张居正怨恨不满转而对皇帝本人怨恨者不在少数。而这种怨恨不满,在张居正父丧,本来要回家居孝,而皇帝&夺情&不肯让他走。文官集团又借机发难,说张居正不居孝是失伦理道德,非要皇帝收回成命,让张居正回家。也就是要终止张居正实施的吏治改革。面对这股反对浪潮,皇帝只能动用东厂和锦衣卫的力量用&廷杖&方式镇压了。
[九]从明代皇帝几次动用东厂和锦衣卫打击文官的事件。可以看出的确不过如此而已。
首先是&舆论&的力量。皇帝可以动用锦衣卫惩罚处置所不满的文官,但却无法控制&舆论&。被廷杖的文官大臣,一律被&歌颂&为正直刚烈的英雄,有些文官因而捞取了足够的政治资本。每经历一次,皇帝名誉大损,被诋毁的不成人形而臭名更加昭著。载入史实后也就没有人去体谅皇帝这么做的背景和原因。孟森先生在《明史讲义》中曾经对这种现象有过描述:&廷杖虽酷,然正人被杖,天下以为至荣,终身被人倾慕,此犹太祖以来,与臣下争意气,不与臣下争是非之美俗。清君之处臣,必令天下颂为至圣,必令天下视被处者为至辱,此则气节之所以日卑也&
在明代,敢和皇帝作对,受到廷杖成为证明文官品德高尚的荣耀,终身被赞颂。皇帝已无法压制文官,每使用一次&廷杖&,皇帝反而声名扫地,万历皇帝在张居正死后,被文官群体百般辱骂,也只好忍气吞声。立太子的事,最终也只能屈服于文官群体的意志。他也不是没有想过效仿他的祖父(嘉靖皇帝),但权衡再三还是觉得得不偿失。也就是看出来在当时,文官集团只要利益得到保障,这个皇帝还是可以坐下去的,而且文官也需要有这么一个皇帝做摆设而已。
其次,在太祖、成祖以后,皇帝通过东厂和锦衣卫&诏狱、廷杖&惩处的多是品级较低的文官。比如正德、嘉靖的两次廷杖,尽管反对皇帝的文官中包括高级文官,但皇帝却明令惩处的只是五品以下文官。级别高文官直接由&廷杖、诏狱&处置的几乎没有。
再次,明朝后期的皇帝用东厂和锦衣卫&诏狱、廷杖&的事,大都只是涉及切身厉害的私人事务,当自己的私事也都要被文官集团干涉,皇帝被逼走投无路,才敢动用自己的暴力机关作为最后的武器表示抗衡的姿态。
只有最后一次是个例外,就是万历初年,涉及到张居正实施的改革,皇帝动用廷杖勉强可以算是对国家政治经济大事上的干涉。大概这也是张居正的改革收到一点点成效的原因。
从这些事例中,明显可以看出,到了明代,建立在&国家封建&基础下的&皇帝专制&已经实质上被&官僚专制&所逐渐取代了。不论其社会经济发展的深层原因是什么,似乎建立在新的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科举制&以及由此所形成的&官僚阶层&的力量成为社会中的一个重要的政治力量。其中的深层原因也的确值得琢磨和品味。
[十]话说的是&东厂和锦衣卫&,只是借题发挥说说明代的体制而已。那么,话还是要以&东厂和锦衣卫&结尾。
在正史上,东厂、锦衣卫以及后来的西厂、内行厂,都是定性为&明朝设立的由皇帝直接控制的特务机构,目的在于监视官吏和镇压人民,加强君主专制&。有人把东厂曾定义为&明朝时期的政府机构,是明政府的特务机关和秘密警察机关&。这点上似乎缺乏说服力。分析上述原因,由文官掌控的史书上,自然不会有什么好的口碑。史书上一般都说&东厂、锦衣卫以及西厂、内行厂&是和世界各国各历史时期专为独裁统治者一人服务的各种秘密警察机构一样,由于其镇压手段的残酷性,且因向独裁者邀功或其私利而导致大量冤假错案,东厂在社会上的口碑极差。明朝灭亡、清朝入主中原之后,朝廷便没有再设立类似的机构。
也有史书上是这样说:东厂和西厂由宦官统领,宦官被赋予重大的职责,逐渐成为明朝统治的一个毒瘤。明朝利用特务手段,实行恐怖统治,虽然对强化皇权起了一定作用,但它对明朝政治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今天再琢磨一下,历史深层真相,的确也没有什么办法重新修饰了。
不过,虽然深入历史看&东厂、锦衣卫以及西厂、内行厂&,有其历史的客观必然性和作用。但从另一个角度说,&东厂、锦衣卫以及西厂、内行厂&这样的机构设置并不是什么美好的制度设计。
就便还是摘录一些近代史料做一个线条性的简要描述:
明太祖朱元璋设立&锦衣卫&以&缉捕、审判、处罚&的大权,监督那些有损皇帝权威的政治力量。
明成祖增设东厂,用它专门刺探臣民&谋逆妖言,大奸大恶&之事。起初直接受明成祖指挥,后来统辖权移到宦官手里,有事直接向皇帝报告,权力在锦衣卫之上。
东厂侦缉范围非常广。朝廷会审大案、锦衣卫北镇抚司拷问重犯,东厂要听审。朝廷的各衙门都有东厂人员坐班,监视官员一举一动。重要衙门的文件,如兵部的边报、塘报,东厂都要查看。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柴米油盐的价格,也在东厂的打探范围之内。东厂获得情报,直接向皇帝报告,相比锦衣卫必须采用奏章形式汇报,更加方便。东厂府衙的大厅旁边的小厅,供着岳飞的雕像。历届东厂厂主的牌位,供奉在大厅西侧的祠堂,堂前还有一座&百世流芳&牌坊。可惜,东厂的所作所为与这些偶像相差太远,东厂的番子每天在京城大街小巷活动,并非完全为朝廷办事,更多的是为谋私利。他们常常罗织罪名,诬赖良民,之后屈打成招,趁机敲诈勒索。到了明中后期,东厂的侦缉范围甚至扩大到了全国,连远州僻壤,也出现了&鲜衣怒马作京师语者&,举国上下人人自危,民不聊生。
明宪宗时,为加强统治,成化十三年春正月,设西厂,太监汪直为提督。活动范围自京师遍及各地,权力比东厂更大,上自王公贵族、下至民间斗殴等鸡毛蒜皮小事,都在西厂管束的范围之内。西厂从成化十三年成立,因为东厂和西两之间为争功邀宠,经常明争暗斗,所以,汪直失势后,成化十八年二月废除。这六年中,西厂也一度罢废,不过仅停开一个月而已。西厂横行期间,冤死者不计其数,朝廷大关无故入狱者达数百人之多,被株连的更是数十倍此数。  到政德元年底,武宗皇帝任命刘瑾为司礼太监,重新设置西厂。不久。因&内行厂&兴起,再设西厂,已觉得无必要,因而撤销。
武宗三年,刘瑾专权,设内办事厂,即&内行厂&,也简称&内厂&,刘瑾亲自统领,内行厂比东厂、西厂更为酷烈。武宗以前,厂、卫分立,更迭用事。此时,东厂首领丘聚,西厂首领谷大用,锦衣卫指挥石文义,皆刘瑾死党,以致厂、卫合势,特务遍天下,并创立重刑,官吏军民非法死者数千,人们视宦官如虎狼。正德五年(1510年),刘瑾以谋反罪被杀,西厂、内行厂被撤销。
(本章完)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锦衣卫 东厂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