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烟膏怎么尾砂中提炼出大产业?

大烟膏怎么提纯视频_百度知道
大烟膏怎么提纯视频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默认排序
就算有这个视屏 估计也不会这么流传开的
其他类似问题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烟膏的意思是什么_读音拼音如何_怎么解释 - 汉辞网
在线查询“烟膏”的意思如何、烟膏的读音怎么读、烟膏的拼音是什么、怎么解释?
前一篇: 后一篇:
烟膏的意思:
【词语】: 烟膏
【拼音】: yāngāo
【解释】: 烟土熬成的膏。
◆查看更多:关于词语
的意思;含有
大家都在看:
&&&相关词语:
《汉语词典》客户端界面如下,下载网址:
更多内容请查看【】词语解释大全。关于烟膏是什么意思,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谢谢!
Copyright(C)2005 汉辞软件工作室&张新主 版权所有 电话: Email:QQ邮箱 QQ:7117780
软件著作权登记号: 备案号:沪ICP备号&&&&&&&&&&&&&&&&&&&&&&&&&&&&&&&&&&&&&罂&&&&
第一次看到罂粟花大概是在六四年的五月底,六月初吧。三月份时,因为有人要结婚而没有房子,连长让我们两个女知青搬出那间只有八平米大小的土坯房,住到离村子最远的东南边,隔着两条排水沟一条公路的刘金双家。刘金双是转业的老铁兵,只有九个手指头。他老婆把他家放柴草的小棚子收拾出来,连里派人用湿木板给我们搭了两张床,这就是我们的“新宿舍”了,摸一下床板都能摸出水儿来。没办法,只能把行李铺在上面。两张床紧挨着潮湿的土坯墙,夜晚气温还很低,被子能和墙冻在一起。白天温度回升,土坯墙上的霜融化后,能流下水来,这水也干不了,晚上再和被子冻在一起。这间草棚说是土坯墙,其实是用榛子条编成的,两面抹上泥,就算完成了。因为墙壁很薄,雨水能渗进来,再加上草屋顶漏雨,所以这间小棚子的墙和地上就没干过。三月份的雪,刚刚有些融化,风吹在身上,还是冷得刺骨。这间小棚子连个门都没有,刺骨的风直灌进来,我们冷的不行,只好在睡觉时无奈的不脱衣服钻进带着冰茬儿的被窝,身体紧紧地缩成一团儿,再用被子蒙住头,早晨起来,被头上睡觉时的哈气结了一层霜。夜里巨大的耗子在被窝上吱吱叫着乱跑,它们相互追逐着,乐此不疲。而且躺在床上能看见星星。后来,女主人看我们可怜,才给棚子的门上挂上个床单。那个床单还是半截的,根本挡不住风。她于是又拿来一个盆儿,里面放着灶坑里没燃尽的草灰,为我们取暖。她用心良苦,却起不了任何作用。就是这样的居住环境,因为我们年纪小,又远离父母,没接触过社会,人生地不熟的,也不敢向领导说什么。雪化光时已是一个多月后,地上长出嫩嫩的野草,还有苦菜花和一些叫不上名字的小花。刘金双家的门前有一片他自己开的自留地,种了一些菜,也已经长出苗儿了。每天上下班来去匆匆,除了睡觉,我和杨建华是不会回到草棚宿舍的,那块自留地有无变化从没注意过。一天,忽然发现自留地里开出十几朵美丽的花。这花很大,四个花瓣儿,只有粉色,紫色和白色三种颜色。这么大又这么美丽的花,我是第一次看到。它随着微风轻轻地摇曳着,招来许多马蜂,瞎虻在花蕊上飞来飞去。我惊喜的问老刘;“这是什么花啊?”他神秘而狡猾地回答;“谁知道啊,不知怎么长出来的。也许是菜籽儿里混进来的吧?我也叫不上名字。”我信以为真。这种花颜色亮丽,使人赏心悦目,我每天都要看看它。老刘家离村子最远,挨着三号地边,那块地里尤特(农用拖拉机)正在给苞米进行中耕施肥。一天早晨,因为没听见村里那个用破靶片做成的“钟”敲响的声音起床晚了,匆忙拿起锄头跑出“草棚宿舍”。刚跑到门口,只见迎面走来一群人,为首的是几个首长模样的人,后面跟着连队干部。老刘笑脸相迎;“马场长您来视察中耕啊?”二十一团在兵团没组建之前,是黑龙江垦区国营八五三农场,我所在的生产队是三分场一队。总场分场的干部我一个都不认识,后来听说那个马场长是团里的大官儿。马场长边看着地里的中耕,边向下级下着指示,脚下却往老刘家走。因为起晚了,又看到当官儿的,我吓的赶紧黄花鱼溜边儿,往村子里走。忽听身后一声大喝,惊得我立刻站住。回头看时,只见马场长一手指着那些漂亮的花,一手指着老刘大骂;“你他妈的还是党员吗?!我问你这是什么?啊?这是什么?说!别以为我是傻子!”他回头向下级发指令;“去,把它们拔掉!烧喽!”又冲老刘吼着;“你他妈的给我找事,我开除你的党籍。”我看没我的事,赶紧走了。
到了地里把这事讲给班长听。不明白那么好看的花为什么要拔掉,还要烧掉?班长告诉我;“那个花是大烟,老刘几年前就偷着种过。他的小女儿肚子疼,他就拿大烟给孩子熬水喝,结果孩子死了。公安局来人调查,没把他枪毙就不错,他怎么又偷着种开了?狗改不了吃屎!”那时候中国人比较朴实,纯洁。抽大烟的早已绝迹,估计整个中国也没有种大烟的,因此中国还没有相关法律。老刘第一次偷种大烟害死了女儿,他小女儿到底是因为得了急病,还是因为喝了过量的大烟水死的?没有最后定论。他是初犯,挨了批评,那事也就不了了之了。对“大烟”这个词我不陌生,可是没见过。难道那漂亮的花朵就是大烟吗?那花瓣能抽能喝?我感到困惑。老刘这次受到党内记大过处分,这事若放在今天早判刑了。直到六七年,连队有了种植大烟的任务,我才对它有了新的认识。大烟的学名叫罂粟,二年生草本植物。在北大荒却是一年生的,生命再顽强的草本植物也会在零下四十度冻死的。在北大荒,罂粟的成熟期约两个月。只有白粉紫三种颜色的花朵,花蕊长到一定时期,花萼就会慢慢地膨大,变成一个直径两三公分大的青绿色小球,及像个葫芦,有个别的长的还要大些,黑土地的养分高嘛。罂粟果实长成后,花瓣就落了,果实上挂着一层白霜。这时候就可以收割了。团里对种植罂粟有严格的管理规定,先由国家给农垦局下达任务,然后再是团、营、最后落实到连队。并不是每个连队都有任务,而是指定一二个连队种植,连里再挑出一个班负责种植,管理与收割。这些领到任务的集体和人员名单,都要在农垦局备案,出事是要层层追究责任的。
种罂粟的任务落实到我们班。连里在离村子六七里的北面开出大约五十亩地种罂粟,因为三营一连领到种五十亩地的任务。这块地的位置在俗称‘北大洼’的地方,北大洼的地形像个盆地,罂粟地正好在盆边上,离盆沿儿还有一段距离。站在那里转一圈儿除了地平线,什么也看不见。我们这个班只有班长董彦成这个‘党代表’是男人外,都是妇女,总共十个人。五月的阳光照在身上暖暖的,我们往北大洼走去。目的地太远,路上大家起哄让老董唱歌,老董推辞了一会儿,就扯着嗓子唱起‘宋老三’;“提起那宋老三哪,两口子卖大烟。一辈子没有儿,养个女儿宋大莲……”我们嬉笑着;“不行,我们也不是宋老三,改个词唱。”于是老董又用原调唱起来;“提起咱们班哪,好呀嘛好可怜。发配到北大洼,种呀嘛种大烟呀……”“你真反动,也不怕给你上纲上线!”大家开玩笑。以后这首改了词的‘宋老三’就成了我们种罂粟的‘班歌’。不管是走在路上,还是田间、地头,只要来了兴趣,就会一人领众人喝的唱起来。其实,我还是挺庆幸去种大烟的。北大洼虽然路远又荒凉,可在那儿干活是单兵作战,没有那么多眼睛盯着,比较自由。干活、休息都由班长灵活掌握。
老董用麻袋背来罂粟种子和播种工具。那是我第一次见识了罂粟的种子,它很小只有芝麻的三分之一大,灰颜色。播种工具是用铁罐头盒子做成的,上面用麻绳拴着,盒子底下用钉子打了许多细小的孔。播种时,随便到荒草甸或排水沟边上找些荆条,一根用来拴铁盒子,很像打灯笼。另一根用来敲打装满种子的铁盒,这样种子在不断的震动下撒到垄脊上。前面的人负责撒种,后面的人负责用土埋好,压实。干这个活儿不管是播种还是收割都是两个人负责一条垄,锄草、间苗时就是一人管理一条垄了。播种时,‘铁灯笼’要离地面约十公分的样子。这样做是怕风大,把种子刮跑。有一年就因为风大,尽管‘铁灯笼’都贴着地皮了,可是种子还是全刮跑了。地里没有长出苗,连里的长官吓坏了,赶紧向团里汇报。团里派人下来调查,又打电话给团气象台查我们播种那天是否有风。‘文革’时代,怀疑一切的理论观点盛行,我们无疑也是被怀疑的对象。审查一溜够,最后才确定我们是清白的,只好又层层上报、申请,才拿来种子让我们抢时补种。也不知那些刮跑的种子到何处开花结果去了。罂粟种子种下去,大约一个星期左右出苗。罂粟苗刚出土很像洋白菜苗。间苗时,曾有人把间下的苗拿回家当菜吃,说好吃极了。我没拿过,不知是否真的好吃。出土的苗渐渐长大,长高,这时候就不再像洋白菜了。它的叶子是长的,边缘呈大锯齿型,互生。苗长出时后我们就开始锄草了。新开的地往往都是荒草疯长,要锄三四遍呢。因为种的深浅不同,所以罂粟出土有先有后,这样果实成熟也就有先后。罂粟花开,一片花海随风摇曳虽没香味儿,却美不胜收。本着先熟先割的规律,罂粟的收割期会拉得很长,要二十多天吧。
收割罂粟是件让人很感兴趣的事。当然也是两人一组,一人在前,手里拿着一把专用的小刀。准确地说小刀不过是长约两寸的小竹片顶端,牢牢的夹住两个并排的刀片而已,犹如手术刀那样,刀片很薄,锋利无比。前面的人在两垄之间倒退行走,这样能同时兼顾两行罂粟果。‘割(ga)烟’应念做‘割烟’,这是东北话的发音。割烟是个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刀口太深太浅,太大太小都会影响出烟量。我曾在长得比较弱小的罂粟果上反复练过这种刀功。割烟的部位也是有讲究的,一个果实在它没完全干枯之前,需要每天割一次,果实像皮肤那样从第一刀直割到最后体无完肤为止。刀子划过的地方会慢慢地渗出像牛奶似的白浆,这就是制造毒品的原料--罂粟浆。出浆后约二十分钟左右,另一个人就开始收浆了。收浆工具是一个长十公分,宽四公分,边沿有一个半圆小豁口的铁罐。铁罐套在左手指上再拿起罂粟果,右手食指把浆抹下,再把手指放在铁罐的豁口上一刮,浆就流到铁罐里了。抹烟的人也要掌握好时间,早了浆没有充分渗出,晚了浆会凝固抹不下来的。抹到铁罐里的罂粟浆会由白变黄,再变黑,最后变成膏体,这就是未经提炼的原始大烟膏。这种烟膏是否就是能抽的大烟?不清楚,反正老董曾在自己抽的烟卷儿上抹过烟膏,只见烟膏抹在点着的烟卷外面后,就迅速地融化开,像抹了一层油,烟卷抽起来滋滋的响,燃烧很快。老董嘬了一口说;“什么东西呀?屁味儿没有。”也许是还没有经过提炼的缘故吧。我们系上连队发给罂粟班的围裙,带上套袖,穿工作服割烟是怕烟浆蹭到身上,那玩意儿弄到身上东一条西一道黑糊糊的洗也洗不掉。
割烟的人为避免蹭到刚渗出的烟浆,必须倒着走。站在垄沟里,两垄罂粟左边一下,右边一下的同时割,很像南方的采茶人。收烟的远远的跟在后面同样兼顾两垄罂粟。割的和收的相距二百多米,工作时是永远不会聚头。虽如此却不影响大家聊天,地理位置空旷,声音传得远。每天重复着同样的工作,我从没有厌烦过。因为北大荒除了鸟叫虫鸣,就是风吹野草荆条的沙沙声,没有大呼小叫,人声鼎沸的嘈杂。所以显得特别安静,我喜欢这种环境。工间休息时,大家坐在地头,有的喝五邀六地打扑克,有的挖野菜。我则舒服地躺在地上晒着太阳,看着蓝天白云。那种惬意无法形容。班长也有意延长休息时间,这也足以让我眯上一觉。若在大田里和场院干活可没有这样自由。
傍晚时分,我们把各自铁罐儿里的烟膏集中到老董带来的大罐里。老董是党员,连里让他负责管理收上的烟膏。那些烟膏拿回连队,放在一块玻璃上晒,晒成粘粘的固体后就上缴给团里了。五十多亩地的罂粟才能出不到二斤的初级原料成品,这些原料成品经过提炼再出多少医用成品,谁知道呢。
罂粟果干枯后,用手摇一摇,籽粒在干果中哗哗作响。我们要把罂粟整棵割下,集中到场院的指定位置。在那里用小棍儿轻轻敲打,罂粟种子被敲打出来。我们把它扫到一起,簸一簸装进麻袋。罂粟的种子包括已经干枯的叶子和秸秆统统都要上缴到团里,入库保存。听老董他们说,罂粟籽儿特别好吃,香极了。我们在地里尝过,确实很香,有点儿像芝麻的味道。那时候,物资匮乏,人们也没什么可吃的,甜竿儿、黑幽幽儿(一种茄科浆果)还没成熟,大家偷吃罂粟籽儿也情有可原。连队里的所有知青甚至老职工都偷吃过。其实罂粟籽儿上缴后,团里留出来年的种子,剩下的则拿到食品厂炒熟之后,代替芝麻做了月饼馅儿。这种月饼平时买不到,只有中秋节才供应。而且还是按人头份儿分配。破月饼,一点儿都不甜,白糖凭副食本儿供应,当然甜不了。就这月饼,大家还疯抢呢。吃着总比大茬子,发糕强吧。
&难忘罂粟花开的日子,更难忘割烟时自由安静的氛围,现在看到宣传禁毒的节目,会使我想起北大洼的那一片盛开的罂粟花。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您的位置:
金三角每年上千吨的鸦片都去什么地方了(图)
发贴人:222.84.176.*发贴时间:【】[]
&& ()&& ()查看原图美丽的毒药――罂粟花  在路上,我们又看见有两个地方的地里面长着罂粟,但是罂粟长得很不好,稀稀拉拉的,白色的花朵零零落落,一点都不好看。&& ()&& ()&& ()&& ()&& ()&& () 快到中国边境的时候,路边上又出现了一个小小的寨子,跟我在邦康特区永邦寨看到的情形差不多但是,这里有一块紧挨着破草房的罂粟地里还开着不少的花,多数是白色的,零星夹着一些红色的,这是我这次佤邦之行看到的最多的一片正在开着的罂粟花,所以一定要下去照相  罂粟花的主人正在地里干着活这是一块洼地,地里有淤泥,像是下雨时在地里积了很多的山水,积水刚刚蒸发完不知是什么原因,地里的罂粟长得良莠不齐,有的正在开花,有的则已经结出了肥硕的蒴果一个瘦弱的老头子和他的一言不发、见了生人就躲开的老婆子正在用***的小刀子给蒴果划口子几个小孩子百无聊赖地趴在草房前面用来围罂粟地的竹栅栏上,他们大概是老头子的孙子吧,本来应该去上学的,可他们却在这里无所事事地干耗着苍白的幼年和童年我想,要是罂粟无法禁种,那么,过不了多少年,他们也该走进罂粟地里去干活了吧?  我们进了罂粟地,让老头从头到尾地做给我们看他先用左手轻轻地捏住蒴果,拿在右手里的小刀子往上面轻轻一划,又轻轻一划,想不到这种果子会如此的滋润多汁,像乳汁却比乳汁还浓稠的浆液好像带着声音呼呼地从划口里冒了出来,高高地隆起在那里,像一条白色的虫子爬在划痕上面,蠢蠢欲动,却又被沾牢在那里据说,这条隆起的汁液“虫子”会慢慢地变干变硬,几个小时后由白变黑  这时候,第二道工序开始了干活的人左手里拿着一个小容器(或者挂在腰上)并捏住蒴果,右手拿着竹片或类似小镰刀的铁器轻轻一下就把变黑了的“虫子”刮下来了不断地这样在一只只果子上刮,刮得差不多了,就把竹片或铁器在小容器的边上一蹭,一些黑色的东西就被收进容器里这些黑色的东西就是大烟膏,它此时处于半凝固状态,很黏稠,要放在阴凉处等到再干一些,然后用手把它们捏紧成坨,再用植物叶子或者油布打成小包,用麻丝或草茎绕捆起来,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生鸦片了  林则徐放火烧掉的那些鸦片要比这样的生鸦片高一个层级,它是把生鸦片兑水加热,除去杂质后蒸干到适当浓度,便于吸食的熟鸦片熟鸦片呈深褐色,新鲜如软沥青,碰到空气就会很快凝固  一个人这样干一整天也收不了多少烟膏种1亩罂粟,正常的只能收割到大约1公斤大烟膏,一般的老百姓,每家只有能力种几亩罂粟,如果老天照顾能够正常收获的话,每家每年也只有几公斤鸦片的收成鸦片的价格在当地每公斤大约是元人民币,差不多要种3亩地的罂粟才能维持一家人最起码的生存(如果能够正常收获的话),就像我们在永邦寨和这里看到的,这仅仅是活着一条命的生存  如果用植物学的表述方式来表述缅北的罂粟的话,大致如下:  罂粟,又名罂子粟,一年生草本植物,株高约100厘米,全株碧绿***刺叶互生,叶片长椭圆或长卵形,卵形叶廓缺刻参差,基部抱茎,根茎直立有粉,边缘有缺刻每年秋冬种植,翌年初春开花4片硕大花瓣单生枝顶,无味,或红、或紫、或白,朵大且密,姹紫嫣红若云霞,柔滑若绸缎萼片二枚,早落蒴果球形或椭圆形,状若灯笼种子小而多果中乳汁风干后称鸦片,从鸦片中提炼出吗啡,再从吗啡中提炼出白色粉末,就是所谓的***当地的老人与孩子  此物原产于欧洲,1885年缅甸沦为英帝国主义的殖民地后,罂粟就被殖民主义者带了进来它的生长环境很特殊:土地要湿润,但雨水又不能多;不干燥,但日照时间要长;土壤酸性要小,但养分要充足;海拔在900米至1300米为宜;位置要在东经96度至103度与北纬18度至25 5度之间由于缅北地区正是处于这个环境之内,群山连绵,森林密布,气候温润,土质很适合罂粟生长所以,每到春天,这里80%的耕地上已经不再生长粮食,而是开遍了邪恶的花朵极端贫困的山民为贫困生活所迫,一年又一年地在自己的高山上,种下充满罪恶与血腥的罂粟,用它换取盐巴、粮食和衣物,维持最简单不过的生存  尽管佤邦所有官员和老百姓都不会公开说出这么多鸦片的流动环节和最终流向,有人问过,但没有问出结果,我自己则始终没有开口问过佤邦人这个问题,我一直很小心地回避着这个问题,但又不得不一直挂记着它,一旦碰到了解这个情况的“局外人”,我就会盯住不放,请人家“指点迷津”把这些珍贵的谈话和一些相关资料综合起来,我认为,整个“金三角”地区的鸦片是这样流走到国际市场上的――  缅甸***成立于1939年,其宗旨是为争取缅甸的解放、国家的独立和人民的幸福而斗争,为此,曾一度开展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但后来由于国内外形势的变化,而逐渐发生蜕化和变质在经历了半个世纪的人间沧桑后,终于在***分化、瓦解和消亡了但其所从事的产销活动却留下了难以消除的后遗症  缅共的产销活动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缅共建立了4个军区东北军区,控制缅甸腊戍以北果敢、棒赛、景北、勐固、贵概和北佤等地区,总兵力5000余人;中部军区,控制邦康、南邓、龙塘、孟卯、孟波、孟钦和温高等地区,总兵力4000余人,主要兵源是佤族,缅共中央就在中部军区辖区;815军区,控制景栋以北的湄公河西岸缅老边境一带,总兵力3000余人;101军区,控制克钦邦东北部的史迪威公路沿线和该公路以北的板瓦地区,兵力2000余人,兵源以克钦族为主另外,在缅共中央所在地邦桑,组建了中央警卫旅,兵力1000余人除军队以外,缅共还将“解放区”划分成10个县并组建了10个县委和县政府,分成县、区、乡、村4级行政和领导班子  庞大的军政机构和缅共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巨额的财政经费而“解放区”资源贫乏,人民贫困,征税困难,经费成了缅共中央、各军区和各县亟待解决的问题  最先采取利用产销来解决财政经费问题的是东北军区日,东北军区组建了“特货贸易小组”(特货在是指鸦片),后来“特货贸易小组”被简称为“5·1组”,直接由东北军区财政部部长吴觉敏主管同时还组建了两个贸易公司,一个在老街,一个在贵概东北军区辖区所产的鸦片一律由“5·1组”和下属公司收购并课收鸦片税,禁止私人交易  为发展鸦片生产,“5·1组”和下属公司还向烟农贷款或预付鸦片预售款,收获时节可以用鸦片还贷,也可以用现金还贷在“5·1组”的大力推动下,缅甸掸邦北部的果敢、贵概、棒赛和勐固等地区的罂粟种植和鸦片生产迅速发展起来,农民从鸦片生产中获得了较为丰厚的收益“5·1组”和公司收购的鸦片主要由部队押送至缅泰边境和泰国北部出售,不销往中国东北军区从鸦片的收购和运销及鸦片税收中得到了可观的收益,成为财政经费的主要来源1978年,东北军区决定公开打出“5·1组”的牌子,公开征收鸦片税,并在辖区实施鸦片统购统销措施同时规定不准向中国贩运鸦片,也严禁在“解放区”进行鸦片私人交易由于鸦片生产的扩展和收购量的增大,增加了长途贩运的人力和运输工具(主要是用骡马驮运)东北军区在向南贩运鸦片的同时,招聘了一些技术人员开设了加工厂,将鸦片加工提炼成“黄砒”黄砒比鸦片的体积和重量大大缩小,降低了运输成本,运至缅泰边境或泰国北部的价格又成倍提高,利润成倍增长  由于鸦片和黄砒的生产都被视为“合法”,生产、收购和贩运都是名正言顺的,加之黄砒贩运的巨大利润的驱动,所以,到1979年,东北军区辖区鸦片生产进一步扩展,黄砒加工厂迅速增加,云集东北军区各地缅共东北军区既是鸦片和黄砒生产的组织者,又是收购的组织者,同时也是长途贩运和营销的组织者和保护者东北军区从鸦片和黄砒的产销中获取了巨大收益,在缅共各军区中首先暴富起来1980年后,缅共中央政治局专门开会对此进行了研究和讨论,于8月19日决定将东北军区财政部“5·1组”收归中央直属,重组“特货”产销机构,该机构代号定为“8·19”“8·19机构”的主管是缅共中央副***德钦佩丁“8·19机构”组建后就很快着手在“全解放区”组织鸦片的生产、收购及黄砒的加工和贩运,首先请来了黄砒加工技术人员在棒赛建起了第一座黄砒加工厂,开始大规模生产黄砒接着在景北、北佤、姐兰、果敢、勐固和贵概等地区建起了同样的加工厂缅共各级军政官员已把相当大的精力和注意力投向“8·19”,投入寻求财富与金钱的“特货”产销“8·19”大大推动了缅北的鸦片生产,黄砒被大量加工成***,再销往全世界此时的缅共已经成为“金三角”地区重要的王国之一  “8·19机构”在1980年建立至1985年的几年中,生产和营销的主要是黄砒,便于运输但不能吸食,主要向南贩运,其内部也建立了严格的财政收支账目,为解决缅共的财政经费困难问题起了重要作用但是,渐渐地,“8·19机构”成员和缅共的一些高层人物化公为私,损公肥私的事件越来越多,越演越烈有的利用公家的加工厂加工自己收购的鸦片自行营销,牟取暴利,有的在公司或加工厂入股分红,还有的自己建立加工厂,自己加工和贩运久而久之,“8·19机构”的一些成员已经变成名副其实的毒枭和蛀虫  车炬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据说,他的个人收入就高达1200万美元他是中国云南省昆明人,1970年在云南边境地区当知青时私自越境参加了缅共人民军由于打仗勇敢,有知识,会办事,很快被提升为缅共人民军第6旅政委该旅驻防在邦桑南卡河以南地区,活动范围接近缅泰边境一带,理所当然地被委以重任,负责护送鸦片和黄砒至缅泰边境和泰国北部进行交易车炬担任“押运大臣”后,成了缅共的实权人物,一些缅***政要员纷纷拉拢巴结他缅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高东的弟弟陈奂生是另一个代表人物,权倾一时的他,利用公家加工厂加工销售私人收购的鸦片,大发横财1986年4月,由车炬负责,缅共在南漠建立了第一座***加工厂,技术人员和装备都来自泰国由此开始,缅共“解放区”和缅北的***加工厂一天比一天多起来,缅北地区的生产进入了把鸦片直接加工成***的新时期,产销的利润更大了,“8·19机构”成为缅共内部最吃香的机构  车炬在担负“特货”运销重任当中,再次体现出了他的精明能干,多次得到中央领导的表扬***4月17日后,佤联军取缅共人民军而代之,车炬升任由人民军改编而来的佤联军420师师长,兼任本师财政部长,该师仍然驻扎于泰缅边境地区据说,车炬有拥兵自重倾向,佤邦中央于是决定尽快除之为妙,以开会名义将其骗至邦康逮捕后关押于由中央警卫团看守的一个土洞牢房中,直至衰竭而死,下场悲惨  ***缅共活动退出历史舞台,世界最大的毒枭坤沙也随后于1996年1月向缅甸政府投降,缅共和坤沙集团都各自分化出一些余部,他们都继续大肆“以毒养军”,缅北地区涌现出数以百计新的集团和新一代毒枭,有的军事实力超过了曾经盛极一时的坤沙,比如佤联军及其首领,不但继承了缅共“8·19”和坤沙的产销衣钵,而且过之而无不及  佤联军控制的佤邦地区迅速成为当地最大的***产销地资料显示,年佤邦的罂粟种植面积约为110万亩,可产鸦片1000多吨,约占“金三角”地区罂粟种植面积和产量的60%这些鸦片几乎都用来加工***,10斤鸦片可以提炼出一斤***,因此***的年产量约为100吨  ***4月17日,佤联军发动兵变夺取缅共中央的领导权时,除了得到广大的地盘和大多数部队官兵和机关干部外,便是一片空白如此庞大的烂摊子要在这样的紧要关头维持下去,各种压力一下子集中起来摆在了联军头目的面前,经费问题是其中最令人头痛的问题他们经过短促商议后,立即于5月31日作出决定,成立“5·31公司”,负责产销,紧急筹措经费这个“5·31公司”其实就是当初缅共“8·19机构”的延续佤邦头领按官衔大小在这一公司都占有相应的股份,公司利润由“国家”和这些官员共同分成有资料说,1994年时,佤联军控制区内***加工厂最多时达到48座,较为分散,规模也较小1998年发现的固定而规模较大的有4座,流动规模较小的有16座,1999年发现的***加工厂共25座,比1998年增加了5座,***的产量也随加工厂的增加而增长,产销的规模和现代化水平都已大大超过了当年的坤沙集团佤邦的主要领导者就是产销的组织者或幕后操纵者,有的是直接经营者,比如南部军区司令魏学刚就是美国和泰国曾悬赏200万美元捉拿的毒枭,而政委鲍有谊就是中国破获的特大***案件的幕后经营者他们主要是通过政府的核心部门“5·31公司”把大量属于“国家财产”的鸦片从各地集中或分头送进设在各地的加工厂里加工成***,又统一从秘密倾销到世界各地  经营“特货”可以牟取巨额利润,并从烟农身上收取数量可观的交易税和人头税在邦康的时候,佤邦对外关系部的起岩纳部长告诉我,他们每年只从每个老百姓那里收取5斤粮食的“农业税”,特别困难的地区还实行免税但是,有关专家经过研究和考察,得出了实际的答案:烟农除了每人每年缴纳5元“人头税”外,把鸦片上缴给“国家”时还要缴纳10%的“交易税”,如果你胆敢私下交易,那就是犯法,轻则罚款坐牢,重则要掉人头佤邦政府每年能够从罂粟上面得益多少,没有人细致地计算过,我们可以在这里以20世纪90年代后几年的行情为例大致估算一下:  1公斤***,当地出产价是2万元人民币,随着销售过程中风险的增加,其价格也随之呈几何倍数增长,进入中国云南边境一线后涨到10万元人民币,到了昆明就涨到40万元人民币,出境到了香港涨到50万元港币,转手到了欧洲荷兰阿姆斯特丹等地就可卖到12万美元,在美洲的美国纽约等地则可卖到50万美元这是纯***的价格,据有关资料显示,越到后面的环节,***的纯度越低,因为中间商在不断地往里面参入别的东西以牟取更大利润在纽约零售时,每公斤***最后卖到了上千万美元  我们就以卖到缅甸境外的第二个环节为例,每公斤***卖价为10万元人民币按照10比1的比率,每10公斤鸦片可提炼1公斤***那个阶段,仅佤邦境内种植的罂粟就达110万亩左右,平均下来,就算每年收割的鸦片是1000吨,提炼成***就是100吨,销售额为100亿元人民币除去收购价(按每公斤鸦片1200元计算)12亿元人民币,还剩88亿元人民币再加上1000吨鸦片10%的“交易税”1 2亿元人民币两项总计是89 2亿元人民币这就是佤邦政府“5·31公司”每年从“特货”上得到的大概收入(后面各个销售层级上更加惊人的差价利润在此不再计算)这些巨额资产,政府拿掉一部分后,别的都由大小头目按级别瓜分而去虽然得益者的具体份额是多少难以掌握,但是从我们亲眼目睹的现象上看,佤邦的贫富差距是相当大的,富的富上了天,贫的挣扎在生存线上,而富的只是少数,挣扎在生存线上的则是绝大多数  采访中得知,一户普通烟农一年的全部产值顶多也就是几千元,除掉生产成本后就所剩不多了,这些钱如果能够用来解决一年的吃穿用度就很不错了,根本谈不上有所积累,这从他们的居住环境上就看出来了可见,种罂粟种了一百多年,从中得益的并不是当地的老百姓,而是大大小小的官员和各个层级上的毒贩,说他们的靓车豪宅是“车”和“房”也不是没有根据的尽管近几年来他们在各种压力下抓了许多之外的经济项目,但那都是用多年来的经济的积累作基础的客观地来看,从那些非的经济项目上得来的收益也并不是佤邦的主要经济来源  就以勐冒县警察局局长鲍三惹为例,他有几片经济林木,还没有收益,但有一个容量为100多条的养牛场和两个合资的矿场有了收益,就按照他本人说的,他每年收入10多万元人民币,用来养家人和家兵还是过得去了的但这是一个当地的中高层人物,他尚且也只是能够维持那么,佤邦中等及以下的更多人的收益究竟从哪里来呢?比如,你让他办养殖场或者开矿,他有那个能力吗?  佤邦的与“金三角”其他地区的一起流向世界各地,给人类带来了无穷的祸害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全球的交易额接近20000亿美元,吸毒人数大约是3亿人其中受危害最严重的是美国,吸毒人数在3000***以上,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0%,25岁以下的青少年就占了三分之一,每年的吸毒消费超过1000亿美元其次是泰国,它有100***经常吸毒,包括大量学生在内,这些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2%侵蚀着人们的肌体,引起各种并发病症,让吸毒者道德败坏,人格尽失,家破人亡,使暴力案件、盗窃案件、抢劫案件、贪污案件等涉毒犯罪大量增加,已经给各国经济、社会和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无穷的危害例如,吸毒者在工作中造成的事故要比正常人通常高出3 6倍,美国因职工吸毒而造成工业生产每年损失达260亿美元,纽约和旧金山等大城市的犯罪案件有70%以上与有关此外,美国因而生的医疗、缉毒、戒毒等各项开支累计达到2400亿美元泰国每年的经济增长基本上都用来抵消因吸毒引起的各种开销中国用于这方面的开销每年也超过了1000亿元人民币,因造成的各种损失还远远大于这个数额“长此以往,各个国家都将会背上一个大毒债的包袱,无论如何也甩不开,反而会增加日益沉重的社会负担,给国家、家庭和个人带来永远无法挽回的伤害”  勐冒与中国沧源永和口岸相对的口岸是板瓦乡快到板瓦的时候,我们看到路边的一块空地上堆着一些黑色的矿石鲍三惹从他的皮卡车上跳下来,我们也跟着下了车,他说,这些是他的锰矿,堆在这里等着中国的老板过来买他说,这些锰矿可能卖得到几万块钱据我所知,佤邦开发的矿石,大都是这样挖出来堆在路边上,等着外国老板来看,看中了就拉走,挣一点原材料的钱  那么大一个佤邦,要靠这种办法发展是很艰难的,也并非长久之计但是,他们毕竟开始迈出了这第一步,有的人不靠也能很好地生活下去了,这就是希望,是可喜可勉的  我看到了他们建在山坡上的板瓦乡政府所在地,多数是瓦房,有的还是比较好的砖房,有点像是中国云南山区的一个村庄了,在我的印象中,除了各县城和特区城镇外,它可能是佤邦最好的一个村庄了听说当年缅共的一个政治局常委现在就赋闲隐居在这个村子里  公路上,在两国交界的地方,中国的一边是柏油路面,佤邦的一边是土路,我与鲍三惹局长和他的警卫员们就在这里合了影,我的心情开始波动起来,心里突然有了一种异样的东西,感觉到这边就连空气都不一样了跟他们握手道别后,我们的4辆车飞速行驶着,这是中国的路,路面是柏油路面,两边有行道树,周围的山上是青翠的树林,这是中国的树林,跟佤邦那边的树林就是不一样  我在想:两边山水一体,一衣带水,人和自然原本都是一样的,在解放前,这边与那边相接的地方也是种植罂粟的,可是为什么现在这边一棵罂粟都没有了,而那边还是罂粟满山呢?  再往深处走,我看到了我们的老百姓穿着好衣服,精神抖擞;田野里菜花金黄,麦浪翻滚;村庄和城镇房屋气派,景象欣然,走在奔小康的道路上我又想:都是一样的土地一样的人,为什么这边的老百姓丰衣足食,而那边的老百姓却苦苦挣扎在生存线上?这么大的反差,应该归罪于罂粟呢还是别的什么?我不知道  在沧源县城吃午饭时,董胜以茶代酒举杯相庆:“为我们成功穿越佤邦,顺利回到祖国的怀抱干杯!”我跟着大家说:“干杯!”说完,我眼里潮湿了向好友推荐本贴:&&&& 标题:《金三角每年上千吨的鸦片都去什么地方了(图)》&&&& 地址: .cn/Article/201001/showp1.html
发表您的评论
点评字数 0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直接间接导致的民事刑事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共同建立健康的网络社区,请向管理员举报不良帖子
?举报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尾砂中提炼出大产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