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向谁投降投降,中方的代表是谁

日本向中国投降书原件 原来是这样的!_砀山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37,796贴子:
日本向中国投降书原件 原来是这样的!收藏
很早就学中国近现代史,也知道抗日战争打了八年,更知道小日本在1945年被美国丢了两颗原子弹后宣布无条件投降。当然,也向中国投降。但是,究竟是向谁投降的?学过的书本没有明说,但模模糊糊知道的是中国共产党靠着小米夹步枪进行了八年的抗战,最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那么,日本向中国投降的原件内容是什么,它的原件究竟在哪?费了一番心思,还真给找到了! 它的原件属于国家一级文物,目前存放在台湾军史博物馆。伪版和英文版的都在大陆。下面是原件: 原文是这样的:一、日本帝国政府及日本帝国大本营已向联合国最高统帅无条件投降二、联合国最高统帅第一号令规定“在中华民国(东三省除外)台湾与越南北纬十六度以北地区内之日本全部陆海空军与辅助部队应向蒋委员长投降 三、吾等在上述区域内之全部日本陆海空军及辅助部队之将领愿率领所属部队向蒋委员长无条件投降 四、本官当立即命令所有上第二款所述区域内之全部日本海陆空军各级指挥官及其所属部队与所控制之部队向蒋委员长特派受降代表中国战区中国陆军总司令何应钦上将及何应钦上将指定之各地区受降主官投降 五、投降之全部日本陆海空军立即停止敌对行动暂留原地待命所有武器弹药装具器材补给品情报资料地图文献档案及其他一切资产等当暂时保管所有航空器及飞行场一切设备舰艇船舶车辆码头工厂仓库及一切建筑物以及现在上第二款所述地区内日本陆海空军或其控制之部队所有或所控制之军用或民用财产亦均保持完整全部缴于蒋委员长及其代表何应钦上将所指定之部队长及政府机关代表接收 六、上第二款所述区域内日本陆海空军所俘联合国战俘及拘留之人民立予释放并保护送至指定地点 七、自此以后所有上第二款所述区域内之日本陆海空军当即服从蒋委员长之节制并接受蒋委员长及其代表何应钦上将所颁发之命令 八、本官对本降书所列各款及蒋委员长与其代表何应钦上将以后对投降日军所颁发之命令当立即对各级军官及士兵转达遵照上第二款所述地区之所有日本军官佐士兵均须负有完全履行此项命令之责 九、投降之日本陆海空军中任何人员对于本降书所列各款及蒋委员长与其代表何应钦上将嗣后所授之命令倘有未能履行或迟延情事各级负责官长及违犯命令者愿受惩罚 奉日本帝国政府及日本帝国大本营命签字人帝国派遣军总司令官陆军大将岗村宁次 昭和二十年(公历一九四五年)九月九日午前九时 分签字于中华民国南京
历史的年轮是最无情的,只有站着的那个人,才有资格讲话。但是——这就是历史。
看后唯一的感觉:恍惚
小心查你家水表
不会吧!!艹艹艹艹艹艹
早就知道了,然后我想说的是:呵呵…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
LOFTER精选
阅读(1103)|
用微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用易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历史上的今天
loftPermalink:'',
id:'fks_',
blogTitle:'揭秘:接受日本政府投降的中国代表是谁?',
blogAbstract:'
{if x.moveFrom=='wap'}
{elseif x.moveFrom=='iphone'}
{elseif x.moveFrom=='android'}
{elseif x.moveFrom=='mobile'}
${a.selfIntro|escape}{if great260}${suplement}{/if}
{list a as x}
推荐过这篇日志的人:
{list a as x}
{if !!b&&b.length>0}
他们还推荐了:
{list b as y}
转载记录:
{list d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if x_index>4}{break}{/if}
${fn2(x.publishTime,'yyyy-MM-dd HH:mm:ss')}
{list a as x}
{if !!(blogDetail.preBlogPermalink)}
{if !!(blogDetail.nextBlogPermalink)}
{list a as x}
{if defined('newslist')&&newslist.length>0}
{list newslist as x}
{if x_index>7}{break}{/if}
{list a as x}
{var first_option =}
{list x.voteDetailList as voteToOption}
{if voteToOption==1}
{if first_option==false},{/if}&&“${b[voteToOption_index]}”&&
{if (x.role!="-1") },“我是${c[x.role]}”&&{/if}
&&&&&&&&${fn1(x.voteTime)}
{if x.userName==''}{/if}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list x.l as y}
{if defined('wl')}
{list wl as x}{/list}日本无条件投降中国得到了什么?
无条件投降是什么意思?投降后经济为什么会发展如此快?日本为侵略付出了多少代价?问题多一点,分数也多点,希望大家多多包函
09-02-21 & 发布
战后日本崛起,得益于重视教育和重视人才的培养。日本前文部大臣荒木万夫曾经指出:“从明治以来,一直到今天,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战后经济的发展非常惊人,为世界所重视,造成比情况的重要原因,可归结为教育的普及和发展。”美国著名发展经济学家舒尔茨说:“战后日本物质资本存量几乎荡然无存,但其国家财富中的重要部分——具有知识水平的人还大量存在。” 日本重视教育的历史可上溯到明治维新时代。早在1872年明治政府颁布《学法令》时,就在《学制布告》中提出了一个非常明确的口号,要在全国做到&邑无不学之户,家务不学之人&,接着,1886年明治政府宣布在全国实施义务教育,大约经过30年的努力,终于在全国范围内普及了初等教育,其速度之快在世界教育史上是首屈一指的。而且从年代上看,日本也是世界上最早在全国范围内普及义务教育的国家,比美国早4年,比法国早10年。正如日本前内阁总理大臣福田赳夫在一次施政演说中所说的:&人是我国的财富,教育是国政的根本。&这应该是日本崛起奇迹的根源。 战后日本崛起,得益于追求至善、精益求精。吉田茂是日本战后最负盛名的首相,晚年以充满激情的语言写就《激荡的百年史》,总结日本民族如何战胜困难、目光远大、勇猛进取、善于学习、追求完美。他说日本民族具有一种止于至善的专业精神。除非不做,做什么就要做到最好,深深植根于日本民族之血液,此乃日本历经明治维新和战后经济奇迹,得以雄踞世界第二经济强国之主因。管理大师德鲁克说,战后日本经济起飞有三位导师。第一位导师是道奇,他教导日本人要发展经济,首先是稳定货币金融,将日元与美元汇率固定于360日元。第二位导师是戴明,全面质量管理之父也。德鲁克说,质量管理是美国人发明的,但完美运用、臻于化境的却是日本人。第三位导师就是德鲁克自己。他教会了日本人如何思考战略和实施目标管理。德鲁克对日本文化精神亦有湛深研究。七十岁时被荣聘为东京大学研究日本艺术文化的教授,引以为傲。德鲁克与吉田茂英雄所见略同。二师皆以为日本民族真正利害之处,便是那种追求至善、追求完美的专业精神。无论做什么,皆力求最好,心无旁骛,精益求精。此种精神之背后是异常谦逊的学习态度,永远不懈吸取他人长处之开放胸怀。盛田昭夫说:&日本企业之所以能在短期内取得飞跃进步,奥妙就在于企业经营者始终认为日本在一切领域中都落后于他人,从而产生一种紧迫感。他们情愿以欧美各国的学生自居,坚持交学费,学习经营手法,吸引新技术。&&在日本,人们始终不懈地追求效率和生产率的提高,即使是对螺丝刀这样简单的工具也毫不例外。从设计到加工,无不精心考虑,仔细研究。& 而中国人弄虚作假、投机取巧、坑蒙拐骗。。。是当今中国社会之普遍心理。与日本人追求至善、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相比是不是还有很大的差距?! 大国的崛起靠的是科技,国与国之间的较量说到底就是国民素质的较量,是人才的较量。不客气地说,中国由于难以接受别人的教育思想,国民整体素质与发达国家的相比都不是一个等级。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研究过21种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后来相继消亡的文明。结论是这些文明死亡的原因,无一例外,都不是他杀,而是自杀。他们失去了创新的活力,被历史淘汰出局。 1876年,美国庆祝独立100周年的时候,在费城举办国际博览会,有37个国家参展,当时清政府也派出了展览团。在这次博览会上,英国展出最新的蒸汽机车,美国展出大功率电动机和发电机,德国展出加工枪炮的精密机床,中国展出的是纯银打制的27套件耳挖勺和小脚绣花鞋。 这是就是时代的差距! 二战结束后,在美国占领军的监督下,日本进行了历史上第二次教育改革.这次教育改革是继明治维新后进行的又一次全面、彻底的教育改革.通过教育改革,培养了一大批中、高级科技人员,以及适应技术革新需要的熟练劳动力,这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推动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同时,也为日本经济起飞,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原因很多,但有一点我们不可不知: 《财经时报》推出的《二战期间日本掠夺亚洲国家黄金揭秘》,引起各界广泛关注,这一报道来源于《黄金武士》一书。 这本由美国作家西格雷夫夫妇用18年时间收集资料,追踪案件,写就而成的《黄金武士》一书中披露了日本在二战期间从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掠夺价值上万亿美元黄金等财宝的骇人内幕,震惊世界。 书中讲述的“山下黄金”的故事自1945年日本投降后就一直在民间流传:当日本快要投降的时候,菲律宾的一些岛屿上,一群劳工还在地下没日没夜挖着不知何用的隧道。几天之后,成吨的黄金和财宝被运往那里掩埋,永远地掩埋。当那些工人刚要爬上地面的瞬间,一声巨响,然后便是一片死寂。一切成为永久的秘密,只留下一个叫做“金百合”的传说。 “传说”与史实之间一直没有得到学界和官方的澄清,但按书中披露,中国无疑是那场战争中受伤害最大的国家,日本所掠黄金的很大一部分也是从中国抢去的,而东北地区是在那场侵略战争中被日军占领时间最长、受害最深的地区,那么,那笔惊世骇俗的“山下黄金”中究竟有多少是从东北掠走的?日本究竟掠走东北多少黄金? 连续几日,本报记者寻访国内及东北有关专家、学者,并从当时东北地区最大的金融机构――东三省官银号和当时最著名的民间银行――边业银行入手,试图揭开日本掠夺东北黄金之谜。但所有被采访者一致表示,由于当年日本刻意掩盖这些事实,其所掠走的黄金等财宝要远远大于目前公布出来的数字。 一场疯狂的掠夺 沈阳地方志专家伯金地:东三省官银号内66万斤黄金被日军掠走 现在的工商银行沈阳分行沈河支行所用的建筑,就是百年前的东三省官银号的老宅,这幢屹立在沈阳城朝阳街长安寺巷上的老建筑前,石狮下一块石碑记载着东三省官银号的身世。 东三省官银号在光绪三十一年也就是1905年成立,鼎盛时期在全国设有分号99处,是当时东三省最大的地方银行,由东三省巡使张作霖操控,奉军六次入关都是以东三省官银号为经济后盾。张学良将军在东北主政期间,正是依靠东三省官银号整顿了东北金融秩序,稳定东北币制。 “九·一八”事变以后,东北全境沦陷,日本关东军每到一处首先抢占的就是交通运输线和金融机关。 当时东北地区主要的金融机构有:东三省官银号,东北地方政府的官办银行,资本2000万元;边业银行,奉系军阀势力设立的,资本525万元;吉林永衡官银行,省政府的金库,资本1000万元;黑龙江省官银行,资本200万元。四银行还在沈阳设立了“辽宁省城四行号联合发行准备库”,以及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在东北的分支机构。该四银号是东北金融界的决定力量。 “九·一八”事变次日,东北地区最大的金融机构――东三省官银号被日军占领,日本人如获至宝,在门口贴上“擅入者枪毙”的字样。当日晚间,日军用载重汽车将官银号内的现大洋运走。 据后来沈河支行的资料记载,东三省官银号被日军占领,库内存有的66万斤黄金和200万元银元被日军劫走。由于数字巨大,就连当时负责编写沈河支行门前石碑说明的赵建宏都对记者说,“我当时也有点儿怀疑,毕竟这个数目太大了。”此后,赵建宏也到省市档案馆查阅过相关资料,但是并没有权威和统一的说法。见过当年东三省官银号金库的赵建宏说,地上和地下的金库共5个,每个达300到400平方米,“那是相当大的金库,也说明当时的财力相当雄厚。”赵建宏提供,66万斤黄斤这一数字,来源于从事沈阳地方志工作的伯金地的《东三省官银号始末》,而伯金地也是货币研究专家,当时赵建宏对此数字表示怀疑时,伯金地曾斩钉截铁地表示不会错的。 与赵建宏的初始怀疑相一致的是,沈阳市文史研究馆编写的《沈阳历史大事本末》一书对当年日本人从东三省官银号掠走的黄金记载为16万两,而有关媒体还有16万斤的说法,可以说相差很大。 但是直到现在,曾在沈阳市地方志办公室工作过的伯金地仍坚持“66万斤黄金”这一数字,“当年也是经过多方面考证的,而且数字来源主要是《奉系军阀的官僚资本》一书”,该书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出版,“一百多页的小册子,对当时的记载非常详细。”“日本占领东三省官银号时,张学良没来得及运走那么多钱币,根据奉系当时的财力,这个数字也是可能的”,伯金地说,“从史料看,当时日本人把一部分黄金运回本国,另外很大一部分则转移到长春,为伪满洲国筹备资金。” 百岁原边业银行老员工孙竞寰:7000两黄金不翼而飞 今年100岁的孙竞寰老人从1927年就在沈阳从事银行工作,他先后在张作霖的边业银行、日本人的伪满洲中央银行、国民党开办的“中央银行大南门支行”工作过。“其实,这几家银行都是一家银行,就在现在的大南门”。 孙竞寰记忆力很好,“边业银行是张作霖开办的,它与官方的东三省官银号都是东北最大的银行”。 “边业银行也对外”,孙竞寰说,1927年边业银行成立他就在这里工作,是负责存放款的组长,那时他才20出头。 孙竞寰说,“九·一八”事变之前,银行每天热热闹闹,生意很好。为了巩固纸币的作用,银行从上海购买了7000两黄金,作为储蓄金。 “黄金装在7个大木箱里运来,每个箱里装1000两。” 孙竞寰说,这些黄金在日军进来前一直放在银行里,也没有被兑换。当时的纸币是银本位的,100元可以换100块现大洋,但是不能与黄金兑换。 “九·一八”事变后,这家银行被日本人控制,改名为“满洲中央银行”。孙竞寰也被调往牡丹江分行工作,直到1935年回来。 回来后他发现这笔镇店之宝7000两黄金已经不翼而飞了。作为亲历日本统治下的银行工作者孙竞寰还目睹了日本在东北建立殖民地金融体系,统一币制,使东北的金融机关和伪币成为日本金融机关和日元的附庸,以便使日本垄断集团对东北输出资本,进行掠夺服务。为支持日本帝国主义扩大战争,伪满洲中央银行还大量积聚资本,集中投放给重要的产业部门,扩充军事工业,掠夺物资资源。 吉林学者李重:日本大肆掠夺我东北金银用于作战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占领了沈阳、长春、吉林、齐齐哈尔等城市,日本为了操纵东北的经济命脉,首先夺取东北的主要金融机构,即东北三省的官银号、吉林永衡官银号、黑龙江省官银号、边业银行和辽宁省城四行号联合发行准备库、中国银行、中国交通银行分行等金融机构。除黄金外,关东军还抢走了张学良存在边业银行中私有黄金七八千两和古玩字画等。有日本侵略者供认,从“四行号”中掠取的资金达1.4亿元。这些银号的附属事业投资额高达3800余万元,亦全为日军掠夺。 民间的财富也未能幸免。张氏帅府被占领。后来,关东军司令官本庄繁把从帅府洗劫的张学良家产装了两火车,运到北平试图交还给张学良,张学良怒不可遏地说:“这样待我,等于羞辱我,你把我的东西拿回去!不拿,我全在火车站烧了,羞辱你。你要还,还给我东北三省,我东北三省比你日本四岛还大呢!” 从“九·一八”事变到日本投降的14年间,在疯狂侵略中国的同时,日本对中国进行了世界侵略史上极为罕见的掠夺与破坏。 日本为吞并东北四银号,垄断金融,控制国民经济,积极筹划设立伪满银行。日,伪满中央银行总行、支行共128个单位正式开业,“满铁”的社员被充斥到银行进行监管,从此原有四银号被撤消。 伪满中央银行是伪满洲国傀儡政权的“国家银行”,是地地道道为日本侵略者服务的,是完全依附于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银行,是日本侵略者掠夺我国财富的工具。伪中央银行受关东军的全面控制,它为关东军提供军费和筹集军需物资。日本银行在伪行内设有参事室,监督该行的活动,实际上伪中央银行是日本银行的特殊分支机构。 日伪统治者利用伪满中央银行,实行残酷的货币、信用受理。它参与制定经济金融方针、政策,垄断货币的制造和发行,垄断东北的金融市场。 著有《伪满洲国货币研究》一文的长春学者李重说,侵华期间,日本大肆掠夺我东北金银及其他金属货币,一手收买东北所产之黄金、白银及现大洋等,再运往英美日各国,换取外汇购入战争之必需物资,资助日作战。 一项仍是空白的研究 专家称日寇掠走的黄金数量至今仍是个谜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编审卞修月,长期从事抗日战争人员及财产损失研究。他向记者表示,目前国内相关研究还是空白。辽宁省社科院历史所的相关人员也表示,专门研究日本经济侵略造成东北财产损失的相关资料已很难查找。 二战期间日本到底从东北掠夺多少黄金?记者找到大量资料和有关专家都无从考证。 省委党校刘贵田教授说,现在已知的一个数字是,1941年日本侵略者运回国内的黄金数量为2300余万克黄金。 1937年至1940年是日本侵略者对伪满经济实行全面统制掠夺时期。日伪统治者从1937年起实施产业开发5年计划,进行全面的经济掠夺,变东北为其扩大侵略战争的物资供应基地。在这个5年计划中,1937年计划开采黄金4230公斤,最终生产了3709公斤;1938年也是生产了3000多公斤。 为什么没有日本侵略者掠夺黄金的准确数字呢?“九·一八”研究会会长王建学教授认为,是日本侵略者有意销毁证据的结果。 现在我们可以查到的日本侵略者掠夺沈阳煤炭、钢锭、钢材、铝、液体燃料等物资的数字,也是不完整的,至于像黄金珠宝一样贵重的东西,属于绝密,只有当时的日本高层了解。 他进一步解释说,在1931年前,日本掠夺的物资张作霖都能掌握。因为物资只能从大连出口,通过满铁运输。而“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又开发出经丹东走朝鲜釜山回国的通道,且日本已经控制东北,运输物资的数量以及运送什么则全由他们说了算。 王教授还表示,日本战败后还销毁了大量的文件记录,被掠走的黄金数量至今仍是个谜。估计00000亿 日本以技术立国,技术力是比GDP更加重要的指标。GDP可能被地震一瞬间摧垮,如果技术力还在,则经济的根本还在。如果技术力被摧毁,多大的GDP也会随风而逝。至于什么是技术力,有很多指标衡量,如国民识字率,技术工人数量,各门类专业人才,钢铁、机械、化学、电子等基干产业的规模和技术水准等,可以通过大量的数据图表来表示。日本学者做学问时比较喜欢比较技术力,他们认为这才是经济的根、真正的经济。 日本和经济密切相关的有两个组织:政府有个经济企画厅,相当于中国的计委;还有个民间组织——产经联(经团联)。产经联是由日本的大企业互相持股组成,实质上是日本政府的“政府”(关于产经联和日本政府的关系,我将在有关日本政治经济体制的章节中专门讲述)。产经联里的大企业是日本的基干企业,是日本技术的精华,是日本经济的基础和骨骼。 产经联有个铁律:如果基干工业没有发育好,即没有准备好相应的技术,改善生活是对民族的犯罪,再大的市场需求也得等待。如果谁敢破坏基干工业,求得暂时的生活改善也是对民族的犯罪。基干工业出问题,政府必须出钱修补。 产经联在1945年是如何使日本奋飞的呢?粮食不足,在产经联的操纵下,政府得给学校派免费午餐,保障教育。大量工人失业,不能使他们荒废,产经联就通过政府组织他们上山下乡去种树,还要组织已经积累了数十年的技术人员把技术储备转化为民用技术。当基干产业还不完善,即“骨骼”没有发育好的时候,技术遭遇瓶颈,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产经联则坚决压制需求,坚持把资源投入重工业。一面要组织人员攻关,同时向国外敲诈:“你如果不卖,以后就没得卖了。”产经联在工业化过程中坚决限制外国产品进入。就这么“挺”着,让基干产业的“骨骼”逐步完善,产能逐步增长。在此之前人民的消费需求只能耐心等待。就这么艰难前行,经过十余年的艰苦奋斗,“骨骼”逐渐强壮,一飞冲天,完成由蛹化蝶。 产经联不面对普通消费者,只对整个民族,规划整个民族经济的大厦和发展方向,给其他企业提供基础原料和先进技术,是它决定了这个民族是一流工业国家还是刷盘子的角色。 毛泽东指出,中国要做超一流的工业化国家,打基础和骨骼非常重要,所以倾全力发展基干工业,发展各种尖端技术,抓紧后备人才培育。整个操作手法与产经联一模一样,不同的是,产经联用资本,他用权威。 中国当时已经能够提供各种类型的消费品,但有技术瓶颈,产能受限制。应该逐步攻关,并向外敲诈关键技术,人民继续忍耐,让消费带着工业“骨骼”逐步完善,艰难并痛苦地由蛹化蝶。但是主流经济学家的“比较优势”理论则与这种方向背道而驰。 1991年,俄罗斯民族也开始了再出发的行程,但是抱着金山压断了脊梁,无数顶尖人才流落异国他乡。 清贫是可贵的美德,土地资源钱财是身外之物,知识和技术才是宝贵的财富,是民族安身立命之本。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八一五——日本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胜利 日中午,日本天皇向全国广播了接受波茨坦公告、实行无条件投降的诏书。9月2日上午9时,在停泊于东京湾的 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上举行向同盟国投降的签降仪式。日本新任外相重光葵代表日本天皇和政府、陆军参谋长梅津美治郎代表帝国大本营在投降 书上签字,随后,接受投降的同盟国代表、盟军最高统帅麦克阿瑟上将、美国代表尼米兹海军上将、中国代表徐永昌将军、英国代表福莱塞海军 上将、苏联代表杰列维亚科中将,以及澳、加、法、荷、新西兰等国代表依次签了字。至此,法西斯轴心三国中最后一个国家军国主义日本正式 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法西斯轴心国的失败和反法西斯同盟国的胜利而告结束,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此后,10月24 日台湾正式从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下回归祖国! 日,在南京黄埔路(今解放路)国民党陆军总部所在地,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在向中国投降书上签字。按 同盟国协定,由国民党政府军队接受日军投降的范围包括中国(东三省除外)、越南北纬十六度地区。9、10两月,日军投降完毕,全部被解除武 装,广州、长沙、武汉、南京、北平、天津等27个战略要点除张家口、古北口为八路军解放,多伦、赤峰、承德被苏、蒙军攻占外,其余均为国民 党政府军队接收。国民党军队接收的武器装备及人员计有:步骑枪28万余支、短枪5万余支、轻重机枪3万余挺、火炮12,400门、坦克300余辆、装 甲车150余辆、汽车15,000余辆、飞机1,000余架、舰艇船只1,400余艘共45,000余吨、马7万余匹。日军投降官兵约127万人。投降的伪军计正 规军24个军、64个师、13个旅,共约68万人,武器35万余件。伪军游杂部队27万余人,总计伪军95万余人。日伪军总计232万余人。从1945年冬至 1946年夏,国民党政府将日军投降官兵及日侨等全部遣送回日本。 整个八年抗战,中国军民英勇作战。在敌后战场歼灭日军52万余人、伪军118万余人,合计171万余人。 正面战场歼灭日军约53万余人。两个战场合计歼日军105万余人,伪军118万余人,总计223万余人。连同投降日伪军232万余人,中国战场共歼俘(包 括受降)日本军事力量455万余人(其中日军232万余人,伪军213万余人),日军在中国战场的损失约占其总损失的70%。 中国的抗战,得到了世界各国广大人民与海外爱国华侨的同情和支持。得到了苏、英、法、捷、比、美 等国物资上的援助。一些国家和组织还派出了军事、医疗等等方面的志愿人员,直接参加了中国的抗战,他们中的一些人,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 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中国人民将永远记住他们! 中国人民对日作战的胜利,不仅捍卫了中华民族的生存,而且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对人类的进 步事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中国坚持长期抗战,粉碎了日本的战略企图,打乱了日本发动战争的时间表。按照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初期的企图,要求 速战速决,迅速灭亡中国,然后掠夺中国丰富的资源,以中国为“兵站基地”,“北进”侵略苏联,“南进”对英、美作战。但中国的持久抗战,使 日本陆军主力陷于中国。当德国于1939年9月在欧洲发动战争时,日本虽想乘机扩大侵略战争,但是,力不从心。直到1941年12月,日本才以部分兵 力发动太平洋战争。这样,中国的抗战就为盟国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同时,中国拖住了日本陆军主力,就使日本用于南洋作战的兵力大为减少,减轻 了盟国在太平洋的压力。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处于两线作战的困境,因此日本对苏作战的企图始终未敢付诸实施。中国的抗战是使苏联 避免两线作战的重要因素之一。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就是共产党借机扩大势力范围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战败的代价,二战后日本送美军7万慰安妇!日 星期三 16:10“涉外俱乐部招聘女性事务员,包吃住服装,高薪水,限18至25岁女性”。日,当这则广告在日本各大报刊登出时,当天就有1600余人前去面试,而3个月内各地应聘的女性达6万人之多。 发放这则广告的是日本政府东京警视厅参加设立的“特殊慰安设施协会”(RAA)。绝大部分应聘者不知道她们将要从事的工作是为驻日美军**。政府背景,在全国报刊上的公开广告,使她们深信不疑,而她们此后的命运,却是日本历史上至今不愿提起的一页。   慰安妇到底有多悲惨 担心美军施暴设立慰安所   日,日本战败投降,以麦克阿瑟将军为首的美军进驻日本。几万名美军即将进驻的消息,让日本人极度恐慌。当时的社会调查表明,对美军占领的恐怖和担心中,担忧妇女遭暴行凌辱的比例遥遥领先,被列在第一位。产生这种想法,首先是日本人长期处于“如果战败,男人将全被阉割,女人将全被作为娼妓”的宣传中,其次,战争中日军在亚洲各地的暴行,显然也成为日本人对占领军想象的最重要参照。 针对这种恐慌,日本内阁紧急讨论对策,结论是参照日本在战争中建立的慰安妇制度,为进驻美军提供“慰安”设施和性服务,来减少美军对日本平民女性的侵扰。建立这种设施当时预算需要5000万日元,对战败的日本来说是一笔巨大的开支,而大藏省财税局长池田勇人却很快批准了这笔钱,他的看法是“用这笔钱换取日本女性的贞节和血统的延续,可说是十分划算。”   8月18日,日本内务省向各地政府发出文件,要求各地警务部门协助建立为占领军**的慰安所。8月26日,由东京警视厅牵头建立的RAA协会正式成立,该协会就是日本为美国占领军**的专门机构,日本人称之为“国家卖春机关”。协会下设慰安、游技、艺能、特殊设施、食堂、物产各部,并冠冕堂皇地声称协会的作用是“为维护民族的纯洁性和百年后的未来,作阻挡狂澜的防波堤,作战后社会秩序的地下支柱。”   这样,以日本政府为主导,为美军服务的全国性“慰安”系统,在日本开始建立起来。第一个这样的慰安所率先在东京郊外的小町园开业。此后,“悟空林”、“见情”、“波满川”、“乙女”等慰安所相继开业,最盛时,在日本从事“慰安”的RAA女性达到7万人 妓女不足公开征集   起初,日本政府对“国家卖春”的行为还是有所掩饰的,要求各个慰安所的经营者只能以个人身份,而不能以国家政府名义,而慰安妇也准备利用当时日本社会的公娼私娼充当。然而,在进行征集时,却遇到了意料不到的困难。   8月21日,东京警视厅召集各卖春业巨头开会,要求他们动员手下妓女为盟军提供慰安服务,结果却颇为难堪。对此前所未闻的“国家要求”,大妓院“吉原”的老板成川敏的回答最有代表性,“对昨日的敌人,今天就用身体侍奉,这当然也可以强制命令,但就是妓女,能不能接受也不好说。   请允许我们回去商量。”事实上老板们的担忧是有道理的,妓女们对这条命令反应很强烈。长期受到的宣传是一条理由。另外,妓女中流传着“西洋人和日本人身体不一样,和他们做那种事会被弄成两半”的说法,于是去做这种事,就有了赴死的悲壮。   结果,愿意合作的妓女数量连最初要求的1/3都未达到。日本政府无奈撕下面子,用报纸广告的方式征集良家妇女。于是,出现了前面的一幕。当时的日本,失业率极高,且“男性优先就业”,很多在战争中失去丈夫的日本女性处于饿死的边缘,所以,看到这样的广告,应募者自然众多。根据统计,这些女性中,应募时默认可以从事性服务的不到20%,但在政府和卖春业老板的软硬兼施下,大多难逃沦为慰安妇的命运。在稻江世津子《占领军慰安所》一书中,她称当时“自愿的不超过半数。”   慰安妇待遇悲惨   日本内务省给这些女性起的名称是“特别挺身队员”,根据记载,当时免费为她们“开展服务”提供的标准配给用品有床、被、枕头、睡衣、长裙、洗漱用具、食物、卫生纸,以及原日本军内使用的,被称作“冲锋一号”的避孕套。 事实上,这些女性的命运十分悲惨。最早开设的小町园慰安所,原本是在9月2日开业,但是,8月28日,一批美国兵就冲进这里,痛打了服务员,强奸了在那里的全部慰安妇。日方记载,其中半数慰安妇是第一次见到外国人,其时的恐怖惊慌,恍如地狱之门开启。同样的事情在其他地方也有发生,横滨的互乐庄原计划9月1日开业。但在前一天晚上,却闯来100多名黑人士兵,用卡宾枪胁迫,将其内的14名慰安妇轮奸,惨叫呼号彻夜,日本警察不敢过问。   这些,事后日本新闻界按照占领军总部的命令,都不予报道。即便“正常”营业的慰安所,其情景也非常人所能接受。一个化名“玛丽”曾在小町园慰安所从事慰安服务的女子说:“没日没夜,美国兵嚼着口香糖在外面排队等着,女人们在屋子里形同监禁,根本没有拒绝的自由。”“最高的一天接客55人。” 而在慰安妇们“为了国家”,“努力奉公”时,日本上层却是另一番景象。一方面日本上层密令避免皇族、公族、财阀家庭的女性被卷入慰安行为,换句话说就是让下层女性的“慰安”来保卫上层家族的贞操。另一方面,原来叫嚣战争最强烈狂妄的日本右翼,又急忙投入到RAA的事业中,从中大肆渔利。美国兵享受性服务的价钱差不多是一个人一百日元,相当于当时日本人平均月工资的两倍,根据合同慰安妇只得到很少一部分,大部分收入落入了右翼财阀的腰包。   性病泛滥导致慰安设施关闭   但是,这个“兴旺”的产业,却在1946年遭到了腰斩的命运。原因出在小小的避孕套上。 尽管日本的“慰安所”配备了避孕套,但肯使用的美国兵却寥寥无几,而占领军的淫威又无法抗拒,结果,造成了RAA慰安所中性病的盛行。RAA的慰安妇中,有性病的超过了90%。 这引发了大洋彼岸美军的妻子、亲人们一片抗议之声。尤其是有记者深入日本的慰安所,将其内情拍摄,带回美国公布,更引发了轩然大波。   正在从事人权活动的罗斯福夫人为此愤然质问麦克阿瑟,“我们合众国的小伙子们,就是公然在日本妓院这样出入得脏病的吗?你这个司令对此很自豪吗?”这让麦克阿瑟十分尴尬。日,占领军司令部以“公然卖淫是对民主理想的背叛”为理由,要求日本政府关闭各处慰安所。26日,日本政府下令各地警察署遵照执行,并谢绝美军官兵继续访问慰安设施。   日本政府随即下令遣散慰安妇,5.5万名慰安妇,没有任何补偿就被赶到了街上。这些慰安妇,很多继续从事色情行业,或在RAA经营的“茶舍”“咖啡厅”“酒吧”等地为美军服务,成为被美军称作“潘潘”的暗娼(美日间的默契,以暗娼代替公娼,继续慰安服务,实际上RAA4年后才正式终止);或者为美军包养,称为“安丽”。   在整个美军占领日本期间,尽管日美两国在舆论督促下多次试图取缔这种半地下的“慰安”服务,却因为上层的三心二意,始终不能根除。这期间,美国军医“改良”了梅毒的治疗方法,改口服片剂为从龟头直接注射药物,试图用这种极为痛苦的治疗方法稍稍遏制美国大兵的行为,而日本警察在街上追逐“潘潘”,更是那段时期一道无奈的风景。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学习学习啊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国民党战败退回台湾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没有什么好的地方!!!!!就是日本鬼子跑出去了,国民堂看到了共产堂的厉害。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日本什么时候投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