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捷生长征的故事选一件写怎么写童话故事100字

【长征中的最小红军--贺捷生】
在人生的旅途中,家是永恒的港湾,疲了惫了,想一想家,那是力量的源泉;在社会的纷争中,家是永恒的坚石;惧了怕了,想一想家,那是自信的来源。这句话很好地诠释了家的内涵:温暖、美好、宁静、惬意;人在家里,可以纵情地唱,放肆地笑,痛快地说,开心地乐。
  她是开国元帅的女儿,她是共和国的女将军,她是史料记载参加长征年龄最小的人,她的名字记录着一场战争的捷报,她出自帅门,生活中却像是一位邻居大妈,她的情感跳动着母爱的火花,她细腻的文字却彰显着时代的内涵。
本文作者贺捷生
长征途中的老照片
  六月,蓝天白云,绿草无垠,在灿烂阳光下,由大科学家钱学森老人亲笔题写的"先任学校"四个遒劲有力的大字,给塞北围场草原这个僻远的普通乡村学校平添了几分浓浓的历史韵味和文化魅力。
  围场是我的母亲蹇先任在战争年代工作过的地方,从抗战时期直到解放战争,母亲几乎全部是在这里度过的,这所学校便是以她的名字命名的。60多年过去了,至今,草原上年迈的老人们都能绘声绘色地为你讲述当年那个腰挂驳壳枪、骑着战马的女书记的飒爽英姿。母亲生前喜爱孩子,更酷爱教育,长征路上,一次她和我的父亲贺龙谈及理想时说,等革命胜利了,我就去当个老师吧,天天和孩子打交道,那该是何等幸福和光荣啊!今天,这所学校以母亲名字命名,是包括我们这些儿女在内的社会各界对先辈的缅怀和纪念,也是为让母亲了却一桩夙愿。
  适逢六一,又是母亲的百年诞辰纪念,先任学校的师生们举行了一个别有意义的纪念活动。在鼓声、锣声和欢快的童声合唱中,一个充满稚气的孩子把一条鲜艳的红领巾系在了我的胸前。望着台下一片花蕾般的孩子们,我一个74岁的老人,仿佛一瞬间回到了童年,同这些孩子们一样,我有过花朵样的年龄,也同样经历了童真的岁月。蓦然之间,不知为什么,我的泪水竟夺眶而出。泪光婆娑中,我的眼前幻化出1974年前的另一个场景——
  日,湘西的山林里已是寒风瑟瑟,密林之间,一支红军部队正在冒雨开进,队伍里,一个背背篓的女红军格外引人注意。她的背篓里装着的,是一个刚刚出生18天的女婴,就在半个钟头之前,部队通过敌人封锁线时,孩子突然哇哇哭了起来,为怕敌人发现,女兵迅速用棉被把孩子捂得紧紧的,险情过后,孩子的脸被憋成了茄子一样的紫色。此刻,刚刚受了惊吓的孩子似乎尚未缓过神来,女兵的脸上,惊恐中挂有几分内疚……这个女红军,就是我年轻的妈妈,背篓里的女婴,就是刚刚出生没几天的我。这支队伍,就是贺龙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他们是奉中革军委的命令开始长征的。险情刚过不久,部队便开始强渡澧水河,敌人派了数架飞机对渡河红军进行密集轰炸。大部队都过了河后,军团参谋长李达突然发现我们母女仍在对岸,便命令立即接我们过河。于是军团卫生部长贺彪亲自撑船,冒着危险护送我们,刚到河心,便遭到敌机轰炸,炮火在小船周围溅起数丈高的水柱。许多年后,母亲告诉我,说那天炮火中的我,却反而睡得分外安详。
  枪声炮声伴着我的童年,我是听着枪声炮声成长的。日,伴随我出生的第一声啼哭,是红二、六军团夺取津澄大捷的炮声。据说,父亲贺龙在前线拿着王震将军拍来的电报,高兴得不能自已,他对萧克说:"给孩子起个名字吧。"萧克略作思考,说:"红军连克津市、澧县数城,屡战皆捷,军心大振,我看就叫捷生吧。"炮火中出生的我,注定要引起特别的关注,母亲告诉我,为了带我行军,红二军团的首长们开了一次特别会议。就在母亲生下我18天,红军开始长征。然而,一个女婴,且尚在襁褓中,要伴随行军,谈何容易?可是,随着红军的撤离,必然是敌人的血洗,即使是亲戚,谁肯冒死收留一个红军领袖的后代呢?于是,围绕要不要带着我长征,就在出发前,红二军团的首长贺龙、任弼时、关向应、萧克、王震等临时召开紧急会议。有人提议,红军作战艰难,时刻处在危险之中,不能带着孩子行军打仗;另一种意见则认为,我们革命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孩子吗?孩子是我们的未来和希望,小捷生说什么也不能撇下!
  母亲说,当时在窗外等候消息的她听到这话,激动得几乎哭出了声。是啊,我们抛头洒血干革命,不就是为了孩子吗?如果明知幼弱的孩子注定会落入敌手而撇下不管,那还叫红军吗?所以,因为有了这次特别会议,红二方面军长征的队伍里,从此多了一个抱着孩子的母亲。
  在母亲的怀抱里,在父亲的马背上,我与父辈一起渡过金沙江,走过康藏高原。母亲说,在翻越5396米高的中甸雪山时,她用背篓背着我,是靠拉着驮伤员的骡子尾巴才坚持到最后的。母亲还说过,正是有了那次特别的会议,红二、六军团后来多了包括我在内的4个婴儿,他们是任弼时的女儿任远征,萧克的儿子萧保生(后被日本侵略军毒杀),吴德峰的女儿吴岷生。4个孩子,都留下了一串关于长征的生动故事,对此,美国作家斯诺在他的《西行漫记》中有着生动的记述。在抗战最艰苦的日子,为了我们这几个孩子的安危,又是经过毛主席特别批准,先后被送回到老家托人寄养。
  在红二方面军,母亲是屈指可数的女才子,1927年她在湘鄂西参加红军后,先后当过文化教员,还当过前敌委员会文书科科长、机要秘书等。她不仅写得一笔好字,且有深厚的古文功底。当时,红军将士和苏区人民都尊敬地称她为"蹇先生",著名美国记者斯诺,在《西行漫记》一书中,称她是红军队伍里能文能武的"女英雄"。
  母亲爱我,她爱红军所有的孩子们。即使在翻雪山过草地的最艰苦的岁月,她都在幻想着,等革命胜利了,她要去办学校,搞教育,她说,彻底改变民族积弱积贫的状况,必须从娃娃抓起。或许正是考虑母亲的愿望,在"七七事变"发生不久,母亲便被派往苏联共产国际学校学习。在1940年返回延安的途中,在新疆她遭到反动军阀扣押近一年之久,1941年冬经党组织营救才回到延安。此后不久,便被派往河北围场任县委书记。在围场的数年间,她忙着清匪除霸,发动群众参军参战,木兰围场的乡亲都亲切地称她"蹇大姐"。如果从1931年算起,围场一带被日本人统治长达14年之久,当地经济凋敝,一片破败景象。但更让母亲痛心的是,由于日本长期的奴化教育,围场百姓不但经受战乱之危,更经受了文化缺失之苦。当时,孩子们竟然大多不知道自己生活在什么国家,更缺乏民族的认同意识。所以,即使在作战最艰苦的日子,她仍念念不忘的是教育,她亲自动手,为当地老百姓的孩子编了一本少儿语文课本,开篇的第一课便是:我是中国人,我爱自己的祖国。在县委会议上,她不止一次地讲,等战争结束了,咱们在围场要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办学。然而,战争尚未结束,她便被派往战火纷飞的前线。一直到晚年,她依然牵挂着围场的孩子们的上学问题。2004年,在生命弥留之际,她立下遗愿,要把她平生的全部积蓄,包括她的衣物、文具、书籍及所有用具,都毫无保留地捐给围场人民,希望能在木兰围场办一所希望学校。母亲逝世后,我们按照她的遗愿,将她生前的所有东西全部捐给了围场人民,我的孩子及至爱亲朋也都纷纷解囊,拿出有限的积蓄,再加上有关部门热情相助,在围场县的克勒沟镇,办了一所以母亲名字命名的希望学校。
  钱学森老人听说了这件事,兴奋不已,这位90余岁高龄的老人欣然提笔,为先任学校题写了校名。我的一些作家朋友,一些曾经南征北战的将军们受母亲的精神感染,也纷纷将自己的签名图书赠给先任学校。如今,先任学校已经有了初具规模的教学楼,有了宽敞明亮的图书馆,有了可供2000人食宿的宿舍和餐厅,学生从入学,一直可以读到初中毕业。这所学校,成为木兰围场牧民儿女的向往之地。
  母亲回眸应笑慰,且听朗朗读书声。亲爱的母亲,上千名孩子现在正一起诵读您当年为他们编写的课本,朗朗书声,便是对您最好的缅怀和纪念。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贺龙元帅之女贺捷生:母亲生下我18天就开始长征&(2)
日08:54&&来源:
E-mail推荐:&&
长征途中的老照片
  母亲说,当时在窗外等候消息的她听到这话,激动得几乎哭出了声。是啊,我们抛头洒血干革命,不就是为了孩子吗?如果明知幼弱的孩子注定会落入敌手而撇下不管,那还叫红军吗?所以,因为有了这次特别会议,红二方面军长征的队伍里,从此多了一个抱着孩子的母亲。  在母亲的怀抱里,在父亲的马背上,我与父辈一起渡过金沙江,走过康藏高原。母亲说,在翻越5396米高的中甸雪山时,她用背篓背着我,是靠拉着驮伤员的骡子尾巴才坚持到最后的。母亲还说过,正是有了那次特别的会议,红二、六军团后来多了包括我在内的4个婴儿,他们是任弼时的女儿任远征,萧克的儿子萧保生(后被日本侵略军毒杀),吴德峰的女儿吴岷生。4个孩子,都留下了一串关于长征的生动故事,对此,美国作家斯诺在他的《西行漫记》中有着生动的记述。在抗战最艰苦的日子,为了我们这几个孩子的安危,又是经过特别批准,先后被送回到老家托人寄养。  在红二方面军,母亲是屈指可数的女才子,1927年她在湘鄂西参加红军后,先后当过文化教员,还当过前敌委员会文书科科长、机要秘书等。她不仅写得一笔好字,且有深厚的古文功底。当时,红军将士和苏区人民都尊敬地称她为&蹇先生&,著名美国记者斯诺,在《西行漫记》一书中,称她是红军队伍里能文能武的&女英雄&。  母亲爱我,她爱红军所有的孩子们。即使在翻雪山过草地的最艰苦的岁月,她都在幻想着,等革命胜利了,她要去办学校,搞教育,她说,彻底改变民族积弱积贫的状况,必须从娃娃抓起。或许正是考虑母亲的愿望,在&七七事变&发生不久,母亲便被派往苏联共产国际学校学习。在1940年返回延安的途中,在她遭到反动军阀扣押近一年之久,1941年冬经党组织营救才回到延安。此后不久,便被派往围场任县委书记。在围场的数年间,她忙着清匪除霸,发动群众参军参战,木兰围场的乡亲都亲切地称她&蹇大姐&。如果从1931年算起,围场一带被日本人统治长达14年之久,当地经济凋敝,一片破败景象。但更让母亲痛心的是,由于日本长期的奴化教育,围场百姓不但经受战乱之危,更经受了文化缺失之苦。当时,孩子们竟然大多不知道自己生活在什么国家,更缺乏民族的认同意识。所以,即使在作战最艰苦的日子,她仍念念不忘的是教育,她亲自动手,为当地老百姓的孩子编了一本少儿语文课本,开篇的第一课便是:我是中国人,我爱自己的祖国。在县委会议上,她不止一次地讲,等战争结束了,咱们在围场要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办学。然而,战争尚未结束,她便被派往战火纷飞的前线。一直到晚年,她依然牵挂着围场的孩子们的上学问题。2004年,在生命弥留之际,她立下遗愿,要把她平生的全部积蓄,包括她的衣物、文具、书籍及所有用具,都毫无保留地捐给围场人民,希望能在木兰围场办一所希望学校。母亲逝世后,我们按照她的遗愿,将她生前的所有东西全部捐给了围场人民,我的孩子及至爱亲朋也都纷纷解囊,拿出有限的积蓄,再加上有关部门热情相助,在围场县的克勒沟镇,办了一所以母亲名字命名的希望学校。  钱学森老人听说了这件事,兴奋不已,这位90余岁高龄的老人欣然提笔,为先任学校题写了校名。我的一些作家朋友,一些曾经南征北战的将军们受母亲的精神感染,也纷纷将自己的签名图书赠给先任学校。如今,先任学校已经有了初具规模的教学楼,有了宽敞明亮的图书馆,有了可供2000人食宿的宿舍和餐厅,学生从入学,一直可以读到初中毕业。这所学校,成为木兰围场牧民儿女的向往之地。  母亲回眸应笑慰,且听朗朗读书声。亲爱的母亲,上千名孩子现在正一起诵读您当年为他们编写的课本,朗朗书声,便是对您最好的缅怀和纪念。(《解放军生活》杂志2010年第一期)&&
(责任编辑:王矗
我要发表留言
人民网强国社区注册用户可以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
&&&&&&&&&&&&&&&&&&&&&&&&&&&&
&&&中国人大
1、2、3、4、5、
&&&中国政府
1、2、3、4、5、
&&&中国政协
1、2、3、4、5、
&&&中国工会
1、2、3、4、5、
&&&中国妇联
1、2、3、4、5、
&&&播客?视频
&&&时政要闻
&&&人民日报重要言论库
&&&重要理论
&&&时政资料
      以婴儿形式参加长征的贺捷生将军
&&&&&&&&&&&&&&&&&&&&&&&&&&&&&&&&&&&&&&&&&&&&&&&&&&&&&&&&&&&&&&&&&&&&&&&&&&&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初见贺捷生中将_中国全民记者网
初见贺捷生中将
时间: 09:07来源:网络 作者:薛登科 点击:次
&&&&&&& 贺捷生中将,笔者在报刊、杂志上多次阅读过她的文章,文如雄鹰振翼,声振林木,音遏行云;又似小桥流水,潺潺鸣溅,韵律悠扬。非常敬佩,一直无缘得见。功夫不负景仰人,终于,见面的机会来了。
&&&&&&& 据 12:57:00 中国青年网报道:&[本刊讯]群英荟萃,满堂生辉。日晚,还沉醉在新中国60华诞喜庆之中的社会各界200余人豪情满怀地走进全国政协阳光厅,出席&与共和国60年共成长&中华儿女商界群英会&盛典。
&&&&&& &6个月来,作为在全国报刊里惟一以&中华儿女&冠名的人物类主流期刊《中华儿女》,在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和中国国际友谊促进会的具体指导下,联合全国工商联宣教部、人民日报社新闻信息中心、中国周刊杂志社、中国产经新闻报社等机构,通过社会各界推介、专家认定,推选出60位中华儿女商界英杰和60个影响世界的民族品牌。
&&&&&&&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华儿女理事会理事长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全国人大常委会财经委副主任贺铿、全国人大常委会环资委副主任张文台上将、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孙怀山、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范西成、中华慈善总会副会长张道诚,军事科学院军事百科研究部原部长贺捷生中将、北京军区副司令员乔占军少将、著名党史专家邵维正少将、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周长奎、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副主席孙晓华与刘沧龙,以及200多位企业家、社会名流出席了聚会活动&。
&&&&&&& 日晚,我随着常启万名誉会长等同志来到全国政协阳光厅,见证了这一难忘的历史时刻。
&&&&&&& 突然,我在出席会议领导的名单中,发现了贺捷生中将的名字。出于对贺捷生中将的敬慕,就向主持盛典的领导提出,见见贺捷生中将,他爽快地答应了,并且立即作了安排。我们一行人员在与莅临盛典活动的领导集体合影后,便进入了大会会场。在盛典仪式开始之前,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我走到了主桌的贺捷生中将面前,轻轻交谈了几句。
&&&&&&& 我说:&尊敬的贺将军,您的作品,我读过好多次,您的传奇故事,我也读过,十分景仰。并请您代我转达对领导的问候。能和您留个影吗?&。
&&&&&&& 贺捷生中将和蔼地微笑着,说:&好呀&。
&&&&&& &说完,她从主桌边站起身来,与我握了握手,同我并排站在离桌1米多远的地方,在记者云集的大厅里,留下了珍贵的合影。
&&&&&&& 在热烈祝贺中国全民记者网开通的今天,猛然,我又想起了贺捷生中将,衷心地敬祝她身体健康,晚年幸福,万事如意!
扩展阅读:
半生坎坷终得幸福
&&& &&&&长征最小参与者、贺龙元帅之女贺捷生的故事
&&&&&&& 10月中旬的一天,在举国上下隆重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笔者来到贺龙元帅的大女儿贺捷生将军家里,刚按响门铃,就听到里面的小狗汪汪叫着,警卫人员开门时,那条可爱的小狗直奔出来,但随着主人的吆喝,小狗变得十分乖巧&&它就是贺捷生将军形影不离的小宠物。进门左边的第一间房子里摆着贺龙元帅的巨幅遗像,遗像的正前方摆放着几张椅子,整个房间显得庄重肃穆。在这里,笔者静静地记下了有关贺捷生将军的传奇故事。
&&&&&&& 未满月就随父母长征
&&&&&&& 日,刚刚打完胜仗的贺龙得知妻子蹇先任生下了他们可爱的女儿,无比欣喜。后来成为贺龙连襟的萧克将军(萧克之妻为蹇先任的胞妹蹇先佛)对贺龙夫妇说,孩子是在父亲刚刚打完胜仗时出生的,就给她取名叫&捷生&吧。贺龙夫妇觉得这个名字既响亮又很有纪念意义,于是欣然接受。
&&&&&&& 长征开始了,按当时的情况是绝不允许未满月的婴儿随红军长征的。贺龙与妻子商量后,决定把小捷生暂时寄养在桑植一户亲戚家,可一个星期下来也不见那位亲戚来接,贺龙最终决定带着未满月的女儿一道长征。任弼时、萧克、王震、关向应等经过集体讨论,破例同意让小捷生随父母参加长征。
&&&&&&&& 长征途中,小捷生在妈妈怀里被抱得很紧很紧。为不被敌人发现,小捷生的嘴不得不被妈妈紧紧地堵住,几次因挤压过度差点窒息。一次在突围时,贺龙把小捷生裹在怀里,就像赵子龙怀揣阿斗似地杀出重围,脱离险情后突然发觉怀里的娃娃没有了,立刻掉转马头去寻找。好在小捷生掉在草丛中,被后面的伤病员发现,才捡回了一条小命。母亲望着襁褓中闪动着一双天真大眼睛的女儿,泪水禁不住从脸颊无声滑落&&
&&&&&&& 长征结束时,小捷生刚满1周岁。
&&&&&&& 两位养父陪伴她度过童年
&&&&&&& 抗战爆发后,小捷生不得不离开自己的父母。这一次贺龙决定将女儿托付给自己南昌起义时的两位部下秦光远、瞿玉屏,他们也就是贺捷生的两位养父。
&&&&&&& 贺捷生的童年是在颠沛流离中度过的。她随第一位养父秦光远在贵州铜仁只住了几个月,由于秦光远暴露了身份,她被转到了第二位养父瞿玉屏家居住。瞿玉屏是贺龙的部下、同乡,出于对小捷生的保护,他从未向别人包括自己的妻子讲明这个小女孩的身份。
&&&&&&& 1945年抗战胜利前夕,瞿玉屏秘密赶赴广西桂林八路军办事处运送药品,归途中在柳州遭敌机轰炸受伤。伤势日趋严重的瞿玉屏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一天,他将已经10岁的小捷生单独叫到自己身边对她说:&女儿,我不是你的亲生父亲。你的父亲叫贺龙,他是一位了不起的军人。你的妈妈也是一名军人,她年轻漂亮,满头黑发,一双大大的眼睛&&将来你一定要回到他们身边。孩子,千万不要忘记你是贺龙的女儿!&小捷生顿时怔住了,自从她懂事后,只有眼前这位&父亲&才是世上最疼爱她的人,她不能失去他。小捷生扑进养父的怀中,两人的泪水流在一起。
&&&&&&& 两次离婚并痛失二女儿1958年,贺捷生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她大学即将毕业时,当时青海省计划筹建18所高校,急需大批人才担负教学工作,贺捷生未和父母商量便果断报了名,并被安排在青海民族学院执教。那时人们都不知道她是贺龙的女儿。不久,她与一位天津籍的青年教师结婚,组成了一个小家庭,3个女儿先后出生。贺捷生以平民的生活姿态,在青海度过了苦乐相间的6年青春时光。
&&&&&&& &文革&的风暴席卷中国大地,身为贺龙长女的贺捷生也在劫难逃。丈夫随后与她离婚,带着二女儿离开了她。贺捷生从青海回到北京后,被下放到石油部某研究院&劳动改造&。在贺捷生身处厄境时,贺龙生前身边的一位工作人员向她表达了真挚的情感。这时贺捷生的两位大学同学伸出援助之手,他们去婚姻登记处冒名为贺捷生两口子办了结婚登记手续。不料没多久喜事变成了丧事,这位夫婿因与贺龙的女儿结婚而被隔离批斗,由于连续遭受残酷的折磨,他的生命走到了尽头。在以后的岁月里,每每回忆起这位情深似海的爱人,泪水总会充盈贺捷生的双眼。
&&&&&&& 1970年,贺捷生的二女儿因不堪忍受失去母爱和备受社会歧视的双重痛苦,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在贺捷生书房里,笔者见到了二女儿的照片,她在照片里甜甜地笑着,那么天真,那么可爱,然而却成了妈妈心中永远的痛。
&&&&&&& 与老伴幸福相守晚年
&&&&&&& &文革&结束后,贺龙元帅的冤案得到彻底平反,贺捷生重新回到了人民军队中。1980年,贺捷生参加了《中国大百科全书》的编写工作。日,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签署命令,授予贺捷生少将军衔。1993年贺捷生出任军事科学院百科部部长,直至《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后才退休。
&&&&&&& 在此期间,经人介绍,贺捷生再次结婚,老伴大她10多岁。老伴也爱舞文弄墨,两个人志趣相投。但岁月终究不饶人,老伴的身体一天天不如以前,现在大部分时间里,贺捷生都是在医院里照顾老伴。有时老伴过意不去,就会执意要她外出走走散散心。近段时间,贺捷生的身体也有些不适,这样,夫妻二人竟成了医院里的邻居,彼此互相鼓励、互相照顾,他们之间又有了另一种生命的默契。
&&&&&&& &&摘自百度网
--------------------------------------------------------------------------------------------------------------------
⑴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全民记者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全民记者网,欢迎转载并注明“来源:中国全民记者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⑵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全民记者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⑶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 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么写童话故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