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秋惠这个名字怎么做自我介绍比较有特色的简历模板

提示信息 - 游戏问答频道_单机游戏下载网
对不起,该主题存在非法关键字!已被系统屏蔽
本站部分内容系根据指令自动收集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赞成该内容或立场
Copyright & 2011 www.51yue.ne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Processed in .3114 second(s),2011届毕业生寄语:“学术不可避重就轻”
&&& 任何一个好的集体,都一定有好的文化。任何一个能够持续的集体,一定有一种文化在支持。如何理解这样的文化?我常想,文化就像一张阳光下的蜘蛛网,你看不到那蛛丝,却看到半空中悬着一只大大的蜘蛛――那蛛网的每个节点就是我们中的一员,每个节点都联系着整个蛛网,那只大蜘蛛就是我们共同的事业了!
&&& 北京大学从创办景观设计学专业开始,就致力于营造这样的文化,努力让加入到这个团体中的每个成员,都能够找到自己的归属,感觉自己持续存在。高年级同学给低年级同学写信,已经成为一个传统,从2005年级开始,一直未曾改变,逐渐积累成为一种财富!
&&& 2009景观设计学专业(MSLA)毕业生,在他们完成论文答辩后,就写下了他们感想,寄语。引用一个同学的标题,我把它们归纳成一个主题:“学术不可避重就轻”,学位论文是提升人生高度的一生的契机。
&&& 每位读到这些箴言的同学,无论你是否能够记住留下这些言语同学的名字,请从心底里向他们说声“谢谢”,并请用同样的方式回报未来。
&&& 感谢2009年级同学的真心奉献,祝愿大家用完成学位论文的方式服务社会,奉献社会,触摸人生的新的高度。
&&&&&&&&&&&&&&&&&&&&&&&&&&&&&&&&&&&&&&&&&&&&&& 李迪华 日
&&& 首先,要有热情,自己想要研究一个问题远比被别人拟定一个题目来的快乐,这与批判媒妁婚姻,倡导自由恋爱的道理是一样的。
&&& 最重要的是,有理有据的坚持自己的思路,不要过分依赖老师和与别人讨论,理由如下:
&&& 这是你自己的论文,是你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你有责任理清自己的思路;
&&& 没有那么多老师有那么多时间“帮你写论文”;
&&& 老师们不是万能选手,你研究的他们不一定懂;
&&& 当老师们意见不同的时候,那么我可以负责任的说,中间的那位同学必定是个悲剧。
&&& 我分析了下想要与人讨论的心情,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实在是想不通一个问题了,需要提示;二是自己不自信,想要得到别人的肯定。前者我认为是可以的,至少在这样的情况下,是清楚自己的逻辑的。其结果多会是触类旁通,如释重负之类的。后者的结果又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得到别人肯定,那么会接着做一段时间,然后过一段时间继续寻求肯定;第二种情况就是没有得到肯定,那么就会在“选题”与“确定思路”的死循环中“了此残生”,直到怀着无比忐忑的心情走上答辩场,听天由命。
&&& 另外,论文是改出来的。大到逻辑思路,小到标点符号,一篇好的论文总是千锤百炼出来的。
&&& 最后,写论文需要有一颗强悍的内心,绝不要轻言放弃。
&&& 目的一定要明确。从最初的选题开始,就要清楚的知道自己想做什么,不能拖到后面再考虑,那样论文写作会进行的非常艰难。
&&& 论文中经常会遇到其他学科的问题,甚至需要用其他学科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不会的就要立刻学,不能因此而逃避。很难再有这样的机会去用心学习另一个领域的知识,可以收获非常多。
&&& 最最重要的是坚持。无论多么难,还是要努力想办法来解决。不能纠结,不能犹豫。过了这一关,可以明显看到自己的成长。
&&& 十分幸运,论文顺利通过,当结果宣布的那一时刻起,论文就差不多告一段落了。但这段把一件事尽可能完美做出来的历经和对意志、时间观念、逻辑等方面的锻炼将是我一生受益的财富!
&&& 写论文是个辛苦又有趣的过程,差不多一个月时间在兴寿镇及附近跑了近四十个村子,寻找和记录农村集市,苦的时候被晒得脖子脱皮,太困了就坐在路边人家房屋后面睡觉,嫌人来人往干脆把帽子盖着脸直接睡着了……,乐趣就是京郊的迷人风光,难忘一个傍晚沿着山路走到一个靠山的村子,夕阳柔和气氛宁静,村落整齐洁净,不少人家的院门开着,门口堆着整齐的柴草,门内开着安静而斑斓的花,偶见几个劳作归来的朴实农民,山崖上还有不知名的鸟开着不知名的野花,真是美极了!
&&& 回望近一年的探索选题、调研、整理与写作的过程,有几点感触,首先别把困难想象那么大,做论文只是以后漫长生活中的一个插曲一件事,不要先对所谓的困难有为难情绪,但必须得有个做事的样子,勤奋、利索、脚踏实地,把想法尽快落到实地。
&&& 其次要提前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多看已有的国内外相关文献及硕士、博士论文研究课题,对论文整体的构思和逻辑有大体把握。在自己做选题和构思论文结构时要关注细节,但也更要有整体思维,不然逻辑混乱会严重干扰论文进程。
&&& 再次就是要有主见,经常和老师同学讨论,但不要被他人左右自己的思路,因为只有自己更明白自己要做什么,整体逻辑是怎样的,这个不仅论文需要,以后的很多事情都需要。
&&& 最后保持一个平稳愉快的情绪,对老师和同学建议与帮助充满感激,不错过哪怕是辛苦调研过程中的美景,你会发现认真的做一件事原来也可以这么愉快!
&&& 毕业论文始于回到北京后的暑期课程,进入武汉五里界生态城项目,从前期调研到项目报告的完成,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是后期论文顺利进展的关键。由于生态城项目的相关论文均为较为新颖的研究课题,所以在论文选题过程中,武汉组遇到的阻力较小,各次开题报告一路“绿灯”,与浅山土地利用相关研究的选题广泛,缺乏深度相比,论文前期过程较为顺利。
&&& 首先,树立研究兴趣及信心,这是进行可持续研究的关键。从开始选择进行慢行交通专题研究,到最后以慢行交通系统网络构建作为论文方向,正是基本没进行选题的改变,所以整个论文过程从文献研究到方法梳理,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研究逻辑。因此,提前着手论文思考尤为重要,前期多喝老师、师姐和同学进行交流及早明确自己的研究选题,能提高论文研究效率。
&&& 选题只是论文的开始,不同项目的论文研究有很大的差异,这从武汉和浅山两组前后期对比可以清楚看出。浅山土地利用注重场地调研和扎实的研究数据,所以明确选题后,论文成文过程顺理成章;而武汉组更多讨论生态城市建设各个系统构建的方法讨论,缺乏调研数据,这也造成后期研究具有工科倾向结果。当然,这个被质疑无法作为理科研究论文的过程,武汉组更多学会如何进行“研究”,如何理解“规划”,俞老师不断跟我们强调预景研究方法,“正过来是规划,反过来是研究”。论文过程一定会有一个瓶颈期,需要一个集中强化的突破,这个时期讨论显的尤为关键。
&&& 中心所以的老师、师姐及同学,不论对你所研究的专题是否了解,一定的讨论都会给你带来惊喜。当然,这个过程一定要慎重,首先,自己的研究内容足够扎实,讨论不是决定答案的过程,更多是拓宽、梳理思路的过程;其次,研究过程中遇到阻力越大,更应该自己进行独立思考,这是一个强化的思维锻炼过程。这一点我在进行慢行交通研究中体会最深,正如李老师说的,“你自己应该是这个研究领域的专家”。没有人能帮你写论文,享受独立思考的痛苦过程。
&&& 另外,赶早完成论文初稿会腾出充裕的时间进行论文修改。论文修改的过程要比完成初稿的过程更加痛苦,“文章是改出来的”,“论文是永远写不完的”。如果你不想没日没夜的熬夜赶论文,趁早自己明确的论文的时间安排吧。
&&& 只有当完成论文、提交、答辩、通过这一系列的过程,才能正在明白论文的目的不是最后的研究成果的价值,更多的是过程的锻炼,体验论文给你带来的纠结、混乱、固执、僵化、清晰、喜悦、成功的心情,这种逻辑与思维碰撞的刺激过程是最大收获!
&&& 毕业论文写作夹杂着痛苦与坚持,关键在于辨明方向和不断自问自答。
& &&信息爆炸时代,大量参考文献随手拿来。对各方面研究泛而不深,让人容易迷失方向。研究与解决的问题永远需要自己把握,东拼西凑的论文很难有良好的逻辑性,即使“拼装”成功,若自己仍在混沌之中,则并无增益。
&&& 研究范围与方法对应,能避免方向偏离。牢记有舍有得,摒弃不需要的研究方法与理论。较为妥当的准则是结合个人研究的对象与尺度范围。不同的尺度研究相当于不同的研究对象,谨慎处理文献中的方法与理论,避免张冠李戴,得不到预期的研究结果。
&&& 在写作过程中紧密联系题目,学会自己找茬,在别人提出疑问前,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重视别人的意见与提问,有时候并不在于回答或反驳质疑,更重要得思考为什么他人会有这样的疑问。慎思独行需要耐心与勇气,也是毕业论文对个人素养的锻炼,唯一能做的,是保持头脑清醒地坚持下去。
&&& 从开题到结束,极少人能一帆风顺,可以怀疑研究结果,怀疑研究方法,甚至怀疑科研题目,但不要怀疑自己。所有的积累和歪路都是有价值的,不要轻易将工作全盘否定。前进不忘回首,说不定有意外收获。
&&& @不是Y束,而是另一旅程的_始!赡昵暗奈以谔炒25年,一c都不清楚大的生活c方式,深圳燕@到北京大W本部多采多姿的生活,赡辍730天、17520小r、1051200分、秒,MSLA09的所有同W、李迪A老、n西老、俞孔岳共同陪伴我度^SS多多y忘的回。@是一神奇的班、一神奇的集w,赡瓯贝蟮W,如何x一本W批判式立思S到辛苦努力c付出的撰文,K於在2011年的5月成功通^文的答q且利完成WII。在此,我得到的不HH只是Wg思S上的成L,更重要的是理解到如何和同胞相⑷绾贤K守o一同曾碛辛钊烁拥幕。北大的未名湖、博雅塔、百年o念v堂、D^、食堂、中心,到深圳的R湖、北大塔、=獭⑽悄猩奚帷⑴奚幔佑∠碌牟恢皇氰上的而是]上p眼r,o涤∪胙酆那酸甜苦辣的生活c滴。一年前的我f出了不少的第一次:
&&& 第一次的感印T诖箨念w到ε_胞的o微不至的友壅疹。
&&& 第一次的狂。在W校渡^”y忘葡萄味”c吵翻o荡嗡奚徉拥纳胀
&&& 第一次的害羞。接受北大老oro刻想肀вH吻我的崆椤
&&& 第一次的喜邸?梢匀绱松壑MSLA09的同W。
&&& 第一次的活。感受到]卡拉OKO涞陌噙[上,也是如此狒[。
&&& 第一次的感@。lF50分的程,在大其真的是很近的距x。
&&& 第一次的震@。用英文n程R蟆
&&& 第一次的……。
&&& 赡赆岬慕裉欤蚁碛懈嗟牡谝淮砼c大家共同成LcW,我希望能碛懈嗟脑僖淮:
&&& 再一次的感印⒃僖淮蔚寞狂、再一次的害羞、再一次的喜邸⒃僖淮蔚幕、再一次的感@、再一次的震@、再一次的f我郾本┐W@神奇的集w,xx您,xx大家,xx陪我成L的兄姐、老、路老ξ生活o微不至的照。我真的以我MSLA09s!也再一次的xx我的家人,朋友在我背後全力的支持c助。xx!xx!
&&& 完成了硕士毕业论文,才明白什么叫做写文章。这个痛并快乐着的过程,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心智的成长。下面谈谈论文写作各个阶段的任务和自己的感想。
&&& 暑期项目
&&& 暑期项目的启动是论文真正意义上的起点,这个阶段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生态基础设施构建研究方向。2010年暑假,从深圳回到北京,还没有缓过来,就直接进入项目前期准备阶段。一周的案例研究,两周的现场调研,对自己研究内容的感性认识,这个时候,只是能够确定论文写作的领域和初步的方向。
&&& 武汉生态城研究项目具有以下特点:(1)房地产开发商主导的项目,基础数据的获取相对困难。2项目场地远离北京,暑期的集中调研收集的资料是论文写作的基础。(2)由于研究对象是未建成的城市新区,以此为基础进行的研究不能通过实测数据进行验证。基于类型的项目进行科学研究,很容易做成“大方案”。现在回头想想,有些“原则”很在理:1数据是永远不够的,只能充分利用现有的可靠数据在某种程度上说明研究的问题。(3)方向比努力更重要,记住是在做研究而不是在出方案,规划方案要说明白“是什么”,而研究的重点是在讨论“为什么”,思考和行文的时候,都要突出讨论的部分。
&&& 论文开题
&&& 2010年1月开题,正处于项目进行中期,每个同学论文选题大多数是基于暑期项目负责的专题,要做好的心理准备是,这个阶段定下来的题目还会变动好几次,或许是修正或许是完全改变。有了方向,就进入阅读大量文献的阶段,只有这个时候把基础打牢了,下个阶段的讨论或进一步修正题目才会高效。放假回家过年是主旋律,但是文献综述这个伴奏是不能少的。几个注意的方面:(1)文献阅读是“放”到“收”的过程,首先要进行广泛的阅读,相关的领域、概念、观点都会激发自己对研究主题的灵感。最后确定了题目之后,就要紧紧围绕主题,跟主题无关的东西就坚决舍弃。(2)概念一定要界定清楚,概念越清楚,往下研究就越轻松,如果概念不明确,会发现做了大量的工作,却没有说清楚问题。(3)推荐的做法:确定研究题目后,参考相关教科书和专著,建立研究问题的知识框架;之后再阅读期刊、会议论文等类型的文章,收集不同的观点。
&&& 阶段性汇报
&&& 收假后,一般一个星期会汇报一次论文研究进展。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是把论文的思路明确,研究思路越简单越好,内容可以做得很丰富。每一次汇报就是一次交流,要珍惜这样的机会,尽量地把自己的问题暴露出来。讨论的内容和能够交流的深度,都取决于自己研究的深度。因为每个人汇报的时间很短,只有把自己研究遇到的问题清楚地提出来,才是推进论文的好方法。内容越具体,能够讨论的东西就越具有针对性。
&&& 答辩前还有一个送审环节,送审的时候论文已经成稿。从拿到送审意见到答辩,期间不过4天,时间还是很紧张的。接下来的就是这对送审意见修改论文,开始做答辩ppt。
&&& 答辩最重要的是一种保持一种交流的状态。这时候不要再做新的东西,重点把ppt做。回头想想,其实最重要的是把已有的东西表达出来,而不在于论文写得多么地无懈可击。Ppt是需要反复练习几遍的,至少自己要知道自己站在台上在说什么,能够清楚地将论文的思路和成果告诉听众。老师们的提问风格各异,回答问题的时候保持交流的开放心态,把自己对问题的理解清晰地表达出来就可以。
&&& 修改论文
&&& 论文答辩结束后,还需要修改论文。修改论文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培养自己严谨和踏实的写作习惯,也是培养一种自己对自己负责的态度。
&&& 写论文的过程难免迷茫、混乱,这是必经的过程,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要停下来,一直去寻找解决的办法,最终才会明白写论文的意义。
&&& 此次毕业论文为当学生以来第一次接触学术的论文写作,毫无经验积累,因而整个过程非常痛苦,非常纠结,但也非常有意义,收获颇丰。总结心得有以下几点:
&&& (1)论文的选题非常重要。选题最好是自己感兴趣的课题,才能使自己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时刻保持调研和文献阅读的热情,论文的写作是一个长期的战斗,必须有足够的热情支撑。
&&& (2)文献的选择很重要。要多阅读外文文献和国内经典文献,一般的学位论文只能作为背景知识了解,不能作为论文内容依据。
&&& (3)正文的写作逻辑要清晰,逻辑想清楚后写作才会比较顺畅,这也是论文写作最困难的地方。当然,也不能太纠结于逻辑而迟迟不肯下手,先把想要表达的东西都清晰的表达出来,再整理前后逻辑,有助于保证论文的进度。
&&& (4)调研要注意的事项。调研前要尽量明晰可能的数据分析过程,才能更全面的调研各种数据,保证论文的定量分析的准确性。合理的安排调研的次数,必要的时候选择包车和住在调研地点,有利于保证调研的效率。调研后一定要当天晚上写调研报告,记录下自己的各种想法,这对论文的深入研究非常有益。
&&& (5)清晰的文字表达非常重要,要避免口语化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应该在平时就多多积累,多看文章多改自己写过的文章,每付出一点努力就会有收获。
&&&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论文写作确实是提升自我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良好平台,只要认真去做,每天都会有进步,坚持就是胜利!
&&& 毕业论文写作是对我的一种历练。最初的混沌不明状态到最后论文的完成,我确信大家都经历了不少紧张而纠结的日子。虽然最后的成果并不算完美,但我收获了无数经历和感受,其中感受最深刻的在于文献阅读方面:
&&& 首先,是关于文献数量。就我个人而言,读文献的阶段很枯燥,但经个人证实,这里面确实存在着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当文献量到达一定程度,对论文的写作方向和方法的运用突然明朗了。因此这一步还是勤勤恳恳走下来为好。其次,学会对比,就是李老师说的“寻找GAP”。我想这一点做过预警和评价的同学肯定体会的最深刻,没有任何方法或结论是百分之百正确的,在应用之前要先对它进行怀疑和评判,甚至用于修正和推翻,这样做出的研究才是你自己的。第三,注意文献的时效性。这是我个人的教训,由于文献时效性不够,在答辩开始就被评委老师“拎出来”。如果确立了一个研究的方向,就要它有一个全面深刻的认识,包括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这样才能对自己要走的研究路线了然于胸。最后要读“一手”文献,我想其重要性在开学之初李老师已耳提面命了无数次,大家早已烂熟于心了。
&&& 论文写作期间是我经历最多“绝望”的阶段,经过无数惶恐和不安后再回首,发现一切困难不论大小,都是“Big Nothing”而已。这段经历也再次的提醒我,要对自己有足够的信心,相信自己内心潜藏着无数巨大的潜力。其实完美的人生也只有三步:坚定!专注!成功!
&&& 道理无穷尽,关键是平衡。
&&& 从2010下半年加入韩西丽老师的项目小组到2011年5月底最终答辩,我完成了硕士学位论文《居住区户外空间环境因子对儿童体力活动的影响――以北京市大有庄-骚子营居住区为例》,这是迄今为止,在求学过程中令我投入最多心思的一件事。正如在答辩通过后所陈述的那样,尽管听多了前人答辩时“虚脱”、“需要搀扶”、“面色惨白”等等危言,但是轮到自己答辩时,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紧张不安。这份自信来自于全面系统的文献阅读、扎扎实实的数据,以及对待论文全身心的投入。扪心自问,几年前的本科论文该反省的地方真不少呀。
&&& 选题、数据、语言,是本人论文心得的关键词,以下主要从这三方面做一下回顾。
&&& 论文选题应当建立在精力、能力和兴趣三个必要条件之上。在MSLA接触到的第一个课题是2009年入学前暑期课程中的“浅山区”项目,第一次将本科学习的GIS在全新的领域里用来用去感觉很兴奋,一个月的时间练个手熟并不困难,有成就感。深圳脑补一年后回到北京,仍然是这个项目,工作细化到村、土地利用。当时想凭借自学迎接挑战,以昌平某条干涸的流域为基底进行水过程模拟分析,完成一篇论文。两个月之后放弃,各方面牵扯精力并且受能力所限,无力招架这个好多地方自己都没有搞清楚的题目,知难而退,实话实说。对韩老师手上的国家自然基金项目产生兴趣,源于跟隆德大学Katy的交谈。随着协助大家进数据收集、阅读相关文献,我决定将该课题作为论文选题来源,在儿童、活动、环境这些问题上做下去,甚至延伸到未来的求学和研究方向。
&&& 扎实的数据是研究的基础。半年时间里,我们收集到大量调查问卷、访谈录音、地图、照片等等数据,其中离不开吴巧和马丽同学的协助。韩老师与Katy对待数据严谨的态度令我获益良多。Katy坚持每一份录音必须程序化的坚持自我介绍、征求对方许可,尊重科学研究的严谨与他人的权益。每一次外出调研之后都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讨论、归纳、数据整理,过分的相信自己的记忆力只会导致资料混乱和惰性滋生。作为研究的重要资料,相关文献的分类整理有助于高效完成论文,一些实用的文献管理软件是不错的选择。
&&& 文字是论文最终的状态,需要反复斟酌自己是否在用严谨、通顺的语言表达。书写三万字左右的论文共花费半月左右,包括排版,然而对文字的修改却是漫长的(会一直延续到最终答辩之后)。自认为成稿之后拿给路露老师评阅,仅仅数百字摘要就发现无数语病。多余的连词、修饰词连篇累牍,确实是不自信的表现(李迪华老师言之有理)。需要通过反复阅读,朗读来发现语言上的不足之处,与其他同学交换查阅会在修订的最后阶段起到产生很好的效果(毕竟有些语言上的坏习惯自己很难发觉)。
&&& 回想整个论文过程,一直在担心,一直在努力,汗水中收获着成长。2月底定的题,3月在武汉调研,4月又辗转杭州,5月疯写了一个月,送审前的那几天好多人都知道我是靠着一天三罐红牛硬撑过来的。现在想想,确实不容易。欣慰的是,整个过程中始终没想过放弃,遇到困难总是在积极的想办法,这点还算对得起自己。
&&& 出发去武汉时,一切未知,面对着上千个站点不知从何入手,谢谢本科的好友,你们的鼓励和照顾让我熬过了那段最辛苦的日子。最初,每天一早出门,选定一块区域站点挨个跑,但是有管理员的很少,用的人也很少,通常一天下来没有什么收获。之后通过运营公司了解站点的使用情况,希望能够相对高效的调研,但是依然事与愿违。公司说运营很好的站点,往往我跑到现场发现根本不是那回事,就这样浪费了很多无谓的时间。还有使用量数据,邮件也写了电话也打了总部也去了好几次,就是不肯给。当时的站点地图等信息还是区域服务中心的一个和我年龄相仿的管理员,看在我外地调研辛苦的份上给我的。在武汉的日子一直没歇,调研累了就随便找个快餐店,理理思路打打电话;下雨没法调研的时候就跑公司或者在姿姐姐的实验室看文献。中旬的几天,公司开始答应给我几个点的数据,后来又反悔,想着这些无谓的付出和浪费的时间,心里着急又委屈,找了个没人的地方大哭了一场后决定换回杭州,一直都知道那里的使用情况比较好。不过正是经历了在武汉的迷茫和无助,才使得后来的杭州之行相对高效。这里还想谢谢李老师,刚到武汉开会就打电话关心论文进展情况,让我这种在外地远离组织的人倍感温暖,谢谢您。
&&& 到了杭州之后,由于有了前面的调研,知道从哪入手比较高效,一切进行的都较为顺利。相比武汉,这里公共自行车的使用多了很多,系统也更为完善,道路情况更好,很庆幸自己没有纠结在那个数据缺乏使用率低的城市。调研的过程中,也受到很多鼓励和温暖,虽然那时相比班上其他同学进度明显慢很多,但是动力和信心十足。记得有天发问卷,已是傍晚,一个阿姨知道我从外地过来,还担心我没地方住,说天不早了赶紧回去吧,感动得我好想过去拥抱她。还有李丽丽老师、周书记、董教授、张总和不知道姓名的那几位区域中心的工作人员,还有亲爱的爸妈,谢谢你们这近半个月的照顾、鼓励和各种支持。一不小心又写成致谢了,因为太想感谢。
&&& 调研回来就开始疯写,真的是疯写。预答辩的前一天刚刚回来,什么都没来得及分析,数据也没整,汇报完后俞老师说问题挺大。当时心里就慌了,我知道是没开始整,其实东西都在那,但我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整完,时间已经不多。这一个月基本天天泡在图书馆,先整理数据,再理框架,最后开始写。之前调研前理过好几版框架,因为实地数据的获取等原因,没法写下去,只能另换,最终的框架和大纲也是在整理现有调研和资料的基础上完成的。这一个月过的既紧张又不安,挂掉的压力不停的鞭笞自己要加油加油再加油,最后一周,体力不支加上心里着急,每天都靠着咖啡和红牛过日子。不想通宵,调研回来的咳嗽一直没好,稍微晚点睡就会咳,但还是时间太紧熬了几晚,谢谢洁洁和娲姐,这些深夜咳嗽的时候你俩肯定会受到影响,谢谢你们的容忍和一起的奋斗。20号终于按时送审,心里如一块石头落地,一直在赶进度,也没来及把论文拿给老师和师姐看。答辩完那天师姐还说,开始还担心你写不完,是的,我一直都在担心。写作过程中要谢谢李老师、许立言师兄、春连师姐、洪敏师姐的帮助和指导,谢谢洁洁、胖南和克来最后不顾休息不顾吃饭的帮我刷格式,谢谢晓虎师兄的关心和鼓励,很感激。
& &&写心得的过程又把整个论文过程回顾了一遍,很多感慨。最后用两句话总结一下,这也是新工作新生活开始前最想对自己说的话:
&&& 付出总有回报。
&&& 方法总比问题多。
&&& 与毕业论文有关的场地调查开始于去年暑期,到现在答辩完成,论文的构思与写作经历了将近一年时间。很高兴能够顺利完成论文答辩,但回想起做论文的漫长过程才发现原来我最大的收获并不是最后短短几分钟的论文审评宣读,并不是短短几句完成答辩,同意授予学位那么简单。我最大的收获是能够独立的经历这个过程,这个充满着思维碰撞的过程,激荡着各种情绪的过程,这个让我终身难忘的过程。回想这个过程有太多感慨,难以一一道来,只能挑几点感触最深的说一下。
&&& 首先,这个论文写作的过程让我们在知识和思维能力方面有了很大的成长和提升。也许从景观社会学起我们就开始懂得自我实践、自我学习的重要性,而这种独立研究能力的真正锻炼则是由毕业论文写作帮我们完成的。无论是场地调查还是论文选题,无论是文献研究还是制定论文框架,老师或是师兄师姐能提供的只是方向上的指引、方法上的启发,但真正做出决定,并且一步步具体做下去的只有我们自己。从论文开始时的懵懂到论文完成时的硕果累累,我们依靠自己的一点点努力最终完成了一次蜕变。当我们抱着自己厚厚的论文,看着自己最终的研究成果时,感受到了付出的值得,收获的满足。
&&& 当然论文写作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要随时做好迎接困难的准备。信心和坚持是克服困难的法宝。各种困难会纷至沓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让你的心情如坐过上车般,上一分钟还高高的眺望前方,下一分钟便跌到了谷底,迷茫而不知所措。但只要相信任何困难都会过去,此刻的困难越多,以后的收获就越大,那么你一定能顺利的完成论文,并且将这些困难转化成自信的砝码,在未来的旅程中更加积极乐观的面对挫折与挑战。
&&& 总之,毕业论文的写作虽然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却收获了很多,包括痛苦本身也是一种收获,它更能激励人的成长。回顾一年多来的酸甜苦辣,我可以无悔的说毕业论文写作中的各种困难和挫折都是值得的,庆幸有了这个漫长的磨练过程,它为我在北大的两年的日子画上了一个完满而难忘的句号。
&&& 忙碌的论文写作和修改即将告一段落,大洋彼岸崭新的生活也将开始。回望整个过程,从去年暑期项目开始,到专题确定,再到论文选题的过程,以及中间不停的碰壁和纠结,是一个又一个轮回。很多时候,走了一圈,又回到了最初的原点。但是,正是这种不断探索的过程,让我们收获最多。论文结束,研究仍在继续,学习更是应该坚持不懈的事情。
&&& 回想我毕业论文的经历,充满了幸福和充实。
&&& 研究生一年级时韩老师要我加入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组时我完全不知道何谓研究,对她的项目也一无所知。我仅仅知道韩老师的研究中一直在关注人的感知、关注景观中的人在想什么,对我来说这些都是很有意思很感兴趣的。直到韩老师的基金申请获批、项目启动,我才知道项目的全称,汗……
&&& 中心一直都有很多优质的项目,毕业生的论文几乎都从这些项目里出。韩老师的项目无论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方向都与中心传统的项目不相同。每次集体汇报,我总感觉和大家格格不入,直到进入论文撰写阶段这个感觉才消失……
&&& 我们项目组的成员都很优秀,阿巧、Mary、加拿大来的Katy以及后来加入的大雄,每次和他们调研、开会、讨论、各种争论都很有意思都是在学习。虽然项目构思、设计都是由韩老师完成的,但她也给了我们充分的自由,调研方法、数据收集等都是我们讨论的结果,对这些成果,韩老师指导后都会采纳。
&&& 一开始我们都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Katy大姐和我们每个人聊了各人感兴趣的方向后特别霸气的把她收集的数百篇英文文献按照我们的兴趣分类让大家阅读,并要求我们把文献中的研究方法、主要结论、优缺点整理成一张大表。这个过程是痛苦的,我们常开玩笑说又来了个外国婆婆,并且英文文献的阅读速度又如蜗牛爬行,但这个过程让我了解了国外相关方向最新的研究情况,推动我渐渐明确自己的论文方向。
&&& 我们在调研过程中一直态度开放,目的性不够强。例如在拟问卷的时候,对一个问题是否因该进入问卷发生争论,大家总能被“万一以后有用呢”这个理由给说服。这个开放性一方面让我们更加全面的了解了研究对象,但也让我明确所要研究问题的过程推后了。
&&& 每一次和俞老师、李老师、韩老师讨论的过程都会使论文研究方向更加明确,这其中包括研究方向被肯定以及方向大改。我的研究方向经历了两次比较大的调整以及若干次稍小的改正。这个过程是思维升华的过程。
&&& 我论文最大的困难在数据齐全后的分析过程,孩子的画蕴含了很多有意思的信息,一直找不到一个理想的分析方法,直到后来韩老师提醒我要抓住与体力活动有关的信息,将其它信息暂不考虑,我才硬着头皮“发明”了这么一种分析方法,甚至还“设计”了一个自己看像模似样的模型。所谓的“片面的深入”,深入与否还待确定,片面确是一定的。还好我的数据基础都是一手的。
&&& 论文的过程中对研究要严谨道德感触很大。首先我们收集数据时,对每一份访谈问卷的调查对象都会询问是否可以录音,采访孩子时还要确保孩子父母知情,不然这份采访记录就不会被采用。另外在论文撰写过程中韩老师每次辅导都很仔细,使我的任何藏匿都无所遁形。对我论文中一些名词、概念的用法更时细心帮我推敲。当初她帮我修改论文题目时改了几个还不满意,又拿出她新写的一些文章给我讲她的思路来启发我,发现我无动于衷后,终于无奈的掏出了一个word文件,打开居然是90多篇相关外文文献的题目。她让我把这些题目都读一遍再揣摩后修改自己的题目,也不知我现在的题目她老人家满意否……
&&& 论文答辩结束的时候,不禁回想起整个写论文的过程。对于我来说,这是一段身心备受煎熬的日子,正因为如此,这同时也是我成长最快的日子。从一开始的拒绝、怀疑自己的消极心理,到渐渐找到门路的释然的心情,到再次陷入困惑的迷茫和绝望,再到最后的坦然,一路走来,我懂得了很多,这份收获,让我觉得论文写作中的每一点一滴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 坚持,会让人看到很多、收获很多、成长很多。记得最开始的时候,看着师兄师姐的论文,我感叹道:打死我也写不出来这么多。尤其是在没有方向的日子里,每日都生活在自我怀疑的煎熬中。每每和宿舍室友说起论文的时候,谈的最多的就是“坚持”,无论如何坚持到最后,不要放弃。我绝对不属于特别聪颖的那一类学生,我所想的是“一定要完成论文,一定要毕业”,而不是“我想完成论文,我想要毕业”。是“一定要”,而不是“我想要”,这样的信念让我坚持到了最后。写到这里,忽然想到考研的那段日子,也正是类似的坚持让我来到了这里,是写论文的这个过程让我重新认识到“坚持”的可贵。
&&& 学会自己做决定。记得李老师曾说过,论文应当是你这两年来完成的最为满意的作品。正因为论文是自己的作品,所以论文写作中每一个重要的决定都应当由自己做出。回想自己写论文的日子,一个最不好的习惯就是总是试图让别人给自己做决定。越是怀疑自己,越是要找师兄、师姐、同学和老师讨论,把自己的困难一一说出,为的不是讨论,却是让他们帮自己做出选择。开始还不理解李老师的不要过多讨论的要求,后来才发现,那些被依赖心理充斥的日子,正是论文进展最慢的日子,反而自己结合讨论和文献阅读、不断反复思考从而自己做决定的过程才是推动论文进展最快的动力所在。生活亦是如此,你可以咨询各种各样的人寻求建议,但最终做出决定的一定要是自己,这样走出的路才是真正的自己的路,是独一无二的,是有意义的。
&&& 与周围环境的交流也是必不可少的。在与大家讨论、交流和相互扶持中,我一次又一次看到希望,这样一点一滴的积极的元素渗透到了我写论文的每一个阶段,所以我才能坚持到最后,并在研究生学习生活的最后阶段给自己提交了一份较为满意的答卷。
&&& 也许你不是最好的,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不能做最好的自己。论文的写作让我看到了自己以前没有意识到的缺点,同时也带给我不一样的成长,进一步推动我走向最好的自己。
&&&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 完成硕士论文后,又一次深刻体会到了这一点。
&&& 此后回顾,若有人问自己,论文最困难的部分在哪里――演算分析固然精微,推敲雕琢固然繁琐,但最令人苦恼的,莫过于前期的准备――文献的阅读、数据的搜集、思路的形成。
&&& 有话说行百里者半九十,但以我看来,在硕士论文这一条茫茫路上,踏出坚实的第一步,才是最为关键的。
&&& 以时间而论,选题与前期准备从去年暑期便开始,而数据处理与论文写作不过是一、两月之内的冲刺;以效率而论,题目敲定前大量的精力消耗在不断的自我否定中,写作开始后则是目标明确、一鼓作气;以心境而论,前期准备中常感茫然无措、忧心忡忡、甚而心焦如焚,而真正开始论文工作后固然繁忙,却常有水银泻地般的畅快。
&&& 然而,这也便表明,硕士论文最艰难、最重要的部分,恰在于前期――那看似徒劳的探索、看似琐碎的准备。正是在这些探索与准备中,思路逐渐清晰,前景逐渐明朗。一旦抓住了真理的线索,此后要做的,只不过是顺藤摸瓜般迈好一步一步而已。
&&& 当然,在完成、修改论文的过程中,需要克服的困难还有很多。但只要在一开始找准方向,胜利便终会实现――只要付出足够的努力。
&&& 不为失败找理由,只为成功想办法;一切工作向前赶,凡事都要争主动!
&&& 硕士论文是个漫长且渐进的过程。首先,选题是论文之根本。我的论文题目经历过四次更改,最终在老师的指导下定题。贪大求全是个普遍存在的问题,盲目追求创新和成果是另外一个问题,最终还是选择了实在且能有效完成的题目。此次硕士论文过程一反过去死到临头绝不动手的常态,过程一直是循序渐进的,及时将研究成果整理成文,边写边修改,最后很顺利地成文成稿,过程既不痛苦也不纠结。不足之处在于始终对城市规划领域的相关知识掌握程度不够导致最后空间结构优化没有将研究成果提升到一个高度,停留在泛泛地描述中,可以继续加强。总之,经历硕士论文,我的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都得到了提高,为后续的博士研究阶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本科毕业时我做的是毕业设计,研究生的毕业论文是我头一次静下心来写一篇科学论文。
&&& 开始写论文之前我就知道做研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需要严密的逻辑性思维支持才能继续下去。在本科四年的学习中,我并没有建立起严谨的逻辑性思考方式,在整个论文的写作中如何让自己的思维方式变得有逻辑性对我来说是最困难的事情。能将片段性的思考有逻辑的呈现出来并写成文字是我在整个论文写作过程中最大的收获。整个写论文的过程是对我逻辑思维能力一次最好的训练,它让我能跳出设计类学生感性的斯文模式,回归到更加重要的逻辑思考的方式。
&&& 论文的写作过程除了训练了我的思维模式,也提高了我的语言能力。写科技论文的语言不同于一般的文学写作,每使用一个专业词汇都要慎重,在论文最后的修改过程中,我几乎都在纠结于词汇的使用,这个时候我才发现自己的语言习惯有多么的糟糕!论文的写作过程教会我必须要严谨的选择词汇和精确的使用语言。
&&& 整个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我最大的收获是学会如何在一件事上全力以赴。这个体会是在过去将近二十年的求学生涯中都不曾体会到的,在以前的学习过程中,我总是倾向于选择自己擅长的东西去学习,因此一直都很顺利。做事只付出八层的努力,也能得到不错的结果。但事实是并不是每次都有机会给我去选择自己擅长的领域,论文的写作给我敲响了警钟。只有全力以赴的去面对经历的每一件事,不管是自己擅长的还是不擅长的,才能在学业和生活上有真正的收获,不给自己留下遗憾。
&&& 毕业论文是一个作茧自缚、破茧成蝶的升华过程,其中的痛苦往往只有当事人明了,而也只有自己才能突破这厚茧,使自己重生。这个过程是对人综合素质的全年面考量。
&&& 前期选题
&&& 前期选题基本决定了大方向,好的前期调研和铺垫能让论文顺利很多。不要盲目,且要尽量与自己的需要研究的点结合。
&&& 不断换题是必然的。这个过程有助于你从不同角度去思考自己研究的问题。
&&& 趁项目机会极可能获取大量数据。
&&& 进行一些文献阅读。
&&& 中期调研
&&& 对数据的完善,尽可能的分析, 结合目标:有意义。
&&& 体系的构建,思维的完善;
&&& “干货”决定基础,“湿货”才决定论文质量。
&&& 格式、参考文献、图表、文字修改、写作技巧等。
&&& 以下几点是我的个人心得:
&&& 首先,要做好持久战的心理准备。写论文需要很强的心理承受能力,
&&& 其次,注意自己独立思考,合适的时候找老师或者师姐提点,
&&& 最后,要踏实且自信。踏实来自数据和调研等基础工作,自信来自对自己“自圆其说”体系的完整构建,要有理有据。
&&&&&&& 多说无益,这个神奇的过程也只有亲身经历,才能明白其中真谛,得到提升。
&&& (1)数据获取。尽量通过实地观测、居民或相关部门访谈、查阅文献等方法获取相关的基础数据。
&&& (2)数据分析。在自己能够控制的范围内,对已有数据做尽可能全面的分析。
&&& (3)完善研究过程。尽可能完善从场地调研,数据获取,到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再到分析结果的验证与讨论的研究过程。
&&& (4)不断修改并完善论文研究成果。
&&& ^完冬季我_始P下我生平的第一篇文,流D在T士文的浩瀚V校以D想要逃,望著窗外下雨^後的北京{天,好心情油然而生。李老的暗示和W姐的再暗示,我的作^程跌跌撞撞,常常失落的我都胫讣热哿四蔷猿窒氯ィφ业酱鸢浮埂U文完成後,rg仍f滴答滴的走,x_北京後的第九夜,想起了在北京的365天,也S@就是自然反诖屯W可以再一面。
&&& 回想整个论文选题与写作过程,痛苦与煎熬、兴奋与喜乐交错把持着我。
&&& 上学期的选题一直进展不顺利,导致整个寒假过得有些阴霾,甚至年假将尽时,每天都不愿意醒来。但如今回想,所有论文写作的基础都是当时打下的,比如看了很多土地利用的书籍文章,对整个土地利用机制有了一定深入了解,对后期论文写作的思路整理很有帮助,真正要克服的问题倒都变成技术上的了。另外,为调节情绪,寒假期间、论文写作期间重新看了城市设计的相关书籍,可能因为去了法国徒步的原因,读后感触颇深,所以重新写了去法国的报告,并发表了相关论文。至此,我知道所有的付出都是会有回报的,只是早晚而已。
&&& 下学期3月份,主要大补了我在GIS上的懵懂无知,当然真正操作时,技术问题一大堆,或者求助网络、书籍甚至给文章作者写信,各个问题也都一一克服了。4月份5月初是主要写作阶段,为了激励自己,我每天都会看几集剧,或者追文,所以日子过得并非完全痛苦。我知道,高效率的工作与玩乐会带来高质量的成果。
&&& 论文完成后,文字问题一堆,但积习已成,改正成为今后的长期工作。论文答辩时,PPT也不够简洁,答辩报告也有许多不尽人意处,这些不足加上论文研究的不足,足以促使我今后更加努力去完善自我。虽然俞老师认为我们的研究能力的高度在硕士论文后将很难再升高,但我还是会朝着学有素养的人生迈进,为让这煎熬变得更值得。
&&& 写论文,并不算一件太难的事。写好论文,却是一件太难太难的事。
&&& 从接触项目,到从中选题,到反反复复的改题,到写出初稿,再到写出终稿,经历了将近一整年的时间。我本以为自己应该有太多的感想,提起笔来,却突然语塞了。
&&& 所谓感想,不同于毕业论文最后一段的结论,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做出来是什么就写什么。它更像是写论文中的那一点点过程,融在每个章节里,每个段落中,甚至每个文字上。当这一切结束,再捧起这本论文,字里行间有喜悦有泪水有纠结有遗憾,但贯穿全程的,是“寻找”。
&&& 论文开始之初,一切都是茫然的。我只知道自己要去“寻找”,却不知道自己要寻找的是什么,该用什么方法,去哪里寻找。
&&& 此时,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就变得无比重要。我知道不少同学做论文时并不注重这块初始部分,但它却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它能告诉我要寻找的东西是什么,从这一步开始,才算真正踏上寻找的旅程。
&&& 然后便是如何去找,这决定了论文的框架与方法,此时自己依然是懵懂无措的,作为一个硕士在读生,实在积累的太少,沉淀的太少,处于这样的状况,广泛又精细的文献综述总是会让人受益匪浅的。开始懂得前人是如何寻找,在哪里寻找。了解、模仿、改良,这些步骤,缺一不可。也曾幻想凭空搭建出属于自己的新模型,却屡屡以失败收场,才明白科研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总是需要攀爬到巨人的肩膀上,而这个攀爬的过程,也并不会轻松。它需要你不断爬上去,再退下来,时时反思自己是否还走在正确的方向上。这个过程是纠结而繁琐的,几度让人崩溃绝望,所幸自己并未中途放手,虽然缓慢,却最终到达顶点。
&&& 至此,终于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但它却还只是一块顽石,笨重且粗糙。它需要人像耐心的玉石匠人,慢慢打磨,细细雕琢,直到整篇论文加一字则多,减一字则少,才算是真正告一段落。“一气呵成”这个在文学界广受赞誉的词语放在科学界未必合适,“好文章总是改出来的”这句话却是放之四海皆准。
&&& 在整个寻找的过程中,除了最终想要的东西,或许中途还会找到一些看似不相干的东西,但却完全不必认为这样就是做了无用功,或许,它会为下一次寻找之旅指明方向。
&&& 在完成论文之前,我本以为写作的目的是为科研事业做出些许贡献,但在完成论文之后,我才明白,这一切,更像是一套系统的训练模式,训练还对科研懵懂无知的我们,去寻找。
&&& 这个寻找的过程,可能有点儿陌生,还有点儿孤独,总是需要我们靠自己在荆棘中艰难的踩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但当我站在终点,突然觉得一切的付出都早已有了回报,这个痛并快乐着的过程,就是最好的礼物。
&&& 造物主让真理存于这个世界,寻与不寻,它都在那里。我们所要做的,便是拨开重重迷雾,在正确的地方,通过正确的方式,去追寻它的足迹吧。
&&& 毕业论文始于回到北京后的暑期课程,进入武汉五里界生态城项目,从前期调研到项目报告的完成,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是后期论文顺利进展的关键。由于生态城项目的相关论文均为较为新颖的研究课题,所以在论文选题过程中,武汉组遇到的阻力较小,各次开题报告一路“绿灯”,与浅山土地利用相关研究的选题广泛,缺乏深度相比,论文前期过程较为顺利。
&&& 首先,树立研究兴趣及信心,这是进行可持续研究的关键。从开始选择进行慢行交通专题研究,到最后以慢行交通系统网络构建作为论文方向,正是基本没进行选题的改变,所以整个论文过程从文献研究到方法梳理,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研究逻辑。因此,提前着手论文思考尤为重要,前期多喝老师、师姐和同学进行交流及早明确自己的研究选题,能提高论文研究效率。
&&& 选题只是论文的开始,不同项目的论文研究有很大的差异,这从武汉和浅山两组前后期对比可以清楚看出。浅山土地利用注重场地调研和扎实的研究数据,所以明确选题后,论文成文过程顺理成章;而武汉组更多讨论生态城市建设各个系统构建的方法讨论,缺乏调研数据,这也造成后期研究具有工科倾向结果。当然,这个被质疑无法作为理科研究论文的过程,武汉组更多学会如何进行“研究”,如何理解“规划”,俞老师不断跟我们强调预景研究方法,“正过来是规划,反过来是研究”。论文过程一定会有一个瓶颈期,需要一个集中强化的突破,这个时期讨论显的尤为关键。
&&& 中心所以的老师、师姐及同学,不论对你所研究的专题是否了解,一定的讨论都会给你带来惊喜。当然,这个过程一定要慎重,首先,自己的研究内容足够扎实,讨论不是决定答案的过程,更多是拓宽、梳理思路的过程;其次,研究过程中遇到阻力越大,更应该自己进行独立思考,这是一个强化的思维锻炼过程。这一点我在进行慢行交通研究中体会最深,正如李老师说的,“你自己应该是这个研究领域的专家”。没有人能帮你写论文,享受独立思考的痛苦过程。
&&& 另外,赶早完成论文初稿会腾出充裕的时间进行论文修改。论文修改的过程要比完成初稿的过程更加痛苦,“文章是改出来的”,“论文是永远写不完的”。如果你不想没日没夜的熬夜赶论文,趁早自己明确的论文的时间安排吧。
&&& 只有当完成论文、提交、答辩、通过这一系列的过程,才能正在明白论文的目的不是最后的研究成果的价值,更多的是过程的锻炼,体验论文给你带来的纠结、混乱、固执、僵化、清晰、喜悦、成功的心情,这种逻辑与思维碰撞的刺激过程是最大收获!
&&& 避重就轻就是偷懒。妄图以浅层工作的堆砌掩饰深度思考的欠缺,是一种自作聪明的方法。当思考进入困境时,“就轻”就是放弃。在我写论文的经历中,发现“避重就轻”的情况主要发生在以下三个误区。
&&& 某种研究方向是“安全”的
&&& 我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在寻找一个“可以深入”的方向。最后冲刺阶段的工作让我发现,“可以深入的方向”是个假概念。所有方向都可以深入,只有在深入的研究中才会发现具体的问题和方向。
&&& 但这与“走一步看一步”的思路不同在于,方向决定于目的。目的是由现场调研发现的真问题得来的。一种方向只是接近目的的一种方式,只要不断提醒自己的目的,在“行进”中都会反馈出值得深入的具体研究点。
&&& 如李老师所说,追求安全的研究方向,是一种束缚人发展的最低要求。
&&& 一些研究方法是“高级”的:
&&& 谈及“高级”的方法,总包含两种暗示:这个方法对我来说太难,或这个方法我只要用了就可以达到某种水平。实际上,研究方法只是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首先要有清晰的目的和思路,才能找到有效的研究方法。正确的研究方法也意味着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文献综述做得踏实。方法无所谓高级与低级,只在于是否对实现目标有明确的作用。
&&& 困境可以通过“等待”突破:
&&& 写论文的过程就是从一个困境突破再闯入另一个困境。在困境面前的犹豫和等待都是在浪费时间。一些问题在未解决前看起来太困难了,但正是学会解决比较复杂、比较困难的问题,才是研究生学习的意义所在。所以,进入困境时保持平常心。立即专注的解决这个问题,思考、分解、文献、请教……与其陷入忧虑的情绪,不如开动脑筋想各种办法。一旦有可以尝试的方法,便立即与时间赛跑,直到突破困境。
最后,总结一套非常高效的工作方式――在工作场所快速进入“做”的状态中,快速判断一项工作的重点是什么。然后用最快的速度做完整项工作,重点部分多花时间,其他部分可以尽可能简要。在完成后,再折回来补足漏洞。这样可以进入一个良性循环。
&&&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日)
附:历年学生留下的箴言
该作者所有篇文章:
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 &电话:(86)010-&&&&&&&&    传真:(86)010-&&&&&&&E-mail: 通讯地址:北京大学逸夫二楼3147室&&&&&&邮编:100871&&&&&&&&&&&&&&&&&&&&&&&&&技术支持?& &&&&&&&&&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有特色的简历模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