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军事技术才是顶尖的大国重器 国家博弈博弈的武器

注:本帖子是无意间在台湾知名论坛上看到的,看完后感悟颇深,想贴在此处給那些整天说国家不够硬气的人看看。文章不一定全对,甚至有些地方可能是笑谈,但不失为一篇好帖子!原帖是在天涯上发表的,后来被台湾网友贴到捷克论坛上,引起很大反响!字体是繁体,大家将就下!中美博弈內幕:說說最悲劇的一個國家——韓國(轉)本人先聲明,我只談政治,關于韓國的那些明星,我一概不談,所以韓粉別來,也請大家先忘記東莞掃黃和小姐,聽本人慢慢說。 韓國是東北亞地區一個很重要的國家,當然也就僅限在東北亞了,因爲在東北亞,沒有一個國家是多余的,所以韓國才能重要。 首先我說說朝鮮半島吧。這個半島無疑是東北亞地區最爲重要的地理位置所在,主要原因就是這里距離中國、俄羅斯、美國、日本都比較近,自然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對于美國而言,朝鮮半島是監視和封鎖中國的第一島鏈的第一環節,又是牽制俄羅斯在太平洋地區軍事存在的依托之地;對于俄羅斯而言,朝鮮半島卻是進入太平洋的犄角所在,壓迫美日的陣列延長線;對于中國而言,朝鮮半島是渤海灣的半個門戶,與膠東半島形成渤海-京津唐防務圈的最前沿;對于日本而言,朝鮮半島是進入大陸的跳板。所以,周圍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放棄朝鮮半島。所以,當大家都想要,但是又不想撕破臉皮赤膊上陣的時候,最好的辦法就是分了他。可以說,維持朝鮮半島的分裂狀態,是周邊四個大國利益博弈的均衡體現,也是對于這四個國家而言,目前最好的選擇。我談談這個國家的實力。作爲國家層面的較量,人均是個雞肋,服務業也是一個雞肋,虛擬經濟同樣也是雞肋。韓國這個國家,工業其實不算差的,但是有一個致命的問題,嚴重的瘸腿。但是……韓國的工業,說白了,就是一個巨大的富士康。韓國工業最缺乏的就是基礎研制能力。當然,很多人可以舉出很多例子來反駁我,比如三星的研制能力,還有現代的開發能力,但是別忘了,一個國家的實力不是由一兩種産品來決定的。舉個簡單的例子,炮鋼,就是生産高膛壓火炮槍支的鋼材,韓國就沒有這個技術和能力。爲什麽呢,因爲日本沒這個能力同樣,作爲世界上最大的生産國,韓國同樣連衍射平顯也沒有能力做出來。再舉個例子,韓國的驕傲,世宗大王級驅逐艦,在韓國生産的只有一個部件,船殼子……一個大國,之所以能夠稱之爲大國,是因爲這個國家的一舉一動都能對世界産生影響。韓國的差距在哪?假如某天韓國的經濟抽了一下風,無論是美國,俄羅斯,中國,還是日本和歐洲,頂多就是打個噴嚏,然后該干嘛還干嘛。換成中國就不一樣了,別說中國經濟抽風,就是打個噴嚏,估計全世界都跟著得肺炎。先說幾個事實:東北亞地區各個勢力中,只有中俄美三個國家擁有完整的重型車輛生産線,而中國2013年在只維持5%坦克生産線開工的前提下,一共生産了700輛以上的坦克,而日韓一共才大約生産了120輛坦克2013年,中國在建造了4艘6000噸級驅逐艦、9條4000噸級護衛艦,以及4艘潛艇的同時,還有6艘驅逐艦、13艘護衛艦和8艘潛艇,以及至少1艘航母在船廠里,至于056輕護,中國一口氣訂購60艘的魄力,估計韓國是不可能實現的,當然韓國造船能力是世界頂尖的,問題是韓國能造出那麽多船殼子,美國也不可能提供那麽多的設備。至于飛機制造,我還能說什麽呢,韓國迄今自研了一款教練機,至于他的氣動、飛控和航電是不是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做的我就不知道了。三星的手機生産能力相當強大,但是不能爲韓國士兵提供防電磁的通訊設備;至于中興華爲,雖然手機賣的沒有三星好,但是人家經常被別的國家以“危害公共信息安全”爲名而限制市場,三星貌似從來沒有過這樣的待遇。至于電子技術的研制能力,三星貌似真的被中國精密儀器進出口公司甩出三條街都不止,至于中國四處拿出去賣的無源電子掃描陣列,對于韓國而言那更是理解范疇以外的東西,更不用談有源電子掃描陣列、合成孔徑、多基座共形這些約等于高出一個次元的玩意。當然,韓國能是能研制一些電子産品的,只是這些産品不需要甚高頻、捷變頻或者瞬間跳頻這些最基礎的技術,所以韓國還能做出來。其實三星現代這些企業的成功,重點在于他們會賣東西,而不是會做東西,更談不上是會研制東西。當然,諸如三星這樣的企業,他們每年的專利還是很多的,問題就在于他們拿出來的專利都是能在市場上賣,而真正的大國重器誰敢放到市場上賣?8萬噸級水鍛機賣個看看,等離子抛光機床賣個看看,量子通訊陣列賣個看看,要知道這些東西可不是憑空做出來的,沒有足夠雄厚的積累,做個看看。韓國的煉鋼廠很不錯,規模效益比中國的鋼廠都要大的多,問題是他們做的鋼材,那是用來生産汽車的,如果要造炮鋼、裝甲鋼,對不起,北方重工第四軋鋼廠完爆之,年産百萬噸炮鋼的能力,100個現代制鐵也趕不上,因爲不是每一種鋼材都能叫炮鋼滴~~我也不是在黑韓國,而是講述事實而已。.米爾斯·海默,當代國際關系學頂尖學者,進攻型現實主義代表人物,他就爲大國下過定義,所謂大國首先就是要三多,人多地多錢多,前兩點韓國就真的不要指望了,至于第三點,米爾斯·海默在《大國政治的悲劇》一書里面就論述過,大國的經濟實力應當體現在工業,尤其是獨立的重工和軍工能力上,從這一點看,韓國也不具備這個條件,因爲韓國的本土工業實際上是依附于海外市場。一個國家的經濟依賴于海外市場,但是自身卻沒有保護自己航海線能力的國家是不能稱之爲強國的,一個典型的例子,當年的“海上馬車夫”荷蘭。在東亞這樣的地緣政治環境下,韓國卻在保護自己航海線問題上是天生的殘廢爲啥?就是因爲有一個當前海上巨無霸美國,一個曾經的海上巨無霸日本,還有一個未來的海上巨無霸中國。太平洋是何其遼闊,卻容不下太多的國家韓國想朝著太平洋往外站一站,一個日本就能輕而易舉的將他擋住;但是中國想往外站一站,多少國家得被擠得鬼哭狼嚎啊。在這個流氓當道的國際體系下,國際關系是大流氓們爲了保護自己的利益而定下的規矩,也就是說,國際準則是大國給其他國家立規矩,在這一點上,韓國沒有一點發言權。前不久日本吵著要入常,韓國全國上下,從官府到平民,奔走告急,剁指頭的剁指頭,切腹的切腹,跟著日本后面比撒錢,但是日本何曾派過一個特使,甚至連召見一下韓國大使解釋一下的興趣都沒有。倒是日本三天內五個大臣,三個前首相作爲特使跑到北京求見……現在可以斷定的是,將來世界格局依舊會回到楚河漢界的局面,俄羅斯已經失去了重回蘇聯榮光的機會,這一點連普京自己都承認了;至于歐洲,作爲一個國家聯合體,歐盟被夾在中美之間也不是怎麽好做人。國際關系的格局可以從大國吸納資源的情況進行判斷,事實上當前能夠跟美國明刀明槍的搶資源的,只有中國,那麽對于韓國而言,他的意義在哪里?那麽我就從韓國的經濟崛起開始說。韓國並不是一開始就經濟很強的,事實上在朝鮮戰爭停戰后,韓國的經濟,尤其是工業,在很大程度上都是被朝鮮壓著。在進入60年代以后,韓國開始走工業化道路,只是這條路並不順利,因爲韓國采取的就是日本的崛起模式。這里有一個背景要先交代一下,在中國經濟騰飛之前,亞洲的經濟模式是“雁行”模式,也就是日本作爲頭雁,領著亞洲各國前進;而韓國就是緊隨頭雁的典型案例,只是60年代和70年代對于韓國而言不是一個好時機。韓國采取的經濟模式很簡單,就是像日本明治維新時的改革一樣,利用政府公權力在全國范圍內整合社會資源,進而大力扶植一兩個財閥,將其做大。要知道,當時韓國依舊處于軍政府獨裁時期,行政命令高于一切,這種計劃經濟模式確實保證了韓國三星、大宇、現代這些企業最終能夠在政府的保護下,利用高通脹從國內市場掘得第一桶金。但是,此時的韓國工業,想突破國境,在世界范圍內和日本歐洲的工業一較高下,還顯得太過于稚嫩。比如日本,六七十年代是日本戰后的黃金時期,日本戰后的第一個出生潮是從47年開始,那一代人被稱爲“抱團的一代”,可以說這一代日本人是繼“皇民的一代”之后,日本最爲可怕、最爲團結,也是最爲努力的一代人,而六七十年代的時候,正是“抱團的一代”二三十歲時期,黃金一代的黃金年紀。那個時候的韓國,跟這個時代的日本進行競爭,呵呵,小屁孩的開裆褲還沒縫上呢,就想著上婆娘……整個六七十年代,韓國實際上就是苦逼的宅在家里種田的日子,但是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一個千年不遇的好機會讓韓國趕上了。那就是中國的改革開放。中國這個市場不得了,當年的中國就如同一個大病初愈、饑餓已久的人,從改革開放的一開始,就張開大口,貪婪的吞下所有能夠吃到的東西,而韓國的代加工終于找到了一個世界級的市場,一個10億級人口的龐大市場。這里不得不吐槽一下台灣,其實當年如果台灣不是傻不拉幾的硬要搞政治對立,大陸市場還根本輪不到韓國企業來占領,只是當台灣醒悟過來的時候,他們的那點東西大陸早就不怎麽看得上眼了。回到韓國,來自中國的訂單,可以說是催生了如今韓國的這些企業,而借助中國改革開放的東風,韓國一下子從窮屌絲變成土豪。可以說,沒有中國的改革開放,就是沒有韓國今天的經濟成就。但是我們要注意一點的是,這樣的經濟成就沒有能夠給韓國帶來政治的紅利,更談不上國際體系中的話語權。原因很簡單,世界這塊蛋糕夠大但是吃蛋糕的嘴從來都不嫌少;日本在政治上的崛起,是站在羸弱的沙皇和清政府的廢墟上,同樣,中國人在政治上能夠站起來,靠的是在朝鮮半島的冰天雪地里和美國以及聯合國軍死掐,靠的是在珍寶島和蘇聯死掐,靠的是在青藏高原狠狠的教訓了一頓印度,靠的是在越南叢林里先后和美國、越南死掐,是付出了鐵與血才能擁有的政治地位。中國可是在冷戰時期先后和世界上兩個超級大國都打過仗,還能全身而退的唯一國家,也是先后打敗了兩個號稱世界第三軍事強國,從而獲得“專殺第三”稱號的國家。雖然有人戲稱中國政府只會罵人,但也別忘了,中國人打過的仗,有幾個國家打得起,所以韓國不可能成爲日本,更不可能成爲中國。這正是韓國最爲尴尬的境地。韓國取得了相當的經濟成就,卻沒有相對應的政治地位,而這樣的反差正是造成韓國社會當前普遍存在的焦慮感,而這個落差感和焦慮感反應出來的社會心態就在于韓國拼了命的想在國際上刷存在感。就一個成熟的國家社會心態而言,韓國從政府到民衆的很多心理和行爲都會顯得極端,一點點事情都能搞得整個韓國社會雞飛狗跳,在外人看來,喜感?不可理喻?歇斯底里?隨你怎麽說,歸根到底,那還是因爲韓國缺乏藐視別的國家的底氣。 一個最典型的例子,中日之釣魚島、日韓之獨島。也許我們都會覺得同樣的島嶼爭端,韓國的表現比我們硬氣,比我們顯得更加寸土不讓;但是現在看來,其實很多人都存在一個誤區。國家之間的爭斗,台面下的東西遠遠多于台面上擺出來,一個國家一開始就打完所有底牌,那麽意味著他以后將無底牌可打。這是一個簡單的道理,我們玩牌的時候,誰會一開始就把炸彈、同花順、大小王這樣的大殺器在一開始就丟出去?韓國在獨島上表現的確實很硬氣,軍艦巡邏,總統登島,等等,看著是很舒心,很解氣,但是別忘了,日韓是同一個干爹,日韓是在他們共同的干爹制定的規則下玩的,舒心完了,解氣完了,爭端還在那,該是啥還是啥。相比之下,中國的態度就很謹慎,以前一直在做鴕鳥,好不容易抓到了機會,才開始派海警、無人機,顯得膽子太小了,只是各位別忘了,中國沒有,中國自己就是干爹。中國是在玩什麽?中國是在制定規則,是要把美國擠出去后,在這個東海上建立自己的規則。所以韓國人抗議的時候玩自殘,我從不認爲是民族氣節的表現,而是民族的悲哀,因爲中國政府不需要這種大肆渲染悲情的做法,相對于韓國,中國有這個資格來奉行“真理只存在于大炮的射程以內”這句話。中國現在在南海占領的那些島礁,說實話,還真的是建國后一點一點摳回來,爲此1974年打過南越,88年打過越南,至于其他的陰謀陽謀,能用的全部用上了。舉個簡單的例子,永暑礁,當年中國的考古隊在永暑礁打撈了一些宋朝瓷器,中國政府立刻宣布“自古以來……”,在接下來的十年時間里,中國人愣是用水泥和建築垃圾築堤圍出了一個八千平方米的領土出來,還利用自己在聯合國的關系,愣是拉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永暑礁建了一個水文觀察站,誰敢打永暑礁就是跟聯合國作對……再有一個是曾母暗沙,這個中國宣稱是自己南海領土的最南端,好吧,將一個常年在水下20米深的礁石稱之爲領土,是需要怎樣的一個精神……假如中國真的將這里作爲領土,再劃12海里的領海,東馬來西亞的海灘都是中國的。相比之下,日本在沖之鳥礁做的明顯厚道多了,但是中國一直反對日本這麽做,因爲沖之鳥礁是礁石而不是島嶼(請對比曾母暗沙),于是日本干脆造島,方法就是養珊瑚,用珊瑚礁做成珊瑚島(請對比永暑礁),這個缺點就是耗時耗力,而且還失敗過一次,曾經一艘中國漁船溜到附近,放了幾箱子海星(專門吃珊瑚),所以日本現在還在苦逼的呵護著剩下的珊瑚快快長大~~~至于南海留著的島礁爭端,最多的是越南,當然越南也不敢太造次,因爲越南和中國“一衣帶水”(意思就是咱倆離得夠近,收拾你是分分鍾的事情),菲律賓跳出來是當了出頭鳥,其實中國在南海的策略很簡單:打一個(菲律賓),看一個(越南),拉一個(印尼/馬來西亞),中國和印尼馬來西亞的爭端有限,只涉及一兩個島礁,中國之所以留著這幾個爭端,就是爲了在南海周邊國家中打入一個楔子。菲律賓要在南海周邊拉幫結派,肯定離不開馬來西亞和印尼,但是正因爲馬來西亞和印尼,南海周邊國家就沒有辦法抱成一團,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被各個擊破。要知道黃岩島事件的時候,第一個出來指責菲律賓挑事的東盟國家就是印尼,而馬來西亞干脆直接撸袖子和菲律賓干上了……南海的事扯太遠了,回到東海那塊吧。話說東海周圍一圈,說白了不是中日韓玩三國演義,其實根本沒得玩的,韓國更應該擔心的是北方的親戚,至于日本,指望那些快入土的老鬼子帶著七十年沒打過仗的宅兵去填中國這個坑的想法顯然是不現實的,所以東海只是中美太平洋主導權博弈的一個前沿地帶。相比較日本而言,韓國的地位其實非常尴尬。說白了,日本有資本死心塌地的跟著美國與中國死扛到底,但是韓國沒有,除了一個打醬油的台灣之外,韓國的地位最爲尴尬。對于韓國而言,他們絲毫不會擔心中國會主動撸袖管找他們干架,但是北方的鄰窮親戚就另當別論了,最要命的是,按照中國的性子,一旦干起來,那個窮親戚肯定能拿到來自中國的板磚。南北開戰,金三肯定輸,但是韓國也絕對不會輕松。假如金三拿到中國的板磚,很又可能是不分上下的局面,其實到這個程度,還是金三贏了。因爲大家一起跑步進入共産主義,戰時共産主義。所以韓國必須適當的在政治上討好一下中國,因爲只有中國能夠牽住朝鮮。當然,還有另外的因素,那就是韓國對中國市場的依賴性。中國對韓國的依賴遠遠不如韓國對中國的依賴。說白了,就算韓國沒了,中國市場也會迅速被其他國家産品填滿,畢竟韓國沒有什麽産業是不可替代的。而且到那個時候,估計無數總裁會樂得睡覺都可以笑醒。某種程度上講,中國也是韓國的爹,是經濟上的爹,而在經濟上換一個爹,比起政治上換一個爹,要困難的多。談到經濟強的爹和政治上的爹的事,突然想到,其實韓國跟日本,在政治上是一個爹,而跟朝鮮,其實經濟上是一個爹…有一點我保留意見,那就是中國爲什麽要保朝鮮。中國是無論如何不能讓美國控制整個朝鮮半島,渤海中國向來視爲內海,而且是拱衛京師的“護城河”,如果美國控制了朝鮮半島,偵察機天天在渤海上飛,京師誰坐得住。一旦美國完成朝鮮半島到呂宋群島的完整島鏈,那麽中國東北就要面臨兩面壓力,而且警戒線不是從青島開始,而是從延邊開始。言歸正傳,韓國的一個弱勢在于對其他國家的依賴,尤其是經濟對海外市場的依賴,造成的一個結果就是韓國是一個典型的進攻型現實主義外交戰略的國家。先解釋一下進攻型現實主義。在國際關系理論中,一個國家的周邊安全資源也是一種國家戰略資源,說白了就是一個國家周邊是否足夠安全,而進攻型現實主義認爲安全資源是一種稀缺資源,國家必須倚靠各種手段確保掌握有這種資源,包括戰爭手段。相對應的是防御型現實主義,認爲這種資源並非稀缺。韓國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進攻型現實主義,比如韓國整天喊著自己很可憐,就是一種對安全資源匮乏的表現。這里就有一個問題,美國也是一個進攻型現實主義國家,日本也是,俄羅斯也是,朝鮮更明顯,重點說說中國。中國是典型的整天嘴里喊著防御型現實主義,實際行動上卻夾雜著進攻型現實主義國家。防御型現實主義的表現就是提出和平崛起的口號,但事實上的建國后一系列戰爭表明中國會毫不猶豫的采取戰爭手段確保周邊安全。當然,戰爭不是進攻型現實主義的唯一做法,比如大陸對台灣,事實上台灣雖然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在東海周邊事態中都處于打醬油的狀態,但是大陸畢竟不能對台灣視而不見。所以爲了對付台灣,大陸就用了經濟的方法。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大陸出手保香港而沒有保台灣,雖然這和岩里政男當政,兩岸關系緊張有直接關系,但是我個人看法,就算關系不緊張,大陸也不見得會出手,因爲台灣元氣大傷之后,唯有靠大陸才能維持下去,那樣的話,台灣就從根本上失去了跟大陸叫板的資本。所以,自從小馬哥進行了大三通之后,現在的台灣已經完全失去了所謂“獨立”的所有資本,事實上,而台灣正一步一步的走向大陸,即便是美國多賣幾件軍火也無濟于事,而美國大賣軍火的做法,在我看來,純屬壓榨最后的剩余價值。回到韓國身上,如果按照擁有安全資源的質量來講,韓國恐怕和朝鮮是一個檔次的。一個不靠譜的親干爹,一個隨時有疑似精神病發作的窮親戚,一個曾經強奸過自己的干哥哥,一個看似人畜無欺實則一肚子壞水、不僅揍過自己,連親干爹都揍過的二干爹……韓國從擠在自己身邊的人身上賺取安全資源,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說實話,面對一群壯漢,一個婊子想自保還可以以身相許,但是韓國連以身相許都不一定能自保。先說說親干爹吧,親干爹的亞洲戰略一直在變,從“先歐再亞”,到“重返亞太,亞太戰略再平衡”,其實本質上,親干爹真的沒有太多的熱情在亞洲趟更多的渾水。美國的亞洲戰略二戰后就沒怎麽變過,新上台的曲贊忠只不過給了這個老掉牙的策略以一個新的名詞。這個老掉牙的策略,就五個字“離岸平衡手”。離岸平衡手是英國發明的策略。早些年的時候,法德在歐陸爭霸,兩個國家不分上下,英國就成爲兩者之間重要的天平砝碼,爲了拉攏英國,法德不得不承認英國在歐陸的利益,英國從中搞平衡,這就是離岸平衡手的來曆。顯然美國也想在東亞-西太平洋一帶搞這一套。但問題也來了,當中國窮的叮當響,日本又乖乖聽話的時候,這一套確實很管用,問題就在于,當中國崛起之后,美國在這里就找不到一個能夠與之抗衡的力量,無論是韓國日本還是台灣,都不可能獨擋一面,于是美國只能扶植一個聯盟,當然最理想的自然是日韓台聯盟,通過第一島鏈將大陸限制住。可惜的是,大陸的運氣太好了,以至于每次美國想來動手的時候,總是有“貴人”幫助大陸擋槍,結果美國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浪費了太多的時間和精力,等美國回過頭來的時候,大陸已經膨脹成一個龐然大物。日韓台聯盟,美國是鐵定無法指望了,台灣現在都開始用RMB作爲外彙儲備了,大陸用滾燙的金槍僅僅拉住了台灣的手,而日韓之間又龌蹉不斷,誰都不服誰,搞得美國一個腦袋兩個大,而韓國自身實力限制,就算放開韓國也沒法企及大陸分毫,而放開日本,呵呵呵呵呵,美國貌似還沒有忘了珍珠港,而且這種專門咬親干爹的貨色,“君不見丁原、董卓之事乎?所以短期內美國還沒有放開日韓的意思,但是美國親自撸袖子上陣的概率又很低,畢竟中美之間這種歡喜冤家的關系,那是全世界范圍內的事情,而且中美之間一起歡樂合作坑別人的例子實在太多了,爲了兩個干兒子放棄親家,美國貌似沒那麽傻。當年被中美一起坑過的,蘇聯算一個,當年在“帝國墳場”,美國出路子、沙特出錢、英國出關系、巴鐵出教官、阿富汗出人、中國出武器,一起快快樂樂的把蘇聯坑了……最近一次一起坑人,就是歐盟,哥本哈根氣象會議,本來歐盟想借此奪取新技術革命的領導人地位,結果中美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愣是把這個世界環境保護大會開成了中美口水大會,結果歐盟出人出錢出技術,啥都沒撈到,美國啥都沒出,全身而退(美國的錢日本出……),中國帶領一幫非洲窮弟兄,要人要錢要技術,賺個衣缽滿盆,皆大歡喜…對于自己的親干爹、二干爹這種時不時相互抽的鼻青臉腫,掉過頭又是好基友一輩子的關系,韓國著實有點擔驚受怕。其實日本現在就有一點被聯合起來坑的節奏,保不準哪天中美來了興致,坑一下韓國,那麽韓國真的只有籲噓哀哉的份了。親干爹和二干爹的奸情還帶來一個可能性,萬一有事,親干爹可能溜得比誰都快,福島核電站事件,20公里禁區,自衛隊在40公里外,干爹在60公里外……這些節奏,表明親干爹的節操實際上也沒有剩多少。至于二干爹,韓國壓根也指望不上,二干爹翻臉比翻書還快,一句自古以來就足夠喝一壺的了,前一刻還是“兄弟加同志”,下一刻就能整整輪奸你十年……所以說有這麽不靠譜的親干爹,還有這麽不要臉的二干爹,韓國能有多少安全感?韓國現在的成績是有一點被逼出來的味道。當口袋里有一點小錢錢的時候,自然不可能像金三那樣破罐子破摔,韓國現在只能想法子從周邊各大流氓嘴里摳一點點安全感。首先是對俄羅斯,現在的俄羅斯差不多已經是認錢不認人的主,但是能用錢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其次是美國,個人覺得,除了把自己賣的更多一些,韓國真的沒別的方法讓美國多顧著一點自己,依靠北方的窮親戚在親干爹面前刷刷存在感……然后是日本,用共同對付中國來拉近和日本的關系…… 接著是中國,除了更加緊密的經濟關系,還有窮親戚的存在感,還有一起提防日本軍國主義的共同話題…… 最后是北方的窮親戚,幸虧只是要喂一個人,否則韓國可能真的吃不消……這種外交策略看起來一曲三折,搞得高明莫測,似乎也是史詩般的蕩氣回腸,但是說到底還是一個字“賣”……賣身賣笑賣萌,反正是各種賣……但是韓國除了賣,目前也沒有什麽太好的辦法。即便是組建一支精銳的軍隊,達到嚇阻別國軍事力量的進入,但目前來看,頂多也就能嚇阻北方而已,至于韓國要嚇阻中國這樣的龐然大物,只能通過別的方式。然而韓國自身的實力實在太有限了,無論是中美日俄哪個國家,都沒有到沒有韓國活不下去的地步,也就是說,韓國歸根到底,也只能是大國棋盤上一個比較有份量的棋子罷了。雖然韓國這種進攻型現實主義的姿態在短期內能夠看到效果,但是長期以往難以自保。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中美雖然是一對好基友,但是好基友也是要明算賬的,東亞-西太平洋這一塊地方的規矩,最終只能一個人說了算,也就是說中美遲早有一次面對面的直接交鋒,當然這不一定是戰爭,還有其他方法,比如用人民幣取代美元之類,在這其中,韓國肯定不能獨善其身,而很大程度上,第一個人民幣和美元直接交鋒的戰場就是在韓國 也就是說,韓國最終將不得不在中國美國之間做出一個選擇,而這種選擇無論是哪一方,都將會對韓國自身産生難以估量的影響。 那麽回到我開頭說的第一句話,韓國最大的悲劇就在于,周邊有美國俄羅斯中國和日本,在這塊地方,規則的制定無論如何也落不到韓國頭上,韓國只能不斷調整自己的政策,以便適應新的規則。下面就重點說說中美之間的那點事。中國人一直想“恢複自唐宋以來的盛世局面”(說白了就是想當世界老大……),當然這不可避免要和現在的老大發生沖突。世界強國很多,但是老大只能有一個,所以中美之間的明爭暗斗就日趨激烈。先說說美國當前的霸權。美國當前的霸權,本質上不是“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的霸權,航母是工具,是爲美元而服務的,美國霸權的本質,是美元的霸權。美國的經濟模式一直走的是低油價、高消費模式,(美國作爲石油進口國,汽油價格比石油純出口國加拿大的油價還低),政府用補貼的形式資助各大石油企業,以各條航母保護,從而在世界范圍內掠奪石油資源,這才是構成美國霸權的基礎。如今國際石油貿易的結算是以美元作爲結算貨幣,這也就意味著每個國家必須保持一定的美元外彙儲備,這也就意味著美國實際上可以發行超量的貨幣來進口物資,而其他國家必須幫助美國消化掉超量的那一部分美元。這種全世界爲美國人的昂貴消費買單的做法自然會引起別人的不滿,比如歐佩克動不動就限産,讓美國很是不爽,而伊拉克戰爭的目的,就是美國試圖直接干預石油生産,從而保證美元在貿易中不可動搖的地位。挑戰美元的地位,就是挑戰美國的霸權;要動搖美國的霸權,就必須動搖美元的地位。中國現在就在干這麽一件事,這也是讓美國極度不爽的地方。當然,人民幣不是第一個跳出來撬美元牆角的,歐元是第一種讓美國感到危機的貨幣,也是首當其沖的世界性貨幣;當年歐元區成立后,中國的積極性明顯比歐洲的非歐元區國家更積極,大有皇上不急太監急的架勢,原因也很簡單,中國找到了一個很好的盾牌。比如中國就干過和歐佩克討論用歐元作爲石油貿易結算這種坑人的事情,中國爲什麽不選擇人民幣,就是不想當出頭鳥。爲什麽在歐洲經濟危機的時候,中國大量注資歐洲,就是爲了拯救歐元,之所以拯救希臘,就是防止多米諾骨牌效應,導致歐元的崩潰。中國現在需要歐元,需要歐元沖在前面擋子彈,擋住美元的子彈。畢竟現在中國還沒有跳出來用人民幣和美元進行決戰的打算。事實上,美國早就對人民幣保持有警惕,作爲一個世界級大國,建立屬于自己的貨幣霸權圈子是很自然的事情,日本就做過這種挫事,結果被美國做空了。日本缺乏戰略眼光,當年日本經濟如日中天,日本人覺得完全可以憑借經濟實力照樣可以稱霸世界的時候,他忘了自己的親干爹是個什麽樣的貨色了,也忘了這個世界的規矩是誰定的了。一紙廣場協議,日本失去了20年,現在看看元氣還沒有恢複過來。這一點中國得感謝日本提供了一個極度經典的反面典型,所以中國一直在小心翼翼的干著偷雞摸狗的事,堅決不跳出來躺槍。其實美國不是沒想過做空中國,只是做空中國的代價太大,搞不好會把自己搭進去。1994年試圖直接做空大陸,結果1997年計劃失敗,1998年拿香港試水,又被反將了一局……反正面對大陸這個油水不進、軟硬不吃的主,做空自己干兒子反而容易的多,不會像大陸那樣陰謀陽謀半陰半陽謀的反撲。雖然中國喜歡拿別人擋槍,自己在背后偷著樂,但是總有一天得自己親自撸袖管子,21世紀初,中國試圖建立東亞自由貿易區,其實這個努力是失敗的,韓國和日本,尤其是日本,對人民幣還是有很強的抵制心理,而且一旦自貿區建立,讓日本屈尊做老二,這可是日本萬般不樂意的,要知道,日本的夢想也是做老大,而且是萬年老大……現在中國在拿兩個地方試水,一個是東盟,中國-東盟自貿區其實也不順利,美國日本時不時的來攪局,日本拼著撒錢,美國拼著傳播普世,讓中國也是頭疼不已。另一個就是剛剛開始的上海自由貿易區。這下子輪到美國頭疼了,對于中國這個軟硬不吃的主,總不能說占領上海吧,中國干脆在自己家里搞,而且中國偏偏有這個影響力把這個自貿區做好,所以上海自貿區是中國開始用人民幣撬動美元霸權,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步。中國一直想在東亞一圈子建立自己的規則,當然是以人民幣爲主導的規則。當然對于中國而言,這只是邁向世界的第一步,只是這第一步確實是一個問題,因爲建立這個規則,不是用錢能解決的。所以中國現在在東海問題上,一直緊逼日本,但是對韓國不聞不問的原因也在于此,中國現在就緊盯著日本敲打,中美之間較量,那是高手之間的較量,只是美國還帶著一條蠻凶惡的寵物,讓中國不得不小心翼翼點,避免節外生枝。接下來,扯些無關的事情。先談談中國最重要的一個承諾,當年中國完成核試驗之后,鄭重向世界宣布;“不首先對無核國家使用核武器。”這句話在后來被傳成“不首先使用”,省略了最爲關鍵的幾個字……接下來說說一些無節操的事:關于國際公約,《禁止輕武器國際貿易條約》有三個重要的國家還沒有簽,而這三個國家認爲自己可以簽這個協議,當然要滿足一個條件:美國的條件是俄羅斯先簽,俄羅斯的條件是中國先簽,中國的條件是美國先簽……然后,然后就沒有然后了……《》,限制彈道導彈和無人機出口的條約,中國從來都表示我們很願意加入這個條約,但是就是從來不加入……是中國推出的外貿型彈道彈道,彈頭480公斤(條約限制500公斤),射程280公里(條約限制300公里),完全符合國際相關規定,只是關于這種導彈的使用說明書里面,有一章是專門教客戶如何拆掉導彈里面一些無關的零件,用來裝更多的炸藥或者燃料……,中國最近特喜歡賣的大殺器,射程達到480公里,什麽?遠遠超過規定的射程,放屁,老子賣的是火箭彈,只是精確度高了點而已……同樣的還有渥太華禁雷公約,出于人道主義禁止大家亂用地雷,中國也表示很重視該條約,但就是不加入,也因爲如此,美國和俄羅斯也沒加入,原因參考《禁止輕武器國際貿易公約》當然,這個原因可以用在很多地方,比如《禁止集束炸彈公約》《禁止致盲類致殘類武器公約》……等等等等敘利亞戰場上,政府軍動用中國的無人機進行偵查,有人指責中國不顧國際道義出售軍火,中國火了,放屁,那是玩具,沒看到我們淘寶上有賣嗎?(DJIPhantom,民用航拍模型,淘寶價:2888.00)關于爲什麽中國的武器總是出現在世界上各個熱點的戰場上,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的回答總是一樣的,“我們中國是一個負責人的大國,所有軍事裝備貿易都遵守國際上的相關規定,同時我們也敦促交戰各方盡早回到談判桌上,用協商的方式解決爭端……”三沙對東盟震動不小,中國在南海搶油的行爲幾乎已經是喪心病狂,現在又開始在圍海造地,雖然我們一直在喊著別人搶我們的地、我們的油,但是,你跑到人家家門口,說人家門前三尺的地是你的,然后整天在人家門口舞刀弄槍,還喊著人家侵略你,你這是一種什麽精神!!!九段線的由來,當年是十一段線,后來照顧越南才在北部灣劃掉兩個改爲中間線,至于九段線在哪,美國人更清楚,當年美國人來搞測繪,往里面開,中國一抗議就停下來劃條線,一共抗議了9次,劃了九條線,于是有了九段線,誰敢說中美沒有奸情…… 前幾天看到一則戲言,未來世界的發展模式應該是……美國負責砸爛一個地方,中國負責將那個地方重新建起來……美國就是拆遷辦… 關于上海自貿區,最受傷的恐怕是,因爲東亞的物流集散地就在新加坡,但是隨著中國開始繞過馬六甲開鑿新運河,新加坡的地位將一落千丈。接著說說中國的破事……這次是馬其頓……當年馬其頓還是台灣的邦交國,1999年的時候馬其頓內戰,泰托沃的阿族武裝叛亂,內戰打的很慘,請求聯合國介入維和。其他國家都同意了,唯獨中國不肯,甚至動用否決權,馬其頓只好跟台灣斷交,結果第二天中國就提議派兵維和,已經也派了維和警察,積極性比誰都高…… 還有兩伊戰爭時期,中國兩邊買軍火,然后倒騰回一些稀奇古怪的東西,比如從伊拉克換了一架米格23,從伊朗搞回來F14的雷達… 而且當年伊朗伊拉克的代表團來中國買軍火,中國安排他們住的是同一家酒店,房間就隔一堵牆…… 中國在局部戰爭中兩邊賣軍火的案例不止一次,最近的敘利亞內戰就是,前一陣子緬甸圍剿克欽武裝也是。舉個例子吧,外交部的嘴炮。1996年印巴核競賽,美國一個記者搞到了巴方核設施的說明書,發現是中國的,就來新聞發布會上質問“爲什麽巴方的核設施有中文說明書?發言人回答:“我國一向遵守國際核不擴散條約,堅持主張和平利用核能……”記者義正嚴辭,“你沒有回答我的問題。”發言人回答:“我國一向遵守國際核不擴散條約,堅持主張和平利用核能……”記者義正嚴辭,“請你立刻回答我的問題……”發言人回答:“我國一向遵守國際核不擴散條約,堅持主張和平利用核能……回答完畢,下一個問題……”有句名言道,不是流氓,做不了五常。中國的流氓習性,其實還是逼出來的,當年中國還是蠻純潔的,結果成了“白眼狼養殖專業戶”(越南,朝鮮,阿爾巴尼亞……等),以至于后來中國越來越現實,現實到幾乎毫無節操可言。比如黃岩島事件后,菲律賓軍隊就發現國內的遊擊隊手里似乎多了不少新家夥,比如不知道從哪搞來了一水的仿M16.... 繼續說說東海周圍的一檔子事,話說時間推進到2013年,中國在對外政策上跟以往有了很大的改變。現在的中國,直接在東海周圍采取南海一樣的策略,拉一個,看一個,壓一個。壓的自然是日本,看的是韓國,拉的是台灣?台灣本來就是自己的,何須要拉?那麽是朝鮮?其實也不是,金三要是有點智商也能想到,中國是他們唯一的靠山。中國拉的是美國。 中國拉美國的方法也是輕車熟路,記得統一戰線不?拉上花生米抗日,拉上中間人士抗花生米,這一套中國早就滾瓜爛熟。 中國拉美國的方法並不是一味的遷就和投其所好,簡單的來說,中國的連橫捭阖伎倆玩的是有點眼花缭亂的。比如中國喜歡拉著法國跟德國討價還價,拉著德國跟烏克蘭討價還價,拉著烏克蘭跟俄羅斯討價還價,拉著俄羅斯跟美國討價還價…… 至于拉攏美國,中國也有自己的小心得,比如拉著美國的自由派對付保守派,拉著溫和的保守派對付激進的保守派……而且中國深谙美國的國會遊說制度,事實上在國會山門口大小上千個遊說公司中,中國是很重要的客戶。其實中國的想法很簡單,中國不需要美國上下一條心的支持自己,只需要讓美國不能上下一條心的對付自己就行了。中國坑周邊國家的事情很多,比如共同開發,這就是一個巨坑,看起來我們讓出了自己的利益,其實這就是一個以退爲進的損招,中招的國家包括越南和韓國。說說韓國被坑的經曆吧,我們都知道韓國的海警喜歡抓中國的漁船,似乎天生在跟中國漁船過不去,當然中國政府每每只是表表態,似乎沒有啥實質動作,讓我們老百姓看的很著急,但是我們先看看韓國海警爲啥這麽痛恨中國漁船吧。話說早些年的時候,中國和韓國在黃海上邊界線劃分有分期,兩國的專屬經濟海域也有沖突,誰也不讓誰,然后有一天中國提議,要不我們各自退讓一點,各自劃一塊地,作爲大家共同的經濟水域,韓國想想,整天這麽頂著也不是事,退一步海闊天空嘛,自然就答應了。接下來的工作就順利成章,很快就確定了共同擁有的經濟水域的范圍。然后?然后韓國人猛然發現,原來退一步就是滅頂之災啊~~~~因爲,因爲韓國的漁船根本撈不過中國的漁船,中國動辄幾千艘漁船呼啦啦的撲了過來,寥寥幾艘韓國漁船你跟中國人搶毛啊,跟中國人比船海,十八輩子以后吧~~~~最讓韓國海警痛恨的是,中國漁船從來不講職業道德,共同水域撈的差不多了就去韓國水域撈,不,是搶,真的是搶,什麽炸魚、藥魚、小眼網、坐底網,什麽禁止用什麽,搶完了就跑,那是人家家里的東西啊,你想想看,自己跟鄰居共用一塊菜園子,結果自己沒有拔到幾棵菜,鄰居叫來七大姨八大姑一起上陣,呼啦啦的拔完了,然后還順手在自家陽台上抱走了幾盆花,你能甘心麽?
您可能对这些帖子感兴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国重器 国家博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