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捉弄一下龙武这个游戏怎么样社会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3万人在白宫网站请愿 要求阿拉斯加重归俄罗斯
摘要 : 央广网北京4月1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网》报道,今天是4月1号,也是西方社会流行的愚人节。最近,美国白宫请愿网站就收到了一份有点近乎捉弄、让人哭笑不得的网上请愿:要求阿拉斯加州脱离美国加入俄罗斯 ...
央广网北京4月1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网》报道,今天是4月1号,也是西方社会流行的愚人节。最近,美国白宫请愿网站就收到了一份有点近乎捉弄、让人哭笑不得的网上请愿:要求阿拉斯加州脱离美国加入俄罗斯。截至今天凌晨4点,已经获得了35964个签名,若4月20号签名达到了10万,白宫就得回应。阿拉斯加位于美国的西北太平洋沿岸,号,美国以720万美元的价格从俄罗斯的手中购买了阿拉斯加,白宫会怎么样回应这份从美国分离出去的请愿呢?也许可以参考2012年的一份得克萨斯独立的请愿,当时白宫回应说国家要团结。其实,白宫请愿网的请愿五花八门,去年就曾经有中国网友在这一网站发表例如“取缔北京煎饼果子”、“取缔英语四六级”和“将豆腐脑定为甜味”的请愿。而前不久,针对美国广播公司ABC吉米·基梅尔脱口秀节目中的辱华言论,美国华人发起请愿要求当事人道歉,并取消这档节目,不过白宫网站也只能回应,根据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联邦政府不能强迫停播美国广播公司吉米·基梅尔脱口秀。以此看来,阿拉斯加加入俄罗斯的请愿严重不靠谱。不过这份请愿,倒是恰好击中了美俄之间长期以来掺杂着历史因素、在克里米亚地区脱离乌克兰加入俄罗斯的背景下进一步激化的微妙心结。阿拉斯加离美国本土3170公里,而离俄罗斯却只隔着一个白令海峡,最近处只有82公里。用阿拉斯加州前州长萨拉·佩林的话来说,你可以从阿拉斯加的土地和小岛上看到俄罗斯。1784年俄国人在三圣湾建立居民点,1799年起俄国获得了阿拉斯加的主权,1853年克里米亚战争,英法向俄罗斯宣战,战败的俄国国力受损,对阿拉斯加变得鞭长莫及。由于害怕阿拉斯加殖民地被英国趁机夺走,因而有了将阿拉斯加卖给美国的提议。号,俄罗斯和美国达成协议,阿拉斯加以720万美元成交,每公里仅两分钱,土地和约的生效日期就在1867年的10月18号,因此阿拉斯加也将这一天定为阿拉斯加纪念日。几天前,美国参议院麦凯恩曾暗示俄罗斯除了克里米亚还有别的占领目标,俄罗斯驻欧盟大使则回击说,还是看好阿拉斯加吧,因为阿拉斯加曾经是俄罗斯的领土。 麦凯恩在接受采访时是这么说的:麦凯恩:摩尔多瓦是下一个需要警惕的国家。分析指出麦凯恩指的是摩尔多瓦境内具有分离主义倾向的德聂斯特河左岸地区,他还暗示说,普京可能会用同样的策略来对付拉脱维亚,因为拉脱维亚也有很多俄罗斯族人。对于麦凯恩的这番言论,俄罗斯驻欧盟大使弗拉基米尔·奇若夫在英国广播公司也就是BBC23号播出的一档节目里这么回应的:弗拉基米尔·奇若夫:请转告麦凯恩议员,让他看管好阿拉斯加。美国人实际上控制着阿拉斯加。弗拉基米尔·奇若夫:阿拉斯加曾经是俄罗斯的领土,只是开个玩笑而已。
上一篇:下一篇:
姚笛工作人员对此事进行了否认,更称恋情是“无稽之谈”,至于姚吕两人是否有发展可能...
何文凯微博公布财产:名下两套房产,一套集资建房,一套商品房,均在防城港巿。...
【我国2016年发射&天宫二号&】太空探索者协会第27届年会今天上午开幕,中...
上周五,卢湾一中心小学的学生们刚进行了一场有趣的中秋节古诗词吟诵活动,今天这些意...
张中生在张中生的把控下,烟雾腾腾的煤炭经济,造就了一个贪官、巨贾和骗子的江湖。图...您的位置:
都市青年生活新主张
都市青年生活新主张
手机短信:一种文化新主张
丁& 妍&& 沈汝发
短信文化是一种年轻的文化,是一种年轻人的文化。它的流行也许并不单单是指一种文化现象的流行,它似乎昭示的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的兴起。
(一)短信文化的流行现象
1992年,世界上第一条短信在英国发送成功,这拉开了短信文化的序幕。我国是1998年开通手机短信的,使用短信的手机用户逐年增多,随着手机短信由纯文本形式到融声音、图片、文字于一体的多媒体短信的进化,我国手机短信用户在2002年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手机短信的兴起是与手机的普及密切相关的。最初,手机还是一种奢侈性消费,随着科技的进步,经济水平的提高,手机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用品。据统计,至2002年,仅中国移动用户就已达到1亿多户。在初期,手机的功能主要是作为移动的电话,是一个方便、快捷的通话通讯用品,随着短信功能的开发,具有短信功能的手机才是一款完整意义上的手机。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多的手机购买者在问过手机的价钱以后,紧跟的问题就是:这款手机能发中文短信吗?
短信与手机同步增长,手机用户中已经有大部分人收发过短信。据北京勺海市场研究公司仅近期对北京、上海、广州三地居民手机短信消费行为的调查显示,63.1%的被访者曾经使用手机向他人发送过短信,其中年轻人发送短信的比例高达89.0%。短信,作为一种新的沟通方式,已经深深嵌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曾经在网上有过调查:“过节了,你想以什么样的方式去问候他(她)?”,结果发短信祝福占总数的67.1%。通过手机短信相互问候已不鲜见,每到春节、情人节期间,中国移动每秒能处理470条短信的短信平台就被挤得水泄不通。
网络在数年前掀起了一场生活方式的革命,而日益普及的短信文化则似乎在悄然酝酿着一场新的生活革命。在日本,成千上万的人群,既有染着各种颜色头发的青少年,也有背负着家庭责任的主妇以及严肃的“办公一族”,都不约而同的拿着各种颜色、各种型号、各种款式的手机,不断的用拇指在手机上按动。对他们而言,通过手机发送短信已不仅仅是一种时尚,而是一种新兴的沟通、娱乐和生活方式。
短信文化在中国的兴起是近几年的事,但中国却是短信使用量增长最快的国家。尤其是在善于追逐时尚的青年“手机一族”中,手机短信这样一种新的文化方式已经被普遍接受。手机短信是一场“全民运动”,但毫无疑问的是,它更是一种年轻人的文化。尽管每一个手机用户都可以收发短信,但中年人思想相对保守,不善于接纳新生事物,因此,年轻人无疑是“短信一族”的主力。另据调查,年轻人在将来使用短信的意向也显著强于中老年群体。
短信文化是一种年轻的文化,是一种年轻人的文化。这注定了这种流行现象绝非昙花一现,而是具有很强的生命力的。尽管由于手机尚未大量普及,短信文化也没有深入到社会的各个角落,但谁又能忽视这具有极强生命力,有可能引起社会生活方式巨大变革的流行文化呢?
(二)短信文化的内容分析
短信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追捧,自然有其技术方面的优势,但作为一种文字的表达方式,短信文本的内容似乎才是我们应该更为关注的。
据北京勺海市场研究公司调查显示,问候语、闲聊、正经的事情和一般的笑话是短信使用者发送最多的,其选择比例分别占到被访者的66.5%、60.1%、59.6%和51.2%。另外,工作沟通、情感表达方面的内容选择比例也相对较多,而彩票信息、股票信息等内容发送比例要少得多。
根据短信内容的目的与用途,我们可以将短信内容分为五大类:爱情短信、幽默短信、友情短信、节日祝福短信和工作短信。
通过手机发送爱情短信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时尚的情爱方式。古代爱情是鸿雁传书,后来,情书、电话成为新的爱情红娘,现在,短信是新的爱情联系的纽带。情书太慢,也太费劲,电话是快捷了,但有很多情话是在电话里说不出口的,而短信则最为快捷、自然、还带着那么一点儿神秘,从而成为爱情的新宠。一位被访者说,拍拖以后才知道,短信是用来拍拖的,就好像情书一样,让感情迅速地升温。“突然闻到我熟悉的香水味,以为你在地铁,我想你。”这是他发给女友的短信。
短信文化的实质在于娱乐,是透着骨子的娱乐。幽默短信正是这种娱乐精神的体现。虽然并没有多少实质的信息传播,但很多“短信一族”却依然不可救药的爱上了幽默短信,整人短信是短信文本中最受欢迎的,他们所追求的是娱乐、娱乐、还是娱乐。幽默短信给发信者带来的快乐是双重的,看到有趣的整人短信自然会会心一笑,而当发送出去,想象着收到短信者大吃一惊的样子,又是一种得意的开心。娱乐精神是这个社会所需要的,在越来越激烈的生存竞争中,现代人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大,这需要释放,需要发泄,他们需要的是开怀大笑,于是透着智慧与幽默的短信成为现代人的宠爱。
除了爱情短信和整人短信之外,节日祝福短信是广泛流传的另一种短信文本。尽管祝福短信没有见面那样诚恳,甚至没有电话祝福热情,但短信祝福却是现代社会中最为合适的一种祝福表达方式。现代社会中,人际交往越来越广泛,而人情却越来越淡薄,大多数的联系都只是蜻蜓点水,泛泛之交,连电话祝福都嫌热情,短信祝福恰到好处。
还有一种短信文本是不能不提及的,这就是黄段子短信。在调查中,发送黄段子短信的比例并不高,仅占8.7%,但这显然是不真实的。但这又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这本就不是一种适宜公开的短信内容。在私下里,尤其是亲密的朋友间,黄段子短信是相当多的,之所以如此,是与国民性有关的。中国人崇尚的是含蓄,对性这样的文化一向是避讳的,尽管已经开放了很多,但性这类的玩笑还主要是在私下里流传,譬如酒桌上,譬如短信里。
工作短信是比较少的。这主要是因为,在现阶段,短信沟通还主要是一种娱乐、休闲方式。正式的工作往来大多是通过正式的沟通方式来联系的,譬如公函、书信、电话。短信这种非正式的信息传递方式会削弱工作联系的正式性,亦显得过于随意,而不够严肃与郑重。
友情短信以幽默短信为主,也有一般的笑话与节日祝福问候。这在前文已作了详述,不再赘述。其他内容的短信,如新闻服务、天气预报等商业性信息和公益性信息都只占了很少的一部分。
全球每年大约有3600多亿条短信在无线的空中流动,短信的内容也多种多样,通过对短信文本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短信内容主要有三个特点:(1)短小精悍。短信,顾名思义,为短的信息,无论是中文字符,还是英文字符都是有字数限制的,因此,一定要言简意赅。(2)言之有物。空洞的短信不能表达任何情感,也不能传递任何信息,因此是毫无意义的,短信文本尽管简短,却一定要言之有物。(3)幽默风趣。短信是作为一种娱乐休闲的沟通方式出现的,因此,幽默风趣便是短信所必须的。幽默短信毫无疑问是要搞笑的,而爱情短信幽默一点亦显得更有情趣。
短信作为一种民间的语言,其文本充分体现了民间的智慧,这都是在正式的新闻媒介上所看不到的。短信文化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一种民俗文化,它将民间的、私下的、口头流传的文化以文字的形式传播开来。短信这种民俗文化已越来越进入大众的视线,这也可以看作是大众文化对精英文化的又一次反抗。
(三)短信文化流行的原因
短信文化是现代社会兴起的一种流行文化现象。从宏观上看,是与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分不开的。没有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就没有手机的普及与短信功能的开发,没有手机的普及与短信功能的开发就没有短信文化的流行。但具体到短信文化,分析其原因,笔者认为,至少可以从社会心理、社会文化和技术功能等三个层面来探讨。
短信文化作为一种流行的文化现象,是现代社会的产物。因此,分析其得以流行的原因便不能不从社会群体自身去寻找。
首先,社会个体对现代程式化社会的不满催生了短信文化的流行。现代社会日趋程式化,在向工业化、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人逐渐被异化了,成为社会这个大机器的一个附属物。在这样一个高度程式化的社会中,人的个性得不到发挥,人的欲望受到了压抑。流水性作业、科层制结构都使得生活越发的无趣。在日益无聊的生活中,人们从短信中寻找到了乐趣。人的内心深处总有那么一点点恶的念头,于是整人短信便应运而生,甚至人的丰富的情感也是通过短信来得到表达。短信是以人为本的,是对社会理性化趋势的一种反动。
其次,短信文化的流行是与对时尚的模仿和和时尚形成的从众压力分不开的。短信文化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是一种以手代口、无声胜有声的时尚,是一种全新的、具有特殊情趣的生活方式。随着大众媒介的传播,这种时尚成为主流的生活节拍,引起越来越多人的仿效,同时,这种时尚也造成一种从众压力,当短信文化被公认为时尚时,不短信就是不时尚,如此,谁敢不短信,谁愿不时尚?
再次,短信文化的流行还建构了新的人际交往关系,并使得短信文化成为连接个体与交往圈的媒介。在此前,书信、电话、电子邮件都是连接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沟通媒介,短信文化盛行后,短信成为新的沟通媒介,它整合了新的人际关系,形成了新的人际交往圈。此时,短信成为连接个体与交往圈的媒介,如果没有加入短信沟通则意味着落伍,意味着孤立于交往圈之外。
第二个层面是社会文化层面,短信文化天然的具有契合东方文化的文化特征。因此,在东方社会的文化氛围中,得以广泛流行开来。
首先,短信文化契合了东方文化的含蓄、内敛的本质。短信文化是不喜张扬的,短信永远比铃声大作的电话更有分寸,更为礼貌。电话显得过于直白和直接,而短信则给了对方很大的回旋余地与思考空间。在收到短信以后,可以立即回复,也可以思考一段时间再回复,甚至可以不回复,短信比电话更为善解人意,更尊重对方的意愿,这是符合东方文化的本质的。
其次,短信文化在语言形式上也更适宜于东方文化。汉字比单词表达的意思更多,无需冠词和介词,没有单词的间隔,中文显得更为紧凑,这是非常符合短信短小精悍的特点的。中文文字上的简洁、画面中的意境都更符合短信时代的风韵。这也许是短信文化在东方盛行的一个重要原因。
再次,短信文化更为委婉,可以说一些不方便在电话里面说的话。中国人是很讲究面子的,因此,很多事在公开场合,在口头上很难表达出来,譬如说一些情话,譬如说一些道歉的话。而短信则恰到好处地解决了这一问题。短信这种传输方式,改变了人类语言一定要通过嘴巴的传统方式,利用手机点对点的直接交流,使许多不易出口的话通过手表达了出来,达到了沟通的目的。
第三个层面是技术功能层面。这是短信文化流行的基础。正是由于短信具有其他媒介所没有的技术优势,才使得短信文化成为流行的文化现象。
首先,手机短信的收发非常方便和快捷。手机是随身携带的,因此收发短信随时都可以进行。手机短信非常快捷,一个短信笑话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传播给成千上万的手机用户。因为,这些操作都是非常简便易行的,与传统的沟通方式相比,与网络沟通相比,短信沟通无疑具有技术优势。一般而言,短信用户都能在第一时间收到对方的短信,同时,也能在第一时间回复对方。
其次,短信沟通比其他沟通方式更为便宜。调查显示,大部分短信用户使用手机短信是因为短信更为便宜。短信一般为0.1元/条,而手机花费市内一般为0.6元/分钟。其他沟通方式也有较高的成本。目前,尽管手机用户数已有大幅上升,但高昂的手机花费却让许多手机用户打不起手机,尤其是对那些尚未具备经济能力的青少年群体,他们最为现实的选择就是:要联系,发短信,手机不接电话。这样,短信的使用就远远高于其他沟通方式了。
再次,短信沟通还有一个其他沟通方式都不具备的技术优势,即到达的无限制性。打对方手机,对方可能会关机,可能会不接电话,也可能手机没电。这样,沟通都无法进行。但短信沟通是没有限制的,除非出现网络故障,短信总是会到达对方的。因此,从信息传递的有效性来看,短信沟通的效率也要高于手机联系,这也是短信文化更为流行的原因。
短信文化的流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离不开大的社会背景,离不开技术功能的优势,也有社会文化的原因,还有社会心理层面的原因。我们要从多视角透视短信文化的流行原因。
(四)短信文化的功能分析
短信,并不仅仅是简单的信息媒介,它负载了太多的文化含义,具有相当多的文化功能。
首先,短信文化具有娱乐功能。正如前文所说,娱乐精神是短信文化的本质,信息交流是一种表象,其实质是从短信的收发中获得快乐,闲得无聊的时候,便发发短信,娱乐一下,发一条整人短信,捉弄一下别人,获得一些快乐。这是短信文化的最主要功能。
其次,短信文化具有情感功能。短信文化是维系友情,也是维系爱情的纽带之一。从文化意义上来说,短信沟通也是一种仪式,是增加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维系人际关系的仪式。久未联系会让对方觉得被冷淡、被遗忘,而偶尔的短信联系则会让对方感觉到别人还记着他。从这层意义上说,短信交流已不是信息本身,而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联系的纽带。短信沟通还可以加强爱情双方的感情,一位被访者说,通过短信约会,感觉地域的距离无形地缩短了,及时、频繁的短信让她觉得,好像男友就在身边。由于短信沟通有时具有匿名性,匿名的短信便构成了想象的空间,会获得一种新奇的感觉和朦胧的美感。这种情感功能是声音所不可替代的,因为声音表达了某种情感,音调、语气都会影响沟通的双方,而短信则没有声音,呈现的是一种干净、清晰的文字语言,构成了想象的意境。无论是爱请短信、友情短信,还是祝福短信都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具有加强情感的功能。
再次,短信文化具有交流功能。短信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语言平台,改变了传统的交流方式。传统的交流往往是要面对面的,是要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但短信却可以通过书写的形式进行表达。平时不好意思说出口的话都可以通过短信来实现。这也为那些生性木讷、不善言辞的人提供了一个情感出口,让他们可以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想。通过手机短信进行交流,感觉很自由,很自在。一位被访者说,短信是最好的表达方式,对于她这种表面老实本分,内心又有点小狂野,却又极其好面子的人来说,短信的存在简直帮了她的大忙。
另外,短信还有一些其他功能。譬如信息传递功能,这应是短信的基本功能。短信还有炫耀性功能,现在,用短信谈恋爱是比网络更时髦的方式。在短信应用功能上,早期的SP服务,主要以控制文本信息为主,现在的SP则要丰富得多,包括“铃声下载”、“图片传情”等。聊天和娱乐,也不必非要连上电脑才可以和QQ上的好友聊天,通过手机短信,仍可以时刻在线。
(五)短信:新的文化媒介的兴起
短信承载着越来越多的文化功能,短信文化逐渐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短信对于社会的影响是巨大的,作为一个文化媒介,它的出现宣告了一个新的媒体时代的到来。
短信这种书写,既不同于口语,又区别于网络符号。短信媒介既和传统印刷媒介上的表达方式不一样,又有别于几近泛滥的网络页面。“短信一族”每个人都在书写和阅读着他们之间能够迅速心领神会的东西,可能是文字,也可能只是几个标点符号的组合。这是形式上的区别,在本质上,短信用有限的文字突出互通信息的本义,而舍弃了一切虚伪的客套与不着边际的迂回。
短信是一种新的文化媒介,既区别于传统媒介,又区别于网络,具有如下五个特点:
第一,短信具有方便、快捷、含蓄等基本特性。短信是通过手机收发的,手机是移动电话,随身携带,使用起来非常方便与快捷。短信比电话更加含蓄,更为委婉,不像电话那样直白与直接。
第二,短信沟通具有非即时性与去现场性。即时性是一般人际沟通的主要特性,双方在沟通中都必须即时地做出反应,而短信沟通则具有非即时性。当对方发来一条短信时,接受者可以迅速应答,也可以思考一段时间后再应答,甚至可以根本不予应答。去现场性是短信沟通的另一重要特性,一般的人际沟通是面对面进行交流,双方都可以感知对方的声音、表情、动作,但短信沟通不同,双方都无法感知对方的现场反应,无从知晓对方的声音、表情、动作。这种沟通脱离了限定的场域,对双方而言都更为轻松、随意、自由、自在。
第三,短信沟通是一种更为“有效”的沟通方式。这里说的有效具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前文所说的沟通的无限制性,除非出现网络故障,对方总会收到发送的短信;另一层含义是指沟通更具有效率。与网络交往相比,短信交往一般都是在有了一定的了解的基础上才进行的,因此,短信交往中信息更为真实,更为诚信,废话和无聊、无意义的信息要少很多。短信沟通更具有效率。
第四,短信沟通具有与其他沟通不同的交流模式。短信沟通是以一对一,而传统沟通方式和网络沟通都可以是以一对多。一般而言,一个手机号码对应一个个体,因此,两者之间的交流就是两个个体之间一对一的交流,而传统沟通方式和网络沟通都不同。一个个体在传统媒介上发表自己的看法,会获得多个个体的回应与交流,在网络上,除了私聊以外,个体可以通过在BBS上发帖子和多个个体进行交流,发帖者为一个个体,但看帖者和回应者则是多个个体。因此,短信沟通的交流模式是区别于传统沟通与网络沟通的交流模式的。
第五,短信媒介融合了多种媒介的优势,是一种新的更为优异的媒介形式。媒介是伴随着交流的欲望而发展的,交流的欲望无穷无尽,媒介也在一点一点进步,从文本到声音,从声音到图像,从图像到视觉。短信媒介具有无线媒介的基本特点,同时又融合了纸质媒介的书写与互联网络的交互,具有比语言和文字更为丰富的多媒体功能。纯文本短信迈出了无线媒体融合的第一步,多媒体短信MMS则完全整合了视频、图片、声音和文字等多种信息形式,形成了一个全新的、性能优越的文化媒介。
短信是一种更加有效的沟通方式,短信文化则日益改变着人们的书写和交流习惯。短信文化的流行也许并不单单是指一种文化现象的流行,它昭示的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的兴起。
异性合租:一种居住新主张
“异性合租”作为一种新的居住方式,在许多大中城市中悄然风行。社会宽容度的提高和社会压力的减小为异性合租现象的出现提供了可能。
随着改革开放,商品经济对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它也促进了社会成员的思想观念发生着新的、巨大的变化,“异性合租”现象的出现就是一例。所谓异性合租是指异性之间共同租用一套房间的居住方式,它不同于恋人之间的男女同在一个屋檐下,也不同于通常意义的同居,而是单纯意义的合租,是双方都各自拥有其私密空间而共同使用卫生间、厨房和客厅等。
“异性合租”作为一种新的居住方式,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悄然风行,据上海市社区服务中心近期对4000名上海青年的问卷调查发现,喜欢与人合租的比例从1995年的52%上升到95%,其中有超过85%的受访者表示能够接受异性合租。在国外,这种合租极为普遍,尤其是在经济能力尚低的留学生群体中,合租更是无同性异性之分。然而由于我国长期以来的男女有别的观念,所以引起了众多人的争议。
据新浪网上一项对18-55岁居民的调查显示,82.7%人的态度是可以理解或无所谓,18.4%认为是完全胡闹。可见,人们的态度大致有两种:其一是抵制、否定的态度。他们认为这是大胆前卫的行为,是鼓励性开放,会助长社会不良风气,阻碍社会进步,应该采取行政、法律手段进行遏止,从社会舆论上予以谴责。其二是理解、宽容甚至赞同的态度。他们认为此举表现了对传统制度的反叛和对传统两性观念的挑战,说明人们已敢于追求个性的解放,具有深刻的文化意义,社会舆论应该予以理解和宽容,而且是自愿选择的个人行为,不涉及道德和伦理问题,社会无权干涉。
在一个男女授受不亲思想延续了几千年的国家里,这究竟是一种对传统的叛逆,还是生活方式多样化的呈现,对此人们莫衷一是。本文正是以这一新现象为出发点,就异性合租的类型及其原因,以主、客观为划分依据来分别讨论之。
(一)客观性原因分析
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人们,其社会行为的发生、变化和发展总是与社会的各种构成相联系,受到这些社会构成的影响和制约。
1、价值观念的多元化趋势,为异性合租现象的涌现提供了思想基础。
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为大量新现象的出现提供了方便和可能。我国在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将会导致一场全面的社会转型,这一转型包含着中国社会各个领域的一系列根本性转变,其中在社会精神文化生活中就表现为从“大一统”转向“多样化”,从禁锢转向开放。
市场经济的运作使西方个人主义在中国得以广泛传播,并为部分人所接受和奉行,人们的价值观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在传统社会和计划经济条件下,由于人际关系整体主义的主导原则,总是以群体的一元化标准来衡量人的价值,因而在人际交往关系中只关注群体和社会的价值,不关注人的个体价值;但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是具有自主性、逐利性、开放性和竞争性,与此相适应,中国人开始关注人的主体性,注重挖掘人的个性因素,一些人对人际关系进行了积极主动的选择,群体利益不再是成为阻碍个人价值实现的绝对正当理由。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建立、维持发展某种关系,或终止某种关系完全是交际双方的事。因此常常听到异性合租的当事人说,“这是自己的事情,无须他人干涉。”
2、社会宽容度的提高和社会压力的减小,为异性合租现象的出现提供了可能。
在我国,社会道德评价范围十分广泛,力量十分强大,人们处在道德评价的重重包围之中。然而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个人生活空间不断扩大,再加上多种外来思想的冲击,人们在社会领域内对他人的行为表现出越来越大的宽容性,个人生活的社会氛围日渐宽松,社会宽容度的提高,使人们突破传统的心理压力,各种新型的生活方式容易得到社会的默认。此外,大中城市观念的更新,以及相对较小的社会压力是重重现象产生的基本条件,也是都市生活越来越个人化的表现。尤其是性与性行为所处的社会环境越来越宽松,也为异性合租的出现提供了机会。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社会成员性行为的各种自律与他律机制正在逐步弱化。当代青年乐于接受新观念、新事物、新时尚,对新鲜事物采取宽容而不是排斥的态度。当前青年开放心态最突出的表现是对于私人生活领域的事情显示出较宽容的态度。北京青年研究会对北京青年进行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有51.5%的人认为“恋人间的婚前性行为是正常的,可以理解的”。对待未婚同居的态度上,赞同同居的青年的比例高于反对的青年的比例,完全不赞同的比例(男性为5.7%,女性为6.0%),远远低于非常赞同的人的比例(男性为12.4%,女性为23.3%)。在这样的一个意识开放的氛围中,异性合租现象被部分人所采纳是可以理解的。
3、来自于经济的压力和负担,促进了异性合租的大量涌现。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出现了大规模的社会流动现象,这种大规模的社会流动和改革开放是并驾齐驱的。改革去掉了人们“自我实现”的条条框框,都给人们以选择自己职业和生存地点的自由。其中,住房制度的改革打破了以往的由单位分配职工住房的体制,居住住宅也进入了市场化操作阶段。但是对于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年轻人来说,面临的第一个实际问题就是住房,昂贵的房价使年轻人在短期内很难买得起自己的房子,于是只能采取租房的形式,青年异性合租的出现正是租房形式多元化的表现。
此外,由于劳动力市场的发育,使人才流动日益频繁,特别是在一些发达地区,人员流动性增强,使得年轻人处于流动的状态之中,租房成为主要居住方式,这为异性合租提供了前提条件。一位当事人讲,“我找的是一个分担房租的伙伴,至于性别不在考虑范围之中。”可见,在改革开放的社会环境中,随着异性之间交往的开放,使人们在交往中的性别差异意识逐渐淡化,而日益重视性别之外的某些共同的需求,如经济利益的必然要求等。所以,异性合租仅仅是异性之间在追求各自需求过程的一个交集。
(二)主观性原因分析
外因总是通过内因而使事物发生变化的。当今社会异性合租现象的个体内部因素也是多元的,它既体现了个体的价值观念的变化,尤其是心理的变化。同时也是个体特性的综合产物。
1、优势互补说
异性合租的男女双方存在着优势互补的人际吸引,即在空间和时间、直接和间接上的交往个体的相互依存关系,有相互依存的心理倾向,需求的互补性是双方欲求的因素之一。人际之间的互补既是人际关系建立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人际交往的需要。这种互补性在异性合租中体现得最为明显,这不仅包含着物质上的,也涵盖有精神上的和心理上的。
互补在霍曼斯看来就是一种社会交换,是依照报酬的标准来衡量的,这种报酬可以是物品,也可以是服务,只要它是为了满足个人的需要或目的。任何人总是力图最大限度地获得报酬,最小限度地遭到损失或惩罚,社会互动之所以发生,原因在于寻求报酬,异性合租也可以视为社会互动的一种相互报酬活动的交换。例如同租一室的男性可以负担起修理电灯、水龙头和搬运等力量型的工作,而女性常常使得居室整洁、温馨,而且还经常烹饪,邀室友共享;在性格方面,男性更具活力,不斤斤计较,更给人以安全感;而女性更含蓄、温柔、善解人意。总之,互补性是年轻人选择异性合租的重要因素。
2、避免孤独说
人际交往中的孤独情绪在不断蔓延,尤其是身在异地的人更有体会。在紧张的工作之后回到冷冷清清的家中,更增加了人们的孤独感。心理学认为孤独是个体的社交期望和自我表现得不到满足的一种内心体验,孤独情绪的蔓延使得个人失去社交情绪,与人际关系冷漠化形成恶性循环。人是社会的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重要的心理需要,在交往过程中满足自身归属的需要是人的基本特性。美国心理学家奥托认为把一个人与世隔绝是最严厉的刑法。
正常的人际关系使人在心理上产生安全感和归属感,使人的价值得以体现,进而增进心理上的满足和幸福感,尤其当人处于危急、孤独、抑郁、焦虑的情况下,最需要与人交往,而且也更看重这种交往的价值。在对异性合租的访谈中,有不少人有此想法,他们认为一个人独租一室很孤单,所以希望有人合租。但是同性之间又很难保持各自的私人空间,而异性合租恰恰解决了这个问题,同时又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带来愉悦的交流和沟通,避免孤独感。
3、替代家庭说
家庭是人们所向往的归属,它担当起了许多的功能要求,如心理的、物质的、精神的等等。在异性合租者中,也有不少人是为了寻找一种有家的感觉。其中包括以上谈到的互补性让人感到家的温暖等。同时还存在着一种替代家庭观,即有些人不愿意进入婚姻的“围城”,但仍然存在对美满婚姻的渴望。他们一般对婚姻有过失败或不幸的经历或是耳濡目染,都认为“婚姻是爱情的坟墓”。然而,当他们独处而感到孤独寂寞的时候,当他们看到伴侣相搀相扶,擦肩而过的时候,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又会激起一股强烈的渴望,渴望婚姻家庭的一份温馨,渴望一个属于自己的避风港,一个作为心灵归宿的家。显然,对他们来说,异性合租无疑是最好的形式,既能寻找到家的感觉,又同时没有各种家庭的负担。
寻求亲情化趋势也在青年人中蔓延。社会学家库利认为,社会化过程初期出现的人际关系利他主义倾向是人际关系的初级化,在初级关系中人们寻得了安全与发展是友谊而非利用的概念。在青年中正是出现了一种趋向家庭化的过程。以往的社会学家,不论滕尼斯、韦伯还是帕森斯都认为从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转变是人们行为的理性化过程,这种理性化即是社会角色的明确化,角色行为的规范化,人际关系的非情感化,人们的行为包括人际关系都带有在预先设定范围内进行的特征。而现在的青年开始用人情味的方式去处理社会关系,这样,角色行为的非规范化,人际关系的亲情化就大面积复生,而“亲情复生”恰恰是现代青年向世人展示的中国现代化独特性,现代化不排斥情感关系,而追求异性合租的家庭感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年轻人的此种取向。
4、标榜新锐说
标榜新锐是指客体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产生的抵触情绪并宣扬独特个性的社会态度,它是青年人对自我是现代人所贴的标签和对传统的一种逆反的心态。从结构上看,它是认知、情绪和倾向三者的有机统一,它的认知成分是对目标对象的知觉,理解以及评价,情绪成为是对传统的抵触情绪和对新奇事物的猎奇感,而行为倾向则是欲表现出来的行为。从特性上看,它是社会依存性与独立性的有机统一,它受到社会存在制约。标榜新锐是每一代年轻人具有的特征,他们不得不受到主观意志转移,却又与他们权威相关并处处受到社会规范,价值观念等“社会事实”的制约。而情绪冲动,喜好冒险、追求新奇,渴望创新是大多数年轻人的特征和本能。异性合租作为一种新事物,也被少数年轻人视为标榜新锐的方式之一。
(三)理论分析与探讨
1、“超我――自我”论
异性合租现象之所以会出现在今天的社会中,与整个社会的文化传统和变革是息息相关的,同时也体现了个体心理与民族心理中自我和超我的变化。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人的心理是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本我是人的本能能量,受到“快乐原则”的支配,它不断产生各种需要,并以愿望方式予以“满足”。自我是受到“现实原则”支配的,它总是寻找现实的途径以直接满足需要。超我是外在价值观的内化,是人格道德的维护者,它负责使人以能被社会接受的方式去满足需要。
就中国而言,其传统文化主要表现为封建文化,封建文化又以儒家文化为主流,儒文化对人的影响最大的要数“忠”、“节”、“义”等,其中在两性关系上,则表现为“男女授受不亲”。类似种种的道德说教,界定了异性交往的行为方式,处处以“社会是否接纳”为行为的最高准则,事实上却形成了对自我的否定。与此同时却获得了超我的充分发展,外在的价值观不断的对人们施加影响,当个人采取顺应态度时、行为符合这种价值观就会受到各方面的赞扬;而当个人采取抵触情绪、行为违反这种价值观时,则会受到各个方面的惩罚。这种赞扬和惩罚的经验被个体内化,就形成了超我。超我一旦形成,在心理内部就产生一种自省、自律的力量,使个体主动按照社会、集体的意识去行动。因此,中国人传统的心理结构就表现为相对发达的超我人格和相对缺乏的自我人格相并存。
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到来,自我人格与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互为了动力,形成了相互促进的发展机制。一方面,自我人格走向了独立,人们敢于大胆追求自我性,也同时焕发了整个社会的活力,自我人格的发展为中国以发展市场经济为主线的改革提供了原动力。另一方面,改革的进行,市场经济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自我的发展,自我需要成为了动力来源。在这种相互促进下,中国的市场经济日益繁荣,同时,中国人的心理结构也渐渐的成熟起来。原来那种“自我相对缺乏,超我过于发达”的倾斜结构渐渐为“自我逐渐完善,超我适当弱化”的心理结构所取代。因而异性合租现象的出现也体现了当今社会自我人格的完善。
2、主体意识论
和改革开放以前的青年缺乏独立人格和个体意识,总是被动地服从集体、服从组织,为社会无私奉献,将自我消溶在群体之中不同,当代青年思考问题和行动的出发点是“自我”。首先,他们主张应该为自己而活。他们认为,以前的人们总是为国家、为社会、为父母、为子女、为别人而活,唯独不是为自己而活。而这种情况是不合理的。其次,他们主张“个性独立、自我设计、自我选择、自我实现、自我负责”,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过自己选择的生活。中国青年研究中心1996调查结果显示,当问及“您信奉的人生信条是什么”时,选择“做自己喜欢的事,不在乎别人的议论”的青年比例为42.55%,位居所有选择之首。在另一项调查中,在回答对“致富、获得社会地位、按自己的意愿生活和为社会利益而工作”这4个生活目标的看法时,赞同“按自己的意愿生活”的比例最高,达70%。这些数据充分地说明了当代崇尚自我,主体意识增强的心态特点。当代青年不但希望自我选择、自我实现,按自己的意愿生活,还十分重视这方面的权利。有学者做过青年权利意识调查结果发现:“青年认为最重要的权利排在第一位的是选择自己生活方式。”
而“异性合租”正是当代青年人注重个体价值,追求个性的反映。当代青年,他们强烈地渴望独立和自立,希望摆脱各种外在束缚,反对任何形式的外来干涉,以期最大程度地实现自我价值,从某种意义上说,“异性合租”是对这一要求的反映。“异性合租者”大多注重价值和生活质量,是社会文化的始作俑者。当今也不断出现如“异性合租”一样的新现象都说明当青年人对传统的东西感到压抑时,他们就会变革传统,更新观念,实践新行为,流行新时尚,这种先锋性特征不可避免地造成整个社会的精神生活乃至日常生活的改变,引发“文化震荡”,现在我们时时处处都会感受到由这种震荡所带来的挑战与冲击,
3、离轨问题论
就其性质而言,“异性合租”仍然是一种离轨行为。离轨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离轨包括违法犯罪和违法未构成犯罪,以及违警、违章、违反一切社会规范的行为;狭义的离轨是指犯罪以外的违反社会规范因而影响社会既存秩序的行为。
“异性合租”作为一种离轨行为,就是脱离了社会生活的正常轨道,超越社会的行为规范去行动,这种离轨行为是普遍存在而且经常发生的社会现象,它对社会生活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是破坏还是促进,抑或只是中性行为都是值得商榷的问题。但从社会总体而言,人们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逐渐形成和建立起来的社会规范,一旦建立起来,就成为人们的习惯、规范或制度,具有了相对的稳定性。但同时应该看到社会生活每时每刻都在变化,因此相对于时刻变化的社会生活来说,社会规范就表现出一定的惰性,总是一部分过时的、不适应现实生活需要的规范束缚着人们的手脚,从这点上看,“异性合租”就是人们超越这部分行为规范,冲击和突破旧的落后的社会规范,从而启发人们的头脑,并为创立新的行为规范创造经验。
另一方面,把“异性合租”作为价值中性的离轨行为看作是在社会生活中时常发生的改变传统观念和生活模式的行为,是由于文化传播或由于对传统生活方式感到厌倦,一些人(特别是年轻人)大胆地采取某种新奇的生活模式,则是对社会的发展没有明显的推动作用或阻碍作用。当然不可避免的会有人提出疑义,例如安全问题,是否成为犯罪的潜因、他人评价问题,是否涉及法律问题,道德评价应否准许等等,这些也需要我们的相关部门做好进一步的工作,如房屋的中介机构、城市暂住管理机构和基层社区等等。
笔者认为,虽然“异性合租”现象对中国人际关系造成很大的冲击,但是它只是社会中少部分人的对生活方式的选择。尽管“异性合租”并没有取代中国社会文化的根本地位,但它却是当代中国社会人际关系尤其是两性关系多元化发展的一个趋势和互动方式的一种新的变化,也是青年心态的一种反应,对“异性合租”现象研究的价值点也正在于此。
“QQ热”:一种交往新主张
电视虽然从人类消闲时间的争夺战中胜出,但它却不可能满足人类所有的需要;网络聊天的消闲功能,更能满足青年对传统聊天的需求。等有一天,我们都可以像打免费电话那样语音聊天时,我们还会怀念当年那段“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网络聊天故事吗?
两条长长的条幅从天顶上悬垂下来,从上到下排列着一个个QQ聊天族再熟悉不过的漫画人物头像。其实,两道条幅就是放大了的QQ聊天软件上的好友列表――这是艺术家蔡青在万圣书园醒客咖啡厅举办的“虚拟网络艺术展览”的一部分展品。蔡青拟虚为实,将网络聊天记录复制,通过电脑后期制作和喷绘,放大到条幅和装置上。肖像排列、悬空吊挂,以此呈现着QQ世界里的各类人物。在这里,我似乎进入了虚拟网络世界中的梦幻境地,那一个个可爱的头像背后,不就是我每天在电脑前用键盘交流的朋友吗?
(一)网聊种种
网络所具有的聊天功能是随同电子邮件、资讯提供、BBS、软件下载等几大功能一同进入我们视野的。就我所见,九十年代末期的网络聊天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
第一种是版聊,即在BBS上轮流贴帖子,展开对话。有时一些网站邀请嘉宾与网友聊天时会采用这种方式。它的好处是可以将谈话保留下来,供别人观看。二是常见的聊天室,在QICQ没有出现之前,聊天室曾是中国大陆网友聊天的主要形式,荧幕上往往呈现出七嘴八舌各说各话的庞杂景象。第三种是当前最为流行的聊天方式,即原名OICQ,现名QQ的软件聊天。你只要从腾讯公司的主页上下载一个专门的聊天软件,再申请一个号码,就可以方便地与同样拥有号码的网友交流。此外,QQ还可以与手机传呼相通,具有附加的通讯功能。第四种是技术已经成熟,但尚未广泛普及的语音聊天。它的普及很可能是QQ聊天的终结者。
以上四种方式可以统称为“网聊”,即网络聊天。本文所关注的是以QQ为代表的网络聊天如何影响和改变了我们了生存状态和人际关系。在回答网聊的意义与功能之前,先让我们反思一下对传统聊天的认识。
(二)传统聊天的功能
传统聊天是指在任何现代通讯技术出现之前人类最寻常的交流方式,即面对面地对话。它包括非正式的私人谈话,如家人团聚、邻居串门、朋友造访,也包括一些较为随意的多人集会如酒会、沙龙和座谈会。聊天的特点在于它的无目的性,天南地北,海阔天空,都可以作为谈资助兴,所以正式的访谈和会议都不在聊天之列。
传统聊天具有多重社会功能,比如交流情感、促进友谊、扩散信息等等,但最主要的恐怕还是消闲,一种有效的排解无聊的手段――无聊这一词的字面意思就是指“不值一聊”。聊天作为一种消闲手段廉价而富有人情味,很适合人类这种拥有语言能力的高等群居动物。梁实秋的《雅舍小品》里有专文谈聊天的好处。
由于电视的诱惑,传统聊天被迫让出了它在人类生活中的地位。茶余饭后不再是胡同里的“侃大山”或者茶坊里的“摆龙门阵”,而是每家每户坐在封闭的单元房内面对一台电子显像管。电视节目的虽然表面上比聊天更为丰富多彩,但是看电视本身单向传递信息,没有反馈机制,观众只是被动地接受信息,只在极小的程度上参与节目。电视并不促进观众思考,也不会根据观众收看时的反应做出调整,更不要说电视的非人格化与聊天富有人情味的区别。
电视虽然从人类消闲时间的争夺战中胜出,但它却不可能满足人类所有的需要,尤其是传统聊天能够满足的那些需要。这些需要也不是电子游戏、观看电影话剧表演甚至旅游所能替代的。这时,一种新的聊天形式借助网络生长出来,填补了人们的精神空白。
网络聊天同样具有传统聊天的基本功能,即消闲的作用,它也同样可以交流情感、促进友谊、传递信息,满足表达欲望。但它并非是传统聊天在网络上简单的呈现和复制,它具有并非本质但十分重要的特殊性质。
(三)网络聊天与传统聊天的区别
网络聊天与传统聊天有着类似的功能,但又在以下五个方面大大丰富了这种消闲手段的丰富性,是以得到众多青年人的厚爱。
1、私密性与公开性。网络聊天的一大好处是私密性。没有人知道你和你的网友究竟说了些什么,甚至没有人知道你们在说(借助隐身手段)。多少是由于我们生存空间的狭小,传统聊天需要的私密性往往得不到保证,对经济条件尚不宽裕的青年人尤其如此。大杂院或胡同式的聊天完全是公开性的,不能排除他人的参与。而购买酒吧、咖啡厅或是茶馆的聊天空间,对多数人来说还是一种奢侈的行为。特别是,由于网聊借助文字的形式,就避免了“隔墙有耳”的担心,使得几百人在一家网吧内同时“安静地”聊天成为可能。
2、隐蔽性与公众性。与私密性相关的是隐蔽性。用那句被引滥的话表述就是“在网上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QQ的注册无须身份证,没有人知道那夸张的头像与虚妄的网名背后的你是怎样一个人。恋人的私语同样可以非常隐密,但双方都很清楚对方的实际身份。在网络上不是这样,除了对方自愿提供的信息(可能是假的)外,你一无所知。传统聊天几乎不可能做到这一点,你的身份随时随地暴露在公众中。QQ的隐蔽性使得人们如同戴上了各色面具,参加网络世界中的假面舞会。
3、神秘性与普通性。隐蔽性带来神秘感。“轻舞飞扬”、“沧海一笑”“水晶恋人”,这些以前武侠小说或童话里才出现的名字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美人或英雄?QQ族浪漫的漫画头像和网名为聊天过程赋予了丰富的想象空间。不仅是对网络另一端网友的想象,而且是对自己身份的想象。我曾经见过不少女性网友在“详细资料”一栏填写自己是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一些QQ族通过这样的方式在虚拟空间中圆了自己在现实中无法实现的明星梦。这种自欺欺人式的网聊游戏恰似一针迷幻剂,麻醉了现实中抱有遗恨的那些痴男怨女们。与此相反,传统聊天一开始就未给参与者留有多少想象空间。熟人可以基本上可以在聊天之前就把握内容和对方的反应。
4、平等性与等级性。还是“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如果说还有什么地方不是以貌取人的话,那就是网络上了。在这个功利而且势利的世界上,QQ成为一些生活中的弱势群体最后的避难场所,他们的感情在这里得到排解和宣泄,他们日常生活中被压抑的话语得到表达。无论在聊天室里还是在QQ上,任何生活中的权贵们的都难以像在现实中取得那样大的话语权力。没有人再听你一讲二讲三讲,没有人听你说大话假话空话,一切官腔命令和指示在这里都没有生存的土壤。从这个意义上说,QQ是真正平等的公共领域。而传统聊天虽然是非正式的,但其话语权力的等级架构却明显可见。
5、文字性与语音性。在电话普及之后,QQ多少又恢复了人们通过组织书面文字表情达意的能力。一些QQ高手确实在谦辞造句方面下过功夫。由于网聊的进度比较慢,可以给双方更多时间考虑如何组织词句。这时取悦网友的能力往往取决于个人的幽默感和文学修养。不消说,传统聊天完全是诉诸语音方式,虽然也有出口成章者,但更多的是未经提炼的大白话。语音的缺失虽然不够快捷方便,却真正恢复了传统聊天那种缓慢的节奏和游戏功能,而且允许一人同时与多人聊天,交叉进行。这是文字诱人之处。
(四)网络聊天兴起的背景与成因
胡同或者大杂院式的聊天早已离我们远去。自从我们顺应现代工业的潮流,从平房搬入楼房之后,在享受自动的水、电、煤气之时,我们也失去了旧日街坊邻里聚在杂院或胡同这一“公共空间”内群聚而谈的热闹和温情。甚至这种气氛也渗透到了家庭内部,我们与家人一起聊天的时间也越来越少。然而这并不是说人们不需要聊天提供的享受。
在人情淡薄怀旧气氛浓重的20世纪90年代末期,OICQ出现了。那些寂寞无助的青年们忽然发现了这一巨大的狂欢场所,更有甚于电子游戏带给他们的新奇和喜悦。QQ在技术上提供了传统聊天不能提供的多项功能,网聊借助网络这种现代通讯手段在一定程度上恢复甚至拓展了传统聊天在人们生活中失去的地盘。有三项因素决定了QQ势必成为一种青年人中的流行事物。
首先是聊天成本极其低廉。网络聊天的最大好处是聊天的微小代价――不需要聊天者聚在一处,也不像“煲电话粥”那样奢侈,这是它得以传播开来的技术基础。一是认识成本。对大多数青少年来说,囿于家庭、学校、单位的狭小人际圈子之中,交结新朋友的机会小并且成本高昂。试想一下你在大街上向路过的小姐表示要求认识一下,人家不骂你有病才怪。QQ则不同,它像一场巨大的假面舞会,在那些漫画头像的掩护下,每个人都可以毫无牵挂地邀请舞伴。二是交际成本,与数千里之遥的人进行即时沟通,所需成本只需每小时2-5元的上网费,不能不说是非常经济的。
其次是QQ所提供的新奇感与刺激性。像一个个初闯江湖的少年一样,QQ族在刚刚开始网聊时都如同发现美丽新世界一般兴奋。他们期待着这个时代流行的那些浪漫故事,一批网络作家痞子蔡、安妮宝贝为他们提供了想象的模板。刺激性是通过突然卸去现实社会中的责任感和摆脱社会规范后的轻松与任性带来的。我问起一个女生QQ的魅力何在时,她想了想歪头告诉我,“网上你可以耍流氓,哪怕没人理你”。当人们带上真实的面具时,他们也同时摘下了心理的假面。
最后是满足了人们对别人和自己想象的欲望。现实往往是很残酷的,它真切却未必美丽。在QQ世界里人们按照自己梦想的方式重新为自己塑造了形象,并通过随时变幻网名和头像体验多种角色。同时,人们也在想象着别人。我并不愿打破网络的虚幻性,就算它是假的,相信就不好吗?不妨留给自己一点想象的余地,但注意不要真以为现实也是如此。
(五)网络聊天:陷阱还是乐园?
网络聊天究竟是陷阱还是乐园?网聊的群体基本上都是年龄在15到25岁之间青少年。对于青少年对网聊的热衷与喜好,甚至每天花几个小时在屏幕前打字,父母和师长往往像恐惧台球、游戏机和色情小说一样恐惧网聊。那么,如何评价网络聊天?
前边说过,聊天本身并不见得是无聊乏味的,给聊天留出一定时间甚至是提高生活质量的一种手段,聊天具有积极的功能和意义。所以,仅仅用浪费时间来批评网络聊天并不具有坚实的道理。看电视不浪费时间吗?传统聊天不浪费时间吗?另外,反对网聊的老师和家长大多并不参与网聊,可以理解,对于他们不了解的事情人们往往都心存疑惑。
QQ族的存在成为一个广泛的社会现象,尽管师长们再三反对,孩子们却更愿意和QQ上的同龄人而不是他们沟通。这种代际对话的困难多少反映了我们教育的失败。更为失败的则是青年自身人际关系的困境:我在网吧里常常想,那一个个坐在电脑前打字打得热火朝天的男孩女孩不正是在与他们比肩而邻的人在聊天吗?为什么我们不能离开空气污浊的网吧到外面地带开阔的草坪上谈心呢?
我们这一代依然在令人郁闷的社会环境里长大,人与人之间相互警惕,处处设防,缺乏能够交流和讨论的公共空间,渴望但却没有能力表达自我。也许我们应当着手建立所谓的“高信任度社会”,鼓励公民参加到各种民间社团之中。摆脱网聊的根本在于在现实生活中提供便于大众交流和表达的公共空间。
对个人而言,网络聊天一方面消除了人们之间的隔阂和不信任感,另一方面也可能使人抱有太多的臆想,以致沉溺其中,不能自拔。一些朋友认为QQ聊天是廉价的心理医生,生活中的苦恼和烦闷可以通过聊天排解;但它也可能是具有止痛作用的大麻,在享受中慢慢中毒。对于后一种情况,强制性地摆脱QQ并不是治本的解决之道,关键的问题还应当是积极面对生活中的苦难和困境。
等有一天,我们都可以像打免费电话那样语音聊天时,我们还会怀念当年那段“此时无声胜有声”的QQ聊天故事吗?
“新贫族”:一种消费新主张
35岁以下的高收入者打起“贫穷”旗号,社会学家给这个新兴消费群体命名为“新贫族”。“新贫族”有着与以尚俭黜奢为根本特征的中国传统消费模式完全不同的消费新主张:消费观念转向享受生活、消费心态追逐前卫和新潮、消费方式崇尚个性品位。
中国社会调查事物所作了一次调查,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26-35岁这个领导市场新潮流的群体,相当一部分是都市里的“新贫族”。他们拥有最强劲的消费热情、最前卫的消费理念、最现代化的消费品、最COOL的消费方式,常常和朋友光顾高消费的休闲场所,但他们手头能拿出来的钱还不如那些靠紧巴巴的收入精打细算过日子的人多。社会学家给这个新兴消费群体起名为“新贫族”。
“新贫族”是我国近年来在“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的经济政策大背景下出现的,并已成为不可漠视的重要群体之一。他们虽然在数量上不多,但其消费新主张在社会影响力上日益显著,他们影响着都市年轻人的生活观和行为方式,体现着未来的种种趋势。
(一)“新贫族”消费脸谱
所谓“贫”是指他们挣得不少花得更多;经常没钱,经常借钱;有钱时挥金如土,敢玩、敢买,没钱时便一贫如洗。有着丰厚的薪水,却打起“贫穷”的旗号。通常一笔钱还没有进账时就早已规划好了它的用途。是一群努力赚钱,但还没有真的赚到很多钱;用力花钱,却真的花了很多钱的城市新族群,其成员大多生活在写字楼里。“无忧网”对“新贫族”作了如下调查:“新贫族”发生最多的职业群为:电脑、网络、SOHU群、金融、律师、营销、公关、服装设计、导游、美容、摄影、饭店、作家、演员;工作中最关心的问题:薪水(38.%),提升(25.9%),单位是否有发展(20.8%),自然环境(10.6%),精神或情感(5.1%)。
“新贫族”已经形成了属于自我的消费新特征,集中反映在其消费新主张上。“新贫族”有着与以尚俭黜奢为根本特征的中国传统消费观念完全不同的消费新主张:消费观念转向享受生活、消费心态追逐前卫和新潮、消费方式崇尚个性品位。
1、消费观念转向享受生活。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新贫族”对经济保障的强调减弱,他们没有父辈那么强烈的权力欲望,名望意识淡薄,信奉快乐主义哲学。他们的口头禅是:“只有快乐是最重要的!你不快乐,你就去死吧!”极度夸张的口气,透露出“新贫族”的快乐至上的理念。毕竟在这个变幻莫测的世界,对于他们来说,只有抓住快乐,才能抓住现在。于是他们尽量抓住眼前的快乐、让每一天都活出精彩,不快乐就打住。令人不快乐的工作,再美丽也不做。他们认为花钱所带来的是快乐的感觉,这才是真正的生活,反正钱是自己挣的,随便自己怎么花。工作就是为了挣钱、一旦有了钱还花得拘拘束束,如此人生有何快乐可言。有钱就狂花,他们是美容院、健身房、专卖店、旅行社的常客。没钱就借,银行是他们的债主。 “新贫族”认为为了储蓄往往会使自己的生活从“气态”转化成“固态”,犹如小鸟进入樊笼一样失去快乐。努力让钱带来快乐,心无杂念地享受当前。
2、消费心态追逐前卫和新潮。“新贫族”永不会停止追逐时尚的脚步,他们不但追求时尚而且引领时尚。对消费欲望和尖端资讯情报的感受度,以及对流行情报发讯能力,是高于其它族群的。他们对流行或潮流有种贪欲,虽然收入不多,但是绝对不想过拘谨的生活,他们最关心的是如何以有限的收入来演出流行且具尖端时代的生动场景。因为对于他们来说,在生活之中表现自己的前卫和新潮及其尖端性,而且将情报予以发出,乃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新贫族”为追逐前卫和新潮,他们会经常会光顾一些专卖店,希望在外观装扮上给人一种上档次,有品味的感觉,“佛罗伦”、“Theme”是他们的最爱;在鞋类上,“信步”、“皮匠之家”、“Dick”等都比较受欢迎。他们也喜欢偶尔去大减价,大排档铺头淘一淘金,从中找出自己想要的东西,再自己动手改造,或者与其他物品组配,创造出时髦的外观,以引领时尚。曾是麦大叔和肯上校最早的顾客,现在则专吃水煮鱼和香辣蟹。酒吧当然得每周定期前去,不问酒香,只喝潮流。“新贫族”总是迫不及待地比别人快一步地拥有手机、电脑,并且对于这些工具有一种永不停步的追求。他们是新商品、新的消费行为的追求者、尝试者和推广者,是各种时尚消费的带头人。
3、消费方式崇尚个性品位。“新贫族”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消费方式讲究个性化,注重品位、格调。这与传统的从众消费方式有很大的区别。社会学家归纳“新贫族”消费方式大约有以下几大要素:概念、时尚、格调、品牌、个性。在消费市场快速发展和产品品牌日益众多的情况下,商品也将进入个性化消费时代。“新贫族”对商品的基本要求是质量、技术含量和价格,而更受青睐的是个性化商品。他们是精致文化的拥护者:常去看小剧场话剧、芭蕾舞什么的,从不计较几十元到上千元的票价。常逛书店,特别是那种有品位的书店,见到有思想或品位的书不顾忌定价多高、回家是否阅读,一定毫不犹豫买下。有段时间,热衷于网上购物。是时尚杂志的长期订户和读者,觉得有品位。对“高尚”有着与生俱来的偏爱,比如为了追求和体味所谓的“皇家”感觉,不惜投入一个月工资,甚至借钱。当然喜欢下馆子。但专上那些号称能做地道的美食菜肴的餐馆,热衷于假装那些比自己社会等级更高的人士,目标是这类人的餐馆里,常常会有烛光和火焰,伴随着大量由管风琴和弦乐器演奏的音乐。去那儿是因为餐馆里的装演“艺术”或者管弦乐队,而不是大厨的手艺。努力成为高档俱乐部的正式成员,让钱显出趣味。对一些具有特殊意义的品牌特别“敏感”:Starbucks咖啡店、IKEA家具、Haagen-Dazs冰激凌、Swatch手表、snoop小狗、挪威的森林。
(二)“新贫族”消费背景
“新贫族”是我国近年来在“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的经济政策大背景下出现的。“新贫族”消费的产生并非偶然,是有着深刻的时代因素并以复杂的文化思潮、消费主义思潮的蔓延、大众传媒盛行为背景的。
1、时代因素
“新贫族”大多诞生于70年代,在他们步入青年的时候,正是社会经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时期,社会的转型与人格的再造在他们身上同时经历,他们在受到社会良好的文化教育的同时崇尚金钱、重视价值、追求时尚、摆脱性压抑、强调个性化、忠实于内心感受等各种观念一齐向他们涌来。90年代在他们开始择业的时候,愈来愈浓厚的商业意识教会他们务实,涉世不深的他们没经受集体的洗礼,对社会责任和政治信仰教育淡化。面对说教,他们更愿意相信自己的眼睛和感受,更相信自己对生活的理解。
在精神意义上,他们没有经历过像父辈那样的创伤和耻辱,也不在意他人的议论与评说,在行为上表现出很强的随意性。他们感受强烈的是缺钱时的无奈,恋爱受挫时的忧伤。为了不去压抑自己,他们不仅在工作之余与酒吧、舞厅、时尚书刊等紧密结盟,而且把对事业的妥协与玩乐的疯狂奇妙地结合在一起。
2、消费主义思潮的蔓延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带来了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害怕消费,抑制消费。然而,在消费水平步步上升的过程中,一股消费主义思潮在社会也在“新贫族”中蔓延起来。这种思潮的主要特征,是只看重了消费而忽视生产对消费的决定作用,有很强的购物欲但脱离了社会经济发展和个人实际收入的现实水平,而且是无休止地相互攀比,甚至追求奢靡。
这种消费主义思潮,在西方发达国家早已盛行,由此带来许多社会问题,造成西方社会走向堕落。西方社会已经开始批判的消费主义,却正在我国流行。尽管“新贫族”接触当代消费主义思潮并不直接,也没有因果关系和师承关系,但哲学的影响无时不在、无孔不入。观念和思想并不一定都通过理论繁衍和传播的,很多行为本身、言语交际、艺术形式和社会交往等都会在事实上将哲学思潮表现出来。并在发生着作用。其实,消费主义在大众社会的成形,天然地与“新贫族”有一种微妙的关系。“新贫族”以其趋新、变化与自由的风格正不可抗拒地引来阵阵风潮。
3、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
从当代文化思潮的相互影响来看,“新贫族”的出现有其客观的背景。本世纪60年代以后兴起的当代后现代主义思潮具有强烈的主观主义、虚无主义、非理性主义的倾向。由于“新贫族”普遍受过高等教育,接触后现代思潮机会较多,观念和思想并不一定都通过理论繁衍和传播,很多行为本身、言语交际、艺术形式和社会交往等都会在事实上将哲学思潮表现出来,并发生着作用。
实际上,后现代主义生活方式在大众社会的形成,天然地与青年人群有一种微妙的关系。一方面,后现代主义既加剧了青年人对日常生活体验的荒诞感受与游戏精神的感受;另一方面,青年人的参与又使后现代主义增添了实证的意味,使其更风光与畅销。后现代主义符合当下“新贫族”躁动的心理,解构一切、怀疑一切、重组一切。它是某种现实生活在物质层面上的真实表现。
4、大众传媒的推波助澜
大众传媒是社会的第四种力量,它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向广泛的受众传播信息。而时尚总是表现为这一种或那一种“物”的流行。“新贫族”渴望时尚,追求时尚并创造时尚。这也就激发了“新贫族”的消费欲望。
“新贫族”处于消费需求十分旺盛的时期,无论对物质消费还是精神消费都是需求量极大的群体之一。他们不但有旺盛的消费欲望,且不乏购买力。由于现代广告在消费中起着重要的催化作用与示范效应而成为“新贫族”消费时尚的向导。从名牌休闲装到随身听,从汉堡包到可口可乐,都是现代广告制造出来的消费时尚。各种消费时尚煽动了“新贫族”的消费热情,诱导甚至支配“新贫族”的消费行为。
目前很多“新贫族”的消费宗旨是:饮食消费跟着广告走,服装消费跟着名牌走,娱乐消费跟着新潮走。时尚存在的时间虽然短暂,但它有时不仅仅表现为某种“物”的流行,还传播着某种消费文化和现代的生活方式,更带有某种社会象征和个性心理的意味,消费过后还会产生自尊、自足、自满的心情。
(三)“新贫族”消费评价
诚然“新贫族”敢于“花今天的钱,圆明天的梦”不知比上一代要勇敢多少倍。他们所代表的是较前卫的消费理念,其强劲消费热情与欲望也正是这个阶段所鼓励的。然而我们对“新贫族”消费的消极因素应加强引导,而不能放任自流。
“新贫族”消费观念的享乐主义将直接导致消费观念畸形。“新贫族”&以消费行为标示人的地位、身份、财富等等只能是一种奢望。这种消费热的升温,在消费上竞相攀比,使不切实际的高消费心理不断强化,出现盲目消费、炫耀消费,甚至过度消费等现象;还将使人走入消费主义的误区,并将动摇传统的重节俭、轻物欲的消费态度;还会直接诱发拜金主义的滋长,把钱财作为人生价值目标来追求。可见引导“新贫族”形成健康、科学、文明的消费方式是何等的迫切。
“新贫族”消费心态追逐前卫和新潮其实是城市的一种时尚病。社会发展加速“新贫族”时尚的流变,“新贫族”追赶时尚,时尚文化成了他们文化的主流组成部分。这种快餐式的时尚文化,以快速、便捷、直白、率真而见长,较好地满足了商业社会中追求功效,寻求创新,表现自我的价值观念和内在要求,同时也把一部分“新贫族”塑造成缺乏思想深度、思维性格和情绪反应浅显的“平面人”。如今他们身上那种浮躁、急功近利的流行病,正是这种快餐式文化带来的后遗症。
“新贫族”消费方式崇尚个性品位,表明她不爱任何人,只爱自己,不去承担应有的责任与义务,到最后伤害的可能是自己。是的,如果“新贫族”那种敢于“先使未来钱”,演变成不切实际的赶时髦,并且善待了自己,却“祸”及父母亲友,那就过分了。其实,生活和观念是有界限的,比如单单短期做一个“无存款阶层”未尝不可,但长时间将自我定位在“无节制阶层”,就是超越了自我约束的界限,就非常有问题了。一个人总有一天要独立,如仅仅依靠在父母亲友身上,或过一天算一天,那只能算是消极“活”,而不是生活;长期下去会极大地失去自我人生中的计划和责任心,这时问题就严重了。
学会认识和控制自己的欲求,使消费结构趋于有序化、科学化。“新贫族”的消费要运用自己的智慧与判断力,而应较少受感情的驱使。这样,才可以拒绝传媒的蛊惑,可以准确地认识我们的国情和自己的消费能力,才可以使消费转向效益型、发展型,在食物、住房、衣物、学习费用、文化娱乐、家庭耐用品、人际往来、赡养支出等方面比例适当,规划合理。在规划日常生活中,“新贫族”的欲求增长是既迅速又无序,主次难分,其关键在于学会认识和控制自己的欲求。否则,创造了人类文明的人的欲求,最终却会毁灭文明的人类。
“积谷防饥”是国人传统的生活理念。作为一个新青年,虽有自我选择生活方式的最大权利,但千万不可把人的美德一同丢弃。为此,“新贫族”在像一列滚滚向前加速的青春列车驶往未来的过程中,最应该意识到的是,为自我建立减速法则,这样的行驶将更正常、合理和安全。
Hip-Hop:一种运动新主张
不论是街舞、滑板、花式单车,或是其他极限运动形式,都追求形式美,讲求精神放松,融娱乐于运动之中。这也正迎合了青年精力旺盛、追求个性自由、娱乐和运动的二位一体的休闲方式。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种新的运动方式在中国大城市的青年中开始流行。青年人把街头、公园等公共空间当成运动场地,三五成群,或者切磋舞艺――类似于黑人舞蹈风格,或者练习玩滑板,时不时惊险地跳跃一下,这就是时下风靡中国青年人的Hip-Hop运动。
Hip-Hop文化是源于70年代美国黑人的一种街头说唱文化,中文翻译为嘻哈。“Hip-Hop”来源于洛夫巴格?斯塔斯凯(Love bug Star sky)的“To the hip,hop,hipped hop”的歌词,从字面上来看,Hip是臀部,Hop是单脚跳,Hip-Hop则是轻扭摆臀的意思,从中可以看出Hip-Hop的特色。在20世纪90年代,Hip-Hop文化登陆亚洲,劲爆日本、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并伴随“韩流”的入侵,很快在中国十七八岁的年轻人之间流行起来。
(一)Hip-Hop运动的文化表现
Hip-Hop的运动形式,我们主要介绍一下街舞和滑板。
要说到街舞,离不开美国黑人的说唱乐。二者是互为一体的,都起源于黑人民族擅长的传统娱乐方式。说唱乐的风格是即兴饶舌,它舍弃了音乐旋律,强调节奏感。直白的语言、单一的韵尾都要配合鼓点的力度与节奏,再加上自始至终一个男人技术性的道白,使它宣扬一种野性的诱惑和当仁不让的气势。但只有这一切的说服力是很不够的,旋律是表征人们内心情感变化起伏及细腻敏感度的,被抛弃之后,就使得情感的表达及情感本身变得简单粗糙。所以它很自然地就使用了黑人的另一种音乐文化――舞蹈,借助于变幻的身体语言弥补情感表达的不足,于是街舞随之产生。
街舞的种类很多,Disco、霹雳舞、劲舞、摇滚、Popping、Locking等都是。它用身体的跳跃、扭动、旋转、摇摆,甚至一系列的空翻、倒立、陀螺转等高难度动作来诠释独立不羁的个性心志。它的爆发力很强,很有感染力,舞姿自由,节奏强劲。它并不是只能在街头跳,它是“起源于街头”。所以,随便车库、楼顶、舞台、甚至是家里都可以进行。跳街舞的男孩女孩叫做B-boys或B-girls。
滑板是冲浪运动在陆地上的延伸,50年代后期美国南加州海滩社区的居民们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块滑板,他们希望在陆地上体验冲浪的感觉。由于滑板运动很富于挑战性、表现力,70年代便在欧美广泛流行,并很快风靡全球,据说本世纪该项运动还将进入奥运家族。当今滑板的主流,是特意组合各种坡度和障碍,专业设计各种滑板公园,令滑手可以在峰口流尖“踏浪而行”。没有场地的地方,年轻人就利用街头障碍,如带坡的路面、台阶等等来练习。今天滑板玩家已形成一个大群体,他们拥有自己的文化、语言、运动风格甚至音乐。
(二)Hip-Hop运动的文化定性
嘻哈运动作为一种文化表现形式,其本身不同的文化定性,使其呈现出许多独特之处。
1、体育竞技文化。嘻哈运动是一种体育竞技文化,尤其是滑板,已成为青年挑战自我体能极限最热衷的运动。街舞和滑板都需要技术,只是强度和耐力的程度不同而已。它不仅具有一般有氧运动改善心肺功能、减少脂肪、增强肌肉弹性、增强韧带柔韧性的功效,还具有协调人体各部位肌肉群,塑造优美体态,提高人体协调能力,陶冶美感的功能。因此,近来甚至很多中老年人也跳街舞,权当跳健美减肥操。
2、青年流行文化。嘻哈运动又是一种青年流行文化。青年往往是“流行”的始作俑者和最强有力的支持者。街舞和滑板从诞生到流行,尚只有短短三十年,所到之处,掀起一阵阵流行风暴,引得许多青年持续发烧。并由这种运动形式延伸出去,形成了青年文化的新风格。比如嘻哈族服饰、嘻哈运动用品、Rap饶舌音乐,DJ等等,当我们注目街头青年时,常会发现他们趋同的装扮风格。比如给鼻子安上鼻环,耳朵一溜戴好几个耳环,宽大的T恤、板裤、运动靴,棒球帽,或佩戴粗粗的银质耳环、项链、手环等饰物,戴墨镜、MD随身听、滑板车、双肩背包等,走起路来up and down(上下起伏),编发辫、烫爆炸头或者束发……总之,要表现出动感十足,这说明了青年对嘻哈文化的高认同性。
3、全球边缘文化。所谓边缘文化,是指社会中少数非正式群体创造并认同的,流行于其群体内的亚文化形式。青年文化是多元的社会文化分层中的一元,是以青年小众为唯一生息、传播和繁衍的客体人群的亚文化形式,因此,它是一种边缘文化。嘻哈运动之所以总是在青年中流行,主要就在于其表现出的叛逆性、非功利性、超前性、审美性和差异化,与青年的心理特征正好吻合。不论街舞、滑板、花式单车或其他极限运动形式,都追求形式美,讲求精神放松,融娱乐于运动之中。这也正迎合了青年精力旺盛,追求个性自由,娱乐和运动的二位一体的休闲方式。
4、小众休闲文化。嘻哈文化是青年小众的休闲文化。它是青年在工作、学习、睡眠和其他必要的活动时间之外进行的,用于发展完善自我、提升生活质量等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虽然滑板已开始纳入正规职业培训,有了少部分职业选手,但大部分参加者还是将其视为业余爱好运。作为休闲文化,嘻哈运动是青年人进行心理宣泄的重要途径。人们跳街舞时可以随心所欲地发挥,既可摇头晃脑卖力地跳,也可懒散地随着音乐晃悠,沉浸于毫无拘束的舞步中;而滑板运动由于它的高难度,使玩家在调剂身心之余,更锻炼人的意志和耐力,并从运动中获得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三)Hip-Hop运动的文化归因
1、全球化的时代背景。嘻哈运动流行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青年在国家、地区之间的隔离状态被打破,全方位的联系、沟通和相互影响越来越加强,人类交往的时空约束被弱化,使青年人成为享受全球化成果最活跃的人群。马克思早就指出这一天的必然到来,“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嘻哈运动及其他衍生文化形式都是借助于现代传媒的鼓励性暗示,和声情色并茂的传媒立体展示,才得以传播开来。其风靡之迅速,扫荡了一切有形的地理屏障的阻碍。如果不是科技进步所提供的交通与通讯手段的突破,使得超越时空的全球文化交流成为现实,这一切都是不可想象的。
2、网络化的生活空间。嘻哈运动文化的迅速传播,得益于无孔不入的因特网。网络时代具有开放性、平等性、选择性和个体性的时代特征。受其影响,年轻人按其意愿形成无权威、无硬性设置、无社会分层的团体,嘻哈运动群体恰好满足了这些要求。它全凭兴趣联接着成员,一起切磋技艺、举行比赛。同时他们充分利用因特网,建立起各种相关网站或网页。比如“滑板大联盟”、“自由灵魂”、“Kicker Club”、“中国极限运动网”等等。在网上同仁相互交流心得、进行网上教学、发布运动新闻、介绍国外进展等,凡是与嘻哈文化有关的信息都能找到。因此,嘻哈运动在中国的发展,不能不说是得益于网络化的传播。
3、青年文化的归属功能。嘻哈运动文化的流行还在于它作为青年文化,本身所具有的吸引和归属功能。它是一种典型的青年文化,热烈奔放,符合青年活泼天性;它的技巧性,能激起青年的探索欲和好奇心,并磨练意志和耐力。它具有差异化的评价尺度,更容易使参与者获得各种肯定性评价;嘻哈群体对外界刺激能做出的相应一致的群体性反应,又可以为其成员提供心理保护和心理慰藉;而群体内成员的大量平等交流,又能激发创造力,形成自尊自信和尊重他人的观念,并获取情感的满足,青年自然会认同Hip-Hop运动文化。
4、青春期的生命历程。青春期阶段的主体特征,也是嘻哈文化流行的重要原因。青春期,人的自我意识快速发展和形成,自我实现的需求和欲望不断增长。他们努力要求摆脱父母家庭的影响,获得人格上的独立,并以摆脱对大人的情感依附作为自己成人的标志。在这种情况下,同龄人群体就成了他们情感依附的对象。
同时,此期的青年具有强烈的反叛性。这是他们争取成年人的权利和获得成年人的世界承认的特定方式,是主体自我张扬的表现形式。嘻哈文化就是青年反叛的文化符号。可以说,它是在群体中的完全个人活动。它没有指挥、命令、被排斥、被替换的压力,它非常自由,每个人都既是演员又是观众。因此,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且都有机会展示自身魅力,也同样要尊重他人表演的权利,并予以欣赏,这意味着自主、独立、平等、自我支配性的权利和地位的获得。而这对青年非常重要。
5、体育竞技文化的吸引力。嘻哈运动带来了体育竞技文化的新元素,其特有的刺激性、放纵性、宣泄性、冒险性,能释放人的心理潜能,减轻心理压力。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际交往的物质化和金钱化,紧张的都市人越来越感到生活的负累,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运动方式来调剂。青年人本就是体育运动的爱好者,对新奇刺激的运动方式更是一拍即合。对自己喜爱的运动方式如嘻哈运动的热爱,也成为青年锻炼身心的一种很好的途径。
(四)Hip-Hop运动的文化功用
1、青年社会化方式的自我选择。参加嘻哈运动群体,是青年自我选择的良好的社会化方式。个人的社会化是通过人际交往而产生的,尤其是社会上和自己地位、条件、年龄等相类似的人,更是人际交往的首选对象,青年也是如此。嘻哈运动作为青年文化,其作用机制是提供青年群体的行为范本,对青年个体做出最具体、形象和颇有说服力的引导,潜移默化地指导年轻人,形成本文化及其所属的上位文化所容忍、赞同的社会行为和人格特征,并通过成员的社会互动,提供交流、磨合机会,最终达到青年塑性的结果。
齐美尔认为,人们有两种需要。一是要顺应社会,满足“社会相符需要”,二是要与周围人有所不同,以满足“社会差别需要”。参与到嘻哈文化中,是青年追逐潮流的从众表现,这反映了青年对同龄人群体的心理依赖性和认同性。而在群体内竭力锻炼技术,以期臻于完善,又是其成就动机和“社会差别需要”使然。这正是青年社会化过程中的正常反应。它融生活情趣、相互合作、信任、支持以及自我实现的成就动机于娱乐、运动和竞技之中。在这个过程中,青年逐渐学会解决冲突、合作及其他社会生存技能,这是家庭和学校教育有所欠缺的。
2、青年生命价值观的表意性符号。嘻哈运动是一种流行文化符号。作为运动文化,它传递出青年的渴望、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和实践;作为流行文化,它展现青年的丰富个性和独立不羁的叛逆精神;作为休闲文化,它是肯定和享受生命的表现,它能将对生命意义的体验融于娱乐之中,将价值准则融于健康趣味之中。参加滑板运动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那就是渴望不断获得高峰体验,因此他们让自己的生活中充满着挑战,这是他们的生命价值观所决定的。
嘻哈运动文化是青年创造的一种新的文化生存空间,它是在不断打破旧有的不适合人性发展的文化规范与生存格局的基础上形成的。作为青年新文化,它将促使人的生活及生存状态不断发生新的变异、融合、转型与发展,呈现出无限开放的趋势,这是当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所特别需要的一种过程和方式。
3、客观上对社会消费的强力促动。现代消费具有社会、心理和象征的意味,成为个性、身份和社会分层的建构手段。纵观青年对嘻哈文化的消费也是如此。嘻哈运动流行之初,敏锐的商家就捕捉到了其将来火爆的必然性,并很快借鉴起国外将运动纳入商业化机制的做法,开始培养极限运动的职业选手。时至今日,广州、上海、北京、深圳等很多城市举行了各种级别的嘻哈运动赛事;嘻哈音乐组合及说唱乐唱片都已出品。北京、青岛、上海、南京、广州、深圳等地纷纷建立专门的极限运动场地。专业经销滑板的商店、嘻哈文化网站、街舞培训班、Hip-Hop晚会、嘻哈服饰店等更是遍地开花。这一切都在客观上促进了青年消费的热潮,形成一种新的、以青年为消费主体,以嘻哈运动器械和服饰为主打产品,并带动相关行业,表现为强烈的个性化消费色彩的商业文化热潮。
4、有利于社会整合。嘻哈运动文化在中国青年中的流行,一方面表明社会认同发生了危机,因为社会认同来自于文化认同,传统主流文化所倡导的集体主义原则作为一种文化导向,不能取消各种丰富多彩的边缘文化取向的合理性。文化导向只是对社会生活原则的规定,它并不排斥在此原则指引之下,具体生活内容的多样性表现。另一方面,嘻哈文化恰恰又反映社会整合度的增强。因为这种本属于西方资产阶级文化系统的风潮在中国的风行,表明了社会和政治系统对青年建立适合本群体的异质文化的认可,是对青年创造新的文化空间和选择个性化生存方式的尊重,这在改革开放前的中国是不敢想象的。
现在人们已经认识到这是个个体化的时代,在个人化的社会,各个亚文化群体联接形成了充满活力的微观基础,并通过特定群体的文化纽带维系成一个有机的社会宏观结构。社会结构早已不能只由集体主义一元文化来整合,作为其微观基础的个人越来越具有自主性、差异性、平等性和独立个性,一旦排斥,则会加剧对主流文化的离心力,最终导致社会结构的松散化和断裂脱节,所以人们对异质性亚文化越来越宽容。而通过各种亚文化对自己成员的塑造功能、凝聚功能和陶冶功能,产生认同和归属感来凝聚人心,最终必将会促成社会的良性运行和有效整合。
编辑:王珑玲
审定:郗杰英
责任编辑:杨长征、木新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龙武这个游戏怎么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