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新写的一部小说。神掌镇武林,作者金庸新,不是金庸,一部金庸武侠小说下载,求助各位大神,在此跪谢。

可惜金庸就写了一部韦小宝这样的书_武侠小说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1,324贴子:
可惜金庸就写了一部韦小宝这样的书收藏
韦小宝这个人刚开始很喜欢他,但后面算是认清了他的本质,变成只能冷眼旁观之。 但这部书的思路很不错,夸张的说算是“”了吧,一个没有武功的人却把江湖朝廷玩的团团转。不过金老若能再写一个正派人物却能掌握乾坤的小说就比较完美了。
1楼 22:45&|
快试试吧,可以对自己使用挽尊卡咯~◆◆
不会看就闭嘴
2楼 21:02&|
登录百度帐号我的游戏推荐游戏
后查看最近玩过的游戏
内&&容:使用签名档&&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金庸武侠小说里谁的武功最高,有人说中神通,有人说少林寺扫地神僧,还有人说东方不败,独孤求败,他们都不是,但这个人只在小说里提到过一次,请问谁知道
金庸武侠小说里谁的武功最高,有人说中神通,有人说少林寺扫地神僧,还有人说东方不败,独孤求败,他们都不是,但这个人只在小说里提到过一次,请问谁知道 10
是独孤求败,因为他是一个神秘的人物,才是金庸笔下最厉害的人物
先分分类,咱暂且把分为超级高手,那么萧峰就是顶级高手慕容复就是一流高手,萧峰和他爹和慕容博不相上下那萧远山和慕容博也是顶级高手,请问扫地僧能一人阻挡萧峰和慕容复并且能一掌打死萧远山和慕容博两个顶级高手,他应该算是一流的超级高手,另外就是东方不败,令狐冲习得独孤求败的应该是顶级高手而属于一流任我行算是顶级高手,东方不败习的残谱能和三个高手打并占上风,可以肯定的是东方不败绝对比独孤求败强
那我们可以这样想想,《》也学并不是“”的唯一的绝学,他还有一些不为人知的绝学武功,一些更为绝顶的武功啊。他能在几十年前一人独步武林,只求一败,未果最终含恨而死,可想武功境界之高,并且为人高尚,并不像其他小说里面的绝世厉害人物那个样子自命清高啊 ,可想思想境界之高,反观“东方不败”,他修炼的是《》,此乃对自身是一种伤害的武功,这样就好像魔道的武功强行提高,武功技巧不够圆润,没有什么潜力可言,在这《辟邪剑谱》那可是出自《葵花宝典》是《葵花宝典》的精华啊。那不也是可以打败《葵花宝典》?再者说“”他也被古墓派的(小龙女的师傅)所败啊。
世上本来就不可能出现,可是只论武功最高的。我们知道的独孤求败的武功最厉害的就是,还有呐葵花宝典来自于前朝太监,前朝太监的武功应该比独孤求败高,东方不败仅练了残谱而已,再有,独孤求败的武功到底有多高不知他那个时候有多少高手也不知,他不像那样传下来的七十二绝技和都是练武之人梦寐以求的至宝,
1、达摩祖师:之所以将达摩祖师排第一名,不光仅仅因为他撰写了《九阳真经》、《易筋经》等奇书,也不在于他创造了少林72般绝技,而在于他本身就是一位神佛,请问神佛与人有可比性吗?达摩祖师排名第一当之无愧! 2、无名老僧:可以弹烂铜锁的无相劫指和慕容家的斗转星移神功确根本奈何不了老僧厚达三尺的护身气墙,能一掌就让慕容播假死,可以潜运神功心到力至的只有这位无名老僧,能让乔峰自认武功高出自己许多许多的也只有这无名老僧了。如果不是被萧大侠那一掌打的吐血,我也要以为他是佛陀转世了...无名老僧当之无愧排名第二。 3、逍遥派祖师爷:一位拥有北冥神功、小无相功、凌波微步、八荒六合唯我独尊神功、天山六阳掌、天山折梅手等如此诸多绝学的高人我们还能够要求他些什么呢?更何况就仅仅看看他三个弟子的武功就可以想象师父的厉害了,何况逍遥派门人都是绝顶聪明之人,从薛神医等八大弟子不难看出聪辩先生拥有何等智慧,而聪辩先生对他师傅又敬佩不已,以薛神医等各学一门技能就在这个领域内称雄就不难推断出无崖子先生聪明到何等程度,而他的师父呢?难以想象!!而且在金庸小说中也可以看出金庸本人对道家文化的推崇程度仅次于对佛家文化的推崇程度,那么多高人都是出自道家或者拥有道家思想,所以作为逍遥派的祖师爷绝对能够胜任第三这个位置! 4、越女阿青:一个凭借一根竹枝就能够打败三千越国甲士的奇女子,她的武功及其富有传奇色彩,同样相信金迷里面有很多阿青的FANS。比比还剩下的三人就可以知道阿青是绝对不辱于第四的排名的,独孤求败先生在四十岁后才不滞于物,草木竹石均可为剑。而阿青在十六七岁之龄便已经达到了这一境界,而且是一根竹枝打败一千甲士,一千剑士,武功之高殊难想象,不难看出阿青排名应在独孤剑侠之上,而从越女剑看来,阿青的武功是快,准,狠,而那位撰写《葵花宝典》的前朝太监的武功也是如此,这从它的后辈传人东方不败身上就可以看出一二,难而这位公公以阿青年龄要达到阿青的境界恐怕仍然是力有未逮。至于为什么将阿青排名第四,而不是象一些阿青FANS那样将阿青的地位无限拔高排到第一的位置那是因为在金庸小说《天龙八部》中虚竹和段誉也是赤手空拳直闯万名辽兵阵中活捉辽王,这不禁让我对阿青的武功打了个折扣。 5、前朝太监:看看仅仅学了12年小部分残本《葵花宝典》的东方不败的武功就不难想象这位公公的武功之高,一小部分,那也就是顶多只有三分之一那么多,而学了12年三分之一葵花宝典的东方不败就有如此厉害,独战四大高手而大占赢面,而这位武功至少比东方不败厉害3倍的公公大人武功之高你能够想象吗?东方不败使用的是一根绣花针,而这位公公呢?恐怕也是达到随心所欲无往而不利的境地了吧。从笑傲江湖中的片断描述看来同样仅仅学了一部分武功的令狐冲斗不过仅仅学了一小部分武功的东方不败,我想独孤前辈可能遇见这位太监公公名字也得改改了。 6、独孤求败:对于它只能够通过片断得描写来想象这位高人得绝代丰姿了。 7、黄裳:九阴真经作者。望采纳
其他回答 (5)
都说了不是
王重阳不就是中神通么?不是
当然是韦小宝了。小宝哥一出谁与争锋!
不怕有流氓,就怕流氓有文化
不是,说他老婆最多还差不多
莫非黄裳大大?
黄裳大大是谁
九阴真经的作者·
笑傲江湖,思过崖,传令狐冲独孤九剑那个叫做风清扬的他师傅
要知道,风清扬的独孤九剑来自于独孤求败,干脆说独孤求拜不更好
等待您来回答
中国文学领域专家金庸的最后一部武侠小说是哪一部?_知识问答_龙神传说_资料库_网络游戏_新浪游戏_新浪网
知识问答 地图资料※
剧情任务+ 武器装备
武器+衣服+帽子+手套+项链+ 物品道具
其他+药水+ 怪物资料
生活宠物+ 其它系统
精炼系统+卡牌系统+
&&金庸的最后一部武侠小说是哪一部?
金庸的最后一部武侠小说是哪一部?灿烂如夏花
您当前所在位置: &
金庸:我只是一个写武侠小说的人,写自传似乎没有资格
作者:灿烂如夏花 &
时间:日 &
浏览次数: &
金庸,原名查良镛,华人最知名的武侠小说作家、新闻学家、企业家、政治评论家和社会活动家,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主要起草人之一,香港最高荣衔“大紫荆勋章” 获得者,华人作家首富。金庸与古龙、梁羽生并称为中国武侠小说三大宗师。他在1948年移居香港,是香港明报创办人,并著有“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等14部武侠小说,作品亦被改编成影视剧集、游戏、漫画等产品,脍炙人口。金庸小说深受欢迎,不少文坛才子和读者都提笔撰写书评,形成「金学」研究的风潮。
中文名: 查良镛
外文名: Louis Cha
别名: 金庸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浙江海宁
出生日期: 日
职业: 作家,学者,企业家,社会活动家
毕业院校: 英国剑桥大学
代表作品: 倚天屠龙记、神雕侠侣、射雕英雄传、天龙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记
地位: 华人武侠泰斗
金庸:武侠的“武”字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一个“侠”字,“侠”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没有私心地去帮助别人,帮助的人越多,侠的意义就越大。
记者:在中国人的意识形态里,还有“忠”和“义”,这二个字能放在大侠身上吗?
金庸:“义”是合理的意思,中国的大侠是讲“义”的,当然也讲“忠”,但这和日本的武士道只讲“忠”不一样,日本武士道的“忠”是“愚忠”,是盲从,但中国的大侠在讲“忠”的时候还要讲“义”,如果不符合“义”,就可以反对,所以中国的皇帝是可以推翻的,老百姓可以造反,一切要看统治者是否为国为民办事。中国文化一直提倡舍身主义,也就是牺牲自己,其目的就是为了一个“义”字。我写武侠小说就是提倡宏扬侠义精神,分清是非,正确的事情就努力去做。
南方网讯 在杭州的3天里,尽管气温始终在39摄氏度上下徘徊,79岁的金庸却显得精神很好,白色的短袖衬衫,浅灰色的裤子,打着浅色的领带,头发一丝不乱,脸上堆满了处世不惊的笑容。偶然出现在他身边的是清秀的查夫人,她总是在人多的时候离开,在活动结束的时候出现。
  在接受中央电视台两次采访前,金庸分别对主持人陈大会和沈冰说,“你尽管问,我随便说,有什么话过火和不合适的,你们自己把它处理掉。”在采访结束以后,金庸又向主持人要名片,拿在手里一边看一边说,“你如果到香港的话,可以和我联系,一起喝喝茶,聊聊天。”
  尽管以自己有3亿读者为荣,但是金庸现在开始后悔当初选择写小说而不是搞学术研究。“写小说,娱乐的是别人,对自己却没有什么好处。”他说,与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的教授交谈,发现自己的学问太少了。要是当初不办报纸,不写小说,就能有多点时间来研究历史和西方文学。
  作为博士生导师的金庸正在写《中国通史》,试图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写一本人人都能够看懂的历史书。同时,金庸还在修改自己的小说,这是他第三次对自己的小说进行修改。“过去的诗人,比如杜甫,他可能觉得自己的一首诗不够好,但流传出去了,就没法动了。我现在有机会改,多好啊。”
  在修改的时候,金庸参考了很多网上“金迷”的意见,并且增加了许多帮助理解作品的注释。
  有趣的是情感的变化:《射雕英雄传》里专情的黄药师变成了一个和弟子梅超风有暧昧关系的人;《碧血剑》里专一爱青青的袁承志因为爱上了阿九而陷入了情感的迷茫。问他为什么这样改,金庸回答得很有意思:“人生最理想的是专一的爱情,但不专一的爱情常常有,这样改更接近现实。”
  写自传没有资格
  南方周末:在国内一些媒体联合举办的“20世纪中国十大文化偶像”的评选中,您得票24429张,排名第二,仅次于鲁迅,在钱钟书、老舍、巴金、钱学森、梅兰芳、杨振宁等人之前,您认为文化应该有偶像吗?您是否有“偶像”?
  金庸:无论喜欢不喜欢,年轻人总有他们喜欢的人物。他们喜欢我的小说很开心,或者喜欢某个电视剧、电影里的角色记住了我。是一种喜欢的表达方式。但我也清楚,我的小说并不是多么重要,它还是一种娱乐性很强的消遣读物,是不能和胡适和陈独秀的作品放在一起比较的。
  我自己刚刚应万先生的要求,选了我心里的十位“文化偶像”:鲁迅、胡适、陈独秀、巴金、蔡元培、王国维、梅兰芳、齐白石、钱学森、马寅初。他们都是我非常尊敬的人,不仅对文化有巨大的贡献,而且还体现了人格的伟大。如果只论个人喜爱,则我喜欢鲁迅、吴清源、梁漱溟、巴金、齐白石、沈从文、钱穆、裘盛戎、王国维、朱光潜。
  南方周末:您年轻的时候第一选择是从政做外交官,后来您做了报人和小说家,而且都很成功,但是您又说自己最大的心愿是做一名学者?对社会的影响来说,学者的作用并不见得比记者、政治家起的作用大。
  金庸:因为记者、政治家、作家没有真正的快乐啊,我现在的想法觉得自己学问太差,如果照我自己的意思,最好小说也不写,从大学开始就专门研究历史,研究外国文学,那么到现在大概跟其他大学教授的学问差不多了。我在牛津大学、剑桥大学跟这些大学教授也谈过天,觉得自己和他们差得远,他们精通希腊文、拉丁文,德文又好,法文又好,谈到法国史就背一段法文出来,和我真是不同的。就是浙大的教授,我跟他们也差得远。我自己很惭愧。花这么多时间,去做一些现在没有用的事情,我现在真是希望自己有很好的学问。
  我花那么多时间写小说娱乐别人,自己却没什么好处的,办报纸给人家看,自己没什么好处的,而做学问是自己得益的,可以有快乐的。现在我觉得学问不够好,开始学着写点儿文章,也觉得这个也不懂,那个也不懂,这个文字也不懂,那个文字也不懂。那么早一点儿,三十年前我学这个东西那就好了。学问不够,是我人生的一大缺陷。
  南方周末:您担任浙江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已经有好几年了,在任期内,您主要做了哪些工作?您会介入到日常业务吗?
  金庸:我这个院长实际上是挂名的,没有怎么做过具体的行政工作,日常的工作由专门分管的副院长他们管,我没有时间和精神管这些具体的事情,有的时候我也给他们出点主意。我们这个人文学院有7个系,中文、历史、哲学、国际关系、艺术、新闻和社会学系,我的工作重点在中文、历史、哲学这三门学科上。我从香港来杭州的时候,会偶尔给学生们讲讲课。
  南方周末:除了担任浙江大学的教授、博导,您还是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的名誉教授,您说自己将把一半的精力放在教书育人上,您在教学上有什么成果呢?
  金庸:我去年就收了一个学生,他在清华大学读硕士,还差一年毕业。那他今年就可以来浙江大学读书了,另外我还收了两名学生,一名来自山西大学,另外一个来自杭州社会科学院。所以我今年实际上有3名博士生。
  南方周末:您的历史研究进行到什么环节了?
  金庸:我现在主要在研究中国古代史、宋史、唐史和罗马史,为什么我会同时进行这些研究呢?因为中国历史和罗马史有关联,比如为什么当时罗马政权垮台,罗马帝国就四分五裂没有了,中国西汉、东汉政权垮台了,后来隋朝、唐朝又复兴了,我要找出这中间的道理和原因出来。所以我不仅研究中国历史,也对外国历史进行研究,这样对比,更加容易找到答案来。
  南方周末:您今天作了一场关于历史观的演讲,那么您的历史观是怎样的?
  金庸:如果你将来看完了我写的《中国通史》,你就会了解我的历史观了。我试图采用一种新的观点,以中华民族的角度和观点去写历史,而不是以前的历史书都是从汉族人的观点和角度出发,还有就是客观去呈现中国历史,我认为中国历史和中华民族的伟大恰恰在于团结。
  南方周末:您不大同意黄仁宇的历史观?
  金庸:我认为一个历史学家应该有三个要素,有才能,有见识,有学问。如果历史学家没有见识的话,是不能称为历史学家的。历史观一定和人家不同,如果跟人家完全一样,直接照抄就行了,何必让你去写呢?一定要有自己的见解。
  南方周末:能不能谈谈有关您传记的情况?好像有消息说你会自己写一本《金庸自述》?
  金庸:所有的《金庸传》,最近出的(还没有详细看过)和以前出版的,都没有经过我授权,傅国涌先生和香港的冷夏先生,我几乎可以说不认识。
  我这一生经历极复杂,做过的活动很多,兴趣非常广泛,我不相信有人能充分了解我而写一部有趣而真实的传记。金庸为人所注意只是一个写武侠小说的人,并无多大价值,不值得为他浪费笔墨,写自传似乎没有资格。而且我这辈子和太多的人交往,有太多的秘密,也不方便公开。
  北京的人民出版社曾经约我写一本自传,还建议找一个朋友听我说,他动笔写,我们一起呆上十天半个月的,可以写一本权威的传记。但是我现在还没有这样的想法。
  《天龙八部》改动最大
  南方周末:广州出版社出版了您的新版全集,但是台湾的消息说,您还没有全部改完,全部改完的版本将在年底才能够出版。您在怎么修改的?
  金庸:是的,全部修改完的作品将在年底出版。我现在每天要花将近10个小时的时间来修改自己的作品,所以外出散步和锻炼的时间少了。但是我修改的原则是故事的结果不变,人物不变,只是对一些前后矛盾的情节进行修改。比如《射雕英雄传》中,黄蓉和郭靖的年龄要修改,同时又增加了黄药师和梅超风之间的一段感情。在《碧血剑》中间袁承志对青青是一见钟情,专一到底,写何铁手、阿九爱他,袁承志不为所动,但是,我现在改为袁承志后来被阿九慢慢吸引,甚至越来越爱她,只是因为道义所限,袁承志一直压抑自己的感情,没有背叛青青。但是他人生里就有了很多遗憾了。
  在修改的所有作品里,这15部作品中,改动最大的是《天龙八部》。
  南方周末:早期的时候,您对自己的小说评价很低,看得很淡,现在是不是越来越重了呢?您的小说不仅进入了北京大学教授谢冕主编的《百年文学经典》,还成为了大学的研究课题。
  金庸:这是人家给我的评价,跟我自己没关系。人家评价高评价低,你不应该问我,应该问批评家的。我的小说以前没有大的修改,现在要修改,跟进入文学史没有关系的。我的想法是,把以前小说里的错误进行改正,把留下的遗憾挽回,修改主要是围绕情节来进行的。
  南方周末:您曾经说过,“武侠小说本身是娱乐的东西,不管写得怎样成功,能否超越它本身的限制,这是个问题。”您觉得自己的小说解决了这个问题吗?
  金庸:我的小说娱乐性还是很强的。我认为娱乐性很重要,能够让人家看了开心、高兴,我觉得并不是一件坏事。小说离开了娱乐性就不好看了,没有味道,我认为这是一种创作的失败。现在有一种文学风气,不重视读者的感受,不注重故事,老是要从小说的内容里寻找思想,寻找意义,这就变成“文以载道”了,这不是文学。我个人觉得思想和意义是不合适用文学来表现,应该用散文或者论文来表现的。
  我从来是反对“文以载道”,文学应该是审美的,有美的观点,并不是真或善,欧洲有些作家的作品是不是合乎上帝或者圣经,讲究真或者善的。
  有些科学家研究我的小说,问我是不是合乎科学,我说,不合乎科学也没有关系,因为文学作品不是科学。合不合乎科学应该去和一个物理学者讨论,他们是真正需要符合科学的。
  南方周末:目前武侠小说面对的困难是什么?突破点又在哪里呢?
  金庸:现在的困难是没有人愿意写武侠小说了,而且因为年代久远,今天的年轻人很难鲜活表现那个时代。
  如果有好的武侠小说,我的出版社是愿意出版这样的作品的。突破点我自己也在找,但是没有找到。
  徐克不懂武侠
  南方周末:您的作品大部分被改成了电视剧和电影,早期的香港版追求娱乐性,台湾版追求煽情,大陆版看重的是小说的道德意识和精神高度,正剧色彩比较浓,您喜欢哪一种风格的改编?
  金庸:小说是当文学作品来看的,人家都说文学作品有真、善、美的追求,在作品里我只追求美的范畴,跟真、善没有关系,把我所喜好的所见的美好融到作品里面去。
  两岸三地拍电视剧我不关心,他们追求什么样的风格,和他们的市场有关,跟我没有关系,人家喜欢拍就拍,我只关注电视剧是否忠实于小说原著,这一点我比较在乎。
  南方周末:张纪中改编了您的《笑傲江湖》、《射雕英雄传》和《天龙八部》,引起了很多争议,他还要拍《神雕侠侣》,您是不是特别欣赏他?
  金庸:张纪中的性格很豪爽,有侠客之气,我和他很谈得来。
  在目前的电视剧改编当中,中央电视台还算是不错的。本来《笑傲江湖》的版权我只要了他们一块钱,完全是象征性地卖,等于就是赠送的,结果电视剧令我不满意,所以《射雕英雄传》就不送了,按市价卖了80万元,因为是央视打了九折,就是72万元,后来看他们还算忠实原作,我就拿出10万元送给了编剧和导演,我自己拿了62万元。
  南方周末:在那么多的电视剧版本中,您最喜欢谁演的版本?
  金庸:大多数演员我都不满意。送我的录像带经常是看几集就看不下去了,觉得他们真是演得够傻的,然后放在一边,不要看了。到现在为止,我喜欢刘德华和陈玉莲演的《神雕侠侣》,这一版的杨过和小龙女非常符合我小说的味道。还有郑少秋演的《书剑恩仇录》,他那个时候年轻,演乾隆皇帝,也演得十分到位。这两部电视剧可以说是我到目前为止最满意的。
  南方周末:您以前也做过电影导演,现在有没有可能去做导演?您做编剧的时候是不是也对原著进行修改呢?
  金庸:我也做过编剧和导演的工作,我知道这些工作是非常辛苦的。但是我以前是直接编剧本,我没有改过别人的小说。我不喜欢当导演,比如拍《射雕英雄传》,为了拍摄一会要从杭州赶到蒙古,一会儿又要去沙漠,一会儿又回到桃花岛,而且一个剧组有那么多复杂的人和事,很累的。写小说就很容易,在房间里写写就可以了。观众觉得这个演员不像郭靖,这个不像黄蓉,他们演得不好,我就可以批评导演。如果小说觉得不好的话,可以再进行修改。
  南方周末:张艺谋的电影《英雄》制作精良,被认为是武侠片表现形式上的一个分水岭,您看过这部电影吗?
  金庸:张艺谋的《红高粱》我喜欢,后来的《菊豆》也很好,最不喜欢《英雄》,完全否定。《英雄》把历史上有名的暴君秦始皇拍成了这个样,和历史上的形象截然相反,欺骗观众,而且有为他洗身翻案的意思,把人的价值分几等,不尊重生命,这是一部拍得很荒唐的电影,所以我不喜欢。
  南方周末:您曾经在去台湾的时候,和《卧虎藏龙》的导演李安见过面,您喜欢他的《卧虎藏龙》吗?
  金庸:我很喜欢他的电影,虽然他对中国古代过去的历史并不是特别了解,他把一个江湖的老故事讲得很好看,而且电影里的那种味道特别对,非常优雅、飘逸,他是真正懂电影的。
  南方周末:徐克的《东方不败》被很多您的读者喜欢,认为拍出了您小说里的味道和精神,您为什么不认可他的改编?他可是个公认的武侠片、动作片高手。
  金庸:我不喜欢他,他不懂武侠,把《蜀山剑侠传》拍得不知所云。而且把我的小说《笑傲江湖》瞎改,把东方不败由男人改成女人,并用一个女人来演,而一个男人的变性,在性格上是会有变化的,这个过程是缓慢的、复杂的,有变化的、有过程的,是不自愿的,并不像电影里表现得那么简单。他后来还要买我的小说拍电影,我说朋友还是做,但是小说不卖给你了,合作的事情不做了。
  南方周末:中国武侠片是惟一被国际电影市场认可的电影类型,您对武侠电影有什么期待?在电影上您希望和哪位导演合作?
  金庸:虽然我的小说由中文变成法文、英文在国外出版过,但是我不知道文字变成电影以后会成为什么样子。我看过一些武侠电影,绝大部分都和小说原著差太远。找我的电影导演很多,但是我不知道谁好谁不好,我在写小说的时候从来都不关心拍电影这些事情。
  南方周末:您为什么这么在意电视剧、电影必须忠实于您的小说原著呢?这可能是那些导演所反对的,因为电影、电视剧是在小说的基础上进行二度创作的,他们认为自己应该有这个权利。
  金庸:不仅我在乎,我想读者都在乎。《笑傲江湖》的导演改了一些故事的情节,有5万读者不满意,反对他的改编和自作聪明,在网上骂他。我的小说并不很好,打个七十分吧,但是经过电影、电视编导先生们的改动以后,多数只能打三四十分,他们删减我的小说可以,但是不要自作聪明,增加一些故事情节进去,结果不和谐,露马脚,“献丑”。
  南方周末:现在,很多西方的电影,以影像创造了武功,像《黑客帝国》、《星球大战》等电影,还有《华英雄》里的忍者功夫,您怎么看待他们想象制造出来的武功?
  金庸:我不喜欢,这些动作片,用拳用手枪的电影我还爱看,但是把一些科学、科幻的东西放到武侠片里,这样的电影我绝对不看,我女儿把票买好了让我一起去电影院看《黑客帝国》、《星球大战》,我都不肯去看。因为我觉得这些电影太假了。
  南方周末:金庸品牌产业化的想法已经浮出海面,现在已经有了出版、杂志、研究会、电影、电视剧,最近又有了动画、漫画、卡通,还出现了桃花岛、天龙八部影视城、新昌的影视城,还有了金庸影视一日游。您对这些经营的态度是怎样的?
  金庸:与“金庸”有关的企业运作,我都是被动的。但是别人喜欢用我的名字利用这个名字搞商业,或者开发产业,我不反对。拍电影电视、改编京剧、拍动画片、做电脑游戏、翻译成外文、把人物画成卡通放进移动电话、设立金庸游乐场等等,都是经营者向我提议要求商标授权的,我不参与经营。
  这些对我没有任何损害,你请求我授权给你使用,那我们就来谈好合同。像今天晚上,请我吃饭的老板想出品一种金庸酒,问我可不可以,我也同意了,但是你必须把酒让我看看好不好,我请专家鉴定,好就合作,如果不好,那就对不起了。如果品牌好,酒好,那我们再谈合作的事情。
  公正是有条件的
  南方周末:您在创《明报》的时候,提出的公正、善良、独立的办报宗旨,善良在媒介以什么方式体现?
  金庸:善良实际上还是两个字:侠气。干预社会,对好的人和事件进行赞扬和表彰,对坏的人和事情进行批评和反对,一张报纸,它有自己的立场和态度,并不是下三滥的讲金钱的报纸,会屈服于商业利益或者权力。比如我批评你,你说在我们报纸上投放大量广告,给我几百万,要求我撤回对你不利的新闻稿,那我还是不能做。所以,归根结底,人要讲良心,坏事不能做,时间长了,报纸的公信力就有了。
  南方周末:您曾经提出“事实不可以歪曲,评论大可自由”,您批评过西方媒介的报道倾向,提倡内地的新闻媒介应该像解放军一样保家卫国。
  金庸:新闻完全、彻底自由是不可能的,你所说的那种报纸可能在一个理想国才会有,是一种空想。
  新闻肯定会带有倾向,但是,新闻的事实、准确这是最重要的。任何事情都是有条件的,没有无条件的,公正、善良也是有条件的。
  南方周末:您的小说在台湾和大陆都曾经被列为禁书,被政治化、意识形态化,现在看起来这自然是非常可笑的事情,您能够谈谈被禁和解禁的过程吗?
  金庸:在台湾被禁是因为那个时候我在《大公报》工作,凡是给这家报纸写东西的人、工作过的人都不能在台湾发表文章。在大陆被禁的原因是因为当时很左的,不管是武侠小说还是鸳鸯蝴蝶派小说,不管好不好,连古典小说都不能发表和出版的。所以有一段很长的时间,跟革命无关的创作都根本没有人敢写,写一些风花雪月的东西就变成反革命了;任何艺术创作一定要为革命目标服务、一定要有社会作用。姚文元这么讲的,张春桥也是这么讲的,跟他们意见不同,就不能发表了。
  一提到文学作品,人家就马上问这个作品对社会有什么好处害处,我不赞成把文学和社会功能相提并论,文学跟音乐、图画、雕刻都一样,可以有社会功能,也不一定非要有社会功能不可,因为它本身就是纯粹的艺术创作。
  我去台湾采访以后,见到了蒋经国,之后,我的书就在台湾通行无阻了。
  邓小平邀请我来大陆,见了面以后,我才知道,邓小平请我来大陆,不光是他看过我的武侠小说,重要的原因是在“文化大革命”的时候,“四人帮”批彭德怀、邓拓,我反对,后来他们又批邓小平,我坚决反对,写了很多的文章在报纸上发表,当时邓小平也看到了,所以,邓小平才会邀请我访问大陆。
  和邓小平见面以后,他叫人陪我在全国各地走走,好好玩一玩。这样,我的书在大陆也进来了。我的书在香港出版多年以后才进入台湾和内地,正式出版。
  南方周末:您当时见了邓小平,在您的文章里,也能够感受到您对他的印象非常好。
  金庸:我对邓小平的好感不是因为和他见过面,而是他确实能够让中国走上正确的道路,发展经济,不搞政治运动,使得这个国家的面貌焕然一新,国家富起来了,老百姓的日子也好过了。
  他留给我的印象非常好,邓小平我很佩服他,他脑筋很清楚,很有魄力,领导中国改革开放,直到现在,路线完全正确。
  南方周末:您的政治评论现在看起来仍然印象深刻,您在文章里预言的很多事情在后来都得到了验证,您预测两岸的统一会在什么情况下、什么时候统一?
  金庸:这个很难预测。但是,如果我们政策保持一贯性,工作做得好的话,国家的经济发展保持稳定,香港的民主化制度能够保持得比较好的情况下,中国的国力强大,均衡发展,这肯定是对统一有好处的。
  我也跟台湾的领导人说过,你们不要搞独立,没有好处,你们一搞独立,战争就来了,你们要打仗就派你们自己的儿子去打仗,不要派别人的儿子去当炮灰。打仗对你们没有好处。而且一打仗,上层中层的官员和企业的老板、有钱人肯定全跑了,倒霉的是最下层的老百姓。
  中国人最后和平统一是最好的结果。
  南方周末:大家都叫你金大侠,您曾经说做人要讲真话,人品最要紧,要有风骨,这也是您的人生信念吗?
  金庸:大侠我不敢当。我喜欢那些英雄,不仅仅在口头上讲侠义,而且在遇到困难的危险的时候能够挺身而出,而不是遇到危险就往后跑,我自己正是这样努力去做的。远离危险躲在后面的人,这样卑鄙的人在现实生活中却有很多。(张英)
以上由 &栏目编辑整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金庸武侠小说下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