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骚扰电话最佳办法号码被轰炸了报警有用吗


2016年11月02日 08时03分
来源:
四川在线
  “双11”马上就要来了,商家们纷纷摩拳擦掌。对于“剁手党”们来说,一方面欢快地将心仪的商品加入购物车,一方面却要被迫接到各种商家的短信轰炸。“‘双11’购物有机会获得iphone6哦!”“亲,‘双11’已进入倒计时,小店全场5折优惠”……网购达人段小姐粗略算了下,短短2个小时左右,竟总共收到60余条此类短信。  群发短信成本不高 一万条收费500元 还有“双11”短信优惠套餐  ■相关政策  违规发短信,最高罚三万元  记者了解到,2014年11月4日,工信部抢在当年“双11”之前,发布了一个《通信短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并于2015年6月顺利通过、实施。这是国内第一部专门治理垃圾短信的法规。该法规第三章“商业性短信息管理”内的第十八条,明确规定:短信息服务提供者、短信息内容提供者未经用户同意或者请求,不得向其发送商业性短信息。违者可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不堪其扰  每天都能收到垃圾信息  为了提前预热,国内某购物网站发布的“双11”促销优惠短信泛滥,不少市民都收到了类似的促销短信。  从10月底开始,网购达人段小姐就开始接受短信轰炸。段小姐表示,由于工作原因,平时不怎么关机,“只会觉得时不时在收广告,没专门统计过会收到多少短信。”然而因为一次手机故障,让她发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关机了大概2个小时,再开机手机时就不停地响。等它‘平静’了再看,居然有60多条短信,都是各种商品打折信息。”用段小姐的话说就是,“手都删麻了!集中轰炸真让人受不了。”  段小姐分析说,她经常在网上购物,上面留有常用地址和手机号,“有心的商家就是这样收集客户信息的吧。”为此,段小姐专门下载了屏蔽软件来屏蔽垃圾短信,但收效甚微,“屏蔽了这个,还有那个,真可谓‘前仆后继’。”  有同样烦恼的不仅是段女士,许多网友也表示不堪其扰,“短信垃圾广告一会儿一响,电话垃圾广告不断扰人,刚才又见电子邮箱里垃圾广告成堆,删都删不及,垃圾广告泛滥成灾!”网友诺诺发微博说。  成本不高  发送一条垃圾短信只需几分钱  从去年开始,小伍在网上卖起冷吃兔,“开始只卖给朋友,倒没做什么推送,后来客户越来也多,才想到在‘双11’做个群发广告信息。”小伍表示,自己平时上新、打折都不会给客户发短信,“将心比心,我自己收到这类短信也觉得烦。”但在“双11”这个节点,小伍还是不能“免俗”地加入了群发队伍,“毕竟是一年中最给力的时间,其他商家都在发,我也只有跟风了。”据小伍透露,群发短信的成本并不高,“一万条收费500元。”  随后,记者在百度搜索引擎上输入“短信群发”的信息后,出现了近千万个相关搜索结果。随便点开一家科技公司的网页,上面有在线客服可供咨询服务。记者表示要发布商品打折信息,想通过短信形式做广告。客服人员表示,针对性的对各类会员推送促销活动的短信,短信发送精准快速、转化率可以达到90%,开通会员后,系统还能供智能短信模板,电商企业可以根据需求直接选择发送,省心省力。比如按照号段进行发送,例如138××××0000至138××××9999,号段中有10000个电话号码,可向这10000个号码群发。“为了让客户知晓精准率,我们可以截图让客户看到成功的信息数量和失败的信息数量。”至于价格,对方表示专门推出了“双11”短信优惠套餐,“每条短信只需4分,远低于市场销售价,大大降低了电商企业‘双11期’间的营销成本。”  ■律师  收到垃圾短信,可向通信运营商举报  成都一律师事务所田律师表示,垃圾短信侵犯了公民的通讯自由权和隐私权,如果短信涉及暴力或者犯罪,可以向公安机关举报,“实际上很少接到市民这方面的举报。”  对于垃圾短信,三大通信运营商都表示有自己的拦截方式,例如提供具体的电话号码,他们可以对此号码进行拦截或屏蔽,但如果不提供具体的电话号码,很难对垃圾短信进行屏蔽。如果手机用户收到垃圾短信,可以向通信运营商举报,运营商会根据举报,屏蔽相应的号码。此外,成都IT人士表示,市民可通过安装手机安全软件,对垃圾短信进行拦截,免除骚扰,保护个人隐私不被泄露。 (记者 雍铃子)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相关附件>> }
律师解析:被短信验证码轰炸可以报警,有网络警察可以查IP地址,但有可疑对象和提供证据最好,否则报警后处理困难。短信轰炸机是一种软件,它可以通过任何可能的方式向指定的手机号码发送尽可能多的短信,这些短信可以在计算机或手机上运行。验证码信息通过不同网络产品的短信验证码机制发送到指定的手机号码。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贷逾期没存的贷款人号码会爆吗网贷逾期可能引起号码被爆的故此情况,这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1. 借款人逾期金额:假如借款人逾期金额较大,一般会引起贷款机构的中国关注,他们也许会采用部分手来欠款。其中之一就是通过公开逾期借款人的不会个人信息,包含手机号码。这样一来,借款人的后期号码很有也许会被大量轰炸,甚至被无关的当时人恶意。2. 平台安全性:假如是不良诈骗平台或黑平台,借款人的那个手机号码很也许会被泄露。这些平台一般不重视借款人隐私保护,甚至可能将借款人手机号码出售,引起更多的通话和垃圾短信。3. 法律规定:依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借款人的记录个人信息应受到严格保护。贷款机构不得私自泄露借款人的大多数信息,包含手机号码。但是部分不法分子也许会盗用借款人的都是信息,引起号码被滥用或被爆。为了避免个人手机号码被爆,借款人可以采用以下措:1. 选择合法平台:尽量选择合法、信誉良好的全国贷款平台,避免遭受欺诈和信息泄露的互联网风险。2. 定期更换手机号码:假如已经发生了逾期,并且担心号码被滥用,借款人可以考虑更换手机号码,以减少的直接发生。3. 加强信息安全:保护个人信息的你的安全,避免泄露个人隐私。不随意在不可信的平台填写个人资料,提升本人的保存信息安全意识。网贷逾期可能引起借款人的不存在号码被爆的那么风险存在,但具体情况还需依据借款人选择的正规平台、借款金额和平台的大家安全性等多个因素来判断。所以借款人在借款前需要熟悉平台的真的信誉度,谨选择,同时要留意保护好本人的银行个人信息安全。网贷爆通讯录是爆所有人吗网贷爆通讯录并不一定爆所有人的金融机构信息,而是指在网上泄露了涉及网贷业务的不同通讯录。一般情况下,这些通讯录包含借款人和投资人的申请联系信息,例如姓名、号码、地址等。当这些通讯录被泄露时,也许会给个人隐私带来潜在的现在风险。网贷平台一般会收集客户的口子基本个人信息,并将其用于核实身份和实施风险评估。在某些情况下,这些个人信息也许会因为黑客攻击、信息泄露或平台内部失职等起因而被公开。当通讯录信息被爆露时,个人隐私就可能面临被滥用的方法风险。例如,黑客可以利用这些信息实施诈骗活动,如冒充网贷平台工作人员,骗取客户的协商敏感信息。这些信息也可能被用于垃圾短信、等疑问。对客户而言,保护个人隐私非常关键。为了减少个人信息泄露的行业风险,客户可以采用以下措:1. 留意个人信息的里的保密:避免将敏感信息随意提供给不可信的朋友平台或个人,其是在网上实施交易时。2. 强化密码安全:采用复杂的会不会密码,并定期更换密码,以保护个人账户的之后安全。3. 防诈骗:谨对待来自陌生人的只是、短信、邮件等,避免随意点击或提供个人信息。4. 关注信息安全:熟悉网贷平台或其他网站的这个安全措,选择信誉良好的会打平台实施借贷和投资。总的另外而言,网贷爆通讯录提醒咱们要时刻保护个人隐私,加强信息安全意识。通过合理的很多个人信息保护措,可以减少个人隐私被泄露的还款风险。在与网贷相关的常见的交易中,客户应谨对待个人信息的金融采用和泄露,以保护自身的负债利益。网贷爆通讯录是爆所有人吗网贷爆通讯录是针对特定人群的这类信息泄露表现,而不是爆所有人的验证通讯录。所谓通讯录泄露,是指某个网贷平台或其他机构在解决客户借贷业务时,将客户的个人联系方法泄露出去,使得客户的姓名、号码、住址等个人信息暴露给了其他人。这些人可能包含其他客户、公司员工、非法的第三方等。通讯录泄露疑问在法律领域是一个比较敏感而复杂的疑问,需要综合考虑信息安全保护法、网络安全法、电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来实施解决。一般而言个人信息属于隐私畴,其泄露可能涉及侵犯隐私权等法律疑问。依据《人民网络安全法》第41条的规定,网络运营者应该采用技术措和其他必要措,保证所收集的个人信息的安全,防止个人信息的泄露、毁损、丢失等。假如网贷平台未能采用必要的安全措,引起客户的通讯录泄露,可以认定为平台存在安全管理不善的责任。客户可以依据《人民民法通则》第47条的规定,请求网贷平台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相关的法律法规还对泄露个人信息的表现实施了明确的处罚规定。依据《人民刑法》第253条的规定,非法获取、出售或提供个人信息的,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怎么,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刑,并处罚金。在面对通讯录泄露的情况下,客户应及时保留相关证据,向有关监管部门和机构举报,并向公安部门报案。同时还可以咨询律师,通过民事诉讼等方法维护本人的合法权益。网贷爆通讯录是指个人信息泄露的一种形式,而并非爆所有人的通讯录。在法律层面上,涉及通讯录泄露疑问需要综合考虑隐私权保护、网络安全等法律法规,并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精彩评论
本文链接:http://www.shjnet.cn/news/zixun/1450424.html}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处理骚扰电话最佳办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