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求和是定值的电阻并联最大电阻的值?

汽油机气缸内的混合气是点燃还是压燃?气缸内的混合气是电火花点燃。产生电火花的电压,是高压还是低压?一、点火系统的作用将蓄电池(或发电机)供给的低压电转变为高压电,并按照发动机的作功顺序与点火时刻的要求,适时准确地将高压电送至各缸的火花塞,点燃气缸内的混合气。二、点火系的发展及组成1、传统点火2、电子点火3、有配电器微机控制点火传感器-ECU-点火控制器-点火线圈-配电器-火花塞4、微机控制同时点火(点火线圈分配式)传感器-ECU-点火控制器-点火线圈--火花塞5、微机控制单独点火方式传感器-ECU-点火控制器-点火线圈-火花塞三、发动机对点火系统的要求(一)产生足以击穿火花塞间隙的电压实践证明:发动机满负荷、低转速需Uj=8~10kv;发动机起动时, Uj =17~20kv;考虑:余量、绝缘、成本设计 Uj = 30kv;Uj的高低取决于下列因素:1.火花塞电极间隙和形状2.火花塞电极温度3.作用火花塞高压电极性4.气缸内混合气压力和温度5.发动机工况(高速、低速、加速)(二)电火花应具有足够的能量焦耳 = 电压×电流×时间(J) (V)(A)(S)发动机正常工作,火花能量小:1~5mJ可靠点火:50~80mJ可靠起动: 100mJ(三)点火时刻应适应发动机工况1.点火时刻点火时机—转速、负荷、汽油辛烷值;点火顺序—气缸设计的工作顺序;2.最佳点火时机混合气完全燃烧后的气缸最大压力,应出现在活塞压缩上止点后,曲轴转角的10~150 。点火过早—爆燃、油耗↑功率↓,易损机件。点火过迟—压力降低、功率↓,发动机过热。3.最佳点火提前角θ发动机功率最大,油耗最低时的点火提前角。影响最佳点火提前角的因素:(1)发动机转速 nn↑,θ ↑。(但增量应不同)n低时,随着n↑ ,θ增量应该大 。(温度低、扰流差,燃烧速度慢)n高时,随着n↑ ,θ增量应减小。(压力大、温度高、扰流强-燃烧速度快;)——设置离心自动调节点火提前角装置。折线变化规律由什么结构保证?离心块两弹簧弹力一强一弱;(2)发动机负荷(节气门开度)怠速:节气门全闭,真空孔位于节气门上方,点火提前角不变。小负荷:节气门略开,真空孔位于节气门下方,真空度最大,点火提前角增大。大负荷:节气门全开,真空孔处真空度减小,点火提前角随之减小。依据发动机负荷的变化,自动调节点火提前角——设置真空自动调节点火提前角装置。(3)汽油辛烷值汽油辛烷值越高,抗爆性越好,初始点火提前角应该相应增大——设置人工调节(转动分电器外壳)气缸压缩比;混合气成分;进气温度、压力;火花塞电极数量;均会影响点火提前角——微机控制点火。传统触点式点火系统一 、点火系统组成电路连接:★点火电路原理:二、高压电的产生(打开点火开关)(一)触点闭合,初级绕组N1电路接通电流通路:蓄电池+—点火开关—初级绕组N1—断电器触点—搭铁—蓄电池-;初级绕组通过电流且增长,引起磁场变化,在初级绕组中产生自感电动势,由于其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阻碍初级绕组电流增长,使磁场变化速率低,在次级绕组中产生互感电动势大约为2000V。(二)触点张开,初级绕组N1电路切断初级电流消失,引起磁场变化,在初级绕组中产生自感电动势,由于阻碍初级电流消失,磁场变化率低,在次级绕组中产生互感电动势大约为4000V。自感电动势eL的危害:1.击穿断电器触点间隙,产生电火花,烧蚀触点;2.阻碍初级绕组电流消失,使磁通变化速率降低,次级绕组产生的高压电降低;(三)设置电容器协助点火线圈产生高压电电容器与断电器触点并联;断电器触点闭合时,电容器被短路;触点张开时,电容器吸收自感电动势,加速初级电流消失,提高磁场变化率,在次级绕组中产生互感电动势大约为20000V。点火系的工作过程可分三个阶段:初级绕组电路接通;初级绕组电路切断;击穿火花塞间隙,点燃混合气;(四)、高压电流通路点火线圈次级绕组N2”+”—点火开关—蓄电池—搭铁—火花塞—高压线—配电器—点火线圈次级绕组N2”-”三、使用因素对高压电的影响(一)发动机曲轴转速曲轴转两转,分电器轴转一转,由配电器按照点火顺序将高压电送至各缸火花塞跳火一次。a.曲轴转速越高,初级绕组通电时间越短,磁通变化率越低,次级绕组产生的高压电也就越低。b.转速过低,高压电也越低。(二)发动机气缸数气缸数越多,初级绕组通电时间越短,磁通变化率越低,次级绕组产生的高压电也就越低。同一点火线圈,用于4缸和6缸发动机时,极限转速不同。(三)火花塞积炭正常时:火花塞中心电极与旁电极间电阻值很大,U2未达到Uj时,电极间隙不会击穿。积炭时:(窜油、混合气浓)在火花塞电极间并联一个积炭电阻Rj-能量泄漏、失火。检查:高压电路断开间隙3~4mm—“吊火”能否长期“吊火”使用 ?(四)容电器容量标值:0.15~0.35μf容量过大:充放电时间过长,低压电流消失缓慢,磁通变化速率降低,次级电压降低。容量过小:充电时间过短,触点间产生电火花,低压电流消失缓慢,磁通变化速率降低,次级电压降低。(五)断电器触点1.触点间隙标值:0.35~0.45mm触点间隙过大,触点闭合角减小,时间缩短,低压电流值减小,磁通变化速率降低,次级电压降低。触点间隙过小,尽管触点闭合角增大,触点闭合时间增长,低压电流值增大,但由于触点张开间隙过小,易产生电火花,使低压电流消失缓慢,磁通变化速率降低,次级电压降低。提示:触点间隙过大,触点张开时机过早,点火提前角增大,易产生爆震。2.触点接触电阻触点氧化、烧蚀、弹片弹力过弱,均会使接触电阻增大;触点接触电阻增大,低压电流值减小,磁通变化速率降低,次级电压降低。(六)点火线圈温度环境温度升高;发动机过热;调节电压过高;均会导致点火线圈过热,使初级绕组电阻增大,通过的电流减小,引起磁通变化速率降低,使次级绕组感应电压降低。一般要求:T不大于80 ℃四、点火系统各部件构造(一)分电器断电器配电器容电器离心自动调节机构真空自动调节机构1、断电器触点:钨合金;固定触点搭铁;活动触点绝缘;触点张开间隙由偏心螺钉调整。凸轮:凸角数=气缸数2、配电器分电器盖,分火头,胶木制成。分火头安装在分电器轴顶端,并随其转动,其上导电片传递高压电。分电器盖上制有高压插孔;旁插孔数=气缸数3、容电器作用:吸收自感电动势,保护触点不烧蚀,协助点火线圈产生高压电。并联在触点两端;容量=0.15~0.35uf;耐压:600V;绝缘电阻:50MΩ。结构:两片锡箔作电极,绝缘纸绝缘。卷成圆柱体,装入金属壳内。4、点火提前角自动调节机构(1)离心自动调节机构作用:依据发动机转速的变化,自动调节点火提前角。组成:与凸轮制成一体的拨板、离心块、弹簧。注:两弹簧一软一硬工作:转速升高,离心力增大,离心块外甩,使凸轮随着分电器轴转动的同时,又提前转过一定的角度—提前顶开触点,使点火提前。(2)真空自动调节机构作用:依据发动机负荷的变化,自动调节点火提前角。组成:真空驱动器;拉杆;底板带动触点;工作:怠速:节气门全闭,真空孔位于节气门上方,点火提前角不变。小负荷:节气门略开,真空孔位于节气门下方,真空度最大,拉杆拉动底板带动触点,逆着分电器轴的旋转方向转过一个角度—点火提前角增大。大负荷:节气门全开,真空孔处真空度减小,点火提前角随之减小。5、辛烷值选择器更换汽油号数,可作预置提前和滞后。一般转动分电器外壳,即可实现:a.逆着分电器轴的转动方向,转动分电器外壳,点火提前。b.顺着分电器轴的转动方向,转动分电器外壳,点火迟后。6、对分电器结构说明①需要调整的三个间隙:触点、凸轮轴、分电器轴;②需要润滑的三个部位:凸轮、凸轮轴、分电器轴承;③不能漏装的几处垫片:凸轮顶端、凸轮拨板下端、托板下端、壳下端。( 二)点火线圈1.结构型式(1)开磁路条形铁心上绕2个线圈:初级线圈N1:线径:0.5~1.0mm;匝数:200~300;阻值:1.2~1.8Ω次级线圈N2:线径:0.06~0.10mm;匝数:1200~2000;阻值:5 KΩ磁阻大; 能量传递效率低,仅60%;(2)闭磁路硅钢片制成“日”字形,预留间隙--减小磁滞。磁阻小,能量传递效率高,可达75%。2.附加电阻Rf作用:根据发动机转速变化,自动调节通过点火线圈初级绕组电流值, 防止:a.发动机低转速时,点火线圈不过热;b.发动机高转速时,火花塞不断火;材料:低炭钢丝;特点:其电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连接:串联在点火线圈初级绕组电路中;调节过程:转速升高,低压电流减小,温度降低,附加电阻阻值减小,使低压电流减小的少—火花塞不断火;转速降低,低压电流增大,温度升高附加电阻阻值增大,使低压电流增大的少—点火线圈不过热;型式:1.缠绕成电阻丝,附加在点火线圈上;2.制成导线,包扎在线束中;注:起动发动机时,附加电阻Rf必须被短路。(三)火花塞1.作用将高压电引入燃烧室,在电极间形成电火花,点燃混合气。2.工作条件及要求(1)足够的机械强度承受燃烧后的高压5.58~6.68Mpa(60~70kg/Cm2)的冲击。(2)绝缘性能要好,承受30kV高压电。(3)承受温度的反复变化高温1500℃~2200℃,进气冷却温度50℃~60℃。(4)耐腐蚀高温燃烧产物:臭氧、一氧化碳、氧化硫等。(5)适当的间隙及正确安装位置3.结构钢制壳体—高氧化铝陶瓷绝缘体;中心电极、侧电极—镍锰合金电极间隙:传统点火:0.6~0.7mm电子点火:1.0 ~ 1.2mm4.热特性—指火花塞散热能力;火花塞散热能力取决于绝缘体裙部长度;自净温度:500℃~750℃低于该温度—易积炭;高于该温度—易炽点火(爆燃);裙部长,吸热多,散热慢—热型;裙部短,吸热少,散热快—冷型;热特性标定——我国用热值标定:1、2、3 —低热值(热型)—低压缩比、低功率、低转速发动机;4、5、6 —中热值(中型)7、8、9 —高热值(冷型)—高压缩比、大功率、高转速发动机;电子点火系统一、传统点火系统存在的不足1.点火可靠性差触点氧化、烧蚀、跳振均导致接触不良;2.点火线圈产生次级电压不稳定转速变化,影响触点闭合时间,导致次级电压不稳定;3.点火能量低触点通过电流受限制;4.对火花塞积炭敏感、干扰大二、电子点火系统的组成电源点火开关附加电阻点火线圈配电器信号发生器点火控制器火花塞三、电子点火系统部件结构与原理(一)磁感应式电子点火系统解放CA1092型汽车电子点火装置:1、磁感应式信号发生器(1)结构①信号转子凸齿数=气缸数信号转子安装在分电器轴顶端,随轴转动的同时,又能与轴作相对运动②传感器头固定在分电器外壳内。铁心感应线圈导磁板永久磁铁(2)信号电压的产生信号转子转动,铁心磁通发生变化,感应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压,其数值将随转速的升高而增大。2、点火控制器控制过程(二)霍尔式电子点火系统1.霍尔效应硅片上方放置一块永久磁铁,与磁场垂直方向通过电流,在其侧面可测量出电压UH—霍尔电压。2.霍尔信号发生器结构(1)信号转子(触发叶轮)叶片数=气缸数(叶片与窗口宽度比为:7∶3)信号转子安装在分电器轴顶端,随轴转动的同时,又能与轴作相对运动。(2)触发开关永久磁铁、导磁板、集成电路三根引线:电源线、信号线、搭铁线(3)霍尔信号发生器工作过程触发叶轮随分电器轴转动:a.叶片进入气隙,磁通被短路,UH=0;b.叶片离开气隙,磁通穿过半导体基片,UH≠0;因为UH为mV级,数值很小,经集成电路放大、整形,并转换成矩形脉冲信号,控制点火控制器工作。3.点火控制器(1)点火控制器功能:点火功能;限流功能;导通时间控制功能;停车断电保护功能;(2)高压电的产生叶片进入气隙,UH=0,大功率管T导通—储存磁场能。叶片离开气隙,UH≠0,大功率管T截止—产生高压电。有时候,坚持就是一种胜利!毛主席轻年时期曾写过这样一句话: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所以积学贵有恒,与大家共勉,没有长期的积累与学习,就不会出现厚积薄发的可能。将学习和坚持当作习惯,才是人生真正的赢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和是定值的电阻并联最大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