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解答下,除了牛奶之外,认养一头牛牛奶安全吗还有其他产品吗?


2022-10-28 13:26:30
最近趁着双十一买了几箱牛奶给家里人喝,名字好像就是叫“认养一头牛”?奇怪的名字整个箱子和单包牛奶的包装上都打着“认养一头牛”,而且价格感觉稍微有点小贵。不过据家里人说,喝起来还算浓,正在考虑喝完后要不要回购。个人不大懂这些牛奶品牌,只知道不要买蒙牛伊利值友们有什么推荐的品牌也可以告诉我。
}
先说结论:不好。这个品牌给我的整体感受是,这是一个很会营销的品牌,但是功夫也全花营销上了,牛奶很一般,没什么实力。想要营造出一副高大上的感受,但是实际上就是小作坊水平。味道:普通奶味,没有记忆点。价位:80元左右,24盒(我买的200ml,但是别的店250ml也差不多这个价位),并不具备优势。包装:很垃圾,不是设计上的垃圾,反而它的包装设计会给人一种乍一看还不错的感受,这也是他们营销的一部分。包装垃圾在质量不过关。1.印刷不清晰,给人一种盗版的感觉,难以想象哪个大品牌会出现包装印刷不清晰的问题。2.涨袋,奶浸出来,以至于一整箱都被浸湿,发臭。(是涨袋之后浸出来的,不是包装破损漏奶,发现时牛奶外包装已经发霉了,但是里面还剩三分之一盒,翻淘宝评论也发现不止我一人有这种情况,所以基本可以断定要不就是包装前杀菌不到位,要不就是包装质量不行)。3.补发的一箱别的系列的,结果到货发现同样的外包装看着不错,其实里面松松垮垮的,牛奶在箱子里拎着都来回晃荡,开箱后吸管都被晃掉了两盒。一般来说,蒙牛伊利这些大厂的这种包装,都是会用硬纸板做成特定的造型来固定牛奶的,牛奶不至于在里面晃。但是认养一头牛的内部包装就感觉特别随意,就是小作坊感。客服还美其名曰,固定太死怕牛主人拿取不便。包装这种外化的,客户直观可以感受的环节,质量都如此不细节,不过关,对于这样的企业,我不相信它在客户不能直观感受的环节能有多用心。涨袋浸奶发霉一整箱都毁了就那个一家人的图案就印刷的很不清晰补发的吸管晃掉了两层中间的隔板很随意质量不过关,固定不牢找了张纯甄的包装,不可能出现来回晃荡的情况在牛奶生产线上待过一段时间,我对业内的情况也比较了解,看到了这题底下的评论,忍不住想劝大家千万不要被误导了。一杯牛奶到我们手上之前,背后其实有很多不为人知的细节,无论是奶源还是包装的升级。在我们很少关注的乳业产业链上游,变化很大,从散户养数量不多的奶牛到了规模化养殖。牧场的集约化养殖程度不断增强,有实力的奶企自建牧场已经成为大势所趋,牛奶的品质越来越好。但这只是基本盘,消费者要喝到更好的牛奶,得靠各大奶企在每个环节上做精做细。比如说饲料,大致可分为粗料和精料,粗料是指以风干物形式饲喂的饲料,例如牧草、农作物秸秆这些,它们的粗纤维含量不低于18%。精料相对于粗料而言,粗纤维含量低,但营养成分丰富,有高能量精料(青稞、玉米等谷类籽实 及其加工的副产品),以及高蛋白质精料(豆科籽实及其加工副产品)这两类。大家观念里是不是觉得原生态粗料喂养的奶牛就是最好的?但其实,奶牛从饲料中获取的各种营养物质,像是维生素、矿物质、乳清蛋白等能直接扩散到牛乳中,其他的例如酪蛋白、乳糖这些需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生化反应才会变成乳成分。因此不要小看奶牛每天吃什么,这直接影响到牛乳中的蛋白质、无机盐、维生素等成分含量,也是为我们手头上牛奶的品质打下基础。在更为细致的对比实验之下,发现随着奶牛饲料中精料比例增加,产奶量和乳蛋白率会提高,而粗料比例的增加,则会让乳脂率提升,也就是说我们能从牛奶中摄入更多蛋白质和脂肪。(上图表示不同粗精料配比下,尤其是精料比例增加后乳蛋白的变化情况)奶牛全混合日粮(TMR)饲养技术——也就是将粗料、精料、矿物质等充分混合,配置成一种全价饲料。目前在奶牛养殖业发达国家普遍应用的是这种饲养技术。不过,考虑到多种饲料的成本,以及精确配比所需的技术性,国内奶企并不是每一家都能做到TMR饲养的。这首先是要有自己的牧场奶源,其次也要肯下成本。我所知道的比方说有 “认养一头牛”,他们有7个牧场,养的是引进的澳洲奶牛,在全混合日粮的配比上根据每头牛的月龄、生长和生产水平等因素“因牛而异”,粗料里面像是青贮玉米,还获得过“中国青贮饲料质量评鉴大赛金奖”。精料上更是细致,不光有高蛋白的豆粕,还有赖氨酸、蛋氨酸等精辅料。图源:网易财经在牧场管理方面,“认养一头牛”的牧场里,配备了数智化管理平台,给每头牛带上SCR智能项圈来实时监测身体健康情况,挤奶的时候还有从瑞典引进的利拉伐挤奶转盘,让挤奶在洁净的环境下有序进行,保证了牛奶的安全营养。还有我们关心的牛奶加工制作环节,认养一头牛去年在山东建了自己的智造工厂,有好几条生产线。说了这么多,回到题目,我喜欢他们家的纯牛奶,最近买了他们的高端新品娟姗奶试试,奶味很浓。普通娟姗奶的乳脂含量是4.5%/100毫升,她们的娟姗奶乳脂含量达到了5%/100毫升。认养一头牛娟姗奶
普通娟姗奶有一点不得不说,我是他们的老用户了,今年8月底买了一箱牛奶,我还发现纸盒和以前有点不一样,用的是厚实的泡沫底托,还觉得很奇怪是不是买到假货了。后来问客服才知道,只是他们收集了用户意见以后,做了包装设计优化升级,避免运输途中的磕碰破坏。虽然到最后,我们拿在手上的是简简单单一盒牛奶,但背后有不少信息值得探究,建议大家可以多多去了解下,这样也能让自己在选购牛奶时有更清楚的判断。参考文献:【1】 不同精粗比全混合日粮对奶牛产奶性能和牛奶品质的影响 [J].郭东升 彭小兰,西南农业学报,2011,24(01)【2】 饲料对牛乳成分的影响[J].高庆 张克英,中国饲料,3003(07)}
“买牛奶,不如认养一头牛。”以替用户养牛为营销手段的“认养一头牛”,靠着独特的“认养”概念营销出圈,成功杀出巨头林立的乳业红海市场。但在20亿年销售额的背后,是难以掩盖的“泡沫”繁荣和被频遭质疑的“认养”概念。在行业进入存量竞争时代、着手打造第二增长曲线之后,“认养一头牛”能再续辉煌吗?乳业故事难讲,虎口夺食之后又该何去何从?随着消费升级的到来和国民健康意识的日益普及,人均乳制品消费量逐渐提高,乳制品消费结构发生转变,消费者的多样需求为乳制品市场注入新的发展动力。数据显示,2021年牛奶产量达3683.0万吨,同比增长7.1%;2021年中国乳品进口量达394.7万吨,同比增长18.5%。整体来看,乳制品市场已经形成了稳固的双寡头竞争格局,伊利股份、蒙牛乳业通过常温乳乳制品的发展奠定了全国开拓的基础,逐渐成为领军企业,第二梯队的公司则多以低温产品为主、常温产品为辅的策略参与市场的竞争。认养一头牛靠着独有的营销策略冲出重围之后,其对整个产业链掌控不足的短板表现得很明显。不仅销售渠道不及蒙牛和伊利,过度依赖于线上渠道,且市场占有率很难再有新的突破。从纯牛奶单品起家的“认养一头牛”,很早就意识到了单一品类的局限性,一直都在尝试推出新品,目前已推出纯牛奶、常温酸奶、低温酸奶、成人奶粉、奶酪棒、牛初乳粉、A2蛋白牛奶等多个品类。在乳业市场的故事越来越难讲之后,今年有消息称,认养一头牛开始进军肉牛赛道,采取项目建设、企业投资等行动加紧肉牛板块布局。但是两个领域并不相同,肉制品能否成功成为自身的第二增长曲线,依然存疑。在发展前景方面,牛肉赛道竞争也十分激烈,且屠宰、防疫、分装等都很考验企业的专业性。同时,牛肉本身不同于牛奶方便储存的性质,牛肉的消费更偏向于即时消费,普通消费者更多坚持就近原则,在超市或农贸市场购买产品,对线上渠道的依赖程度偏低。从“房地产”跨界到乳业,玩得一手好营销“地产老炮儿消失了5年,只为做一杯好牛奶”?提到“认养一头牛”,就不得不从它的品牌创始人徐晓波讲起。长期以来,乳制品安全问题一直困扰着消费者。自三聚氰胺事件后,消费者已然对乳制品行业产生了信任危机。2012年,即三聚氰胺事件后的第四年。出于对奶源安全考虑,地产商徐晓波在香港给自家孩子购买了8罐奶粉,但由于没有提前了解海关的限购政策,在过关时奶粉被查扣,徐晓波也被询问了近4小时之后才被放行。而此次事件也引发了徐晓波对国产奶制品奶源安全问题的思考,和对乳业市场的兴趣和关注,为之后“认养一头牛”品牌的创立埋下伏笔。2014年,徐晓波斥资4.6亿元在河北故城建立第一个牧场--康宏牧场,配套种植6万亩草场,并特地从澳洲引进了6000头荷斯坦奶牛。2016年,“认养一头牛”品牌正式成立。于2016年12月22日众筹上线,30分钟就完成了10万的众筹目标;1小时,认筹率突破200%;到第20天众筹结束时,认筹率已达3300%。说明消费者确实愿意为“故事”、“理念”和价值承诺买单。2021年“618”期间,据公开数据显示,认养一头牛在天猫平台的乳品销售排名中仅位列伊利、蒙牛之后;2020年双十一期间,一跃成为乳制品细分赛道TOP1,跻身亿元俱乐部。也在去年,据中国证监会浙江证监局披露,认养一头牛已接受A股上市辅导,辅导时间为2021年9月至2022年4月。但值得注意的是,认养一头牛实际控制人背后的任职公司也存在着一定风险。据公开资料显示,认养一头牛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为徐晓波,其直接持股45.61%。徐晓波同时也是浙江中盛实业有限公司的执行董事和法人,但资料显示,该公司的经营情况堪忧。在已公开的2013年、2014年、2019年及2021年企业资产状况信息显示公司均处于负债状态,资产总额与负债总额逐步下降,2014年和2019年的负债总额均超过主营业务收入。“认养”实为概念营销一直以来,认养一头牛的营销方式屡屡被市场诟病,“认养”模式频频遭到质疑,而事实也确实如此,“认养”的确为概念营销。在认养一头牛进入市场之际,就市场环境而言,中国乳业上游早已是伊利蒙牛的天下,认养一头牛发力上游毫无竞争优势可言。这时,讲一个好故事就显得十分明智。“认养”,是认养一头牛品牌的价值承诺,从“牧场到餐桌”的宣传也是吸引消费者的关键词。但其宣传方式一直存在着争议,“认养”二字可能会导致消费者认为自己喝的牛奶有专属奶牛的可能。假设每头牛都被标签化,有其专属的消费者和专属生产链,不仅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生产过程,且需要更多的生产成本,多见于单点定向生产的奢侈品生产中。而这在规模化、量产化的乳制品生产中,是不太现实的。关于认养一头牛的“认养”模式,在2020年5月的时候,根据认养一头牛联合创始人、CEO孙仕军介绍,认养一头牛正式推出了三种“认养”模式。据了解,一是“云认养”,相当于云撸猫、云养狗。类似线上养成类的互动游戏,认养后进行奶牛养成、挤奶互动、牛奶兑换等。用户可以淘宝或微信小程序游戏云养牛,以及观看牧场的动态及直播;第二种是“联名认养”,说通俗点就是购买会员卡。认养一头牛联合吴晓波频道、敦煌IP等推出IP联名卡,用户可以通过购买季卡、半年卡、年卡等获得联名认养权,享受定期新鲜产品直送到家服务以及主题型会员定制权益;第三种是“实名认养”,也是真正的养牛合伙人的实名认养,可在专供牧场提前一年预订牛奶,最高等级的会员可以决定奶牛的名字,可定期收到奶牛的照片和各项生长数据。根据《财经天下》周刊观察,在“认养一头牛”的等级权益里,从养牛新人到养牛红人,再到养牛达人,最后是养牛合伙人,每一级都对应着累计消费金额的门槛。不少消费者表示,对此种认养模式并不买单。在联名认养中,消费者可以享受到新鲜产品并送到家服务,但这也只是三元、光明等知名老品牌做了多年的普通上门送奶服务。同时,众多奶业人士透露,奶牛挤出的奶会被统一装罐运输,无法实现特定消费者喝到特定奶牛挤出的奶,认养概念只是噱头,难以真正落地。乳业独立分析师宋亮也曾表示,“认养”模式确实是一种营销手段,只要消费者认可,也是可以帮助企业发展的;但如果这种模式不能自圆其说,必然会被消费者抛弃。“自有奶源”的说法不攻自破优质奶源一直是乳业竞争关键,对此,认养一头牛一直标榜自己是“自有奶源”。但很早就有媒体在揭露,认养一头牛存在“外购奶源”“依赖代工”“过度营销”等问题。据山西首家乳制品上市企业-牧同科技的年报披露,牧同科技的前五大主要客户中,认养一头牛位居第一,销售金额超过4500万,达到了公司年度销售总额的18%。面对奶源质疑,认养一头牛曾在公开报道中回应,已于2021年与牧同科技结束合作,正在不断提高自有奶源比例。无独有偶,2020年3月,六安市食品监管局曾对乳制品进行食品专项监督抽检,结果显示,认养一头牛旗下产品“法式碳焙酸奶”、“纯牛奶”分别由君乐宝乳业和光明乳业代工。此外,天眼查显示,上海永安乳品有限公司、黑龙江省光明松鹤乳品有限责任公司等曾均为认养一头牛的生产方。并且,在认养一头牛的宣传话语中曾提到蛋白质含量:“经过几年的努力,‘认养一头牛’牧场的蛋白质(3.3g/100g)、微生物(<2万CFU/ml)、体细胞(<20万个/ml)都远远优于欧盟及日本标准。”但仅就单个产品含有的蛋白质而言,认养一头牛产品A2β酪蛋白纯牛奶的蛋白质为3.3g,而蒙牛特仑苏纯牛奶、三元极致纯牛奶的蛋白质均在3.6g。此外,“认养一头牛”对产品的描述也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吐槽”,如形容其纯牛奶采用的是“纯生牛乳”,“每头牛都是澳洲血统”。事实上,澳洲已成为我国荷斯坦奶牛的主要进口来源国。依照我国国标规定,“纯牛奶”也称UHT灭菌乳,配料为生牛乳,这也意味着目前市面上所售的“纯牛奶”均需以生牛乳为唯一原料,“认养一头牛”并不具备独特性。(商业华观)}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认养一头牛牛奶安全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