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目前来说,港华能源的虚拟电厂包括哪四个部分是什么服务?

[新闻页-台海网]  入夏以来,全国多地持续高温天气,居民用电负荷也快速增长。今年以来,多份政策文件相继出台,支持虚拟电厂(VPP)建设。那么,被频频提及的虚拟电厂究竟是何“秘密武器”?它能缓解社会高峰用电紧张吗?  大规模储存电能是世界性难题  当前,经济回升叠加高温天气,使能源电力安全保供压力加大。在近日国新办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欧鸿表示,入夏以来全国日调度发电量三创历史新高,最高达到301.71亿千瓦时,较去年峰值高出15.11亿千瓦时;全国最高用电负荷两创历史新高,最高达到13.39亿千瓦,较去年峰值高出4950万千瓦。  能源保障和安全事关国计民生。缓解用电高峰的供应压力,是国际通用的应对尖峰负荷最经济手段。用电高峰往往与极端高温或极寒天气密切相关。一年之中的用电负荷并不均衡,夏天是空调使用高峰,也是用电负荷最高的季节,冬天的电负荷波动相对较小,春秋两季的用电负荷一般较低。总的来看,一般上午7点到晚上11点为用电高峰,晚上11点至次日7点为用电低谷。用电高峰在白天,低谷在晚上,这样就可能造成白天电不够用、晚上电用不完的问题。针对此现象,电力系统普遍的做法是进行削峰填谷,例如一些重点耗能企业白天少开工、晚上多作业,达到优化节约能源使用的目的。  有人提出,直接把低谷时段的电能储存起来,等需要的时候再用不就行了吗?但现实情况是,目前世界上还没有哪一种储能方式能够较好地实现大规模电能的储存,电能的大规模储存一直是个世界性的难题。  所谓电能储存,主要是指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势能等其他形态,在需要的时候将这部分能量释放出来。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储能设备就是蓄电池,大到电动汽车,小到充电宝,我们都经常会遇到或使用到。但是,电池的应用场景目前大多仅限于此。如果储存足够整座城市使用的电能,就需要建设一个巨型的超大电池,相关技术的成本之高、土地资源和能源消耗之大,可想而知。  近年来,我国用电负荷不断攀升,除增加供给调节能力外,需求侧也在不断发挥调节潜力。国家发展改革委持续推动电力需求侧响应相关工作,电动汽车、新型储能、分布式电源、虚拟电厂等需求侧新主体新业态不断涌现,同时,国家还出台各类政策鼓励各类经营主体积极参与市场化需求响应,通过自主调节用电来获取相应收益。  虚拟电厂究竟是什么  1831年,迈克尔·法拉第发明的电动发电机开创了人类发电的先河,将机械能转换为低电压下的电磁动力,这一伟大发明启发了托马斯·爱迪生和约瑟夫·斯旺等科学家,他们随后的发现使大规模发电成为现实。1882年,世界上第一座火力发电厂霍尔本高架发电站(又称爱迪生电灯站)诞生,电厂以煤为原料,通过锅炉产生蒸汽后驱动汽轮机发电。这座发电厂近千盏白炽灯,照亮了从霍尔本马戏团到圣·马丁大酒店的街道,后又扩大发电规模,为附近的私人住宅提供照明。时至今日,人类社会的电力供应模式与此一脉相承,总体上是由较为集中的发电厂向周围电力用户辐射输送电力。  如今,一种新型的资源整合形式“能源聚合商”正在进入人们视野,它更为通俗的称谓是“虚拟电厂”。与传统电厂单纯依靠某种自然环境资源(如风、水、阳光)相比,虚拟电厂的构成资源更加多样化、具有环保性,且在未来电力市场中更具竞争力,可为电力系统发展乃至行业转型提供新思路。  虚拟电厂的相关概念,最早由西蒙·阿韦布赫(Shimon Awerbuch)博士于1997年提出。此后,各界专家学者从不同形态维度进行探索,给出了多种定义。  有的学者认为,虚拟电厂是分布式能源的集合,以传统发电厂的角色参与电力系统运行;有的学者认为,虚拟电厂是对电网中各种能源进行综合管理的软件系统;有的学者认为,虚拟电厂是能效电厂,通过减少终端用电设备和装置的用电需求来产生“富余”的电能,即通过在用户侧安装提高用电能效的设备,达到建设实际电厂的效果;还有的学者认为,虚拟电厂是动态聚合各种能源的能源互联网。  综合现阶段各类理论探索和工程示范情况,虚拟电厂是一种通过先进信息通信和监测控制技术,实现海量分布式新能源、储能系统、可控负荷、电动汽车等聚合和协调优化,作为一个特殊电厂参与电网运行和电力市场的电源协调管理系统,对外表现为“一个具备可控性的电源”。它既可作为“正电厂”向系统供电和顶峰,又可作为“负电厂”通过负荷侧响应以配合系统填谷;既可快速响应指令、配合保障系统稳定并获得经济补偿,也可等同于电厂参与容量、电量、辅助服务等各类电力市场获得经济收益。  “虚拟”二字意味着并非实体,所以虚拟电厂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发电厂,而是一种基于能源互联网技术的“看不见的电厂”。简而言之,就是可以通过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将用电方、储能方、分布式电源聚合起来,使众多“小型电站”组合成一个发电量可观的虚拟电厂,实现电力的弹性调整。  为何要发展“看不见的电厂”  目前,虚拟电厂的理论和实践在欧美发达国家发展得较为成熟,先后在德国、英国、法国、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开展了商业试点。欧洲的虚拟电厂发展较早,已基本实现市场化运营。其中,被誉为虚拟电厂“先驱者”之一的德国Next-Kraftwerke虚拟电厂运营公司,截至2022年已有15346个聚合单元、1120万千瓦装机容量。科技公司特斯拉也是虚拟电厂的先行者。2015年,特斯拉推出了家用储能设备PowerWall。PowerWall内 置 18650锂电池,有7千瓦时和10千瓦时两种配置,通过屋顶太阳能电池产生的电力,PowerWall可以储存100千瓦时以上的容量。目前,特斯拉已在美国加利福尼亚、澳大利亚和日本宫古岛等地建立了虚拟电厂。  总的来看,这些国家针对虚拟电厂的发展各有侧重。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以聚合分布式电源为主;美国以可控负荷为主;日本以聚合用户侧储能和分布式电源为主;澳大利亚以聚合用户侧储能为主。  近年来,我国多地夏季高温天气不断,伴随着极端高温的,是社会整体用电负荷的持续攀升。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分析,2023年全国最高用电负荷预计约13.7亿千瓦,较去年同期增加8000万千瓦左右,若出现极端情况,全国最高用电负荷可能较去年同期增加约1亿千瓦。  在电力消费旺季、电力供应偏紧的背景下,虚拟电厂建设获得了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2015年和2016年,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先后发布了《关于促进智能电网发展的指导意见》《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等文件,提出研究推广虚拟电厂技术及能源虚拟化技术,因地制宜开展虚拟电厂试点示范。2023年5月,发改委发布《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提出建立和完善需求侧资源与电力运行调节的衔接机制,逐步将需求侧资源以虚拟电厂等方式纳入电力平衡,提高电力系统的灵活性。可以预见,虚拟电厂作为整合分布式资源、挖掘需求侧潜力的重要手段,其价值和作用将愈发受到各方的重视,虚拟电厂会逐步走进现实。  目前,我国虚拟电厂项目总体处于前期试点研究阶段。“十三五”期间,江苏、上海、河北、广东等地相继开展了电力需求响应和虚拟电厂的试点。比如,江苏省于2016年开展需求响应示范;上海于2017年建成黄浦区商业建筑虚拟电厂示范工程;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直接参与华北辅助服务市场的虚拟电厂示范项目,高质量服务绿色冬奥,并参与了多项虚拟电厂国际标准制定;2022年8月,国内首家虚拟电厂管理中心——深圳虚拟电厂管理中心揭牌,预计到2025年,深圳将建成具备100万千瓦级可调节能力的虚拟电厂;今年7月初,广州、深圳、柳州三地同步开展虚拟电厂多功能联合调控,标志着我国首个区域级虚拟电厂投入运行。  在电力供需不匹配的情况下,通过一定的激励措施,让用户主动改变自己的用电方式和用电行为,参与供需调剂,可以减轻电力系统的压力。虚拟电厂对于电网、用电负荷、发电、产业链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其中电网和用电负荷跟百姓生活直接相关。  对于电网而言,虚拟电厂有助于提升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在电网调峰方面,虚拟电厂通过资源动态聚合和集中协调优化参与削峰填谷,实现日内更短时间尺度响应,精准削减负荷高峰、填充低谷负荷,有助于优化电网运行。  对用电负荷侧而言,虚拟电厂有助于优化供电服务、降费增效。比如,对于大型工商业企业来说,通过虚拟电厂提供的节能服务,可以掌握自身能源管理状况及用能水平,排查节能障碍和浪费环节,从而达到节能减排、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虚拟电厂可以替代应急电源车,作为重要的政府部门、公用事业部门、工商业企业等的应急电源供应商,满足其可靠供电的要求,获取应急电源服务收益。例如,在暴雨恶劣天气,由于光伏发电量下降、设备故障等原因出现电力供应缺口,可通过发挥所在区内虚拟电厂的调节能力,降低可调资源的用电需求,利用市场经济的方式促进电力供需平衡。  以“能源定制”降低家庭开支  如何把用户需求侧的“潜力股”集合利用起来,是未来电力资源调配的重要方向。随着分布式光伏、用户侧储能(包括家庭储能、工商业储能、储能充电桩等,针对的客户是用电方,近两年受政策激励在我国发展较快)、电动汽车充电桩的发展,电力用户侧的灵活性愈发提升,数字化程度不断提高,各类资源呈现数量多、单体小、类型杂等特点,难以直接参与电力系统运行和相关交易。如何唤醒、优化、发挥这些海量的用户侧资源,使其有效参与电网运行和市场交易,建立低碳、安全和经济的新型电力系统,需要一个能协同用户侧资源优化运行控制和市场交易的“智能管家”。  这个“智能管家”就是虚拟电厂。即使是一户家庭、一辆电动汽车,也能成为虚拟电厂的一部分。和共享经济类似,虚拟电厂也是通过信息化协调方式,将海量分散的资源“聚沙成塔”。打个比方,极端高温天气预警时,虚拟电厂可以根据用电缺口调节需求,向用户发出邀约,调配多余的电量解燃眉之急。再比如,电动汽车充电期间,虚拟电厂可根据电力市场价格波动情况,实时优化充放电策略,从而减少用户的充电成本。  另外,很多家庭中都有空调、洗衣机、热水器、电动汽车,每个设备都需要电力供应,但它们的用能时间、时长、需求量有一定差异,对电网供电压力的影响也存在区别。虚拟电厂所起的作用,便是可以迅速根据不同设备的状态、需求、市场价格、天气情况等信息,精细化地实现智能调配。比如,在市场价格高、电力供应紧张的时候,对各设备实现精准调控,使其少用电、少购电;在市场价格低、电力供应平稳的时候,在满足用能需求的情况下,利用储能设备将多余的电能储存起来,满足电力市场价格较高时段的用能需求。利用虚拟电厂这个“智能管家”,为每家每户实现定制化的能源使用服务,降低用户的能源成本开支。  如同前文所说,我国虚拟电厂仍处于由政府部门牵头、各聚合商参与、共同完成的早期阶段。试点阶段的虚拟电厂,也有待标准的统一和政策的细化。就技术而言,大部分虚拟电厂试点实现了初步的用户监测,但还没有完全实现对优化调度和分布式能源的闭环控制。同时,虚拟电厂的发展需要依托于电力市场化交易,我们还需耐心培育成熟的市场服务和可持续发展的市场环境。未来,随着我国电力中长期、现货、辅助服务市场等机制的不断完善,再通过AI技术提升数字化智能水平和产业升级,我国虚拟电厂的发展前景可期。  (来源:北京日报)}
近日,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8月份全国全社会用电量852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7%。全社会用电量不断攀升的同时,电力供需峰谷差不断拉大,而煤电占比缩减及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提高,对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虚拟电厂”作为电力系统重要的调节手段引发市场高度关注。而深圳虚拟电厂管理中心(以下简称管理中心)的成立,让这一热门概念更受市场追捧。“这是国内首家虚拟电厂管理中心,标志着深圳虚拟电厂即将迈入快速发展新阶段,也意味着国内虚拟电厂从初步探索阶段向实践阶段迈出重要一步。”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调度中心发电管理部主管史军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如此说道。9月26日,国家能源局规划司副司长宋雯在发布会上表示,我国将加大新型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优化充电基础设施布局,推动新能源汽车与电力系统融合发展,鼓励开展有序充电、电动汽车向电网送电(V2G)等技术应用示范。值得注意的是,管理中心未来计划接入虚拟电厂集中管理的分布式能源中,也包括了V2G模式。虚拟电厂到底是什么?它可以解决什么问题?用户如何接入?系统又怎样运行?它跟普通人有什么关系?带着这一系列问题,《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了深圳供电局、多家首批接入深圳虚拟电厂的负荷聚合商、能源互联网企业及业内权威专家等,并实地探访了特来电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特来电),试图以深圳为切口,为您深度解读虚拟电厂这一能源领域的热门话题。特来电园区内的新能源充电站 每经记者 张蕊 摄为什么搞虚拟电厂?答:平衡电力供需“天平”虚拟电厂定义繁杂,有人认为是一套电力智能调度系统,有人认为是一种新型的商业模式,还有人认为它是一种不通过烧煤和烧油而间接获取电的能力。其实,“虚拟”即意味着并非实体,因此虚拟电厂本身并不发电,而是将电网中大量散落的、可调节的电力负荷整合起来,加入电网调度,实现有效削峰填谷。与此同时,还可以提供调频、调压、备用等电力辅助服务,增强电网安全性。从这个意义上讲,虚拟电厂其实是一座基于能源互联网技术的“看不见的电厂”。与传统电厂相比,它没有厂房、机组,不占用土地资源,不烧煤不烧气,并且能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和有效利用。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规划发展部主任张琳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虚拟电厂对外表现为一个可控电源,它既可作为“正电厂”向系统供电,又可作为“负电厂”通过负荷侧响应配合系统削峰。比如在高温天气电网供电紧张时,虚拟电厂将聚合的地铁空调上升1~2摄氏度,在没有影响到乘客乘坐体验的情况下,减少了用电需求;或者将聚合的分布式能源、储能设施在用电高峰时向电网送电,取得高峰时的高电价收益。那么,为什么要搞虚拟电厂呢?首先是出于经济性的考虑。根据国网推算,通过建设煤电机组满足经营区内5%的峰值负荷,需要投资4000亿元,并且尖峰负荷一年内可能仅会遇到有限的几次,为满足几次尖峰而建设的煤电机组实际上利用率会比较低。而通过虚拟电厂的建设、运营与激励,大约仅需煤电投资的10%。其次,这实际上是由电力系统供需两端需保持瞬时平衡的特征决定的。上市公司特锐德子公司特来电目前正积极布局虚拟电厂业务。特锐德董事长于德翔介绍,由于电能不能大规模储存,因此电力系统的一个突出特征是发电和用电在同一时间永远相等。“因此当我们晚上关灯睡觉时、企业下班时,发电厂必须降低发电功率,一旦同一时间差异过大,电网就会崩溃。”对电网来说,要保持整个系统平衡,煤电机组的可控性最强,有多少用电负荷,就安排多少煤电机组发电去进行实时匹配。但在“双碳”目标下,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势在必行。预计到2030年,我国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将超过煤电成为第一大电源。而新能源“靠天吃饭”的特性,势必会影响电网的平衡。深圳市科中云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中云)CEO饶亦然打了个比方,电网就像一架天平,发电和用电分属天平的两端,同时加减两边的砝码天平都能保持平衡。一旦一边突然变化,另一边也要相应“加减”。虚拟电厂的意义就在于,以前用电侧的砝码只能加,现在它也可以随着发电侧砝码的减而减。“原来是传统电厂在扛我们用电侧负荷的波动,现在变成了我们用电侧帮新能源发电侧去抵消掉那些波动,所以叫虚拟电厂。”饶亦然说。看起来,虚拟电厂的确很有“用武之地”。那么,假设某地出现高温限电的极端情况,能否靠虚拟电厂来解决呢?对此,多位受访专家明确表示:不能!于德翔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虚拟电厂一定是在大电网的支撑下去维持电网的平衡与稳定,在正常的发电和用电情况下进行调整,靠虚拟电厂调整不了大的、长时间的缺口,只能调整小的、短时间的供需不匹配。负荷聚合商有何作用?答:充当“第三方代理”视线拉回到深圳。据悉,深圳虚拟电厂已接入分布式储能、数据中心、充电站、地铁等类型负荷聚合商14家,接入容量达87万千瓦,接近一座大型煤电厂的装机容量。这里提到的分布式储能、数据中心等都属于可调节的负荷类型。史军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介绍,地铁里空调、电梯、灯照的负荷都是可调的,数据中心里也会有一些备用储能可调,同时还可以通过优化算法来控制算力使用的电能消耗。除此以外,目前深圳虚拟电厂还接入了5G基站、换电站、建筑楼宇(空调)、分布式光伏、自来水厂工业负荷(水泵)、集中供冷站(冰蓄冷)等负荷类型。史军解释,像5G基站里会有很多备用储能,平时都是闲置的,就可以把它聚合起来参与电网调度。此外像换电站里的电池,楼宇里的空调,也都是很好的调节资源。“虚拟电厂实际上就是聚沙成塔。”饶亦然说,其实社会上有非常多可调节的用电负荷资源,如果把深圳的空调、充电桩、分布式储能等可调节资源都接入进来,这个调节能力是很可观的。这么多不同类型、大量的用电负荷由谁来聚合?自然是“负荷聚合商”。简单讲,负荷聚合商就是把具备需求响应条件的电力用户组织起来,根据电力供需情况和系统调节要求,一起参与需求侧响应。作为一家拥有发电、售电等业务的大型能源与环保综合服务商,深圳能源是深圳虚拟电厂首批14家负荷聚合商之一。深圳能源售电有限公司交易部部长唐猛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介绍,从业务逻辑上来说,电网原来是调供给侧(发电侧),现在是调需求侧(用电侧)。“首先,需求侧的负荷类型庞杂,电网公司不可能花费大量人财物去对接这么多用户。其次,单一用户的负荷规模可能很小而达不到参与需求响应的要求,而电网公司作为市场建设方和‘裁判员’,也不能亲自下场。”唐猛说,诸多因素下,电网就希望有聚合商这样一个角色出面,把社会上可调节的资源通过市场化手段聚合过来,由此电网就可以直接对接聚合商。“对用户来讲,负荷聚合商通过专业的技术手段发掘用户调节潜力,将用户引入市场交易,不仅可为用户带来收益,还能够帮助和指导用户形成科学的生产用能方式。”张琳说。换句话说,负荷聚合商就相当于电网与终端用户之间的第三方代理商,把规模小、数量多的“散户”聚集起来,并代表用户去跟电网进行互动、交易。以深圳能源为例,唐猛介绍道:“目前我们自己的充电桩、楼宇,还有一些公共设施,都已经跟深圳电网做了对接。像地铁、巴士集团、水务等大型公共设施,我们会选取一些可以调节的负荷来试点。”“当然,因为我们是售电公司,本来就有客户,所以我们也聚合了客户的一部分可调负荷。”唐猛说:“我们的目标还是尽量不影响客户正常的用电生产,比如把空调温度调高点、充电桩把充电时间错开等,未来这应该是像深圳这样的大城市进行调控的重要场景。”负荷聚合商如何接入虚拟电厂?答:通过互联网平台那么,负荷聚合商又是如何接入虚拟电厂,把聚合的负荷变成可调节负荷的呢?这里面涉及“互联网+5G+智能网关”技术、基于互联网协议的服务、虚拟专用网络、电力线路载波技术和无线技术,以及协调控制技术、智能计量技术、指令自动分配技术等一系列技术。其中,能源互联网企业扮演着一个重要角色。简单讲,负荷聚合商要接入虚拟电厂,首先要有一个互联网平台来跟管理中心对接,在这个平台上要能实时监测到用电设备的用电数据,以便管理中心发出指令时平台能够精准控制相应用电设备的用电量。作为一家能源互联网企业,科中云是出席管理中心揭牌仪式的15家生态链企业之一,也是出席的深圳当地企业中唯一一家做平台、监测终端和智能网关的企业。据饶亦然介绍,科中云的职责在于帮助负荷聚合商搭建平台,并通过接入科中云的平台来与虚拟电厂做对接。根据客户在线监测设备数量的不同,这部分费用从几万到几十万元不等。他举例说,科中云之前帮某家地产公司建设了能源管理系统,“那家公司有7栋楼的能源数据在我们平台上,现在他要参与虚拟电厂交易,我们就会帮助他把7栋楼的用电数据实时上传到管理中心,这样管理中心下达指令时,因为我们已经在这7栋楼里部署了控制系统、EMS系统(能源管理系统),这7栋楼就可以参与虚拟电厂的响应需求。”以参与削峰的具体响应过程为例,饶亦然介绍,平台会根据这7栋楼的使用情况,去对楼内的空调或者一部分水泵等用电设施直接进行控制,比如把空调温度调高,暂停一部分水泵使用等。“经过这些操作以后,平台会以每分钟一次的频率将7栋楼整体少用的电量或者调了多少功率上报给管理中心。因为我们的平台、终端都是经过认证的,管理中心会直接认可我们上报的结果,事后再进行结算。我们再把结算的费用与客户分成。”饶亦然说。也有一些负荷聚合商自身就具备搭建平台的能力,由此可以直接与管理中心对接。记者在特来电探访时了解到,其所有充电站都自带远程监控终端,可以实时采集所有数据,无需再进行改造。在特来电充电网实时监控调度中心,记者看到该平台汇集了其在全国范围内所有充电站的数据,包括终端数量、实时充电量、用户流量、服务车辆数量等。随便选择任何一个城市,都可以看到对应的实时数据。于德翔向记者介绍,从平台上看,现在运行的充电装备数量是294746个,累计充电量达到148亿度,用户流量是981万人,服务的车辆是828万辆车。深圳市前海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前海能源)也是深圳虚拟电厂首批14家负荷聚合商之一,同样是基于现有平台来对接管理中心。前海能源技术总监王朝晖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介绍:“与北方集中供热一个道理,我们主要做前海区域集中供冷,就是通过管网把各个用户连起来,把每栋楼分散的空调负荷聚合到我的冷站,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大的空调负荷。”王朝晖说,接入虚拟电厂的过程并不复杂,主要是通过增加一些硬件设备,同时按照南方电网的要求,让数据格式、信号等跟电网达成一致,这样就可以进入虚拟电厂云平台进行互动了。史军表示,目前深圳虚拟电厂已建成南方电网范围内数据采集密度最高、接入负荷类型最全、规模最大、直控资源最多的虚拟电厂示范工程,并已组织开展多次业务全流程测试。电网有什么要求?答:预测不准可能被罚款史军表示,只要具有一定规模、具备上下调节能力并持续一段时间的可调节资源,均可申请接入虚拟电厂平台,不过接入平台需满足相关技术规范。饶亦然介绍,目前深圳虚拟电厂对接入的聚合商没有具体资质要求,一般会参考《广州市虚拟电厂实施细则》。根据该细则,符合条件的电力用户和负荷聚合商均可申请参与虚拟电厂,其中大工业电力用户的响应能力不低于500千瓦,一般工商业电力用户的响应能力不低于200千瓦,负荷聚合商响应能力为其代理的电力用户响应能力之和,总响应能力不低于2000千瓦。此外,参与实时响应的电力用户须具备完善的电能在线监测与运行管理系统、分钟级负荷监控能力,监测数据需送至虚拟电厂管理平台,并将响应性能结果报送供电局。除了资质方面的要求以外,负荷聚合商要想参与虚拟电厂,事实上还面临一些技术门槛。特来电是国内首屈一指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制造商和充电网运营商,也是深圳虚拟电厂首批14家负荷聚合商之一。特来电市场支持中心总监路文刚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负荷聚合商要参与虚拟电厂有两个关键点:一是要“预测得准”;二是要“控得住”。“预测得准”,是指负荷聚合商要对自己聚合的用电负荷使用情况有清晰准确的预测。电网如何知道电是否够用实际上是基于对未来的预测。聚合商要告诉电网未来的用电计划,如果预测不准,就会导致整个电网运作得不准,会对电网平衡带来威胁。如果预测不准,你报1万度电实际用了9000度,那电网需要进行额外的平衡调度,那对于你的预测偏差,电网是要考核的,还要扣你的钱。至于“控得住”,就是负荷聚合商承诺要多用/少用多少负荷,要做到承诺必达。怎么控?“靠的就是我们基于运营策略来引导用户。”路文刚解释说。比如15:00~16:00是用电高峰,电网供不上电,用户本来计划利用这个时间段来充电,公司就会通过灵活定价,把15:00前、16:00后的定价调低,引导用户尽量在便宜的时间段去充电。“如果你只少用了500度,或者少用了1500度,就是控不住。”路文刚说,偏差太大,电网还是会进行处罚。“所以,‘预测得准’和‘控得住’对参与虚拟电厂的负荷聚合商来说非常关键,这两件事做不好,不仅赚不到钱,还可能会倒贴钱。”路文刚直言,因此这对参与响应企业的历史数据积累要求非常高,这也是为什么鲜有新企业参与需求侧响应的原因。实践案例:消纳了原本可能弃掉的风电《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深圳虚拟电厂前期平台搭建等工作已经初步完成,目前处于试点阶段,还未进行商业化实践。不过此前广东省已进行过相关的实践。唐猛介绍了负荷聚合商参与虚拟电厂的具体流程。他表示,目前虚拟电厂还都是邀约型,一般是事前做计划,事中执行,事后分析。比如明天在某个时段需要帮助电网削峰,电网公司会事先向聚合商发出需求侧响应邀请,之后聚合商会根据自己和聚合客户的情况,通过跟客户沟通以及分析历史数据来评估哪些客户可以参与、可以调节多少负荷等,然后报给电网,第二天在响应时段根据计划曲线去进行在线调控。“调控的同时我们会进行监控,因为目前还都是靠人手动去调节,如果调控过程与计划曲线有偏离,还需要通过人为干预来调整,最后事后来做结算。”唐猛说。事实上,早在“十三五”时期,我国就已经开展了虚拟电厂试点工作,部署多个虚拟电厂项目,取得了大量经验和数据,国内多家电力企业在积极推进虚拟电厂项目应用。 特锐德2022年半年报披露,公司目前已建成虚拟电厂运营平台,并与众多地市的电力调度中心打通,积极参与了广东、上海、浙江等地的需求侧响应;在电网辅助服务方面,积极参与了华北、湖南的调峰。报告期内,公司虚拟电厂平台具备条件的可调度资源容量超过1300MW,不同场景下已调度容量超过300MW,总调度电量超过30000MWh。于德翔表示,电动汽车是一种优质的可调负荷,它就相当于一块电池。对电动汽车用户来讲,最理想的充电时间一定是在低谷时段;而对于电网来讲,“填谷”也是能够发挥电动汽车价值的重要场景。他举了特来电参与华北电网“填谷”的案例。华北电网最典型的特征是冬天时张家口的风电出力很大,供热机组开机较多且出力难以下调,到后半夜恰逢用电低谷,就可能存在弃风问题。“比如今天凌晨4点~7点,华北电网说将会弃掉5万度电,这时候电网说这个时间段多用电会有激励,价格是0.07元/度,你可不可以在这个时间多用?如果可以,又应该申报多用多少?”于德翔用这样的案例为记者说明。他解释说,在这种情况下,公司会立即调出京津冀地区几百个充电场站的历史数据,比如核实到晚上10点以后电动汽车的充电量通常有4万度,这时候就可以通过场站调度,晚上10点时暂停所有汽车充电,一直等到次日凌晨4点再充,这样在4点~7点刚好把4万度电消纳掉。“这就响应了电网在需求侧的调度,消纳掉了原本要弃掉的风电,而社会用电成本整体上也降低了。因为晚上正常充电是0.3元/度,对于多用的电则可以得到每度电0.07元的激励。”于德翔解释说,由此一来,通过电网的需求侧调度以及场站的响应,就可以把整个电动汽车做成一个可调节的移动储能工具。收益总体有限 商业模式面临一些挑战有了实践案例,必然涉及商业模式。与传统电厂不同,负荷聚合商参与虚拟电厂并非其主业,因此从市场化角度看,一定是“投入少、高产出”才会参与。对于充电网运营商特来电来说,参与虚拟电厂是有利可图的,但对于其他类型的负荷聚合商呢?“还是要分企业类型。”路文刚举例说,比如对一些工业企业来说,关键就在于企业是否看得上这部分收益。“比如我少用1度电你可能给我3块4块,但是如果今天业绩特别好,我多用1度电创造的产值是十块八块,那我为啥不生产呢?”事实上,在与客户交流虚拟电厂合作意向时,唐猛也遇到过类似情况。有的商业楼宇就不太想参与,认为参与虚拟电厂一年收益也就十几万元,但会影响自己客户的体验。王朝晖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介绍,区域供冷系统的特点是有蓄冷环节,他所在的前海能源主要通过调节制冷机的使用时间来帮助电网实现削峰填谷。比如在夜间用电低谷时,打开制冷机制冷,把制出来的冷储存起来,到白天用电高峰时再释放出来,这样白天就可以少开制冷机,少用电。“实际上从目前看,我们参与的收益也不会很高,因为这与响应频率、响应电量数等都有关,如果我们总的调度次数少,收益就不大。”王朝晖坦言,企业更关心的其实是参与虚拟电厂能不能带来一些减碳的收益,因为前海是零碳示范区,现在做虚拟电厂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也是为更多使用可再生能源做准备。如果有这种盈利模式可能更好。唐猛表示,深圳虚拟电厂目前已经把前期工作做完,并掌握了由负荷聚合商筛选出的终端用户用电数据,前期的投入相对比较低。后面需要挖掘客户哪些负荷是可以调节的,并且要具备帮客户做在线调控而又不影响其正常生产的技术条件,而这方面还需要比较大的投入。“这里存在一个投入产出问题,参与用户也要测算他的响应成本和响应收益能不能匹配。”唐猛说。以前海能源为例,王朝晖介绍,目前的投入只有几十万元,主要还是编程序去跟管理中心对接。“我们目前只是基于现有的系统作一些响应,相当于是基于现状来挖掘潜力,而并非面向虚拟电厂,面向未来目标来设计我的系统。”王朝晖表示,前海能源目前参与的响应规模还比较小。“如果要做大范围的响应,比如和可再生能源互动,就需要从工艺上来提升区域供冷系统的灵活性。”他说,这就需要在设备上、系统上作出一些优化调整,比如把响应慢的设备改造成响应快的,由此要做很多研究以及不同于现有系统的创新改造,投入就会很大。除了技术条件尚未完全成熟以外,当前的市场也还处在培育期。传统电厂如何进行竞价都是有规则的,但虚拟电厂暂时还不适用。“广东省去年才开始有一个雏形,现在深圳的试点还在探索当中,所以大家计算投入产出模型时还不是很明朗。”唐猛说。不过,史军表示,虚拟电厂可以通过参与容量、电量、辅助服务等各类电力市场获得经济收益。当前虚拟电厂主要参与品种为需求响应市场和电力辅助服务调峰市场,随着虚拟电厂自动功率控制(APC)技术的深化应用,虚拟电厂还将具备参与调频辅助服务市场的技术条件。于德翔介绍电动汽车充电作为可调负荷参与虚拟电厂等相关情况 每经记者 张蕊 摄“双碳”目标下虚拟电厂未来可期尽管还面临着一些挑战,但多位受访人士均对虚拟电厂的市场前景持乐观态度。王朝晖表示,如果对公司的系统作了灵活性改造,就可以更大规模地参与虚拟电厂。“我们一个冷站的用电容量是5万千瓦,10个冷站就是50万千瓦,而目前深圳虚拟电厂总共聚合起来的容量是87万千瓦,我们能挖掘的潜力还是很大的。”他说,实际上公司目前正在和高校联合做相关研究工作,希望能提高区域供冷系统灵活性,未来通过和可再生能源进行互动来实现区域供冷碳中和。史军认为,在“双碳”目标的确定性远景之下,虚拟电厂具有多样性、协同性、灵活性等技术特点,能满足未来新型电力系统在“绿色、灵活、多元互动、高度市场化”方面的运行需求,可以预期,虚拟电厂在国内势必会迎来良好的发展。为推进虚拟电厂大范围应用,张琳提出了四条建议:一是要完善行业标准,明确各方职责;二是要将虚拟电厂等新兴市场主体纳入到国家、地方电力规划和市场规则制定中,并出台相关激励和保障政策;三是积极引导虚拟电厂参与调峰辅助服务,并随着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逐步引入有针对性的交易品种;四是深化试点示范,培育适合我国国情的虚拟电厂商业模式。作为国内的先行者,深圳虚拟电厂管理中心为行业树立了标杆,也必将为虚拟电厂后续在全国范围内的落地起到示范作用。谈及管理中心未来的发展趋势,史军表示,首先是要完善虚拟电厂标准规范体系,制定可调资源整体调节、终端控制及聚合协调等标准规范;完善既有设备设施智能化改造技术要求,发挥标准引领作用。其次,要建立虚拟电厂弹性资源库。全面摸排各类可调资源和具备较强调节能力的用户、负荷聚合商等市场主体,形成虚拟电厂动态响应资源库。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鼓励各类资源优先接入虚拟电厂管理平台。“此外,还要拓展市场交易品种。”他说,为此管理中心协同上级单位编制南方区域辅助服务市场、广东省市场化需求响应和电能量市场细则,持续扩大虚拟电厂交易品类。积极研究虚拟电厂参与绿色电力交易、分布式发电交易、碳普惠市场的价格机制及交易规则。每日经济新闻}
【能源人都在看,点击右上角加'关注'】什么是虚拟电厂?虚拟电厂的提出是为了整合各种分布式能源,包括分布式电源、可控负荷和储能装置等。其基本概念是通过分布式电力管理系统将电网中分布式电源、可控负荷和储能装置聚合成一个虚拟的可控集合体,参与电网的运行和调度,协调智能电网与分布式电源间的矛盾,充分挖掘分布式能源为电网和用户所带来的价值和效益。虚拟电厂主要由发电系统、储能设备、通信系统构成,如图所示:发电系统主要包括家庭型(domesticdistributedgeneration,DDG)和公用型(publicdistributedgeneration,PDG)这2类分布式电源。DDG的主要功能是满足用户自身负荷,如果电能盈余,则将多余的电能输送给电网;如果电能不足,则由电网向用户提供电能。典型的DDG系统主要是小型的分布式电源,为个人住宅、商业或工业分部等服务。PDG主要是将自身所生产的电能输送到电网,其运营目的就是出售所生产的电能。典型的PDG系统主要包含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电装置。能量存储系统可以补偿可再生能源发电出力波动性和不可控性,适应电力需求的变化,改善可再生能源波动所导致的电网薄弱性,增强系统接纳可再生能源发电的能力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通信系统是虚拟电厂进行能量管理、数据采集与监控,以及与电力系统调度中心通信的重要环节。通过与电网或者与其他虚拟电厂进行信息交互,虚拟电厂的管理更加可视化,便于电网对虚拟电厂进行监控管理。虚拟电厂的关键技术是什么?根据虚拟电厂信息流传输控制结构的不同,虚拟电厂的控制方式可以分为:集中控制方式、分散控制方式、完全分散控制方式。集中控制方式下的虚拟电厂可以完全掌握其所辖范围内分布式单元的所有信息,并对所有发电或用电单元进行完全控制。分散控制方式下的虚拟电厂被分为多个层次。处于下层的虚拟电厂的控制协调中心控制辖区内的发电或用电单元,再由该级虚拟电厂的控制协调中心将信息反馈给更高一级虚拟电厂的控制协调中心,从而构成一个整体的层次结构。在完全分散控制方式下,虚拟电厂控制协调中心由数据交换与处理中心代替,只提供市场价格、天气预报等信息。而虚拟电厂也被划分为相互独立的自治的智能子单元。这些子单元不受数据交换与处理中心控制,只接受来自数据交换与处理中心的信息,根据接受到的信息对自身运行状态进行优化。虚拟电厂的优化调度问题可以分为2种:内部调度,虚拟电厂对自身内部多个电源的容量配置或出力进行优化调度;外部调度,由电网将虚拟电厂当成一个整体进行优化调度。虚拟电厂与微网的区别在哪?虚拟电厂和微网是目前实现分布式电源并网最具创造力和吸引力的两种形式。对于微网的定义,国内一般认为:微网是指由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能量转换装置、相关负荷和监控、保护装置汇集而成的小型发配电系统,是一个能够实现自我控制、保护和管理的自治系统,既可以与外部电网并网运行,也可以孤立运行。它能够很好地协调大电网与分布式电源的技术矛盾,并具备一定的能量管理功能,但微网以分布式电源与用户就地应用为主要控制目标,且受到地理区域的限制,对多区域、大规模分布式电源的有效利用及在电力市场中的规模化效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虚拟电厂并未改变每个分布式电源并网的方式,而是通过先进的控制、计量、通信等技术聚合分布式电源、储能系统、可控负荷、电动汽车等不同类型的分布式能源并通过更高层面的软件构架实现多个分布式能源的协调优化运行。它能够聚合微网所辖范围之外的分布式电源,更有利于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及利用。虚拟电厂未来是什么样子的?美国的一份报告指出,储能使得虚拟电厂在未来几年将“侵入能源市场”。报告认为,一个功能全面的能量云的前提是虚拟电厂,虚拟电厂的增长将使能源云成为一种交易平台,参与者能够在其中相互购买和出售来自多个电源点的能源,基于虚拟电厂的能源云使得能源交易双向互动,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能源单向流动。随着国家对清洁能源和新兴技术的发展的大力推动,虚拟电厂将成为智能电网和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中重要的能源聚合形式,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分布式电源的互补性减少出力的不确定性。由于可再生能源出力存在较大的随机性、波动性、间歇性,分布式电源的动态组合问题亟待解决。随着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的推进,三部委针对可再生能源联合发布了“一带一路”和“一极一道”发展战略,“一带一路”沿线各国都具有丰富的风能和太阳能资源,“一极一道”更是推进了大型可再生能源基地电力送出以及各大洲之间电力交换。能源互联网战略推进跨境电力与输电通道建设,积极开展区域电网升级改造合作,充分发挥不同区域内分布式电源的时差互补和季节互补特性,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和虚拟电厂的效益。多个分布式单元灵活地进行动态组合组成虚拟电厂。虚拟电厂与微电网的最大区别在于构成虚拟电厂的多个分布式发电单元不一定在同一个地理区域内,其聚合范围以及与市场的交互取决于通信能力和可靠性。多个分布式发电单元按照一定的规则或目标进行聚合,以一个整体参与电力市场或辅助服务市场,最后将利益分配给每个分布式发电单元。虚拟电厂作为中介,根据动态组合算法或动态博弈理论等规则对多个分布式发电单元灵活地进行动态组合。动态组合的实时性和灵活性可以避免实时不平衡所带来的成本问题以及由于电厂停机、负荷和可再生能源出力预测失误时所导致的组合偏差问题。大数据对可再生能源进行预测,提高虚拟电厂数据处理速度。大数据是指无法在可承受的时间内用传统的IT技术、软硬件工具和数学分析方法进行感知、获取、管理、处理和分析的数据集合。大数据技术可进行负荷预测和可再生能源出力预测,包括风能和太阳能。风能预测非常必要,因为数据显示在用电高峰期,风电场的实际产能变化幅度很大。准确预测太阳能和风能需要分析大量数据,包括风速、云层等气象数据。同时,利用大数据技术处理虚拟电厂内的各种信息,能有效提高数据交换与处理中心的处理速度,为虚拟电厂的数据交换与处理中心提供各子系统实时、精确的数据信息流。虚拟电厂参与多种市场进行优化调度和竞价。虚拟电厂通过对多个分布式单元进行聚合成为一个整体参与电力市场运营,既可以发挥传统电厂出力稳定和批量售电的特点,又由于聚合了多种发电单元而具有较好的互补性。虚拟电厂所参与的电力市场包括日前市场、实时市场、辅助服务市场等,由此可建立日前市场、双边合同、平衡市场及混合市场等多种市场模型。考虑虚拟电厂中可再生能源出力、负荷和实时电价等不确定因素,在不同市场环境下建立调度和竞价模型,使虚拟电厂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基于博弈论建立科学的合作机制,确保虚拟电厂的稳定性。博弈论主要研究存在利益关系或冲突的多个决策主体,根据自身能力和了解的信息,如何各自进行有利于自己或决策者群体的决策的理论。基于博弈论,认为虚拟电厂内的所有发电和用电单元和虚拟电厂与外部所有运营商均为合作博弈。根据合作博弈理论制订科学的合作机制,包括虚拟电厂内部聚合的多个发电或用电单元之间的合作机制和虚拟电厂与集成运营商、配电网或输电网以及电力市场运营者之间的合作机制,保证所有参与者的合理收益,使参与者保持长期的参与积极性,确保虚拟电厂的稳定性。案例分享上海黄浦区试点商业建筑虚拟电厂项目上海黄浦区在上海市中心黄浦区,一座不同寻常的电厂正在悄然建设中。它不建厂房,不烧煤、不烧气,预计今年年末,它能在用电高峰时段释放出约5万千瓦电力来“削峰填谷”。这座明确写入上海市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由众多分布式储能设备集合而成的黄埔区商业建筑虚拟电厂,正成为上海市电力体制改革、智能电网建设的独特案例。2018年1月,位于黄浦区九江路上的宝龙大厦第八次参与了虚拟电厂试运行,“发电”能力达100千瓦。宝龙大厦仅仅是黄浦区虚拟电厂的一个项目。迄今,虚拟电厂最大规模的一次试运行,参与楼宇超过50栋,释放负荷约1万千瓦。“这个原理说来也简单。”上海经研院规划评审中心(以下简称“规评中心”)杨建林博士告诉笔者,“以宝龙大厦为例,在冬夏两季用电高峰期,我们的系统只需对大厦各楼层中央空调的预设温度、风机转速、送风量等参数进行一定的柔性调节,就能够通过减负为电网释放出100千瓦电能。”目前,黄浦区内95%以上符合安装要求的公共建筑(包括办公楼、商场、医院、学校、政府机关等)都实现了能耗在线监测。由上海市经信委牵头、上海经研院参与规划设计、上海腾天节能技术有限公司参与实施的《上海黄浦区商业建筑虚拟电厂示范项目》已于2016年获国家发改委批复,将在三年内全面完成。“办公楼的发电原理看似简单,具体实现却不容易,这里面涉及众多电力参数与空调参数的对应与算法。”杨建林博士介绍,“这也就是虚拟电厂比传统需求响应资源调用更为先进的地方。”传统的需求响应资源调用,如负荷控制平台,实际上相当于一个备用调峰机组。在用电高峰期,电网调度部门启动该平台,向协议用户下达手动削减负荷指令,或远程拉闸限电“关开关”。这种方式简单粗放,用户体验感受也较差。而虚拟电厂要实现的,是柔性负荷控制,柔性负荷在一定时间内灵活可变,可在基本不影响用户的前提下,达到削减或增加负荷的目的。目前,可参与需求响应的柔性负荷种类繁多。上海经研院规划评审中心具体研究了柔性负荷调控系统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参数设置、功率调节以及聚合方法等内容,设计了柔性负荷响应系统。杨建林介绍,“以商用大楼宝龙大厦的中央空调为例,在夏季用电高峰期,我们的响应系统依托精密的信息技术,通过对空调的预设温度、风机转速、送风量、新风量、冷冻水泵流量、冷冻水进水温度等几十个特性参数变量的控制,可以在不停机、不影响用户使用的前提下,达到柔性调节空调负荷的目的。”柔性负荷响应系统不仅能够实现‘削峰’的作用,还能实现‘填谷’的功能。同样以夏季空调制冷为例,在系统检测到电网的负荷进入低谷期后,利用空调所属房间储热能力,自动调整几十个特性参数变量,增加空调负荷,可提前储存一部分冷量,使电力系统的利用率增高。电力系统运行调度的核心是功率平衡,若需求响应资源本身具备在线功率调节功能,则可以发挥更显著的系统调节作用。然而传统的负荷控制平台只能参与离线调峰安排,条件和技术都难以达到接入系统的要求。“虚拟电厂要达到的目标,不仅仅是收集分散的电能数据、控制负荷量,而是像一个真正的发电厂一样,可以参与系统调度,提供调峰、调频辅助服务和电力市场交易等。”上海经研院规评中心主任费斐介绍,“从这个角度看,上海黄浦区具有建立虚拟电厂得天独厚的条件。”黄浦区是上海商业建筑最密集的中心城区,大型商业建筑数量超过200幢,面积近1000万平方米,年耗电量约13亿千瓦时,峰值负荷近50万千瓦,楼宇能耗占全区总能耗的65%以上,方便对诸多分布式发电资源进行大范围集中控制。截至2月28日,黄浦区内像宝龙大厦这样对能耗实时在线监测的楼宇,总数已超过230栋,年监测用电量超过10亿千瓦时,占上海市社会领域用电总量的40%。目前,该项目正在有序推进中。根据规划,今年上海黄浦区将建成预期具有5万千瓦容量、1万千瓦自动需求响应能力、0.2万千瓦二次调频能力,年虚拟发电运行时间不少于50小时的商业建筑虚拟电厂,总“发电”能力将达到5万千瓦。按此推算,如果上海其他区域也能推广这种模式,就相当于在不增加资源消耗的情况下新建一座大型电厂。江苏的世界上最大规模容量的“虚拟电厂”江苏2017年5月24日,世界上首套大规模“源网荷互动”系统在江苏投运,它的投运,也相当于我国拥有了世界上最大规模容量的“虚拟电厂”。这套系统通过“互联网+电网”的技术,实现调控电厂发电的同时,也能调控用户用电,让两边都在不停变化的天平达到毫秒级的瞬时平衡。它借助“互联网+”技术和智能电网技术的有机融合,将零散分布、不可控的负荷资源转化为随需应变的“虚拟电厂”资源,在清洁电源波动、突发自然灾害特别是用电高峰突发电源或电网紧急事故时,用电客户主动化身“虚拟电厂”,参与保护大电网安全。这是我国推出的创新举措,最新建成投运了世界最大规模“虚拟电厂”。“按照传统的处理方式,在电网出现紧急事故时,我们将紧急调动备用的发电资源,同时立即切除部分用户用电负荷,以此确保大电网安全。2016年起国家电网主导建设‘大规模源网荷友好互动系统’,在国际上首创将分散的海量可中断用电负荷集中起来进行精准实时控制。”国网江苏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副主任罗建裕表示。据介绍,这种可中断负荷是指在一定补偿机制下、签订经济合同或协议、客户自愿中断用电的负荷,主要包括家庭热水器、空调以及工厂非连续性生产负荷等。由于该类负荷中断不会对用户生产生活造成实质影响,且可根据电源、电网的动态变化实时启停,因此该类负荷既具有负荷特性,又具有电源特性,相当于随时、随地、随需投运的“虚拟电厂”。目前,江苏“虚拟电厂”毫秒级实时响应规模已达100万千瓦,另有276万千瓦秒级准实时响应能力,规模为世界最大。特斯拉计划在澳大利亚建全球最大虚拟发电厂澳大利亚据外媒消息,近日南澳大利亚州政府公布新计划,由特斯拉帮助建设虚拟发电厂,连接到蓄电池站的太阳能板将为该州家庭免费供电,南澳大利亚州政府将为5万家庭免费提供太阳能板和特斯拉电池,将民居变成相互连接的巨大发电厂。如果这座发电厂建成,这将是世界上最大的电池、太阳能热电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储电厂。州政府还宣布,将免费安装1100套公共住房、5千瓦太阳能电池板和13.5千瓦特斯拉Powerwall2电池,并通过售电进行融资。虚拟电厂是通过控制手段,把分散的分布式电源组织起来,形成一种可以控制的、规模化效应的类似于电厂的组织。通俗讲,就是每一家的太阳能板在自家不用时,将产生的电源送到特斯拉提供的蓄电池中储存起来。谁提供的电能多,谁就受益多。南澳大利亚州政府表示,他们的虚拟发电厂将通过3个阶段来实现。第一阶段是在1100户家庭进行试验,每家通过太阳能板为特斯拉的电池组提供5千瓦的电能。之后,该系统将在2.4万个家庭中展开。最后,整个南澳大利亚州的家庭都将纳入这一虚拟发电厂。州政府将为该项目提供209万美元资金支持和3000万贷款。选自:中国电力出版社有限公司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互联网专委会,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联系电话:010-65367702,邮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虚拟电厂包括哪四个部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