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飞人苏炳添的速度身高多少 揭秘中国飞人的身材尺寸?


曾经预言:32岁的「中国飞人」实现了「亚洲人可以跑到9秒85,这个人可能是我。」——苏炳添。
在东京奥运会田径男子百米半决赛中,苏炳添以9.83秒的成绩获得小组第一,顺利晋级决赛,并打破亚洲纪录,他也成为了首位闯进奥运男子百米决赛的中国人。
01
0.08秒的提升足足花了三年时间
有人曾经在18年的时候,抛出一个问题:100米短跑中提高0.1秒能有难?
没想到苏炳添本人亲自现身说法:
那太难了!就连他本人提高0.08秒都用了三年的时间。
如此预言,就在三年后的东京奥运会100米短跑半决赛,苏炳添跑出9秒83的成绩,直接开启了亚洲田径的新篇章!
他创造了属于亚洲人、属于中国人的新的神话!
东京奥运会男子100米半决赛
0.1秒就是一眨眼的时间,专业运动员却为之需要付出3年的刻苦训练时间,这是怎样的一种极致追求的毅力与精神,驱动着他,实现自我突破?
我们能在以下他的人类设计图上为之震撼。
不过,基因设计,是出生时候自带的基础配置。
若能,将自我的能量频率提升到勇气以上,每个人都可以,整合自己的天赋设计,活出更高版本的自己。
8月1日结束的东京奥运会男子100米决赛,留给国人的震撼依旧没有消退,苏炳添在半决赛和决赛中,创造的历史掀起了舆论狂潮,也在同为亚洲国家的日本引发强烈关注。
高赞评论也是清一色对中国运动员取得突破的赞许。以下是来自日本网友的部分评论:
“跑得太棒了,同样是亚洲人,我在决赛中一直给他加油,虽然结果有一点遗憾。苏炳添的身材不如旁边的非洲裔选手高大,但是并没有被落下多少,跑得极好,我感动坏了。”
“半决赛跑出了惊人的结果。太棒了!而且决赛中与第一名的差距也不是很大。”
“我没有想到,这个时代,既不是白人也不是黑人,都能跑出9秒8几,都能在世界舞台上一决胜负了。说什么亚洲人体格不行,所以力量也不行,这在某种程度上可能属于刻板印象了。”
“我没夸张,这绝对是亚洲田径界最具冲击力的事件了。一直以来苏炳添都保持着亚洲的一流水平,取得了很多突破。这一次带来的巨大震撼可能会提高整个亚洲的竞技水平。”
“我只是单纯地希望亚洲人能够夺得奖牌,有点遗憾,但是真的感谢运动员让我看到了一场精彩的比赛,对东方人来说这是历史性的事件。”
在感叹中国运动员创造奇迹的同时,日本网友也不忘敦促本国运动员对照检查找差距,希望他们也能取得突破。
“这次比赛让我知道了,即便是日本人,只要努力训练也是有可能跑出9秒8几的成绩的,谢谢苏炳添。山县选手、多田选手、小池选手、桐生选手,你们也要相信自己,路还长着呢。”
“果然,最需要的还是要在这样的舞台上做最好的自己。决赛前三名选手都跑出了自己最好的成绩,苏炳添也是以自己的最好成绩进入决赛的。日本人近来在世界田径赛场有刷新过个人最好成绩吗?记不得了。”
在体评上,这样形容苏炳添,“苏炳添是中国田径的明星之一,在波兰索波特战60米比赛后,他成为了中国田径史上里程碑式的英雄人物。
而了解苏炳添的人都知道,生活中他是一个踏实、低调、专注于训练的优秀运动员。”
02
先天赋予的性格底色
已经为你准备好了成功所需的最少条件
鲜少有人知道的是,苏炳添因为自身身高原因、资质平平,从小就不被看好。
【博尔特:这小子跑的这么快?】
然而,他生来强大的专注力和意志力让自己得以「逆天改命」。
从初一进入校队训练开始到至今,苏炳添都会在每天训练结束后写训练日记,记录自己的在训量,接下来应该怎么练,应该注意些什么。
苏炳添的教练袁国强说:
训练上的自觉性是苏炳添的一大优点,他看中一件事就会认真去做。
比如想着破10秒,他的训练就围着这个目标展开。
即使是比较枯燥的力量训练,他每次都做得很足,很认真,不会说坐在那里聊天或者拿着手机看。
就像苏炳添在自己的个人微博简介中写道:
在好运的时候把握住,努力(冲)上去。运气差的时候咬紧牙,努力(撑)过去。
对于占据身体劣势的黄种人无法跑进10秒的历史,苏炳添心中一直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世界见证:
全世界都说亚洲人破不了10秒,但是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我们可以做到!
一起来看看神人苏炳添的人类图。
苏炳添的人类设计图
//温馨说明:名人人类图出图的生日数据以“360百科”提供的出生日期为基准,根据人物性格行为特点,匹配出生时间,作为出图依据。如若时间有误,小编不予承担相应责任。
苏炳添是有七个能量中心定义的生产者,三分人,自我能量满满当当得稳定感,自己做出的决定能自我承担,定义的G中心有稳定的自我感。
从他的天赋通道分布来看,他是一个性格温和,没有突兀的个性锋芒,是一个受大喜欢的人。
一看到他的基因设计图的时候,有几个关键词跳出我的脑海:内敛稳健、敢于尝试、自我决心、精益求精、孜孜不倦、反复训练、专注细节、找出错误、持续向前、刻苦专研、自尊自律。
强大的形容词都用在他身上了。他的确是一个很强大的人。
我们每个人都不是生来就很强大,而是一点点变成强大。
人生所有的功力都是升级打怪的磨练,与世界产生碰撞和反馈的过程,也是一个发现自我的过程。
人类图精简解析
1/3人生角色的人,专注于自我领域的研究与升级迭代,在不断尝试失败与成功的体验中,来升级自我。
他们与世界连接的方式,是尝试、失败、再尝试、再失败,再尝试...直到找到自己内心的那一个yes,啊,就这么回事,才建立稳稳当当的对生命的满足感,确定感。
不碰南墙不回头,不见棺材不掉泪,是他们与世界互动的过程中,探索、发现自我的方式。
他们会跟随内心的声音,勇敢得去面对一个个的困难、质疑,如果放弃了努力,后悔了怎么办?
他们不想人生留有遗憾。就算,努力过了,还是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也无怨无悔。
因为,我已经做过了,敢比会更重要。
你一辈子都不会不去尝试,因为,这是刻在你骨子里的基因。
他们自我内省,爱专研,为了追求稳定感,会活在不断改变的世界中。一旦,建立了这份安全感,每一步都走得既坚定又自信。
苏炳添从写训练日记,到研究换左脚起步跑,再到此前已被正式聘任为暨南大学副教授,同时还曾发表过“研究自己”的论文。
这些论文写了什么?苏炳添又是怎么“研究自己”的?
记者通过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查询,发现其中共收录3篇(《新时代中国男子100m短跑:回顾与展望》、《优秀短跑运动员苏炳添的技术优化训练研究》、《运动行为志研究:短跑技术实践叙事》)以苏炳添为研究对象且作者中包含苏炳添本人的论文。
妥妥的理论研究加实践派行家,网友们都惊呆了。
以上都还不足以描写苏炳添的天赋发挥。
通道29-46,好胜心强的设计,终身一跃,人坚不催,自我决心与毅力,在苏炳添身上,淋漓尽致的发挥了出来。
在上一篇“奥运冠军——郭晶晶的人类图解析”中,郭晶晶同样有着29号闸门(毅力,对自己说yes的闸门)。
查阅了几位奥运冠军,发现很多人都有29-46通道,或是29号闸门,火力全开,誓不回头,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气势,造就了成功。
在苏炳添的《突破年龄、突破极限》的视频中,他也表示,自己的身体在30岁的年龄,再去突破跑速,已经是个极限。
但是,他还是想知道自己的极限在哪里,这是一份源于对生命的热爱,对身体的信任,身体宛如一座宝藏,等待持续去发觉潜藏的潜力,荣耀灵魂的载具。
46号闸门位于个性水星上,他用自己的身体与世界互动,向世人交上答卷。
唯有信任、热爱身体,会发现,好运随之而来,努力终有成果,而意识随之进化。
即使是拥有天赋异禀的才能,巅峰状态的维持时间也不过尔尔,人的肉体会在时间无情的打磨下撞上不可突破的极限,慢慢走向衰落。
同届的运动员纷纷在25岁左右选择退役,苏炳添却并未停下前进的步伐,反而不断挖掘自己身体的极限。
极限就是你不知道,你只能不停往前,每一次在前一次的基础上,再向前一点儿。
运动员不是说每天或者每年都正常训练,就一定能保证自己可以进步,技术、运气,各方面水到渠成,成绩才有可能出来。
幸好我一直没有放弃,没有放弃才有这个结果发生。
才明白,此生就是一场,全身心投入于生活中的每一场体验的过程。
当因缘具足,好运一定会来。
贡献(8号闸门)你的成就,让世人一起受到激励。
练就大师(16-48通道)的世界里没有侥幸,没有枯燥乏味,日复一日,反复训练,是源自于热爱(58号闸门的动力),源自于梦想的驱动。
时时刻刻保持专心(9-52通道),一个细微的动作,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丝毫不得有偏差,极致追求,方能成器。
为了未来的中国速度,为了打破“中国人身体条件不适合’等传统认知。
三条社会逻辑回路通道的能量,为了更好,更强,更大,不停得追求,为世人服务,带着人们一起超越。
轮回交叉之计划
秉持着自身刻苦训练,取得的技能,在每一个细节上,都积累了足够的经验积累,是时候,来帮助连结人们,创造更好的成果。
如同苏炳添对于中国体育未来的期许:
我希望让后人能踩着我的肩膀,去实现这个目标。
我希望能通过自身的力量给予更年轻运动员的体育生涯一个非常大的鼓励。
你还有更大的使命等着去实现!
原创作者:叶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2021-10-02 08:01
来源:
光明网
苏炳添(左二)和羊城晚报记者合影。图/羊城晚报记者 汤铭明 实习生韦颖洁 摄
32岁的苏炳添,在东京奥运会男子百米半决赛跑出9秒83创造新的亚洲纪录,成为电子计时器时代首位晋级奥运百米决赛的黄种人,被不少亚洲媒体誉为“亚洲之光”;第四次全运会之旅终夺男子百米飞人大战首金,成为史上最高龄的全运会男子百米飞人;第10次正式比赛突破10秒大关,留下运动生涯“十全十美”的注脚。从2007年刚出道时的毛头小伙,到如今成为短跑界的“亚洲之光”,创造的“中国速度”令人称奇,并将依然在百米赛道上继续奔跑下去,意欲开创中国短跑事业的新时代。
出道十四年来,苏炳添到底经历了怎样的蜕变和心路历程?9月27日,羊城晚报特别报道组与苏炳添相约暨南大学,面对面独家专访苏炳添,对这位“亚洲飞人”进行全面解密,分三篇文章,带您领略真实、完整、不一样的“苏神”!
2021年8月1日,苏炳添在东京奥运会男子100米半决赛赛后。图/新华社
起点:
首次“破10”,开启“飞人模式”
苏炳添2007年从中山体校进入广东省田径队,成为一名专业运动员。2008年在全国室内田径锦标赛获得男子60米冠军,开始崭露头角。2009年进入国家田径队,2010年与队友获得广州亚运会男子4×100米接力冠军,2011年在亚洲田径锦标赛男子百米决赛中夺冠,逐渐在该项目称霸亚洲。2012年伦敦奥运会,苏炳添成为中国短跑史上首位晋级奥运会男子百米半决赛的选手。此后,苏炳添在国内外各项赛事屡创佳绩,自2015年到今年的第十四届全运会,合计完成10次百米正式比赛破10秒的壮举,2021年至今更多达5次,“亚洲第一飞人”名副其实。
10次百米破10秒,哪一次最刻骨铭心?面对记者的提问,苏炳添不假思索地表示,“虽然东京奥运会半决赛破亚洲纪录,全运会也实现了首金的梦想,但第一次破10秒是最激动的,令我终生难忘”。苏炳添很清晰地说出了首次破10的时间地点,“2015年5月31日,在国际田联钻石联赛美国尤金站,以9秒99的成绩获得男子百米第三名”,苏炳添成为第一位打开10秒大关的黄种人。自己的每一项纪录,犹如电脑存盘一般,苏炳添可以随时准确地说出时间地点。
“这就好比是一把‘钥匙’,它让所有亚洲人知道,并不是只有欧美运动员才适合短跑项目,同时也让我自己清楚地知道是可以达到这个高度的。好似捅破了一层窗户纸,让我有动力和欲望去尝试,去挑战这个以前不敢想象的极限”。苏炳添认为这次成绩的历史性突破,为他指明了方向,随即开启“飞人属性”的大门。
同年8月23日,在北京田径世锦赛男子百米半决赛上,苏炳添紧随博尔特通过终点,以9秒99追平当时个人最好成绩,并成为首位进入世锦赛百米决赛的黄种人。“世锦赛是除了奥运会外,级别、规格最高的赛事了,含金量非常高,三个月内两次百米成绩破10秒,也让我自己信心爆棚,对未来有所期待。”
苏炳添为羊城晚报读者写下祝福语
低潮:
“死”过一次,不忘初心待重生
32岁的苏炳添成为迄今为止第一个年过30岁仍处于全盛状态的中国短跑运动员,对于自己身体状态和心态的保持,苏炳添兴奋地表示:“真的可以跟你放开说!”
“十四年的运动生涯中,我在2009和2019年两次遭受腰伤的困扰,10年受一次伤,感觉也很巧合,而2019年的伤势最为严重,当时国家田径队和教练都对我的前景感到悲观,我也曾萌生退意。”
2018年,苏炳添在亚运会男子百米夺冠,迎来了儿子的诞生,并成为了暨南大学的副教授,一切看上去都那么美好。但2019年,而立之年的苏炳添遭遇了运动生涯的低潮。这一年,他饱受腰部肌肉伤病困扰,竞技成绩开始下滑,在全年共比了17枪,除了室内赛拿到3个冠军,最看重的室外百米仅在瑞士赛夺冠,成绩为10秒34。
“毫不夸张地说,当时真的感觉自己已经‘死’了,这次受伤对我整个运动生涯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毕竟已经30岁了,外界很多声音认为我的成绩很难再有突破,体育生涯也接近尽头。当时孩子刚刚出生不久,而且我已确定前往暨南大学教书,算是对未来做好了规划铺垫,所以我自己刚开始也有所动摇(还要不要继续跑下去)。”
苏炳添回首当时人生路上的小插曲仍意犹未尽,“是有点心灰意冷,后来又经历了疫情,今年第一次参加比赛时,外界也开始质疑我,500多天没有比赛,还能跑出成绩吗?” 2021年4月24日,经历伤病恢复和疫情的双重影响后,苏炳添在广东肇庆的田径分区邀请赛亮相,男子百米决赛跑出9秒98的成绩,这是他时隔三年后再度破10秒。
“我觉得正是自己不忘初心,对田径事业的坚守和热爱,让我熬过了最艰难的时光,这也是到了32岁我依然能维持状态的关键”。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正是经此磨难,才让苏炳添变得更为坚强。“在前往东京奥运会前,我就对自己说:你都‘死’过一次了,这条命都是捡回来的,你还怕什么?还能有什么奢求?当时我时刻提醒自己,把心态调整好,专心比赛努力搏杀就好,至于最终的结局,任何结果都可以接受”。
“死”过一次的苏炳添以完美方式涅槃重生,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中,为即将到来的巅峰时刻埋下伏笔。面对2019年的那次挫折,苏炳添四次提到“死”过一次,咬紧牙关,眼神锐利,对于自己的重生有激动,更有对百米短跑的坚定。
2021年8月1日,苏炳添(右二)在比赛中。图/新华社
巅峰:
东京奥运会,半决赛就是决赛
东京奥运会上,苏炳添在百米半决赛跑出破亚洲纪录的9秒83,这一成绩若放到决赛甚至可以拿到奖牌,决赛9秒98的成绩是否略有遗憾?苏炳添摇了摇头说:“我去东京的唯一任务就是成为第一名晋级奥运百米决赛的黄种人,半决赛就是我的决赛,我必须在那一枪全力以赴!”
“半决赛我分在第三组,赛前我看了第二组的成绩,只要跑进10秒就可以挺进决赛,但在这种大赛,我是不可能有任何放松的。人不是精确的导航仪,你锁定9秒99的数据就能杀入决赛,似乎可以留力决赛,但这是不现实的。”苏炳添对于决赛的成绩没有丝毫遗憾,“百米大战要求运动员注意力高度集中,起跑时的片刻犹豫都可能前功尽弃,我们在听枪时的专注度非常高,稍微慢一点就什么都没有了,这是千分位毫秒之间的对决。半决赛我所在的小组对手实力都太强大了,你怕别人带乱你的节奏,别人也担心你影响他的节奏,所以只能跑好自己的比赛。其实你看最后的决赛入围名单,我所在的小组进了4名运动员,竞争激烈程度可见一斑,所以这种半决赛任何人都不敢掉以轻心,必须百分百投入!”
决赛中,苏炳添位列第六赛道。第一次起跑,英国选手因抢跑被罚出场,外界认为这一变故打乱了苏炳添的节奏。但苏炳添认为没有任何影响,“在裁判发令前,我自己是很清晰地知道要做什么,都是按照既定战术来执行,而且多年的大赛经验也让自己不会受到干扰。”
东京奥运会4×100米男子接力银牌得主英国运动员乌贾爆出涉嫌兴奋剂丑闻,英国队的银牌有可能被整体剥夺,排名第四的中国队有望递补获得铜牌。对于这个可能的意外之喜,苏炳添表示:“听天由命,希望在自己退役前能够收到好消息,毕竟这个诉讼期少则半年、多则十年”。
圆梦:
全运百米首金,抓住最后一次机会
从东京奥运会到全运会百米飞人大战,苏炳添在短短一个多月内3次百米破10秒,令人称奇。对于状态的维持,苏炳添认为难度非常大,“短时间内维持高水平的竞技状态,这个对我个人和团队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因为在东京奥运会的备战上,我们的计划就是让身体状态在比赛时达到一个高峰,以最佳的状态迎接这种大赛。打完奥运后,身体的整体能量处于释放的过程,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再迎一次高峰本身就是一种极限”。
“当然,现在的我只要发挥正常水平,百米进10秒是非常正常的事情,这是实力的直观体现”,苏神对于自己目前的能力可谓自信满满。
谈到自己的第四次全运会,苏炳添承认“这是最后一次百米冲冠的机会了”。2009年是苏炳添第一次出战全运会,当时年仅20岁的他年轻有冲劲,若不是腰伤困扰,完全有机会冲击奖牌。“2013年全运会,张培萌在实力和经验上明显强于我,而2017年当我感觉与金牌越来越近的时候,决赛前在准备活动时拉伤,再次与冠军无缘。”前两届全运会百米决赛,苏炳添相继输给了张培萌和谢震业,均屈居亚军。输给谢震业的时候,苏炳添已经28岁,“当时真的感觉有可能这辈子都拿不到全运会百米决赛金牌了。”
隔离导致训练不系统,而东京奥运会后外界蜂拥而至的关注热情,也让苏炳添的点点滴滴在聚光灯下被无限放大。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以往的生活节奏,每天只有吃饭、训练和治疗三件事,手机都很少看,专注于自己的田径事业,但如今外界给予我的空间越来越小”,苏炳添表示,自己正在逐渐适应这种角色的变化。
2021年9月21日,苏炳添在颁奖仪式上。图/新华社
苏炳添档案:
出生地:广东中山
出生日期:1989年8月29日
身高:1.72米
体重:65公斤
毕业院校:暨南大学
里程碑
●男子100米亚洲纪录保持者(9.83秒)
●男子60米亚洲纪录保持者(6.43秒)
●首位闯入室内田径世锦赛男子60米决赛的中国选手
●首位进入田径世锦赛100米决赛的亚洲人
●首位进入10秒关口的黄种人选手
●电子计时器时代首位进入奥运会男子百米决赛的亚洲人
主要奖项
●2012年世界田径挑战赛川崎站百米冠军
●2015年北京田径世锦赛接力亚军,两届亚运会男子4×100米接力冠军
●2018年世界室内田径锦标赛男子60米亚军
●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男子100米冠军
●2021年全运会男子100米、四届全运会男子4×100米接力冠军
综合
羊城晚报、金羊网、羊城派
作者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林本剑 柴智 王沫依
[责任编辑: ]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主页 > 教育 >教育 2023-10-29 11:30:5759admin192.168一直以来,国际上有一种说法,黄种人不适合田径,更别说短跑了,百米不可能10秒跑完。然而,就在昨天,32岁的中国“飞人”苏在东京奥运会上夺走了微博这是9秒83的个人最好成绩,闯入了“百米飞人”大赛的决赛。.奥运会以来的第一次随后在决赛中,他也发挥稳健,以9.98秒的成绩,与第一名中国人也是黄种人第一次站在百米决赛的赛道上!.的差距仅为0.19秒。消息传来,举国欢呼。微博热搜榜前三都是“苏”话题。微博苏在多大程度上是为亚洲和中国创造历史的地方?获得第六名在亚洲体育史上,不是冠军,却胜似冠军。日本选手相秀9.98秒,阿曼选手哈尔西9.97秒,卡塔尔选手奥古诺德9.91秒,苏最好成绩9.83秒。微博也就是说,苏在轻松刷新了亚洲100米纪录,比日本国内纪录快了0.15秒。可以说,苏的成功也让中国成为了百米短跑的亚洲第一强国,并在短时间内超过了9.83秒,亚洲人的百米极限!众所周知,在百米飞人比赛中,仅有四个国家的运动员,百米赛跑能跑进10秒。高大、强壮、爆发力强。在这次东京奥运会上,显而易见的是,除了苏之外,其他七位入围者全都是黑人。微博最终获得金牌的意大利选手实际上是一名非洲裔美国黑人。事实上,苏联名将瓦雷利巴尔佐夫在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上代表白人拿走最后一枚奥运金牌后,提高了0.08秒苏,名副其实的历史创造者,在黑封锁中杀出重围,获得第六名。日本只能望尘莫及在体育界,100米短跑中,跑得快的人有明显的身体优势:打破黑人垄断,黄种人进决赛第一人.博尔特、布雷克、盖伊、加特林、鲍威尔和黑种人,一般垄断了决赛的全部名额。,被称为“百米五虎”。其中博尔特身高1米96,体重95公斤,表现也是最好的。微博而苏身材高大,身体素质远不及大多数黑白短跑运动员,爆发力也略弱。幸运的是,没有了大踏步的天赋,苏利用了他的快节奏,成了短跑中的了。此后至今的48年,黑人再也没有让奥运金牌旁落。最令人钦佩的是,已经在的苏还能跑出10秒的成绩,进入决赛并创造新的亚洲纪录。同时,进入总决赛的选手只有27岁,年龄最小的是“00后”,只有21岁。网络同样是“飞人”的刘翔,在巅峰时刻获得了奥运会金牌,高龄的172cm身高,跑赢190cm的“巨人”;牙买加“闪电”博尔特也是在身高、体重、力量、行进速度方面都非常突出。才创下100米9秒58的世界纪录。也就是说,虽然不是在最佳年龄和最佳身体状态下,苏还是跑出了的最好成绩。平均身高为1.86米,平均体重为83.4公斤在100米世界纪录的演变过程中,自1999年以来只有1米72,体重65公斤超过了9.83秒,而且大部分都是牙买加飞行员创造的。世界100米记录百度百科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发现苏的成就已经超过了许多历史记载。短跑运动员鲍威尔的最好成绩“小个子运动员”中的NO.1。,和目前的纪录保持者博尔特在32岁宝刀不老,突破百米年龄极限.也远远落后在百米记录已经逼近人体极限的现代运动中,哪怕提高0.01秒都是极其困难的。32岁(虚岁),属于“大龄运动员”21岁在奥林匹克精神中,对23岁的追求挑战了人类的运动极限,也挑战了每个运动员的极限。苏早在17年前就短暂退役,但仍重返赛场,希望自己能在30岁、31岁、32岁时继续奔跑。这是对奥林匹克精神最好的诠释!也许有一天,他真的会退役。但正如他所说,他要培养更多的中国人跑9.85秒,退役绝不是终点。离世界百米记录最近的中国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谢震业身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