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偿献血最低献血量献多少 了解无偿献血最低献血量的捐献量和注意事项?

  献血点献血成功率只有6成  献血不是一时兴起就能做的,去之前要备点常识  ——据朱主任介绍,血量储备是医院的一项大任务,如果低于正常量50%的话,临床上的工作开展就非常困难。“我们根据用血需求,会向省血液中心报计划,但是现在全国用血都非常紧张,这两天计划量报上去,只批了70%左右。  ——吕杭军告诉记者,近两周由于媒体的集中关注,激发了热心市民的献血热情,采血情况已经有了一些好转:“以11月3日当天为例,晚上17点之前,省血液中心采集到的血量达到3500袋左右,接近4000袋的计划量。最近几天天气晴好,总体情况都比较稳定。”  血荒!昆明告急,青岛告急,北京告急……近期,全国很多城市出现了采血困难的情况。10月29日上午,北京市两辆采血车直接开进卫生部,国家卫生部部长陈竺带头无偿献血。无偿献血一时成为热点话题。我省供血是否紧张,无偿献血工作又是怎样的局面呢?记者为此专门展开了一轮调查。随着天气转冷,严冬到来,采血工作也日益严峻。据悉,省血液中心已经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一封求助帖:  妈妈化疗急需用血  自己太瘦献不上  “我的妈妈急需B型血的血小板,望好心人能卷起袖管奉献你们的力量,跪谢!!!”日前,杭州某论坛上出现了一封非常感人的求助帖。  据了解,帖子作者小樊的妈妈53岁,2010年6月30日在省人民医院确诊得了非淋巴性白血病(M2),然后家人四处打听得知浙医一院是血液科的省重点,所以转至浙医一院,目前在浙医一院血液科进行第七次化疗。  “医院说现在血很紧张,提倡家属献血,可以拿到优先权。可是我爸高血压,又中风过一次,他的血没人要。我人很瘦,常年在84-86斤徘徊,献血中心也不让我献。”这可把小樊急坏了。小樊在帖子里表示,为了让妈妈也能拿到优先权,少受折磨,她主动去过献血中心,原本胃口很小的她,去之前还特意把工作餐吃得干干净净,不剩一颗米粒,希望自己能重一些。“称重的时候指针刚到45公斤,但是医生说,小姑娘不行的,刚刚卡捞,你身上还有包和衣服,拿掉我看85斤都没有了。”小樊又急又委屈,一再恳求,说得眼泪也要掉下来了,医生还是坚持说:“这是硬杠杠。”  万般无奈之下,小樊只能上网发帖求助,她在帖子里写道:“妈妈这次打的是重化疗,细胞提前掉了,这几天高烧未退,一直用激素压着。肺部也有些感染了,昨天验血结果血小板已到10000,正常人是10万-20万,今天肯定掉到1万以下了!和妈妈一起的其他病友有好些已经等了三四天了,只能靠打针撑着。希望有力量的好心人,能伸出援手,帮帮正在病痛折磨中的人们,好人一生平安!”#p#副标题#e#  直击医院现状:  一度曾缺血而停刀  这两天只能满足计划量的70%  输液室,一名刚刚挂完血浆的病人正打算让护士拔去针头,护士却劝说他要等挂完最后一滴血,用盐水冲洗干净输液管才好拔下针头,“要珍惜啊。”护士对着病人家属说。  浙医一院输血科主任朱俊说:“去年到今年,我们医院的用血一直都比较紧张,今年夏天的时候还因缺血而停过刀的情况。”他同时表示,跟青岛、威海、昆明等地不同程度的血库告急相比,杭州地区的供血情况还算稳定,但是也有区域紧张状况,血库一紧张,像小樊她妈妈这种情况的病人,就不得不耐心等待,把有限的血资源让给更加危重、需要急救的病人。  医院是用血的第一线,身为浙医一院输血科主任,朱俊天天面对血库的调配工作,对血液的供需矛盾有着非常切身的感受,他感慨:“血液不像商品,可以在工厂里生产的,如果没有人献血,不补充进来,真是一点办法也没有。再一个,血液在运输管理上也有难度,它是有保存期限的,只有35天,所以需要源源不断的新的血液,才能确保临床用血的正常运转。”  血量储备是医院的一项大任务,如果低于正常量50%的话,临床上的工作开展就非常困难。“我们根据用血需求,会向省血液中心报计划,但是现在全国用血都非常紧张,这两天计划量报上去,只批了70%左右。当然我们自己储存的也有一点,现在总的血库存量在正常量的60%-70%,还算稳定,但是危机感还是有的。”朱主任说。  因为是省级大医院,除了自己医院的病人需要用血,浙医一院还经常会接收到来自其他医院的危重病人,如此一来,用血显得更为紧张。为了应对用血紧张,浙医一院在多年实践当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第一个,我们要求医生在临床用血标准上更加严格,考虑病人的输血条件,可用可不用的尽量不用,确保危重病人、急救病人的用血;第二个,提高手术医生的危机意识,弦紧绷,可以防止出血的就要防止出血,减少不必要的输血;第三个,把有限的血库资源调动好,用到最需要的地方去。”  通过以上种种节约用血的措施,尽管这两年浙医一院的病人数、床位数、手术数都在增加,但是临床用血量却没有上升。  然而,仅靠“节流”显然不足以解决日益紧张的血液供需矛盾,“开源”才是关键。时下各大医院都在倡导患者亲友间“互助献血”,也就是鼓励患者亲友主动到血液中心献血,补充血源,然后血液中心再根据情况调整库存,优先安排患者的择期手术用血。朱主任表示,“互助献血”得到很多患者亲友的响应,但这毕竟只是一项应急手段,真正要解决血荒问题还是要发动全社会的力量。  另据记者了解,“自体输血”形式在发达国家非常流行,已占输血总量的20%-40%,在澳大利亚和美国占到了80%-90%。“自体输血”就是指当病人需要输血时,输入病人自己预先储存的血液或失血回收的血液,它除了可以稳定血源外,还因不需检测血型和交叉配合试验,可防止传染疾病。有研究发现,如果自体输血技术能全面推开,至少可减少医院三分之一的“异体血用”量。  朱主任表示,这种“自体输血”在浙医一院也有,但是比例不高,很多市民不了解,也不大愿意接受。“很多病人和家属觉得,已经是病人了,怎么还要抽我的血?另外如果使用自体输血的话,不可能一次性抽很多的血,可能需要分个两三次,病人会有顾虑。”朱主任认为,随着人们对血液健康意识的提高,“自体输血”今后会发展起来。#p#副标题#e#  省血液中心现实:  浙江省血液中心不仅要提供整个杭州地区的所有医疗用血,还要提供浙江省内所有急诊用血,毫无疑问,这里才是压力的终端。我省的血液供应情况是否理想?浙江省血液中心主任吕杭军表示,尽管杭州市全血采集能保障临床应急供血,但并不能完全满足临床需求;而且成分献血(只采血液中某一种需要的成分,其他部分回输给献血者)一直缺口较大。  浙江省血液中心有8个固定采血点,其中杭州地区就有5个,除了省血液中心主要接待献成分血的人外,武林广场、龙翔服饰城、吴山天风三大热闹的商业区都有固定的采血车采集全血,杭州新华路54号还开设了长庆献血屋;此外,文一路物美超市、下沙物美超市、滨江立业园、欧尚超市等人流量大的区域,都经常会有流动献血车。  记者了解到,受天气等客观因素影响,今年街头流动献血人数明显下降。今年1-9月,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近30%,特别是特殊天气,街头献血人数下降更是明显。吕杭军给记者看了一组数据:10月25日,杭城降温,一整天只采到171袋血,而当日供应杭州各大医疗机构的用血量达到了1089袋。次日,杭州采到178袋血液,当天给医院供血达1078袋,还是入不敷出。10月29日,浙江省血液中心库存量红细胞类只剩3000袋(60万毫升),血浆63万毫升,稀有血型11万毫升,最缺的是机采血小板,只剩54袋。“如果连续三四天出现这样的情况,就很可怕了。”吕杭军说。  与此相对应的,是杭城临床用血连年攀升。据省血液中心提供的资料显示,2005年供血28.55吨,机采血小板12206人份,2009年供血47.55吨,机采血小板22860人份,5年间红细胞类供血量上升66.5%,机采血小板上升87.3%,平均涨幅红细胞类在16.6%,血小板达到了21.8%。“今年上半年,已向各大医院供血147123袋,可以说我们供血的压力非常大,且与日俱增。”吕杭军说。  上周末,记者在人流最多的武林广场献血点看见,由于天气晴朗,前来献血的热心市民不少,但是成功率却不大,真正献血成功的只占了6成左右。据观察,那些满怀热心而来,却未能献血成功的人,除了有些是因为自身的健康条件不符合之外,还有几大常见的问题:一个是忘记携带身份证,一个是献血前3天没有好好地休息和睡眠,或者是喝了酒,还有一个是献血当天吃了油腻的食物。采血点的一位工作人员对记者说:“献血是一件需要准备的事情,不是一时兴起就可以做的,很多热心市民忽略了这点。我们常常遇到有十几个人过来,真正能献血成功的只有七八个。”  吕杭军告诉记者,近两周由于媒体的集中关注,激发了热心市民的献血热情,采血情况已经有了一些好转:“以11月3日当天为例,晚上17点之前,省血液中心采集到的血量达到3500袋左右,接近4000袋的计划量。最近几天天气晴好,总体情况都比较稳定。”  随着天气转冷,严冬到来,采血工作也日益严峻。据悉,省血液中心已经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吕杭军说,我们已经取消所有员工的休假日,要求大家加班加点冲到一线,加强献血服务;安排献血车每日出车,保证街头献血车正常出车,除常规的无偿献血点外,落实2-3辆无偿献血车作为应急采血小分队,随时听候调遣。另外,结合感恩节、圣诞节、春节等节日,会举办大型无偿献血活动,积极营造献血氛围。  吕杭军说:“我想借助你们媒体再次感谢爱心市民,把这种爱心传播下去,传承下去。无偿献血不是为了谁,是为了生命。”  附件  献血后会不会头晕?  这里有一定的心理作用。献血后适当休息几分钟就不会有什么不适感了。实际上所献血量只是身体里极小的一部分,对正常的血液循环没有影响。如果您还不放心,可以约几个朋友一起来,情绪就会变得很轻松了。  献血会引起贫血吗?  不会。因为献血只是血液的暂时少量减少,很快就会恢复正常,不影响人体血液的再生功能。而贫血是一种疾病,对于患有贫血病的人在献血查体时,就会被检查出来,这种人是不能参加献血的。  什么叫做“自身输血”?  自身输血就是把自己的血液贮存或收集起来,留在手术或需要时再输入体内。由于人体的血液是在不断新陈代谢的,抽取少量的血后,体内会很快生长出来,况且平时就有一部分血液贮备在组织器官内,所以不会影响健康。  自身输血最为安全,可发防止输血相关的传染病和免疫性输血不良反应;避免发生输异体血的差错事故;稀有血型或特殊患者(IgM缺乏等)更宜自身输血;适量多次的自身采血可刺激血液再生,使术后患者造血加快;又可缓解血源紧张;节省费用等。  浙江省无偿献血免费用血的政策  -献血者自献血之日起5年内享受献血量5倍的免费用血,5年后等量免费用血;累计达1000毫升以上者,终身免费用血。  -献血者家庭成员(父母、子女和配偶)五年内可享受献血量2倍免费用血。  -献血者和其家庭成员免交临床用血互助金。  用血后如何报销?  -献血者本人用血报销请带上:《无偿献血证》、身份证、用血收据、出院病历小结。  -献血者家庭成员用血报销请带上:《无偿献血证》、献血者和用血者双方身份证、用血收据、出院病历小结、献血者和用血者之间关系证明(如结婚证、户口簿、独生子女证、当地派出所出具的户籍证明等。)  -路途较远的,可通过邮局邮寄,办理报销手续。咨询电话:0571-85167820 (王其玲 蒋烨琛 祝萍)}
你知道吗,为了鼓励更多的人无偿献血,宣传和促进全球血液安全规划的实施,世界卫生组织、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国际献血组织联合会、国际输血协会将2004年6月14日定为第一个世界献血者日。2021年6月14日是第18个世界献血者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活动口号为“献血,让世界继续跳动”,这突出了献血者通过拯救生命和改善他人健康状况,为保持世界脉动作出的重要贡献。它加强了全球呼吁,让全世界更多的人定期献血,为增进健康作出贡献。 关于无偿献血你了解多少呢?赶紧和小编一起学习一下吧!1.捐血的时候容易被传染疾病吗?科学依法捐血是绝不会传染上疾病的。我们所用的针头和血袋是经过严格灭菌消毒的一次性用品,每位捐血者都是使用一套新的血袋和针头,并且捐血点及捐血车均会定期进行消毒,捐血是绝对安全的。2.献血会影响您的健康么?正常人体总血量约占体重的8%左右,一个50公斤体重的人,约有血液4000毫升。一次献血400毫升,只占全身血液总量的百分之十,对健康并无妨碍。人体失血后,先是血浆中的水份和无机盐类在12小时内,由组织液透入血管而得到补充;其次,在一天左右时间内,血浆蛋白浓度可以恢复,这是由于肝脏加速合成蛋白质的结果。红细胞恢复较慢,约需要两周左右的时间,即可补足失去的红细胞。实践已充分证明,一次献血300~400毫升,是无损身体健康的。3.献血可能会导致贫血吗?献血是不会使人患贫血的。在献血之前,医务人员会对献血者做血红蛋白比重的检测,只有达标的献血者才能捐血。血红蛋白检测的目的在于检查献血者血红蛋白是否达到献血标准,符合标准的献血是不会造成贫血的。4.每次献血献少点好吗?对于体重等其他条件都符合的献血者来说,一次性献血400毫升与200毫升对献血者来讲是没有什么不同的。目前国际上绝大多数国家规定每次献血都是400毫升,如日本、韩国、港澳台,欧美、非洲国家等,这个标准是基于大量医学科学研究和近百年全球献血实践证明对捐血者是绝对安全的,只要按照献血条件和献血注意事项来献血是不会对人体造成任何不良影响的。因为正常情况下在人体肝、脾等脏器内储存约20%的“备用”血液,远高于所捐的400毫升,献血后机体会自动调节将“备用”血液及时补充到人体循环血液中,保持人体循环的正常运转,所以一次献血400毫升是没有必要担心的。另外对于受血者来说,接收400毫升一袋的血液比接受2次200毫升的血液,发生输血免疫反应、传染疾病的几率从理论上讲要少一倍,因此对患者也更加有利。5.捐献成分血与捐献全血有何区别,分别需要间隔多长时间?捐献成分血与捐献全血有三个不同。第一所捐出的血液成分不同,捐全血是采集血管内的全部血液成分,而捐献成分血是仅采集血液中心的某种成分(如血小板)等;第二捐血过程所耗时间不同,捐献成分血约30-60分钟,而捐献全血仅需5-6分钟;第三捐血间隔期不同,每次捐血成分血的间隔时间为2周,捐血全血的间隔时间为3个月。6.采血前对献血者做哪些项目检查?首先是询问一般健康状况及有无疾病史等,然后进行体检:量体重、测血压、听心肺等。最后进行化验:血型、血红蛋白比重、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血清谷丙转氨酶。7.捐血是吃饱了再去呢,还是空腹?很多人都认为体检是要空腹的,那么献血也要空腹,其实不然。献血时是不能空腹的,一般献血前4小时之内应进饮进食。为了保证血液质量,捐血前应当吃些清淡少油饮食,如稀饭、馒头和面包等。在献血前一天的晚上和当天早晨,不要吃过多油腻食物,如肥肉、油饼等,因为捐献含有大量脂肪的血液,会使所捐血液不符合标准,也不利于受血者的健康。8.献血前后注意事项有哪些?献血前注意事项:①献血前一周无发烧、感冒和腹泻等身体不适,无服药。②献血前一天保证6小时以上睡眠。③献血前一餐要吃饱,不要空腹去献血,但不要吃过多油腻食物,如肥肉、油饼等。④献血前一天及当天不要饮酒。⑤要带上身份证等有效证件。献血后注意事项:①献血后按压针眼,并在捐血点就地休息15分钟以上,以利身体循环血容量的恢复。②献血后的当天,要注意穿刺针眼处的清洁卫生,洗澡以淋浴为好。③献血后适当多饮水以补充失去的水份,维持正常的饮食即可。适当吃些瘦肉、鸡蛋、猪肝、豆制品等含蛋白质较高的食品,也要吃一些白菜、菠菜、芹菜等新鲜蔬菜。不要暴饮暴食。④24小时内不要剧烈运动,适当休息,当天不要从事高空作业、高温作业、体育比赛、通宵娱乐等活动。个别出现倦怠感觉者,只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也会很快消失的。9.献一袋血要吃很多补品才能补回来吗?献血后正常饮食,多补充些水分,血液中的各种成分就能够很快恢复。献血后不必大吃大喝或刻意的吃很多营养品,当然适当地补充些瘦肉,鸡蛋,豆制品,新鲜水果和蔬菜等,可促进血液成分恢复更快。10.血液可以买卖么?如买卖血液会受到何种处罚?从1998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施行之日,深圳实现了临床用血100%来自于自愿无偿献血,无偿献血取代了有偿供血。《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颁布并明文规定“严禁买卖血液,违者由县及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视情节轻重,处以1000元至10万元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医疗临床用血是献血者无偿提供的,这是发扬人道主义精神,救死扶伤的高尚行为。在无偿献血的整个过程中,不允许任何单位和个人利用公民无偿捐献的血液牟取私利。(河北新闻网综合自国家卫生健康委官网等,编辑高小茹)}
献血是属于十分有意义的事情,可以拯救很多病患,所以现在我们国家非常鼓励无偿献血,不过不是每个人都适合献血,献血的年龄在18-55周岁之间,对于体重也有一定的要求,经过检查合格的人才能进行献血。很多朋友在第一次献血的时候不了解应该献多少,那么初次献血需要献多少毫升呢?1、初次献血需要献多少毫升200-400毫升。《鲜血法》规定,捐献全血每人一次可捐献200毫升至400毫升,最多捐献400毫升;如果是捐献成分血,每人一次可捐献一至两个治疗量,最多捐献两个治疗量。2、为什么献血量有规定人体内的血量是相对稳定的,成年人的血量为体重的7%~8%。医学研究证明,如果一次失血不超过400ml,血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恢复到正常水平,不会影响到机体正常运转。所以,规定每次献血200~400ml比较适宜。3、两次献血间隔多久公民献血可献全血或成分血,其中献全血的间隔时间要达到6个月,献成分血(指献血小板)的间隔时间要达到1个月,不能过于频繁,以免影响到身体正常运转。4、献血后多长时间能恢复献血后血液各种成分恢复的快慢是不一致的,这与献血量、献血间隔、献血后的营养和个体差异有关。献血后流失的水分和无机物,1-2个小时内也会恢复正常水平。血浆蛋白质,由肝脏合成,一两天内就能得到补充。血小板、白细胞和红细胞则需要相应的周期恢复,血小板一般是7-9天,红细胞需要120天。一个月内,铁、蛋白质、维生素、叶酸等也可逐渐恢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无偿献血最低献血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