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信罪自首可以减轻多少罪大学生投案自首+认罪认罚+无获利+赔偿受害人获得谅解书不起诉概率大吗?

涉嫌帮信罪,流水67万,获利4300,而且是在校大学生,按照以往案例经验分析,是有机会争取在检察院相对不起诉的。最差的结果是争取缓刑,刑期在4个月左右。帮信罪是个轻罪,最高量刑3年以下,而且取保候审的概率还是比较高的。所以,目前第一要事,就是争取取保候审。帮信罪的案例中,取保候审最终缓刑甚至不起诉的比例,达到6成左右。在校大学生,虽然近年来已经沦为犯罪分子作案的“工具”,但是大部分主观上的恶意都很小,在检察院和法院阶段,也是会被酌情从轻考虑的重要情节!类似的帮信罪案件中,总结一下,只要符合以下几个点的,都是有机会争取到不起诉,或者是缓刑的。一,涉案的银行卡是否有用于诈骗?涉及的诈骗金额是多少?如果没有诈骗的款项,即使流水较大,也可以争取不起诉或者缓刑;二,银行卡数量问题,如果仅仅是一两张银行卡,可以以此论述嫌疑人的主观恶性小,并争取从轻的处理;三,犯罪嫌疑人的身份等问题,尤其当嫌疑人是在校学生,或者家庭条件困难的,可以向检察院、法官强调该问题,可以争取减轻处罚或者不起诉。四,必须强调自首以及坦白等情节,以及争取在开庭前退赃交罚金。五,犯罪嫌疑人的身份问题,在一些团伙案件中,即使嫌疑人构成帮信罪,也只是一个从犯的角色,在整个案件中起到次要的作用。根据刑法规定,从犯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六,获利问题,如果嫌疑人并没有获利又或者只是一次性卖掉银行卡获利不大的话,可以争取不起诉或者缓刑。}
帮信罪是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的轻罪。究竟怎么判刑,得看具体案情,涉案银行卡越多,流水金额以及违法所得越大,判罚也会越重。如果是初犯。认罪认罚,可以从轻处罚,一般可以判处缓刑。一、什么是帮信罪?《刑法》第287条规定,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行为。根据刑法规定来看,同时具备以下三个要件就构成此罪:一是主观上明知使用银行卡的人就是用于信息网络犯罪活动;二是卡主的银行卡客观上被犯罪分子用作支付结算了;三是要达到情节严重的标准。二、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一)用卡的人没有说用卡的目的,为什么认定卡主主观就明知是用于信息网络犯罪活动呢?对这个问题,2019年最高法、最高检出台的《关于办理非法利用信息网络、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1条有明确规定。该条规定,为他人实施犯罪提供技术支持或帮助,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行为人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但是有相反证据的除外:(1)经监管部门告知后仍然实施有关行为的;(2)交易价格或者方式明显异常的。(3)提供专门用于违法犯罪的程序、工具或者其他技术支持、帮助的;(4) 频繁采用隐蔽上网、加密通信、销毁数据等措施或者使用虚假身份,逃避监管或者规避调查的;(5)为他人逃避监管或者规避调查提供技术支持、帮助的;(6)其他足以认定行为人明知的情形。也就是说,即使没有明确告诉卡主要用银行卡做什么,但是具有上述情形的,也推定卡主主观明知。现在到银行办理银行卡,银行都会书面告知不得把银行卡出售、出借给他人,如果把银行卡卖给、借给他人,且出售价格明显超出办理银行卡成本,可认定为交易价格异常,推定卡主“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二)是不是只要把银行卡拿给他人使用,就一定构成犯罪?根据刑法规定,只有达到情节严重才构成犯罪。什么是情节严重呢?上述司法解释第12条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规定的“情节严重”:(1)为三个以上对象提供帮助的;(2)支付结算金额二十万元以上的;(3)违法所得一万元以上的;(4)二年内曾因非法利用信息网络、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受过行政处罚,又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的;(5)被帮助对象实施的犯罪造成严重后果的。三、构成帮信罪怎么处罚呢?根据刑法规定,构成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应当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也就是说,最高可以判处有期徒刑三年,最低可以只单处罚金。司法解释还规定,对于初犯、偶犯、未成年人、在校学生、老年人等,要以教育、挽救、惩戒、警示为主,综合运用行政处罚、信用惩戒和刑事打击手段。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以犯罪论处。到案后主动认罪认罚,积极退赃退赔的,可以依法不起诉或者免予刑事处罚。帮信罪其实叫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这个罪名主要是处理那些出借、出卖自己银行卡,帮人洗钱等帮助信息网络犯罪行为。其实,这个罪名是把帮助犯按照主犯进行认定和打击处理。对于帮信罪,最如果能够认罪认罚,缓刑的几率还是比较大的,多数情况下刑期会在一年以下,如果拒绝认罪也有可能顶格判三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帮信罪自首可以减轻多少罪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