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板板材品牌排行榜前十名/行/榜前/十/名都有什么?


[摘要]
关于家庭装修当中,我们知道家具漆也是比较会用得到的一款装修材料,那么有关家具漆我们要了解,在选购的时候哪些品牌比较好?因为这样的话可以帮助我们选择比较适合自己家里面使用的品牌,下面我们来为大家介绍有关于十大家具漆品牌,如何选家具漆呢?关于家庭装修当中,我们知道家具漆也是比较会用得到的一款装修材料,那么有关家具漆我们要了解,在选购的时候哪些品牌比较好?因为这样的话可以帮助我们选择比较适合自己家里面使用的品牌,下面我们来为大家介绍有关于十大家具漆品牌,如何选家具漆呢?十大家具漆品牌1、多乐士油漆涂料十大品牌,始于1926年英国,阿克苏诺贝尔集团旗下著名建筑装饰漆品牌,主打乳胶漆/木器漆/专业防腐漆/地坪漆等。每年全球有5000万户家庭使用多乐士油漆,在全球26个国家开设了油漆生产厂生产超过11亿升的油漆,产品行销全球100个国家,并且在多个国家雄踞市场领导地位。2011年11月29日,DULUX®由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称号。目前,多乐士品牌涵盖乳胶漆,木器漆,专业防腐漆和地坪漆等众多产品,充分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2、嘉宝莉嘉宝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著名商标,广东省产品,行业标准起草单位,高新技术企业,在木器涂料及建筑涂料等民用涂料领域突出,涂料及涂装方案提供商。嘉宝莉是中国领先的涂料及涂装方案提供商,在木器涂料及建筑涂料等民用涂料领域明显。是中国本土涂料品牌。自2011年起,嘉宝莉连年上榜全球涂料50强,2014年位列第35位。3、华润广东华润涂料有限公司,建于1991年,06年成为美国威士伯集团旗下品牌,广东省著名商标,广东省产品,其木器涂料高,专业生产建筑装饰装修涂料/高档木器涂料/水性涂料及高科技工业涂料的企业。华润漆品牌始创于1991年,产品系由专业生产建筑装饰装修涂料、高档木器涂料、水性涂料及高科技工业涂料的高新技术企业所生产。华润漆采用欧洲的生产设备和自动化配色系统制造,产品产销量长期位居国内前列,木器涂料更是稳居国内行业龙头地位。4、沙漠绿洲广东沙漠绿洲涂料有限公司,油漆涂料十大品牌,高新技术企业,中国排球联赛官方供应商,央视战略合作伙伴,广东省涂料协会常务理事单位,广东省涂料行业诚信企业,广东省涂料行业旗舰企业,大型油漆-涂料制造商。广东沙漠绿洲涂料有限公司(前身为中山市丽莎涂料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产品有内、外墙乳胶漆、水性木器漆、水性装修漆、水性工业漆、氟碳漆、环氧地坪漆、真石漆、岩片漆、多彩涂料、防火涂料、防水涂料及醇酸漆等20多个大类。5、立邦1992年,立邦涂料进入中国,近年来已在中国成为涂料行业的领导品牌。立邦始终以开发绿色产品、注重高科技、高品质为目标,以技术力量不断推进科研和开发,使立邦涂料始终处于领导地位,程度满足社会和市场的需求。立邦业务范围广泛,涉及到多种领域,其中的建筑涂料、汽车涂料、一般工业涂料、卷材涂料、重防腐涂料、粉末涂料等更是在行业里名列前茅。6、三棵树三棵树涂料股份有限公司,油漆涂料十大品牌,专业从事油漆涂料的研制/生产/销售,其独具健康特色的婚房漆、儿童漆、鲜呼吸系列、净味竹炭系列和清味系列产品和太空漆广受欢迎。多年来,三棵树坚毅执着,快速发展,成为中国涂料发展快企业,跃居为健康漆领导品牌。7、紫荆花香港涂料品牌紫荆花漆成立于1982年,是香港上市公司叶氏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三大核心业务之一,目前旗下的生产及基地包括上海、成都、深圳、惠阳、汕头、东莞及桐乡七个地点。紫荆花漆具有多个产品系列,包括家装民用漆(内外墙乳胶漆、水性木器漆及油性木器漆)、工业漆(包括家具漆、塑料漆、重工业漆等)及工程漆。公司已通过ISO9001、ISO14000、CNAS、UL等认证,产品皆获得CCC、FDA认证,为客户直接提供国际认可的性认证报告。8、长春藤作为PPG在中国的三大建筑涂料品牌之一的“长春藤漆”(IVY)品牌创建于1994年,是PPG为中国市场量身定制的高中端家居涂料品牌,更是众多消费者心目中的品牌。其产品结构完善,为消费者提供环保的多种木器漆、内墙装饰涂料及外墙工程涂料,在市场上拥有很高,连续多年荣获“消费者满意产品”、“上海”及“畅销品牌”称号。9、都芳德国都芳漆是德国梅菲特工业集团于1955年创立的环保水性漆品牌。作为欧洲范围内专业的环保水性漆生产商之一。德国都芳漆经过多年的发展改进,已经成为建筑涂料领域里技术为成熟、品质为可靠的水性漆品牌,以优异的环保性能和卓越的产品质量通过了各类认证——先后通过了德国、中国机构双重认证,被认定为实际无毒级产品;率先获得不含有机溶剂、不含放射性物质认证;连续26年获得了公认的为严格的“蓝天使”环保标志认证。10、来威来威漆Levis,油漆涂料十大品牌,始于1831年比利时,专注于品质优异涂料生产的国际品牌,180多年来,来威作为一个专业的国际涂料品牌,始终专注于品质优异的涂料,以其独具匠心的包装设计,稳定产品质量,齐全的配套产品,加上人性化的服务理念,在欧洲行销多年,连续数年保持全球销量前列,目前隶属于母公司阿克苏诺贝尔,是其旗下的重要战略品牌。如何选油漆呢1、摸样板是不是好油漆,摸一摸也可以知道。好的油漆固含量高,手感丰满,细腻柔滑,而劣质油漆由于固含量低,即使涂刷多遍依然感觉漆膜脆薄,含有杂质的油漆还会有明显的颗粒感。2、比耐黄变其实耐黄变是反映油漆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耐黄变差的油漆导致家具变色、变旧,这一点在白漆和浅色漆中表现尤为明显。在强烈紫外线照射下的两款油漆,质量越差的油漆黄变得越快。3、划样板一般好的油漆硬度高,耐划性好,不易刮花,能对木器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消费者可尝试用指甲或纸张在样板的表面来回划动,好的油漆表面光滑无损,而硬度低的油漆则会出现明显的细划痕,影响木器的美观和寿命。4、比透明度在国内大多数油漆品牌都在专卖店里提供产品样板体验。消费者观察样板的透明度,透明度高的油漆光泽动人,更能凸现木材天然纹理,能很好地修饰木器,让木器更精美漂亮。而那些表面发白的油漆样板肯定是劣质产品。5、找环保产品标志一般健康环保产品是目前消费者的产品,面对摆在柜台上的各种认证证书,如何辨别健康环保产品。提醒消费者,随着国家对包装的规范化,健康环保产品包装上都有中国环保产品认证标志,这是国家严格的认证标志。合格的油漆产品都会有一份由第三方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消费者可以向商家索要并鉴别这份检测报告。以上我们为大家介绍的是关于十大家具漆品牌?如何选购家具漆的相关问题,对于这方面的问题,我们应该有了一些了解吧,我们知道家具其它的品牌有很多,如果我们在进行选购的时候可以了解哪些品牌比较好,这样的话可以帮助我们选择比较好家具漆,希望我们的介绍可以帮助大家。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导读:一、汨罗最大的废铝回收市场在哪个位置湖南汨罗新市镇黄金街致富小区在湖南汨罗新市镇黄金街致富小区14号-长沙市望城区废旧大市场A3栋111号。汨罗,简称罗城,由岳阳市代管。地处...一、汨罗最大的废铝回收市场在哪个位置湖南汨罗新市镇黄金街致富小区在湖南汨罗新市镇黄金街致富小区14号-长沙市望城区废旧大市场A3栋111号。汨罗,简称罗城,由岳阳市代管。地处湖南省东北部,紧靠洞庭湖东畔、汨罗江下游。汨罗市东部、东南部分别与长沙市长沙县、望城区接壤,西邻湘阴县和沅江市,北接岳阳县,东北与平江县交界。二、新市镇的产业经济截止2005年底,共有各类再生资源收购、加工户500余户,一般纳税人21家,各业主经营各类废旧塑料,金属回收、加工,产品主要销往广东,福建、浙江等地,年税收4000多万元。2006年该镇建立了以铜材铝锭、塑胶料为主要产品的再生资源加工工业区。2006年引进项目58个,占地2800亩,总投资达21.5亿元,到位资金9亿元,其中投资规模过亿元的项目8家。新市镇已基本形成了七大产业。一是以中南再生资源交易中心市场和汨罗工业园为龙头的循环经济行业。新市镇循环经济产业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全镇有2500多户近8000人从事该行业,交易市场已被列入全国循环经济试点。汨罗工业园规划涉及新市镇5个行政村近15平方公里,从2003年建园至今,已征用4600多亩,已入园企业32家,从业人员3500多人,2007年园区内企业年利税2.69亿元。二是以汨江纸业、长盛纸业为龙头的造纸业,三是以现代家具为龙头的家具制造业。四是以东区建筑、新兴超薄石材有限公司为龙头的建筑、建材业。五是以省生活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金一科技油脂加工为龙头的农产品种养加工业,六是以天乐宾馆、飞宾酒楼等为龙头的餐饮、娱乐业,七是以丛发物流、远大物流为主体的货物运输业。三、现在废旧塑料都怎么处理?塑料回收实际上是个非常大的产业,在我的家乡有个镇曾经家家户户靠回收塑料造粒发了大财(环境污染也不小)。他们从外面买回来各种废弃的塑料件,用大卡车拉回来,什么都有,回收方式就是对废弃塑料件重新分拣,重新造粒。分拣只简单区分了原料大类和颜色,所以材料性能和稳定性都是大问题。这些只是初级的工作,分拣造粒后的原料会被送到苏州、广东之类的地方的回料改性厂,这些改性厂会有一些比较“独到”的技术来处理,应用在各个领域。有些大的公司会从国外进口一些回料,质量和稳定性都较好。就我所处的汽车行业,内饰材料对回料是非常敏感的,力学性能不说,回料的散发性能较难控制,这直接影响到人的身体健康,主机厂都有严格的标准。但国内的一些主机厂价格压的很低,控制又不严,所以他们的供应商通常会选用回料改性的材料。四、废弃的塑料垃圾会对环境造成怎样的危害?1、侵占土地过多:塑料类垃圾在自然界停留的时间也很长,一般可达200――400年,有的可达500年。2、污染空气:塑料、纸屑和粉尘随风飞扬。3、污染水体:河、海水面上漂着的塑料瓶和饭盒,水面上方树枝上挂着的塑料袋、面包纸等,不仅造成环境污染,而且如果动物误食了白色垃圾会伤及健康,甚至会因其在消化道中无法消化而活活饿死。4、白色垃圾可能成为有害生物的巢穴,它们能为老鼠、鸟类及蚊蝇提供食物、栖息和繁殖的场所,而其中的残留物也常常是传染疾病的根源。5、废旧塑料包装物进入环境后,由于其很难降解,造成长期的、深层次的生态环境问题。废旧塑料包装物混在土壤中,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将导致农作物减产;若牲畜吃了塑料膜,会引起牲畜的消化道疾病,甚至死亡。6、因为体积大,所以填埋之处会滋生细菌,污染地下水。扩展资料减少塑料垃圾保护环境,从这十件小事做起:1、准备一个可以反复使用的购物袋,只要外出购物就带上。2、限制瓶装水饮用量,最好准备一个可循环使用的水瓶。数据显示,全球每分钟售出超过100万瓶饮用水。瓶装水是塑料垃圾的主要来源之一。3、弃用一次性咖啡杯,买一个好看又实用的保温杯。一次性咖啡杯杯盖大多是塑料制品。4、不用塑料打火机,改用火柴。5、少吃口香糖,因为它们含塑料成分,而且肯定无法回收利用。6、避免使用含塑料微珠的洗护产品。塑料微珠是直径小于5毫米的固体塑料颗粒,广泛应用于牙膏、洗面奶、沐浴ㄠ认椿げ贰N⒅榛嵛廴净肪常苹岛Q笊7、不用一次性剃须刀。8、用硬纸盒取代塑料容器。9、使用密封罐、保鲜盒保存食物,弃用保鲜袋。10、不用塑料吸管。如果实在需要,不妨选择纸吸管,或者用海藻制造的可食用吸管。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白色污染人民网-减少塑料垃圾保护环境 从这十件小事做起白色污染就是一次性难降解的塑料包装物。比如一次性泡沫快餐具还有我们常用的塑料袋等.它对环境污染很严重,埋在土壤中很难分解,会导致土壤能力下降,如果焚烧会导致大气污染,所以现在提倡不用或少用此物,购买东西时最好自备工具,减少它的利用. 一、“白色污染”的现状及其危害 塑料制品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具有质轻、防水、耐用、生产技术成熟、成本低的优点,在全世界被广泛应用且呈逐年增长趋势。塑料包装材料在世界市场中的增长率高于其它包装材料,1990-1995年塑料包装材料的年平均增长率为8.9%。 我国是世界上十大塑料制品生产和消费国之一。1995年,我国塑料产量为519万吨,进日塑料近600万吨,当年全国塑料消费总量约1100万吨,其中包装用塑料达211万吨。包装用塑料的大部分以废旧薄膜、塑料袋和泡沫塑料餐具的形式,被丢弃在环境中。这些废旧塑料包装物散落在市区、风景旅游区、水体、道路两侧,不仅影响景观,造成“视觉污染”,而且因其难以降解对生态环境造成潜在危害。 据调查,北京市生活垃圾的3%为废旧塑料包装物,每年总量约为14万吨;上海市生活垃圾的7%为废旧塑料包装物,每年总量约为19万吨。天津市每年废旧塑料包装物也超过10万吨。北京市每年废弃在环境中的塑料袋约23亿个,一次性塑料餐具约2.2亿个,废农膜约675万平方米。人们对此戏称为“城郊一片白茫茫”。 “白色污染”,的主要危害在于“视觉污染”,和“潜在危害”: 1、“视觉污染”。在城市、旅游区、水体和道路旁散落的废旧塑料包装物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不良刺激,影响城市、风景点的整体美感,破坏市容、景观,由此造成”视觉污染“。 2、“潜在危害”。废旧塑料包装物进入环境后,由于其很难降解,造成长期的、深层次的生态环境问题。首先,废旧塑料包装物混在土壤中,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将导致农作物减产;第二,抛弃在陆地或水体中的废旧塑料包装物,被动物当作食物吞入,导致动物死亡(在动物园、牧区和海洋中,此类情况已屡见不鲜);第三,混入生活垃圾中的废旧塑料包装物很难处理:填埋处理将会长期占用土地,混有塑料的生活垃圾不适用于堆肥处理,分拣出来的废塑料也因无法保证质量而很难回收利用。 目前,人们反映强烈的主要是“视觉污染”问题,而对于废旧塑料包装物长期的、深层次的“潜在危害”,大多数人还缺乏认识。 二、国内外防治“白色污染”的一般做法 1、国外防治”白色污染“的有关情况 早在1985年,美国入均消费塑料包装物就已达23.4公斤,日本为20.1公斤,欧洲为15公斤。进入九十年代,发达国家人均消费塑料包装物的数量更多(我国1995年人均消费塑料包装物和其它塑料制品为13.12公斤)。从消费量来看,似乎发达国家的“白色污染”应该很严重,实则不然。究其原因,一是发达国家很早就严抓市容管理,很少有人随手乱扔废旧塑料包装物,基本消除了“视觉污染”。二是发达国家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较高。以美国为例,80年代以前,处置废塑料主要方式是填埋,后来发现塑料长期不降解,九十年代以后,他们转而走回收利用的路子。 现在已建立起了一套严密的分类回收系统,大部分废旧塑料包装物被回收利用,少部分转化为能源或以其它方式无害化处置,也基本消除了废旧塑料包装物的潜在危害。 美国制定了《资源保护与回收法》,对固体废物管理、资源回收、资源保护等方面的技术研究、系统建设及运行、发展规划等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加利福尼亚、缅因、纽约等10个州先后出台了包装用品的回收押金制度。日本在《再生资源法》、《节能与再生资源支援法》、《包装容器再生利用法》等法律中列专门条款,以促进制造商简化包装,并明确制造者,销售者和消费者各自的回收利用义务。德国在《循环经济法》中明确规定,谁制造、销售、消费包装物品,谁就有避免产生、回收利用和处置废物的义务。德国的《包装条例》将回收、利用、处置废旧包装材料的义务与生产、销售、消费该商品的权利挂钩,把回收、利用、处置的义务分解落实到商品及其包装材料的整个生命周期的各个细微环节,因而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实效性。 2、我国防治”白色污染“的方法及其利弊分析 目前我国开始从行政和技术两个方面采取措施,防治“白色污染”。 在行政方面,一是加强管理。例如,社会上较为关注的铁路两侧的”白色污染“问题,通过加强管逗已取得显著改观。铁路部门从1994年下半年开始,在沿线分区划段包干。部分旅客列车采用袋装垃圾,禁止旅客向窗外抛弃废物。乘务员也不象以前那样,将车箱垃圾直接扫出窗外,而是将垃圾袋卸在车站,由车站集中处理。目前,采用袋装垃圾的列车越来越多,随意向车外扔垃圾的现象越来越少。已有2.9万公里的线路两侧基本消除了“白色污染”。实践证明,加强管理是防治“白色污染”的有效手段。 第二,禁止使用一次性难降解的塑料包装物。杭州是我国最早禁止使用一次性泡沫快餐具的城市。杭州市于1995年9月15日由市容环卫局、工商局、卫生局联合发布了《关于禁止使用泡沫塑制快餐盒的通告》,将此通告在《杭州日报》上连续刊登三天。管理部门在执行过程中发现,一些个体流动商贩仍在出售泡沫塑料餐具。最近,杭州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了《杭州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条例》第35条规定:禁止销售、使用泡沫塑料制作的不可降解的一次性餐具。违者可处500~5000元罚款。该《条例》将于1997年9月15日起实施。武汉、哈尔滨、福州、广州、厦门、宁波、汕头等城市也颁布了有关政策、法规,禁止本地使用一次性泡沫塑料餐具,通过采取上述措施,在一定范围,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白色污染”的危害。但从实践的结果来看,单靠禁止是很难彻底解决“白色污染”问题的,上述颁布禁令的城市都要求用纸制品或可降解塑料制品代替原来的难降解的泡沫塑料制品。但是替代品在价格和品质上均无法与普通塑料制品竞争。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仅靠行政命令,不考虑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操作起来是很困难的。 第三,强制回收利用。清洁的废旧塑料包装物可以重复使用,或重新用于造粒、炼油、制漆、作建筑材料等。回收利用符合固体废物处理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通用原则。回收利用不仅可以避免“视觉污染”,而且可以解决“潜在危害”,缓解资源压力,减轻城市生活垃圾处置负荷,节约土地,并可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这是一个标本兼治的好办法。但回收利用应该在废旧塑料包装物进入垃圾之前。从垃圾场里重新分拣废旧塑料包装物,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废塑料的利用价值也很低。因分拣出来的废塑料制品太脏,也难以按材质分类,质量无法保障。北京市环保局在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了“回收利用为主,替代为辅,区别对待,综合防治”的技术路线。1997年6月1日,北京市环保局与市工商局联合发出了《关于对废弃的一次性塑制餐盒必须回收利用的通告》,要求在北京市生产、经销一次性塑质餐具(包括托盘、碗、杯等)的单位或个人必须负责回收利用废弃餐具,也可以委托其他单位回收利用。《通知》还规定1998年的回收率必须达到30%,1999年达到50%,2000年达到60%。《通告》发布后,生产、经销单位和个人立即到当地环保部门申报登记,提出自己的回收利用计划和具体保证措施。这是北京市解决“白色污染”的一个突破口。在取得实效后,将逐步增加强制回收利用的废塑料制品的种类和比例,最终消除“白色污染”。天津市环保局完成了《天津市防治“白色污染”工程可行性调研报告》,提出了一整套防治方案,确定通过回收再利用达到节约资源、消除污染的目的。目前正在制定“回收利用计划书”、“试点工作运行图”、“试点工作进度大纲”,并在筹备成立“天津市‘白色污染’防治产业协会”。 在技术方面,一是采取以纸代塑。纸的主要成份是天然植物纤维素,废弃后容易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因此可以解决前面所说的“潜在危害”,但也会带来新的环境问题:首先造纸需要大量的木材,而我国的森林资源并不富裕;其次造纸过程中会带来水污染。另外,在性能、成本等方面,纸制品尚不能与塑料制品抗衡。目前,我国也有以甘蔗杆、稻草为原料生产一次性餐具的做法,但尚处于试验阶段。 二是采用可降解塑料。在塑料包装制品的生产过程中加入一定量的添加剂(如淀粉、改性淀粉或其它纤维素、光敏剂、生物降解剂等),使塑料包装物的稳定性下降,较容易在自然环境中降解。目前,北京地区已有19家研制或生产可降解塑料的单位。试验表明,大多数可降解塑料在一般环境中暴露3个月后开始变薄、失重、强度下降,逐渐裂成碎片。如果这些碎片被埋在垃圾或土壤里,则降解效果不明显。使用可降解塑料有四个不足:一是多消耗粮食;二是使用可降解塑料制品仍不能完全消除“视觉污染”;三是由于技术方面的原因,使用可降解塑料制品不能彻底解决对环境的“潜在危害”;四是可降解塑料由于含有特殊的添加剂而难以回收利用。 三、我国在治“白色污染”方面存在的问题 我国在防治“白色污染”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没有全国性的专门法规 防治“白色污染”不能光靠企业或个人的自觉性,应有强制性措施,约束公民和餐饮、交通等行业的工作人员的行为。如,要求企业或个人对自己生产、经营、消费活动中产生的废旧塑料包装物进行回收利用;对随意抛弃、堆放废旧塑料包装物的行为进行处罚等。但迄今为止,我国还没有制定这方面的全国性法规。 2、缺少相关的经济政策 要调动废旧塑料包装物的回收、加工、利用企业的积极性,需要给予这些企业以优惠政策。现有的综合利用优惠政策尚不足以使废旧塑料包装物回收利用行业形成良性的市场机制。为了不增加政府负担,同时体现“污染者付费”的原则,应要求产生废物者自行回收利用,不能自行回收利用的企业或个人要交纳回收处理费,用于对回收利用者的补偿。这种做法在国外已较为普遍,我国,目前还没有这类经济政策。 3、管理工作跟不上 城市、风景旅游区、交通干线、水域的“白色污染”主要是管理不力造成的。餐饮、商业、铁路、水运部门对经营活动中产生的废旧塑料包装物没有采取严格的管理措施,听任顾客直接扔在地上或水中,甚至一些工作人员对已收集起来的废物又抛弃到车窗外或水中。城市街道和旅游区的配套设施还不健全,商场、饭店、公园等繁华地段的垃圾箱密度太低,还没有设置分类垃圾箱。市容环卫部门虽有规定禁止乱扔废物,但执法、检查的人员少,有法不依、有禁不止的现象较为普遍。 4,管理思想不统一。 我国相当多的地区对“白色污染”的危害性认识不足,防治“白色污染”问题还未提上议事日程。有的地方主张以纸代塑或使用可降解塑料来解决“白色污染”,有的地区则主张靠回收利用来解决问题,管理思想还不统一。 5、人们的环境意识还靠进一步提高 城市居民的环保观念虽比前几年有所提高,开始关注环境问题,但还没有落实到自身的行动上,随手抛弃废物,乱倒、乱堆废旧塑料包装物的行为随处可见。新闻媒介对“白色污染”的报导大多集中在以纸代塑和采用可降解塑料等技术方面,缺少对居民日常行为的引导教育。塑料包装物的生产、经营单位和消费者没有责任感,既没有履行义务的内在动力,也没有回收、利用、处置废旧塑料包装物的外部压力。 四、防治“白色污染”的对策建议 总结国内外防治“白色污染”的实践经验,结合目前“白色污染”现状及其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国防治“白色污染”应遵循“以宣传教育为先导,以强化管理为核心,以回收利用为主要手段,以替代产品为补充措施”的原则。 防治“白色污染”,首先要解决“视觉污染”问题,使市容、景观有明显改善。这主要是靠宣传教育,引导市民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要依法强化管理,促使企业和个入对自己产生的废旧塑料包装物妥善收集、处理。防治“白色污染”,更重要的是解决废旧塑料包装物对生态环境长期的、深层次的危害。这主要是通过制定和实施有利于回收利用的法规和经济政策,对废旧塑料包装物实施全面回收利用;防治“白色污染”,还应加强研究开发符合实际的替代(绿色)包装用品。现就加速我国防治“白色污染”的进程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加强宣传教育。防治“白色污染”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各行业的共同努力,需要全社会和全体公民的积极参与。要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提高人们对“白色污染”危害的认识,提高全社会的环境意识,教育人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愤。在自身严格遵守环保法规的同时,积极制止身边的不良行为。 2、统一思想认识,强化管理。按照“以宣传教育为先导,以强化管理为核心,以回收利用为主要手段,以替代产品为补充措施”的防治原则,一是加强对“白色污染”危害性的宣传,引导和教育市民自觉防治“白色污染”;二是对大量产生废旧塑料包装物的行业(如铁路、水运、民航、旅游、饭店、餐饮、零售等),要通过强化管理,改变无人负责、无序堆放、随意抛弃的现象;三是采取强制措施,从回收集中产生的废旧塑料包装物(如一次性泡沫餐盒)入手,逐步提高废旧塑料包装物回收利用率;四是加强替代包装产品的开发、研究,努力减少废旧塑料包装物的产生量等。 3,尽快制定颁布国家防治“白色污染”的有关法规,明确生产者、销售者和消费者回收利用废旧塑料包装物的义务和法律责任。应对塑料包装物的生产、经营、消费等各个环节,分别制定具体的控制措施和引导政策,控制不易回收利用的废旧塑料包装物的产生量,鼓励提高废旧塑料包装物的回收利用率。 4、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建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消除“白色污染”的良性运作机制。运用经济手段,鼓励和促进废旧塑料包装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节约和综合利用资源,防治“白色污染”,保护生态环境。视觉污染是指散落在环境中的废塑料制品对市容、景观的破坏。在大城市、旅游区、水体、铁道旁散落的废塑料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不良刺激,影响城市、风景点的整体美感。而且损害了我们国家和国民的形象。我们把这种情况称为“视觉污染”。视觉污染是“白色污染”问题最为突出的危害。在我国城市、旅游区、水体中、公路和铁路两侧均不同程度存在的废塑料垃圾的视觉污染,这些废塑料散落在地面上,或随风挂在树枝上飘扬、或漂浮在水面,污染环境、传播疾病、人民群众对此反映强烈。
潜在危害是指废塑料制品进入自然环境后难以降解而带来的长期的深层次环境问题。塑料结构稳定,不易被天然微生物菌破坏,在自然环境中长期不分离。这就意味着废塑料垃圾如不加以回收,将在环境中变成污染物永久存在并不段累积。在环境中的危害有以下几个方面:
影响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废塑料制品混在土壤中不断累积,会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导致农作物减产;漂浮在长江中的塑料制品给水源取用带来很大困难,造成泵抽空和堵塞,给工业生产和水电站造成巨大损失。如葛洲坝水电站,每天因清理漂浮的塑料垃圾,停机损失发电200000KW.H。将来长江三峡水电站建成后,如继续让塑料垃圾污染水体,那对发电造成的损失,将不堪设想;
对动物生存构成威胁。抛弃在陆地上或水体中的废塑料制品,被动物当作食物吞入,导致动物死亡。在动物园、牧区、农村、海洋中,此类情况已屡见不鲜;
废塑料随垃圾填埋不仅会占用大量土地,而且被占用的土地长期得不到恢复,影响土地的可持续利用。进入生活垃圾中的废塑料制品很难回收利用,如果将其填埋,200年的时间不降解,会导致大片土地被长期占用,加剧了土地资源的压力。不仅我们这代要被垃圾包围、也会使子孙后代失去生存的空间;
影响了垃圾的综合利用。混有塑料的生活垃圾不适用于堆肥,要从垃圾中分拣出来废塑料,这样又增加了堆肥成本。污染了的废塑料因无法保证质量,其利用价值也很低;
随意丢弃的塑料垃圾增加了环境卫生部门的工作强度和压力;塑料垃圾还很易携带细菌、传播疾病等。白色污染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环境污染,在大量公共场所都可以看见许多废弃的塑料制品,它们从自然界而来,由人类所制造,最终,归结于大自然时,却的我们的生活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这些塑料制品埋在地下,100-500年都无法销毁,用火烧掉那些白色垃圾呢,就会产生毒气,对我们的生活造成了不便,把它扔进海里呢,那不知要死多少条小鱼呀。我们常见的白色垃圾有:塑料袋、泡沫和一些塑料制成的废旧品。废弃塑料引起的环境和社会问题
世界各国每年都不断累积性出现大量废旧塑料,从而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环境压力。据报道,在垃圾中塑料所占比例不足10% (按重量计),但由于其不易分解且体积大而不规则,难以处理,从而造成挤占陆地和污染环境,同时也给塑料产品的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此外,许多塑料制品仅使用一次就废弃,也造成资源上的浪费。我国每年产生6亿吨工业固体废物和1万多吨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利用或处理处置年均只在40%左右,大部分只是简单地堆放在露天环境中。截至1996年初全国工业固体废弃物累积堆存量已达60亿吨,占地500km2。由于人们环保意识薄弱,以及良好的卫生习惯未形成,尽管我国人均塑料消费水平(5ke/3.)低于世界平均消费水平(17.5kg/3,),但由随手乱扔塑料废弃物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已经触目惊心。铁路沿线的路坡上丢满了大量快餐盒、食品袋和饮料瓶,伴着列车一路同行;生活区和城郊公路两旁的树枝上各种废弃的塑料袋和破碎的薄膜随风飘扬;在风景秀丽的旅游胜地,比比皆是的塑料垃圾大煞风景,等等……。塑料垃圾不仅使环境肮脏丑陋,而且由于其不能有效回归自然,使大批良田也受到影响。
近年来我国因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高达 2000亿元,其中生态破坏1000亿元,因污染粮食减产1280万吨,受农药严重污染的粮食3000万吨。据世界银行公布,1995年中国因污染造成80万人过早死亡,740万人患支气管炎,国家花费的医疗费用达340亿元,估计到2020年将花费1040亿元。我国在 1990―1995年的五年计划中环保投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0.7%, 1996~2000年环保投资增加到4500亿元,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 1.2%,已高于国家对科研开发投入的资金(占国民生产总值的 0.7%一0.8%)。有些发达国家因经济上的压力比较小,环保投入高达7%,他们认为,对过去破坏了的环境要给予生态补偿。我国城市垃圾无公害处理的比例尚不到5%,每年包装废弃物总量在 1500万吨,其中薄膜制品污染相当严重。这些薄膜的主要来源是包装薄膜,其次是农用地膜。塑料制品包括各种塑料薄膜在使用过程中,因老化、破碎,没有得到有效的回收利用,不仅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且对土壤、江河湖海都造成了严重的生态危害,极大地制约了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废弃塑料对农业和生物的危害
对土壤、农作物的危害
就目前世界和我国废旧塑料的现状来看,主要影响社会环境的废旧塑料是以农用和包装材料为主。农用废旧塑料以废弃农膜为主,包括地膜、棚膜、果蔬保鲜膜及农灌防渗膜等。覆盖农膜可增温、保温、保肥、保水,控制杂草生长和盐碱地返碱,增产效益显著,因此,近年来我国农膜的产量总体上呈上升的趋势。但是,农用薄膜的使用寿命一般较短,我国现有的棚膜使用寿命通常是1~ 2年,使用后废弃的农膜进入环境,就成为塑料废品的一个重要组 成部分。以废旧塑料材料为例,这些材料的分子量在104―105之间,分子与分子之间结合得相当牢固,在自然条件下,分解速度极为缓慢。如聚乙烯、聚氯乙烯塑料薄膜,在土壤中约300―400年才能完全降解,它们滞留在土壤里就破坏了土壤的透气性能,降低了土壤的蓄水能力,影响了农作物对水分、养分的吸收,阻碍了禾苗根系的生长,从而造成农作物的大幅度减产,使耕地劣化。此外,塑料添加剂中的重金属离子及有毒物质会在土壤中通过扩散、渗透,直接影响地下水质和植物生长。据报道,如果每亩(667m2)地有 3.9kg残膜,将减产玉米11%一13%、土豆5,5%一9.0%、蔬菜 14.6%~59.2%;也有人做过实验,当每亩农膜残片达6.9kg,小麦减产约9%,当达到25kg时减产26%。当前有些农业部门推广无法回收的0.007mm超薄地膜,从长远看是不妥当的。
对动物的危害
塑料废弃物对海洋生物造成的危害是石油溢漏危害性的4倍,每年仅丢弃在海洋的废弃渔具就在15万吨以上,各种塑料废品在数百万吨以上。废弃塑料对动物的伤害主要表现在被动物误食,划伤食道,造成胃部溃疡等疾患。有毒的塑料添加剂,如抗氧剂三丁基锡,由于生物富集,会使动物降低食欲,降低类固醇激素水平,导致繁殖率降低,甚至死亡。据估计,每年至少有数百万只海洋动物因误食塑料导致丧生。目前已知至少有50种海鸟喜爱吞食塑料球,将其误认为鱼卵或鱼的幼虫,海龟也把一些塑料制品当成水母吞食,而海狗喜欢在废塑料渔网中嬉戏玩耍,常被缠绕至死。在陆地,一些反刍类动物(如牛、羊等牲畜)和鸟类因吞食草地上的塑料薄膜碎片,它们在肠胃中累积,造成肠梗阻乃至死亡的事例已屡见不鲜,如在北京从一只死亡奶牛的胃中清出的塑料薄膜竟有13kg。视觉污染是指散落在环境中的废塑料制品对市容、景观的破坏。在大城市、旅游区、水体、铁道旁散落的废塑料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不良刺激,影响城市、风景点的整体美感。而且损害了我们国家和国民的形象。我们把这种情况称为“视觉污染”。视觉污染是“白色污染”问题最为突出的危害。在我国城市、旅游区、水体中、公路和铁路两侧均不同程度存在的废塑料垃圾的视觉污染,这些废塑料散落在地面上,或随风挂在树枝上飘扬、或漂浮在水面,污染环境、传播疾病、人民群众对此反映强烈。潜在危害是指废塑料制品进入自然环境后难以降解而带来的长期的深层次环境问题。塑料结构稳定,不易被天然微生物菌破坏,在自然环境中长期不分离。这就意味着废塑料垃圾如不加以回收,将在环境中变成污染物永久存在并不段累积。在环境中的危害有以下几个方面:影响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废塑料制品混在土壤中不断累积,会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导致农作物减产;漂浮在长江中的塑料制品给水源取用带来很大困难,造成泵抽空和堵塞,给工业生产和水电站造成巨大损失。如葛洲坝水电站,每天因清理漂浮的塑料垃圾,停机损失发电200000KW.H。将来长江三峡水电站建成后,如继续让塑料垃圾污染水体,那对发电造成的损失,将不堪设想;对动物生存构成威胁。抛弃在陆地上或水体中的废塑料制品,被动物当作食物吞入,导致动物死亡。在动物园、牧区、农村、海洋中,此类情况已屡见不鲜;废塑料随垃圾填埋不仅会占用大量土地,而且被占用的土地长期得不到恢复,影响土地的可持续利用。进入生活垃圾中的废塑料制品很难回收利用,如果将其填埋,200年的时间不降解,会导致大片土地被长期占用,加剧了土地资源的压力。不仅我们这代要被垃圾包围、也会使子孙后代失去生存的空间;影响了垃圾的综合利用。混有塑料的生活垃圾不适用于堆肥,要从垃圾中分拣出来废塑料,这样又增加了堆肥成本。污染了的废塑料因无法保证质量,其利用价值也很低;标签:废弃危害造成}

1.某地地理位置的描述——标准模板,按规则出牌
(1)绝对位置(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纬度带位置、温度带位置)
(2)相对位置和相邻位置(位于XX地区的XX方位,东西南北中靠、濒、临、接XXXXXX地区)
【引申题型】——地理位置进行评价
(1)经纬度位置(所跨纬度带、热量带)——气候→农业(种类、生长期和熟质)
(2)海陆位置(降水、海洋运输、海洋资源开发)
(3)相邻位置(陆上相邻)——商贸、国际协作与分工(如珠江三角洲位于我国南部沿海,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利于对外开放等)
(4)交通位置(陆上、海上交通)——运费、大物流、转口贸易、商贸、腹地。
(5)经济位置——吸引资金、技术引进;科研,技术发展;国际协作和分工
(6)政治位置——政治中心或区域行政中心
2.地形特征的描述——标准模板,按规则出牌
(1)地形类型多样或单一,以XX、XX、XX地形为主
(2)地势起伏大(小),地势XX高XX低
(3)主要地形类型的分布
(4)特殊地貌(如果有则一定要说):海岸线、喀斯特地貌、沙漠戈壁、冰川地貌、火山等
【引伸题型】地形对地理要素的影响=气候+河流+土壤+农业+工业+交通+城市
3.等值线题目的五读法——秒杀选择题
(1)读图名——明确等值线的类型
(2)读数值——注意取值,同时注意题干中所注的关键词“最大”、“最小”等词汇,在高考时一定要有目的性地勾画重点,正确运用好公式。这里特别强调局部范围内“闭合”的地方
(3)读懂疏密程度——反映水平差距的大小(如坡度、温差、风力、空间差异等等)
(4)读懂凸起方向——这也是命题的重点,“凸高为低、凸低为高”“凸高为高、凸低为低”往往成为考试比较青睐的东西
(5)读延伸方向——通过等值线这个载体,来考查影响某地理要素的影响因素,这也是一种考法
4.地方时的计算——找关键,取整估算,接近秒猜正确选项
(1)第一步必须通过图文信息找到已知地方时——这是解题的关键
(2)第二步明确公式,看算东还是算西,用加还是用减,这个题目有点变化,特别注意带有航程类的题目,必须加上航行的时间,否则这个题目就会陷入陷阱,要素不全,答案出错
5.日界线——走好两步,即可得解
(题干告知信息“处于同一天、新的一天和旧的一天”等等)
(1)第一步是画出剖面图
(2)第二步是找到0:00所在的经线
这样题目即可得出正确选项
6.地球公转类的题目——巧用“万能图”
方法一:快速浏览题目,如果涉及到季节“三夏一冬选冬、三冬一夏选夏、遇到春秋不选”
方法二:画出万能图,找到对应点,看移动方向
7.航空发射基地的区位描述——标准模板,按规则出牌
(1)良好的气象条件,风速小,晴天较多,大气透明度好
(2)地势平坦开阔,地质结构稳定
(3)人烟稀少,有建立禁区的可能
(4)最好接近赤道地区,因为纬度低,惯性离心力大且地转偏向小,航天器自转线速度大,利于发射,节约燃料
(5)交通便利,符合国防安全的要求
(6)夜间发射,利于跟踪目标进行观察
8.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选择题双管齐下
9.影响昼夜温差大小的因素——题目边缘化
凡是涉及到这类题的时候,知识迁移快速移到“我国的西北地区、进一步推到中亚地区”和“青藏高原,进而推到其他地区的高原”标准论述是“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XX的积累”“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太阳辐射强,夜晚,大气逆辐射弱,保温作用差,昼夜温差大”
10.影响太阳幅射的因素:纬度+地形+光照
(1)纬度低,太阳幅射强
(2)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幅射的削弱少
(3)多晴朗天气,日照时间长
11.影响降水的因素:大气环流+地形+局部下垫面+海陆位置+洋流+人类活动
(1)大气环流:单一气压带(单一风带)或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
(2)地形:坡向(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海拔(东非高原,海拔高,气温低,对流不旺盛,形成凉爽的热带草原气候)
(3)局部下垫面:植被和部分湿地可以增加空气湿度,降水偏多(如果遇到冷空气,会形成降雪,其中以冬季的日本西北部地区和冬季的美国五大湖沿岸最为突出)
(4)海陆位置:如果是大区域,离海近降水多,离海远降水少,如我国的降水空间分布是由东部沿海向西北内陆地区递减(但如果是局部范围有根据等降水量线的具体情况加以分析,如福建的东南沿海平原和西部山区地区就是一个特例)
(5)洋流:暖流经过,增温增湿作用明显,寒流经过,降温减湿作用明显
(6)人类活动:如人工降水、城市雨岛效应等
如在选择题中遇到“降雨”类的题目——秒杀之道
第一、看闭合状,找低压中心或气旋中心
第二、看凸起方向,找低压槽,通过“锋面气旋、西冷东暖、冷锋后暖锋前”这个技巧来处理
第三、快速判断季节,是否与季风有关
第四、快速出“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来判断大气流的影响因素
这样,就能快速、准确地得出答案
12.气候特征的描述:气温+降水+组合 (或分要素论述)
(1)气温特征的描述=气温大小+年变化幅度+日变化幅度
(2)降水特征的描述=降水量大小+年度分配+季节分配
【注】气候成因两种模式的分析
(1)地带性分布模式:太阳幅射+大气环流
(2)非地带性分布模式:地形+洋流(识记三种气候的几个特殊性分布及其分析)
13.“风向”类的题目——四大思维,即可拯救
(1)读数字,就近“作垂线,伸手”即可得出
(2)看到纬线,快速画出“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
(3)准确定位 东亚、东南亚、南亚三个地区,判断季节,明确四大风向及原因
(4)题目中有锋面,看符号凸向,画出箭头,即可得出答案
14.全球三大环境问题——“全球化思维”培养
首先观察选项,看题中是否具有“全球性思维”的选项,有必选之,如果没有,根据情况而定
全球气候变暖
从自然和人为两方面分析原因
(1)自然原因:太阳的异常活动
(2)人为原因:
①矿物能源的使用量加大,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加
②破坏植被,致使森林等绿色植物吸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能力下降
主要影响
(1)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国家和地区被淹
(2)导致干旱、暴雨和洪涝等灾害事件增加
(3)导致各国农业经济结构的变化
(4)大量物种难以适应新的生存环境而灭绝,最终导致原有生态系统的变化
气候变暖的应对措施
(1)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量;提高能源利用率;大力发展新能源;控制水田和垃圾填埋场排放甲烷等
(2)增加温室气体的吸收:植树造林;保护原始森林;采用固碳技术
(3)采取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培育农作物新品种;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建设海岸堤坝,防止海水入侵
加强国际间的合作
方法技巧:全球变暖的影响类问题的分析思路
在复习气候变暖带来的影响时,应注重理清思路,防止单纯地死记硬背知识点而不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在高考时,比较注重思路的考查,应运用整体性的原理加以分析。如在分析全球变暖对水循环的影响时,主要从全球变暖会引起水循环环节和水资源状况的变化两方面展开,如下图所示:
15.气象灾害类题型——两表定调
气象灾害
滑坡和泥石流
方法技巧:
自然灾害的分布
(1)空间分布:集中分布在……地区,……向……减少(或增加)
(2)时间分布:主要发生在……季,……季多发,……季较少
自然灾害成因的分析思路
主要从自然原因(气候、地形、河流、植被、土壤)和人为原因两方面综合分析。气象灾害侧重气候、河流等方面;地震、火山侧重地壳运动等内力作用方面;滑坡、泥石流需要结合内外力作用综合分析
灾情的大小与人口多少、经济发展程度等有关
防灾措施
(1)非工程措施:加强灾害的宣传教育,树立减灾、防灾意识;建立、健全法规体系;加强对灾害的监测和预报;建立灾害应急机制,增强应急救援能力等
(2)工程措施:修建各种减灾、防灾工程,如在河流沿岸建防洪大堤、防护林、实施护坡工程等
16.凡是涉及到我国几种常见的气象性问题——秒杀之道呈现
(1)长江中下游的伏旱——(7、8两北雨茫茫,受副高控制,快速选之即可)
(2)华北春旱——(3、4、5,第一选气温,第二选雨带,最后选生产生活用水)
(3)台风、飓风、风暴潮——(夏秋季节,找圈圈,判断季节)
17.涉及到海水温度秒杀技巧——“四高四低”
四高:低纬高,夏季高,暖流高,表层高
四低:高纬低,冬季低,寒流低,深层低
18.涉及到海水盐度秒杀技巧——四看法
(1)看准纬度——蒸发量和降水量
(2)看准海拔——结冰和融冰
(3)看准洋流——暖高寒低
(4)看准河流——淡化
19.渔场区位——四地一指向
温带海区、浅海大陆架、洋流、河口处,一指向:丰富的饵料、营养物质和盐类
20.盐场区位=含盐量、水质+地形+天气情况
21.洋流分布看纬度,东西岸相反
22.洋流与等温线的结合——凸向即流向
23.涉及到洋流类考题的题眼(气温、降水、盐度、渔场、性质定南北半球、季节和顺水、逆水等)
24.河流水系特征=性质+流向+流程长短+支流多少+流域面积大小+形状+水文特征
25.河流水文特征=径流量+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补给形式和汛期+流速+含沙量+结冰期+凌汛+水能资源+航运价值
26.河流的开发=水能+农业(林、畜牧、渔业养殖、种植业)+工矿业+航运+旅游
27.河流的治理是=上游+中游+下游
28.河流类选择题在选择题中的秒杀类结论性常识
(1)河流上游地势起伏大、落差大、流速快、含沙量大、水能资源丰富、以侵蚀作用为主
(2)河流下游地势起伏小、流速慢、含沙量小、航运价值大、以沉积作用为主
(3)河流沉积地貌:冲积扇(出山口处)、河漫滩平原(中下游)、三角洲(出海口处)
(4)三角洲地貌=侵蚀+沉积+顶托
29.河流水文特征的分析方法总结:
(1)分析河流的水文特征。该类问答题思路一般为:
(2)比较不同河段水文特征的变化或差异。该类问答题思路一般为:
依据位置
确定↓
不同河段所在地区的补给类型
推断↓
流经地区的
降水、蒸发、下渗、用水多少、
植被覆盖程度等状况
推断↓
河流的水文特征变化趋势
30.水循环类的题型——三个箭头法
即为降水、下渗、径流,这也是解此类题型的突破口,具体涉及延伸考题有
(1)区分水循环环节的技巧
一般情况下,海陆间循环主要有四个环节(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径流输送),海上内循环和陆地内循环主要有两个环节(蒸发、降水)。但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都可能发生水汽输送,只不过海洋上空向陆地上空的水汽输送是最主要的输送方向,径流输送在陆地内循环和海陆间循环都存在。分析环节时要分清空间区域和箭头方向,一般箭头向上为蒸发,箭头向下为降水
(2)分析人类活动对水循环影响的思路
人类主要通过影响水循环的环节来影响水循环,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既有有利的一面,又有不利的一面,分析时可从四个角度进行:
①从时间尺度看,主要是改变水资源的季节分配和年际变化,如修建水库和植树造林
②从空间尺度看,主要是改变水资源空间分布,如跨流域调水
③从生态环境角度分析,大面积排干沼泽会导致生态环境恶化,所以应保护沼泽;过量抽取地下水,会导致地面下沉、海水倒灌;人类对植被的破坏,使降水以地表径流的形式迅速向河道汇集,河流径流变化幅度增大,易造成洪涝灾害
④从水资源角度分析,人类对水资源加以利用时,应充分了解水循环的规律,如果开发利用的速度超过了水资源循环的周期,则会出现水资源枯竭。人类生产或生活中直接排放的未经处理的污水也会加剧对水资源的破坏,使世界大部分地区面临水资源短缺的危机
(3)水循环的意义
①维持全球水量平衡
②使陆地淡水资源不断更新
③使地表各圈层之间、海陆之间实现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④影响全球气候和生态
⑤塑造地表形态
31.涉及岩石圈循环类题型走两步——第一识记类别和特例,第二步看箭头找突破口
32.涉及到地貌形成内外力分析排序类的题时,按照“外力排最后,具体看题眼”的原则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33.涉及到地貌构造类题型时,按照“看形状、记新老、讲运用”来实现做题技巧的快准狠
找油找背斜,找水找向斜,隧道过背斜,工程避断层
34.涉及到地形形成原因分析时,方法是“大地形用板板构造理论,小地形用内外力理论”加以分析即可
35.涉及到岩石形成先后顺序类的题型,采用“覆盖者新,被覆盖者老,侵入者新,被侵入者老”的方法
36.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秒杀思路是“一基础、两功能、两表现”
【重点解读】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应用角度分析
(1)分析地理环境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协调一致的关系。常分析某一区域自然景观的成因,如结合地理位置分析气温、降水等对生物景观的影响
(2)分析地理环境某一要素变化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的变化。一般结合区域图、景观图、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运用各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原理,分析某一地理要素变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3)根据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分析一个区域的变化对其他区域的影响。常结合某一地区环境的变化,分析环境问题成因;结合题目提供的自然现象或过程,提取出所要描述的自然地理要素,分析与之相关地区内在的关联性和演变过程的因果关系
(4)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决定了在协调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时,必须考虑陆地环境的整体性特征。在分析具体问题时要遵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思路,首先明确人类活动所牵的“一发”是哪一要素,进而逐步分析这“一发”的变化所引起的其他要素发生的变化,最终导致“全身”呈现出怎样的变化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37.涉及到自然带类的题型——直击气候,方可得解
“以形定位、以温定带、以水定型”,同时识记气候类型的分布
自然带的分布和变化与气候类型密切相关,具体分析如下(以北半球为例):
38.凡涉及到雪线类的题型,一看气温(正相关),二看降水(反相关)
高考地理考前必纠40个易混易错点!
1.光照与热量
光照指的是太阳辐射,一般与天气状况、日照时数、地势高低等因素有关。热量指的是温度,与纬度位置有关,一般纬度越低,热量越丰富;纬度越高,热量越少。
光照强的地方热量不一定多,如青藏高原光照强,但是热量不足,因为该地区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且该地区海拔较高,温度较低。
光照弱的地方热量不一定少,如四川盆地光照弱,但受盆地地形的影响,热量充足。
2.区时与地方时
区时是某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地方时是因经度不同而产生的。例如北京时间不是北京所在的东经116°的地方时,而是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是东经120的地方时。
3.太阳高度与正午太阳高度
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叫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一天中有无数个太阳高度角。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值出现在正午(地方时12时),称为正午太阳高度,一天中只有一个。
4.气候要素与气候因素
气候要素包括气温降水等(若分析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应主要从光照、热量、降水等方面去考虑)。
气候因素是指影响气候形成的因素,主要包括太阳辐射(纬度位置),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地形、洋流等。
5.积温与气温
积温是指一年内日平均气温≥10 C持续期间日平均气温的总和,它反映某地气候生长期内温度的高低。而气温是某地大气温度的反映。
6.气温年较差与日较差
气温年较差是指一年内最热月月均温与最冷月月均温的差值,气温年较差越大,表明气候的大陆性越强。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称为气温日较差。气温日较差大的地区,一般白天日照充足,大阳辐射强,气温高,夜间气温低,有利于作物营养物质的积累。
7.海陆风、季风与季风气候
海陆风是由海陆之间的气压日变化引起的,常出现在滨海地区,是一日之内风向转变的现象。
季风是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或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导致海陆之间气压中心发生季节变化,从而引起盛行风向随季节变化的现象。但有季风的地区不一定形成季风气候,只有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风向变化明显的热带、副热带和温带大陆东岸的季风区才会形成季风气候。
8.季风区与非季风区
季风区是指夏季影响到的区域,而不是冬季风影响到的区域。非季风区是指夏季风影响不到的区域。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
9.热力环流与大气环流
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大气环流:大气大范围运动的状态。其影响因素包括太阳辐射、地球自转、地球表面海陆分布不均及大气内部南北之间热量、动量的相互交换等。
10.热力环流中的高、低气压
热力环流中的高、低气压是针对同一水平面来说的。在冷热不均的情况下,近地面气温高,则气压低;高空气压的高低与近地面相反。水平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
11.东亚的东南季风与南亚的西南季风
东亚的东南季风是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
南亚的西南季风是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共同作用形成的。
12.气压带、风带的移动与太阳直射点的关系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是由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引起的。就北半球而言相对于二分日,气压带、风带夏至日位置偏北,冬至日位置偏南。
13.气团与锋面
气团:大范围内物理性质比较稳定均匀的大团空气。在单一气团控制下,天气单调,表现出与气团性质基本一致的天气特征。
锋面:不同性质气团相遇的交界处,天气复杂多变。
14.冷锋与暖锋
冷锋是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锋前是被迫抬升的暖气团;暖锋是暖气团主动沿锋面爬升,锋前是被迫后退的冷气团。判读锋面图时要注意锋面总是向冷气团一侧倾科,降水也主要发生在冷气团一侧;画冷锋和暖锋符号时,要注意三角形与半圆形的凸出方向,即总是指向锋前,冷锋指向暖气团一侧,暖锋指向冷气团一侧,它们的指向也可代表锋的移动方向。
15.并不是所有气压场中都有锋面形成
在水平气压场中,锋面一般形成于低压中心(气旋)周围,而不会形成于高压中心(反气旋)周围,因为低压中心周围气流是向中心幅合的,冷、暖气团可以在低压槽线处相遇,形成锋面。高压中心不能形成锋面,因为高压中心周围的气流向四周辐散,冷、暖气团不能相遇。
16.热带雨林气候的特殊分布及成因
(1)热带雨林气候并不都分布在赤道附近。澳大利亚东北部南回归线附近的马达加斯加岛东侧、巴西高原的东南部等地区都远离赤道,其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与地处东南信风的迎风坡、沿岸暖流的影响有关。
(2)赤道地区并不都会形成热带雨林气候。东非高原位于赤道附近,但由于地势较高,上升气流弱,形成了热带草原气候。
17.河流水与湖泊水、地下水的补给关系
(1)河流水与地下水之间并不一定存在互补关系。例如,黄河下游、长江的荆江河段为“地上河”,只存在河流水补给地下水的情况。
(2)湖泊水与河流水之间的补给关系,取决于湖泊的位置。位于河流源头的湖泊,全年都是湖泊水补给河流水;而位于河流中下游地区的湖泊,对河流水起调蓄作用,洪水期河流水补给湖泊水,枯水期湖泊水补给河流水。
18.水文特征与水系特征
河流水文特征一般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描述:
①径流总量,其取决于流域(集水)面积的大小、流经气候区降水的多少、蒸发量的大小(与温度高低有关);
②流量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其取决于主要补给水源的水量变化;
③结冰期,其取决于气温的高低;
④含沙量,其取决于过水地面土壤的疏松程度和流域内植被的覆盖率,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
⑤航运价值,水位高(水量大),水流平稳,河道深且宽阔园,无瀑布、急流的河流,航运价值高;
⑥水能资源,流量大、落差大的河段,水能丰富。
河流水系特征一般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描述:
①河流长度、流向;②流域面积的大小;③支流数量及形态;④河网密度;⑤河道的宽窄、弯曲、深浅。
19.水资源与水能资源
水资源是指所有能被人类利用的水体。
水能资源通常指天然河流或湖泊、波浪、洋流所蕴藏的动能资源。
20.寒流流经海区的水温不一定比暖流流经海区的水温低
一般同纬度海区,寒流流经海区的水温低,暖流流经海区的水温高;不同纬度海区,寒流流经海区的水温有可能比暖流流经海区的水温高,如加利福尼亚寒流流经海区的水温比阿拉斯加暖流流经海区的水温高。
21.断裂与断层
形成断层,岩体必定断裂,但岩体产生断裂,未必会形成断层,断层产生的关键在于岩体沿断裂面有明显的位移。
22.顺地形与逆地形
顺地形是指与构造形迹一致的地形,如背斜成山、向斜成谷,这是内力作用形成的顺地形。逆地形是指与构造形迹不一致的地形,如背斜成谷、向斜成山,这是外力作用形成的逆地形。背斜谷从地形上看是山谷,但从地质构造上看还是背斜。
23.河流各河段形成的地貌并不相同
一般来讲,河流上游为侵蚀地貌、下游为堆积地貌。但是,河流的上游也有堆积地貌,如冲积扇、洪积扇等;河流的下游也有侵蚀地貌,如刚果河河口地势落差大,水流急,侵蚀严重。
24.干旱和水资源短缺
干旱地区一般存在水资源短缺问题,但是水资源短缺问题不一定只出现在干旱地区,湿润地区也可能出现水资源短缺问题,如我国云贵地区和新加坡。一般而言,各地区的水量支出(主要是生产、生活用水)超过水量收入(主要是降水)时,就会出现水资源短缺(水危机)问题,其解决措施通常有开源(如跨流域调水)和节流(如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两大方面。
25.火山、地震并非只有弊
火山地震并非百害而无一利,如火山喷出的火山灰往往能形成肥沃的土壤。地震波可以用来研究地球的内部结构等。
26.人口流动和人口迁移
人口流动是指未改变定居地的人口移动,如民工流动、旅游活动等。人口迁移是指一定时期内人的居住地发生变动。二者的区别表现在是否有较长时间的居住地变动。
27.人口增长率降低不等于人口数量减少
人口增长率降低说明人口增长速度减缓。一般情况下,当人口增长率由正值变为0时,人口数量达到最大值;人口增长率为负值时,人口数量才减少。
28.城市化水平高低与城市化速度快慢
城市化水平主要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表示,城市化速度反映某一时间段城市化水平变化的大小。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化速度慢,而发展中国家虽然城市化速度快,但城市化水平低于发达国家。
29.商业中心并非都分布在市中心
根据市场最优的原则,商业中心往往位于城市中心地区,但并非城市中心地区都为商业区,如北京的市中心是行政区。
30.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
城市化:指人口向城市地区集聚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是城市化发展的不同阶段。
郊区城市化:指城市附近的郊区转变为城区的过程,是郊区从以第一产业为主向以第二、第三产业为主的转变过程。
逆城市化:指城市人口向乡村和小城镇迁移,城市中心区衰败,即出现“空心化”现象。
再城市化:是针对逆城市化而言的,指因发生逆城市化而衰败的城市中心区再度城市化的过程。
31.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主导因素和限制性因素
主要区位因素:指某一区域某种农业发展所必需的所有因素,要求分析主要区位因素,即要求完整列出某地农业发展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地形、水源、土壤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政策、科技、劳动力、市场、交通等。
主导因素:指影响某种农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如果没有这种因素,就不会有该种农业在该区域分布的可能。例如,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是在特有的地形(地势低洼)条件下形成的,因此地形是其发展的主导因素。
限制性因素:农业生产需满足许多条件才能进行,如果某一地区其他条件都能得到满足,唯有某一条件不能得到满足,这个缺乏的条件就成为该地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若这个条件得到满足,则该条件往往成为当地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例如,我国西北地区光照热量等条件优越,但缺少水资源,因此水资源就成为西北地区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而塔里木河流域、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有冰雪融水或河流灌溉,水源就成为当地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
32.人类对自然因素的利用、改造
人类对自然因素的利用、改造,前提是不违反自然规律。温室大棚农业一般出现在纬度较高的地区;热带地区因为热量非常丰富,一般不会发展温室大棚农业。梯田一般适合布局在坡度比较小的山区,并不是所有山区都可以通过修建梯田来改造自然条件。
33.立体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循环农业
立体农业:利用生物间的相互关系,兴利避害,为了充分利用空间把不同生物种群组合起来,多物种共存、多层次配置、多级物质能量循环利用的立体种植、多级能量物质循环利用的立体种植、立体养殖农业经营模式。
生态农业:按照生态学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高效农业。将发展粮食与多种经济作物生产,发展大田种植与林、牧、副、渔业,发展大农业与第二、三产业结合起来,利用传统农业精华和现代科技成果,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协调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形成生态上与经济上良性循环,实现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
观光农业:广泛利用城市郊区的空间、农业的自然资源和乡村民俗风情及乡村文化等条件,通过合理规划、设计、施工,建立具有农业生产、生态、生活于一体的农业区域。观光农业伴随全球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不仅具有生产性功能,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的生活性功能。
循环农业:在农作系统中推进各种农业资源往复多层与高效流动的活动,以此实现节能减排与增收的目的,同时促进现代农业和农村的持续发展。
34.不是所有国家的季风水田农业商品率、机械化水平都低
季风水田农业一般属于自给农业,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但并不是所有国家的季风水田农业商品率、机械化水平都低,如泰国的季风水田农业商品率较高,日本的季风水田农业小型机械化水平较高。
35.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只要能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市场导向型工业也可以靠近原料产地,如高档家具厂;原料导向型工业也可以靠近市场,如北京、上海附近的牛奶生产企业。
30.工业联系、工业集聚与工业分散
工业联系是指若干工业企业之间存在的关系,包括生产工序上的工业联系和空间利用上的工业联系。工业集聚是指若干工业企业或同类生产企业集中于一定地域。工业分散是指工业企业、工业点等散布于一定地域。工业的集聚与分散都是工业在国家或地区范围内地理分布上的相对状况,是工业布局空间特征的两种基本表现形式。
37.人类活动与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因人类活动而产生,但并不是所有的人类活动都会产生环境问题,只有当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超过了环境的承载能力和自我调控能力时才会产生环境问题,追求经济增长与环境问题的产生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但并非存在必然的联系。如果人类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注重环境保护,则可以有效避免环境问题的产生。经济发展可能会带来环境问期,但是不能为了保护环境而不发展经济。
38.新工业区并不等同于高新技术产业区
新工业区有多种类型,其中两种最典型:
(1)新发展起来的以传统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如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主要特点是通过专业分工和团结协作将众多中小型企业紧密联系在一起。
(2)以高新技术为龙头发展起来的新工业区,如德国南部地区、美国“硅谷”、日本“硅岛”等,这些地区逐步发展成为以电子、宇航等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工业地域。
39.产业并不仅仅由发达国家或地区向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转移
产业转移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对外直接投资,设立营销网络、建厂、设立研发机构等,其中设立研发机构是产业转移的高级形式。一般而育,发达国家或地区到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投资建厂,主要是为了利用当地劳动力廉价和地价便宜的优势,同时又能占领当地市场,减少产品运输费用。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到发达国家或地区投资建厂,则主要是为了利用发达国家的技术、信息优势以及避开关税壁垒等。
40.遥感、地理信息系统与全球定位系统
遥感主要是利用传感器获取信息,例重于监测、获取信息;地理信息系统作为地理信息的处理和分析系统,侧重于信息管理、查询与分析;全球定位系统是利用卫星来定位和导航,其功能侧重于定位、导航。
写在最后:
期待同学们在下方留言“打卡”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板材品牌排行榜前十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