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版喜宝奶源来自哪里粉的草饲奶源在添加剂方面有哪些不足之处?用户反映哪些添加剂问题?

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选择一款好奶粉也有一些“门道”是我们必须掌握的,那就是看奶粉的配方。虽然不少爸爸妈妈会在购买奶粉时注重配方,但真正没有多少人能通过配方能看出这款奶粉的优劣的,看配方只停留于表面形式而已。所以要学会怎样看奶粉配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选择到最合适自己家宝宝的配方奶粉。 那奶粉罐上的配方表,我们应该怎么看呢?今天就以营养师妈妈的身份来跟大家聊聊吧~ 一、看配料表的奶粉原料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中规定,配料表需按加入量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加入量不超过2%的配料可以不按递减顺序排列,某一成分排名越靠前,就代表添加量越大。 配料表第一项会标注生牛乳、脱脂乳粉、全脂乳粉、脱盐乳清粉、植物油、乳清蛋白粉、乳糖、乳脂等,这些都属于奶粉的原料。奶粉原料好不好,我们看第一项就可以知道。如果标注的是生牛乳/鲜牛奶/脱脂牛乳等,则说明该奶粉使用的是湿法工艺,在原生牛奶的状态下直接加入其他营养素,然后通过湿法工艺一次成粉,这样能有效避免二次高温带来营养元素的损失。反之配料表里写有优质奶粉、脱脂奶粉/脱脂乳粉、奶粉等,则说明该奶粉的奶源地距离加工的工厂比较远,无法在生牛乳的状态下直接一次成粉,还需要进行二次加工,在加工期间脱脂奶粉/全脂奶粉需要先喷粉,再运输到加工工厂,然后在干法状态下混入各种营养元素,然后开启罐装的“长途旅行”。用奶粉加工的这种工艺比较简单,成本也相对较低,且奶粉原料的新鲜度也无法保证,整个过程中,生牛乳/鲜牛奶/脱脂牛乳等本应存在的营养也会失去活性,包装的过程也有可能会存在二次污染的风险。所以,一定要看清配料表里面的第一项是否是生牛乳或者鲜牛乳,如果采用全脂粉作为湿法工艺的奶源,不仅不会降低蛋白质的糖化水平((配方奶粉在加工过程中,如果反复加热可能导致部分蛋白质与糖结合形成大分子糖化蛋白(美拉德反应)),糖化蛋白的产生,会直接影响人体的酶切过程,导致体内可利用赖氨酸减少,从而无法被人体消化吸收,增加拉粑粑困难的机率!二、看配料表的成分结构国标规定了婴幼儿配方食品中必须添加的成分和含量,以及允许添加(可选择)的成分和含量,我们不仅要知道奶粉中都添加了哪些营养成分,这些营养成分的含量是否在合理范围之内,还要知道哪些营养成分确实对宝宝生长有益,哪些只是商家的营销策略。但配方奶粉包装上的详细营养成分表,会有一堆密密麻麻的不知道是啥的化学元素,这些化学元素会让你感觉比较头疼……但其实这些化学元素基本上都可以分为两个大类:必须添加的成分和可选择的添加成分。必须添加的成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这几个是人体生长发育、维持体能的必需营养素,也是奶粉营养中必需添加的成分。不过目前市面上在售的奶粉,只要是通过国家配方注册的,在这几个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上区别都不大。 可选择性添加的成分:除了必需的营养成分外,国标中还规定了允许在配方奶粉中添加的一些其他营养元素,但允许添加的营养元素又分为基础的和特色的两部分,基础的一些可选择添加的营养素是目前市面上大部分婴幼儿奶粉中都添加的成分,有ARA、DHA、牛磺酸、核苷酸、胆碱和左旋肉碱6个。而特色的可选择添加的营养素成分有叶黄素、益生元、核苷酸、OPO、乳铁蛋白、CPP、益生菌等等。 这些营养元素虽然都属于可以选择添加,但非必须添加的成分,不仅对宝宝的成长发育有一定的好处,同时还是各款奶粉的加分项。 比如乳铁蛋白是自护力“担当”,益生元、OPO等会影响肠道微生态,脂质代谢,矿物质吸收,让小肚子更舒服,叶黄素对眼睛很有影响……在挑奶粉的时候,我们可以根据自家宝宝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二、各种营养元素的添加量是否合理?看完营养元素,我们再来看营养元素的添加量,有些新手爸妈会认为,奶粉中的营养素添加得越多越好,但其实添加的种类多并不代表添加量足,量不足,也无法充分满足宝宝的营养需求。就拿DHA来说,中国营养学专家组在《中国孕产妇及婴幼儿补充DHA的专家共识》中提到奶粉中DHA含量应为总脂肪酸的0.2%~0.5%,这个范围内的DHA添加量是经过科学验证,对宝宝成长有帮助的。再比如乳铁蛋白,目前乳铁蛋白的添加范围,还没有研究能给出足够的依据到底多少合适,所以就造成了有些配方中虽然添加了乳铁蛋白,但含量少的可怜,只有30mg/100g或者50mg/100g左右(我见过好几款奶粉的乳铁蛋白含量都是50mg),与100mg/100g的含量比起来,可吸收的利用率肯定是有一定差距的。图片来源:《婴儿配方食品》(GB 10765-2021)所以在选择奶粉时,不要一味的追求添加营养素种类多,营养素种类的含量也很重要,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过高,会增加宝宝代谢负担;过低,又不能满足宝宝的生理需求。小tip:《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2013版)中,也给出了婴幼儿每日各类营养素的建议摄入量。我们也可以根据DRIs中所提供的数据,判断各类奶粉中的营养元素添加是否适量。三、各种营养素之间的配比是否合理?除了种类、含量之外,配方奶粉里的营养元素的添加还需要有科学合理的配比,否则多了或是少了都会影响到营养素所能起到的效果。例如,奶粉中的DHA成分,并不是含量越多,对宝宝的发育越有好处。当宝宝DHA摄入过量,会影响到身体吸收其他有益的营养,会导致宝宝自身的自护力下降。 所以,看配方的时候,一定要记住这几个重要营养素的科学配比;1.乳清蛋白与酪蛋白的含量比例 6:4 乳清蛋白营养价值高、易消化吸收,生物利用度高达99.3%。酪蛋白能够在胃中形成凝乳以便消化,生物利用度也高达97%。所以,婴幼儿配方奶粉中都会额外添加乳清蛋白,来调整这两种蛋白的比例,使乳清蛋白与酪蛋白的比例不低于 6:4。2.钙磷比例为2:1钙磷比例为2:1的乳品,钙吸收率高,不易患佝偻病。所以,配方奶粉需要调整钙和磷的比例,尽量接近2:1,以达到营养的充分吸收。 3.亚油酸(LA)和亚麻酸(ALA)的比例:应为5-15:1 亚油酸和亚麻酸都是人体必需的脂肪酸,亚油酸是DHA前体,α-亚麻酸是是AA的前体,摄入后可在体内转化成ARA和DHA,所以宝宝需要从配方奶粉或其他辅食中摄取。根据宝宝的成长状况,目前《中国婴幼儿配方食品标准》中对DHA和ARA的规定是:DHA和ARA都属于可选择性成分,最大添加量分别不超过总脂肪酸含量的0.5%和1%,换算后就是约为5—15:1。因此,应选择两种比例为5-15:1的配方奶粉。四、配方表上的食品添加剂要认得在这个“谈添加剂色变”的年代,添加剂已被各种“流言”妖魔化;很多妈妈一听到食品添加剂就已经惊恐不已,但其实,并不是所有的添加剂都是有害的。就拿宝宝的奶粉来说,你会发现,给宝宝冲奶粉,发现根本冲不开,因为没有加乳化剂和增稠剂,奶粉很难调匀。所以,并不是所有的添加剂都有害,我们在选购奶粉的时候关注以下几个点就好啦:①婴幼儿食品的食品添加剂使用非常严格,尤其是0-6月龄的配方奶粉。 就拿增香剂(香兰素、乙基香兰素和香荚兰豆浸膏(提取物)、蔗糖、)来说在1段奶粉中是不准添加的,但在2段、3段奶粉中有允许添加标准,因为过早接触香料会让婴儿口味变得刁钻,容易挑食。②
食品添加剂种类:一定要是国标中的食品添加剂,不可是非法添加物,比如之前大家比较关注的苏丹红、瘦肉精,这些都属于非法添加物。 ③ 剂量:抛开剂量谈安全的,都是耍流氓。适量的食品添加剂在改善食品口味,提高产品质量上发挥重要作用,只要合理使用,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因此,各位妈妈们在挑选奶粉时千万要睁大眼睛瞧仔细了哦~说来说去说了这么多,最终我想强调的只有一点:我们一定要多了解下奶粉在配方上的差别,细心甄别,自然不会被店员胡乱推销、被天花乱坠的广告词误导。 毕竟,关乎宝宝的口粮,咱浪费了钱是小,耽误了宝宝成长可就麻烦了,所以,找到一款适合自己家宝宝的奶粉才是最重要的! 当然,如果不想做功课又追求营养丰富、配方全面的爸爸妈妈们,也可以直接抄作业。 在我的精挑细选,反复比较之下,众多奶粉中我比较看好的是这一款——海普诺凯1897荷致系列。 从其配料表来看,海普诺凯1897荷致配方奶粉的第一项奶基原料采用脱脂牛乳,新鲜程度比较好,更好地保留了奶粉中的营养元素。 从其营养配方来看,海普诺凯1897荷致的配方五大营养元素种类齐全,且含量均符合我国现行国标规定。 在可选择的基础强化配方方面,海普诺凯荷致配方奶粉三段添加了15个可选择成分,包括10个基础强化配方和5个特色强化配方; 从海普诺凯荷致的营养成分表中可以看到,它的基础强化配方添加了胆碱、牛磺酸、DHA、ARA、叶黄素。其中,叶黄素的含量较高,达到210μg/100g,胆碱含量比较充足,含量为120mg/100g,对宝宝成长发育比较友好。特色强化配方方面,海普诺凯荷致三段添加了低聚半乳糖、低聚果糖、OPO、叶黄素、核苷酸、乳铁蛋白、CPP、益生菌等营养成分。其中OPO 含量丰富,达到了 4.6g / 100 g(大部分奶粉的添加量为3.0g/100g左右),足量的opo,不仅可以让宝宝娇嫩的小肚子更舒适,还能增加钙的吸收 ,助力宝宝长高高呢~ CPP的添加量也不错,达到170mg/100g,CPP能够促进钙、铁、锌等二价矿物质的吸收,帮助宝宝防龋齿~ 除此之外,配料中还添加了乳铁蛋白和益生元。 乳铁蛋白含量为62mg/100g,益生元(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且含量较高,达到3.6g/100g,充足的益生元以及动物双歧杆菌Bb12,对肠道微生态有维稳作者用。 在帮助宝宝提高自护力的同时,双管齐下,可以更好地帮助宝宝嗯嗯通畅,减少便便困难、不规律的问题。其独特的P59配方,配方中更是含有59种以上宝宝所需的各类营养元素,尽可能满足宝宝的成长需求,而且在配方全面营养的基础上,海普诺凯1897荷致也没有忘记科学配比的重要性。海普诺凯1897荷致对宝宝所需的18种氨基酸元素进行了优化,一方面更利于宝宝对关键营养的吸收利用。另一方面,这样一种经过特殊配方优化调整后的氨基酸组态也可以帮助减轻宝宝的代谢负担,给宝宝提供更加天然且科学的营养。这样一款配方全、含量和配比优,还注重宝宝吸收和给到全面营养呵护的奶粉,不失为一款好奶粉。毕竟,我们只有给宝宝提供更加全面细致且有保障的营养呵护,宝宝才能在吸收到足够的营养后长得更快更好。参考文献:1.周一海, 岐玥融. 如何选择宝宝的奶制品[J]. 解放军健康, 2014(3):33-33.2. 鲍雷, 蔡夏夏,李勇. 胆碱与婴幼儿大脑发育[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14.25(4):379-382.3.中国营养学会膳食指南修订专家委员会妇幼人群指南修订专家工作组.7~24月龄婴幼儿喂养指南的科学依据[J].临床儿科杂志,2016,34(9):720-722. 4.中国营养学会膳食指南修订专家委员会妇幼人群指南修订.6月龄内婴儿母乳喂养指南[J].临床儿科杂志,2016,34(4):287-291. 5.汪之顼,盛晓阳,苏宜香.《中国0~2岁婴幼儿喂养指南》及解读[J].营养学报,2016,38(2):105-109.6.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作者丨李相如上月末,全球最大食品公司雀巢公开宣布企业将迎来重大战略转变。将大中华区上升为大中华大区,在中国新生儿数量持续下降和国产奶粉争夺销量冠军的双重危机下,期望通过重振奶粉业务和儿童辅食业务的方式来扭转业务势头、重启大陆市场。而与之相对应的是,最近雅培营养品宣布业务调整,将逐步停止中国大陆市场的婴幼儿和儿童营养品的运营和销售。“未来一年内,我们将与各相关方合作,逐步停止我们在中国大陆市场上雅培婴幼儿及儿童营养产品业务”。这一大相径庭的两大动作,再次引起了大家对奶粉市场的关注。在三聚氰胺事件后,国产奶粉为何能快速在废墟中崛起?痛失龙头地位后,雀巢婴儿奶粉弯道超车的机会又在哪里呢?01 渠道难以下沉 错失主流市场主流市场诞生主流消费机会,进而决定企业的发展上限。与一二线城市的光鲜亮丽相比,三线及以下城市才是国内消费的主力。近10亿的人口规模、近七成的人口占比,以及囊括近95%的土地面积,下沉市场毫无疑问成为了国内消费的主力军。在中国0-3岁的婴幼儿群体里,一二线城市的占比仅占20%。而在高房价和高教育成本的压迫下,二胎政策的开放更是让一二线城市的上班族有心无力。早在十年前,外资奶粉品牌就注意到了人口基数的巨大反差,提出了进军下沉市场的发展战略。但受限于国内外的渠道结构差异和运营方式问题,在开发下沉市场时不幸患上了“水土不服”的症状。雅培奶粉退出中国市场的核心原因就在于业务萎缩,这也是当下众多外资奶粉品牌的心病。一二线市场守不住,三四线城市下不去,只能被迫将战略重心转移到医疗器械等领域。1. 渠道“水土不服”:奶粉在下沉市场的商超渠道里不吃香在国外婴儿奶粉属于标品,大家可以像买矿泉水一样直接在商超渠道和药妆店进行购买,不需要品牌方进行大量的市场教育和育儿经验分享。但在国内不同,新手宝妈奶爸们会非常纠结奶粉上不上火、口味好不好、奶源地靠不靠谱、锁鲜工艺怎么样、奶粉的营养成分够不够,谁家的强化配方更适合自家孩子身体情况等一系列问题。若没有终端导购的主推介绍和母婴KOL及医生的科普分享,在新客开发方面就会遇到极大障碍。因此在销售渠道上,母婴店集推荐专业性、购买便利性、人群聚集性、保姆式的服务体验和高频率推广活动等优势成为了奶粉销售的主要阵地。即便在接受科普后可以选择在商超渠道购买,但受限于大型商超的数量问题和商超渠道里的奶粉种类齐全问题,下沉市场对母婴渠道的依赖性远高于商场渠道。2. 运营“水土不服”:外资品牌在“脏苦累”上难接地气外资奶粉品牌的渠道下沉早已不是新鲜话题,2017年11月,雀巢宣传在中国推出第三大品牌SMA珍蕴,主攻三四线城市并成立了专门的事业运营部。荷兰皇家菲仕兰和美赞臣也有类似动作,但几年过去了,渠道下沉的进度并不顺利。外资品牌在一二线城市惯用的商超铺货手段,在三线及以下城市的母婴店里会因为利润空间小、缺乏人海地推战术和保姆式的渠道服务体系等原因而龙游浅滩,甚至会因为渠道乱价、定价过“死”和销售合同不能随行就市等问题让母婴渠道避之不及。在与奶粉销量息息相关的经销商方面,外资奶粉品牌的经销商也习惯了高高在上的“享受态度”,难以像国产奶粉经销商一样去村里做活动,再联合村委会开发潜在消费者,通过送礼品等方式开发新客户。02 产品优势减弱 中端产品竞争力不足1. 国产奶粉品质提升,缩小认知差距。产品是品牌和营销的原点,产品品质的提升直接关系到品牌竞争力的增强,国产奶粉市场逆袭与国产手机的高端化发展有异曲同工之妙。国产手机是如何冲击高端化的呢?在产品共性上做足共性,逐步追赶系统的流畅性和稳定性、强化拍摄的镜头参数和徕卡算法、不断缩小芯片性能间的差距;在产品特性上通过快充技术、高刷屏幕和全面屏技术、多色系配色和素皮手感等进行特性超越。国产奶粉的品质提升同样如此,乳铁蛋白、OPO和DHA成分早年一直是外资奶粉品牌的专利,雀巢的惠氏在2011年率先推出了以OPO为核心的启赋系列成为国内超高端奶粉的领跑者。但在新国标出台后,国产奶粉不仅引进了乳铁蛋白生产线,更以高乳铁蛋白含量冲击超高端市场;伊利金领冠则以“超级三代OPO”重新定义了OPO配方,更有美庐臻睿、完达山亲蓓和爱他美卓萃白金版则分别刷新了叶黄素、CPP和益生菌的含量,国产奶粉和外资奶粉间的品质差距已大幅缩减。在做足产品共性的同时,国产奶粉还计划重新定义优势奶源地的衡量标准。通过鲜奶诉求打击外资品牌原装原罐在长途运输过程中的新鲜问题,削弱国外奶源地的认知优势。2. 外资品牌中端产品力弱,导致主流市场不稳固。海天酱油因为添加剂问题被千禾痛击,外资品牌在中低端奶粉配方上,也因为类似问题未站稳具有70%市场份额的主流消费市场。在一段奶粉里添加低营养价值麦芽糊精, 容易导致婴儿对蛋白质、钙、铁、锌的摄入不足,进而造成抵抗力弱和发育迟缓等问题;乙基香兰素(香精)会增加奶粉的香味,但也容易造成婴儿的偏食行为出现,也不利于清淡健康饮食习惯的培养;棕榈油成分是否不利于钙的吸收存在争议,但容易导致婴儿便秘成为了宝妈们的共识。在200-300元价位,当众多国产奶粉品牌都已实现易吸收的深度水解时,部分外资奶粉品牌仍然停留在适度水解阶段。尽管上述添加物均符合国家标准,但在消费者的认知里则会成为品牌竞争的弱势。在“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哭孩子”的认知下,谁也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在吃的方面受委屈、担风险。03 缺乏品牌特性塑造 不利成为消费首选1. 重产品特性、轻品牌特性,外资奶粉品牌陷入认知同质化。在实际接触产品之前,品牌是消费选择的第一要素,影响着消费者初认知的形成和后续决策行为。突出的品牌特性易于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容易形成指名购买和心理预售;而同质化的认知则会增加消费者的选择成本,导致随机购买概率提升。现在几乎所有的大品牌都推出了大而全的奶粉系列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倘若缺乏强大的品牌特性,给人留下谁家产品都差不多的认知,那消费者就需要在数百个产品系列和上千款产品里对奶源地、生产地、饲养标准、工艺标准、配方成分、价格和评价反馈等要素进行反复对比。计算量之巨、对比难度之大、时间成本之高可想而知。这与当年的茶叶市场何其相似,在产地、工艺、年份、成色和价格等一系列消费要素的堆叠下,消费者早就晕头转向了。幸好有小罐茶凭借“平价罐装”的特性和制茶大师作为背书,一举改写了茶叶的挑选要素排序,成为众多小白客户的首选。从重产品推广的营销红海转变为重品牌推广的认知蓝海,飞鹤通过“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特性对复杂的消费要素进行简化重构,而君乐宝则通过“欧盟双认证”的安全特性脱颖而出,唯独外资奶粉品牌在追求大而全中陷入了认知同质化的泥潭。在常见的27个外资奶粉品牌里,谁知道雀巢、惠氏、美赞臣、爱他美、可瑞康、诺优能、牛栏、美素佳儿、雅培、喜宝、A2等品牌间有何明显不同呢!2. 线上推广狼性不足,不利于新客户教育开发。在母婴渠道增量放缓的背景下,线上的新媒体成了宝妈奶爸们了解奶粉知识的重要阵地。母婴APP、微博、知乎、短视频和种草平台因知识的系统性、场景展示生动性和评价反馈数量多的优势,其推荐作用已远远大于熟人推荐和品牌官网。国产奶粉品牌在品牌传播方面,积极向新消费品牌学习,围绕明星、专家、大V、行业媒体和高端客户等发声人群,构建了覆盖全域的品牌传播矩阵,迅速抓住了2021年母婴独立设备超五千万的新增数量。但雀巢和惠氏对新媒体传播的重视度还远远不足,以致于在抖音平台搜索发现时,雀巢和惠氏的官方账号作品点赞量极少,大多数KOC在进行排名推荐时也会因为利润问题主推国产奶粉,甚至会对外资品牌进行负面报道。(惠氏的低点赞数和KOC们的负面评价)04 雀巢如何重启中国市场?1. 重构高端标准,拉开认知差距根据尼尔森数据显示,高端和超高端奶粉的市场占比从2014年的22%提升到了2021年的52%,增速好于其它价格段奶粉。雀巢亟需抓住量减价增和消费升级的高端趋势,针对国外黄金奶源地和饲养方式等竞争优势,通过有机、草饲和液态奶产品重新定义高端婴儿奶粉产品标准,重新拉开外资奶粉和国产奶粉的认知差距。在定义高端产品的标准方面,外资奶粉品牌要积极向认养一头牛学习,通过改善饲养方式和饲养环境重新定义了好牛奶的标准,而非陷入到配方成分的军备竞赛中。2. 打造通路型产品,进攻国产奶粉根据地市场营销与军事战争都有这样一个观点:要把战火烧到对手的根据地里。无论飞鹤在一二线城市的渗透率如何,吃亏的都是外资奶粉品牌;但反过来看,如果让渠道下沉的战火在三四线城市点燃,无论成败,难受的都是国产奶粉品牌。雀巢需要补齐中端奶粉的各项短板,向中档手机守门员的红米K50和IQOO10学习,打造一款极具竞争力的中档通路型产品。这款产品既能像君乐宝一样成为平价的价格屠夫,又具有雀巢和惠氏的品牌认知优势,以重渠道建设、轻盈利为目的,在消费者心智中成为中端产品首选,以此倒逼母婴连锁店进行重点陈列并打开下沉市场。3. 强化视觉符号,注重陈列吸睛在众多饮品采取腰线包装和红、黄、蓝、绿彩色主色时,元气森林通体白色的包装在终端货架上异常醒目;当所有的挖掘机都默认黄色外观时,神钢的“绿巨人”吸引不少建筑施工队主动关注;当所有的白酒都惯用红、黄、棕色时,洋河的蓝色成为了营销的经典案例。但在罐装奶粉的包装上,品牌识别度还有大量提升空间。大多数奶粉产品惯用白色或者浅色的罐体主色再加上蓝色、紫色或者绿色的盖子,站在三米外放眼望去,似乎都穿着相似的“衣服”。有极个别的产品采用了通体主色调的方式,但也可能误选了灰色系。既然化妆品里可以有小棕瓶、小蓝瓶,为什么奶粉品牌不能占据一个主色系,打造一个通体蓝色的小蓝罐、小紫罐、大红罐和大黄罐呢?继颜色之后,背标也是一个增加终端竞争优势的战略级包装技巧。在服务恒顺醋业时,笔者就曾建议将相关信任状做成产品背标贴在醋瓶后方,让好产品自己会说话。雀巢可以考虑将爱尔兰杰出贡献奖、奶粉智库最佳口碑奖、最佳婴幼儿营养品大奖、世界乳业创新奖、百年奶粉品牌、婴幼儿大脑发育专家等信任状做成图标印在罐体侧面,从荣誉奖项、工艺标准、奶源地标准、原料配方和销售评价五大维度系统展现竞争优势。05 结 束 语大中华区上升为与AOA大区平级的大中华大区,雀巢对中国市场的重视程度已不言而喻。近年来雀巢在国内市场的低迷表现,看似是品牌老化所致,其实是惯性经营思维的红利消失。雀巢奶粉业务要想重新问鼎中国市场,关键一跳在于从产品营销转变为品牌营销。当众多外资奶粉品牌纷纷通过推出四段、五段奶粉续命时,从一段奶粉的源头上重建奶粉品牌的竞争势能将更为重要。借助消费趋势、升级产品矩阵、进攻国产奶粉认知弱势,构建母婴-KA-电商和新媒体一体化的宣传销售体系才能赢得更大的市场空间。}

1个回答
关注
摘要
亲,三鹿奶粉事件是中国在2008年发生的一起涉及质量问题的食品安全事件,涉及三鹿集团生产的婴幼儿奶粉被检测出含有害物质三聚氰胺,导致数千名婴幼儿患病甚至死亡。该事件揭示了中国商品质量检验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具体包括以下几点:1. 监管体系不完善:在三鹿奶粉事件中,监管体系存在缺陷,监管机构在检测和监督方面存在不足。中国监管机构需要加强对生产商的抽检、监管,并更加严格地执法。2. 标准不够严格:中国在某些标准方面存在不足,例如在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上存在空子,导致生产商通过添加不合格的化学品来提高产品质量或减少成本,这也正是三鹿奶粉事件中使用三聚氰胺来欺骗检测者的原因。3. 生产商弄虚作假:一些不良生产企业为了节省成本和提高利润,可能采取不正当的方法来欺骗消费者和监管机构,以达到生产的“目的”。以上问题是三鹿奶粉事件的一个缩影,中国也意识到了这些问题,并逐步采取措施来改善检验方面的工作,如发布新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推行食品安全责任制、加强相关部门的监管等。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3-04-17试分析三鹿奶粉事件的发生,反映了我国商品质量检验方面存在哪些问题?商品检验亲,三鹿奶粉事件是中国在2008年发生的一起涉及质量问题的食品安全事件,涉及三鹿集团生产的婴幼儿奶粉被检测出含有害物质三聚氰胺,导致数千名婴幼儿患病甚至死亡。该事件揭示了中国商品质量检验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具体包括以下几点:1. 监管体系不完善:在三鹿奶粉事件中,监管体系存在缺陷,监管机构在检测和监督方面存在不足。中国监管机构需要加强对生产商的抽检、监管,并更加严格地执法。2. 标准不够严格:中国在某些标准方面存在不足,例如在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上存在空子,导致生产商通过添加不合格的化学品来提高产品质量或减少成本,这也正是三鹿奶粉事件中使用三聚氰胺来欺骗检测者的原因。3. 生产商弄虚作假:一些不良生产企业为了节省成本和提高利润,可能采取不正当的方法来欺骗消费者和监管机构,以达到生产的“目的”。以上问题是三鹿奶粉事件的一个缩影,中国也意识到了这些问题,并逐步采取措施来改善检验方面的工作,如发布新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推行食品安全责任制、加强相关部门的监管等。那商品检验中生产检验(第一方检验)、验收检验(第二方检验)和第三方检验应当怎样落实?亲,商品检验中生产检验、验收检验和第三方检验是指在商品生产和销售过程中,为了保证商品的质量与安全,实施的三种检验方式。各个环节的检验主要涉及以下内容:1. 生产检验:由生产企业自行组织的检验,主要是在生产过程中对原材料、半成品、成品进行的检验。生产检验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减少不合格品率,确保产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2. 验收检验:由销售企业或消费者组织的检验,主要是在发货前或收货后对商品进行的检验。验收检验有利于保障消费者的权益,确保消费者购买到合格的产品。3. 第三方检验:由具有资质的检验机构组织的检验,主要是对生产企业和销售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及其产品进行的检验。第三方检验具有公正、客观、专业的特点,可以在消费者和企业之间起到桥梁的作用。落实商品检验中三种检验方式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加强制度建设,明确三种检验方式的职责、权限和程序,并明确各方的权利与义务。2. 对于生产企业,应做好产品“三品一标”(产品合格证、制造许可证、计量标志、产品标志)的管理,加强对产品质量的控制。同时,对生产企业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生产过程和产品符合有关标准和规定。3. 对于销售企业,通过完善检验流程、加强验收检验力度等方式,确保销售的产品符合相关要求,并在产品售出前做好充分的产品检验。4. 第三方检验机构应具备一定的资质和能力,如认证机构、检验机构等,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标准执行检查和检验,对生产企业或销售企业进行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处理意见。同时,加强信息公开,及时向社会公布检验结果。已赞过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评论
收起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扫描二维码下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港版喜宝奶源来自哪里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