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调解失败后必须马上提出仲裁吗仲裁判决后不服一审立案诉讼前调解不成后还可以调解吗?

小学生劳动教育课题研究结题报告(通用12篇)  在现实生活中,报告的使用成为日常生活的常态,报告中涉及到专业性术语要解释清楚。在写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生劳动教育课题研究结题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生劳动教育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篇1  一、调查目的  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逐步养成节约的行为习惯,最大限度减少食 品浪费。动员学生积极参与节电节水活动,促使学生养成及时关水、关灯习惯,杜绝长流水和长明灯现象。  二、调查时间xx年寒假  三、调查范围新郑市龙湖镇王许村4户居民。  四、调查方法谈话法:通过谈话了解他们每个家庭的用粮用水用电情况,并分析原因。  五、调查结果与分析  1号家庭有3口人,家里有一台电脑、三台电视、一台电冰箱、一个微波炉、一个电饭煲等家电。平均每月水费22 元,128.4元,合计每月150.4元,平均每人水电费51元[我大多数不在]。用电、用水习惯:爸爸爱玩电脑,所以家里电脑一天到晚开着。周末,时常三台电视全部打开。我们常常会忘了随手关灯。洗菜的谁会用来冲厕所。2号家庭爷爷家有4口人,家里有一台电视、一台微波炉、一台洗衣机一台冰箱。平均每月水费17.6元,电费116.416 合计每月134.016,平均每人水电费33.504元。用水、用电习惯:平常他们两位是很节约的,夏天连电风扇都很少开,电视也不看什么,可我和我表妹来了以后,就开销大了,几乎每天晚上都开空调,还会看电视。上厕所冲马桶几乎都用废水。3号家庭外公家有4口人[外加一名3个月的婴儿]家里有四台电视、三台空调,平均每月水费30.8元、平均每人水电费43.224元。用电习惯:人走关灯、用节能灯、电视声音开的小。用水习惯:家里有个婴儿,要常洗尿布,水会比别人家多,刷牙洗脸,水龙头不是一直开。  六、调查结论  3号的水、电费都是最高的。其实用水,用电量跟家庭人数也有关系,2号家庭和3号家庭人数一样,但3号全是大人,2号有2个小孩,自然多了一些水费和电费。从每个家庭用水、用电情况来分析,都有环保意识,但因为每个家庭的电器不一样,情况也就不一样了。家庭的用水量与家中人口和家中人口用水习惯都有关系,养成好的节水习惯能决定用水的多少,能节约水。通过这次调查我发现节水节电在我们生活中是很重要的,下面给介绍几个节水节电小妙招。  七.节水节电小妙招  节水篇  1. 洗衣,水可反复使用。  2. 一水多用,环保节水法。  3. 收集废水:家中预备一个收集废水的大桶,收集洗衣、洗菜的家庭废水冲厕所。  4. 家庭浇花,易用淘米水、茶水、洗衣水等。  5. 淋浴:如果关掉龙头擦香皂,洗一次澡,可节水60kg。  节电篇  1. 养成不使用或离开房间时,随手关灯的习惯。  2. 冰箱存放食物要适量,以免影响冰箱内空气对流,影响保鲜效果,增加压缩机时间。  措施:  ①做到随手关灯。  ②买冰箱时买节能型冰箱,即省钱又省电。  ③刷碗时用一个大盆接着,不要让干净水白白流走。  ④我洗澡时,站在一个大盆里,冲澡的水流在盆里可以冲厕所。  小学生劳动教育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篇2  一、调查目的  了解小学生什么时候说话不文明及他们说不文明语言的起因。  二、调查时间  20xx年6月至8月。  三、调查范围  武珞路小学六年级学生50名。  四、调查方法  1)观察法:仔细观察不文明语言何时出现及内容。  2)问卷法:通过问卷了解有些学生为什么说话不文明,并分析原因。  五、调查结果  1)小学生为什么说话不文明:  (1)由于与别人的矛盾而产生愤怒情绪,说话会口不择言,一般都是发生在男生身上。  (2)由于他人的行为、举止或是衣着相貌而取笑别人,说一些不雅的绰号。  (3)很多小学生说不文明语言都是出于一种反抗的情绪,对某件事情不满的时候,甚至难过的时候。  (4)还有不少人人表示,不文明语言是从长辈、周围人的嘴里听来的,有的是看电视、电影学来的,不自觉就讲出来了,时间长了就养成了不好的习惯。  2)小学生讲不文明语言后心理表现或想法:  (1)心里有一种莫名其妙的舒服感。  (2)有时边说边大笑,作为一种发泄的方式。  (3)听到周围的人讲过不文明语言,所以不认为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3)小学生什么时候会说话不文明:  (1)玩的时候:做游戏时有些人会赖皮,然后互相用语言攻击。  (2)公共场合:一个同学在很多人面前让另一个人出洋相,被讥笑的那方就开始了语言攻击。  (3)暗地里:和某人关系不好,不敢当面说,就在背地里说有损于他的话。  六、分析  1)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有些不文明语言是从家里、社会上听来的,还有的是从同学那里学来的。在不文明的环境里,小学生的语言、举止都会受到影响。  2)高年级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之一,就表现为用一些不太雅的语言表达心中的不满情绪,作为发泄的方式。有时并无恶意,但造成的影响很不好。  3)高年级学生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爱讥笑同学,这也是讲不文明语言的原因之一。  4)现在的独生子女的脾气、度量不算大、吃了亏,嘴上一点也不饶人,这也是原因之一。  七、思考  中国历来有“礼仪之邦”的美称。作为现代中国人,应该发扬光大文明古国的传统美德。作为小学生,我们要担负起建设文明、繁荣祖国的重任,必须在各方面全面发展。我觉得要提高自己的自身修养,首先就要做个文明的小学生。我建议我们的长辈们,所有的爸爸妈妈叔叔阿姨们,请你们以身作则,给我们树立起榜样来,让我们一起营造文明的氛围。  小学生劳动教育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篇3  理论离不开实践,只有在实践中亲身体验,高尚的思想,良好的品德才会潜移默化地变成学生自身的素质。为此,响应锦里小学的号召,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总结如下:  一、活动内容的选择应该具有教育性和可操作性。  内容是活动的基础,没有好的内容就不会产生好的效果。我觉得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要从本地实际出发,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与他们的身心发展相结合,立足本土,在家乡现代化进程中寻找内容。活动内容除了有针对性、教育性和实践性之外,还要体现地方性和时代性的特点。活动内容可以是道德品质,健康生活的;也可以是开发智力,培养创造性思维方面的;还可以是动手动脑,培养生存能力方面的。总之,能达到开阔视野,丰富知识,陶冶情操的就是好内容。  二、活动形式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  例如1:我们组织小学生体验了乡村的田园生活,学会了自己动手、自我管理,加深了同学间的团结友爱。在活动中,还采用了摄影、写作等形式。摄下的一个个美好的镜头,写出的一篇篇优秀日记、作文,既是对话动的记录,也是对活动的总结。使他们认识了大自然,体验了乡村的田园生活。引导了学生回归自然,走进自然,认识了多种常见的花草树木。  例如2: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组织了环保行动。可以开展旅行活动,游览名山大川,名胜古迹在游览过程中,每位同学手拿一个环保垃圾袋,捡起身边的垃圾,以自己的行动为奉献保护爱护我们生存的环境,做一名合格的小主人。也体验了环卫工人的伟大和艰辛,从小树立爱护环境卫生的好习惯。  例如3:由于我校处于闹市区,更应加强交通安全方面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就利用星期天,通过社区青少年活动中心联系,组织小朋友上街帮助交警维持交通、社会秩序,打扫环境卫生,宣传交通卫生知识。通过这种实践,不仅让小朋友自己知道应该遵守交通,更是交通安全的积极宣传者。  例如4:我们还通过社区青少年中心联系成都商报社,支持学生卖报活动。通过这个活动,让孩子知道爸妈挣钱的艰辛。养成自己不浪费的习惯。同时也给孩子树立挣钱理财的思想。  例如5:暑假其间,组织小朋友到社区福利院关心孤寡老人,为老人们打扫卫生,给老人讲故事,给老人表扬节目等。通过这个活动,培养孩子的爱心,发扬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  三、社会活动时时处处注意安全,确保了活动的顺利的开展。  安全问题是活动顺利进行的基本前提,活动开始前,先到活动的地方踩点,下发的有明确的活动方案。在出发前强调了组织纪律,提醒了孩子做好外出的各项准备工作,切实注意安全;防止安全事故发生的措施保证了活动圆满的完成,活动结束时,保证无一例安全事故发生。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们在实践中增长了见识,培养了能力,得到了锻炼,孩子们也学到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为学生们提供更多体验实践的机会。  小学生劳动教育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篇4  20xx年寒假,学校结合教育局工作安排和学校工作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充分以寒假为契机,以“关爱、感恩、责任”为主题,引导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从小事做起,为推进家庭和谐,出点力,让学生过一个文明、有益、健康、充实的寒假,发挥社会实践活动的作用,让学生了解社会形势、了解民情民意、提高综合素质。假前召开了全校师生动员会,班主任适时做好指导,加强信息沟通,交流经验,推动寒假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引导学生开展体验劳动、公益活动、助残帮孤志愿者活动等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热爱家乡、服务社会,开阔学生眼界,陶冶学生情操,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磨炼意志,愉悦身心,使学生全面健康地成长。为使以后学校活动开展的更好,确保活动顺利实施,特把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做以下总结:  一、高度重视,认真组织  假期前,学校对各班主任进行了工作布置。各班积极响应、认真落实,根据每班自身特点,学生特点,进行活动安排,同时对活动内容进行讲解、指导。我们努力做到队活动与个体实践相结合、学校与家庭相结合、学校与社会相结合。  二、 紧密结合实际,多形式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一)、放假前,少先大队辅导员老师把做“四好少年”社会实践活动向学生提出具体要求,做好动员工作,要求学生把参加活动的情况做好记载。努力增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意识,使学生完成“四好少年”活动内容,真正在活动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二)、感恩父母心,孝心无价。  老师利用校讯通,提醒并鼓励和引导学生在寒假的中自制感恩贺卡赠送给父母,亲人、老师,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父母,用一颗真诚的心去与父母交流,用一颗宽容的心去细味父母的唠叨,亲自为父母献上自己的感恩行动:高年级学生学着给父母做一次感恩饭,低年级学生为父母泡一杯感恩茶,给父母送上自制的感恩礼物,说一句感恩话等形式。提示学生不仅要在特殊的日子像父亲节、母亲节、父母的生日等献上我们对父母的一份爱心,在平日里我们就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让父母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爱。通过这项活动同学们感受到了父母的辛劳、父母的爱,懂得了知恩感恩,提高了道德素质。从身边亲人做起,通过爱父母、爱家庭,进而推己及人,达到爱同学、爱老师、爱学校、爱社会、爱祖国的目的。  (三)、开展“送温暖”、“为春节添喜庆”等活动,在活动中组织学生深入孤寡老人家中,学生用真情和行动去关爱弱势群体,奉献爱心,开展尊老爱幼、助残帮困、保护环境、公益宣传等各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把欢歌笑语送到需要帮助的人中间,受到了好评。  (四)、开展“假期我当家”主题劳动体验活动,利用“我当一天家”主题活动。活动中承担买菜、做饭、洗衣、清理卫生、亲自去交一次电费、置办年货、料理家务等一切事务。通过实际动手实践,学习生产劳动、工艺制作、日常生活事务等方面的基本技能,学习自我保护、生存安全以及懂得节俭、自立自强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五)每人针对寒假参加的实践活动,写一篇关于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的文章,记录下自己实践活动的经历、体会、感想等,写出了自己的真实感受。  这次寒假实践活动通过这一系列形式多样的主题,得到了学校领导的重视和家长的大力支持,取得了成功。虽然是短短的二十几天,但是给同学们的教育却是课堂教学所无法比拟的。实践使他们多了一份责任,多了一份爱心,多了一份成熟,培养了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促进了他们健康、全面地发展。  小学生劳动教育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篇5  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人力资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力量。高职院校能否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不仅关系高职院校的健康发展,而且直接影响着整个国家和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大学生对劳动有着什么样的认识?产生这些认识的原因有哪些呢?对劳动教育有什么样的反馈与建议?本文主要通过分析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去获取的相关数据和信息,达到了解现阶段高职学生劳动观真实现状的目的,调查采用自编问卷《大学生劳动观现状调查问卷》进行。该问卷用于调查当前在校的高职学生的劳动观现状和目前的劳动观教育现状,正式问卷共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个人基本信息。第二部分为劳动教育观及影响因素。第三部分为劳动观教育。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500份,收回有效问卷478份,问卷回收率95.6%,有效??卷436份,有效率91.2%。  一、高职学生劳动观现状  (一)高职学生的劳动观总体上相对比较积极  从调查可以看出,高职劳动观教育是比较成功的,在我们所设置的几个问题中,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大学生对劳动的意义的认识比较到位,有94.6%的大学生对劳动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有89.1%的大学生对要想获得幸福,就必须劳动持赞同态度。有61.56%的大学生对要想获得财富,就必须劳动,表示非常赞同,有33.53%的大学生表示比较赞同,不太赞同的和不赞同的分别占1.54%和3.37%;  (二)部分大学生劳动观功利化  与劳动意义观相比,大学生对劳动目的的认识就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偏颇,调查结果显示,有51.5%的大学生表示非常赞同或比较赞同“劳动是为了赚钱”这一观点,加上保持中立的24.9%,对“劳动是为了赚钱”的认识的认同度比较高;与此同时,另一问题也引起了我们的重视:仅有34.2%的大学生表示,“在有偿劳动和公益劳动发生冲突时,会选择公益劳动”,而保持中立的高达44.1%,这一数据同样值得我们反思,在高职学生劳动观教育影响下,大学生们能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集体的关系,然而,当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发生矛盾时,一些学生却开始变得现实起来,这个时候,他们更多的是考虑个人利益,其劳动行为相应地就缺乏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然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大学生处于思想不完全成熟、劳动观尚未完全形成阶段,大学生劳动观教育应抓住这一时机,有力地开展劳动观教育工作,为大学生进入社会,更好地为社会做出贡献做好充分地准备。  (三)部分大学生劳动观片面化  比如,在劳动荣辱观方面,有81.7%的大学生对“劳动是光荣的”这一观点表示赞同,但仅有62%的大学生认同“不劳而获”是可耻的;大多数大学生具有正确的劳动观,但是这种正确的劳动意识并没有成为大学生做出正确劳动抉择行为的强大动力,又如,81.3%的大学生赞同“环卫工人的劳动和科学家的劳动一样光荣”,但仅有60.5%的大学生赞同“将来做不了社会精英,甘愿当普通劳动者”。  (四)部分大学生的劳动观还处于不自觉、无意识状态  他们更多的是选择保持中立态度。比如对于“干得好不如嫁(娶)得好”这一观点,保持中立的占26.9%。“网红主播”的成功值得效仿这一观点,保持中立的占37.6%,对于“当官也能发财致富”这一观点,保持中立的占32.9%,这些数据充分表明,在高职学生中间,一些大学生对劳动荣辱问题、劳动分工问题、劳动的目的和意义问题在认识和行动上还没有达到自觉、认同的高度。  二、高职学生劳动观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体系不完善  长期以来,我国高职院校施行的劳动观教育在有些环节脱离了生产实践,并且在合理运用大学生所学知识与其社会实践结合方面倾注的注意力不够,学校对劳动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多数学校没有开设劳动课程,有些学校即便有劳动课程,却没有与课程相对应的教材。在教学过程中也都是灌输式的对大学生进行劳动教育,而不能有声有色地、结合生活实际地教授大学生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不能让学生明确劳动教育的目的,学生也只能是被动式的接受。一些高校更多关心的是学生的就业率及升学率,这就导致劳动教育在高校教育中所占比例越来越低。  (二)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随着互联网、移动通讯的快速发展,大学生在接受劳动教育时很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阻碍劳动教育的顺利开展。大学生年纪尚轻,思想并未成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还并没有完全确立,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心灵很容易受到社会上不良风气的侵蚀。当前的高校中,“拼爹”、“啃老”、“炫富”的现象已是司空见惯。另一方面,当前急功近利的风气在社会各领域大行其道,严重影响着劳动教育的开展。有相当一部分的大学生完全摒弃了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妄想一夜暴富、不劳而获。  (三)家长不当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  当前,独生子女现象普遍存在,家长往往过分溺爱孩子,对孩子的事情事事包办。他们不想让子女走自己的路,倾其所有来爱孩子,不让孩子参加任何形式的劳动。殊不知,这样的做法阻碍了孩子独立性与劳动习惯的养成。父母轻视子女的劳动,不重视劳动带给子女的重大作用,势必影响子女的全面发展,甚至阻碍了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当孩子想要劳动时,父母会告诉孩子只要好好学习,不好好学习将难以摆脱打工的命运;同时也不相信孩子能够胜任劳动,打击子女的信心、劳动的热情。更有甚者,许多家庭因条件的优越,会去家政公司请保姆来家里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  (四)大学生自我劳动教育自觉性的缺乏  大学生未能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很多大学生对体力劳动有抵触心理,在他们看来,自己接受教育就是为了摆脱体力劳动。持这种观念的大学生不在少数,他们根本没有认识到劳动教育是他们接受教育的一个必要环节,而是把教育同劳动教育看作是水火不容的两件事。有些大学生不愿认清现状,觉得自身有优越的条件,毕业后自然而然就能找到令人满意的工作。只要在校期间好好学习,毕业时获得学位与学历,不需要自觉地参加劳动。即便是与就业挂钩的劳动法律法规的相关知识也不放心上,不愿参加暑期实习等各种劳动实践活动。  三、有效开展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对策  (一)努力营造社会对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氛围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大学阶段是其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必须提高全社会对大学生劳动教育的认识,才能从根本上端正大学生的劳动观念。要想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就要让大学生的周围有先进典型的劳动模范。应努力培养社会各部门中思想觉悟高、工作认真刻苦的好同志,作为劳动模范进行表彰。再通过劳动模范的典型事迹,感染身边的人,进而带动整个社会对劳动认识的提高。劳动模范在他们的身上能够看到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他们以辛勤劳动为荣、敢于拼搏、不计较得失、无私奉献,他们身上体现了劳动人民的钢铁意志、高贵的品格。通过挖掘大学生身边的典型示范,让大学生有真实感和说服力。并且大学生身边的劳动模范的表彰易引发大学生的思考,在敬仰他人的同时说服自己、激励自己,立志成为他们这样的人。因此,利用榜样事例教育大学生,易于大学生的直观理解,有助于大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者、养成劳动的好习惯。  (二)明确大学生劳动教育目标  高校作为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应将劳动教育列入教学计划。劳动教育是培养新时代人才的必要途径。面对劳动情感、劳动观、劳动习惯、和劳动知识、技能尚处于塑造阶段的在校大学生,必须发挥高校在此阶段的主导作用,利用教师、课堂、辅导员等各方力量,充分调动大学生的参与意识,利用他们在校期间相对充裕的时间和旺盛的精力,打造科学的劳动观和过硬的劳动技能,为他们下一阶段的人生发展历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可以制定不同的育人目标,培养全面发展人才。当代大学生多是"421”家庭走出来的,就大一新生而言,可以引导其积极参与劳动,帮助其端正劳动观念,树立良好的劳动习惯,逐步培养其独立自理的能力。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公益活动,逐步把学生吸引进来,在劳动中体会生活,在生活中体验幸福人生。就大二学生而言,可以为其专业技能的学习创造便利条件,并鼓励其积极参加职业资格认证考试。就大三学生而言,可以对其进行创业与就业教育、职业技能专题培训,密切与地方的联系,为学生的专业实习开辟新道路,为学生步入社会积累下丰富经验。  (三)积极参加劳动,实现知行合一  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必须注重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充分利用实践实训基地和引进的具有丰富业界实践的老师,鼓励学生制作自己的优秀作品参与校内外竞赛、评选等等。掌握参与一定社会生产所必须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与劳动有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等相关知识。通过强化学生的实践实习,让他们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在从事相当的劳动实践之后,能够进行简单的工艺改良和创新。高校应为大学生劳动教育积极搭建实践平台,杜绝实践?C会少、形式单一、现有实践基地使用率低等情况,以免造成学生所学知识无用武之地的局面。另一方面,在校大学生应重视劳动实践活动对自身发展的重要作用,课后主动参加一些实践来深化对所学理论知识的认识,实现知行统一。  小学生劳动教育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篇6  一、指导思想:  为了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进一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教育目标:  1、从小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及其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在家能帮助父母做些力所及的家务劳动。在校能完成打扫卫生等基本的劳动。  2、通过劳动基地等劳动,做到良好习惯的培养和不良习惯的矫正相结合,促进学生的健康,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劳动技术及热爱劳动的品质。  3、教师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探讨中小学阶段学生劳动意识的形成、范围及培养途径。  三、具体措施:  1、加强学习,确立劳动教育的地位。  每学期初组织教师进一步学习教育方针,认识“五育‘发展的整体性和全面性;学习《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和国家教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几点意见》,从培养目标的高度,更多理解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学习《劳动教学纲要》,明确劳动教育的目的、任务和要求。学习各地劳动教育的先进经验,增强教育工作的时代感。  同时,利用家长会,宣传劳动教育的意义和劳动教育的重要性,要求家长协助学校开展这方面的教育。做好”三保证“:我们把劳动教育列入工作计划,学期结束时评估优劣。二要订好劳动教材和手工劳动材料,做到人手一册,一人一份,保证劳动教育材料。三要建立劳动教育检查制度,保证劳动教育的正常性。从而确立了劳动教育的地们,促进了劳动教育的顺利开展。  2、因地制宜,开辟劳动教育基地。  劳动基地是进行劳动教育的物质保证。我们除在劳动课中认真进行爱劳动的教育和手工劳动实践外,还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促进劳动基地的开辟与建立。  首先,开辟校内的劳动教育基地。我校的外操场,一年要除草数次,以往都是由学校请校外的`小工进行清除。近几年来,我们把这项工作作为学生进行劳动锻炼的一项任务,全部由学生承担。学校的绿化带、花坛和草坪,事地也不少,我们将划分给班级包干,负责定期拔草、除虫等工作。  其次,我们经常组织学生参加打扫燕子村的黄金台、易黄公路边捡拾白色垃圾等公益性劳动,将学校门口这一路段作为校外的劳动教育基地,由各年级学生轮流做好路面的清扫工作。  其三,利用军营村苗木生产基地,每月组织骨干学生参加劳动,请技术员讲解劳动技巧,以提高学生的劳动兴趣。  此外,积极倡导学生在家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父母的事情帮着做,还通过定期的问卷调查,及时了解情况,使劳动教育落到实处。  3、开展研究,提高劳动教育质量  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努力提高劳动课教学的质量,是优化劳动教育的关键。首先,我们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劳动教学纲要》;深刻领会纲要对各年级  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具体要求。其次,我们以现行劳动教材为内容,举行了劳动教学公开课,课后,重点讨论研究劳动课教学的基本模式。  4、各班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有目的,有主题的组织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活动,在劳动的过程中,遵循知、情、意、行相统一的原则,并充分注意教育形势的趣、活、实。要求:每班进行一次关于劳动教育的主题班会,组织一次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一次劳动技能竞赛活动,组建一个劳动兴趣小组。并及时整理活动的过程性资料,学期末,学校将评选劳动先进班集体。  5、学校开展全校学生征集”劳动小窍门“、”劳动金点子“,培养学生在劳动中实践、学习、创新的能力。  6、各班组织学生开展”学一种劳动技术“、”写一篇劳动收获体会“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本领,做主人。  7、举行竞赛,激发劳动教育情趣。  8、开展评选”最佳劳动基地“、”劳动小能手“等活动。  小学生劳动教育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篇7  全国教育大会提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现代教育应当重视的重点,对于社会主义接班人、建设者的培?十分重要,因此教育建设应当做到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新时期下,现代大学生往往缺乏劳动意识,其原因在于现代大学教育侧重于理论知识,忽略了劳动精神的培养,同时受家庭教育影响,很多家长从小溺爱孩子,大学生自小养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坏习惯,这种习惯也许会随着年岁增长淡化,但很难完全消失,代表大学生缺乏劳动精神。5月1日-5月4日对系部教师及17级、18级、19级学生分别开展劳动教育相关调查,得出以下结论;  一、目前大学生劳动观念现状  当前我校大学生均为95后学生,大部分学生处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状态中,从小学到大学,劳动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比较陌生。另外,目前我们的德育工作中也缺乏此类教育环节。学生在校期间参加劳动以及社会实践的学时数比例远远低于在校总学时数。在学生中也出现了一些不良习惯:  1、不尊重他人劳动成果。不尊重校内保洁及勤工俭学学生劳动成果。在学校中随处可见教室墙壁、书桌上的脚印和乱涂乱画的痕迹。随处可见的纸屑、垃圾,食堂里剩饭剩菜成堆。很多学生无视父母辛苦,在消费上大手大脚,铺张浪费,互相攀比。  2、劳动观念和劳动意识淡薄。很多大学生在学校组织的劳动活动中偷懒耍滑,一些必要的劳动比如个人清洁卫生也不愿意做,有的甚至在校期间没有打扫过寝室教室卫生,很少清洗自己的衣服和被褥,假期回家不愿意帮助家人分担家务,劳动意识淡漠,表现在学习上就是好逸恶劳,旷课违纪甚至考试时弄虚作假。  二、原因分析  1、从家庭层面来看,独生子女政策及学业竞争压力,导致劳动在家庭教育中被忽视,学生在家里基本不参与家务劳动,家长也不主张孩子参与劳动锻炼。家长往往只关心孩子的学业成绩,只要努力学习,什么都不用干。  2、从学校层面来看,没有开设劳动教育相关课程,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培养较少。  3、从社会层面来看,学生在社会大环境影响下放松了对自身的要求,存在一些错误的思想,部分学生受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影响。一部分学生认为混张文凭只需拿到好分数,不需要有积极的劳动意识。学生之间的竞争也只是分数的竞争,没有人会对劳动的积极性进行竞争。同时受某些不劳而获错误思想的影响,导致出现看不起体力劳动、轻视劳动人民的现象。  三、学生对劳动教育的意义的认识  通过调查,学生对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时代背景、重要意义和主要内容有所了解但了解不深入。学生普遍认为劳动教育有利于培养一个人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培养感恩意识,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培养自己的责任心,对于参与社会竞争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对于学校劳动教育开展的建议  1、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从小事入手,认真对待日常生活中水滴石穿的养成教育,入情入理地达到教育目的,帮助自我管理能力差、艰苦奋斗精神淡薄的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树立克勤克俭、奋发向上、开拓进取、严谨踏实的艰苦奋斗作风。倡导一种健康向上的生活理念。  2、加强劳动方面的教育。首先,加强劳动观念教育。劳动观念作为人们对劳动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人们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通过参加适当的体力劳动,树立科学的劳动观念,端正劳动态度,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当中,为弘扬中华民族热爱劳动的优良传统,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其次,进行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劳动人民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人, 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最直接创造者。国和民是密不可分的,爱国必爱民,爱民必爱国,这是爱国主义的基本涵义。再次,进行劳动技能教育。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对大学生进行必要的劳动技能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劳动技能教育不仅要通过劳动理论课教育,而且要参加适当的劳动,使大学生学会各种劳动的实际操作规程,以保证劳动的安全和劳动的质量。  3、积极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的意志和品格  劳动教育应符合学生发展特点,激发学生劳动热情。开展形式应多样化,通过社区义务劳动、三下乡活动、社会调查、参观访问、军训、勤工助学等活动,让学生广泛接触社会,认识社会,在实践中培养劳动观念和热爱劳动人民的真正感情,培养全面人才,使大学生具有艰苦奋斗精神和健康向上的素质,锻炼大学生坚韧不拔、艰苦奋斗的意志品格。例如结合专业特点进行发明创造,实践操作,装扮校园,利用学校资源,开展结合社区义诊等活动。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校园卫生保洁和绿化美化,普及校园种植。开辟专门区域种植花草树木或农作物,让班级、学生认领绿植或“责任田”,予以精心呵护。大力开展与劳动有关的兴趣小组、社团、俱乐部活动,进行手工制作、班务整理、室内装饰、勤工俭学等实践活动。广泛组织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班团队会、劳模报告会、手工技能展示,提高学生劳动意识。重视每一次劳动成果,可在班级举行成果展示,激发大家劳动热情、创造火花,体验活动乐趣。  4、完善劳动教育体制  建立完善的劳动教育体制,使其更加规范化,日常化和习惯化。学校根据劳动教育需求,制定劳动教育计划,依照计划有序进行引导、实践教学,针对未能完成分配劳动事务或工作质量较低的学生,需要进行批评或处罚。  小学生劳动教育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篇8  一、指导思想  以实践为主,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具有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益美和以劳创新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功能。  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学生生活实际,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注重教育实效,创新体制机制,实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充分发挥学校在劳动教育中的引导作用,建立完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根据学生身体发育情况,科学设计课内外劳动实践项目,采取灵活多样形式,激发学生劳动的内在需求和动力。通过长期开展劳动教育,培养学生具备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形成良好劳动习惯。  二、工作目标  充分做好家校共育,抓住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的劳动实践机会,鼓励孩子自觉参与、自己动手,随时随地、坚持不懈进行劳动。创立家校合作实践课程,培养学生增加劳动知识、技能,加强家政学习,参与社区服务,适当参加生产劳动,使学生初步养成认真负责、吃苦耐劳的品质和职业意识。  帮助学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通过实践带领学生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体认劳动不分贵贱,尊重普通劳动者,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  (一)落实实践体验,坚持育人导向。  劳动课程和劳动活动以引导学生亲身体验,自己动手实践为基本原则,符合学生年龄特点与成长需求,以体力劳动为主,注重手脑并用、安全适度。把准劳动教育价值取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感情,报效国家,奉献社会。  (二)注重创新探索,体现时代教育。  劳动课教学内容要注重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培养。课程内容要常改常新,适应当代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针对劳动新形态,注重新兴技术支撑和社会服务新变化。开设劳动技术课,职业体验课和劳动法律专题课等多样课程,强化诚实合法劳动意识,培养科学精神,提高创造性劳动能力。  (三)多科协力合作,多面评价反馈。  劳动教育要充分发挥学校现有课程与活动优势,与美术、综合等课程有机结合,与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相配套,打造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劳动课程。建立学生劳动实践动态评价体系,制定评价标准,强调过程和结果并重,注重情感和态度教育,建立激励机制,全面客观评价劳动教育成果。  (四)结合本地文化,开展特色活动。  劳动教育要体现大同地方特色文化,与大同一中校园文化传统相结合,综合结合省情教育,德育主题班会,主题团(队)会,校本课程相关内容,通过科技文化节等传统活动平台展示成果,打造“特色课程+特色活动+特色展示”三位一体的劳动实践教育体系。  三、具体措施  劳动教育需要家校高效合作,达成教育目标共识,有机多样地开展实践教育。2021年因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延期开学,学生居家网络学习期间,是开展劳动教育的特殊机会。学校积极进行劳动教育探索与尝试,通过综合健康课开展劳动知识教育,利用居家学习机会尝试家务劳动实践课,鼓励学生和家长合作学习,创造了家校合作共育的良好开端。通过对本次网络教学成果的研究与反思,制定如下具体实施措施。  1.打造劳动教育工作团队  成立学校劳动教育工作组,由校长担任工作领导组组长,负责总体工作;教科处、教务处和综合健康备课组主导课程体系建设,其他相关科目备课组辅助完善课程;德育处、团委和学校年级组组织开展专题活动,提供展示平台;年级组和德育处负责劳动教育过程评价与记录,教科处、团委和综合健康备课组负责劳动教育成果展示与宣传;全校各相应科任教师负责具体工作实施。  2.打造劳动教育课程  学校把握劳动教育基本内涵,打造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日常教学以综合健康课为课程主体,采用“必修+选修”日常劳动课程形式,开展个人居家生活劳动,日常家务劳动,庭台农植生产劳动,居家手工创作劳动等知识教育。知识类、方法类和习惯培养类课程在日常综合健康课中开展教学,动手实践类、手工创造类等课程与美术、物理、生物等科目结合开展,日常家庭家务类课程通过家校合作开展家庭实践课。充分利用校园环境和班级环境卫生清扫劳动机会,抓住打理植物、清扫落叶、扫雪等季节性特殊劳动机会,建立校园内劳动实践课堂,打造全面完善课程体系。  3.打造品牌创意活动  结合学校现有教学环节与活动,融入劳动教育要素,让劳动教育渗透至学校常规教育教学工作。  开展一课教师体验、一日班主任体验等主题体验活动,以学校课堂为重要展示平台,让学生通过换位了解教师职业,促进师生互相理解沟通,在体验职业劳动的同时促进学生提升学习兴趣。  开展家长职业分享专题会,以每周班会和团(队)会为平台,家长分享职业体验与心得,让学生了解社会各种职业职能知识,同时体会父母工作不易,对父母产生感恩之情,学会尊重父母职业,进一步拓展到尊重社会不同职业。  开展“寻找最美校园人”活动,让学生从身边开始,寻找校园中校医、保安、保洁最美工作瞬间。逐步开展同主题系列活动,在社会中继续寻找劳动者之美,让学生学会尊重每一位普通的劳动者,进而发自内心地热爱劳动。  积极开发社会资源,加强家校合作,与可靠社会机构加强联动,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组织开展多样职业体验活动,如博物馆讲解员,图书馆管理员,交通疏导员等。利用学雷锋志愿活动和寒暑假假期实践机会,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志愿服务性活动,让学生在公益劳动、志愿服务中强化社会责任,养成良好社会公德。  4.建立劳动教育评价体系  劳动教育评价要注重坚持基本原则,充分发挥劳动教育评价的作用,展示学生的劳动技术成果,促进学生创新品质形成和创新能力发展。劳动教育评价时既要注重过程记录,还要注重结果展示,还需要特殊注意情感和态度评估。评估时要关注个体内差异,以鼓励为主,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正向积极引导,提升学生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  由德育处、年级组和综合健康课共同记录评价,通过视频、图片和文字全面记录学生劳动过程与感想,形成劳动日记、劳动心得等多样评价展示材料。注重多学科合作评价,定期评选劳动榜样,开展劳动实践成果展,开展劳动专题竞赛活动,多角度展示学生劳动收获与成果。逐步建立公示、审核制度,全面客观记录学生课内外劳动过程和结果,把劳动素养评价结果作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情况的重要内容,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  四、保障机制  (一)加强组织领导  把劳动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切实履行职责,建立劳动教育的长效机制。由主管部门牵头,明确相关部门职责,统筹开发和整合劳动教育资源,协调学校设计劳动教育课程、实践项目、组织实践活动。成立专门机构加强对学校劳动教育的指导。教育督导部门要加强对劳动教育的督导评估,将劳动教育纳入督导体系,将学校劳动教育组织实施情况纳入督导内容,适时组织开展对各地劳动教育组织和实践基地建设情况的专项督导。  (二)加强师资队伍保障  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配备必要的专职教师,在工资待遇、绩效考核、职称评聘、评优树先、培养培训等方面与其他学科专业教师同等对待,保持劳动教育教师队伍的稳定与发展。积极探索建立专兼职结合的劳动实践教育教师队伍,从企业、社会聘请能工巧匠、专业技术人员及其他具有一技之长的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校外劳动实践基地要根据规模和特点,配备能满足基地教学和管理需要、结构合理、有专业特长的专任教师和管理人员。  (三)建立经费保障机制  建立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共同承担的多元化经费筹措机制。可争取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吸引社会力量提供劳动教育服务。鼓励通过社会捐赠、公益性活动等形式支持开展校外劳动实践活动。中等职业学校劳动教育实践在坚持公益性原则下,可以发挥专业技能优势,适当开展一些经营性创收,减轻家庭负担。教育部门会同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推动将校外劳动实践纳入校方责任险范围,鼓励保险企业开发有针对性的产品,对投保费用实施优惠措施。  (四)加强安全保障  加强对师生的劳动安全教育,强化劳动风险意识,建立健全安全教育与管理并重的劳动安全保障体系。中等职业学校要制定劳动教育实践工作规程,校内外劳动实践教育均要强化安全措施,落实安全责任。各学校组织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要制定完备的活动方案和风险防控应急预案。科学评估劳动实践活动的安全风险,在场所设施选择、材料选用、工具设备和防护用品使用、活动流程等方面制定安全、科学的操作规范。学校开展校外劳动实践活动,要与家长签订协议书,明确学校、家长、学生的责任和权利。  (五)加强宣传引导  职业学校要结合职业教育特点,着重加强对劳动教育的宣传引导,大力宣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典型人物和事迹,弘扬技能宝贵、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主旋律,畅树奉献意识,引导学生树立在重大疫情、灾害面前的全局意识和责任担当,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劳动价值观。  小学生劳动教育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篇9  一、课题的提出  综合实践教育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培养21世纪合格人才的有效途径。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等育紧密相联,是教育不可取代的基本内容。  由于社会、家庭、学校重文轻劳的思想在作祟,升学指挥棒的负面影响,导致我们的学生劳动观念薄弱,劳动认识片面,劳动态度不正,劳动习惯差劣,劳动技能低下。综合实践教育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智力潜能深度的开发,对于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对身心健康的养成,对真善美的追求等方面独特作用,迄今还没有引起学校、家长、社会的充分重视。特别是落实到教育教学上,从课程定位到教学内容、课时安排、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等,还远不能有效地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在几个教育科研“五年”规划中,国内一些学者在理论上进行了相关研究,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但是,面对新世纪、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对综合实践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对人的全面发展、素质提高的价值认识需要作出新回答。“科教兴国”,人才的基础在哪里?国家创新体系的人才资源的基础在哪里?基础教育是重中之重,综合实践教育更不可缺位。因此,深入系统地研究中小学综合实践教育,对于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江泽民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以及《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促进基础教育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服务,在课程改革和学习方式上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支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在小学初中阶段,综合实践教育从原来的学科课程,而被纳入新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之中。无论在学科地位上,还是在学时的分配上、知识的含量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新课程理念要求综合实践活动不允许有原来意义上的教材出现,不允许每个学习领域都编成教材。因此,综合实践教育的发展,必须在教学内容取舍和选择上,在的开发和利用上,建立一种新的运行机制,使综合实践教育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研究的目标  (一)工作目标  探索一套既体现基础教育性质和素质教育精神,又和我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综合实践教育资源体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劳动。  (二)学生素质目标  1.初步形成热爱家乡、热爱劳动的情感和态度。  2.初步学会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养成使用劳动工具、主动参与劳动的习惯。  3.初步学会运用综合实践实践所学知识去观察社会生活,能够在综合实践教育实践中开发智力、增强体质、陶冶情操。  (三)教师培养目标  综合实践课题的研究开展需要教师深刻理解综合实践教育工作的内涵,真正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具有良好的自身素养和不断完善的知识结构。需要教师理解综合实践教育所负载的价值和意义。需要教师具有观察、发现、应对、灵活深入地处理学生身心发展的差异性、丰富性问题的能力。总之,教师职业的专业性要求在课题的实践与研究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我们要以课题研究为契机,积极创造条件,对综合实践教师进行专业技术和专业教法方面的定期培训和学习,不断完善综合实践教师队伍建设,培养和锻炼一批优秀的青年骨干教师。  三、研究的内容  1、编写出一套既突出区域性、地方性特色,又突出综合实践教育特点,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校本课程体系。  2、探索符合儿童认知规律的校本教材编排模式。  3、初步形成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运行机制,建立综合实践教育科学合理的学校课程管理机制和评价体系。  四、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一)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  查阅有关文献材料,根据地区综合实践教育资源的考察和学校综合实践教育的实际情况调查,开发和设计具有学校特色的综合实践教育资源。用观察、测量和统计分析的办法来了解和掌握第一手材料和有关数据,不断调整、完善研究措施,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提高研究水平和活动实效。  (二)研究思路  以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论述和儿童心理学为理论基础,以当前综合实践教学的现状为背景,以社会、家庭、学校为反馈点,以学生综合实践素养的培养  为着眼点,通过比赛、访问、座谈会、个别面谈、问卷、测试等多种形式进行研究,开发和利用校本综合实践教育资源,致力于把学生培养成为关心经济发展、会学习新技术,具有开创性的“现代人”。  五、研究的原则  ⒈全体性原则:  面向全体是素质教育的前提和基础,综合实践课在的开发和利用上,必须从综合实践教育的基础性、通用性出发,做到面向每一位学生,适应每一个孩子,使每位学生都能享有均等的动手、动脑、参与学习的机会,都能在各自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和提高。  2.全面性原则:  综合实践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必须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既要学习必要的综合实践知识,训练操作技能,又要注重渗透思想教育,培养学生健康又健全的人格。3.基础性原则:  综合实践教育是一门使学生学会生存、生活和发展的工具课。教育资源的开发必须既要立足于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劳动态度、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又要使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工农业生产和服务性劳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基本的劳动素质。  4.活动性原则:  综合实践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坚持以学生自身实践为主的原则。要保证学生主体有足够的劳动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具体操作中去实现理解、认识、探索、创造、交流和情感体验,在动作的内化过程中促进学生智力、技能、情感、个性的发展。  5.开放性原则  综合实践教育具有很强的综合性,综合实践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注意和其他学科教学的紧密联系和互相渗透,要因地、因校制宜,从实际出发,开发教学资源。要走出课堂、走出校门,做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  6.主体性原则  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尽可能多地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实验、动手实践操作的时间和空间,大胆放手让他们解决生产中的实践问题,激发他们探索真知的愿望和热情,使他们在掌握劳动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培养创造性。  7、目的性原则  综合实践教育资源的开发和设计,其外显活动必须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要彻底消除无目的无意义的“花架子”活动,力求避免为活动而活动。要充分考虑到每次活动都是教育中所必需的,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  8、因材施教原则  综合实践教育活动必须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的特征和掌握知识量的多少,提出不同的要求进行分类指导,从学生的个性差异、兴趣差异、特长差异、能力差异出发,因人制宜地加强个别指导。9.区域性原则  综合实践教育的内容,各地的情况是不同的,强调它的地方性特点或者区域性的特点,我们必须充分发挥我校得天独厚的综合实践教育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我校的综合实践教育资源。  六、教育资源开发的设想:  1.建立实践基地,强化校本特色:  综合实践课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极强的课程。单纯地搞"纸上谈兵"、"黑板上种田"是无法完成学习内容的。学生只有通过亲身实践,才能掌握基本的操作要领形成自己的能力。然而目前许多学校没有综合实践课专业教室,即使是好学校设立了综合实践课教室,但设备也不够学生使用,只能满教师的演示使用,更缺乏校外的实践基地。  劳动实践基地是综合实践教育中培养学生劳动观念和开展课外生产实践活动以及德育的主要阵地之一。我们将着手创建“小农场、小苗圃、小果园、小饲养场、小鱼池、小工厂”等学生综合实践实践基地,学生在劳动实践基地通过实践、观察、实验和尝试等活动,能充分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调动学生的劳动积极性,还能让学生养成珍惜劳动成果和热爱劳动的优良品质。  2.课外科技活动,促进潜能开发:  要深化综合实践教育,确保综合实践教育的质量和效果,把综合实践教育和科技活动结合起来,把创造教育的内容渗透到综合实践教育中,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渠道。把综合实践教育和科技活动结合起来,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综合实践教育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有利于把学生源于生活和课本知识提出的奇思妙想在综合实践教育中去检验、去实践。通过植物种植活动、生物饲养活动、工艺制作活动、电子制作活动、航模制作活动、发明创造活动,营造一个良好科技教育的校园氛围,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提供广阔的学习背景。  3.科学选择内容,改进课堂教学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要确立综合实践课的主体地位,在综合实践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打破原有的教育思想,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因地制宜,开展一些实用技术内容的教学。如组织学习一些当地农特产的栽培、嫁接、加工等知识。  开展一些乡土资料、环保等的调查活动。介绍一些简单的动植物栽养实用技术。还可开设一些现代科技知识讲座,凭教师自身的素质和手头资料,给学生介绍当今世界的前沿科技信息,如“克隆技术”、“基因工程”等。  4.校外公益劳动:  面向社会,每个学期组织几次校外公益劳动,如社区服务、打扫街道等公益劳动,让学生积极投身于社会服务,用自己的双手美化周围的环境,服务身边的居民,将来更好的为社会服务。  5.相关学科渗透:  小学科学学科与社会生产和生活紧密联系,包含多种综合实践教育因素。生物学与农业生产、人类环境有着紧密的关联,它可以直接促进学生了解农牧业的知识及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天文地理可以使学生获得家乡的自然气候、物产资源分布、交通网络以及利用和控制自然力的方法等知识。物理学的基本定律和原理是许多重要生产过程的基础,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综合实践的基本技能和技巧。因此,教师在进行这些教学时必须紧密联系工农业生产的实际,使学生正确地理解生产原理,理解科学技术在现代生产中的运用,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劳动兴趣。  6.其他教育活动:  开展教室内务整理、洗衣服等生活自理比赛。举行篝火晚会、挑战自我等文体活动。长期聘请校外科技辅导员,定期举行农技知识讲座和实践活动指导,请当地有关部门的领导、专家、技术人员、致富能人来介绍本地的产业结构、经济形势和劳动力市场信息,带领学生带生产第一线,激发学生综合实践学习的兴趣,树立服务于社会的理想。  七、研究措施:  1.进一步解决好认识问题。  要把综合实践教育看作是贯彻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一项基本措施,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必要途径。全校教师要树立新形势下现代教育思想体系和素质教育观念,以现代教学手段促进综合实践教育,以扎实的教学促进综合实践教改,以教改促进综合实践师资队伍建设,从而促进教育教学思想认识的提高,开创我校综合实践教育的新局面。  2.进一步完善综合实践教育的基地建设。  我校要以教育现代化建设为契机,进一步加大投入,不断充实校内外综合实践教育教育基地的建设,为学生提供综合实践教育实践的机会和条件。校内应充实综合实践专用教室的设施建设,装备具有先进技术水平和一定科技含量的教学设施,建立学校课堂小基地。加强校外基地建设,为综合实践教育提供规范的实践基地。  3.深化综合实践课教学改革。  教师要致力于综合实践教学研究,总结教学规律,借助现代教学手段,研究提高学生综合实践学习效率的途径、方法,加强对学生现代劳动观念、劳动技能、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  4.健全对综合实践教育的督导评估机制。  把综合实践教育作为督导评估的一项重要内容,制定综合实践教育督导评估细则,并认真贯彻落实,进一步优化综合实践教育、全面提高综合实践教育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通过督导评估,大力表彰和奖励综合实践教育的先进单位和个人,坚决纠正不重视综合实践教育的现象和问题,扎扎实实地促进综合实践教育事业的不断健康发展。  八、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  1、查阅文献,广泛收集资料,接触和了解国内外先进的综合实践教育思想,积极吸取各地研究成果。  2、组织部分教师系统学习有关小学综合实践教育理论,做好课题内成员的分工工作。  3、调查研究当前小学综合实践教育的现状,分析思考课题操作的可行性,制定研究方案,开题论证。  (二)实施阶段:  系统开发和利用综合实践教育资源,逐步构建小学综合实践教育的评估机制,完成有关的系列体制。并根据研究情况及时总结经验,写出阶段性小结和研究论文。  (三)总结阶段:  完成结题报告和相关材料的整理工作,撰写课题成果,请有关专家鉴定。  九、成果的形式  1、阶段性总结、实验报告、、研究论文。  2、学生综合实践素质提高的各项依据及有关数据。  3、其他有关材料。  小学生劳动教育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篇10  根据年初分工,我分管民政、劳动保障工作,蹲点新华村,一年来,在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同事们的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党委政府年初提出的整体工作目标,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揣着中国梦,立足工作实际,认真履责、开拓创新、扎实工作。现将一年来本人在思想政治、工作实绩、生活作风等方面的情况汇报:  一、深化理论学习,提高工作能力  学习是提高的最佳途径,良好的政治素养是作为一名乡镇领导干部的根本素养和必备的首要条件。为使自己能适应繁杂工作,我始终坚持加强理论学习,用科学的理论来武装头脑,坚持以自学为主,充分利用参加各种培训和会议的有利时机,不断加深理解和拓宽学习领域,逐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发展变化的需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结构,不断提高自己学习的能力。  一是加强基本理论的学习。自觉坚持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学习,积极参加镇党委理论中心学习组安排的集中学习外,通过认真阅读上级党委政府的文件和党报党刊,及时认真地了解把握上级的决策和意图,把握党的基本方针和政策。尽力利用空闲时间坚持进一步加深对党的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认识,以不断增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分析和解决问题。学习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学习“三严三实”。  二是加强业务知识学习。学习是一种责任,对分管工作的专业知识进行学习是基本要求,在工作之余,注重学习与本职工作相关的业务知积、法律知识、科技知识和经济知识,我镇每周五的集中学习措展了自己的视野。  三是在实践中学习。注重向实践学、向群众学,学好社会这部“无字大书”在工作决策中虚心听取不同意见,尊重同事和基层同志的建议,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生活中做到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律。思想上不断完善,工作上不断求进,使自身综合素质不断提高,更好地适应基层工作需要  二、履行职责,较好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1、劳动保障工作。  为裕盛鞋厂输送新增百名,完成上级下达的招工任务。认真做好我镇锦南、锦河被征地失地农民的调查工作,今年对锦南人均耕地少于3分地的农民纳入社保的登记申请工作。加大了对企业的检查与监督力度,积极开展劳动争议调解工作,今年处理劳资纠纷案12起,解决薪资共计7万多元。做好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加大了社保政策等法规的宣传力度,对劳动力资源和企业用工情况进行了再调查,建立了劳动力资源台帐和电子档案的录制工作。保质保量完成了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安排的各项工作,按时征缴“三金”资金,完成上级下达的目标任务。  2、民政工作。  树立民政工作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工作理念,在低保户的评定,救灾救济物资的发放中坚持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坚决执行党的各项惠农政策;对村民反应强列的凌江村的农村低保户进行了重新开会、投票、公示评定。一年来,共发放各类民政资金上百万元,做到了政策落实到位,资金全部实行“一卡通”发放到位,没有出现一件因执行政策不到位而出现的上访事件;督促抓好敬老院的走廊、食堂、用电等基础设施改造工作;搞好大病救助的调查申报工作;完善好农村居民养老保险的电子档案的录入和收缴工作;做好了残疾人调查登记工作,完成了县残联交办的各项工作,服务好每个民政对象,较好地完成了上级各项工作任务。协助民政局发行和售好社会福利彩票。  3、蹲点新华村的工作。  一是全年重点搞好清洁家园工作。新华村是全镇最大的行政村,有二十二个自然村,范围大任务重工作量大。通过召开会议、上门督促、落实责任、亲自打扫等方式抓好这项民生工作,做到了走遍了每一个村,上了每一户农户,用脚和手画出了一幅真正的亲民路线图。接受了上级的多次检查,现在村民的卫生习惯有了很大的改变。  二是落实上级惠农政策,强化工作措施,大力推广优质稻生产、水稻集中育秧推广、确保全年粮食种植面积稳产高产;  三是对各自然村集体资源承包、工程建设等进行了规范招投标操作,及时规范新华长连下的300亩水田的发包工作,防止了当时招标中村民垄标事件发生;四是做好新华、赛口两座水库的退养及生猪养殖污染防治进一步改造工作,两座水库均退出了承包;五协助搞好村引进昌隆木业的搬迁服务工作,完成村级税收任务;六搞好熊家、赛口两个自然村的新农村建设工作、  七是搞好村里的社会稳定、计划生育、新农保等等基础性工作;八是协助指导搞好村办公楼和食堂的建设工作,现在已全部完工,最后还有绿化和围墙大门在做。九是协助村里搞好争资项目工作,全年有望争资近百万元,为村里的正常发展打下经费基础。  三、党风廉政建设、作风建设等方面  本人能按照党章、党纪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行,在行动上做到有令则行,有禁则止。在工作、生活等方面,严格按照中央八项规定来严格要求自己。自觉维护,不做有损党员干部形象的事,平时做到多为别人着想,多为别人分忧,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做到廉洁自律,尽最大的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四、存在的问题及努力的方向  工作中,我始终坚持以民为本、以上成绩的取得,我要感谢各位领导和同志们对我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但与组织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距离,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一是学习上不够深入;二是创新意识、服务意识有待加强;三是工作中有时不够大胆、不够主动。  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加强学习和锻炼,发扬优点,改正不足,脚踏实地,把求真务实的精神落实到每一项工作,以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使各项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不断强化自律意识,严格规范自己言行,培养良好的生活作风,使自己能踏踏实实做事,以便取的更好的成绩。  小学生劳动教育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篇11  今年来,我所在镇党委和局党组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指导下,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发扬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把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按照完善政策、突出重点、规划管理、狠抓落实的工作要求,我所在围绕乡党委、政府做好中心工作的同时,认真加以落实,开展好各项工作任务。现将近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xx年工作基本情况  1、我们利用一个月的时间对全镇28个行政村的一万余名60岁以上领取养老金待遇人员进行生存认证,现已认证9000多人,认证率在百分之97以上,在这次生存认证中共查出死亡人员400多人,重复参保人员11人。  2、我所在今年的9月15日开始对全镇28个行政村进行逐村征收xx年养老保险金交费征收,现已征收养老保险金3927400元整,续保率达到百分之85以上。  2、组织全镇28个行政村的返乡农民工和应往届高校毕业生130人参加县里的创业培训,所有资料全部上报到技工学校,以激发他们的创业热情。  3、帮助农民工就业,为农民工免费提供职业介绍、职业指导、政策咨询、农民工维权等就业服务。  4、配合局小额担保贷款中心为我镇有创业愿望的就业人员共发放贷款50万余元。  二、20xx年工作安排  1、重点排查现有60岁以上没有养老保险待遇人员,查明原因及时上报信息,保证每月的10号上报该月应享受待遇人员信息和各种月报表。对于往年交费信息存在错误的,与行政村干部积极配合进行认真核对,及时修改。60岁以上享受待遇人员领取养老保险金过程中对于部分少领,信息上报的同时和信用社人员逐一核查,保证他们及时领到保险金。以及xx年领取待遇人员未进行生存认证的逐人进行生存认证保证认证率达到百分之百,以减少工作中存在的隐患问题。  2、认真做好辖区内的私营企业等的用工登记,以及“两网化”建设,配合局劳动监_队对用工企业和工人签订了,进一步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对用人单位劳动保障法律意识不够强,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和参加社会保险的配合局监_队依法查处。  3、认真宣传就业方针和就业政策,落实各项就业扶持政策,积极开展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  4、大力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政策,维护劳动双方的合法权益。  虽然我们取得了一点成绩但是离局领导的要求还很远,我们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思想观念不强,业务知识不强,服务意识还有待于提高。所以明年我们一定严格按照局党组制定年终考核目标开展全面工作,力争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小学生劳动教育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篇12  为了加快推进劳动人事争议仲裁体系和能力建设,探索改革和完善现行劳动人事争议处理体制,加强裁审衔接,推动全省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更加广泛深入开展,按照省、市的安排,我区对区直企业及规模以上企业完善劳动人事争议处理体制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完善劳动人事争议处理体制的情况  近年来,随着《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社会保险法》的陆续出台,我区抓住机遇加大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引导企业建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劳动争议预警机制等制度。到目前为止,我区区直企业及规模以上企业基本建立起了劳动争议预警机制、排查机制,企业劳资双方沟通逐步经常化、制度化,基本形成了以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为支点,以各镇(街道)劳动争议调解组织、企业劳动争议调解组织、人民调解组织为防线的多形式、多层次的调解工作体系。  (一)引导企业建立起了内部自主协商机制,建立了维护劳动者权益预警、排查机制,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1、引导企业建立起了内部自主协商机制,并帮助企业建立了相关制度,确定自主协商机制的启动条件:职工或企业的行为违反了劳动合同的约定或侵犯了对方合法权益;企  业将要制定的规章制度如果涉及职工权益也可以启动自主协商机制。一旦出现符合启动自主协商机制条件的事情,企业或职工均可向工会要求启动自主协商程序,由工会牵头,组织相关的企业负责人和职工协商,达成双方都能满意的协议。如果双方不能达成一致意见,可以向企业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申请调解。自主协商机制建立以来,企业劳动争议案件数量均大幅企业,许多企业多年来没有出现一件劳动争议案件。  2、我区制订了《维护劳动者权益应急预案》、《莱城区关于建立企业劳动争议预警机制的工作意见》,确定了建立企业劳动争议预警机制的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明确了企业劳动争议预警的对象、范围和重点,以培育良好的劳动关系为出发点,建立起标本兼治的长效治理机制。  (二)形成了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基层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人民调解组织多形式、多层次调解体系。  1、到目前为止,共建立13个基层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和25个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并根据基层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与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分工不同分别制定了相关的工作制度,对基层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办案规则、办案程序做了详细的规定,确保两个调解组织可以依法进行调解活动。自两个调解组织建立以来,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劳动争议案件数量  减少了40%,特别是因企业拖欠劳动者工资引发的劳动争议减少了80%。  2、我区历来注重人民调解组织的发展,自《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实施以来,我们便着手为人民调解组织加载劳动争议调解职能作好准备,先后组织7名人民调解员参加了省厅组织的劳动争议调解员培训班,帮助人民调解员获得调解劳动争议案件的资格。  (三)今年,我区大力推进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体系和能力建设,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机构和仲裁员的业务素质有了很大提高。  1、今年我区劳动争议案件处理的基本情况及争议的特点和发展态势  截止8月底,莱城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工受理案件17件,已结案16件,其中调解结案12件,裁决结案4件,未立案庭外调解34件,镇(街道)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共受理案件31件,已全部结案。  与去年相比,今年的劳动争议案件呈现出以下特点:  (1)劳动争议仲裁请求向综合性发展  之前的劳动争议案件一般仅涉及《劳动合同法》的一条或几条相关规定,现在劳动争议案件的仲裁请求已经扩展的《劳动合同法》的全部条文,案件审理难度大幅提高,对仲裁员的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劳动争议仲裁请求更趋合理,申请方胜诉率提高  (3)对单位未签订劳动合同支付双倍工资的仲裁请求普遍存在,要求加班工资的仲裁请求也开始出现。  (二)仲裁机构实体化建设的先期准备工作已经完成,行政职能与办案职能已经分离。区委、区政府批准内设机构、人员编制、隶属关系、经费来源与经费管理等项目后即可实现向劳动争议仲裁院的转化。  (三)莱城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与镇(街道)劳动争  议调解委员会建立起“调裁衔接、裁调联动”的大调解运作机制。对于一般性劳动争议,在征得当事人同意的情况下,首先由镇(街道)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调解,调解不成的转由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立案受理。审理中,实行“调裁二分”法,对依法可以调解前?的案件,由调解员先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再转由仲裁员开庭审理,并把调解贯穿于审理的全过程。  (四)严格贯彻《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及相关的配套法规,近期我们按照省、市的安排,将劳动争议仲裁案件档案重新整理、装订、存档。  (五)仲裁队伍职业化、专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到目前为止,仲裁员均已取得劳动争议仲裁员资格,镇(街道)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至少一人参加过省厅组织的调解员培训班。  二、劳动人事争议处理体制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现行处理体制造成保护劳动者权益成本过高  按现行规定,劳动争议发生后,必须经过劳动仲裁部门处理,即“仲裁前?”。仲裁前?之前还有企业调解,对仲裁裁决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对一审判决不服,还可向上一级法院上诉。这种劳动争议处理体制,审理限期长,重复劳动多,纠纷得不到及时解决,当事人为此苦不堪言。有些用人单位就是利用程序来拖延其履行义务的时间,不利于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同时也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根据现行法律的规定,一个劳动争议案件可能历时 1 年以上的时间才能得到最终解决。将仲裁作为劳动争议诉讼的前?程序,增加处理劳动争议的成本,尤其加重劳动者的负担,导致矛盾激化的严重后果。  (二)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处理能力不足  按照法律规定,我国的劳动争议处理机构主要包括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和人民法院。对应于劳动争议的多发期,我国的劳动争议处理机构普遍存在能力不足的问题。面对劳动争议案件的爆炸性增长,我国的劳动争议专职仲裁人员不增反减,案多人少、人手不足问题非常严重。  (三)调解协议不具备法律效力导致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形同虚设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一方面规定,调解协议对双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当事人应当履行。另一方面规定,达成调解协议后,一方当事人在协议约定期限内不履行调解协议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仲裁。由此可以看出调解协议并不具有法律效力,即使双方达成了调解协议,任何一方随时可以反悔。这种不具备法律约束力的调解协议注定不能想要解决矛盾的劳资双方的第一选择,因此劳动争议调解组织虽然担负着化解劳动争议第一道防线的职责,但先天上的不足注定其不能胜任现在的定位。  (四)企业内部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难以成为处理争议的有力角色,缺乏足够的权威和影响力,劳动者对其缺乏信任,调而不解,难以达成合意,效果较差。  设在企业内部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尽管由工会代表、职工代表、用人单位代表三方组成,但实际上很难代表职工利益。“由于当前工会组织功能未能达到《工会法》上所设计的标准甚至某些设在用人单位的工会几乎只是企业内部的一个福利发放机构,失去了独立的人格,在人事权、办公经费、场所等诸方面受制于用人单位,根本没有能力为劳动者维权,从而使企业调解委员会调解工作开展不力,不仅不能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相反,可能会拖延劳动争议的解决,从而导致双方矛盾的扩大化。” 而且,在目前情况下,职工代表由于自身的利害关系,恐怕也很难代表职工利益。  三、进一步推动劳动人事争议处理体制建设的意见和对策建议。  (一)实行裁审自择制度,减少诉累,维护稳定。 所谓裁审自择,就是劳动关系当事人发生争议后,赋予他们到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或者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自由选择权利。即当事人根据劳动合同中的仲裁条款或者争议发生后达成的书面协议向有管辖权的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合同  中没有仲裁条款或者事后没有达成仲裁协议的,当事人可以向法院起诉。选择仲裁的不再诉讼,选择诉讼的不再仲裁。也就是通称的“双轨制”。它是对“一裁二审”、仲裁作为必经程序的“单轨制”的改革和完善。其结果是仲裁不再成为解决劳动争议的必经程序,仲裁裁决是终局裁决。  (二)着力推进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实体化建设。增加劳动争议处理机构独立的编制、经费和办案场所,增加劳动争议仲裁员、调解员的数量,提高其业务素质。  (三)通过立法赋予调解协议法律效力,切实发挥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的第一道防线作用。  (四)增加企业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组织的独立性,严格按照《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设定的标准设立劳动争议调解组织,通过立法规定企业每年应提供给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的经费数额,用来支付劳动争议调解组织成员的工资及正常运转。【小学生劳动教育课题研究结题报告】相关文章:课题研究结题报告02-15劳动教育课题结题报告04-28优秀课题研究结题报告11-30小学生劳动教育课题结题报告04-30小学数学课题研究结题报告11-30幼儿园课题研究结题报告11-30小学生劳动教育研究结题报告(精选9篇)08-09有关课题结题报告11-01创新课题结题报告01-0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劳动调解失败后必须马上提出仲裁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