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票问题导致公账账户对公账户转账异常怎么回事处理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任何公司在注册成立之后,都必须要根据自身情况进行月度、季度或者年度纳税申报,并且缴纳相应税款不得拖欠。但是有很多人认为只要公司没有运营,就可以不用报税,因为有这样错误的理解,才导致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税务异常的问题,甚至导致公司被税务系统纳入企业税务非正常户。一、税务异常的严重后果(一)影响正常报税;(二)无法领取发票;(三)非正常户认定超过3个月的纳税人,税务机关可以宣布其税务登记证件失效;(四)纳税等级直接降为D级(《纳税信用管理办法(试行)》(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4年第40号发布)第二十条所列的失信行为中,包括“有非正常户记录或者由非正常户直接责任人员注册登记或者负责经营的,纳税信用级别也会被直接动态调整为D级”);(五)相关的法人、财务负责人都会被列入异常企业名录,不得注册公司、无法办理股权转让手续等。税务、工商、银行等相关部门信息共享,一处失信,处处受限;(六)办理不了出口退税。二、引起税务异常的常见原因(一)没有按时进行记账和报税公司没有实际经营不等于不需要进行记账和报税,一旦长时间没有记账报税税务信息就会出现异常,这样等到公司有实际经营的时候就不能开发票了。(二)长时间零申报一般还没有经营,甚至在亏损期的企业,就会选择零申报。零申报其实是很常见的事情,但如果长时间零申报,就有可能被税务纳入“走逃户”,严重的还会被稽查。零申报连续6个月,税务部门可以吊销税务登记证,个别税务部门会按失效户处理。(三)经营地址异常如果公司地址变更没有进行工商登记的,就会因为主管税务机关没有重新分配,从而影响报税,造成公司税务异常。(四)存在偷税漏税行为偷税漏税行为是法律严禁的。一旦税务局发现公司存在偷税漏税行为,就会对公司进行处罚。在补缴税款之前,公司的税务信息就会显示异常。三、出现税务异常的处理方法(一) 企业提供税务异常情况说明和解除税务非正常状态的正当理由。(二) 若未清缴,可通过申报表作废功能作废原有申报,再进行重新申报;若已清缴纳,纳税人可通过申报错误更正功能进行更正。申报错误更正后,系统会自动根据前后申报信息判断应补退金额。① 应补退金额为正,系统会自动产生应补差额税款,纳税人在缴款期限内通过缴款功能补交税款即可,但如果超过缴款期限,则需要到大厅缴款。②应补退金额为负,即出现多缴纳税款情况,则请纳税人到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办理退税流程。③应补退金额为零,则系统自动进行应征数据调整,纳税人不需补交税款或者办理退抵税流程。(三) 办税服务厅接收申请材料,核对纳税人报送材料是否齐全、是否符合法定形式,符合的受理,不符合的驳回,并告知纳税人应补正资料或者补受理的原因(部分区域需要提供租赁合同、租赁凭证或者场地使用证明及近3个月的水电费单据)。(四) 相关部门调查核实相关情况。(五) 纳税人补充申报、补缴税款、滞纳金、罚款。(六) 办税服务厅根据管理部门反馈情况,在纳税人补充申报、补缴税款、滞纳金、罚款后,解除纳税人非正常状态。(七) 对已宣布其税务登记证件失效的纳税人收缴原税务登记证件,并重新发放税务登记证件。}

A公司收到其主管税务机关通知,B经销商在2022年年初已经走逃失联,被税务机关认定为非正常户,认为其上一年度从B经销商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为异常增值税扣税凭证,故要求A公司将已抵扣税额作进项税额转出并补交增值税。不含税成本亦不得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应调整 2021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并补交税款。以上补缴税款按规定加收滞纳金。A公司该如何处理?(A公司纳税信用为A级)
01、增值税处理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异常增值税扣税凭证管理等有关事项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9年第38号)相关规定,因A公司为纳税信用A级纳税人,在取得异常凭证且已经申报抵扣增值税的,可以自接到税务机关通知之日起 10 个工作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提出核实申请。经税务机关核实,符合现行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相关规定的,可不作进项税额转出。
02、企业所得税处理
根据《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凭证管理办法》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28号)相关规定,企业应当取得而未取得发票、其他外部凭证或者取得不合规发票、不合规其他外部凭证的,若支出真实且已实际发生,应当在当年度汇算清缴期结束前,要求对方补开、换开发票、其他外部凭证。补开、换开后的发票、其他外部凭证符合规定的,可以作为税前扣除凭证。
企业在补开、换开发票、其他外部凭证过程中,因对方注销、撤销、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被税务机关认定为非正常户等特殊原因无法补开、换开发票、其他外部凭证的,可凭以下资料证实支出真实性后,其支出允许税前扣除:
(1)无法补开、换开发票、其他外部凭证原因的证明资料(包括工商注销、机构撤销、列入非正常经营户、破产公告等证明资料);
(2)相关业务活动的合同或者协议;
(3)采用非现金方式支付的付款凭证;
(4)货物运输的证明资料;
(5)货物入库、出库内部凭证;
(6)企业会计核算记录以及其他资料。
前款第一项至第三项为必备资料。
03、常见“异常凭证”该如何管理
增值税扣税凭证管理,是纳税人增值税抵扣管理的重要环节。简单来说,异常增值税扣税凭证(以下简称异常凭证),就是无法纳入正常认定抵扣环节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异常增值税扣税凭证的范围、具体处理流程等内容吧~
异常增值税凭证范围
属于下列情况之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列入异常凭证范围:
(一)纳税人丢失、被盗税控专用设备中未开具或已开具未上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
(二)非正常户纳税人未向税务机关申报或未按规定缴纳税款的增值税专用发票;
(三)增值税发票管理系统稽核比对发现“比对不符”、“缺联”、“作废”的增值税专用发票;
(四)经税务总局、省税务局大数据分析发现,纳税人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存在涉嫌虚开、未按规定缴纳消费税等情形的;
(五)走逃(失联)企业存续经营期间发生下列情形之一的:
1.商贸企业购进、销售货物名称严重背离的;生产企业无实际生产加工能力且无委托加工,或生产能耗与销售情况严重不符,或购进货物并不能直接生产其销售的货物且无委托加工的;
2.直接走逃失踪不纳税申报,或虽然申报但通过填列增值税纳税申报表相关栏次,规避税务机关审核比对,进行虚假申报的。
(六)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申报抵扣异常凭证,同时符合下列情形的,其对应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列入异常凭证范围:
1.异常凭证进项税额累计占同期全部增值税专用发票进项税额70%(含)以上的;
2.异常凭证进项税额累计超过5万元的。
其中,纳税人尚未申报抵扣、尚未申报出口退税或已作进项税额转出的异常凭证,其涉及的进项税额不计入异常凭证进项税额的计算。
列入异常凭证如何处理
(一)关于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的处理
1.尚未申报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的,暂不允许抵扣;
2.已经申报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的,除另有规定外,一律作进项税额转出处理。
(二)关于出口退税的处理
1.尚未申报出口退税或者已申报但尚未办理出口退税的,除另有规定外,暂不允许办理出口退税;
2.适用增值税免抵退税办法的纳税人已经办理出口退税的, 作进项税额转出处理;
3.适用增值税免退税办法的纳税人已经办理出口退税的,需追回已退税款。
(三)关于消费税抵扣的处理
1.消费税纳税人以外购或委托加工收回的已税消费品为原料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尚未申报扣除原料已纳消费税税款的,暂不允许抵扣;
2.已经申报抵扣的,冲减当期允许抵扣的消费税税款,当期不足冲减的应当补缴税款。
(四)异常增值税凭证核实申请
1.纳税信用等级A级纳税人
取得异常凭证且已经申报抵扣增值税、办理出口退税或抵扣消费税的,可以自接到税务机关通知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提出核实申请。经税务机关核实符合相关规定的,可不做相关处理。
纳税人逾期未提出核实申请的,应于期满后按照相关规定处理。
2.其他信用等级的纳税人
对税务机关认定的异常凭证存有异议,也可以向主管税务机关提出核实申请,但需要先做处理。能否继续抵扣以核实结果为准。
(一)经核实,符合规定的
经核实,符合现行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或出口退税相关规定的,纳税人可继续申报抵扣或者重新申报出口退税;符合消费税抵扣规定且已缴纳消费税税款的,纳税人可继续申报抵扣消费税税款。
(二)经核实,不符合规定的
经核实,不符合现行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或出口退税、消费税相关规定的,纳税人不得申报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不得申报出口退税、不得申报抵扣消费税税款。
纳税人如何防范异常凭证
纳税人为了防范取得异常凭证导致不能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不能办理出口退税、不能抵扣消费税税额及所得税不得税前扣除等带来的风险,日常经营过程中应从事前、事中、事后以下方面着手加强管理。
(一)事前,严格挑选供应商,确保业务真实
在交易前,对交易对方的税务信息、经营规模、企业资质等相关情况进行实际的了解,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信用中国等门户网站查询交易方的纳税信用信息,同时可以要求交易方提供有关的证明材料,必要时需实地考察其是否具备生产经营能力。
(二)事中,认真审核对方提供的发票、合同、交易转账等信息
企业法律部门或合同管理部门需要对交易方提供的合同信息进行严格审核,财务部门要建立好完善的财务管理审核制度。在收到交易方提供的发票时,应仔细核查票面内容,开具的发票、银行账户上的企业名称是否一致,并对发票进行真伪查验,核对发票所述内容是否具备相应的合同、单据等相关证明材料,具体内容是否一致,要按规定的程序审批签字,严格按照流程审核通过后,才能给对方付款。
(三)事后,保存完整交易证据
交易完成后要将相关交易资料证据保存完整,尤其对于相关业务活动的合同或者协议及采用非现金方式支付的付款凭证进行留存归档,在对方单位出现问题时,可拿出有力证据证明业务的真实性。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对公账户转账异常怎么回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