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谈交通侵权赔偿多少

不知奋战在亚马逊Prime Day的各位卖家朋友看热搜了没有?《谭谈交通》涉及知产侵权,遭全网下架,该栏目主持人或面临牢狱之灾和数千万赔偿。众网友都在声讨“碰瓷公司”并@罗翔老师出山,但谭Sir能否维权成功暂未可知,毕竟:1)谭乔和拍摄方从2005年拍摄以来,从未主张过所谓的版权存在;2)事前没有任何沟通,上来就起诉,显然是早有预谋的「收割行为」;3)指控《谭谈交通》侵权的是一家空壳公司(成都游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天眼查显示该公司注册资本50万,18年成立(谭谈交通05年拍摄),0人参保,从今年4月份开始,该公司出现大量诉讼,总计在98条(不是在打官司,就是在打官司的路上)。为什么05年原创的节目,版权会在18年成立公司的手里?就离了个大谱!除了当事人谭Sir对知识产权的疏忽外,有没有一种可能,这是资本的好手段,利益动人心,你懂的(李子柒事件没忘吧)。(图源:谭乔微博截图)恶性竞争,中国人专搞中国人?在声讨“碰瓷流氓”为谭Sir维权献言献策的同时,各位卖家朋友也要当心自己的店铺被恶搞,把知识产权重视起来!!!恶性竞争手段层出不穷,以中国卖家的勤奋和智慧,能称得上对手的,几乎都是自己人,中国人专搞中国人?近两年,卖家除了应付同行的恶性竞争之外,还要提防不良服务商的恶搞,产品侵权、商标抢注、篡改listing、恶意差评、跟卖等不一而足,恶搞花样越来越多,防范成本越来越高,害人成本却越来越低,本就行业低迷,现在更难更累了。值得注意的是,同行恶搞只是卖家遭遇各种问题的原因之一,平台误判、卖家自身对知识产权的疏忽也是导致下架、封店、侵权等问题的重要因素。为此,卖家务必加强自身产品合规意识,未雨绸缪,尽最大可能避免相关问题的发生。知产侵权,跨境电商旺季爆单“拦路虎”跨境电商即将进入旺季,能否在今年打好翻身仗就看望旺季的表现了,同行间的“厮杀”也将愈发激烈,各位卖家朋友务必当心自己是否存在侵权行为,无论有意或无意,一不小心就被“封号”、“链接下架”。知识产权侵权主要包括商标侵权、版权侵权、专利侵权,卖家可自行排查:1)未经授权,产品标题、详细信息、产品本身或产品包装有他人注册的商标或logo;2)未经授权,使用具有版权的图案、形象;3)产品外观和有外观专利权的产品相似度超60%。注意!listing和产品图片是订单能否成交的关键所在,也是最容易踩坑的地方,卖家需要格外小心,切忌照抄他人listing、内容描述、盗图或过度模仿。品牌被投诉侵权怎么办?1)初步判断:明确对方是谁?侵犯了什么权利(商标、版权还是专利)?是否为恶意投诉?2)没有侵权/侵权具有争议性:将产品没有侵权的分析证据提交给亚马逊官方。3)确实侵权:将侵权listing下架,承认侵权并写邮件给亚马逊进行申诉,表明态度、下不为例。4)恶意投诉:确认自己不存在侵权行为,被竞对恶搞/亚马逊误判,可选择DMCA进行反诉。当然了,最好的应对方法还是:拥有权利!市场竞争激烈,千防万防不如及时注册商标、版权、专利,掌握主动权,远离侵权风险。如果您想了解自己的商标是否有侵权风险,或有查询/购买商标等需求,可以上麦德通官网咨询。
分享到:
更多 (0)}
2022-07-25 18:05
来源:
网视洞察
网视导读:知名交通普法节目《谭谈交通》继版权归属问题引发网友的高度关注后,又因为“套娃”式维权和“一元”索赔再上热搜。
除了起初种种关于《谭谈交通》著作权归属的争议外,不论是网友还是谭乔本人,都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这个游术公司怎么就得到电视台的合理授权了?
根据天眼查的显示,成都游术公司成立于2018年3月,注册资本50万人民币。 最重要的一点是,该公司社保缴纳的职工人数为0。办公地点是一个服装店,并且没有做任何实质业务,疑似一个空壳公司。
那么,这样的一家公司得到的授权合理、合法吗?
尤其是这家公司从今年6月份起开始大面积起诉了多家平台侵权。游术公司一口气就起诉了60家,包括b站、爱奇艺、咪咕、字节等各大视频网站和一些自媒体平台。
某个广告公司也因转发了一条《谭谈交通》的视频就被告了。最后被判罚10000元。
直到7月11日下午,一份《关于就成都市广播电视台《红绿灯》栏目进行版权服务的策划方案》的流出,再次引起网友的热议。
该方案提到游术公司在版权领域有强大的大数据,可以将侵权索赔流程维持在8个月以内。
针对起诉《谭谈交通》的维权所得,35%归成都市广播电视台,65%归成都游术公司。而对于版权使用所得,40%归电视台,60%归该公司。
这种提前分配好维权的收益比例虽说是各公司维权的常规操作,但这份合同还是让网友觉得有“瓜分”之嫌。
因为不管是电视台还是这个起诉公司,都没有提前和谭乔及其他发布视频的自媒体人有过任何协商和沟通,他们的目的好像就是要“一告到底”!
而更为震惊的消息来自7月13日。
有人爆料,电视台将节目维权工作授予游术公司,而游术公司又将其委托给了成都妹子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而这个公司又再次委托给了北京析言知识产权代理公司。
*来源于谭乔微博晒出的“套娃”式授权协议
而最有意思的一点是,这个成都妹子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注册资金200万,实缴资本为0,参保人数为0。
北京这个公司注册资金50万,实缴资本和参保人数同样为0。
谭sir也曾前往地址在成都的这2家公司进行探访,结果发现一个是服装店,一个是咖啡店。
不得不感叹“一入套娃深似海,谭谈交通把握不住”。
如果说著作权方面还有待更多证据和法律的判决,那么起诉侵权的这3个公司和电视台可真是吃相太难看了。
事件发展到7月22日,有记者从浙江泽大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周杰处获悉,近日,一名曾在《谭谈交通》中出镜的市民以节目侵犯其肖像权为由,正式委托他向成都电视台提起诉讼,要求成都电视台删除节目中带有其肖像的作品,并赔偿损失金额1元。周杰告诉记者,该市民希望以起诉成都电视台作为介入到相关维权事件中的手段,“避免节目因当前的侵权纠纷而下架或沦为牟利工具”。
据周杰提供的民事起诉状显示,2009年冬,原告因交通违法被谭乔警官拦停并进行现场查处。谭乔在执法过程中,被告成都电视台进行了全程拍摄。此后,被告未经原告本人同意,将该视频放到《谭谈交通》节目上向公众进行传播。
原告认为,由于当时认为《谭谈交通》是一档由公安机关主导的公益普法节目,因此未就《谭谈交通》节目使用其肖像提出异议。但在2022年,成都电视台以第三人侵犯其著作权为由,委托成都游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对外就《谭谈交通》节目进行维权,并向第三方提出索赔。基于此,可认为成都电视台制作、传播《谭谈交通》是基于盈利目的,故原告不同意成都电视台制作、传播含其肖像画面的图片。
而且本案委托人除要求被告删除侵权作品、赔礼道歉外,目前还暂主张被告赔偿损失1元,但如果庭审调查过程中发现被告成都电视台因原告视频获利(包括但不限于对外进行维权索赔取得的利益)超过1元,将保留以“被告因侵权获得的利益”作为原告索赔金额的权利。周杰向南都记者表示,“任何人不能从自己的违法行为中获利,这是法律的原则性规定。”
至于为何将赔偿金额定为1元,周杰向记者透露,起诉并非为了获利。“本案委托人所涉视频不如‘二仙桥大爷’‘气球哥’等人的视频知名,诉求的本质是希望促成《谭谈交通》维权事件相关方的和解,避免节目因当前的侵权纠纷而下架或沦为牟利工具。”
周杰还称,委托人起诉成都电视台侵犯其肖像权,无非是介入到相关维权事件中的一种手段。“《谭谈交通》归根到底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节目,是这些被采访者构成了节目的灵魂。”
目前法院已于7月19日接受其递交的诉讼材料。按照规定,法院将在经过7天审查期后,作出是否立案的决定。
内容整合来源:新浪网、南方都市报、N视频报道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侵权赔偿标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